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时间:2019-05-15 12:2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第一篇: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中国古诗人们对劳动的描述,劳动者“卖炭翁”和“农夫”付出了自己艰辛的劳动,他们劳动得甚至到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地步,但他们生存维艰,而地主却“朱门酒肉臭”!这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的冰山一角。下面,就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解读劳动与资本。

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而且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资本产生的源头。而对于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来讲,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与资本都是基本的资源要素,也是重要的经济范畴。资本更深刻的含义: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资本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它的运动对其他生产要素组合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资本包括三个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而劳动正是促进资本增殖的动力,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的运动过程就是它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而劳动就是在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增加资本,才能给资本带来剩余价值。

劳动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劳动力。当劳动力所有者拥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且劳动力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时,劳动力就成为了商品。资本家所想要的正是让劳动力成为资本,于是,剥削农民的土地,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这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这一过程在15世纪的英国最为典型。当时,在海外毛织品市场扩大的刺激下,许多英国封建贵族凭借暴力,把大片村社公有土地和农民的私有土地围圈起来变成牧场,造成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同时,作为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英国政府,有用严刑峻法强迫失去土地的农民到工厂做工。

劳动力商品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改变自然界物质的性质和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一切因素都属于资本家,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属于资本家。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目的是通过赚取剩余价值取得额外的资本,他们生产剩余价值获得高收益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意味着工人在同样的工作日时间内支出了更多的劳动量,实际上等于延长了工作日。这是一种延长工作日的隐蔽的形式。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少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若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去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就不复存在。因此,工人的工作时间必须多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以下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吃饭等,以便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总要一定时间用于家务活动、社会活动以及文化活动。在这两点制约下,工作日的现实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也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力量对比。

另一个增加剩余价值,满足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延长工作日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时间长度的限制,又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尽管反抗的结果是资本家必胜),不能满足资本家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贪欲。于是,资本家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就需要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就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个别单位企业开始的,就如同最先吃番茄的一定是几个人,肯定不是大部分人。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只能生产出超额剩余价值。因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决定于个别劳动时间。但随着个别劳动时间的减少,企业获得了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是指企业由于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工资是工人生存的资本,马克思认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

资本家没有工人能比工人没有资本家活得长久。”以美国经济危机时资本家倒牛奶的事情为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其一般特征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急剧增多,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物价下降,现金奇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同时,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一方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结果,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危机。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量农场主叫喊生产过剩,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把棉花、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倒牛奶”只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资本家的本质是没有限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倒掉牛奶,不是因为此时牛奶的价格太低,而为了维护较高的价格,他们宁愿倒掉牛奶,等待价格回升再重新生产。从资产家在经济危机中的倒牛奶、烧玉米、小麦和盲目扩大生产并且拼命剥削工人的行为中可以把马克思的话展现得淋漓尽致:工资不是由工人而是资本家定,资本家之所以倒掉牛奶、拼命剥削工人,是因为工人没有资本家难以生存,而资本家不缺工人为他们服务。另外,资本家最终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保住了粮食、牛奶的价格,这说明了马克思的另一观点:资本家的联合是很通常而卓有成效的。

工资是工人生活的保障,也是工人通过血汗所应该得到的资本。那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呢?

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从现象上看,雇佣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一天的工资;劳动一个月,付给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按照生产的合格产品件数付给工资。这样来看,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资本家支付的工资似乎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其实,劳动力与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能成为商品的只是劳动力,劳动根本不能称为商品。这有三点原因:一,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二,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三,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义关系存在的基础。因为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应该和劳动的价值相等,那么资本家没有剩余价值可得,没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四,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实际上,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格或价值,而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但工资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

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一是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越长,所得工资也就越多。二是劳动熟练程度不同的工人得到的工资不同,这也容易使人们误以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消灭了工作日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分为有偿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痕迹,全部表现为必要劳动和有酬劳动,因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第二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美学思想解读

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在21 世纪的今天, 它还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这是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有学者论及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泛化时提出:“今日所谓‘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怀疑美学’无不属于过时的思辨美学。”

[ 1]

有的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文化没有被视作一种同样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 类实践活动, 文化在建构社会现实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就被忽略了。”

[ 2]

上述责难, 无不涉及到马克思的《手稿》。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真的是“思辨美学”? 真的过时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真的没把文化看作是“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 文化对建构他们梦寐以求的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作用, 真的被忽略了吗? 这些问题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真的是过了时的“思辨美学”吗?我们知道, 1844 年马克思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诞生地和发源地, 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源的胚胎和萌芽的摇篮, 虽然它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还不很成熟的著作, 但它在马克思主义往后的发展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观现存的《手稿》, 唯物主义甚至已初步具有唯物史观的实践观贯穿始终, 一以贯之, 怎么会得出, 它是“过时的思辨美学”结论呢?首先, 让我们对思辨哲学(或美学)作一辨析。它是在观念或自我意识的层面上对于世界的一种解析。其次, 它是特指黑格尔的哲学特别是 当时德国以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德国现代批判运动(或曰批判的批判)所宣扬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1844 年至1846 年不断对他们进行理论的清算和批判。在《手稿》中马克思写下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第三,整部《手稿》以及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 中心都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以及在实践中探索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说实践美学是思辨的明显不符合事实。凡读过《手稿》的人, 都会为它自始至终的突出的实践观所折服, 这也是后人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称为实践美学的根本原因。在《手稿》中, 马克思分析工人异化劳动的生产实践时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等论题,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美的发现和创造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相联系,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他把美的客体和人的主体相联系, 强调主体对美的感知和认识的重要性;他第一次把艺术视为生产即特殊的精神生产的形式, 要受生产和消费的普遍规律所支配;他认为人的美感的生成, 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等等。这些难道不是已被马克思批判改造过了的黑格尔辨证法的卓越应用吗? 一句话, 马克思主 义创始人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在这里得到了最早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被称为“人学”, 指明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在《手稿》中, 年青的马克思最早提出了消灭私有制, 消灭异化、实现工人的解放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 人性的全面复归和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也由此诞生。实现人的从心灵到肉体的全面解放,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以往美学追求的美好境界, 而这一境界的实现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密切相连。由此可见,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称为“思辨美学”是经不起论证和推敲的。那么,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否过时了? 且从现阶段中国

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 来看看这一论断能否成立。

改革开放初期, 在文化体制上我国仍然因袭着自1949 年10 月建国以来的大一统革命文化。20 世纪80 年代初国门大开, 先是港、澳、台, 接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涌入。文化艺术界, 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 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 一时间已绝迹30 多年的文体以其负载着的神奇世界和男女情感的精灵, 令广大读者如获至宝, 掀起了一阵阵热浪。西方现代主义的到来, 也令文坛上的作家、艺术家的眼界大开。邓丽君的音乐、西方现代音乐, 在乐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这样的土壤风气下, 诗坛上首先产生了朦胧诗, 尔后先锋小说出现了。在艺术创作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技巧之风一发而不可收。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 电视机首先在城镇的多数家庭开始普及。港、澳、台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通过电视机这一科技载体迅速占据着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所有这一切都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文化体制, 一种新的多元的文化格局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渐形成。这个格局包容了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乃至边缘文化。中期, 电脑和互联网开始成为时髦;10 年的功夫, 上网已成了多数城镇居民的家常便饭。进入21 世纪, 手机以更加便捷的拇指文化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 无论在什么场合, 总能看见有人在把玩手机。数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 其快捷准确, 简直令人为之瞠目。以上是近20 年来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变化过程。所谓的大众审美文化亦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完全不同于我们过去称谓的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它是以市场经济即文化成为商品、产业和现代科技所提供的现代传媒工具为基础的新兴文化形态。它包括电视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化、时尚文化等具体形态。它的产生, 有赖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功, 更有赖于当代世界范围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这难道不是改革开放 实践的产物? 不必讳言, 这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国家意识形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形势, 不断调整自己文化政策的结果, 是贯彻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的表现。不仅如此, 国家意识形态还亲自组织力量, 积极地介入, 引导大众审美文化, 使之朝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如电视剧文化,《渴望》的诞生, 可说是大陆的电视连续剧的始作俑者。尔后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改编和播出以及一批又一批主旋律的剧目的上演,才开始改变了各省市电视台港、澳、台电视剧一统天下的局面。由此可见, 实践乃是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最可宝贵的品格。离开实践无所谓认识, 也无所谓对主体和客体乃至世界的改造。这一品格和思辨哲学的从抽象到抽象正是格格不入截然对立的。有的学者还说,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我认为这个判断也是不能成立的。正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艺术称为生产和生产的特殊形式

生产,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都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这里已表述了文化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按照对文化的通俗解释, 人类一切有形的无形的文化成果均属于文化。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艺术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 但并不意味着否认文化的“物质性”。再说, 在马克思创始人所处的时代, 剧院只能是贵族的文化消费场所, 虽有出版业, 但机械复制技术远没达到自己的辉煌时期, 文化产业更没有形成。因此, 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侈谈文化的“物质性”。总之, 我认为,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 贬称为“思辨美学”, 甚至是“伪美学”、“美学的畸形儿”, 是不严肃、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吗?《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 它包含着后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 但马克思主义基本话语, 如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 却是在两年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构建完成的。众所周知, 文艺社会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美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察文艺与社会、文艺与历史, 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现实, 始终是他们一生评价作家, 作品的基本出发点, 指责他们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 是没有道理的。确实,《手稿》没有谈文化的社会的功能, 但马克思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归结为“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 3](P82)

就意味着他把这些形式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物质生产并提, 朦胧地初步地表述了物质生产决定了这些政治、文化形态的生产的思想。马克思把它们看成是维系市民社会和人的生存的必要力量, 就可看出他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了。两年之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进一步明确地把这些文化形态看作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有些是如恩格斯后来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存在决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命题被提了出来, 在对上层建筑诸因素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后, 他们指出:“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4](P42-43)在尔后的1859 年1 月完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这一思想, 作了更经典也更著名的为后来许多研究家们所喜欢称引的表述。马克思认为, 一定社会关系与一定阶段物质生产力相应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5](p32)“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些发生变革。”[ 5](p33)马克思还认为,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统一体中,经济基础起决定的主导的作用, 但诸上层建筑又有自己的独立性, 它们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19 世纪末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一些人曾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这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晚年, 曾在与友人的通信作过说明和解释, 说他和马克思当年主要是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或特定的语境。其实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中, 如艺术等是悬浮在空中的离基础很远的, 艺术要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还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在社会发展问题上, 虽然最终是经济在起着决定作用, 但其它因素形成的“合力”在特定的情况下, 也会成为决定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6](P478、484、500、506)根据恩格斯的思想, 20 世纪初,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提出“社会心理”中介说作了补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 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和艺术对文化予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是不同外延的逻辑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诸因素, 当然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们对经济基础的作用途径、方式是不相同, 或直接或间接。如国家、政治、法律是直接与经济发生关系,它们或保护促进或阻碍破坏, 是看得见和感觉得到的。艺术等文化形态则不同, 是间接的或很缓慢的, 由于它们是悬浮于空中是要通过诸如政治, 阶级斗争和社会心理等社会中介物而实现的。在21 世纪的今天, 文化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扩大了, 突显了。如广告文化、音像文化、服饰文化、时尚文化等直接对生产, 对经济发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这是市场的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而作为艺术对于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则依然是间接的。艺术要以情感人, 直接予人的情感和心灵以陶冶, 进而对人的文化性格予以重塑, 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实践。

马克思1844 年的《手稿》, 主题是经济学和哲学, 美学思想只是在论述经济和哲学问题时有所涉及。但要把工人阶级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 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3](P85)却像一条醒目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这里, 人性的全面复归, 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P46)等“人学”思想已经初露端倪。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把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展露出来, 使人真正成为人, 当然有赖于物质生产的实践, 只有在经济的运动中才能创造出彻底消灭私有制可能性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经验的基础。艺术生产的特殊形式, 也将对这种全面的人的诞生起着重大的文化塑形的作用。马克思在《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说“没有音乐感的耳朵”、“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忧心忡忡的穷人”面对着美妙的音乐和最美丽的 景色, 也毫无感觉。因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愚蠢而片面”, 而“对私有财产的扬弃”, 才能使“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 9](P46)得到彻底的解放。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认知能力, 审美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私有制社会中, 大多数的人被束缚于谋生的异化劳动中, 由于感觉无法在实践中锻炼和占有自己的本质的丰富性, 按马尔库塞的话, 人成了单面的人或单向度的人, 于是对象才成了不是人的对象, 人才在对象中丧失自身。随着私有制的积极扬弃,“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

现他的个性的对象, 成为他的对象, 这就是说, 对象成为他自身”[ 3](P85)。“因此, 人不仅通过思维, 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3](P86)在举例论证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作为主体的感觉, 这里的“感觉”, 就是审美感觉。对于整个人类来说, 它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3](P87)对于单个人来说, 则是千百次审美实践的结果。对于马克思来说, 扬弃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是他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 而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使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则是他的伦理学目标和美学目标。换句话说, 只有全面的人才是善的和美的。而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 除了实践, 别无他法。这里的实践, 包括物质生产实践, 阶级斗争实践和审美的实践。应当特别指出, 马克思在《手稿》所说的“人”, 已不是黑格尔的观念的“人”, 也不是费尔巴哈生物的“人”, 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而人则是社会的中心, 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全面建构。由此可见, 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大众审美文化的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广阔天地中国的大众审美文化, 借助于高科技的力量, 正迅猛地不可遏制地深入发展着。这是一个审美启蒙和审美解放的大时 代!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来说, 其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它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认知的角度看, 过去幻想的“秀才不出门, 能知天下事”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从审美的角度看,“凡人不出门, 能享天下美”,也已经不是梦了。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的运作, 这种大众审美文化中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且不说各种意识形态内涵的所谓时尚的声光色纷纷扑面而来, 就是各种文学艺术品也有高下优劣之分。这就需要引导选择, 政治的选择, 审美的选择。对千姿百态的大众审美文化, 许多人追求的是娱乐、消遣,这在快节奏生活的间隙中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快餐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长期以来, 我们片面地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 且多为席勒式的说教。文化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 都是主体的价值取向, 应该是多元的。寓教于乐, 雅俗共享, 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起来固然是好, 但也不应排斥百花之中并不惹人注目的杂花小花。时尚文化, 广告文化, 服饰文化等更多是认知的。综艺文化、电视剧文化则更多是审美的, 而体育文化、新闻文化、音乐文化等, 既有认知的满足, 又有一定审美的因素。大众审美文化的空前繁荣, 对一切文化人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对主流或国家意识形态和一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来说则更是一种职责, 审美普及和启蒙是促进精神文明和健全人的文化品格的永不谢幕的广阔平台。通过参与、调控、引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等进行文化建设, 国家意识形态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上, 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且应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审美启蒙和审美普及的深远意义。文学艺术家, 要关注现实、关注普通大众的生活、命运, 创造出雅俗共享的审美精品, 这是一种最高的艺术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 将是作者和受者在审美实践的碰撞和对话。通过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大众不断的审美实践的努力,“已经生成的社会,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 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3](P88)将会“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参考文献:

[ 1 ] 黄应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 J ].文艺争鸣, 2003 ,(6).[ 2 ] 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 J ].文艺

研究, 2004 ,(1).[ 3 ]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 人民出版

社, 2000.[ 4 ]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M].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61.[ 5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6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7 ] 中国历代文论选·毛诗序(上册)[ M].北京: 人民文学出 版社, 1962.[ 8 ]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论文:马克思的本体论超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观”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论文:马克思的本体论超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观”解读

【中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逐渐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逐渐跳出了传统范围。将马克思主义放在西方哲学传统本体论背景下,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作用,尤其是从本体论(存在论)角度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整个哲学史发展地位的重要作用,成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期望通过现代哲学的诠释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理论,从中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西方哲学的传统本体论,自柏拉图以来,一直延续至黑格尔。传统本体论的实体中心主义和主客体对立的二分法,长期影响着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成为了马克思以前哲学家们难以摆脱的思维方式。尽管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尝试超越这种传统本体论方法,但却未能实现,黑格尔更是由此将这种传统推向了顶峰。作为马克思早期的重要作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出版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进一步对以《精神现象学》为代表的黑格尔和整个哲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批判的过程中所阐释的“...【英文摘要】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r academic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Marxist philosophy is not confined to

the traditional areas.There is a heated discussed area that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ology,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Marxist philosoph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of philosophy.More and more scholars are working on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based on the study of hermeneutics, phenomenology, existentialism and other theor...【关键词】本体论 超越 劳动观

【英文关键词】ontology transcend labor theory

【目录】马克思的本体论超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观”解读

9-14摘要6-7ABSTRACT79-11第一章 绪论

二、研究的主要

一、研究现状和问题的提出

思路和核心思想11-1

3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13-14

一、何谓”第二章 本体论溯源:西方哲学从古代到近代14-26

本体论”14-15的确立15-17

17-19

二、”多”中求”一”:古希腊哲学对本体论

三、唯理论和经验论:近代知性本体论

四、”批判”与”弥隙”:康德和黑格尔超越传统本体

第三章 劳动辩证法的批判性解读:马克思对

31一、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马克

二、黑格尔劳动观的思辨

三、扬弃传统本体论:论的尝试19-26传统本体论的批判思对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的肯定26-27性: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27-29

马克思的黑格尔批判实质29-31第四章 劳动的本体论阐释:

马克思的本体论超越的基本维度31-32

象化32-33

33-34

34-35

35-3831-38

一、劳动实践:马克思考察本体论

二、劳动的本质:主体对象化与客体的非对

三、劳动于人:使人成为”类”存在物

四、劳动于世界: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统一的基础

五、劳动本体的具体表现: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第五章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简评38-

41一、本体论探索的新路:提供了认识自然、社会、人的新思维方式38-39

二、理论旨归的重塑: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39-41

41-44后记44 参考文献

下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