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咨询师行业分析
咨询手册行业分析
第一节 教育培训行业简述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集团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
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中小学课外辅导现状简述
在我国,优秀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又非常大,这些都导致了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上的庞大需求。对中国父母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冲刺阶段的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更高。调查中有1/3的家长表示,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细分市场。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人数占世界的17%,但是教育市场价值却只占2%。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仅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课外辅导市场年产值就已经超过200亿元,这一数值预计将在5年内达到500亿元。与当下相当火爆的IT培训及英语培训(2008年,IT培训市场规模50亿元,英语培训市场的规模220亿元)相比,相对“低调”的中小学教辅市场反而显得更加“大有可为”。中小学课外辅导大致分为三大块:特长、兴趣类(小学和初中为主)、竞赛类;
“学科类”辅导又分5类: ①学校补习②家教③传统补习班 ④ 网校/多媒体 ⑤ 教育辅导机构
① 学校补习:学校补习班、任课老师开小灶
特点:顾两头,轻视中间;行政命令,无法拒绝;杀手锏:免费;上新课 ② 家教:老师之间相互推荐、中介推荐:知名中介(大学生、教师)特点:口碑效应,家长和学生很好维护。③ 传统补习班:同步强化/中高考冲刺班等; ④ 网校/多媒体: 易思(卖学习软件给客户为主)
⑤ 教育辅导机构:昂立教育、李大伟等(中小学课外辅导班、讲座为主); 学大、智立方(昂立)等(1对1中学课外辅导为主)、精锐教育。
第三节1对1培训市场简述
最早实现“1对1”是大学生家教,由中介机构负责介绍,实际上教育辅导机构此时的定位是一种中介性的服务。现在课外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机构除了提供教学场地,进行有效管理,还提供整体服务。实际上,“1对1”是针对一个孩子一个方案,为之服务的是一个团队。
【1对1的优势】
1、教学方式不同。普通家教一般是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或多个学生,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则是多名教师为一个学生服务,即除了授课老师之外还有班主任,中高考教育专家等全程跟踪提供服务,监督指导确保辅导效果。
2、教学特点不同。一对一辅导着重于全面性、系统性、连贯性,注重难点、重规律。而普通家教内容比较单一,不系统、不连贯,一个老师只能教一科。
3、学习环境不同。一对一辅导机构一般有专门的学习地点,大部分是在专门设置的教室,这样学习效率高。而普通家教一般是在老师家或者学生家,学习环境干扰多,时间也不自由,不利于教学。
4、学习特点不同。一对一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孩子“我要学”的氛围。而普通家教是会不会都得听,老师向学生灌输。
5、学习效果不同。学生的成绩及综合素质能够稳步持续提升。而选择普通家教的学习可能在短期内有效果,但是无法持久。
真正的“1对1”势必要达到个性化教育的目标,在于如何满足家长和学员的需求。家长找个性化辅导中心的最直接的目的往往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同时有很多家长提出来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如何给孩子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习惯的改变,以及机构应该如何协助家长一起给孩子做一个长期的辅导方案?”在我们看来,符合市场的需要并且有良好的师资保障,才能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机构给予家长的最基本承诺首先就是要保证教学质量。
现在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个性化教育的市场在逐渐扩大。很多机构在做个性化辅导的时候,考虑的是利润、成本怎样达到一个更完美的性价比。个性化是一种高端服务,但家长应该明白“教育是投资而不是消费”,既然是投资,投入少将来的收益也就少。
第四节 竞争对手优、劣势分析
上海市场做1对1课外辅导的机构主要有学大、龙文、一对一辅导、昂立——智立方、新东方VIP等。以下介绍几家同行业机构特点及优劣势:
☆ 学大
机构名称 历史及规模
学大(取名从:“人之蕴蓄,由学而大”)
成立于2001年9月,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广州、天津、等3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
司,约130所1对1个性化学习中心。一对一模式。此教学团队是由教育咨询师、学习管理师、私人教师、心理专家、考试专家共五大人群组成的。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模式PPTS(Personalized Private Tutoring System)个性化教育技术:学习问题个性化分析诊断系统、学习过程个性
化管理系统、个性化教学系统、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四大技术系统。
办学形式及 简要情况
优势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价格比低。
虽然对外宣称1对1,但实际操作开小班,1对5或是6、7个孩子,录入合同是1对1,后期引导家长上小班,话术为:“某个老师非常好,上小班孩子还可以互动,还能节省开支,小班便宜。”实际目的是节省师资,消耗课时。1对1授课在一个大的通间(网吧式教学)象征性把学生分开,教学时相互影响。上课没有统一的讲义模板,也没有学科组长把关讲义质量。教育顾问后期不负责续费,所以签完单就不再维护。
劣势
价格表:
课时/年级 104h 202h 312h 409h 520h 520h以上
1-4年级 140 136 132 127 123 119
5年级 153 148 144 139 135 130
6-8年级 160 155 150 146 141 136
9年级 208 202 196 189 183 177
高一、二年级
213 207 200 194 187 181
高三年级 230 223 216 209 202 196
☆ 龙文
机构名称 历史及规模
龙 文 教 育
直属北京龙文教育集团,是由杨勇先生于1999年创办的,业务范围包括了专业个性
化辅导、高考复读职业培训、出国留学、图书出版等诸多领域。没有教育顾问和班主任这两个岗位,学校签单靠校长,校长下面有两个“主任”,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什么都管。老师上岗前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上岗后各学科没有负责的组长,讲义不规范,教学期间也没有任何人把关教学质量,学生在读期间没有家长会。无茶水间。网吧式教学,有“作业吧”(陪读教室),每个学科教师只要没课,每天15元钱,这一点学生挺满意,但老师对此怨声载道。
办学形式及 简要情况
优势
教学点多,看上去成规模;收费较低,教学环境不错。
加盟性质,规模“虚胖”,只要有钱就能投资,1对1业务这块来说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专注度,同时还开办精品小班、金牌托管等,业务过于繁杂,2009年才开拓上海市场,并没有得到上海当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老师讲义无规定版本和格式,服务缺
乏专业和正规性。
劣势
价格表:暑期三大特色
年 级 学 前
阅读与写作趣味数学 快乐英语
1-4年级 5年级
阅读与写作趣味数学 快乐英语
6-7年级 8年级 9年级
语数英物理化生(政史地)
高一/高二 高三
语数英物理化生(政史地)
800元
675元
700元
600元
语数英物理
600元
525元
500元
450元
开设课程
“一对一”学费
(2-3人)精品班学费
时间/ 次数
7.5h/5次
☆ 一对一教育
机构名称 历史及规模 办学形式及 简要情况 优 势
一 对 一 教 育
2004年成立于福建,一对一教育上海总部设在杨浦区,拥有杨浦控江、杨浦中原、普陀曹杨、浦东源深、浦东东明、卢湾局门、虹口曲阳、长宁古北、南丹徐汇9个学习中心。优惠吸引:索取优易一对一《错题本》,先填写个人信息校区将安排离您最近的学习中心
免费送给您!
教学特色:专属教育顾问----量身定制辅导方案----个人专职教师----针对性心理访谈----个
性思维培养
用免费的学科分析吸引客户,低价吸引客户。装修寒酸,教育顾问没有统一着装,现场咨询前期,顾问跟学生和家长沟通专业度不够,很少做学科分析;电话中没有任何危机感等环节,直接报价格给家长。报满一定课时才附送陪读。退费要收取手续费100元,如用pos机刷卡,手续费为总金额的1%。学习有期限,如学员没有在期限内完成课程,需在期限后两周内办理延长申请手续,否则概不退款。
劣 势
价格表:
课时/年级 50h
1-5年级 125
6-8年级 140
9年级 208
高一、二年级
230
高三年级 260
附:50h以上按课时量有相应优惠。
☆ 新东方VIP
机构名称 历史及规模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1993年底成立于北京,中学个性化辅导业务称其为“优能个性化学习中心” BLTS(Bug-Locator Test System)入学测试,定位知识点漏洞;教学顾问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各学科老师,进行一对一悉心辅导。扎根上海已10年,10个区里有16家VIP学习中心,中小学全科个性化辅导课程是其中一个服务项目,除去大班制不算在VIP服务中以外,VIP课程班主要以5人、10人、20人为一小班开课,中小学课程内容涵盖所有科目,但现在还是已各色英语为主要辅导科目。品牌效应不错,英语是强项,各类型的英语补习都能满足客户需求
除去英语科目可以凑到多人班外,其他科目报名人数少,只能上1对1,40小时以下报名没有任何优惠,最低350元/小时。而且小班课程已套餐制形式报名,不可能做到
有的放矢个性化辅导
办学形式及 简要情况
优 势 劣 势
第二篇:酒水行业咨询师工作总结
酒水行业咨询师工作总结
以辽阔的视野,构建企业永续经营的法则
在过去的2013年,我所专注的酒水行业,因为受到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结束了连续十年的高成长,进入产业下行的周期,同时受到科技创新的影响,传统的电商和移动互联业态2013年在酒水行业也有多姿多彩的表现,让人从学理深处来思考、感悟企业成长背后的深层法则。作为一名行业专家,经历了行业周期起伏的波动以及新业态的冲击体验,我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和更加有力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一个产业变迁背后的逻辑,同时从历史唯物主义和未来理想主义之间找到了企业持续成长的本质规律和动力之源。现作分享如下:
第一.拓展无限辽阔的视野,跳出产业看产业,找到产业兴衰背后的逻辑主线。
白酒产业过往的高增长吸引了众多的社会资源涌进,从外行业的经销商到业外资本再到联想、中信、哇哈哈等深具实力的产业投资者,这些涌进者都是受到白酒产业高增长的影响,受到茅台、五粮液持续涨价带来产业好周期的诱惑,而时至2013年,白酒产业似乎进入了艰难的产业调整期,行业前景被看衰之声笼罩。我们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时往往会告诉企业“要进入战略实施状态,而战略是利用未来的趋势去赢”,这个告知向我们自己提出一个严肃的命题,即咨询师如何提升对外部趋势研判的能力?是研究产业的前世今生并依此预知未来还是另辟蹊径、跳出产业看产业?这不仅事关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往往是在不知不就间引领一个企业走向辉煌抑或是毁灭。下面以白酒产业为例,来展示如何以辽阔的视野对产业趋势进行更加精准的判断。
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国家经济转型,是从国退民进转向向国进民退的结构翻新,于是,白酒行业进入了这样的“黄金十年”:2004年白酒的产量311万吨,销售收入不足500亿,而八年后的2012年白酒产量是1153万吨,接近04年产量的4倍,销售收入超过4400亿。如果将时间段回切到朱镕基任总理的98年—03年期间,会发现:白酒产量从98年的700多万吨降到03年的300多万吨,飞天茅台的价格从98年的320元/瓶降到200元/瓶,经过艰难回升到了03年上升到300元/瓶。国进民退期间飞天茅台的价格从05年的310元/瓶上升到10年的1000多元/瓶,11年年底甚至突破了2000元/瓶。
上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白酒产业的兴衰对照是为了展示影响产业兴衰的一条暗线是“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当我们用人均GDp、社会零售总额来衡量白酒行业消费购买力并依此解释行业黄金大势的时候,行业的兴衰走势已经远远背离了这个价值判断的坐标轨迹,如果我们能够观察到、认识到中国白酒甚至众多奢侈品的消费并不是民间富有后水到渠成的消费结果,而是中国“政商二元、体制内外”两个海平面导致寻租经济下的消费必然,我们就会发现每每政府权力集中、资源向央企和国企集中的经济政策时,“体制内国有”和“体制外民营”的位势差就会拉大,寻租空间就会放大,寻租交易和权贵消费就会兴起,高端奢侈品就会旺销,因为这种消费的特征是“购消分离”——购买者和消费者不是一个人,所以市场对交易中商品的价格并不敏感;反过来当政府放权、资源配置从权利审批导向转变为市场规律导向的时候,体制内外的位势差就会减少,寻租空间就会降低,奢侈品的消费就会受到抑制。中国高端奢侈品消费的逻辑就在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周期中往复摇摆。以至于有经验的茅台、五粮液经销商都知道“要用十年的周期来赚钱”。我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发出的当天就做出判断:中国白酒的冬天来了,三中全会释放出改革能力和改革方向的信号,让人判断出中国又迎来了建国以来第七次国进民进的经济改革大潮,中国奢侈品和白酒的消费将会迎来较长消费下行周期。我做出判断的依据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逻辑和方向。
上述对白酒产业规律的描述,揭示了白酒产业演变趋势需要从产业之外的经济、政治的角度来表达,前者是果,后者是因,沿着这条分析线条我们会继续追问:中国经济未来能否健康增长?中国政改将走向何方?政经改革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在这里“政经”变“果”,“因”又需要持续拓展视野来寻找。吴晓波在13年的新作《中国经济历代改革得失》一书中写道:
公元前2到3世纪,东方大汉与西方罗马并列双峰,公元184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崩瓦解,东西方历史突然开始大分流:公元589年以后,东方就没有再长期分裂过,而欧洲就没再也没有统一过。魏斐德说“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大一统国家的成功崛起最终终结了乱世,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一代人对于大一统国家自然是无比向往、感激涕零”。然而任何选择都有代价,统一也不例外。统一背后有产生三个怪物:集权、独裁、专制。
盛世规律下,历朝历代的经济治理还有“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往往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就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无休无止。我们至今并没有发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找到一条持续走向未来的明确道路,我们只是在历史的闭环中往复循环。
上述的观点也许是吴晓波的一家之言,但是他向我们展示了“政经演变”背后的“前前因”——中国文化,在“中国统一的为政理念文化”牵引下,中国历代经济政策都反复纠缠在“集权、放权”之间,很多历史上的悲喜剧和伟大人物围绕这样的主线登场、退场,那么中国文化背后的形成逻辑和影响层级又在哪里?我想应该是“天文地理”,北大王恩涌教授从地理学的角度为我们展示过世界四大文明中三大文明被灭亡而唯独华夏文明被保留的深层原因,按照这样的推演,我们可以勾画出“企业—产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地理—天文”这样的一条因果逻辑的主线,沿着这条逻辑主线我们在繁乱的商业世界会变得更加有穿透力。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我们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面向未来的判断永远是一种可能错误的假设,正如《战争与和平》所言:人类有好奇的本性和寻求一切问题源头的偏好,一旦发现一些看似端倪的归因,就忍不住大叫“源头在这里”,其实,人的局限性是很难发现“所有问题之源”的。作为咨询师,应该持续拓展视野,以更加辽阔的视角识判未来的产业趋势和商业机会,方能为客户提升卓越的服务价值,并在此过程中熏染客户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向,从而让客户因为与我们的合作会长久受益。
第二.以人本和社会责任为纲,找到企业创新之源,突破企业成长瓶颈,建立永续经营之道。
2013年的传统封闭的白酒行业开始恐慌性的面对电商和移动互联,受到“不明觉厉”风潮的影响,在没有明确模式和方向的情况下,众多企业不惜耗资互联网。在跌宕起伏的环境下,面对苍茫的未来,企业应该如何找到由此及彼的确定路线图,使自己能够穿越迷雾,驶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先看小米的案例。2013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的小米广受关注原因的不是炫目的财务成绩单,而是央视CCTV经济人物现场的“雷董10亿之赌”,事后xx被批没有弄明白“小米是什么”。白刚先生撰文说“雷军在瞒天过海,小米做得不是手机、不是移动互联网,甚至不是消费者的参与感,而是消费者社区化的自组织……依靠这种社区化的自组织,小米可以走向更为辽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回望商业史,会发现百年企业秘而不宣的事实是,它们不是产品的生产者或者产业链中的生产者,它们是“产业链中关键资源的有效组织者”,这种组织关系是指彼此之间的依存和互动关系,而非简单的交易关系,这是白酒行业2000年之前孔府家、秦池“招大商模式”下“一年喝倒一个品牌”以及2000年之后酒企“渠道下沉、人海战术”日渐式微的根源。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成功企业面向市场的组织范畴往往在“商业客户、零售客户和消费用户”之间进行,但是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小米将组织的对象直接进入消费用户身上,并形成强大的粘性和生生不息的社区组织。
在喧嚣取利的商业竞争中,只有一小部分企业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但当外部环境变迁时,这些“成功”的企业往往又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亡,成功的企业最后也只是“时代的企业”,只有那些堪称卓越的企业在其自身深厚的理念指引下穿越时代变迁的泥潭,走向下一阶段的辉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唯有那些在特定学理指引下成长的企业,方能够获得永续经营的能力,规避“成功的时代企业之陷阱”,创造持续的辉煌。
上述针对企业在产业链中“组织能力”之发育的理念、模式、路径、方法等早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思想家、管理学家的著作中流传于世,科斯、德鲁克、哈耶克、西蒙等伟大学者的理论中都在论述这些堪称本源的东西,中国被称为“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一生在致力于研究两个命题“中国往何处去?”、“人为什么要活着?”……
很多成熟的学理早已揭示:成功的企业,一定是解决了一个社会的问题。无论小米的用户社区化组织还是淘宝的“个人创业平台”抑或是腾讯的“社交平台”无不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世事艰难的环境下,企业的创新如果不能找到“社会问题解决的方式”和“人本关怀”的主线,往往都是伪创新或短命创新。劲酒2009年开始提出“成为酒水行业网络渠道第一品牌”的变革之后,历经近五年的发展,销量超过60亿,增速不减,其背后更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它没有延续2009年之前“厂家下沉、人海战术、渠道扁平化”的路子,而是通过“重构厂商一体化的价值链”,帮助其商业客户发育渠道运营能力,在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同时,成就了中国社会一批优秀商业的兴起,为产业的成熟和进步奠定了基础。商业史上任何伟大的成功,都源自一个内在张扬的动机,这种动机的张扬在于“致力于解决一个社会的问题”。
近两年,海底捞、德胜洋楼、胖东来等本土规模并不很大的企业群体能够成为中国商界备受推崇的学习榜样,是因为他们走进了人性温暖光辉的现场,以“我相信”为起点构建了一个“人人安居、人人为主人”的工作社区,在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中国当下,这犹如“春天的旋律”吹进政商寻租、伦理失序的商业世界,这些中国化的“人本关怀”成为中国商业进程中的最强音。
我们要在中国商业原生态与企业家心灵接火的咨询现场,构建“社会责任”、“人本关怀”的理念与商业现实相结合的话语体系和思维逻辑,超越大词泛滥、理念绑架的苍白,以丰富鲜活的现场指引企业家突破自我瓶颈,打破“封顶理论”,帮助企业家持续走向成功。
第三.持续丰富理论学养,在实践中内生专业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为客户成长提供“极点价值”。
中国经济从三十年前“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以“顶层设计”为先导的改革征程,是在不断试错、不断总结和不断自我斗争的过程中腾挪摇摆、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同样,一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也往往是在“限制性条件下”不断找到成长突破端口,以阵痛式改革实现自我超越的。企业具有自身内在的成长逻辑、成长惯性和成长节奏,功力不够的咨询师,在咨询现场的指手画脚往往成为“一帮不务正业的人”打扰了“一群正在干正事的人”,中医说“大德方可大医”,是说一个心怀慈悲的医生能够以“患者疼痛为己疼、患者喜为己喜”的立场来行医,最终方能成为高明的大医。如果将企业咨询师比作企业的医生的话,那么咨询师的成长也需要明悉“大德大医”之理念,一切思考和行为都要发端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原则,面对客户问题的解决要“如履薄冰、寝食难安,”要知道“昨日错可能是今日对,今日对易成明日错”的因果循环以及内心深处的深层敬畏。
在古往今来的商业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商业成功最终都无可避免地会走向灭亡,我们站在多姿多彩的商业原生态咨询现场,应该心存敬畏,不放过任何亲临一线近距离观察现场的机会,也不要放弃持续增加理论学养的阅读学习习惯,更不要轻视向身边实践者、先行者学习的契机,要日夜兼程,从创造了丰富物质文明的劳动现场上升到凝结规律和穿越心灵的精神文明锤炼的喜悦,并尝试将精神文明来指引物质文明的前进方向,正所谓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往复循环,着这样的过程中,内生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备受企业家尊重的优秀咨询师。
第三篇:心理咨询师行业的分析报告
关于心理咨询师行业的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健康人群会面对许多家庭、择业、求学、社会适应等问题,他们会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生活的良好质量。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给出相应的帮助。同时心理咨询师也有着自己的要求、职业责任和行业原则。职业定义
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个人或组织解决问题或提供方案的专业人员。比如心理咨询师、求职咨询师、管理咨询师、营销咨询师、战略咨询师等。知识要求:
一般都要求有硕士以上学历。在知识结构方面应同时具备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
毋庸置疑,沟通能力是第一位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身的敏感性都是咨询师所应该具备的。经验要求:
需要有对各行各业全面综合的把握,在一问一答之间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储备;从事过相关工作的经验;熟练各种测评工具和方法,切实地根据咨询者的需求加以引导。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责任
心理咨询师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心理咨询师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应基于科学的研究和发现,在专业界限和个人能力范围之内,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工作;心理咨询师应不断更新并发展专业知识、积极参与自我保健的活动,促进个人在生理上、社会适应上和心理上的健康以更好地满足专业责任的需要。就业前景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的患者多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3000万人。中国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计算的话,在我国每100万人中只有2-4人。因此,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47.6万的缺口,就业前景是很可观的。存在的问题
相关的从业法规还不健全。从目前的咨询现状来看,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存在着不信任,尤其是在互连网等一些平台上,来访者担心自己的私人问题被曝光,担心自己的经济付出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等等 薪酬状况
心理咨询行业目前在国内并不够成熟,所以薪酬不稳定,多达几万元,少的只能保证温饱。
第四篇:酒水行业咨询师工作总结
酒水行业咨询师工作总结
酒水行业咨询师工作总结
以辽阔的视野,构建企业永续经营的法则
在过去的2013年,我所专注的酒水行业,因为受到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结束了连续十年的高成长,进入产业下行的周期,同时受到科技创新的影响,传统的电商和移动互联业态2013年在酒水行业也有多姿多彩的表现,让人从学理深处来思考、感悟企业成长背后的深层法则。作为一名行业专家,经历了行业周期起伏的波动以及新业态的冲击体验,我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和更加有力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一个产业变迁背后的逻辑,同时从历史唯物主义和未来理想主义之间找到了企业持续成长的本质规律和动力之源。现作分享如下:
第一.拓展无限辽阔的视野,跳出产业看产业,找到产业兴衰背后的逻辑主线。白酒产业过往的高增长吸引了众多的社会资源涌进,从外行业的经销商到业外资本再到联想、中信、哇哈哈等深具实力的产业投资者,这些涌进者都是受到白酒产业高增长的影响,受到茅台、五粮液持续涨价带来产业好周期的诱惑,而时至2013年,白酒产业似乎进入了艰难的产业调整期,行业前景被看衰之声笼罩。我们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时往往会告诉企业“要进入战略实施状态,而战略是利用未来的趋势去赢”,这个告知向我们自己提出一个严肃的命题,即咨询师如何提升对外部趋势研判的能力?是研究产业的前世今生并依此预知未来还是另辟蹊径、跳出产业看产业?这不仅事关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往往是在不知不就间引领一个企业走向辉煌抑或是毁灭。下面以白酒产业为例,来展示如何以辽阔的视野对产业趋势进行更加精准的判断。
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国家经济转型,是从国退民进转向向国进民退的结构翻新,于是,白酒行业进入了这样的“黄金十年”:2004年白酒的产量311万吨,销售收入不足500亿,而八年后的2012年白酒产量是1153万吨,接近04年产量的4倍,销售收入超过4400亿。如果将时间段回切到朱镕基任总理的98年—03年期间,会发现:白酒产量从98年的700多万吨降到03年的300多万吨,飞天茅台的价格从98年的320元/瓶降到200元/瓶,经过艰难回升到了03年上升到300元/瓶。国进民退期间飞天茅台的价格从05年的310元/瓶上升到10年的1000多元/瓶,11年年底甚至突破了2000元/瓶。上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白酒产业的兴衰对照是为了展示影响产业兴衰的一条暗线是“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当我们用人均GDP、社会零售总额来衡量白酒行业消费购买力并依此解释行业黄金大势的时候,行业的兴衰走势已经远远背离了这个价值判断的坐标轨迹,如果我们能够观察到、认识到中国白酒甚至众多奢侈品的消费并不是民间富有后水到渠成的消费结果,而是中国“政商二元、体制内外”两个海平面导致寻租经济下的消费必然,我们就会发现每每政府权力集中、资源向央企和国企集中的经济政策时,“体制内国有”和“体制外民营”的位势差就会拉大,寻租空间就会放大,寻租交易和权贵消费就会兴起,高端奢侈品就会旺销,因为这种消费的特征是“购消分离”——购买者和消费者不是一个人,所以市场对交易中商品的价格并不敏感;反过来当政府放权、资源配置从权利审批导向转变为市场规律导向的时候,体制内外的位势差就会减少,寻租空间就会降低,奢侈品的消费就会受到抑制。中国高端奢侈品消费的逻辑就在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周期中往复摇摆。以至于有经验的茅台、五粮液经销商都知道“要用十年的周期来赚钱”。我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发出的当天就做出判断:中国白酒的冬天来了,三中全会释放出改革能力和改革方向的信号,让人判断出中国又迎来了建国以来第七次国进民进的经济改革大潮,中国奢侈品和白酒的消费将会迎来较长消费下行周期。我做出判断的依据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逻辑和方向。
上述对白酒产业规律的描述,揭示了白酒产业演变趋势需要从产业之外的经济、政治的角度来表达,前者是果,后者是因,沿着这条分析线条我们会继续追问:中国经济未来能否健康增长?中国政改将走向何方?政经改革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在这里“政经”变“果”,“因”又需要持续拓展视野来寻找。吴晓波在13年的新作《中国经济历代改革得失》一书中写道:
公元前2到3世纪,东方大汉与西方罗马并列双峰,公元184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崩瓦解,东西方历史突然开始大分流:公元589年以后,东方就没有再长期分裂过,而欧洲就没再也没有统一过。魏斐德说“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大一统国家的成功崛起最终终结了乱世,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一代人对于大一统国家自然是无比向往、感激涕零”。然而任何选择都有代价,统一也不例外。统一背后有产生三个怪物:集权、独裁、专制。
盛世规律下,历朝历代的经济治理还有“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往往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就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无休无止。我们至今并没有发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找到一条持续走向未来的明确道路,我们只是在历史的闭环中往复循环。上述的观点也许是吴晓波的一家之言,但是他向我们展示了“政经演变”背后的“前前因”——中国文化,在“中国统一的为政理念文化”牵引下,中国历代经济政策都反复纠缠在“集权、放权”之间,很多历史上的悲喜剧和伟大人物围绕这样的主线登场、退场,那么中国文化背后的形成逻辑和影响层级又在哪里?我想应该是“天文地理”,北大王恩涌教授从地理学的角度为我们展示过世界四大文明中三大文明被灭亡而唯独华夏文明被保留的深层原因,按照这样的推演,我们可以勾画出“企业—产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地理—天文”这样的一条因果逻辑的主线,沿着这条逻辑主线我们在繁乱的商业世界会变得更加有穿透力。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我们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面向未来的判断永远是一种可能错误的假设,正如《战争与和平》所言:人类有好奇的本性和寻求一切问题源头的偏好,一旦发现一些看似端倪的归因,就忍不住大叫“源头在这里”,其实,人的局限性是很难发现“所有问题之源”的。作为咨询师,应该持续拓展视野,以更加辽阔的视角识判未来的产业趋势和商业机会,方能为客户提升卓越的服务价值,并在此过程中熏染客户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向,从而让客户因为与我们的合作会长久受益。
第二.以人本和社会责任为纲,找到企业创新之源,突破企业成长瓶颈,建立永续经营之道。
2013年的传统封闭的白酒行业开始恐慌性的面对电商和移动互联,受到“不明觉厉”风潮的影响,在没有明确模式和方向的情况下,众多企业不惜耗资互联网。在跌宕起伏的环境下,面对苍茫的未来,企业应该如何找到由此及彼的确定路线图,使自己能够穿越迷雾,驶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先看小米的案例。2013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的小米广受关注原因的不是炫目的财务成绩单,而是央视CCTV经济人物现场的“雷董10亿之赌”,事后xx被批没有弄明白“小米是什么”。白刚先生撰文说“雷军在瞒天过海,小米做得不是手机、不是移动互联网,甚至不是消费者的参与感,而是消费者社区化的自组织„„依靠这种社区化的自组织,小米可以走向更为辽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回望商业史,会发现百年企业秘而不宣的事实是,它们不是产品的生产者或者产业链中的生产者,它们是“产业链中关键资源的有效组织者”,这种组织关系是指彼此之间的依存和互动关系,而非简单的交易关系,这是白酒行业2000年之前孔府家、秦池“招大商模式”下“一年喝倒一个品牌”以及2000年之后酒企“渠道下沉、人海战术”日渐式微的根源。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成功企业面向市场的组织范畴往往在“商业客户、零售客户和消费用户”之间进行,但是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小米将组织的对象直接进入消费用户身上,并形成强大的粘性和生生不息的社区组织。
在喧嚣取利的商业竞争中,只有一小部分企业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但当外部环境变迁时,这些“成功”的企业往往又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亡,成功的企业最后也只是“时代的企业”,只有那些堪称卓越的企业在其自身深厚的理念指引下穿越时代变迁的泥潭,走向下一阶段的辉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唯有那些在特定学理指引下成长的企业,方能够获得永续经营的能力,规避“成功的时代企业之陷阱”,创造持续的辉煌。
上述针对企业在产业链中“组织能力”之发育的理念、模式、路径、方法等早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思想家、管理学家的著作中流传于世,科斯、德鲁克、哈耶克、西蒙等伟大学者的理论中都在论述这些堪称本源的东西,中国被称为“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一生在致力于研究两个命题“中国往何处去?”、“人为什么要活着?”„„ 很多成熟的学理早已揭示:成功的企业,一定是解决了一个社会的问题。无论小米的用户社区化组织还是淘宝的“个人创业平台”抑或是腾讯的“社交平台”无不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世事艰难的环境下,企业的创新如果不能找到“社会问题解决的方式”和“人本关怀”的主线,往往都是伪创新或短命创新。劲酒2009年开始提出“成为酒水行业网络渠道第一品牌”的变革之后,历经近五年的发展,销量超过60亿,增速不减,其背后更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它没有延续2009年之前“厂家下沉、人海战术、渠道扁平化”的路子,而是通过“重构厂商一体化的价值链”,帮助其商业客户发育渠道运营能力,在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同时,成就了中国社会一批优秀商业的兴起,为产业的成熟和进步奠定了基础。商业史上任何伟大的成功,都源自一个内在张扬的动机,这种动机的张扬在于“致力于解决一个社会的问题”。
近两年,海底捞、德胜洋楼、胖东来等本土规模并不很大的企业群体能够成为中国商界备受推崇的学习榜样,是因为他们走进了人性温暖光辉的现场,以“我相信”为起点构建了一个“人人安居、人人为主人”的工作社区,在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中国当下,这犹如“春天的旋律”吹进政商寻租、伦理失序的商业世界,这些中国化的“人本关怀”成为中国商业进程中的最强音。
我们要在中国商业原生态与企业家心灵接火的咨询现场,构建“社会责任”、“人本关怀”的理念与商业现实相结合的话语体系和思维逻辑,超越大词泛滥、理念绑架的苍白,以丰富鲜活的现场指引企业家突破自我瓶颈,打破“封顶理论”,帮助企业家持续走向成功。第三.持续丰富理论学养,在实践中内生专业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为客户成长提供“极点价值”。
中国经济从三十年前“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以“顶层设计”为先导的改革征程,是在不断试错、不断总结和不断自我斗争的过程中腾挪摇摆、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同样,一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也往往是在“限制性条件下”不断找到成长突破端口,以阵痛式改革实现自我超越的。企业具有自身内在的成长逻辑、成长惯性和成长节奏,功力不够的咨询师,在咨询现场的指手画脚往往成为“一帮不务正业的人”打扰了“一群正在干正事的人”,中医说“大德方可大医”,是说一个心怀慈悲的医生能够以“患者疼痛为己疼、患者喜为己喜”的立场来行医,最终方能成为高明的大医。如果将企业咨询师比作企业的医生的话,那么咨询师的成长也需要明悉“大德大医”之理念,一切思考和行为都要发端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原则,面对客户问题的解决要“如履薄冰、寝食难安,”要知道“昨日错可能是今日对,今日对易成明日错”的因果循环以及内心深处的深层敬畏。
在古往今来的商业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商业成功最终都无可避免地会走向灭亡,我们站在多姿多彩的商业原生态咨询现场,应该心存敬畏,不放过任何亲临一线近距离观察现场的机会,也不要放弃持续增加理论学养的阅读学习习惯,更不要轻视向身边实践者、先行者学习的契机,要日夜兼程,从创造了丰富物质文明的劳动现场上升到凝结规律和穿越心灵的精神文明锤炼的喜悦,并尝试将精神文明来指引物质文明的前进方向,正所谓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往复循环,着这样的过程中,内生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备受企业家尊重的优秀咨询师。
第五篇:IT行业分析
IT行业分析 IT行业现状:
好的:
1众多发达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手段。软件产业,更是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软件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未来,软件产业将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it业相当给力。电子工业世界第四,其中收录音机、电话机、彩电、彩管、音响设备、VCD和一些基础元器件的生产规模世界第一。
2近年来,中国it也一路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销售利润282.2亿元,电子产品产销率为96.6%,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手机、台式及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打印机等,彩电、显示器、集成电路等产品也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
3计算机和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计算机行业实现IT产业利润62.8亿元 同比增长33.4%
对全行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为45.9%
上半年生产增速达到46.6%
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居行业之首。
电子元器件行业上半年生产增长22.6% 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5.1%
拉动行业增长6.8个百分点。
4电子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123.5亿美元。
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
同比增长47.1%
增幅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3.1个百分点 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9.9%
对全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37.7%
拉动全国出口增长34个百分点中的12.8个百分点
进口总额达到554.4亿美元
同比增长54.6%
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
不太好的:行业高端人才紧缺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有关文件,高端人才匮乏是中国软件产业当前发展最致命的阻碍因素之一,低水平软件开发人员让中国大多数软件企业陷于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开发状态,导致国内90%以上的软件企业中的开发人员不到50人。
据国内权威调研机构统计数据披露,北京市近20万名软件从业人员中,高端人才、以大专、本科生为主的中端人才和以软件基础开发人员为主的低端人才数之比约为1:6:3,在湖南近2万名软件从业人员当中,这个比例为1:5:4,与此相同的是,在全国约90万软件人才结构当中,一样的体现是:中间大,两头小。
2国内软件人才知识和培训结构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中国在软件总体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研发等方面缺乏高层次人才,整体上存在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慢,不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弊端。在软件人才输出方面,在基础程序端缺乏熟练编程的技术工人,在结合应用端缺乏了解业务需求的项目管理人员;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的模式与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应用型专门人才变得较为缺乏,从最近关于基础软软件人才“供不应求”的新闻来看,软件研发人才的匮乏已成为我国基础软件业发展缓慢的一大瓶颈。
3通信行业利润大幅减少,实现利润只为55亿元,同比减少35.4%,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今年大部分通信运营商投资增幅减少,一些投资计划延期实施,对通信设备供应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②联通公司CDMA手机用户发展计划发生调整,上半年新增CDMA用户不足300万户(全年计划发展1300万用户左右),致使一些CDMA手机生产企业形成大量库存。
③一些通信企业由于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造成产成品占用资金过高,影响企业正常的再生产活动,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手机产品内销比例提高,因此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价格不断下滑,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与此同时,手机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缩短,一款手机的旺销期往往只有3~6个月,过后只好通过降价收回资金,企业普遍加大了宣传、销售力度,广告费及销售费用增长过快。
IT行业前景: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中国软
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907亿元,增长率达到33%。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
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五部委报告: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中国计算机报讯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联合发布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
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但我国
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目前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预计到2005年软件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500
亿元。
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
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
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
所以IT行业人才紧缺。
总之,IT业发展迅速,一天一个变化,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但对人才需求也非常高,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