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增资非控股子公司的法律调研报告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2:2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增资非控股子公司的法律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增资非控股子公司的法律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增资非控股子公司的法律调研报告

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增资非控股子公司的法律调研

一、法律检索

(一)中小企业板关于募集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

1、《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2008年10月1日)

6.1.4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通过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实施的,公司应当确保该子公司或受控制的其他企业遵守其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说明:深圳主板及创业板的规范指引均作了相似的规定)

6.4.5 上市公司拟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为合资经营的方式实施的,应当在充分了解合资方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慎重考虑合资的必要性,并且公司应当控股,确保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有效控制。

2、《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细则》(2006年7月12日)

第四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通过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上市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实施的,上市公司应当确保该子公司或控制的其他企业遵守其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上市公司拟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为合资经营的方式实施的,应当在充分了解合资方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慎重考虑合资的必要性,并且上市公司应当控股,确保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有效控制。

3、《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29号:超募资金使用及募集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2009年9月15日)

一、实际募集资金超过募投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的处理

(一)上市公司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超过计划募集资金金额(以下简称“超募资金”)达到或超过计划募集资金净额20%的,适用本条规定。

(二)“超募资金”应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需求,按照以下先后顺序有计划的进行使用:

1.补充募投项目资金缺口;

2.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

3.归还银行贷款;

4.补充流动资金。

(三)超募资金在尚未使用之前应当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管理。

(四)上市公司将“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应当按照在建项目和新项目的进度情况使用;通过子公司实施项目的,应当在子公司设立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如果仅将“超募资金”用于向子公司增资,参照“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的相关规定处理。

上市公司将“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应当提交董事会审议,保荐机构、独立董事应出具专项意见,符合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九章、第十章规定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还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应当按照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九章、第十章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五)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的,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公司最近十二个月未进行证券投资等高风险投资;

2.公司应承诺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后十二个月内不进行证券投资等高风险投资并对外披露;

3.应当按照实际需求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原则上不应一次性补充流动资金,并对外披露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的详细计划和必要性;保荐机构和独立董事应当对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计划和必要性发表意见,年度募集资金使用说明应当对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专门说明。

【分析】

从上述深圳中小板关于募集资金使用的规定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通过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实施的,公司应当确保该子公司或受控制的其他企业遵守其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分析:该条规定是否可以理解成,如果上市公司的“募投项目”是通过子公司或受控的其他企业实施的,该子公司或受控的其他企业应当是上市公司可以控制的,如果增资项目并不是《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募投项目”的,并不一定必须是控股子公司。

2、上市公司拟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为合资经营的方式实施的,应当在充分了解合资方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慎重考虑合资的必要性,并且上市公司应当控股,确保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有效控制。

分析:该条规定是否可以理解成如果将《招股说明书》中的“募投项目”变更为通过合资经营的方式实施的,该合资公司应当由上市公司控股,但是如果增资项目并没有变更“募投项目”,就并不一定要有效控制。

3、如果仅将“超募资金”用于向子公司增资,参照“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的相关规定处理。

分析:该条与上述两条的规定的最大不同点是没有涉及到“实施募投项目”或“变更募投项目”等,因此也就没有上述两条强调的“确保对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遵守”以及“确保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有效控制”的约束。

(二)主板及创业板关于超募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

1、《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上交所_2011年10月31日)

六、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暂时或者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应当承诺偿还银行贷款或者补充流动资金后十二个月内不进行证券及衍生品投资、委托贷款(包括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及本所认定的其他高风险投资,并对外披露。

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偿还银行贷款、暂时或者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详细计划和必要性,保荐人应当对其使用计划和必要性发表专项核查意见,独立董事应当对此发表专项意见。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投资设立子公司或者向子公司增资,子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暂时或者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应遵守前两款规定。

说明:上交所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向子公司增资的规定,未明确该子公司需为控股子公司。

2、《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2009年12月23日)

说明:创业板关于超募资金主要强调需用于公司主营业务,未对用超募资金增资子公司的情形作出规定。

二、案例检索

根据在上交所、深交所及巨潮网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上检索的案例看,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如蓝盾股份,证券代码:300297)、控股子公司增资(如和而泰,证券代码002402)以及向参股子公司增资后使其成为控股子公司(如永清环保,证券代码300187)的案例较多,也较为普遍;但也存在类似于向非控股子公司增资情形的案例,如杰瑞股份及科泰电源。

(一)杰瑞股份(证券代码 002353)

2012年2月20日,杰瑞股份在深交所网站上发布题为《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向烟台德美动力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详见附件_案例检索)。

1、增资情况简介

为增强公司合营企业烟台德美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德美动力”)资本实力、扩大经营规模,公司决定使用超募资金350万元向烟台德美动力增资,投入的资金计入注册资本。烟台德美动力的合营股东德美机电有限公司以同等条件同时向烟台德美动力增资35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烟台德美动力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000万元人民币,合资各方持股比例不变,各持50%。

说明:经查阅杰瑞股份2011年度报告(2012年3月17日),烟台德美动力未纳入公司合并报表。

2、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广发证券经核查后认为:上述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向烟台德美动力增资暨关联交易事项是公司的正常经营行为,符合公司及烟台德美动力实际经营需要,没有与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计划相抵触,不会影响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实施,也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关联交易决策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有违反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关联交易的有关规定,保荐机构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资金350万元向烟台德美动力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事项。

(二)科泰电源(证券代码 300153)

2011年6月28日,科泰电源在深交所网站上发布题为《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暨对外投资的公告》(详见附件_案例检索)。

1、增资情况简介

公司与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电气”)、广州智光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电机”)签订增资协议,由公司向智光电气和智光电

机投资的广州智光节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节能”或“标的公司”)进行增资,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以人民币7,500万元认购智光节能新增注册资本额6,250万元,1,25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即每份出资认购价格为1.2元,智光电气和智光电机放弃本次的增资权利,不对标的公司增资。

本次增资后智光节能注册资本由25,000万元增加为31,250万元,公司、智光电气、智光电机(以下简称“三方”)向智光节能的出资额及股权比例为:智光电气出资人民币23,750万元,占智光节能股份比例为76%; 智光电机出资人民币1,250万元,占智光节能股份比例为4%;公司出资人民币6,250万元,占智光节能股份比例为20%。

2、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公司保荐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核查后出具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泰电源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增资广州智光节能有限公司的核查意见》,同意公司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海通证券认为:

科泰电源本次使用超募资金增资智光节能,该事项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计划不相抵触,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进行,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本次超募资金投向符合科泰电源发展战略,有助于提高科泰电源的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从而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次超募资金使用计划经科泰电源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独立董事也针对本次超募资金使用计划的合理性、合规性和必要性发表了独立意见;

科泰电源本次超募资金使用计划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及《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修订)》等有关规定。综上所述,科泰电源本次超额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是合规、合理和必要的。本公司同意科泰电源本次超募资金使用计划。

说明:科泰电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通常认为创业板关于超募资金使用的规定比中小板严格,此案例中创业板公司可以用超募资金以增资的形式参股其他公司,由此类推,中小板企业用超募资金增资其子公司而不控股应该也是可以的。

三、参考性结论

经检索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关于募集资金及超募资金的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笔者认为:

1、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及交易所的规则没有明确规定超募资金不可以投入到非控股子公司;

2、从检索的案例来看,已有公司将超募资金投入到非控股子公司,且在合并报表范围外,也获得交易所通过;

3、从检索的案例中,保荐机构的意见看,证监会关于超募资金的投资项目主要关注的是:(1)是否跟公司主营业务有关;(2)是否影响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实施;(3)是否损害股东利益;(4)是否履行法定程序;

因此,使用超募资金增资到非控股子公司并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第二篇: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募集资金管理规定》)等法律、部门规章及业务规则,对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上市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超过计划募集资金金额的,超出部分(以下简称“超募资金”)的资金使用与管理,适用本通知。

二、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公司独立董事、监事会和保荐人发表专项意见后,按照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募集资金管理规定》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上市公司单次或者十二个月内累计使用超募资金的金额达到1亿元人民币或者占本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达到10%以上的(含本数),除按照前款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外,还须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提供网络投票表决方式。

三、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应当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原则上优先补充募投项目资金缺口、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或者归还银行贷款,节余部分可以用于暂时或者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四、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补充募投项目资金缺口的,应披露该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存在资金缺口的原因、资金补充计划及保荐人专项核查意见。

五、上市公司将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的,原则上应当投资于主营业务,并比照适用《募集资金管理规定》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科学、审慎地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六、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暂时或者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应当承诺偿还银行贷款或者补充流动资金后十二个月内不进行证券及衍生品投资、委托贷款(包括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及本所认定的其他高风险投资,并对外披露。

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偿还银行贷款、暂时或者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详细计划和必要性,保荐人应当对其使用计划和必要性发表专项核查意见,独立董事应当对此发表专项意见。

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投资设立子公司或者向子公司增资,子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暂时或者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应遵守前两款规定。

七、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在《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中披露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保荐人应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核查报告》中对此发表核查意见。

八、上市公司应根据本通知规定修订本公司的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对外披露。

九、除本通知另有规定外,超募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应参照《募集资金管理规定》执行。

十、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上市公司尚未使用的超募资金,也应遵照本通知执行。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

二○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县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的调研报告

县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的调研报告

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总人口4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6万人,耕地面积69.3万亩,属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和青海省粮食生产大县之一。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县域经济欠发达,县财力薄弱,是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等收入低水平维持运转的“吃饭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主要依赖中央和上级财政的支持。据统计,-,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对县的支农投入资金达到24375万元,其中:投入2191万元,投入4615万元,投入5153万元,投入5900万元,投入6516万元,国家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这些资金的投入,有力的解决了地方支农资金投入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来之不易的支农资金,县级财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已成为一个亟需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的课题。

一、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基本现状

从200年以来,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轨道,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从五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支农资金实行归口管理。改变以往财政局内部各科室“混管”和部门“争管”的局面,划清职能、明确责任,为管好用好支农资金从源头上理顺了关系。二是支农资金及时安排、调度到位。设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专户,对上级下达的各项支农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跟着项目进度走,保证了项目实施进度所需资金。三是“资金进专柜,钥匙分开管”。对涉农部门要求在主管局开设支农专户,将所有支农资金及时拨入专户中,在强调专人、专账核算的基础上,银行预留的印鉴由财政和各主管单位进行分管,明确双方职责,保证了支农资金的专款专用。四是实行县级报账制度,财政部门审核原始单据后加盖审核专用章、主管部门加强财务核算,双方联袂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对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五是联合部门对资金实行“全程”管理。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进行监督管理,并由事后监督改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提高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当前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虽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管理办法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原有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和某些制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外延有了很大变化,由过去主要扶持农村、牧区的集体所有制和公有制经济改变为扶持国有、集体、个体、民营和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财政支农资金扶持的内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纯支持良种补贴、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建设等农业生产发展改变为农业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扶贫贷款财政贴息等多方面的支持;对支持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的补助方式改变为补助、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在这种形势下,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办法也应及时随之改变。

(二)传统的会计科目已不适应现代管理要求当前使用的支农资金管理办法中对支农资金的支出仅用“在建工程”和“其他支出”两个会计科目来核算,但对目前支农资金众多的支持内容用这两个科目来核算所有支农项目的支出已不能满足需要;对无法形成固定资产的支农项目如何进行核算,从项目资金投入——使用——退出、形成结果,都没有明确规定;对类同基本建设项目的农(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业、水利、林业、扶贫等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支农项目,因核算体系的不一,所形成的投资效益、核算结果也不一。在基本建设项目中有地勘、设计、监理、管理费等合理的项目支出费用,由于支农项目大多数属于补助性质,因而在项目中没有核定此类支出,特别是没有项目管理费,这就造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对必须发生的费用而无法处理的尴尬局面。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因各级管理者的认识、理解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给基层管理者带来了不少困难。

(三)项目管理不规范支农项目具有项目多、资金规模小的特点。在信息时代,目前使用的手工记账已彰显落后,很难达到及时、准确的要求。长期以来,对支农资金管理侧重于资金使用是否按时到位,是否专人、专户、专账核算、是否按项目批复专款专用,而对项目实施过

程中形成的各种基础性资料搜集、整理做得较少,使项目档案的搜集、整理不到位,特别是规模小、资金少的支农项目往往仅有下达的资金通知、项目实施方案,而对申报资料、财务档案和相关的项目档案整理不够,不利于项目验收和支农绩效考评。

(四)中介结构参与不够中介机构参与项目审计、检查,既可体现客观公正性,又能将行政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检查事务中解脱出来。但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行政手段代替中介机构进行检查验收,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费用,但其客观、公正性难以体现,不利于发现、解决问题,有效地规避财政风险。据统计,从-,县的各类支农项目除极少数项目由上级财政部门指派中介机构进行检查、评审外,绝大多数项目均没有社会中介机构参与。

(五)财政支农资金缺乏论证和监督由于县级财力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十分有限,发展靠支持、发展靠项目、“争资金、跑项目”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之目前一些项目审批制度化、公开化、科学化不够,资金支持范围还不是很清楚,一些支农支出没有一套规范完善的执行标准,加之支农项目的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大多不履行招投标手续,自行联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现象比较突出;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和可行、造价是否真实准确、施工单位是否有资质等关系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许多关键环节没有专门机构来论证、审定,缺乏监督,导致部分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同时存在支农资金在使用时有较大的随意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困难时未经上级部门同意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变更建设地点、改变资金投向,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要求配套过多中央和省下达的许多支农投资项目,一般都规定省、市、县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这种做法对调动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多方筹资增加农业投入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财政困难的县来说,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结果是项目开工后,上级的专项资金拿来用,本级的配套拿不出,造成项目“先天”的资金缺口,出现“半拉子”工程,即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财力,又使项目未充分发挥作用。

三、加强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及时规范支农资金管理措施

1、改进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充实管理措施。改进、充实后的管理办法紧跟新形势的需要,管理办法、措施在项目下达前或与项目下达同步进行,有利于支农资金的各级管理和监督部门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有利于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走弯路,有利于有限的支农资金发挥项目预期的效益。下达给县“中央财政支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助费100万元,项目建设期1年,因以往没有此类项目的管理办法,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照了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在项目实施接近尾声时接到了《测土配方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过对照检查发现有部分支出需要调整,但有部分支出已经形成无法更改的状况,按照此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形成了违规,给国家和单位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下达给县“-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金100万元,其中和各50万元,下达了此项资金50万元,这些资金下达后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法具体落实财政贴息的额度、利率、期限、支持的产业方向、报账的凭据等内容,加之唯恐将专项资金使用不当造成不必要损失等因素影响,致使资金下达后一直停留在项目实施单位,没有发挥出支农资金应有的效益。对此,审计、各检查部门也束手无策,在下达此项资金时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及时制定出各项支农资金的管理办法,对规范使用支农资金、发挥支农资金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改进各项基础管理措施,规范项目管理,着力提高支农工作水平。首先,改革会计核算方法,对支农项目资金的拨入、支出严格执行相关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一级会计科目,细化二级明细科目,会计核算全面实行电算化,彻底脱离手工记账,达到及时、准确的效果;其次,制定措施,及时搞好支农项目档案搜集、整理工作,从项目申报、批复、实施方案到项目招投标手续、施工合同、监理日志及验收报告和验收结论等一系列基础资料均要定期整理,及时装订成册,按和项目档案管理的规定进行保管,有利于项目验收和支农绩效考评。

(二)有效化解财政风险,规范项目申报和中介机构参与制度

有效化解财政风险,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实行项目申报公示,严格执行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对5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县分管领导把关,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县内专家进行论证;对50万元以上的项目县分管领导签署意见、由省市行业主管部门把关,邀请省市财政、发改、环保等部门及行业专家进行论证,确保项目的可行性,有效规避重复投资和不必要的投资,合理使用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其次,项目实行“六制”,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化解财政风险。建议全面实施项目公示制、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报账制。向社会公示项目建设内容、投资总额、项目法人和实施单位;避免财政部门和项目实施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按程序规范实施项目,约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明确具体的招投标办理手续,在确保同等资质条件下,提倡低价中标,尽可能地推行优质价廉工程,充分发挥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合同法》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项目的责任主体;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项目监理,提高项目实施质量;严格按程序实行财政审核、主管部门核算的报账制,财政部门要以身作则,主动负责监管,履行应尽的职责,提供优质服务,保证资金顺畅和核算监督得力,尤其要跟踪资金运行到底,直到所实施的项目顺利完工、交付使用,整个项目资金终审无误为止。第三,建议对重点工程和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支农项目,逐步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审核、评估机制,以此确定客观、公正、合理的投资,减少不必要的项目支出,增加合理的费用,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因此发生的费用可列入项目预算,计入投资总额中。

(三)整合资金,解决配套难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集合效应”

首先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充分考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困难,在下达支农项目时适度安排部分管理费用等合理的支出,因地制宜的确定地方财政和农民自筹比例,对地方配套难以落实的地区实行项目、资金倾斜,提高上级财政投入比例,确保下达的支农资金发挥效益,切实解决目前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重争轻管,地方配套难的问题。其次,加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对属于同一事项、相同建设内容、不同资金来源的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在不改变资金管理渠道和使用方向的前提下,作必要的整合,切实解决分散实施后效益不佳的问题和地方财力困难、解决配套资金难的问题,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集合效应”。第三,在申报项目前加强调查研究,对确实存在配套无法落实的项目,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地方存在的困难,争取得到上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切实可行的规划对项目分期实施,或通过资金整合等方式,解决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问题;在落实配套资金上绝不搞虚假承诺,变相套取国家支农专项。

(四)实行绩效考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制定措施,统一标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连带机制,广泛推行绩效考评机制,实行奖罚兑现的激励约束制度,为支农资金管理实行保驾护航。建议上级部门统一出台《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由省级以上权威机构和专家对不同类别的支农项目制定出系列标准指数,便于客观、公正的考核。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对所有支农资金扶持的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实行检测评分。由项目主管单位和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成立项目绩效考评小组,在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并建立档案,对实现预期目标的,优先考虑给予政策、资金、项目扶持;对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的,调减直至取消扶持政策,情况严重的,要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最大限度的保证支农项目都见效、少浪费,从而提高资金的效益

下载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增资非控股子公司的法律调研报告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增资非控股子公司的法律调研报告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