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介绍印度主流修行方式之一__音流瑜伽声光之旅
专注音流瑜伽不象印度其他瑜伽流派(如昆达里尼),它并未把控制呼吸(pranayama)或一系列身体姿势(asanas/mudras)作为修习的一部分,介绍印度主流修行方式之一__音流瑜伽声光之旅。而是把意识从身体九门(眼、耳、鼻、口、生殖器、消化道)中撤回,整个超越肉身的框架和局限。这是通过把心灵注意力集中在内在的光和音上完成的,这种声光据信是从通常所说的“第十门”(印度教所谓第三眼)放射出来,位置在肉眼稍上方的后面(Shiv Dayal Singh, 1970)。
根据这一传统的圣者所讲,当意识完全集中在此中枢点——“在诸世界之间”——灵魂将离开身体,在更高层面体验到更高境界的至福。专注音流瑜伽的显著特点是它强调倾听内在音流,音流被称为shabd、nad或可听见的生命流。这种修行方法的名称正是来自灵魂与宇宙原初音的联合(surat-灵魂;shabd-音流;yoga-联合)。
要获得一种有意识引发的濒死状态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所以此道的古鲁(明师)强调用三重方法来安静心念、撤离身体:希暮兰(simran),禅那(dhyan)和巴赞(bhajan)。(摘自:Charan Singh, 1979)
重复一个或多个圣名,把注意力集中在耳中央,不让意念向外散漫太远。这种神圣的忆念在形式上与咒语(mantra)或特别的祷告相似,除了是用心念诵而不是用口。据修习者说,此阶段是最初阶段,可能也是禅定最困难的一支。
内在冥想(Dhyan)是把注意力凝聚在第三眼的一个技巧性过程。开始时可能只是凝视黑暗或观想上师的脸,最后发展成看见各种形状的光。从光中出现精神导师的“化身“,引导初习者的内在旅行,这是dhyan的中心。
巴赞(Bhajan)是倾听宇宙旋律或声音,是专注音流瑜伽最后也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它,禅修者才能旅行到更高的意识层面。Simran和dhyan是集中心灵的注意力,而bhajan带着觉察力向上回溯到至高无上的所在——Sach Khand,自我介绍《介绍印度主流修行方式之一__音流瑜伽声光之旅》。
当然,要掌握专注音流瑜伽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多年的坚持习练和奋挣。要达到希望获得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追求者的热诚和日复一日的练习。
内在的提升
如果这个过程完成了,在适当的时候,人的精神流或本体将慢慢从身体撤离。开始是从身体下部失去知觉,然后是从身体其余部分。此过程和死亡时发生的完全一样,只是这是自愿的,死亡时是非自愿的。最后,他穿透那层阻隔的面纱——它事实上“不比蝴蝶翅膀厚”——然后打开所谓“第十门”走入一个新世界。身体还保持着他离开时的姿势,毫无感觉,但不被此过程所影响,现在,他是在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了(Julian p.Johnson, 1952)。
禅修者必须能熟练地把注意力从外在世界撤回,集中在第三眼的中心点,才能开始内在的声光之旅。当初习者获得初步的成功时,只会在太阳神经丛有麻木感,也会相应地有光的显现。开始时的光来来去去,是光的亮点,但事实上是心在上升和下降。
失去身体知觉是判断禅修进程是否正确进行的重要 “严峻的考验”或者“决定性考验”。无知觉从脚开始缓慢沿底端上升,直到整个身体的感觉象块石头。当这种自愿的麻痹发生,禅修者的重心沉入内在宇宙,不在外在世界。据大师所说(Julian p.Johnson,1974),此乃simran希暮兰的作用引起的麻木感,它把心从对物质躯壳的结构性执取中释放了出来。
就在这种修习中,禅修者感到一种强烈的向上移动感,仿佛被一种魔力拉着。这个“吸上去”的效果是注意力从外面的孔洞向内转移的直接结果。尽管这只是最初阶段,但学生能亲身体验到离开肉体是什么感觉。通过修习,禅修者最后能达到完全离开身体意识,以巨大速度穿越黑暗领域,经历的内容和濒死病人苏醒后的报告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