第一篇:开展赏识教育
开展赏识教育(1)老师树立赏识的心态和进行公正、公平、恰当地赏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庄稼种不好,农民从不会怨庄稼。孩子学不好,教育者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几乎可以说,教育的成功基本上就取决于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要进行常识教育,老师的素质是关键因素。老师要进行赏识教育,首先自己要树立赏识的心态,要绝对相信孩子“行”。就像教孩子学走路,说话的情形一样,相信他百分之一百会成功,那么教育上出了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其次公正、公平地赏识也非常重要。常识教育不是简单地表扬,也不是赏识狭隘的成功——100分,第一名等。赏识教育是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日日赞叹生命,孩子天天快乐成长的教育。(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赏识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希望孩子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扩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但老师对学生的赏识也不是从天而降,无缘无故的。开展赏识教育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A、老师用赏识的理念指导学科教学,在教学和平时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两个“不变”:允许孩子失败,但对孩子的信任不变;允许老师批评和引导,但赏识的心态不变。由此产生的教育方法就很多了:找小伙伴、开“小火车”、找闪光点,成功激励、换座、上老师家做客等;还有一些相应的班级赏识教育制度:补考制,成绩单取消“不合格”制,口语中不出现“差生”制,孩子们得到老师充分的信任和爱,他们的进步是令人难以想象的。B、一张“卡”:每个学生都备有“成长卡”(见附件),卡片是用来记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管哪方面的进步和优点的,所以它也叫优点卡。每当到了每周一节的“赏识课”时,师生便汇在一起表扬一周的好人好事和进步。如果学生有了进步,而同学老师没看到,孩子还可以把这种进步和做得好的事例写具体,向老师申请填写成长卡卡片。卡上填写的是老师充满情感的激励性短语。如:可爱的骆思诗小朋友,真看不出文静的你竟如此心灵手巧,你的小制作既精致又充满创意,一定动了不少脑筋,花了不少时间,真了不起!在这次“三小”作品赛中,你连夺校、县、市的大奖,老师、同学都竖大拇指夸奖你,多光荣啊!它极大地促进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上进心。C、两个“阵地”:晨会、“展示风采”墙报,是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我班充分利用晨会和“展示风采”墙报宣传赏识别人和赏识自己的重要性,赏识教育观,剖析赏识教育成功的案例。学生在这两个阵地,展露自己的才华,既得到别人的赏识,也赏识别人。而每周五的晨会课就是“赏识教育”课。在这节课前,老师以常识的眼光去发现,把课备好,在这节课上,老师以满腔的热情把课上好,形式可以是师对生,生对生,生对师的各方面赏识,然后与前面的“成长卡”相结合。这个过程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发现孩子身上长处的过程,也是鼓励学生走向成功的过程。D、四个“节日”:我班设有四个节日:上半年“体育节”、“读书节”,下半年“艺术节”和“科技节”,每到节日里,班里就像过儿童节一般热闹。以“艺术节”为例,上次,我班设了3个表演专场,两条街:“小演奏家专场”、“小歌唱家表演专场”、“综合文艺汇演专场”、“各类艺术作品街”、“我能行现场表演街”。节日期间(持续一周),每到活动时间,孩子们在各自的舞台上,展露所学的知识、技能,各个都得到别人的微笑、欣赏、鼓掌。这一切让孩子们开心,老师舒心。E、四个“工程”:为了更好地开展赏识教育,我们班计划了四个“我能行”工程:每人每学期出一次“我能行”小报,各组成立一个“我能行”俱乐部,开展一次“我能行”小队会,组织一支“我能行”志愿者队伍。特别介绍“我能行”志愿者队伍:自去年来,我根据班级情况设立各种岗位,如“卫生小卫士岗”“节约水电岗”“快乐小天使岗”等,并订做岗位证。每周由学生自己申请上岗,负100%的责任。在活动中,既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也给每个孩子得到赏识的机会,一举两得。“我能行”俱乐部是孩子们的快乐园,她们常在俱乐部表现课堂学习中不能表现的本领:扳手腕、倒竖蜻蜓,花样踢踺子等,活动总是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也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孩子们的心在这里得到放飞。
四、实践效果
1、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是基本相同的,老师懂得教育,懂得欣赏,不搞一刀切,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对他们任何一个特长都肯定,其结果是令人惊叹。自从注重为学生营造顺应其天性的环境后,班里多了许多“卫生小卫士”、“纪律标兵”、“体育达标高手”,小故事大王,未来作家,小制作能手、“电脑操作能手”、“小歌手”。期终评比多了许多“××特长生”、“××进步生”等,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有值得骄傲的方面,老师的心目中不再有所谓的好生、差生,孩子们都说“我能行”。
2、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生活,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各自有了值得骄傲的特长,所以他们的自信心得到生长。同时老师在平时处理孩子问题时,特别是在学生考试考砸或闯祸的情况下,也能采取宽容的态度,及时与孩子的心沟通,平息了孩子心中的泄气、恐惧等不良心理、并分析原因,帮助克服,使得师生间渐渐产生良好的情感,生生间也消取了鄙视,敌对等情绪,班级中民主和谐的氛围渐趋形成。
3、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首先优化了观念:摒弃旧观念,奉行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做到尊重、爱护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服务,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者的权利和机会,充分注意学生的层次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其次优化了教育教学手段:摒弃单一灌输,注重生动活泼,注重实际和体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要,并尽可能地由学生集体商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思考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的素质。它应教会孩子做人、求知、生存,它应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开发;它应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自从努力为学生营造顺其天性的优化环境至今,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快乐、自信和幸福。但是不知有多少孩子还处在各种桎梏之中?在应试重压下,在高考指挥棒下老师还在布置各种各样的习题,家长还在陪着孩子算着一道一道的习题。他们有的只是“做、做、做”还是“做、做、做”。什么时候我们这些大人才能真正明白,孩子成长到底需要什么环境?参考文献:[1]、张弘,《赏识你的孩子》[D](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傅桦,《梦想与激情》[D](2002)人民教育出版社[3]、《辅导员》和《少先队活动》杂志[J](2002)[4]、《家庭教育》[J] 2003/10、11、12期[5]、《人民教育》[J]2005/4、5、6期
因为“一个自己心中都没有阳光的人是无法把温暖给别人的”。
二、评价艺术
作为班主任老师,最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要对学生作出批评或表扬的评价。粗暴的全然否定会将一个天才打入地狱,过份的表扬也会使学生丧失对自己的真实判断和认识,一味地不置可否,更将酿成严重的后果。如何及时、科学地评价学生,是我们工作中的要点,是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关键所在。准确地评价学生,防止骄傲自大的滋生和自卑压抑的暗长,是一个教育者必须尽力做到的。
当学生有错误的行为时,可分场合,论情节和事关的大小选择单独分析谈心式的批评、集体典型批评、就时就地公开点评等方式。如果事关学生的自尊,情节严重的,可选头一种,多次提醒反复告诫无效导致重大事件发生者,可选第二种,思想健康偶尔犯小毛病,课堂上讲话者,可选第三种。学生有进步时,表扬是必要的,但切不可超过了度,更不可把一个学生当作永不犯错的小英雄反复颂扬。孩子是人,不是神,并且只是小孩,由于认知和判断力的局限,在不科学的表扬中反而会失去优秀品质。灵活对待各种情况作出恰当的表扬,才会引导学生朝有益的方向发展。采用哪种方式并不固定,重要的是在表扬的同时,必须激励其继续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长远的规划
班主任就是一个管理者,我们经常看到今天的人才市场或招聘启示普遍存在这一要求:教师或有教师经历者优先录用。教师何以优先?作为一个工作者,如果曾经指挥一个班的学生,一次又一次走向成功的目的地,曾经把一个班的学生调教得心悦诚服,曾把一个班管理得妥贴有序,那还有什么工作干不好呢?这个事例说明了我们教师(称职的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对象有准确的了解、对工作有明确的目标、有长远的计划和打算,善于观察分析、总结创新、善于借鉴、汲取教训、善于调兵遣将。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在与一班学生见面时起,开始摸索上路,边走边深入调查,制定计划,设计蓝图,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否则就是肓目地拿几十个学生的未来开玩笑,教师决不能做这样的肓人。鼓励能增强差生的自信心,这是促进差生转化的一种重要力量。差生由于屡遭失败,常常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其心理活动也十分复杂,敏感且情绪不稳定,缺乏自我更新的内在动力。因而要不失时机地为差生注入鼓励这一“强心剂”。作为老师,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他们通过教育是会进步的;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积极因素,及时加以鼓励消除自卑感,重建自信心,诱导他们改正缺点,不断前进。一种新行为的建立与稳固归于学生的自由选择。而鼓励是一种力量推动着道德行为不规范的差生重新选择,进而建立新的正确的行为准则。
教师应善于抓住差生出现的转化契机,通过鼓励性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加速差生转化。
鼓励能有效减少或防止差生转化中的反复性,经验告诉我们,差生转化不可能一次完成,转化过程中易出现反复现象,这时教师不应产生急躁情绪,更不要轻易处分差生。在转化过程中,教师一经发现差生出现反复的前兆,就要及时找差生谈话,明确指出缺点,并表扬和肯定其已取得的成绩,鼓励其继续努力,确保把反复性消除在萌芽状态。只要经常对差生实施鼓励性教育,就可防止差生出现反复,加速转化。
转变差生的鼓励性教育可下述几方面着手:(1)给学生以“肯定”的榜样,教师以身作则。如要学生改变打骂人的恶习, 养成对人有礼貌的习惯,我们就须努力做到对人和蔼可亲,不用简单粗暴的行为对待他们,以好学生为楷模,暗示差生什么是好品质,好行为。(2)细察和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强化其“肯定”行为,并渐次扩大、“挤掉”否定行为。(3)用“肯定的评定”式的鼓励语言与学生对话。我们不应为批评差生才找他们谈话或谈话总是对面,主客分明。可以在劳动中、玩乐中、漫步中用肯定的言语平等地、自然地与学生谈心, “我觉得你在„„了不起”“你正在改正欺负小同学的行为,这很好”“你学习„„学科真努力等”。把一些批评,劝说的意思化为肯定的评定语言。“润物细无声”似的启发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4)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他们的品德行为或学习成绩哪怕是有点滴进步,我们都要充分肯定并使其意识到“进步”是主观认识的改变或发奋努力的结果, 而非偶然发生或外部条件的变化造成的。
3.激励差生的自尊感和自信心
由于差生在学习方面不及优生,品德方面又自惭形秽,所以他们缺乏自信心,极易于自我贬低。许多教师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因而总是倾向于对差生表示出很低的期望,这就挫伤了差生极脆弱的自尊感。
我们应当象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差生的禀性、兴趣、爱好和特长, 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让他们感到自己暂时的落后并不是“一种不幸”, 不是“低人一等”,而是自己从教师帮助,激励下所取得的进步中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从自己细微的进步中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组建班委让后进生“入阁”。
二、让后进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三、理解后进生的困惑,施之以真挚的爱努力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
浅谈教学中如何实施激励性教育(2008-06-15 16:25:06)教育清描淡写 分类:日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的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是一颗颗期待的心灵,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燃起积极进取的火花,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学生因为家庭环境或教育、智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在学习方面参差不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关注和
欣赏撒向每一个学生,用爱心、耐心、信心去激励每一个求知的心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师的激励与期待中,快乐地成长.如何实施激励性教育,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二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措施
第三,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差异,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到知根知底。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第四,重视教师课堂语言的激励性。坚决摒弃对学生自尊心造成伤害的课堂语言。
三激励性评价与自我评价
四、让教师的期望成为激励学生有动力
使学生充分的认识自我2、指导、帮助学生确立目标
三、表扬性激励
1、表扬应有明确的针对性。对某些具体的行为或表现给予表扬,应着重申明表扬的原因,使学生能明确知晓自身在哪一点上较为出色,从而使该生在受到表扬的同时,能够注意保持发扬其自身的优点,形成良性的行为习惯。
2、表扬要面向全体学生
3、表扬要适应需要
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激励性教育又踏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教育又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教师是这项工程的实施者,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不断的锤炼、磨砺,反复地调整、聚焦,同步共振,一次次地升华,就能产生强烈的裂变效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放射出绚丽的光华。对于小学生来说,就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自尊心和独立意识。当学生犯错误时要在自尊学生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善意的提出批评,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帮助他们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批评学生切忌使用“你太差了”、“不可救药”之类的挖苦性语言,对不同性格和情趣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教育方法,会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激励性教育的语言发挥着他的实效性。
第二篇:赏识教育
小学生赏识教育
李玉仙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其中一种形式——赏识教育逐渐被社会甚至不少的家庭所认可。教师也坚持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运用得当的时候,学生将会有很大的进步。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天赋都是基本相同的,但最后却会有着不同的成就,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要懂得发现孩子的潜能,懂得赏识孩子。
一、述论赏识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含义及其特点
1、赏识教育的含义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行为的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2、赏识教育的特点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相反的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应该赏识,所有的孩子都需
要。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美。
(二)赏识教育的原则
赏识教育有六大原则,分别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前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作为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后三个原则则告诉家长怎样去赏识孩子,扬长避短,利于生命的成长。
信任:相信我能行,我很棒!
尊重:我贪玩满身脏兮兮的,但我是少先队员,我懂得回家洗的!
理解:请不要随便说我笨,这道题对我来说真的很难!
激励:忽然间,我能顺利完成作业了,我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他的激励。宽容:她装着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提醒:这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呢!
二、小学生赏识教育的现状
有研究表明,近乎一半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赏识,99%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基本理解他们的。大部分的教师能够尊重学生人格,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全面关怀学生,把赏识教育中的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励、宽容、提醒与素质教育结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68.6%学生认为有感受到教师对其的期待,而25.7%认为很少,5.7%认为完全没有。教师在对学生期待方面有所改进,也就是赏识所有的学生。赏识教育提倡因材施教,不能因为智力因素,而对学生失去耐心和信心。
三、赏识教育的影响
(一)教师对赏识教育的影响
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的学生占大部分,少数学生喜欢严厉的老师,大部分学生喜欢知识渊博和常微笑、善于引导的老师。教师是赏识教育的主要行为主体。霍素平在《赏识教育之我见中提出》教师要用真诚打开学生的心灵,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不要总是摆出高高在上、为人师尊的姿态,不能把赏识变成了赏赐。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有交流,教育才有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以真诚换真情,给学生一点宽容,增强学生的自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都喜欢真诚的教师,即使他们淘气顽皮,不爱学习,但他们依然能够用心感受到体现在教师一言一行中的真诚,让学生被教师真诚的关注所包围,为这份真情而感动。没有教师厉声的训斥、激烈的行为,学生心灵却受到洗涤和感化。这是只有赏识教育才能散发出的魅力。
(二)家庭教育对赏识教育的影响
75.7%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会提心吊胆,40.4%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会受到爸爸妈妈的训斥。多数学生认为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应该表扬他们,这样可以提高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需要改进,赏识教育提倡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及时鼓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其产生持续、良好的学习动机,而部分父母是训斥。赏识教育的理念没有深入到家长的教育观念中。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对赏识教育的影响
93.9%觉得学校生活快乐充实。多数学生认为,当犯错误时,老师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愿意去接受。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要提高学习成绩,主要看自己的努力。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在校应该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两者并重。如果老师不管学生,大多数的学生会认为老师对他们感到失望,要努力做个好孩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性得以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头脑、性格、知识和思想。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从直接意义上讲,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所实施的赏识教育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
四、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赏识技巧
胆汁质学生,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
一、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教师应采取直接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多血质学生,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为特征。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黏液质的学生,稳重,但灵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教师要采取耐心的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抑郁质学生,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儒、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教师应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二)实施赏识教育的建议
1、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赏识教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和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不断给予鼓励
教师要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美好的幼芽,小心地保护和珍爱,并且学会赏识,使学生看到自身的美丽而尊重自己,这种自尊自爱是他们争取进步的前提。如果教师能够不抱成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热情,和蔼,公正的态度去鼓励那些容易犯错误的学生身上所不容易被发现的哪怕是很小的闪光点,这些学生就会从心底里感谢老师,他们会从此好好学习,并改正自身的种种毛病。
3、转变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容易忽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获得成功,除了有先天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后天因素,如教育因素、锻炼因素等。如果教师轻易地否定和剥夺了学生后天的教育和锻炼因素,学生便会自我怀疑,自我消沉,丧失自信心。因此单一强调智力,而淡化或轻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教育观念,是不健康的,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4、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
教育必须更新育人观念,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超乎寻常或不合乎标准的做法,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诸如对于“冰雪融化后变成什么”的问题,对那些写出标准答案“水”的学生可以给分,对答“春天”的学生不仅不能打叉,而且还要大加鼓励,赞赏他富于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从建设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被教师赏识和理解。但在家庭教育中赏识理念没有渗入到家庭教育中。影响赏识教育实施的因素有教师、学校教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赏识技巧,要因材施教,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
第三篇: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论文
人立于世,信心至为重要。小孩子在发萌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建立,日常的表现是否得到家长、老师、长辈、同学等的肯定与赏识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通过良好的赏识,可以使小孩子增强信心,长成健康的人格,从而今后以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成长,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赏识教育对小孩子而言十分重要,加强赏识教育十分必要。赏识教育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搞好家庭中的赏识教育,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孩子,善待孩子
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厌学,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尊重孩子,倾听孩子
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孩子的诉说,家长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也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孩子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孩子。
3.激励孩子,鼓励孩子
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孩子,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
4.提醒孩子,宽容孩子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孩子的责任,要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转变。不能发现孩子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孩子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谈赏识教育与后进生的转化
摘要:后进生是学校永远存在的现象,赏识教育法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理论依据及方法。本文就如何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讨论了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赏识教育;后进生转化
由于目前不少人对职校存有偏见,把它视作无望继续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而职业学校为谋生存,招生时又不得不放宽条件,因此,现今职中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后进生”,他们是学习、纪律、甚至道德等方面存在缺失的群体。如何使他们转变,成为可用之才,这是职校教育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而赏识教育法为转化后进生工作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以无限的爱心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不仅使女儿走出了无声的世界,而且成为一个能言善辩、思想健康的姑娘。20年来,这两个普通的生命,创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迹。如今,这位父亲创立的赏识教育法被公认为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他提出:赏识,可以理解为欣赏和认识,包含肯定、信任、鼓励和赞扬等等。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以重塑孩子的自信,发现和发挥孩子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心理特点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学习上或行为习惯上表现不佳的学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家长平时溺爱有加,或教育方法粗暴简单造成的;有的是因家境不好,家务繁重,疏于管教造成的;也有不少是交友不慎造成的……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自信心不够,纪律松散,自制力差,自暴自弃,缺乏团队精神,他们的心理可以说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但只要教育得当,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就能走近他们,理解他们,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成功地转化他们。
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
(一)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进步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看你会不会运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学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开展活动时都非常投入且充满自信,好胜心特别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种兴趣班,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比赛、篮球比赛、书法美术比赛、文艺演出、作文比赛等,让后进生也能有展现各种能力的机会与舞台,让他们也能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自身的潜能。在平时,对后进生要注意肯定与鼓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这对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可评论一下他们优美的书法、生动的图画,多对他们说“你能行”,“你可以做到”,“你做得真棒”等鼓励性语言。学生作业中错误较多,也应注意教育方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进步,让学生在正面的肯定与成功的快乐中逐渐进步。
(二)给学生以宽容,尊重学生人格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这无疑是对宽容最为生动的注释。而我要说:教师宽容每一位学生,不论其优劣,故教育无比崇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的表现,若是优秀生,教师很容易对他宽容、谅解,给他机会,但对待“后进生”,教师未必能做到宽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缺乏宽容的气度,而无法与学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其实,“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方面表现比较差,受到的批评自然也比较多。父母的训斥,同学的讥笑,教师的挖苦,这些在他们看来已是家常便饭,教师没有技巧的批评,只会让他们更加逆反,更加封闭自己。相反,如果我们能对他们出现的错误有足够的耐心,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换取他们的信任,学生自会放下心理包袱,向我们打开心扉。
笔者有过这样一个体验:有一次公开课,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领导与教师,而这时一位平时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我看着他,只是平常地说了句:“虽然你迟到了,但看你的样子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赶过来的,快去上课吧。”没想到这节课他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尔后,他经常主动找我谈心,说他的苦恼,谈他的快乐,而在他面前,我常常只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让他知道老师在乎他说的话,重视他的感受。明显地,他自信多了,也开朗了不少,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错误,是我们成功沟通的金钥匙。
(三)让学生在自信中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在竞争社会中,失败是正常的人生经历。“赏识教育”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育。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我的成绩总是在倒数十名内,座位也总是在角落里,我在教师和同学的眼中是“灰色人物”,是“差生”,其实我觉得自己除了学习成绩差点外,其他方面也挺不错的,性格开朗,球技也蛮高超,歌唱得也很棒,但无奈的成绩总让我抬不起头。显然,这位学生在学习面前畏惧了,教师肯定了他的优点,同时给他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教师在手工课上布置做一个小木凳,爱因斯坦交了一只粗糙简陋的小木凳,其中一条凳脚还做偏了。教师失望地摇头问:“同学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爆发出一阵嘲笑,教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挖苦说:“我想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更差的凳子了。”爱因斯坦满脸通红地站起来,大声地对教师说:“有,有的,还有比这更差的凳子,因为它是我第三次做的,比前两只还强呢。”说完这个故事后教师问学生:“你说是什么使爱因斯坦成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不怕失败的精神与自信。”教师对这位学生说:“对,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自信,让爱因斯坦成为一代科学巨匠。你有信心赶上前面一名同学吗?”他充满信心,肯定地大声说:“行,我能行。”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只要他能努力地追赶前面一个人,每次进步一点,学习就会由难变易,就会变成一种快乐的追赶游戏。就如上楼梯一样,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终能上到楼顶。我们不能拿后进生与优秀生比,更不能以他们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这样比掉的很可能是学生的自信,换回的却是学生的自卑。学生的表现不必是最好的,但如果是他的最好,哪怕还是最后一名,这也是一种进步,我们也要表扬他,鼓励他。让学生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自己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定能重拾丢失的自信,从而走出自卑的阴影,拥有正常健康的心态。
(四)大胆批评,助其健康成长
赏识教育提倡正面肯定,以表扬为主,但对学生的错误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呢?答案 是否定的。我们不仅要批评,还要大胆地批评,但应该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像“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完蛋了”,“捡垃圾吧你”……这样挖苦、讽刺的批评只会适得其反。批评的原则应该是对事不对人,这是大胆批评的奥秘。我曾教过一位女学生,成绩不错,性格有些内向。有一次,学生向我反映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她在小卖部偷东西被抓到,有很多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当我把她找来,她就哭了,一个劲地求我不要告诉她家人,说知道错了,我说:“你知道这多伤老师的心吗?像你这样的学生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你给老师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其实她每看到想要的东西,心里就特别想得到,但是又没有钱,控制不住自己就会干出这样的事,过后也非常后悔、羞愧,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我给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12岁的美国少年,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玻璃价值12美元。孩子的父亲说,既然是你踢碎的,你就赔,你没有钱,我借你,一年后还。在一年时间里,这个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擦皮鞋、送报纸等,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说:“正是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对于她的交待给予了肯定,说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进步,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以行动来改正,针对她的情况,建议她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并决定让她当生活委员的助手,班上的收入与开支由他们共同管理。一段时间下来,他们账目清楚,收支分毫不差,她也再次得到了同学的信任,也没再犯类似的错误,她还偷偷地对我说,用自己劳动所得的钱去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快乐的一件事,她也从以前小偷小摸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误,对后进生来说,他们更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赏识教育的批评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你犯了错误不要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你还是好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有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才能健康成长。
转变后进生是一项棘手的工作,将失败变为成功并非易事,但只要有了爱,有了宽容,有了鼓励与认可,有了持之以恒与无限的耐心,后进生的心扉自会打开,他们的潜力也会发挥。
赏识你的学生,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常常竖起你的大拇指吧,这对学生来说或许是成长道路上的巨大动力。让我们永远记住周弘老师的一句话:“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黄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论文网在线 www.xiexiebang.com
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1)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和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这个是我通过查大量的资料和自己的不断探索写的,内容还没写完..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认识到赏识不是对孩子的简单表扬。因为表扬往往是孩子做了让人满意的具体事情,而赏识则是从本质上信任和看得起孩子,通过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其次,要认识到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和惩罚,只不过主张批评适度适时,惩罚也以不伤害孩子的尊严为前提。而且,批评和惩戒应该是明确针对孩子所犯过失,当孩子因为智力问题学习不好时,就不应该用惩戒的方法。事实上,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老师和家长如能对孩子提出有理有据的批评,孩子完全能够感受到这种爱,并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从而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赏识教育论文
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的课改形式下,学会赏识学生,尤其是学会赏识待优生,是实施课改的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是语言,而每个智力健全的孩子都会说一口地道的方言,是由于孩子牙牙学语时父母宽容和赞赏的态度不经意地激发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当然,在教学中,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数老师都会不由自主地对他们加以赞赏,我先就就在教学中怎样学会赏识那些待优生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相信他们能行。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项内容。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象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跬步。好老师懂得赏识孩子。曾有个以培养神童的美国教育心理学教授来访,某校初二的一个班主任请他在班上点几名可以培养为神童的苗子,教授略加思索就点了十名,班主任吃惊地发现这十名均为顽劣之徒,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十名学生欣喜若狂,回家告知父母,父母经过查实,改变了对孩子非打即骂的态度,以神童待之,结果这十个孩子奇迹般地成了学习尖子。后来该班主任向教授探寻个中奥秘,教授淡然一笑说:“我是随便点的,其实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说他行就行!”
二、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老师善于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一定会还给老师许多惊喜。如在研究性学习中,许多学习成绩或习惯较差的学生,表现了积极地热情、独特的思维方式、卓越的组织能力。再如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如果让他担任一个收作业的小组长,他的作业立刻按时交,此时老师若进行适当的夸奖、表扬和奖励,他会渐渐地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留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时间,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待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证明,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由旧知识、旧技能自然过度到新知识、新方法。在和谐热烈地课堂气氛中,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
三、承认他们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异。待优生们因为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自己在学习习惯、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纪律方面滞后于其他同学。在老师满怀热情地对他们进行赏识帮助时,必须承认他们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他们的付出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的思想准备。只要学生不会就耐心教,教时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知识水平,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以小坡度密台阶的知识结构层次,循序渐进地向上攀登。务必让学生付出“跳一跳就能摘到鲜美的桃子”的努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继续学习的激情。
四、理解并宽容学生。待优生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当他们惹了麻烦时,老师不要先入为主,认为自己对他们没有什么不了解的,不就是哪个样子吗?于是在这个观念之下,粗暴地对待学生。比如说,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忘了带家庭作业,老师会很温和地叮嘱他下一次想着带来,而如果是一个待优生这样说,常常是严厉地训斥:“又在撒谎。” 其次,如何对一般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呢? 赏识学生就是尊重所有的学生,只有懂得尊重所有的学生。才能合格地参与文明薪传的教育教学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呢,就未必了。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能够爱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因为他们更需要精心的关爱和呵护。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彼此都渴望得到对方的赏识。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会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学生的进步、成长需要的不也是这种动力吗?因此,教师要善于拿起赏识这把“金钥匙”,通过表扬、激励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可是,要赏识每一个学生,并不容易。因为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性品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呢?
首先,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昕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赏识在于视角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规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亦或其外表包裹着的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则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 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非议,要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成人的测标去审度学生,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观照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淳美的人情。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对于智慧作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
总之,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所以老师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赏识学生,就要将学生看成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如果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看到学生的言行,立即下结论,难免会有误解的地方,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将学生的意图弄清初之后,再决定自己该怎样做。
总之,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具体的,要具体问题分析。但是,无论采用什么具体的教育方式,都要记住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称赞、及时称赞、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才用非常慎重的方式,要使得批评方式艺术化。
第四篇: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魁星路中学 王莹莹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那么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1.了解学生,善待学生
要想搞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厌学这一情况。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愿望,也可能从此他就会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
3.激励学生——为学生加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孩子,希望他们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而不是对学生、孩子进行无休止的抱怨教育(扭住缺点不放,“小题大做”,使孩子长期处于“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负面情绪、心态中,并最终导致失败)。
4.宽容学生——允许失误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
5、提醒学生——大胆批评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第五篇:赏识教育
音乐课中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富县实验中学陈
小
花
音乐课中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实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学生成人成才。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生命因赏识而精彩,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学期我所教的是七、八年级的音乐课,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很懂事了,对于他们来说,需要的不再是严厉和粗暴,这个阶段是他们最容易转变的时候,我很理解他们的这种心理,其实他们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
赏识,是被乌云笼罩的天空中透出的一缕阳光;赏识,是寂寞萧条的冬天里的一声鸟鸣;赏识,是美妙动人的乐谱里的一个音符。学会赏识,能彼此相互赏识,换来的是辉煌的成就,自身的信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和爱,那么,爱的能量从哪里来呢?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爱的达成,是有规律、有原则可循的。这些规律、道理并不深奥,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这些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血液里的东西,正是我们要重新确认并发扬光大的教育智慧。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只有学会了爱,才能奏响爱的旋律,才能爱满天下。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开展赏识教育的意义
1、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2、赏识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
4、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l、以激励赏识教育为主线,激励学生树立目标,激发学习内动力,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2、以班为单位,引导学生文明素养的规范养成和道德品质的自主内化。从生活、学习、友善、自尊、理想、信念、责任、创新等方面指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
三、实施原则
1、全员性原则:全体学生全员参与。
2、阶段性原则:以激励赏识教育为主线,分步实施。
3、整体性原则:学生整体协调,行动统一。
4、实效性原则:以年级为主体,细化实施学校整体方案,注重实效。
四、赏识教育的内容
赏识教育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环境激励。人是环境的产物,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促使一个人健康成长。古时候“孟母三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2、尊重激励。“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不仅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当代世界进步教育的思想基础。尊重学生不仅包括他的长处,而且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尊重学生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种善意的肯定,教师必须尊重
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几种学生:①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但性情活泼的学生;②尊重有过错的学生甚至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③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赏识激励。赏识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它的奥秘在于这种力量能让孩子的生命觉醒,它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促其自主自强、健康成长,可以激发潜能、增强动力和勇气;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改正缺点,不断提升素质,战胜困难,振作精神,走向成功。赏识学生应该是全面的,诸如道德方面、心理方面、学习方面以及人格方面等。赏识需要主动、需要创造。
4、走进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而要让每个学生看到人的心灵美就必须用自己的真心去唤醒学生的真情,从学生的心灵出发,甚至走进他们心灵的最深处,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每一处风景。
5、发掘学生潜能
当我们认真的走近学生时,一定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人的潜能不是表现在这方面,就是表现在那方面;不是表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表现在那个时候;不是表现在这里,就是表现在那里。人的潜能不仅表现在智能上面,其道德潜能也是不可限量的。无条件地永远坚信孩子“行”,是我们奉行的重要教育理念。如:五(4)班男生张晨不喜欢音乐,上音乐课从来不听,而且想要叫他起来唱歌更是难上加难,音乐成绩越来越差。但我发现他脑子灵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如果他肯学,是能很快赶上来的。有一次期中测试,叫他起来唱歌,他站起来不吭声,过了会就说:“这首歌我不会唱。”我没有揭穿他,而是将计就计:“张晨同学真诚实,不会就是不会,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不过,这首歌曲对他来说可是再简单不过了,只要他肯唱,是难不倒他的。我给他点时间,明天来唱。”课后,张晨偷偷地请教同学学唱了这首歌曲,从此他也开始喜欢音乐了。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教师要用自己的耐心,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6、唤起学生自信
如此巨大的潜能怎么能够把它开发出来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唤起自信”。自信是开发巨大潜能的金钥匙。要千方百计让学生个个找到好孩子的感觉,尝到成功的甜头,拥有自信、舒展、快乐的童年。我曾经教过一个很特别的学生,他叫顾世杰。在他读一年级的时候总是做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上美术课跑出去抓西瓜虫送给老师等等,上我的课也不例外。有一天上课,我刚想让孩子们一起唱歌,他突然站起来大声地说:“顾老师,你后面有个东西„.”我下意识地回头,他突然大笑起来:“骗你的„.”我真想发火,可马上改变了这样的想法:“顾世杰,老师知道你很聪明,如果纪律好点那就更好了,老师很喜欢你„”他尴尬地低下了头并把身体挺得直直的,之后我又请他起来领唱,他开始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摆脱了拘束唱了起来,还唱得不错的呢。如今他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上我的课总能积极举手发言,让我感到很欣慰。有时候老师给予学生的一句肯定,会帮他找回失去的自信,让他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7、善待学生差异
人因差异而存在。赏识教育就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作为老师要有差异意识。差异也是资源,而且是个有效的资源。冰心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大自然的多样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同样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的多样性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展现了一个丰富的教育生态。我们应该把学生的个性差异视为财富,视为一种教育资源,给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这样才能找到教育的真谛,才能让学生成为他自己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所以说,差异是教育教学不可回避的真实存在。如果在教学中偶而想消灭差异的想法,其实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如果总希望每个学生每个方面都能一样好,一样出色,这也是个美丽的错误,而且是个不可原谅的错。十根手指不可能都一样长短,但每一根手指头都有他特别的作用,我们要正确对特这种差异,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真情的付出常常会让我们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让我们尊重差异,直面差异吧。
五、学会赏识,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咸普•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成年人尚且希望别人赏识自己、赞美自己,更何况孩子呢?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做一个好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赏识。
赏识学生,鼓励学生,能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用心去发掘他们的优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我们多一些赏识教育,从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让课堂充盈活力。赏识还能化解孩子心结,让孩子用善意的目光看待世界,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和心态。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学生最希望老师说的话是:“你是一个好学生”。学生对此的感受是“非常高兴”、“老师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能让他失望”。学生最害怕老师说的话是: “真笨(蠢)”。学生对此的感受是“希望老师能理解我”、“怕老师,不敢(愿)接近他”。
所以说,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生活,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学生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如果认为我们的学生都是能够顽强地克服困难的英雄,那未免想得太天真而且错误了。
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
当然,任何药方都不可能包治百病,赏识也不会使教育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在学会“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大家”的过程中得到身心愉悦、树立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但很多具体的问题还要用具体的方法去解决,需要我们更多的去探索研究。
最后我想说,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方洁白的纸张,有待于我们去描画着色;又宛如刚出壳的雏鸟,有待于我们去精心哺育,使它长出丰满的羽毛,飞向未来的天空。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创新,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一定会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放飞希望,追逐梦想的人生舞台!俗话说: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信任,在怀疑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怀疑,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宽容„„为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老师学会赏识孩子吧,让他们天天拥有好心情,充满自信地面对竞争和挫折,全面展示自身的价值。让他们像一只只轻快的小鸟冲上云霄,自由自在地翱翔,成为一个个心智健全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