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辛亥革命100周年体会
辛亥革命100周年体会
孙中山和他领导的同盟会成员于1911年在武昌起义,吹响了革命的号角,最终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90周年,对于这一事件,90年中各人各有各的评价,我从我理解的肤浅角度来谈谈我的认识。
与其说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还不如说是推翻了存在于中国大地上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到了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的那段时期,封建统治的腐朽思想已经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貌似不可动摇,然而历史的车轮必定是向前推进的,不可能不淘汰这些奴才性的东西。辛亥革命的发生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之前也有很多伟人志士都尝试着各种各样的解救方式,但都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历史选择了革命,选择了自下而上的改革!而这把火就是有孙中山点燃的!辛亥革命带给了中国人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开启了变的车轮,让民主深深的扎在了民众心中。
对于孙中山先生,虽然他选对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医好这么一个病入膏肓的病夫!正如有人一针见血的道明,他们称呼孙中山先生为“孙大炮”。每一个玩过红警的人都知道,当一大群敌人冲上来之后,仅仅靠坦克大炮只能给敌人以重创,但是不能从根本是灭杀敌人。清政府所处的境地,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必须实行自下而上的变革,唤起民众的,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所以后来孙中山屡次的失败,屡次的被各怀鬼胎的部下背叛,最后落得个含恨而死。而他心中的中国还是那样的四分五裂,还是横尸遍野!
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孙中山先生没有看得更远,走的更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的去贬低他,现在我们是说这些话只能是事后诸葛而已,如果把我们放在哪个环境下,我们可能连孙先生的百分之一也贡献不出来,他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他自幼就怀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梦想,然后为这个梦想不惜一切的代价奋斗着,他是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就这一点我们现在过着混混噩噩的大学生活的大学生就可以汗颜不已了!为了救国,他背井离乡,过着漂泊的生活,还要躲避清政府的迫害,但是为了理想他不曾放弃,毫不退却,是个有血性的男儿,就算抛洒一腔热血又何妨!他曾经被自己最信任的部下不知道背叛了多少次,每次都是釜底抽薪的,世上这样的痛苦能有几人可以承受,但是他还是不失绝望的奔波在自己理想的路上,不曾放弃,屡败屡战!所以一次次发动起义,到后来了护法,护国运动,都是他不言弃的见证!司马迁说过,死重于泰山,死在理想的路上可能是生活对他最大的褒奖,也许是他最大的追求!然他心中的苦衷,他的梦想,他的追求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对于他,与其说是领导过辛亥革命的伟人,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个有志气,有血性,有理想的好男儿!对他,我只能说敬重他的才干,叹息他的遭遇,佩服他的毅力!
第二篇:辛亥革命100周年
从辛亥革命中走出的中共领导人(上)
辛亥革命网 2010年11月17日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龙飞 查看:14894 次 辛亥革命熏陶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将先辈们未竟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除了结束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播下了民主共和的种子之外,还在于熏陶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而且正是这批人将先辈们未竟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国民党方面自不必多说,党中元老以及后来的骨干大部分从辛亥中来;中共方面也有不少人曾在这场革命的惊涛骇浪中一显身手,经受过战火的洗礼,为时代的浪潮所激荡,他们中有吴玉章、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朱德、毛泽东„„等等。
陈独秀:投身革命,但不只为反满
1903年,刚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联络了柏文蔚、潘赞化等爱国志士300多人在安庆集会,痛斥沙俄狼子野心,深刻揭露清廷腐朽无能。集会结束时,陈独秀发起成立爱国会,拟与上海的爱国学社一道,联系东南各省志士,助益革命。爱国会的行动很快招致清廷镇压,许多革命志士被逮捕,幸存会员也只得四散逃匿。安徽爱国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活动的次数也不多,但其影响很大,为安徽在辛亥革命前发生的熊成基、范传甲(均为陈独秀发起的爱国会成员)马炮营起义,吴樾在北京炸清政府五大臣,徐锡麟发动安庆反清起义刺杀恩铭等对辛亥革命成功具有重大影响事件可以说是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1904年,陈独秀还创办了安徽第一份白话报——《安徽俗话报》,用蔡元培的话说,《安徽俗话报》是表面上普及常识,暗中则在鼓吹革命。这种宣传和鼓动,对安徽的革命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为反对清政府,陈独秀与柏文尉于1905年夏在芜湖发起了岳王会,陈独秀任会长。岳王会各地分会及外围组织则成为安徽地区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1908年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岳王会遂举行起义,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最后还是失败了。岳王会的幸存者大都加入了同盟会,但陈独秀却始终没有加入,主要在于陈不认可同盟会以“排满”相号召,他强调的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制度,而不仅仅是满汉之间的矛盾。武昌起义爆发后,1911年11月8日,安徽宣布独立。12月12日,孙毓筠任都督,随即电召陈独秀任都督府秘书长。这时的陈独秀就认识到推翻清政府只是革命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今后的建设。1912年,柏文蔚接替孙毓筠出任都督,陈独秀被任命为都督府秘书长,一切施政方针都由陈独秀等代为规划。1913年7月17日,柏文蔚宣布反袁独立,再任都督,亦再任命陈独秀为秘书长。“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爪牙倪嗣冲任都督,陈独秀被列为第一“要犯”,陈独秀只得亡命日本。当他再次回国的时候,便发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董必武:革命不为功名不为家
1905年春,董必武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在武昌学习期间,他经常光顾美国教会圣公会附设的阅报室——日知会。在那里,董必武结识了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的负责人刘静庵。当时,刘静庵与圣公会会长胡兰亭,借用日知会的名义,广泛收集国内外各种报纸、杂志和新书籍,供人阅读,而且还组织星期日演讲会,宣传反对清政府的革命主张。董必武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革命熏陶,特别是在被捕后仍然坚贞不屈的刘静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武昌起义爆发后,正在黄州中学当老师的董必武立即赶赴武昌,担任革命军军务部秘书工作。随即又从武昌奔赴汉口,参加兵站工作,组织支援前线部队的后勤供应。汉口、汉阳失陷后,他与同志们一道又投入保卫武昌的战斗。此间,董必武加入了同盟会,并被选为同盟会湖北支部评议部议员。袁世凯篡权后,董必武也不得不东渡日本。在日本期间,他曾谒见孙中山。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的险恶环境下,他毅然参加孙中山重建的中华革命党。此后,董必武受命回国组织革命活动,不幸两次被铺入狱,幸得疏通,免遭杀身之祸。后来,在武昌开办律师事务所期间,他还以律师职业作为掩护,参与了护法战争。尽管这些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但正如董必武在1916年的一封家信中写道:“重违庭训走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旋转乾坤终有日,神州遍种**。”这种理想和抱负引领着董必武在革命道路上继续前行,而辛亥前后的经历则为后续道路的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我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西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因1911年(清宣统三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而得名。当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首义而胜利,从而揭开了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序幕,全国各省纷纷响应脱离清王朝而宣布独立,而故始有中华民国的开启。至2011年整整100年,海峡两岸有不同的表述,在台湾称之“建国百年纪念”,在内地称之“辛亥百年纪念”。如何使两岸凝聚共识,求同存异,借此历史的机遇开启两岸政治协商的大门,需要两岸人民的大智慧和共同努力。
一、缅怀被孙中山先生誉为“盖世之杰”的辛亥革命先烈吴禄贞将军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不单是武昌首义的几个月。它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革命之一。再过100年,1000年,人们会评价得更加恰当。“汤武革命,吊民伐罪。”汤武革命是伟大的,但是,它不过是用商朝代替了夏朝,用周朝代替了商朝,三个朝代的性质均无根本性差异。辛亥革命则不然,结束了华夏大地上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开启了中国由从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共和,从天下为私走向天下为公的根本性变革。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勉强与之相比拟的是秦始皇的统一大业—他建立了封建帝制延续两千多年,最终被辛亥革命所推翻。[1]
孙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同尊仰的历史伟人,中国共产党尊之为“革命先行者”,国民党尊之为“国父”。2005年,中共中央成功邀请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及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先后率团到大陆访问,开启两岸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即两岸和平发展的时期。国共两党进行第三次合作,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努力与贡献。而三位主席都先后到南京的中山陵拜祭孙中山先生,从而表达对孙中山先生敬意,展示出孙中山先生在两岸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也充分证明中山思想具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特殊的现实意义。
在内地,为辛亥革命的成功而付出生命的民族英雄被称为“辛亥革命烈士”,在台湾被称之为“开国烈士”。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将辛亥革命先烈吴禄贞誉为“盖世之杰”,吴禄贞在其遇难的地方石家庄建有烈士纪念碑,在台北的忠烈祠有烈士灵位。此照片摄于1910年秋,他当时被任命为阅操委员,赴德、法等国阅操,由于他在中、日“间岛问题”之争中,坚持了寸土不让的塬则,捍卫了国之疆土,被外国民众视为中国的民族英雄,外国记者採访他时,特为他拍摄了此照
先外曾祖叔(外祖父的叔叔)吴禄贞,字绶卿,湖北省云梦县人,出生于1880年3月6日,其文韬武略,堪称一代俊杰,不仅得晚清政权赏识,为康梁旧党属目,更为革命党人所倚重,时人曾将之与张绍曾,蓝天蔚联称为“士官三杰”[2]。后来更有人以他与蔡锷、蒋百里并列为“士官三杰”,先后两举三杰,皆以他为首,足见其在士官同辈中享誉之隆。
吴禄贞虽行年短促,1911年11月7日在石家庄殉难时只有31岁。然其一生建树,却功业卓然。先外祖父吴忠亚﹙黄埔六期、少将参议﹚在写吴禄贞烈士回忆录经常给我们讲述先外曾祖叔的革命事迹,其少怀壮志,十七岁投考湖北武备学堂,以成绩优异被官派选送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留学东瀛期间,结识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加入兴中会,其间曾受孙中山之命回国组织自立军,举行大通起义,这次起义不幸失败了,他再次东渡日本,完成了士官学校的学业。学成归国后,努力捍卫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主张巩固兴中会,在武昌花园山建立革命秘密机关,又赴长沙协助黄兴成立华兴会。当清廷练兵处成立伊始,又衔命打入王朝军界,于考察蒙古、陕、甘之后,又随徐世昌督办东北延吉边务。时逢日人挑起〝间岛〞事端,他先以卫国之理,又以爱国之忱,与侵略者抗争,在当地组织民间武装,结纳绿林豪杰,团结延边各族人民,加强防守,设立学校,修筑铁路,奖励垦植。同时进行测量,亲自研究有关史志,编成《延吉边务报告书》汇十余万字言,为清廷对日抗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日本才不得不承认延吉为我国的领土,终于捍卫了国门,其守疆功业,实为近代中国外交史所罕见[3]。故有日本人叹曰:“中国尚有人在,如吴禄贞者,不可欺也”[4]。武昌首义之后,他统领第六镇新军驻屯石家庄,断然拦截清方南运军火,给革命军以支援,并联合山西军民组成燕晋联军,欲与张绍曾、蓝天蔚会师丰台,直捣北京,期以势倾清廷。然其过于自信,疏于必要之防范,终为清廷爪牙所暗算,副官周维桢、参谋长张世膺同时遇害。其罹祸凶刃,身首异处,死事之惨,实属可悲可愤;且使革命功亏一篑,痛失良机,遗恨千古,又诚足可惜可叹![5]
二、武昌首义与先烈吴禄贞在武昌播下革命的火种密切相关
先烈的一些早期革命活动对当时辛亥革命的开创与发展,都有其极为重大的关系和贡献。如其领导的庚子(1900年)“大通起义”,就是第一次把中国民主革命的浪潮,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亦就是第一次把中山先生所然起的革命烽火,从南部国土延烧到了中原大地,从而划阶段地扩大了武装起义范围,首次冲击了敌人的长江防线,并为以后两湖革命运动的勃兴,乃至辛亥武昌首义的爆发,树立了先声,开辟了道路。湖北辛亥革命前辈张难先先生在其著作《湖北革命知之录》一书中,首列“庚子之役”专章,以为其全书之冠;孙中山先生在其所撰《祭吴禄贞文》中,亦以“倡义江淮 建牙大通”,为先烈谱写下了首曲赞歌,其意义在于此。[6]
辛亥革命之武昌首义能在武昌成功夺取政权,与先烈吴禄贞当年在武昌播下革命的火种密切有关,莫如先烈发动具有革命思想之知识分子入营当兵,他所提倡的“秀才当兵”最为
人们所信服。在武昌建立第一个革命秘密机关——“武昌花园山聚会”,据当时人们回忆,先后参加花园山聚会活动的进步青年,共达四佰余人,其中绝大多数后皆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最为著名有李书城、耿伯钊、孔庚、朱和中、刘静庵、胡瑛、张难先、曹亚伯、时功
九、周维桢、蓝天蔚、胡秉柯、冯特民、徐祝平、张荣楣等等,则皆曾在本省及外省革命活动中,作出过重大贡献,成为知名的革命领导人物。又如“科学补习社”、“日知会”等重要革命团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刘静庵、胡瑛、张难先等人更是由先烈在“武昌花园山聚会”活动期间亲手培植起来的。辛亥革命前辈李书城、耿伯钊、朱和中、张难先、孔庚当年谈起先烈,他们都异口同声地称:“当年绶卿先生投身革命最早,实为湖北革命第一人”。[7]
吴禄贞雄才大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矢志于中国的改革与进步,在革命党人中有崇高的威望。甚至连保皇派领袖梁启超对他也倍加崇敬,视其为中国的希望之星。梁氏在先烈遇难前所写的一封信中指出:“今后之中国,其所以起其哀而措诸安者,舍瑰伟绝特之军人莫属也,其所以由此以谈,则天下苍生所望于公﹝指吴禄贞﹞者,岂有量栽!”[8]武昌首义爆发后,全国都注视著吴禄贞的行动,革命党人更寄予他厚望,如果他不死,北方起义能实现,局势将是另一番景象,革命将会顺利取得进展,袁世凯岂能轻易篡权窃国?!使之及北洋军阀祸国殃民达十余年之久,真可谓“有吴无袁”。
三、人们对先烈的追思
先烈遇害的噩耗从石家庄传出后,举国震惊。武汉前线起义将士和南方义士义愤填膺,怒火冲天,高呼要报仇雪恨,要求兴师北伐,为吴禄贞报仇!曾任吴禄贞参谋的白朗与“中州大侠”王天纵在豫西举行反袁义旗,要为吴公雪恨。义军一度发展到数万人,纵横鄂、皖、陕、甘数省,给了封建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袁世凯先后调动二十万大军进行围剿,这是袁统治时期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9]
噩耗传到延边,延吉、珲春人民群众悲痛万分,万人集会,在北山学堂为先烈吴禄贞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以志哀思。各界人士敬祭吴公的大量祭文、悼诗、诔词、挽联,倾注了东北人民对先烈的爱戴和深情!已编成《延边哀挽录》。[10]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为了表彰先烈,“宣示天下,以负忠烈之意”,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于三月七日特颁《大总统抚恤吴、张、周三烈士令》,抚恤烈士遗属。[11] 政权赏识,为康梁旧党属目,更为革命党人所倚重,时人曾将之与张绍曾,蓝天蔚联称为“士官三杰”。
同年三月十四日,黄兴及社会名流75人发起,在上海张园召开追悼大会,与会者千余人。孙中山先生亲撰祭文,并派专员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前往宣读致祭。十七日上海《时报》头版头条刊载了孙中山先生之祭文[12]
荆山楚水 磅礴精英 代有伟人 振我汉声
觥觥吴公 盖世之杰 雄图不展 捐躯殉国
昔在东海 谈笑相逢 倡义江淮 建牙大通
契阔十年 关山万里 提兵燕蓟 壮心未已
滦州大计 石庄联军 将犁虏廷 建不世勋
猰貐磨牙 蜂虿肆毒 人之云亡 百身莫赎
(载《近代史资料》总第二十五号,第二四八页)
同年九月二十一日孙中山先生由太原到石家庄,凭吊了吴禄贞等三烈士殉难地,夜宿石家庄。[13]
一九一三年,吴禄贞烈士殉难两周年之际,山西人民和河北人民在烈士牺牲地,石家庄正太车站北侧,修建了吴公祠和墓园。十一月七日,殉难纪念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各界人士瞻礼者万余人。[14]
一九八五年,在先烈的故乡云梦县已建吴禄贞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云梦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并编成《吴禄贞专辑》发行出版。
一九八五年、一九九一年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屈武名誉主席曾两度为先烈的纪念专辑题词:“学习先烈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毋忘先烈、爱我中华”。
在台湾台北忠烈祠安放有吴禄贞烈士灵位,被追封为“开国烈士”,供后人瞻仰、凭吊。国民党元老秦孝仪曾主编著书《北方之雄-吴禄贞的故事》,台湾近代中国杂志社编辑出版了《九边处处啼痕-吴禄贞传》。由此可见,海峡两岸人民都对先烈有崇高评价。
四、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民族的解放和復兴,人民的富裕和幸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2011年迎来辛亥革命与吴禄贞烈士殉国百年纪念之历史机遇,各地隆重的纪念活动将拉开序幕。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应该铭记历史、立足当前,以辛亥革命精神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辛亥革命的历程蕴含着务实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内涵,昭示后人在所处的时代有所作为,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所贡献。纪念活动应当在深入发掘辛亥革命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积极探讨辛亥革命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下,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有助于两岸务实互惠、推动和平统一。辛亥革命的另一功绩是开启了人们思想的一次大解放,是一次伟大的启蒙运动。当前,辛亥革命精神仍在海峡两岸具备普遍认同性,能够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海内外华人华侨应当抓住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契机,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振兴中华是全球华人的共同愿望,振兴中华其内涵包括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富强,先烈们当年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为国家的领土完整,抛头颅、洒热血。目前两岸开启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来之不易,我们应更加珍惜,共同为两岸和平发展,为早日实现先烈们的遗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復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吴禄贞史料集》石家庄文史资料 第十二辑 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
《盖世之杰》纪念吴禄贞殉难八十周年专辑 云梦文史资料 第七辑 政协云梦文史资料委员会
《吴禄贞集》华中师範大学出版社
孙东川《中山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研究论文集》
孙东川《中山文化孕育了辛亥革命》
吴忠亚《缅怀辛亥首义播种者吴禄贞先烈》
吴忠亚《吴禄贞的一生》
陈耀林《浩气长留石家庄》
陈耀林《吴禄贞石家庄殉难记》
徐凤晨《吴禄贞与延吉边务交涉》
秦孝仪《北方之雄-吴禄贞的故事》近代中国出版社印行
胡玉衡《九边处处啼痕-吴禄贞传》近代中国出版社印行
第三篇:政协委员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体会(精选)
政协委员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体会
10月25日,县政协组织部分界别的委员进行专题学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共同缅怀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政协主席胡学英、副主席李仰青、张维元,秘书长和丽男等参加了学习。政协委员、文水中学教师侯志刚作了精彩讲座。
10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它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绵延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它开启了中华民族进步的闸门,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使民主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首次将反帝反封建结合起来,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开辟了通往彻底的民主革命和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广阔道路,虽然未能根本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动摇了反动统治秩序,极大地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辛亥革命仁人志士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以及顺应时代潮流、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对鼓舞我们在转型跨越发展的道路上全面实施县委“三五”发展战略,是十分有意义的。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广泛凝聚推动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旗帜,不断夯实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作用,发挥各界别委员作用,努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就是要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推动政协事业新发展。
胡学英主席说,行动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继承。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作为政协委员,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人民政协履职的重点,为我县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建言献策。她向委员提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政协委员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前提。学习是基础,知识是资本,思考是桥梁,实践是目的。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应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当前要着重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市委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把握党政工作中心,掌握参政议政的大方向。同时要认真学习政协理论,深入学习政协章程,熟悉政协业务知识,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找准位置,进入角色,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履职能力,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是履职尽责,促进转型发展。作为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把研究和破解那些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政协有条件做好的课题,作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重点,作为政协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支持发展的结合点。就我县实施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力求提出富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以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为促进我县转型跨越发展建言献策。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各位委员要把履职为民作为做好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服务大局与关注民生结合起来,把为党分忧与为民解忧结合起来,积极运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就群众关注的问题积极反映呼吁,认真建言献策,为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群众基础作出积极的努力。
她要求委员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继续弘扬辛亥革命的伟大精神,主动融入到县委发展战略部署中,积极投身到转型跨越主战场上来,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更大的作用。
第四篇:辛亥革命100周年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这次青共校的授课主题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陆书记让我们感受到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我们受益匪浅。辛亥革命是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尽管这短暂的三期培训尚不能让我在最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其间的要旨及内涵,但我的收获和启示却是巨大的,也足以让我在对党的理解和党性修养上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我认为作为一名青共校学员,一个有志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当代青年,必须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的英明领导和决策的结果,也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领导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同时党内也出现了令人痛惜的腐败现象,很多党员甚至是党员干部,包括那些为党的事业做过很多工作的老党员没有经得起新时期经济浪潮的冲击,思想退化变质。腐败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也给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因此,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是我们这些新世纪大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
我觉得作为一名青共校学员,应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为人处事。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都提到周围的有些同学,甚至一些党校高级班学员,不具备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道德素质,比如说很多堂课,很多党校的学生并没有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而是写其他科目的作业,与周围同学聊天,发短信聊天,等等。这些现象说明了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深切地感到,加强自我修养,应该从我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作为一名青共校学员,我感到一定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一名党员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在周围同学当中时时处处体现出先锋模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格加入这个光荣而先进的组织。我意识到,有时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如果采用消极的态度,可能成功会将自己拒之门外;倘若是积极态度去对待,可能成功就会属于自己。可见积极态度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在自制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决定要做了,而且是对的,就要坚持到最后,排除一切杂念,抵制诱惑,把它完整地做好。
最后,我深深的感到,作为新时期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里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基本路线的自觉
性;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建功立业。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
第五篇:辛亥革命100周年演讲稿
辛亥革命100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你们好!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参加这次象征自由、民主的演讲会,100年前,一位伟大的中国人,我们现在就站在他的身影下——他发动了一场革命,这是一场重要的革命,对于在黑色封建残焰中挣扎的4万万同胞们,犹如一道霹雳!砸碎了千百年的枷锁,吹来了新鲜的空气,让中国人可以直起腰,做真正的人!100年后,品尝到幸福果实的我们来到这里,用炽热的心来感恩和缅怀这段历史!
1911年的10月10日,南昌城楼上的第一声枪响,如同报晓雄鸡的啼鸣,叫散了笼罩在中华民族头上二百六十多年的清色阴霾,带来了新的黎明!在这一刻历史的车轮轰然转动,把民主共和的观念播入了人民心中,不论以后任何人妄想复辟帝制,人们都会了拿起武器,去捍卫自己的尊严!辛亥革命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它不像维新运动一样柔弱单薄,也不像洋务运动一样盲目修补,它是一次彻底的革新,将那在风中摇曳的大厦推倒,在此之上建立了新的制度!它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团结、鼓舞、振奋亿万国人的精神,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同时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表现出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它就如一把锤子,砸碎了千百年来思想的束缚,砸碎了那阻碍中国观看世界的围墙,也砸出了一个新纪元。他们也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和进步思想为武器的斗士,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怀着一心救国赤子情怀,投身到民主
革命当中。他们!优越的生活可以放弃!他们!宝贵的生命愿意献出!他们不怕牺牲!他们敢于牺牲!为的只是那心中的执着,也是亿万中国人千百年的信念——我爱我的国家,我爱中华民族!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国家,就是你可以千般抱怨却容不得别人说它半句坏话!民族,就是你百般指责,却依然以它为骄傲!国家是根,是一个就算在梦中都觉得踏实的依靠!如果国家不在,我们即像浪中浮萍,摇曳无依!民族是水,一种必不可少的信念!没有民族,就如离水的鱼,永远失去了呼吸!
正是为了这个两个词,一个世纪来多少中国人为此付出他们的青春,多少中国人为此挥洒出他们的汗水与热血!为了民族,8年抗战我们没有屈服,为了国家,两弹一星我们付出了努力!多少次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飘起?多少次新的技术让世界惊叹?
此刻!我们在此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只是为了弘扬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更是要弘扬革命志士的敢闯、敢干、敢试的奋斗精神,在本职工作上敢于创新、努力进取为国家繁荣做出贡献!我相信,通过我辈的努力,我们的祖国和民族会更加的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