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类翻新轮胎环保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申请备案稿)
《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类 翻新轮胎环保产品认证技术
要求》(申请备案稿)
编制说明
起草工作小组
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1.制定翻新轮胎认证技术规范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第一橡胶消费大国,占世界橡胶消耗量近20%,同时橡胶资源十分匮乏,半数以上需要进口。在橡胶制品中,轮胎是耗胶量最大的品种,占我国耗胶量的50%左右。因此废旧橡胶产生量最大的品种也是轮胎,我国废旧轮胎年产生量在1亿条以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回收利用废旧轮胎的方法很多,但经济效益最佳,与环境亲和性最好的方法是轮胎翻新。轮胎翻新是指轮胎使用到磨耗极限后,轮胎通过更换胎面胶其重新恢复使用功能的工业加工过程。一条新轮胎的成本大约有70%花费在胎体上,如果不进行翻新,那么就有70%的资源没有被回收再利用。翻新轮胎如果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在安全性、耐磨性、舒适程度上都不亚于新胎。一般用传统方法翻新的轮胎使用寿命相当于新胎的50%~70%,采用预硫化法翻新的轮胎可接近甚至超过新胎。翻新一条旧轮胎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只相当于制造同规格新胎的20%~30%,价格仅为新胎的25%~50%。
传统翻胎方法是热模法。一般适合于斜交轮胎的翻新。目前的翻新工艺常采用预硫化法和模型法(一般为活络模)。预硫化法可对轮胎多次翻新,一般可进行三到五次,有实验证明可达十次以上。模型法翻胎明显区别于传统翻胎方法。它保留了热模法翻胎外形几何尺寸精确的优点,同时采用了低温硫化方式将胎体的热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除翻新轮胎的外观优于预硫化法翻胎外,特别是采用活络模方法(模型法中的一种)可以保护轮胎胎体。即在装入和出模型时不受外力,胎体不变形,其结构得到保护。
2004年我国废旧轮胎产生量1.12亿条,轮胎翻新量约800万条,其中子午线钢丝轮胎翻新量约200多万条,如果按发达国家水平,至少应该有1800多万条旧轮胎可以翻新,这就是说,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旧轮胎作为废轮胎报废了。2005年美国轮胎翻新量约为2800万条,新轮胎与翻新轮胎比例为9∶1,每年因此节省用油40亿加仑。同年我国轮胎产量为3.18亿条,轮胎翻新量仅为1100万条,新轮胎与翻新轮胎比例约为29∶
1。如果每年赋予300万条旧轮胎以新的生命,使轮胎的行驶寿命达到10万至15万公里,那么,此举每年可以节约橡胶价值达4.5亿万元,同时又防治了“黑色污染”。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同时在“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中又将轮胎翻新列入其中。防止废旧轮胎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其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橡胶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综上,在这类产品中开展认证,对于我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2、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的关系
本认证技术要求的制订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3、与现行标准的关系,包括存在的差异及理由
目前我国现行的有关翻新轮胎的标准有GB 7037-1992《翻新和修补轮胎(斜交)》、GB14646-1993《翻新和修补轮胎(斜交)》、GB13651《翻新航空轮胎》。
针对中国环保产品认证——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类的认证要求,确定了产品性能、环保健康两大类认证指标。本技术规范中产品性能要求直接引用《轿车翻新轮胎》(报批稿)、《载重汽车轮胎》(报批稿)以及《翻新航空轮胎》(其中《轿车翻新轮胎》(报批稿)、《载重汽车轮胎》(报批稿)是对GB7037、GB14646的修订)。但这些标准中没有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环保健康提出要求。因此本技术规范对环保健康要求引用了北欧“白天鹅”计划中汽车轮胎标准中关于生产过程中添加油多环芳烃含量限值。
4.工作过程综述
4.1起草单位
2006年初项目开始启动,2006年3月正式成立技术要求起草小组,负责技术要求的具体编写工作。
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标认证中心。
4.2 技术要求制定过程
(1)2006年3月成立技术要求起草小组;
(2)2006年4-6月起草组参加翻胎行业协会技术研讨会、参观轮胎翻新生产企业,对国内翻新轮胎进行分析,并依据《轿车翻新轮胎》(报批稿)、《载重汽车轮胎》(报批稿)、《翻新航空轮胎》等标准,于2006年7月,确定了直接影响翻新轮胎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并且根据北欧“白天鹅”计划中汽车轮胎标准中的环保指标,确定了产品生产过程中添加油的多环芳烃限值。
(3)2006年7月完成“认证技术要求”(讨论稿)的起草;
(4)2006年8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翻新轮胎技术要求研讨会,共有7家单位的9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对技术要求进行了讨论,采纳了适用范围、术语、环保要求等相关建议,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形成本送审稿。
技术要求制定过程中没有重大分歧意见。
4.3技术要求制定原则
为使技术要求能够满足科学、规范地开展认证工作的需要,客观反映我国翻新轮胎行业水平,引导翻胎行业技术发展,保障人身健康安全与环境友好,在技术要求制定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如下几个原则:
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
要与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相协调;
要充分考虑我国翻新轮胎生产企业的发展水平;
要考虑人身安全与健康;
与生态标志计划等先进国外环保标准相协调。
5.技术要求主要内容说明
1.范围
本技术标准名称订为“翻新轮胎”,是指对旧轮胎翻新再制造的轮胎产品,范围包括轿车翻新轮胎、载重汽车及其挂车用翻新轮胎、民用航空翻新轮胎。因为这三类翻新轮胎国家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并且国内检测能力相对成熟。
2.技术内容
(1)质量要求
对于产品的质量均要求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和企业明示标准的要求,这个具体执行的标准由申请人自行明示,最终以产品包装或说明中明示的标准为准,这个要求由申请人做品质相符声明证明其符合性即可。
(2)供翻新用的旧胎体质量
胎体质量是翻胎质量的关键。首先需要对旧轮胎胎体清洁干燥,然后进行严格的检查,外观质量和内部损伤不满足国家标准的胎体不能用于翻新,否则将直接影响翻新后轮胎的性能。在国外通常采用激光无损检测系统等先进检测设备对胎体在翻新前进行检测,以保证适合的胎体进入翻新工序。而不注重胎体检验,缺乏检测设备是我国汽车轮
胎翻新厂家的通病。胎体选择得当与否与翻新轮胎的质量关系重大,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轮胎翻新企业在翻新前的胎体检验(以及翻新后的成品质量检测)环节上基本靠眼观手敲的人工检测,缺乏科学的准确性。从2003年上半年翻胎质量检测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翻新胎翻新部分质量可靠,问题几乎都出在胎体上,最好的胎体都有1、2个脱层或气泡,多的有40个,脱层或气泡大的超过40毫米。因此,胎体检验问题是目前各企业必须重点控制的内容。必须要求轿车、载重汽车和航空轮胎的胎体在翻新前经过严格检测筛选,胎体应分别符合GB14646、GB 7037和GB 13651的要求。
(3)安全性能
翻新轮胎的生命在于安全可靠,必须提高翻新轮胎的安全可靠性。但目前我国翻新轮胎无论是用于翻新的胎体还是翻新后的轮胎,其安全检测措施都不足,造成大多数翻新轮胎缺乏安全保障。因此要求翻新轮胎的安全性能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对于轿车翻新轮胎,耐久性、强度、高速性能应符合GB 14646 的规定。
对于载重汽车翻新轮胎及其拖挂车用充气轮胎,翻新后的轮胎的耐久性、强度、高速性能(轻型载重翻新轮胎)应符合GB 7037的规定。
对于民用航空轮胎,翻新后轮胎的动态性能、无内胎轮胎的气密性、超压性能应符合GB 1365的规定。
(4)目前业内使用高级芳烃油作为添加剂,但高级芳烃油的主要成分多环芳烃对环境有污染作用。由于环境保护和健康因素的原因,在全世界范围,这类物质的使用已经受到了严格的控制。例如,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已于2005年11月16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签署了2005/69/EC关于多环芳烃(PAHs)的指令并于同年12月9日发布。该指令主要针对轮胎和添加油中的多环芳烃(PAHs)作出指示。在轮胎的制造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含有多种多环芳烃的添加油,产品中或多或少含有此类多环芳烃化合物。而该类化合物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及生殖系统毒害性。毒性、生态毒性及环境科学委员会(CSTEE)经科学研究证实,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对人类健康确实有害。
本技术标准采用北欧“白天鹅”计划中汽车轮胎标准中关于多环芳烃限值,即添加油中多环芳烃含量不能超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