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含五篇)

时间:2019-05-15 12:1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港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港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贵港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于2011年7月20日,通过网上收集资料,对广西省贵港市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已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贵港市概况

贵港市位于广西省东南部,现辖53 个镇,17 个乡,2个民族乡,共74个乡。总面积10606平方公里,总人口503.31万,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27.8亿元,年均增长1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5387元增加到12217元,年均增长13.1%;财政收入40.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9.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1元,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在两位数以上。2010年我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17.5%,创历史新高。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5个县(市、区)先后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或进步奖。

十年来,贵港市培育起8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4家,市级7家,农产品加工率由14%提高到22%。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优质稻、优质水果、糖蔗、桑蚕、中药材、茶叶、蔬菜等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优质谷面积达276.1万亩,比建市前增加近5倍;经济作物面积372.9万亩,比建市前增加67.7万亩,增长67.7%。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广泛推广应用,其中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总面积和低水位农田早稻防洪避涝综合增 产技术走在广西前列,农业科技贡献率由38%提高到48%。

一、贵港市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港市紧跟全国、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不断推动农村改革,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在增强工作信心的同时,有必要对贵港市农业和农村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对于认清贵港市农村发展现状,明确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支持不足

改革从来就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制度、机制、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日益繁重。近年来,国家部署了一系列农村改革措施,包括税费改革、惠农补贴、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等等。贵港市与全国、全区农村改革发展同步,在推进农村制度体制改革上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外,还有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农村林权改革等都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实惠等,为农村改革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改革仍然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支持不足。以农村金融为例,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风险高,地方相关配套支持能力有限,金融生态较差等原因,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持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效,但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贵港市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基础性作用。2006年以来,贵港市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的政策,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村沼气、农村饮水安全,以及水土保持和生态涵养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8亿元,完成通村水泥路项目207个,总长856公里,修通281个行政村。全市通水泥(沥青)路行政村的比例从2006年的24%提高到目前的50%。同时完成水利投资6.5亿元,建设水利工程156项,惠及全市农村300多万人口;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0多万户,入户率超70%,农村宽带用户已达到

3万多户;完成新建沼气池3363座;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但是由于经费支持不足,贵港市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贵港市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有280座中小水库难以发挥作用,有相当一部分灌溉设施年久失修;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仍然有150万;有46个村没有通公路;农村教育、体育、文化等设施不完善;还有个别贫困山村没有通电。

(三)农村基层组织已成为贵港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但村级组织缺乏利益支持,功能弱化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没有稳固的农村基层组织,就不可能有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长期以来,贵港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抓培训、抓示范、抓整顿、抓投入、抓制度、抓创新,取得了突出成效,为贵港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贵港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村级后备干部不足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从贵港市刚刚完成 “两委”换届工作情况看,46-60岁的人数仍然有4953人,其中60岁以上的人数还有334人。二是部份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状况与群众的期待存在较大差距。从贵港市刚刚完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问卷调查情况看,在贵港市一些村62.9%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当前农村党支部工作制度不健全,8.1%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村干部的工作方法过于简单,67.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还有需要适应的地方。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贵港市农村基层组织缺乏利益支持。目前贵港市还有542个村没有集体收入占47.25%,而财政给予的工资只有450元/月(港南、覃塘还没有达到);村干部养老保障贵港市虽然走在全区前列,但人均月待遇标准也不超过100元。由于上级财政投入少(自治区只有80元/月/人,市本级没有投入),村干部工资增长的难度大,岗位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部分村级组织存在执行政策能力弱、服务能力弱问题。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但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贵港市今后长时期新农村建设需要破解的重大工作难题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全面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息息相关。虽然贵港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更少,带动能力不强。如粮食加工企业,全市有112家,但上规模的只有38家;又如林产品加工企业,虽然数量多达1368家,但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0家,大部分是作坊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为刨花板,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贵港市农民增收。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去年已达到4140元,而贵港市只有3405元。2007年,贵港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56%。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解决贵港市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将是我们与全国一道要面对一个长期任务。

二、贵港市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这是30年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经验。贵港市如何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实现贵港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稳步发展?我认为我们必须深化认识,认真思考,科学谋划。

(一)深化支持体制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建立引导和支持新机构和新业务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机制。要改变贵港市农村金融支持不足的现状,关键是要建立支持的体制机制。一是强化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等涉农银行服务“三农”的职责。二是发展民间金融同时加大对其监管。鼓励和支持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2、加强规划,探索建立公共财政长效投入机制。贵港市要抓住中央大幅度增加惠农支农资金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力对贵港市各部门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资金、资源使用情况作一个深入调查研究,对

贵港市农村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作认真深入的分析排查,确定重点工作领域,编制贵港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分年度制定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计划,建立财政投入长效机制,逐步有序解决贵港市新农村建设重点难点问题,推动贵港市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3、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市场机制。贵港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3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要降低农业成本,融入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只能走集约经营的道路。做好土地流转服务、管理和支持工作。同时,政府要发挥政策支持引导的作用,建立制度帮助完善市场机制。

(二)创新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条件,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贵港市要在财力不足的条件下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需要创新投入机制,发挥政府、社会、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作用。要加强组织领导,有效整合各部门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通信、电力、发改委、财政、扶贫开发、教育、文化、卫生等众多部门,多渠道、多头管理是效益不高的一个原因。应当从制度设计入手,有效整合相关部门的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区域投资效果。

(三)提升贵港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1、搞好规划布局,着力培植各具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基地。按照实施《贵港市“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贵港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实际,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规划好贵港市农业产业布局,对确定为各县市区主导产业的品种,不断扶优扶强,使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在全市形成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专业村屯。

2、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把贵港市丰富的农业资源转变成经济优势,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粮食、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林产等产品加工,带动贵港市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连结农民生产和市场的重要链条,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组织形式。要争取上级支持,大力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他们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内部运作,与农民建立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联动机制,并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专业协会的综合实力,使之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

第二篇:贵港市港口物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贵港市港口物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贵港职业学院合作交流处

2009年7月

为了解我市物流业发展和物流人才需求情况,加强我院物流专业建设,为我市物流业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2009年7月16-17日,在市商务局洛副局长的带领下,我院副院长梁和兴、李丽锋以及交流合作处、人事处、科研处、就业处、实训中心、物流工程系和电子机械系等处系负责人共11人,到我市港口龙头企业广西贵港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爱凯尔(贵港)港务有限公司、爱凯尔(贵港)中转港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活动。

贵港港是华南地区内河第一大港,现有码头泊位171个,其中2000吨级泊位3个,1000吨级泊位12个,500吨级泊位156个,全港年通过能力为3000万吨和8万标准箱,运力占广西内河运力的61.6%。随着西江黄金水道的振兴,贵港港日显重要。

近年来,我市依托发达的港口水运,通过实施“港口强市”战略,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二产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升,已经形成了建材、金属冶炼、电力、制糖、造纸、加工制造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临江工业基地,并发展了一批现代物流业,这必将为打造西江航道枢纽中心提供重要保障。未来几年,我市将进一步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和港口资源优势,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引导、鼓励和支持产业项目向“黄金水道”沿线集聚,形成沿江工业、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集群和 1

城镇群,把贵港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这一切,带来的将是滚滚的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各港口企业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广西贵港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爱凯尔(贵港)港务有限公司、爱凯尔(贵港)中转港有限公司是印度尼西亚上市公司爱凯尔公司在贵港的三个分公司。在三家公司,调研组的同志主要就公司物流流程、物流业发展以及物流人才需求和培养等方面与公司领导、专家开展交流、座谈。三家公司都表示十分需要物流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企业员工中“真正搞物流的很少”。去年以来签约招聘了十几个毕业生,基本技能是具备了,但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以及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可能收入也相对少一些,一年过去了,只有两个留下来。

站在行业发展高端,广西贵港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书记黎柱贤和爱凯尔(贵港)港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韦敏熙均表示愿意为地方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方便,比如接受学生到公司实习、实训,或者派出专家到校授课。合适的情况下,也可以聘用部分优秀毕业生。两位领导还就我院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目前,贵港港已开辟贵港至黄浦北方港集装箱内贸航线,贵港至香港深圳集装箱定期班轮、广州港“穿梭巴士”广西贵港支线、中海集运贵港至南沙集装箱班轮以及贵港至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水路常年货运航线,贵港至昆明铁路集装箱快运班列。大西南货物可通过“水铁”联运直达珠三角。据统计,每年,西南、华南各地经贵港水路中转煤炭、水泥、金属矿石等货物有800多万吨,仅此一项为贵港带来

经济收入8亿元。2008年贵港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5000万吨,稳居华南内河第一大港。

据此,调研组认为,未来几年,我市将需要一大批物流专业技术人才,我院一定要紧靠市场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一是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和实际要求,适时调整专业课程和培养方向;二是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努力达成合作意向和共识,争取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师科研基地,并向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三是要加强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与交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增进学校与企业的了解和合作,实现企业和谐发展和学校和谐发展双赢。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福协办〔2009〕33号文件—《政协××县委员会关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研的函》要求,我乡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乡位于××县南部,境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为30度以上。国土面积为274.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共有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乡年末总户数为3221户,总人口为12607人(其中农业户2842户11941人),共有耕地面积12246.6亩(其中水田2135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总体较低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集边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上半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93万元,同比增10%,其中出售产品收入128万元,占总收入的21 %,农民人均纯收入449元,同比增7%。从农

村经济收入比例情况看,第一产业总收入485万元,占总收入的77 %,同比增8%。其中,农业收入180万元,同比增13%;畜牧业收入280万元,同比增6%;林业收入25万元,同比增25%。第二产业收入54万元,占总收入的9 %,同比增8%。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等收入84万元,占总收入的14%,同比增10%。外出劳务收入70万元,同比增9%。上半年全乡粮豆播种面积18435亩。

(四)“四个百万”工程健康发展,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四个百万”基地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四个百万”基础建设工作,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开发,着力培育林果、畜牧两大产业。至2009年上半年,全乡完成种植各类苗木37.1590万株,其中:种植核桃3520亩;种植漆树5192亩;种植草果11601.6亩(其中,2009年发放种植4100亩);种植庭院经济1706.2亩。呈现经济效益的草果有170亩,每亩经济收入约2700元。依托境内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百万亩中药材基地推动中药材产业开发,按照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扶持农民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2009年我乡规划种植重楼500亩,云黄连600亩,主要规划在江西三个村。坚持走“科技兴畜”的路子,结合实施边境乡镇项目建设,通过抓示范,群众的科学养殖能力和发展畜牧养殖的意识逐步提高。2009年上半年,全乡大中牲畜存栏21460头(只),其中,牛存栏2798头,猪存栏12590头,羊存栏5903只;总出栏6201头(只),其中,牛出栏221头,猪出栏4200头,羊出栏1780只,实现肉总产量299吨,实现经济总收入280万元。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

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全乡现有中小学校30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含初中部和小学部),寄宿制完小1所,教学点28个。全乡适龄儿童1190 人,已入学1172人,小学入学率98.49%;残疾儿童22人,已入学14人,入学率63.6%;小学部在校生1353人,学年内辍学6人,年辍学率为0.44%;15周岁人口195人,授完小学教育193人,完成率为98.97%;适龄少年有592人,初中阶段在校 556人,初中及以上毕业8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5.27%;残疾少年16人,入学5人,入学率为31.3%;初中部在校学生462人,学年内辍学13人,初中年辍学率为2.81%。17周岁人口211人,授完初级中等教育171人,完成率为81.04%。目前,全乡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99.76%。初中开设13个教学班,小学74个教学班。全乡有专任教师119人,其中初中42人,其中学历合格37人,合格率88.1%;小学77人,学历合格77人,学历合格率为 100%。全年共新建和扩建校舍850平方米。2008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州、乡检查评估,实现“两基”攻坚目标。

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举办科技培训25期,参训人员6245人次,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综上所述,可见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

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我乡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乡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乡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尽管近几年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其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三是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四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乡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农民知识化、村乡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乡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乡村环境;编修村乡规划,推进现代化村乡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加大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乡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

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农 业项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乡村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对全乡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乡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可以是农村社区式,也可以是可分散村落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乡化建设目标。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六)、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在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的基础上,加快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

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于2009年5月11-15日,通过走访座谈,对城关镇马桥和刘竹园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和本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报告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基本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富有成效地推进了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如何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崛起,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目标,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马桥村位于利辛县城西约4公里,阜蒙河北岸,西和马店镇接壤,地理条件优越。全村共有人口4460人,辖23个自然庄,耕地 面积4800多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党员64人。刘竹园村位于利辛县城西,和马桥村相邻,全村现有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2748多亩,辖9个自然庄,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35人。2008年两个村人均收入 3000元左右。群众生活相对宽裕。

(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态势

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一是镇、村两级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规划,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把 “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一起抓。二是深入开展了宣传发动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各个村都组织召开了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以及群众大会,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意义进行了宣讲。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三是城关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两委班子到外地考察学习,为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做准备。村两委首先重点是加强人居环境治理,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等方面的困难,搞好村庄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

(三)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

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十分拥护,热情高涨。问卷调查表明,当问及当前村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上级政府解决时,有80%以上的农民提到新农村的规划和村庄道路的建设,认为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农民很乐意参加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活动;95%以上的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表示满意。但也有少数基层干部群众,对建设新农村存在一些思想误区:一是认识简单片面。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目标要求,狭义理解,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硬件“建设”,集中盖新房,村村通公路;另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从生产、生活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同步走。二是“等靠要”思想。认为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肯定会拨钱下来,因此水渠堵塞了等上面拨钱修,通村公路靠找上面要钱建,农田整修等上面安排,社会事业发展等上面给政策,从而忽视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村干部反映,农民目前最为关心、询问的最多的就是,上面什么时候拨钱下来,拨多少钱。80%的农户认为:“将来村里统一盖新房,现在自己建了新房要后悔的”,“想盖不敢盖”、“等着村里统一盖”,“盼着上面拿钱盖”的思想比较突出。三是畏难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基层干部有“四怕”:怕群众的思想难统一,难以合心合力;怕县市以下地方政府的配套建设资金难以落实,担心重走“普九”的老路,增加村级债务;怕公益事业难组织,直接受益的群众热情高,间接受益的群众不热心,不愿出钱出力;怕农民收入难增加,普遍感到缺乏特色产业支撑,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缺门路和项目。极少数农户有“四怕”思想:怕惠农政策变,农资价格涨,农产品价格跌,会抵销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怕公益事业要自己掏腰包,农民负担可能借机反弹;怕盲目铺摊子,搞面子工程,形成新的债务;怕干部瞎指挥,搞大拆大建,劳民伤财。四是急躁情绪。认为建设新农村只在喊口号,还没有大行动,应该在三五年就见效,最好有个实现的目标、计划。五是消极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只不过换个新提法、新口号而已,“换汤不换药”,工作仍是按部就班,没什么新思路、新举措。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我们在发展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镇村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加之近年来镇村加大了对重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使得镇村两级债务沉重,发展经济包袱沉重,经济发展难以形成牵引力、向心力。

(二)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农业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型农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三)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不少农户片面追求数量,而不注重产品质量,更不注重拳头产品和品牌建设,盲目发展、机械效仿和低水平生产现象比较突出。

三、对策和建议

农业是基础,农民是关键,农村是重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则天下稳;农民富,则天下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必须进一步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要利用村广播、会议、标语等手段,深入宣传好信农村建设的意义、任务、标准、要求、政策,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镇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必须进一步抓牢主线,巩固和发展增收基础。在现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调整的着力点从局部面积的加加减减转到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上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工业化的理念和经营方式来谋划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发展培育以设施农业、标准农业、绿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体系的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种植、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要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把特色做大、做优、做新,做出品牌,努力把粮食、棉花、蔬菜、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打造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柱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建产业集群村镇。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世纪新农村

——对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三华村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新农村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调查通过走访三华村,以访谈的形式,对三华村的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也就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崧厦镇新农村建设

一、崧厦镇新农村建设现状

崧厦镇是浙江省上虞市北部的一个重要城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为42.3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4公里,是上虞市海岸线最长的小城镇之一。现下辖11个行政村,2008年底户籍总人口36837人,外来暂住人口近一万。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崧厦镇经济建设硕果累累。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同比增长7.6%;镇级财政可用收入为1.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5%;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016元,同比净增882元。

崧厦镇现有各类企业780余家,形成了机械电器、针棉织品、塑料电子、建筑材料等支柱产业,外向型企业产品遍布东南亚、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外贸交货值超亿元。总投资8亿元、占地面积2300亩的杭州湾工业区块也形成了规模,成为上虞市工业集聚区块的样板,建成后每年产值可多达34亿元,税金1.7亿元,利润2.72亿元。

崧厦镇农业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迄今已初步形成了大众蔬菜生产区、禽畜养殖区、咸地瓜果种植区和万亩水产养殖区等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尤其是海涂水产养殖业,更是令人瞩目,2000年荣获省“青蟹之乡”的美誉。同时依托大桥观光和海鲜品牌,旅游观光和农家乐等农业延伸产业已成为崧厦镇农业的一个新兴产业。

崧厦镇基础设施建设齐备,城镇面貌日新月异。4.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新楼林立,大路广阔,绿树滴翠,芳草铺茵。已形成了五横五纵道路框架网络,水、电、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农贸市场、学校、敬老院、卫生院、卫

生服务站、休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备。

崧厦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民运动会和“千人歌舞乐庵东”开展得红红火火,并获得“省先进体育乡镇”的称号。

二、三华村的建设现状

(一)、村概况

三华村现有居民1001人,630户;有村民3692人,1294户,2001年顺利实行村居合并。现有即时可用土地约1000亩,个私企业113家。至2006年底,实现社会经济总值6.37亿元,集体可用资金16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480元。本村交通便利。获得过上虞市文明村、上虞市四星级民主法制示范村、上虞市卫生村、上虞市生态村、上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目前,全村正致力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迈步前进,新规划的“三区、一园、一场”将使三华村的明天变得更加美好。

(二)、三华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

1、生产发展:

三华村积极促进三大产业发展。目前农业已经不是该村的主导产业,三华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施土地流转,目前大量承包地被征用,现仅存800亩地大部分剩余劳动力正在接受培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目前三华村的主要产业已完成了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变。三华村有村企130家,以家庭作坊为主,工业年产值为6.1亿元。该村每月对企业进行安全隐患检查,维护新村民权益,制作安全提示卡,同时还实行村企结对活动,尽村的能力帮助企业扩大再生产,并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也尽自己能力回报社会。

2、生活宽裕

为促进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三华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0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为10950元。2006年起,三华村村企结对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生活保障,2008年起将年龄标准降低为65岁,A类保障升至240元每月,B类升至290元每月,C类为340元每月。

3、村容整洁

为保持村容的整洁,三华村于2005年,开展了“庭院整治示范村活动”,对辖区

内的房屋进行统一的设计、建造、并统一安排居住;针对环境保持方面的问题,三华村还派了专人进行村容包洁,村委会也不定期的进行抽查。

4、乡风文明

三华村在08年广泛开展村落文化宫创建活动,高标地建设了“四室一场一园”硬件设施。其中的教育培训室配有拖影设施一套、音响功放设施一套、相对配套的互联网电脑一台,主要用于党课教育等;还配有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室、村落公园等。为规范活动室管理,三华村相继建立完善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建有自己的拔河队、篮球队、象棋队、乒乓队等。

5、管理民主

三华村建造自己的宣传栏,每季度对该村的政务、财务进行公开,并设有村民意见箱,为村民排忧解难;在解决家庭纠纷方面,三华村有自己独特的方法,选出“妇女小队长”,在纠纷产生时,分头做男方和女方的工作;设有“悄悄话室”,更好地维护广大妇女的权利。

(三)、三华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1、生产发展

(1)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没能很好地理解

三华村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农村老房子的拆建和改造,建立了很多的新型公寓,乍一看,我们会觉得这个村子建设的比较像样,但这毕竟只是个基础性工程,村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这又是否是我们所谓的新农村了呢?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华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村子的经济建设的思路还不够广阔,三华村抓住了庵东镇镇政府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都在稳步提高,但随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不再是主导产业,工业的比重明显偏重,三华村的土地流转也还是老问题

2、生活宽裕

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模糊

村集体经济可以靠税收和土地承包转让等增加,但是,村民的经济收入还是没有集体经济增长来的快,三华村委会也没有很好的意识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如何既发展农业又增加村民收入。

村容整洁

(1)村庄的保洁工作比较难保持

尽管三华村都专门雇有保洁人员,还有工作人员专门进行检查,每年花在村容整洁这一块的资金也很大,但是,据了解村庄的卫生工作总是很难保持,这在一顶程度上反而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

3、乡风文明

(1)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不够明确

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定位问题。主体地位,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的。三华村建有很多文化设施,但是,笔者在走访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每样设备都是放置在上锁的房间里,很少有人使用,零星有几个干部在那里使用着。也许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些公共设施,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一些现象的存在则说明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

(2)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还存在较大困难

调查中发现,三华村文化机构运转存在一定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能为村里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与愈显稀缺的农村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对比,需求与供给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

(3)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文化工作队伍人员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且人员素质状况有待提高。

4、管理民主

(1)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村委班子在民主制度宣传方面力度还不是很大,我们发现虽然三华村建设有自己的公开栏,但是百姓对此的关注度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2)群众的民主意识还有待增强

一些群众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常常被少数人利用宗族、宗派观念拉拢、贿赂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稳定和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三、对三华村的建设现状的分析

要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困难, 必然要对目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苦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这个问题上, 很多国内学者做了探索,综合来看, 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村的硬件建设,还包括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的软件建设,绝不等于单纯的村庄整治和新村建设。新村建设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建新房、盖新楼等都只是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内容之一,而非新农村建设的全部,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目标,是一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要求农村不断增强生产、生态、人居、休闲旅游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要求农村逐步建立起结构均衡、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现代经济结构和现代社会结构;要求建立起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如果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理解得不深入、把握得不全面,就很容易把新农村建设引入歧途,搞成所谓的“新村建设”,甚至导致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二)、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裕起来。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要着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民的教育、社会保障等支出,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生产水平,从而实现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

(三)、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求助于当地群众

土地流转一直是困扰三华村的一件大事,其实三华村可以充分利用各次群众

大会,通过会议向群众传递政府以及村委会的工作思想,讨论好的解决方法,真正做到问计于民。

(四)、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一些现象的存在说明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制造者、传播者所提供的文艺作品缺乏乡土气息,不足以反映现代农村的精神风貌,文化产品的提供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农民自身也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动和广泛参与,大多数农民都感觉自己处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边缘地位而非中心地位。

(五)、随着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制度的不断推进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行,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这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村委班子不协调、村干部执政能力不强、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工作方式方法简单。

四、关于建设好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丰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还赋予其新时期的建设内涵。针对三华村的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应该建立长效机制,从全方位入手,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村里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村里发展社会事业、鼓励村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同时,镇里面应制定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同时在各产业升级的同时应该合理调整三大关系,努力去保持产业的平衡,实现两村的和谐进步。

(二)、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

除了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倾斜,还应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村里,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

(三)、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切实提高村民自身素质

按农民需求“量身定做”,加强对村民的各项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努力使村民更好的了解并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五)、实施以农民为主体、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建设战略

两村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从培育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入手。时刻谨记农民群众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我们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

参考文献

[1] 樊勇.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李君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大关系〔N〕.学习时报,2006-8-7. 〔3〕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日报,2005-12-20. 〔4〕上虞市崧厦镇人民政府网

注:

作者:会计三班XX

学号:089063XX

实践时间:2010年7月

实践地点: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三华村

下载贵港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港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村作为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农村经济在油茶产业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单位代码 11660 单位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瑜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地点: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西于戈村时间:2006年8月调查人: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0401班李玲摘要:本调查旨在通过对农村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探讨新农村的变化发展......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摘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生产发展......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2007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 工作职责完成情况的通报贵政办〔2008〕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