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业银行报表解读
商业银行报表解读
商业银行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为经营对象,其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及其分析方法明显有别于企业的会计报表。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将逐步上市,解读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已成为投资者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
一、业务循环与会计报表项目分解
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从业务性质上一般可分为存款、贷款、投资、资金拆借、结算及其他业务,为了更清晰地解读商业银行会计报表,投资者可按业务性质将会计报表分解为贷款循环的有关项目、存款循环的有关项目、投资循环的有关项目、资金拆借循环的有关项目、其他循环(如结算)的有关项目。一般说来,贷款循环涉及的主要项目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贷款呆帐准备、应收利息、坏帐准备、利息收入等科目。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项目包括:短期存款、短期储蓄存款、长期存款、长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项目包括: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资金拆借循环涉及的主要项目包括:拆放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金融企业往来收入。由于其他循环涉及的项目较为庞杂,且其业务收入占的比重也较小,本文不加以分析。
二、商业银行业务循环分析要点
(一)贷款循环分析贷款循环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循环,贷款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资产质量及其产生的利息
收入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贷款资产质量分析
(1)不良贷款在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报表上的逾期贷款分为“一逾二呆”,即逾期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这三类贷款统称为不良贷款。除了三类不良贷款外,投资者还需关注的不良贷款包括:正常贷款中的涉讼贷款和信用证贷款,这两类贷款也很可能成为不良贷款。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证监会为便于投资者了解商业银行的风险,往往还要求拟上市的商业银行在备考资料中按“五级”分类法对贷款进行分类,投资者应对这类备考信息予以充分关注。
(2)贷款类别与风险集中程度在拟出台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中,要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还应按贷款方式、贷款行业、贷款地区等方面分别对贷款加以披露,按贷款方式披露即要求商业银行按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含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等类别加以披露,按贷款行业和地区披露即要求商业银行按贷款客户所处的行业和地区分别加以披露。投资者可对上述披露的信息进行分析,例如在贷款方式中,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风险较小,信用贷款的风险最大,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各类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以了解贷款资产的风险情况(通过纵向分析还可了解多个会计期间的发展变化情况);又如从贷款行业的披露,投资者可以了解贷款客户所处行业是否足够分散,有否集中在如房地产企业、高科技企业等高风险行业;从贷款地区披露可以了解商业银行在高风险区是否贷
款及其贷款比例,以分析判断其贷款风险的分布情况。
(3)贷款呆帐准备对贷款提取贷款呆帐准备,是反映贷款资产公允价值的主要手段,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充分与否是衡量商业银行会计政策是否稳健的主要指标之一。如果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充足,则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基本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如果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不充足,则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还存在潜亏,这些潜亏一旦发生,将导致商业银行利润的大幅下跌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
2、贷款利息收入分析
利息收入主要由贷款产生的,与利息收入有关的两个要素是贷款本金和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主要由中央银行进行控制,商业银行能够控制的主要是贷款本金,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贷款本金变动趋势来分析其利息收入可能的增长情况。分析利息收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纵向的期间对比分析和横向的结构比例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者应当特别关注逾期贷款利息收入的计算问题。根据有关规定,对于逾期(含展期)贷款,银行计算应收利息的时间已从3年逐步缩短为2年、1年和6个月,该项应收的利息纳入当期的利息收入中。而从实际情况看,逾期贷款的增加往往是财务状况不佳的征兆,况且对于逾期贷款,其利息能否收回往往没有保障,而按照现行规定,对这些利息必须事先预计收入,而且必须为预计收入支付超额税收和超额分红的代价,这种做法,一方面增加了没有实际现金流入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还要为此发生实际的现金流出,最终影响是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真实资本,投资者对于这种情况而引起的利息收入的增加应予重点
予以关注,以判断是否存在虚盈实亏的现象。
(二)存款循环分析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存款循环分析的重点是资金来源是否适量,存款结构是否合理。除国家利率及有关政策的影响外,存款规模主要受银行资本金及经营管理的影响,经营管理政策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投资者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近期存款增减变动的趋势来预测商业银行未来存款变动情况。通过分析存款结构与利息支出的结构比例,投资者可以判断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是否合理,资本结构是否优化。
(三)投资循环分析
投资循环分析,主要分析商业银行投资资产的质量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在1995年7月1日之前,商业银行进行的房地产投资以及实业投资往往是这些银行存在潜亏比较严重的地方。1995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所以在1995年之后成立的商业银行不存在实业方面的投资,其在境内主要从事的是债券投资业务。在利率下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购买长期债券可以赚取利差,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抛售长期债券据以获取更高的短期利息收入,所以在分析投资业务时应侧重投资债券的种类以及利率。我国自1996年5月以来连续7次降息,如果在会计报表上存有1996年以前买入的长期债券,那就会为商业银行提供稳定的利润来源。
(四)资金拆借循环分析
资金拆借循环分析主要是分析其拆出资金的质量、计提的准备金及其带来的利息收入,可参照贷款循环分析所介绍的方法进行。对于拆入资金,着重分析商业银行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拆入资金作为资金来源,为此支付的利息支出是否足额计提。
三、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分析常用的指标解读
商业银行会计报表时,投资者还可通过下列指标分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流动性和风险情况。
(一)常用的监控指标
1、资本充足率指标
(1)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8%
(2)核心资本/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4%
2、贷款质量指标
(1)逾期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8%
(2)呆滞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5%
(3)呆帐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2%
3、单个贷款的比例指标
(1)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10%
(2)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资本净额≤50%
4、备付金比例指标
(在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库存现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5%
5、拆借资金比例指标
(1)拆入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4%
(2)拆出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8%
6、存贷款比例指标
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75%
7、资产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25%.
(二)常用的监测指标
1、风险加权资产比例指标=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2、股东贷款比例指标=对股东贷款余额/该股东已缴纳股本总额×100%
3、外汇资产比例指标=外汇资产期末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4、利息回收率指标=本期实收利息总额/到期应收利息总额×100%
5、资本利润率指标=本期利润总额/资本期末总额×100%
6、资产利润率指标=本期利润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第二篇:商业银行涉农贷款相关报表填报说明
三、填报说明
(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
1.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主表项目定义如下。
(1)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A门类(农、林、牧、渔业)所属活动的所有贷款。
(2)农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各种农作物种植(谷物、蔬菜、园艺作物、水果、坚果、饮料、香料、中药材)活动的贷款。
(3)林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林木的培育与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仅指将运出山场至贮木场)、林产品的采集等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保护和管理以及城市树木、草坪的种植和管理。
(4)畜牧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进行的动物饲养活动的贷款。
(5)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海洋、内陆水域养殖与捕捞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专门供体育运动和休闲的钓鱼等活动。
(6)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针对使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支持性服务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针对农林牧渔业的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活动。2.校验关系。
(1)[1]=[2]+[3]+[4]+[5]+[6] [1]=[7]+[10](2)[7]=[8]+[9] [10]=[11]+[12]+[13](3)A=B+C D=E+F(二)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1.主表项目。
(1)农户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农户为准。
农户: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
农村个体工商户: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或者是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经法律 或者相关部门核准领取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人)登记证书》,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农村住户和虽然没有领取相关证件,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外雇人员在7人以下的农村住户。
(2)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农户生产经营指农户以资本增值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资金运用活动。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用于上述用途的贷款即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包括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贷款和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两类。①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贷款指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等生产活动的贷款。②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指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生产或流通活动的贷款。发放给农户从事不属于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所有贷款均应归入此类。
(3)农户消费贷款:农户消费指农户为直接满足自身吃、穿、住、用、行以及医疗、学习等需要而进行的资金运用活动。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用于上述用途的贷款即农户消费贷款,如助学贷款、医疗贷款、住房贷款等。
(4)农户信用贷款:凭农户的信誉而发放的贷款。(5)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填报机构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对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 法,核定的具体额度,由农信社等机构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状况、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信用社资金状况等确定。
(6)农户保证贷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7)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资金需要,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填报机构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超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范畴,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即为农户联保贷款。
(8)农户抵押贷款:按照《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9)农户质押贷款:按照《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者权利作为质押物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2.校验关系。(1)[1]=[2]+[5] [2]=[3]+[4] [5]≥[6](2)[1]=[7]+ [9]+[11]+[12] [7]≥[8] [9]≥[10](3)[1]=[13]+[16] [13]=[14]+[15] [16]=[17]+[18]+[19](4)A=B+C D=E+F
(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 1.主表项目。
(1)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所有贷款。
本表所称农村区域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
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
各类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所设立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事业单位、机关法人、社会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基金会等。
(2)农村企业贷款:指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的贷款。其中主要包括农村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村企业支农贷款。
(3)农村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所有贷款。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含义与“(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中的定义一致。
(4)农村企业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5)农田基本建设贷款:用于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大型灌区、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等的贷款。
(6)农产品加工贷款:用于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活动的贷款,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加工、木材加工、中医药加工贷款,不包括用以对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深加工活动的贷款。
农副食品加工贷款:用于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制造的贷款。
纺织加工贷款:用于以棉、苎麻、亚麻、大麻、蚕丝等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纺织活动的贷款。
木材加工贷款:用于锯材及木片加工,木制品,竹、藤、棕、草制品制造发放的贷款。
中医药加工制造贷款:用于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的贷 款。
(7)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用于化学肥料、农药、农膜、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等的贷款。
(8)农用物资及农副产品流通贷款:用于农、林、牧、渔业产品收购、调销、储备,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品以及农、林、牧、渔业产品零售和批发活动的贷款。对农产品出口的贷款应包括在内。
(9)农产品出口贷款:用于农、林、牧、渔业产品出口的贷款。
(10)农业科技贷款: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贷款。
(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用于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流通体系设施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贷款。
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农村邮政和电信等信息网络建设等。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建设,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认证认可等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等。
农村流通体系设施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建设,以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 消费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村新型营销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建设等。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与农户生活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属于农户共同享有或使用的基本设施和服务建设。这些设施和服务主要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
(12)农村各类组织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的贷款。其中主要包括农村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村各类组织支农贷款。
(13)农村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贷款。
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含义与“
(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填报说明中的定义一致。
(14)农村各类组织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定义参见本表主表项目第(5)-(11)项填报说 明。
2.附加项目。
(1)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中小企业的贷款。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遵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文印发)和《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文印发)执行。
(2)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进行与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配套的贷款。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3)扶贫贴息贷款:由填报机构发放给国家扶贫开发工作 重点县的用于支持能够带动低收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流通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
单位扶贫贴息贷款:由填报机构发放给各企业、其他单位和各类组织的扶贫贴息贷款。
个人扶贫贴息贷款:由填报机构发放给个人的扶贫贴息贷款。
3.特别说明。
附加项目中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相互之间以及这些项目与主表中的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在内涵上会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因此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作为附加项目列示,附加项目之间、附加项目与主表项目之间没有统计核对关系。
如果填报机构的某笔贷款既属于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又属于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或者扶贫贴息贷款,该笔贷款在主表和附加项目中均要填报。
4.校验关系。(1)[1]=[2]+[12] [4]=[5]+[6]+[7]+[8]+[10]+[11] [2]≥ [3]+[4] [14]= [15]+[16]+[17]+[18]+[20]+[21] [12] ≥[13]+[14] [8] ≥ [9] [18] ≥ [19](2)[1]=[22]+[25] [22]=[23]+[24] [25]=[26]+[27]+[28](3)[31]=[32]+[33](4)A=B+C D=E+F
(四)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 1.主表项目。
(1)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包括城市企业贷款和城市各类组织支农贷款。
本制度所称城市区域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与市辖建制镇,其中不含市辖市、市辖县。
本表所称的企业及各类组织定义见“
(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中主表项目第(1)项填报说明。
(2)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包括城市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城市企业支农贷款。(3)城市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贷款。
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定义见“(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填报说明。
(4)城市企业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定义见“(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 主表项目第(5)(11)项填报说明。
2.附加项目。
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进行与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配套的贷款。
农业综合开发的相关定义见“(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附加项目说明。
3.特别说明。
附加项目中的城市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与主表中的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在内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合,因此作为附加项目统计列示,附加项目与主表之间没有统计核对关系。
如果填报机构的某笔贷款既属于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又属于城市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贷款,该笔贷款在主表和附加项目中均要填报。4.校验关系。(1)[1]=[2]+[12] [4]=[5]+[6]+[7]+[8]+[10]+[11] [2]= [3]+[4] [14]= [15]+[16]+[17]+[18]+[20]+[21] [12] =[13]+[14] [8] ≥ [9] [18] ≥ [19](2)[1]=[22]+[25] [22]=[23]+[24] [25]=[26]+[27]+[28](3)A=B+C D=E+F
(五)涉农贷款汇总情况统计表
涉农贷款汇总情况统计表由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的数据汇总编制而成。
1.报表汇总关系。
(1)涉农贷款=农村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2)农村贷款=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3)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2.表间校验关系。
(1)本表_农村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1]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3]+[13]+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4]+[14]+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1]-([3]+[13]+[4]+[14])。
(2)本表_农村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1]+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1]。
(3)本表_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 [1]。
(4)本表_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3]。(5)本表_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3]+[13]。
(6)本表_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2]。
(7)本表_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本表_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本表_城市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1]。
(8)本表_正常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4]+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3]+城市企业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2]。
(9)本表_关注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5]+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4]+城市企业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 [13]。
(10)本表_次级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7]+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6]+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5]。
(11)本表_可疑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8]+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7]+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6]。
(12)本表_损失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9]+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8]+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7]。3.表内校验关系。(1)[1]=[2]+ [10] [2]=[3]+[6] [3]=[4]+[5] [6]=[7]+[8]+[9] [10]=[11]+[12](2)[1]= [13]+[16] [13]=[14]+[15] [16]=[17]+[18]+[19](3)A=B+C D=E+F 4.附加项目表间关系。
(1)本表_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 况统计表[29]。
(2)本表_扶贫贴息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1]。
(3)本表_单位扶贫贴息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2]。
(4)本表_个人扶贫贴息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3]。
(5)本表_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30]+城市企业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8]。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
(1)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遵从如下指标定义和判断原则: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或各级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详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农经发[2001]4号文印发)国家级龙头企业: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由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公布名单并颁发证书的企业。
省级龙头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 部门认定的企业。
地市级龙头企业:由地市、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
县级龙头企业:由区、县(含县级市)、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
(2)企业名称:填写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工商注册名称。
(3)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填写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
(4)企业贷款卡编码:填写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卡编码。
第三篇:统计报表
固定统计表
人力资源报表划分为固定统计表、动态报表、卡片、花名册、综合分析五种类型。
【操作流程】
1、进入固定统计表功能,从〖窗口〗下拉菜单的菜单项〖表样〗。
2、选择〖增加〗下拉菜单的菜单项〖表样〗,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报表相关的业务、查询分类、报表周期。
3、设计报表:格式设计、设置统计区域、定义统计条件、公式。
4、保存表样。
5、统计:选择报表(表样),点击〖统计〗按钮执行报表统计。
6、从〖窗口〗下拉菜单的菜单项〖数据表〗,双击鼠标打开数据表。
7、汇总。
8、归档。
【操作说明】
如何新建报表?
新建报表支持两种模式:空白报表和复制已有报表。
点击〖窗口〗下拉菜单的菜单项〖表样〗,切换到表样模式;
选择?参照已有报表?模式,可选择一张报表,确认后复制该表样,进入报表设计界面。选择?空白报表?,需要设置报表的数据来源(在U8HR中数据按查询分类方式组织),选择业务及查询分类。
业务:从业务下拉框中选择当前定义报表的业务属性。
查询分类(对象):从查询分类下拉框中选择当前定义报表的业务对象。
周期类型:如果是周期型报表,可以按选择的周期进行归档。如周期类型是月,则按月将数据表归档;如周期类型是年,则可按年对数据表归档;如周期类型是无周期,则这类报表的数据表不能进行归档,下次执行统计操作将覆盖以前的数据表。
确定后进入报表设计界面。
报表设计完毕,点击〖保存〗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报表编号、报表名称,并选择报表存放的目录。确认后保存表样。
如何修改表样?
1、窗口切换到表样:点击〖窗口〗下拉菜单的菜单项〖表样〗。
2、选择要修改的报表,点击〖修改〗按钮进入表样设计界面。
3、如果已经存在该报表的数据表或归档表,则不允许修改报表的全表条件、行条件、列条件和单元条件。如果想要修改报表条件,则必须新进入数据表、归档表窗口,删除该报表的数据表、归档表。
4、报表修改完毕,点击〖保存〗按钮保存。
报表格式设计
如何定义统计条件?
如何快速生成报表行、列条件?
870HR改进版中增加了快速生成报表行、列条件的功能(菜单中增加了“参照设计”子菜单,包括两个功能:插行(条件)、插列(条件))。
行、列条件快速生成功能仅对参照型字段有效,在表格中选择要插入条件的行或列,从“参照
设计”菜单中选择“插行”或“插列”,进入“参照定义条件”界面。
界面左侧的列表中显示查询分类包含的所有参照型字段,选择一个字段,在界面右侧显示该字段对应参照档案的内容。每选择一个,生成一个行或列条件。对于多级档案,选择“包含下级数据”表示统计条件为“包含”,而不是默认情况下的“等于”。如生产一部下有三个车间,统计生产一部的人数,选择“包含下级数据”,则统计生产一部及其下属三个车间的人数;如未勾选“包含下级数据”,则只统计生产一部自身的人数。
各类条件之间的关系
如何利用CELL自带的公式计算功能?
如何批量打印报表?
如何进行统计?
点击工具栏上的〖统计〗按钮,从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要统计的报表(可多选);确认后,如所选择的报表可以按部门统计,则弹出部门选择对话框,选择部门,确认后执行统计功能并生成数据表。
选择部门:只能选择用户有权限的部门,统计结果包括下级部门的数据。
统计后需要从〖窗口〗菜单转到数据表,才能查看统计结果。
如何进行报表汇总?
报表的发送与接收
如何将报表配置到业务模块?
人力资源每个产品都有统计分析子模块,可以查看分配到该产品的报表:包括固定统计表、动态报表和综合分析。
选择一张报表,点击工具栏上的〖设置〗按钮,进入报表分配功能。
从产品列表中勾选,可多选。
确认后该报表将分配到相关产品的统计分析子模块。
如何对报表授权?
【相关主题】
报表基本操作
第四篇:报表管理制度
×××× 报表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集团公司本部及所属全资、控股子公司报表报送工作,准确了解和掌握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各项经营工作的进度完成情况,以及时指导和调整经营目标,实现集团公司对各个经营环节的严格有效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基本原则
第一条
实事求是原则。报表管理工作要严格遵守集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及成果,严禁弄虚作假,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准确。
第二条
严肃保密原则。相关报表统计人员应对公司统计数据保密,维护报表工作的严肃性。
第三条 归口负责原则。公司实行集团公司、子公司、基层报表记录三个层次管理体制和按业务部门归口负责的原则。
二、报表的分类整理
第四条
根据集团管控需要,就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在对所属全资、控股子公司进行管理过程中所需的报表进行分类、整理和规范。
(一)按职能归口分类:
1、财务报表(1)常规报表;(2)预算表;(3)财务分析表等。
2、生产类报表(1)生产计划报表;
(2)产成品及半成品统计报表;(3)各类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等。
3、物资供应类报表(1)采购计划报表;
(2)各类物资入库、出库和库存报表等。
4、销售类报表(1)销售计划报表;(2)销售统计报表;
(3)成品入库、出库和库存报表等。
5、综合统计报表(1)各类综合汇总报表;(2)其它需要报送的专业报表等。
(二)按报送时间分类:定期报表与不定期报表
1、定期报表包括:报表、季度报表、月度报表、周报表和日报表等;
2、不定期报表为各单位根据业务发生情况而编制的报表等。
三、管理要求
第五条
为使集团管理规范、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各编制报送单位真实、准确、及时填写报表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同时要建立相关 统计台账,及时准确统计相关数据,完善内部核算及统计制度。
统计台账是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按时间顺序,对原始报表资料进行系统的、经常的登记,是各单位对自己统计报表的一种有效管理形式,也是检察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资料。
第六条
随文下发的各类报表表样,各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内容和要求填写,严禁擅自变动报表内容或自制报表进行报送。
第七条
报送报表工作实行部门或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各单位上报的各类报表必须先经部门或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核、把关,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八条 报表报出后,如发现错误,必须及时订正。职能部门发现报表错误时,应立即通知填报单位订正,填报单位不得推诿、拖延。
第九条
各单位在报表报送过程中不得虚报、瞒报、拒报。第十条
报表签批、审核手续不全的,职能部门有权拒收。第十一条
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报表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专职或兼职报表统计人员,各单位应当安排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员工担任专(兼)职统计人员。
第十二条 所有报表资料均为内部文件性质,某些属于机密甚至绝密性质,各单位从事报表工作的人员,必须按国家关于保密工作规定办理;严格保密,严防丢失,未经批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
第十三条 关于各类报表资料的装订、整理、保存方法及保存期限,均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四、附则 第十四条 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及所属全资、控股子公司的报表管理工作纳入集团公司经济责任制和单位经营班子年薪制考核范畴。
第十五条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本部及所属全资、控股和参股子公司。
第十六条 本管理制度由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管理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行。4
第五篇: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为加强公司统计工作,强化统计职能,发挥统计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制定本制度。
一、立足现有条件,切实加强统计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调查科学化,统计计算和输出处理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
二、各职能部门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各自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资料管理及归档制度,为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可靠奠定基础。
三、各单位要有明确的统计工作人员。其基本职责是:
(一)组织协调本单位承担的统计工作,负责统计报表的催报、送审和报送工作。
(二)在工作范围内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和统计监督权。
(三)熟悉统计分类、指标含意、计算方法,负责对本人承担统计工作的咨询、指导。
(四)开展统计分析,为上级提供有决策依据的统计资料。
四、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制定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标准,准确、及时地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和统计分析任务,不得虚报、漏报、瞒报、迟报、拒报。
五、凡属公司下达的临时性统计任务,由对口部门按照公司要求和统一标准,按时、按质搜集和整理、提供本部门基础数据。
六。统计报表必须经过单位负责人核实,主管领导核准、签字后方能上报。未经主管领导核准、签字的报表无效。
七、对经主管领导核准的统计数据,任何人不得私自修改。如果发现错报、误报,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和统计人员进行核实订正。
八、各单位要积极开展统计资料分析利用工作。
九、提供和公布统计资料,必须经主管领导核定和同意。
十、统计工作受到上级表扬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受到批评的,在公务员考核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十一、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监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