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圣诞礼物--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课堂笔记电子稿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笔记
一、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1、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
(1)20世纪80年代前:教科书哲学,体系意识强。三大理论五大规律。
(2)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教科书哲学的改革阶段。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突出了实践观点(即人的能动性),力图增加对现实的解释力。
(3)20世纪90年代至今:从问题入手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元哲学)、人的存在方式、社会发展方式、中西融合问题,两大思潮问题。
2、两大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几乎20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从批判那位思想庞杂而又声名显赫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而这无疑就是对他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
——莫尔顿•怀特《分析的时代》
黑格尔思想是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传统西方哲学的终结者。
(1)在科学主义者看来,黑格尔的理性是一种狂妄的理性,要代之以谦虚的理性。最典型的代表:逻辑实证主义的哥本哈根、罗素、摩尔;(批判的不是理性,而是这狂妄的态度)
(2)人本主义思潮认为黑格尔的理性是一种冷酷的理性,要求代之以丰富的人性。代表人物:叔本华、尼采以及存在主义的萨特、海德格尔(理性并不是人性的全部,只是一部分人性中还有非理性的成分)
(3)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理性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要求代之以一种具体的理性。(首先,你得活着,其次,你要如何活)
3、中国发展:转型性社会&实验性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静(结果)朴素性;动(过程)自反性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初步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经济与社会的乐观主义VS道德与思想的悲观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三阶段:人对人的依附关系(自然经济)-以“物”的依附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市场经济)。
对应以上,解读方法为:
1、文本解读法(读原著)
2、对话交流法(将马和同时代的其他思想之间进行对话交流)
3、现实问题法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提纲》写于1845年3月的布鲁塞尔,正式发表于1888年。)
专题一:马克思哲学对以往哲学观点和理论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主义超越了所有的旧哲学、实现了哲学领域的根本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转向。是从批判全部旧哲学出发的,马克思既尖锐地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又深刻地揭露了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而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不懂得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
1、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突出强调的是它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 1
物现实,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一是马克思并不否认旧唯物主义从客体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恰恰相反,马克思在他的全部论著中都首先是坚定不移地承认外部自然界对人及其思维的优先地位,承认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思想路线,并一再声明自己是唯物主义的。
二是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而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正是在这两方面,马克思展开了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思维方式。
2、对于唯心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强调的是它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并且进一步指出它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的本身的,在对唯心主义的总体评价中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在于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相对比的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二是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不仅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而且它只能是抽象地发展能动方面。因为它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正是在这两个方面,马克思展开了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思维方式。
3、马克思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点,以实践作为观察和处理一切哲学问题的出发点,全面解决了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能动性与本源性的关系,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片面性,实现了哲学理论观点的根本变革,创立了以实践观点为其根本特征的新哲学。
专题二: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批判。
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完成了第一个伟大发现,实现了历史观领域的变革。
1、马批判法国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唯物观,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改变的共同基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对环境的能动作用。教育者本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后天获得的,归根结底也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法国唯物主义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的观点,这种一致只能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批判法国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唯物观,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改变的共同基础。马克思主义针对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不懂得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这种错误的片面的观点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的观点。这种一致,只能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实践。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
2、马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针对宗教把现实的人类世界划分为神的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基本特征展开批判,提出心是宗教的本质,宗教变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样他就没能揭示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马克思明确提出必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自身的内在矛盾去探求宗教产生的根源,其根源就在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因而必须消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才能解决宗教的问题。费尔巴哈在历史领域里陷入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不理解实践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以往的哲学家们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旧唯物主义者,他们的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其如此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都不懂得社会实践在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点,分析人及其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和决定性作用。从而揭示了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
专题三:马克思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对道德实践观和生产实践观的超越。
1、道德实践观。道德实践观产生和形成的依据与基础主要是道德人性论,把人仅仅理解为道德人、理性人,把道德性、理性、精神性看作是人的唯一特性,割裂人的自然性、物质性和感性,因为他们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一种纯粹的伦理道德行为,是一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教化,即仅仅具有内在价值、内在追求与内在超越道德的实践,而把具有外在利益和外在追求的客观物质活动、生产劳动都排除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这种理论最早可推到古希腊,典型代表:亚里士多德)
2、生产实践观。生产实践观产生于形成的依据与基础主要是自然人性论,仅仅从自然属性上来理解人,从纯粹自然的角度把握人,将人等同于自然,将人的自然属性、物质属性、本能欲望当作人的唯一属性,把实践看作就是追求外在物质利益、改造自然、以获取生存资料的生产活动。
3、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既有内在追求、内在超越又有外在追求、外在目的。既要改造自然,把自在的自然变成人化的自然,又要改造人自身,使人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所以,马克思的实践观既不是单纯的道德实践也不是单纯的生产实践观,而是内含着的道德实践与生产实践的全面的总体性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实践观与传统实践观的根本区别。专题四:马克思哲学实践转向的深层根基。
马克思哲学的根基在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存在的实践性。
1、人类实践活动的两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主体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一方面人是一个自然性的存在,人类永远是作为物质世界链条上的特定环节而存在的。另一方面,人又是一个超自然性的存在,人类是作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主体而存在的。其自然性是具有超越性的自然性,其超自然性是具有自然性的超越性。
(2)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实践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是人把自己的目的要求变成现实的活动。一方面,实践主体要按照自己的欲望、目的、要求去改变世界。另一方面,实践主体的目的性要求又必须积淀着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这种目的性要求才能得以实现。
(3)实践活动的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在于人类是依据两种尺度来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本质上,是以人的尺度去规范人的目的与活动。因此,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矛盾深层的看,是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的矛盾,正是在这两个尺度的对立统一中,实践活动实现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
(4)实践活动中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性的过程,一方面,实践主体以人的尺度去要求实践客体,把自己的目的性要求变成现实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主体客体化。另一方面,实践主体又以物的尺度去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按照客观规律进行认识活动,这就是客体主体化。
2、实践活动的两重性又导致了世界的两重性,人的两重性和历史的两重性。具体表现在:
(1)世界的两重性。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使自在的自然变成属人的自然,也就是使自然的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实践使世界两重化为自然的世界与属人的世界。
(2)人的两重性。实践活动使得世界两重化为自然的世界和属人的世界。也是人类自身两重化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统一。人的自然性表明自然对人的本源性。人的社会性表明了人对自然的超越性。
(3)历史的两重性。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因此由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人类历史也表现出显著的两重性。一方面,历史是人们目的活动的过程,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另一方面,历史又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人们无法改变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终结》写于1886年,发表于1888年)
专题:如何看待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为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这个论断告诉我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说,哲学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为研究对象去形成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某种知识,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研究,考察和追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能简单地直接归结为或等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存在”范畴不等同于物质范畴。它不仅包括物质的存在,也包括精神的存在,即不仅指意识外的存在,也指意识界的存在。“思维”不仅是指关于思维对象的对象意识,而且是指构成、把握和反醒对象意识的自我意识。即不仅是指思想的内容,而且是指思想的活动。
3、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中,不能把辩证法问题排斥在外。而把哲学基本问题仅仅归结为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而要把辩证法同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来理解和解释辩证法理论。
四、《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
(1915年《哲学笔记》 1914-1916,《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6-1908)
专题一:如何看待辩证法的自在行和自为性?
1、关于辩证法的自在性,所谓自在的辩证法是指包括人的思维活动在内的全部存在的辩证法的运动过程。列宁用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和阐述。
(1)辩证法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就是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以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所构成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因此,就物质世界自身来说,并不存在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
(2)辩证法又是人类思维所固有的,人类思维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也不存在一个与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
(3)辩证法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所固有的,人类的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两者在结果中彼此一致,这是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人类的认识运动在自在性上也不存在着与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
(4)辩证法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固有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物和人的尺度、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世界对人的生成和人对世界的生成的对立统一。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自在性上也是辩证的、也不存在一个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由以上看来,构不成严格的辩证法,可以称作自在的辩证法或者辩证法的自在性。
2、关于自为性,自为的辩证法是指人们用以认识世界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理论。(只有在这一点上存在着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作为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辩证法,不是世界本身的自在的辩证法,而是作为世界观或理论思维方式的辩证法,这就是辩证法的自为性或称为自为形态的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只能是两种世界观的理论、两种理论思维方式的对立。
(2)自为形态的辩证法其实质内容是,以概念的辩证运动去表达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以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提供旧东西灭亡、新东西产生的钥匙。只有用自为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才能反映这一矛盾。没有概念的辩证法,世界本身的自在的辩证法,对人类来说,只能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
(3)自为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思想史的总结,他把他的概念、范畴的自己的发展和全部的哲学史联系起来。只有在哲学史的背景下,才能产生这种辩证法。
专题二:辩证法的历史根据是什么?
1、古代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这一阶段的哲学以研究本体论为主要内容。其主要特点是:认识与认识的对象是直接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完全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世界就是感觉中所接受的那样,是给定的。不能既存在又不存在,不能亦是亦非,当时的思想家还没有意识到在认识和认识对象之间有什么矛盾。
2、近代欧洲哲学思想发生了一次转向性的变化,转向了以认识论为主的研究。近代哲学中,无论是经验论者还是唯理论者都看到了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存在的矛盾,即个别与一般的矛盾,或者说,认识对象总是以个别形式存在,认识却总是以一般的形式表现。近代思想家与古代思想家相似,并不理解这个矛盾,总是力图去消解这类矛盾。
3、康德从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中看到了认识和认识对象的矛盾,本质上是思想自身的矛盾,而且是不可能取消的。但他没有充分理解这些矛盾,而且企图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使所有矛盾都得以调和。
4、黑格尔在批判康德哲学思想过程中,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辩证法理论,实现了由形而上思维方式到辩证思维方式的转变。黑格尔认为康德与前人一样在思维方式上犯了同样的错,即把认识和认识对象的对立当作了认识活动的现成起点,陷入了不可知论。他认为不管是认识还是认识对象,他们的现实性都是在认识活动中获得的,没有认识活动就没有认识和认识对象。认识和认识对象的对立不是认识活动现成的起点。认识活动的本质恰恰就是要扬弃这种物我不分的朴素状态。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内涵: 第一,环境创造了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体现着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把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观念的形式内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并进而提升主体的能力,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环境人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第二,人也创造了环境。人在改造环境过程中,通过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把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外化在客体之中,使本来是外在的环境也凝结着主体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从而形成一个在自在自然中
所没有的人化的自然,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属人的人类世界,体现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第三,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协调一致的关系。马克思这里使用了“一致”一词,深刻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在改变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变和塑造了人。马克思这里提出人和环境“一致”的思想,是指导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基础,第四,实践活动是实现人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基础。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环境,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环境塑造了人。实践活动是形成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物质基础。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的论断:1.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劳动之所以是人的一般本质,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当人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其他动物具有了本质区别。2。人的具体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区别)。第一,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其中,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并引起人的本质的发展。3。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人与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具体本质的形成与每个人的具体需要有关。每个个人都是根本自己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活动。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论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其基本的意思是: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深刻基础。这一论断至少包含着以下四层意思:第一,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历史起点。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从制造生产工具的劳动活动开始的;第二,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实践的内容和水平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创造活动和社会管理活动。第三,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劳动的性质不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就不相同。第四,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所有社会动力之源。
如何理解黑格尔2个凡是: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保守性。
这一哲学命题的保守性在于:黑格尔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绝对观念,“合乎理性”即合乎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认为普鲁士国家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观念的完美体现,因此,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显然有替普鲁士专制政府作辩护、相妥协的一面,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革命性方面,即该命题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现实不等于现存,而是指合乎必然性的东西。现实性不是凝固不变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就走向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样,该命题中所蕴涵的辩证法思想的革命性就被深刻地揭露出来。
恩格斯这段论述包含了辩证法的三点思想: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第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有两种基本形式——暴力和和平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学习恩格斯科学的分析方法的意义恩格斯这里的论述,实际上涉及到了如何科学地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应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即用‘扬弃’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对于我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于传统文化中一些封建的糟粕的东西,当然要剔除和批判,但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和积极有用的思想内容,就要继承下来,加以改造和发展。我们要反对在对待历史文化问题上的历史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同样我们也要用‘扬弃’的观点科学对待外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中体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内容的东西,我们要坚决批判,而外国文化中体现现代文明共同成果的东西我们又要借鉴过来,加以改造之后,为我所用。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全盘照搬和全盘拒绝两种片面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具
有神秘主义性质的唯心主义,同时又批判地吸取了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指新旧事物之间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的关系。它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集中体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者之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以及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黑格尔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课本111页
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表现为双重含义:第一,“恶”是一种否定力量,表现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新的制度对旧的制度的反叛,正是这种所谓的“恶”的否定过程,由此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第二,在阶级社会中,贪欲和权势欲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杠杆。需要是人的本性,正是这种人的“贪欲和权势欲”的需要推动人们以各种形式进行社会变革和社会活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进而创造着历史。
1.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答:①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②“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④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答:(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4.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 答: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教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必须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教师不得借职业之便谋取个人私利,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必须禁止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八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取消了曾经作为中国“三面红旗”之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设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并由公民直接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二是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针对“文革”中出现的把民主等同于无政府主义的状况,以及中国社会中长期涌动的民粹主义倾向,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三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四是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五是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许多朋友也许不了解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政治构架中,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虽然不是执政党,但是参政党。六是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十七大报告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代会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举措。七是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八是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 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所持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态度的综合体现,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桥梁和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严谨治学是处理教师和教学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遵循的准则,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团结协作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教育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优化校内育人的关键因素。廉洁从教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的道德规范,其基本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求私利.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第三篇:高效课堂 电子稿 石利娟
建立高效课堂,从我做起
——地理组 石利娟
【导入】首先我们来看以下现象,课堂上学生爬到一片,俗称“特困生”,学生怎么如此困呢?下课时校园里为何没有一丝生机呢?接下来好大一场“雪”,书本12年的惜惜相伴,换来的却是如此下场。有一则短信形容教师:起得比公鸡早,睡得比猫头鹰晚,吃得比营房士兵快,催作业比黄世仁狠,搞辅导比待骨肉亲,死得比阿斗早„„而学生则是时间+汗水,星光+灯光,在师生皆苦的背景下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本文从高效课堂出发,以期对以上现象有所改观。
【第一部分】什么是高效课堂? 有人说(华中师范大学李家清教授)高效课堂的主要表现是从教学目标看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从教学内容看应该是具体适度的,从教学过程看应该是互动参与的,从教学效能看应该是三效结合的,从教学结构看应该是科学有序的。这些是高效课堂的主要表现。综合这五方面我认为高效课堂的核心是高效课堂要保证三个“量”: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同时高效课堂要达到三个“动”,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心动:学生的思维在动,神动:学生的思想在动。
【过渡】那么如何实现这三个量,三个动呢?请看第二部分“怎么做” 【第二部分】“怎么做”
{指导思想}首先我们来看要做到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上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把“课堂”变“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互动(知识是学生“学”的,不是“教”会的,教师的课堂语言不是讲知识的,是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的)。注意多维互动不是为了课堂的热热闹闹,而是以“高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为目的。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而教师好比是“路标”,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上“高速公路”,不走“岔路”。除此之外,我们要按学生“学”的规律来进行教学。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最后注意“三讲三不讲”三不讲是指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讲是指核心问题必讲,疑点,易错,易混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这是高效课堂的三点指导思想。
{过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实现高效课堂第一步是:有效的备课
{有效的备课}实现有效备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解读课标制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设计要具体化,明确行为方式及程度。过程与方 法:要有可操作性,方法指导具体明确。情感目标:设计切记假、大、空总之,目标设计要有一定梯度。如:案例比较一:《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设计,1.掌握有关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河湖概况和内、外流区域的分布,掌握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以及我国湖泊的分布,了解京杭运河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基本技能,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3.通过学习我国河流、湖泊的概况,使学生认识我国陆地水文的基本特点,为进一步认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的事实,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打下基础。同时在学习京杭运河中,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开发利用河流方面的伟大功绩。案例比较二:《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我国河流分布图了解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基本状况。
2、在地图上能描述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位置、界线,并能阐述他们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3、掌握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并理解河流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关系。
4、知道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的运河,了解它在古代和今天的航运意义。
5、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以及辨析自然要素间相互影响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反复阅读地图信息,使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掌握我国河流、湖泊的基本状况,建立河流、湖泊空间分布的观念。通过教师的提示和学生的讨论,掌握河流、湖泊的空间分布、水文特征的形成与其它自然要素间的关系。态度、情感、价值观:
教学中,通过学习我国河湖众多、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等知识点,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通过河流水文特征的研究,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如:设计富有梯度的教学目标,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关于世界人口的增长问题某教师设计了三个目标。
目标1:计算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的时间年限。目标2:分析计算结果,发现了人口增长的什么规律? 目标3: 分析当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
师:这三个目标,你们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师:同学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下面你们就围绕自己的学习目标开始学习活动。几分钟以后,老师要检查你们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资源整合:目标制定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收集资源了,把本节可能用到的知识背景,相关的资料,书籍,习题,硬件等进行整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对于一个学校来讲,课程资源指的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一切有利于课程教学实施、促进办学目标实现、教师专业提升、学生全面成长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科书、图书资料、网络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指教科书、学科知识等。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校内课程资源(教科书、地图、填充图、教具、教师和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二是校外课程资源(图书馆、各种公共场所、家长)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互联网)我们要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备课。
背景分析:收集材料完毕,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背景分析了,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环境分析等方面。首先要分析学生,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知识,学生是如何才能接受这个知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要明了。教学环境分析是指班级规模的大小,学生纪律的好坏等。最后教材的分析最关键。我们必须有效地使用教材。可以把教材顺序可以重组,课时可以调整,材料可以替换和补充(地理新教材采用案例和问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编排方式,鼓励用当地材料),“活动”题可以重新设计。韩愈说的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必须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有严谨的治学精神,熟悉教材,领会教材,驾驭教材,才能使用好教材。地理新教材拒绝庸师和懒汉,照本宣科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面对新教材带来的挑战,你必须与时俱进,用你的聪明和勤奋,分析透每一个案例,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指挥好每一次的探究,成为一名优秀的导师而不仅仅是教师。同时,做好教材内容的分析与调整,课本内容的梳理——注意因果承转,上位知识的迁移——注意前后呼应,相关知识的拓展——注意纵横联系。
通过分析教材,我们要明确以下几点:教材的组成,分析清楚本节课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重难点,常考点,高考如何考,彻底弄清楚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完全明确该知识点的深浅,高一应掌握到何种程度,高三应该掌握到何种程度。接下来各各突破,每个知识点应该如何突破,运用何种解决方法,他们之间有何种联系,各部分时间如何分配等。结合必修二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必修二目前存在以下问题:课本知识简单,学生一看就懂,老师照本宣科,上课无趣,课堂效率低下,而且高考题关于必修二部分所占比例不小,学生也未必能全部作对。这样看来我们课堂效率不是很低吗?与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不符合。在课堂上传统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在比较多见的是双边教学互动方式,教师和学生有互动,但是我们有效课堂提倡的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是主导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互动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体现出来,最后会给老师一个反聩。那么要是实现这种互动效果结合我们下学期要学习的必修二的内容,我们设想了3种教学方式,探究型课堂,自主型课堂,创设情境型课堂。我重点说后两种如何操作,案例型授课首先要呈现案例--理清过程--呈现问题---结合课本、案例找出原因---总结规律--举一反三,情景迁移(练习题)。这个练习题初步构想有三种类型组成,对所学知识点的检测题,还有围绕本节易混易错常考知识点设计习题,最后是高考题是如何考查的。探究型课堂则需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之后提出假设,也就是答案,围绕这个答案收集地理信息,最后将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互相表达交流。自主型授课方式,第一部分:对预习知识的小测试,释疑解惑;第二部分:讲解本节的重难点;第三部分达标测试,检测学生掌握情况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大家可以共同研究某章节更加适合哪种方式。
如:1.案例教学实例---讲农业的区位因素(以河南农业为例)
(1)新课导入 【导入语】众周所知:河南是农业大省,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河南农业(同时播放图片走近河南农业)
出示河南农业介绍材料
【承转并提问】我们河南确实是一个农业大省,我们河南有哪些特色农产品呢?
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指图):①原阳大米 ②信阳毛尖 ③许昌烟叶 ④灵宝苹果 ⑤焦作四大怀药 ⑥新郑大枣等(2)案例分析
【提问】那么这些农产品的分布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我请学生选取任意两种最熟悉的农产品为对象,根据手中的材料和平时了解,分析它们的分布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分组讨论】要求:
1、每四个同学为一组
2、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3、时间5分钟 学生讨论,老师根据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适时指导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到哪一部分内容在大屏幕上点出:如①焦作四大怀药:气候“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光照良好;土壤疏松(沙质土壤)、肥沃深厚;水质独特,有些地方为优质矿泉水;种植历史悠久。②原阳大米:地形从河南省地形图看出:原阳地处平原,其对种植业发展非常有利;水源:水稻生产需水量大,从河南省地形图看出:原阳离黄河很近,其为当地水稻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劳动力:水稻生产所需劳动力较多,而原阳所处位置人口密集。„„
【总结】由此可见:影响农业的因素有许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这些是影响农业分布的自然因素,而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等是影响农业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农业分布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接下来我将让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图片,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如何让变化的。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并对学生的答案做出评价和补充。根据图片使学生知道:①由焦作城郊农业的变化可看出市场会对农业产生影响; ②由新郑大枣的销售范围扩展可看出交通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会对农业产生影响; ③由农民免收农业税,增加农民补贴使学生知道政策会对农业产生影响;④由生产工具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工具(技术)会对农业产生影响。
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思路,加深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并得出结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并且它们还在不断发展变化。
【承转】以上两个内容学生掌握的怎么样呢?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进入(3)知识运用
出示练习题 引导学生分析
展示学生答案并给出评价,统计学生掌握情况
拓展训练题:
1、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分析河南省农业发展的条件。
2、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省已由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你了解这种变化吗?你知道发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吗?
引导学生分析,对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和补充 结语:影响农业分布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有许多有特色的农产品,这些都是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充分利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让我们一起为河南农业的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吧!
有效预案:分析完上述情景之后要撰写教案,分析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流程。
{第四步}备课后的反思
反思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达标问题)
第四篇:德育原理《电子书包是否应进入中小学课堂?》辩论赛稿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电子书、平板电脑的普及在给个人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为现代教育带来了变革与冲击。我国多个城市的中小学正在进行“电子课本”取代“纸质课本”的推广试点。有业内人士称,电子教材不仅节省成本,还能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但电子教材真的能完全取代纸质教材吗?它的应用真的能显著提高学习成绩吗?笔者认为,不然。
什么是“电子课本”?“百度百科”下的定义是,“电子课本”是以纸质主体教材为基础,对教材内容及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教材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传统教材模式向网络化教材转变提供了良好范式。因此,“电子课本”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科技、网络等媒介的推动下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
我们不妨把“电子课本”的优势给列举出来:其一,“电子课本”可以使教学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它使原先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变为学生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的自主探索式教育。从这点上说,似乎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训练力度,从侧面还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其二,对于学生而言,“电子课本”使其免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取而代之的则是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远程互动式的教学体验。其三,对于老师而言,他们则更乐意以“玩伴”的身份同学生们进行线上远程教学,亦或是在课堂上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游戏式的教学训练。其四,对于社会而言,“电子课本”在最大限度上节约了纸资源,起到了课本循环利用的效果,不必再为了回收课本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显然,“电子课本”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电子课本”并不能带给我们爱上阅读的感觉,没有阅读纸质课本的那种愉悦感,也就缺少了那份韵味,难以嗅到书的香气。倘若读书的过程嗅不到书香,那么读书也就俨然成了机械地学习过程,也就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读书、做学问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过程,诚然,科技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便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弊端。如若任其发展,不但起不到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反而还会影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很多家长认为,电子阅读器对孩子的眼睛有伤害。还有家长说,“电子课本”毕竟是电子产品,关键时刻出故障怎么办?一个“70后”的妈妈提到,她因为长时间使用电脑,基本上自己都是提笔忘字了,她很担心以后的孩子除了打字之外,还会手写吗?
也有一位学生家长一直关注“电子课本”,他说,减负关键不在于使用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而在于教育制度本身。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电子教材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所以,他对“电子课本”也一直存在质疑。
电子书不能代替纸质书,电子书现在随身携带当便,但是在看完电子书之后你会很快忘记,没有纸质的书印象深刻。而电子书对人的眼睛伤害是很大的,现在ipad的出现加重了青少年的近视程度,许多在青少年很小的时候就近视度数大。而电子书有携带方便的好处,随时随地的获得信息。但是电源的问题,是电子书的最大局限,而电子产品未知的风险也很大,可能因会电子产品的质量与某种原因而丢失,也许永远也无法找会,而造成重大的损失。而纸质的书则避免了这一点,现在重要的档案还是纸质保存。最重要的还是前一条原因,读纸质的书容易接受知识和读书时获得知识的乐趣。所以电子书不能代替纸质书。是否能同意?
劣势 “网瘾”更难戒
电子教材的反对声也一直不绝于耳。首先是“网瘾”问题。韩国教育部官员质疑平板电脑若成为强制性教学工具,学生会更依赖网络和电子设备。据调查,5岁~9岁年龄段的韩国孩子中,每12人就有1人有“网瘾”。此外,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电子教材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反对观点 ? ??? 理由一 对孩子视力不好,影响健康。家长认为长期盯着屏幕会对尚在发育中的孩子的视力造成损害。? ??? 理由二 孩子的自制力差,电子课本的开放性将不利于家长和教师管理。有家长质疑:在学习时间,如何保证孩子是在看教材内容而不是下载的漫画、小说? ? ??? 理由三 无法做笔记。学生认为电子课本不能永久地留下笔迹及随手的涂鸦。? ??? 理由四 目前电子课本价格昂贵,如何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家庭都能承受得起这笔开支? ? ??? 理由五 电子课本的使用容易使教学形成定向化、模式化,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发挥想象力。
赞成观点 ? ??? 理由一 为学生“减重”。调查显示,北京有77%的初中生书包超过10斤,学生肩上的“担子重”是不争的事实。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有近七成学生家长赞成使用电子课本。? ??? 理由二 大势所趋。数字化出版如排山倒海而来,世界各地都在试点使用电子课本,这一产业逐渐占据了出版市场的份额,不使用就落后于时代,电子课本的到来是大势所趋。? ??? 理由三 环保。国家现在提倡低碳生活,电子课本契合了这一主题。? ??? 理由四 利于教材的修订与更新。纸质课本一旦成书,需要更新或修正只有等待再版,而使用电子课本可以便于出版机构随时更新内容。
媒体已大量报道各地使用电子书包的新闻,昆明中小学也将试用电子书包。昆明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推进会透露,计划在昆明主城区中小学校及条件成熟县区学校逐步试点电子书包项目,为学生沉重的书包进行减负。昆明市目前已有北师大昆明附中、高新一小、西山区棕树营小学等部分学校率先试点电子书包,随后将分县区逐步试点。
电子化是教育发展趋势
网友“科特敌瓦”指出,全球教育正在加速进入“无纸化”时代,继美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等地之后,10月份我国亦有多家省市扩大了对电子书包的试点推广。不少教育人士表示,电子书包将让“减负”迈出实质性一步。
不过,电子书包的力推者也承认,继学生在使用电脑、网络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后,人们对电子书包产生忧虑和担心也是必然的。所以对电子书包有不同的声音,并不意外。随着学习载体的变化,将来老师的教育方式也要变,要更多地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可减少机械记忆式等问题,发挥网络的优势。
网友“小白”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线性的、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变化过程。相比之下,人的认识和理念难免会出现滞后。这很正常,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总需要一个过程。载体的变化肯定会引起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包括教学方式的巨大转变。数字化应该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原有的思维和习惯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普通书包不应被取代
有家长担心,现在孩子做作业都要求助网络,电子书包是否会导致孩子过度依赖数字化工具,而丧失自主学习能力,甚至“分心”!
网友“鬼火绿”提出这样的问题:别的不说了,孩子的眼睛怎么办?现在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电子书包不是雪上加霜?还有,使用笔记本(电脑)就能减负吗?减负是降低学习量,给孩子更多的课余时间,而现在的电子书包,只是把书包的重量降了,学习负担依旧降不下来,而视力的损害却加重了!
还有家长提出,九年义务教育不收取书费,那500至2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可以将所有教科书都装在里面,但这个笔记本是算书费还是算什么呢?
另有家长指出,中小学生书写能力水平下降已引起国家的重视,一旦全部采用电脑,书不用带了,大家写毛笔还要看着电脑屏幕,写字水平、写作水平都会更低。
一些教育界的资深人士也认为,欧洲一些国家拒绝在教学中引入太前沿的手段,如法国很多学校至今仍坚持传统手写板书。对中小学教育来说祖国语文的教育是一切的基础,如果摆不在核心的位置上,其他教学手段无论显得多新潮都是得不偿失的。
昆明市已有西山区等少数县区学校率先试点电子书包,不过,传统的纸质教材课本及作业并没有消失,电子书包作为其有效补充,正在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昆明高新一小二年级某班已经普及电子书包,学生基本不用书本,全班实现了所有课程的电子化。
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标准来规范电子书包,而制造商们面对这个数以亿计的市场早已厉兵秣马、跃跃欲试,立法和规范显得很紧迫。
各方观点 ? 功能越多,越不敢用 ? 李先生 高三学生家长 ? ??? 听孩子说过班里有同学用(电子阅读器),功能挺多,还能上网,可越是先进越不敢用。听孩子说好多同学都下载小说看,孩子正是高三要紧的时候,要是没用在看课本上,用在学习以外的地方了,时间耽误了,精力也浪费了,还不如踏踏实实地用以前的书。? 最好人手一个 ? 张友诚 初三 ? ??? 我在广告里看到过电子课本,感觉很方便实用。我们现在用的书很多,书包特沉,这个很轻,也不大,拿着也容易,用起来也方便,能都用这个就好了。? 年龄小,顾虑多 ? 钟先生 五年级学生家长 ? ??? 我家孩子刚上小学五年级,男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拿到电子课本,容易弄坏了不说,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完全不在课本上了,就研究那个机器怎么好玩了。而且孩子正是发育的时候,用多了是不是对视力也有影响? ? 纸质课本更直观 ? 甘晨暄 高二 ? ??? 电子课本我没听说过,但我用过手机、文曲星这类电子阅读方式。我感觉电子阅读只能看到书的一页内容,不像纸质的课本,我们复习都能记住内容在书的什么位置,电子的根本没有这个概念,而且使用时间长了眼睛疼,我还是更喜欢纸的书。? 利弊难衡 ? 李岩 高三 ? ??? 我知道电子课本,用起来肯定很轻便,可以减轻很多负担,学英语还可以有发音之类的功能。可是体积小能显示的内容也少,解题过程要是很长就得分开看,很麻烦。而且要是做笔记或者在书上写小题肯定不方便,重点也不好在上面划。?
电子书前话短长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6日 13: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 channelId 1 1 1-
40年前,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读书的哈特,意外获得了大型计算机的使用权限,他决定开始一项经典书籍电子化的工作。哈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借计算机的普及,让人们更方便地阅读到那些纪录了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典籍。
电子书从此登上人类发展史的舞台,它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也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40年后的今天,哈特启动的“古腾堡工程”已成为一座全球著名的电子图书馆,它收藏的典籍电子书超过了3.3万卷(册),人们可以轻松地用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工具从网上下载阅读。
就所存书籍的数量而言,“古腾堡工程”只能算是个小型网络图书馆。1995年开创的亚马逊网络书店,目前拥有的各种电子读物已达到70万册。而去年6月,谷歌书库扫描的书籍就已超过1200万册。
从哈特40年前把美国《独立宣言》扫描成第一本电子书,到今天数千万电子书和出版物在网上储存、传播,全球已经出现了一个交易额高达9亿美元的电子书市场。
电子书有很多好处,首先是无纸化,其次是传播快、成本低、检索易,再加上方便储存、交流等,它对人类最大的影响是让书籍或以书籍为载体的知识得以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假如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来观察电子书,可能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对人类数千年来形成的阅读习惯所产生的影响。电子书之所以还不能完全取代纸质书籍,与一个典型的问题相关:夜深人静时,捧着沉甸甸的平板电脑躺在床头阅读电子书,还能找到往日读书的那种惬意吗?
多少年来,阅读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知识的储存,更是心灵的发现,后者恰恰是许多人至今难以接受电子书的主要原因。谷歌今年3月在美国做的一项调查表明,人们使用平板电脑的主要功能是玩游戏,接下来是上网、处理邮件、听音乐、看电影、网上交谈等,然后才是阅读书籍。
近一两年来,许多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的软件开发商,都在尽量使电子书读起来像纸质书那样,对比度更柔和,有翻页的效果,有书签、画线和摘要的功能等等。平板电脑也在不断地变得更薄、更轻。
即便如此,阅读电子书有时还是很难找到读书的感觉。电子书不是那一本活生生的、就放在你的书架或床头柜上的书。对许多读书人来说,总会有几本念念不忘的书,他们常常会记起书中的人和故事,就像想起了一个老熟人,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爱书的人会有经常光顾的固定书店,他们喜欢随意地翻看着刚刚上架的新书,沉醉在那淡淡的书香之中„„所有这些,都是电子书无法给予的。
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发展的时间毕竟还太短,它的快速发展不过只有十来年,尚不足以改变人类的阅读习惯。也许,当从小就玩熟了iPad的一代人真正成为阅读的主流人群时,人类的阅读习惯或许才会随之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阅读习惯正在改变?iPad仍难以取代纸质书
之前有统计显示,随着苹果iPad的推出,平板电脑日渐普及,而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更有人认为随着未来发行成本更加低廉,阅读更加方便的电子类出版物将会全面取代传统的纸质书籍。
然而,近日一份来自美国数字学习倡导机构The Joan Ganz Cooney Center的调查报告却展示了完全相反的结果。在这项调查中,被调查对象全部都是iPad用户,在他们当中约70%的成年人表示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传统的纸质书籍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而iPad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工作中的好助手,而并非好老师。
不过,对于未成年的儿童来说,似乎iPad的吸引力会更大一些。调查结果显示,约有近半数的儿童对阅读电子刊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家长也认为,当外出旅行或是年龄尚小的孩子独自在家时,电子阅读的方式确实更胜一筹。
最后,该机构得出结论称,未来将出现传统纸质书籍和电子刊物并存的局面,这就像是在当下计算机已经十分普及的情况下传统报纸仍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一样。
(编译整理 记者 冯秋瑜)来源:广州日报
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退化 教育部要求增书法课
由于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越来越差,针对这一情况,昨天教育部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中小学校语文、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设置书法课程,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争取在今年秋季正式开课。
今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该报告指出,学生汉语能力下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也在退化。一项对首都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也曾表示,目前正在制定《中小学学生写字标准》,中小学生将恢复书法课程。
教育部下发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意见指出,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对于书法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和有条件开设书法课的地区,教育部要求争取在今年秋季开设书法课。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必须做好开课的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记者 李佳)?来源:新华网
@倪采采:如果这样的话,某些部门怎么收书本费?我还记得我们读书,多少年都没换过课本,我用我姐的课本也行,但是还是要书杂费。
@夏日清新向-XL:其实重点是怎么普及,而且电子产品多辐射,现在孩子视力不高,用后是否会造成新一代视力下降过快的风潮。
@青春无法用叛逆来处理:我认为比较好,因为它可以代替纸质节约成本保护环境,还可以减轻同学们的“负重”,但是有一点就是辐射问题该怎么解决?电子书包一般的家庭负担的起吗?
@空洞的墨啡:很好!这种作法低碳环保,少砍很多树,空气将清新好多。而且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学生不用背太多,减少许多压力!
@当妈妈的我:如果电子书包做得足够完善,确实可以代替课本,可以为孩子“减负”,那么我们愿意承担电子书包的费用。
@起名阁:电子书包“完全取代纸质课本”需慎重,尤其于低幼儿童更加值得商榷。人的学习全然基于获取性与互动性的过程即情绪的过程。而电子书包既缺少互动性更缺少人文性,总之缺少情感性。因此电子书包永远是末而非本!商业化市场化甚至技术化的教育并不是儿童的朋友。
@麦克林家:有考虑过长时间看电脑对小朋友眼睛的影响吗?如自行购买又容易造成小朋友的攀比,电脑还会转移注意力,从而不将主要精力放学习上。
低龄儿童玩iPad比看电视更伤眼
本报讯 根据前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视力低下和近视的患病率在上海市6~14岁的人群中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57%每天玩iPad超过2小时,这些人群中10%的6岁儿童视力低下,其中6.2%为近视,12岁的学生中近视患病率达41.43%,78.5%的13~14岁的学生视力低下,其中73.72%为近视。
记者从本周启动的“看得见的希望”的公益项目了解到,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很大。6岁儿童蓉蓉(化名)的妈妈说:“一开始发现小孩玩起《愤怒的小鸟》来比我们大人还神,小手在iPad的屏幕上一点一划的。”但不久便发现,女儿逐渐开始眯着眼睛看东西。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蓉蓉的视力急剧下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喉鼻科医院的周行涛教授说,同样时间中,玩iPad比看电视还要伤眼。他表示,儿童在6~7岁以前,如果常常用眼疲劳,眼睛超负荷工作,那么远视状态结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加上儿童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控制眼睛闭合的肌肉和控制瞳孔的收缩能力不如成年人,比成年人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种疲劳的积累极容易让儿童发生近视。
平板电脑代替纸质课本 电子课堂的喜与忧
“你看这张,这么多的鸟落在大榕树上,这不就是鸟的天堂嘛!以前的课本上全是文字,现在的课堂很生动,好玩极了!”语文课上正在讲读课文《鸟的天堂》,10岁的骆嘉边说边用手滑动着平板电脑的屏幕界面。这是上学期末的一个教学场景。
新学期已经开始,“电子课本”取代“纸质课本”的推广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多个城市的中小学进行,电子书、平板电脑的普及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日渐显现。
“立体”教材丰富课堂
“下面,请风景组的同学展示研究成果„„”老师佟磊话音刚落,两名学生手拿iPad走上讲台。随着指尖滑动,与iPad连接的大屏幕上出现不同样式的竹桥,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起竹桥的用途。
这是北京史家小学五年级11班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傣族与竹文化》的场景。“过去的课堂可没有这么生动,学习气氛比较死板。”佟磊说,“如今用上iPad,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课前按不同主题找好资料,做成幻灯片在iPad上播放。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也更爱上这门课。”
对比传统课本,电子课本让教材更加立体化,可以涵盖更多丰富多彩和生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由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史家小学的学生张伊杨说:“用iPad上课,所有同学都能参与,激发了学习兴趣,以前不爱发言的同学都能尝试大胆表达想法了。”更为可贵的是,电子课本在教学上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教学双方的交流不仅仅止于课堂。作为一个依托于网络的学习形式,所有使用者都能体验到特级教师的教学过程,即使在海外,照样可以打开电子课本进行学习。
电子课堂存在隐忧
也有观点认为,如果从减轻书包重量和学业负担以及环保等方面来说,电子课本并不能起到主要作用,减负应该从作业量、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改进。
令老师们感到担忧的是,电子课本的信息检索功能强大,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能力。“电子教材对知识的检索十分方便,键盘一敲,结果就生成了,学校有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职能,但是电子课本把思维的过程省略掉了。”江苏省姜堰中学的老师田志军如是说。
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也引来不少家长的担忧。电子课本的普及,极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庞大的信息库存在着不健康的信息,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电子教材的使用也有加剧学生网瘾的可能性,甚至降低孩子的社交能力。北京的一位家长段先生说:“现在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游戏和交友,我们防不胜防,害怕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世界正在进入“无纸学习”的新时代,然而,普及电子课本并非朝夕之功。北京白家庄小学信息部主任张国徽认为,平板电脑在互动课堂中的常态化很有可能实现。但同时,他也强调,“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我们不要把平板电脑‘神化’。平板电脑只能作为学习的一种学具,就像圆规、直尺一样,不能取代纸质书,更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指出,我们不能一味地利用技术去拓展课堂的广度,而是要拓展深度和参与度。“在数学课上,平板电脑要做的不是奇函数图形的动画展示,而是让学生画出图形,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奇函数是原点对称的。”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课堂现代化,教育不能因为技术而拔苗助长,“一支粉笔,一堂课”的传统模式已经被打破,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才是关键。电子课本的出现也使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大隐忧。在贫困落后的山区,连教学所需最基本的资源都未齐全,而城市地区的部分学校已经用上了高科技的教学工具。因此,如何公平地推进电子课本的普及成为了急需考虑的难题。
如何循环用教科书
2012-06-19 02:15:01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有0人参与 0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近日针对相关价格问题发布通知,循环使用教材价格可在原有基础上上浮20%。在一些发达国家,教科书循环利用已经不是新鲜事,它们在旧课本的回收、发放、保证卫生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
澳大利亚:
课本是公有财产
在澳大利亚的中学里,教科书的概念同中国是不一样的。中国学生的教科书是“私有制”,但对澳大利亚的学生来说,课本则同桌椅一样,是公有财产,是学校的。新入学的学生拿着老师给的书目和自己的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期末归还,下一届同学接着借阅。
英国:
循环使用自觉自愿
英国本身的教育体制为学校节约成本提供了条件。在英国,教育部门对小学生只简单制定一个松散的大纲,非常粗略地规定一些小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因此,从学前班一直到小学六年级,都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教学内容全凭任课老师一人作主。
进入中学、每个学校都各自编写了不同的教科书,而对这一部分教科书的循环使用,英国政府并没有任何硬性规定,各学校进行此项活动均属自觉自愿。许多学校和学生家长还献计献策,提出他们认为回收课本最有效的方法,有力地促进了课本的循环再利用。
德国:
鼓励学生交换课本
以前,德国学校只回收那些用铜版纸印刷的主要教材。2003年起,学校只为少数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课本。许多学校通过在校内设立图书室,和不定期举行旧书交易仪式等方式,鼓励学生把不再使用的课本拿出来与其他学生交换。
美国: 课本随桌椅一起编号
在美国的许多学校里,课本是属于学校的财产,是随着课桌椅一起编号的,不属于学生。也就是说,同学们用的课本是从学校借的,学期完毕之后要把课本还给学校。
在上课期间,和国内中小学的制度一样,同学们会有规律地换座位,但课本是放在座位上不挪位置的。而且根据学校规定,一般不让把书带回家,当然也可以“通融”,只要不损坏书本就行。课本都是硬皮精装彩印书,印刷精美,纸张厚重结实,经过几届同学使用后还是整洁如新。正因为如此,循环使用课本的制度早已在美国各州得到推广。目前中小学课本的平均使用寿命是5年多,有些州达到8年以上。
加拿大:
双管齐下促教材循环
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循环使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刚性约束”。上公立学校的学生,除了很少的一点学杂费,不需负担其他任何费用。学生课本都是向学校借的,一般每天不拿回家。但有的学生学习有困难,课本也可拿回家,学期结束时交还给学校。私立学校的学生(约占加拿大学生总数的5%)则需自己买教材。每年开学,各私立学校都有安排学生买卖教材的时间,鼓励新生买老生用过的教材。(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纸质书有七大优势电子书比不了
2011年06月09日 09:46:00??Rich Adin 杨欣/翻译?来源:百道新出版研究院?
[百道专稿] 选择纸质书还是选择电子书,此类争论很容易走入极端而偏离了实际。其实,看似便宜的电子书有其耗财的地方,看似昂贵的纸质书也有其再次创收的路子。一位资深美国编辑的博文让我们再次审视这个问题。全文如下:
在最近的一则帖子中,乔安娜发泄了她对传统出版商的不满,她说她厌倦了他们“唯利是图”的嘴脸。她写道:
“如果你阅读过任何一篇讲‘电子书冲击传统图书’的文章,你就会发现有那么一些极度崇尚纸质图书的人。这些人很不情愿地承认电子书的崛起,但是却坚持‘真正’的爱书者肯定会更喜欢纸质书,或认为纸质就‘更好’,能带来‘更佳的阅读体验’,或是在某些方面优于电子书。对于这些人我真的开始厌烦了!且不说很明显的一点——‘传统图书和电子书完全可同生共存,根本没必要怀有非此即彼的想法’,我已经开始对这些争论中一些受经济利益驱使的观点感到反感了。„„我想,大多数认为‘纸质至上’的人们都没有考虑到一点,那就是即使在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拥有一个大型的纸质图书馆从经济上讲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
乔安娜的观点实际上代表了一代人。她和我孩子同龄,他们大多刚刚开始职业生涯,或者在职场打拼了几年。我的观点和他们截然相反。
几十年前,当我还是乔安娜那个年纪的时候,我就学会了怎么样安排支出。在她那个年纪,我没赚到什么大钱,不得不为花几美元看一场电影、买一本书、或是干脆不花而纠结。当时我住在一个单间公寓里,每个月的房租就要花去我净收入的一半以上,即使是在那样窘迫的日子里,我也要买书。不像看一场电影那样,我从来不认为书是可买可不买的——阅读曾经是(现在也是)我最主要的学习手段。
我并不是认为我孩子他们这一代人就没有面临什么经济困难和现实问题,但是凡事都要正确对待。例如,我记得我父母在每个星期只能赚到15美元的时候,还要支付每月30块的按揭。当时每加仑汽油还不到25美分,一份《纽约时报》是5美分,一瓶可乐也就5分钱,诸如此类——而当时的实得工资(扣除捐税后的工资)也反映了生活成本。我不知道如今还有谁需要支付每个月30美元的按揭或租金!
当然,那个时候所谓的电子书还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作家的想象中,个人电脑还没有出现,如今我们所知的因特网也还不存在。当时就连买一本精装书也是笔大投资。按所占工资的比例来说,当时的精装书是一项奢侈的购置,而如今却只是廉价商品,平装书则成了“穷人”阅读文学作品的版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切竟然变化得那么快。
电子书将是个人图书馆中的下一项革新。在未来——但不是现在——纸质图书将会成为真正的奢侈品,并成为一种古董。有的人会回忆起它们来,但是却没办法亲手拿出一个实例。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电子书有诸多优点,但不是经济上的。确实,它们可以帮助你收藏图书,特别是当你经济拮据,无法在家中配备一个传统书房的时候,但是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25年、50年、甚至一个世纪了——有的人房屋足够宽敞,可以收藏海量的图书,有的人却蜗居在狭窄的小公寓里,其中一些还不到10平米,除了睡觉其他什么都是和别人共用的。但是他们还是读书、买书,孜孜不倦。他们也因此爱上了纸质图书,特别是平装本,因为他们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读到更多的书。
我承认和纸质书相比我更喜欢读电子书。如果可以,我打算把我买过精装版的所有非小说类图书的电子书都买下,这样我的精装书就可以统统躺到书架上去,我也只需阅读电子书了。但是纸质书拥有目前电子书所没有的7个特征:
1.当我买下一本纸质书时,我就完全拥有它了;但我买一本电子书的话,我只是租到它而已。
2.纸质书可以拿到二手市场上卖,当它变为稀有版本以后还可以升值;电子书从来不会缺货,也没有相应的二手市场让我收回些许成本。
3.纸质版的非小说类图书会比电子版便宜,而且它也可以在非小说类图书明显少很多的合法二手市场上出售,包括正规的廉价书市。
4.我可以和别人合购传统图书,这是合法的,这样一来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每个人所支付的费用(多年来我和我儿子合伙买了几本书,购买时我们都是拼账)。
5.我的纸质图书可以无限制地借给其他人;如果幸运的话,一本电子书只可以借给另一个人2周(一旦借出一次,电子书就不能再借给别人了)。
6.我只要买了纸质书,它就一直是我的;不像电子书,没有谁可以远程地把纸质书删除、替换、或是做任何干扰我对图书的所有权的事。
7.随着我收藏的精装书越来越多,我也一样会面临空间限制的问题。到那时,我可以重新删选整理我的纸质书,把其中一些淘汰掉:要么拿到二手市场上去卖(见第三条),不过我更可能把它们捐给当地图书馆。那些图书馆还是传统运作模式,很乐意接受图书捐献。它们还会以公道的市场价格向我提供慈善捐助减税,减少的税款已经和二手书市场上的均价相当了。但是,我却不能把不再需要的电子书转卖或捐赠给任何人,只有自己留着。
当电子书像影碟那样有一个普遍通用的格式和DRM措施以后,上述传统图书的一些优势可能会消失。但至少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说,传统图书——至少是那些出自于六大出版商“Agency 6”(目前美国6大出版商联合推动电子书代理制,在此作者用Agency 6来指代六大出版商。)的图书——比电子书更有经济价值,也有更多的折扣空间。电子书的优势在于方便携带、易于在电子设备上阅读,但也仅限于此了——电子书比精装书还贵,有的时候贵很多,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电子书依旧太过昂贵了。
在我看来,一个经济拮据的人与其买Agency 6的电子书,还不如买一本纸质图书。从一开始的花销到随后可能弥补支出的可能性来说,我都觉得购买纸质书在省钱方面是电子书所无可比拟的。当然,免费或者低价的独立电子书改变了这种计算方式,但它们毕竟不是我买的那类纸质图书。
乔安娜只从一个方面看到:房地产给读者带来了一个不得不面对并克服的障碍,而电子书就没有,那就是存储问题,但是当她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时却没有再讨论这点。对于乔安娜所描述的那种由于购房而导致可支配收入受限的人,买相对便宜一些的纸质书比买电子书更合算,因为纸质书还可以拿到二手市场上卖。其实没必要把高价的房产和收藏传统图书联系起来,何况你在一开始可以投资得少些。
在我看来,与其抱怨像我们这样依然喜欢纸质书的人,她倒不如想想怎样通过购买并转售纸质图书来增强图书的购买力。(我承认,一旦我们离开Agency 6和经济范畴讨论,电子书将会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