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2:0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一篇:浅谈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

浅谈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是以工促农反哺农业的一个组织创新,它是通过各种利益连接机制实现农业与工商业的有机结合,将农民融入了产业化经营的产业体系之中,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业成为产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第一车间。对贫困地区来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农业产业化的问题,显得优为迫切和必要。

一、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倍受广大农民欢迎的一种经营模式,它能够帮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解决现实困难,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能通过这种形式真正地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对贫困地区而言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模式之一,又是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农业现代化,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现实途径之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现实选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而实现脱贫致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大多数贫困地区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仍然有极少数贫困地区群众未能整体脱贫,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疾病、天灾人祸等原因,每年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返贫现象。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机制能够将贫困与致富、农户与区域、个体与社会多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激励机制将各方自主开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凝聚在一起,还可以使农民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所带来的利润,从而实现贫困户稳定解决温饱,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贫困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进入大市场,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链条短,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很难跻身市场竞争。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贫困户表现更为突出。贫困户生产的农畜产品较难转化为商品。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则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或中介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经营与统一的大市场联结起来了;通过市场需求组织农产品生产,兴办加工和运销业,把农产品生产同国内外市场需求衔接起来了,进而把贫困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纳入了市场化的轨道,实现了农户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

(三)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贫困地区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对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一方面优质土地遭到侵蚀,另一方面为了自下而上开发新荒地,自然资源的平衡机制受到人为的干扰和破坏,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几十年的经验已经说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果都是死路一条。只有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两方面的结合上寻找出路,兼顾提高社会效益,才是真正的出路。贫困地区并非没有资源优势,关键是如何开发利用。比如会宁县甘沟驿镇有大量的山坡地,可以利用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开发草产业,利用水地推广全膜双垄沟玉米,并以此发展养殖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其生产经营的区域化,规模化程度高,有利于从总体上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东西互助,缩小差距,优化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我们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基于东西部的差距提出来的,旨在用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来开发中西部的资源;而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又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使我国的经济整体优化。所以,用西部的农牧产品嫁接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创办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也是应对入世后给农业带来挑战的关键途径。

(五)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商品化经营,逐步形成自我积累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一个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农户经营规模偏小,不但造成劳动生产率上不去,先进技术和物资装备的使用也受到限制。实现农业产业化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独到之处在于:既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机制,又把农户组织了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多乡一业”,“多村一品”,实行区域性的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的规模化、商品化程度。

(六)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民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牧户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的协调重组,大大提高了产加销各环节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为采用现代农牧业科学技术奠定了组织基础。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通过市场、技术和管理,把分散的农户联结成为一个经营整体,提高了经营活动的组织性、有序性,增强了农牧民的凝聚力。广大农牧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中学习技术,参与管理,进入市场竞争,不仅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增强了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

二、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概括起来,由于受历史的、自然的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加之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贫困地区的各级政府及其领导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引导不力,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热衷于应付;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农户对产业化经营的理解不透,认识不到位等,使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长期处于一种盲目的、无序的、分散的经营状态,进展极为缓慢,极不平衡,区域布局在全国所占比例不到10%,并且始终在低水平、低层次上运行。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地区的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解不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是部分干部、群众认为产业化经营就是求大求多,说透了仅仅就是个“量”的概念。往往盲目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其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脱贫后的部分农户认为现在不愁吃穿,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没有危机感,存在“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他们怕担风险,走不出固步自封的小圈子,不愿再投资扩大经营。

(二)贫困地区科技教育相对落后,既限制了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广,又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劳动力素质低下,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因素。由于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所致,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一是缺乏应有的科技文化知识,难以接受现代实用技术,而农业产业化经营

恰恰是通过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并存,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应有的基础。一般说来,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现在剩余的贫困地区基本上都是一二产业发展条件不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这些地区或者处于偏远干旱山区,自然条件严酷,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又没有其他矿产资源可供开发,或者个别地方虽然有一定资源优势,但由于交通等条件过于落后,外界资本暂时无力开发,群众吃粮难、吃水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的农民信息不灵,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四)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单一”,农业比较效益差,城乡差别大。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及农村工作的主线,但目前贫困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仍然停留在空喊口号和政府文件上,没有实质性进展。其一大特点就是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三类产业中一产占绝对优势,农业内部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种植业中粮食占绝对优势;国有企业空白,乡镇企业和个私经济稀缺,城镇化水平极低。既缺少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包括加工企业和流通中介组织),又缺少有规模有特色的主导产品生产基地,也缺乏要素相对集中,交通、信息相对发达的地方扩展效应。

(六)政府没有很好地发挥其服务经济的职能作用,对群众的引导、教育不力,是产业化经营进展缓慢,始终在低水平、低层次上运行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不仅要协调处理好企业和农户的关系,为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而且要积极地引导,教育群众,从而发挥好职能作用。当前,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职能还未彻底转变,还没有真正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走出来,其主要精力仍然是以“催种、催收”为主,没有很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领导方式仍然不适应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行政干预多,具体服务少,对农民的引导教育更少。

三、贫困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从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实践看,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要抓好农民的培

训,龙头企业建设,调整和优化结构,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生产基地建设等措施。贫困地区要结合当地各自的实际,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循序渐进。

(一)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能把农民的思想引向商品经济的路子,也就不可能把农民引向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所以“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现在贫困地区的各级干部已经逐步认识到农民教育的重要性,会宁县就十分重视农民教育,2006年制定并印发了《会宁县2006—2010农民教育规划》。在具体做法上,一是经常兴办各种培训班,给农民宣传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科技知识,教育群众向科技要效益,靠科技求发展。二是通过转移劳动力,让群众在饱了肚子、挣了票子、缓解了供需矛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长了见识、学了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也实现了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信息沟通与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升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部分已转向买方市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不是种什么养什么和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而是要解决种了养了以后农产品的市场销售问题。所以贫困地区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和生产规模。一是在农区要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增加口粮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在农牧交错区,要对用地结构进行大的调整,积极推行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还牧工程,发展旱作精耕细作的稳产田、人工优质牧草田互补系统,同时开发草产业,加快转化增值。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据调查分析,牛、羊、奶类及猪的商品率比粮食要高,发展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比较高。因此要充分利用退耕还草的优势,开辟饲料资源,加速粮食转化,改良畜禽品种,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三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大搞农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狠抓流通业。

(三)确实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使其成为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进行农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服务中心等重要作用的桥梁和纽带。今后,新建的企业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尤其要向贫困地区引导,以就地利用原料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四)加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其目的是实现规模效益。贫困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把扶贫项目选择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市场导向作用,立足资源优势,选准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采取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户订立购销合同等方式,促进农牧民的专业化生产。

(五)搞好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贫困地区在服务体系建设上相对薄弱。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农户+基地”,作为政府尤其要搞好服务,确实解决好“+”号的问题,要协调规范好经营主体的利益,发挥好服务作用,当然仅靠政府的力量建立服务体系,健全服务功能是不够的、暂时的,要引导、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主要是通过“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形式,实现千家万户与市场的对接。

(六)大力推广科技成果。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成为“科技兴农”的先锋。要引导龙头企业研究、开发、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加大技术应用的投入力度;要加强对贫困农牧民和龙头企业管理人员的科技培训。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经营

如何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搞好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需求、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提出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注重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农业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在农村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承包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服务,农业科技人员与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为以技术服务连接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养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促农增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以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为重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同时提出大力推进完善城乡服务网络,现结合云南省砚山县农业发展状况,继续为“辣椒之乡’做好辣椒产业,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应抓好以几方面工作:

1制定合理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搞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对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合理布局、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制定规划时,首先就得抓住“主导”,即应当只抓几个重要产业,不要过多过滥地进行规划。抓好机构组建,加强基础建设提高体制与机制创新理念,促进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企业结合,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实行市场运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另外,要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和产品优势。由于全县各地自然条件不同,资源分布不同,必须考虑不同乡镇、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产品基础优势。

农业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以辣椒为重点,大力发展种植,抓好生产基地建设。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宣传引导和技术服务,巩固、扩大辣椒种植面积;一方面利用烟水工程、以工代赈、土地综合治理等项目,兴建旱地小水窖、小水井,改善辣椒生产灌溉条件,建设相对稳定的辣椒生产基地,稳步发展辣椒生产。

a推广新种植规范,创新冬早辣椒培育壮苗技术,有效提高冬早辣椒越冬保苗率推出新规格专用薄膜:配套向“两椒”种植农户推广。b研制辣椒施肥配方,推出新配方辣椒专用肥:通过对本县辣椒主产区土壤进行化验分析,提出了适合本县辣椒种植用肥配方,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向生产厂家订产氮、磷、钾15:10:15配比的辣椒,配套向种植户推广使用。2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包括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内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如果不根据市场需求去发展生产,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因此制定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与充实。而所立足的市场需求不仅包括现实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包括潜在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越大,产业发展就越有希望。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抓住发达国家淘汰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和西部开发的大好机遇,广泛招商引资,多引进些有实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大力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这是推进我县农业产生化经营的核心。龙头企业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层次、水平,决定着区域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层次和水平,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真正的龙头企业,是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储藏、运销为主的企业,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组织农民按需生产,并提供全程服务,通过契约关系或采取其他办法,与广大农民结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实体。龙头企业既可以是生产加工企业,也可以是中介组织和流通企业;既是生产加工或销售中心,又是信息中心、科研中心、服务中心、还是技术推广中心,它能上连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负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实践证明,靠一家一户,培育不出市场主体,建起一个龙头企业,就会收到兴一个产业、带一片区城、活一方经济、富一方人民的功效。在发展方

向上,要不断向“大、高、外、新、多”方向发展。“大”,就是规模不断扩大;“高”,就是追求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外”,就是搞外向型,就是要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到本区域以外的市场上去,努女使产品打出县外、市外甚至国外市场;“新”,就是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开拓新市场;“多”,就是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数量发展。在发展方式的选择上,抓好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建立产业化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建设是中心环节,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是我县产业发展目标。为做大做强辣椒产业,我县十分重视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在辣椒加工方面,先后扶持建成了辣椒食品加工企业和公司;在辣椒营销方面,重点培育扶持。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主要体现在:争取项目投资,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加强服务,积极协助企业办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绿色食品认证。

另外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培育龙头企业。要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无论何种类型、何种所有制的龙头企业,只要有较强的带动和辐射功能、都要鼓励其发展,给予其扶持。对于龙头企业的扶持,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给优惠政策,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要向其投入多少资金,而最主要的是对企业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要打造重量级龙头企业。不要把任意一个企业都视为潜在的“龙头企业”而加以扶持发展,也不能将所有龙头企业都放在同一天平上。

4要突出特色和绿色。发展绿色经济、特色经济,走出一条具有砚山最大优势和最突出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来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应当把市场需求看好、效益较高的绿色产品,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绿色加工业,使绿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鲜明特征。围绕重点产品进行规划。制定规划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围绕本地现有的市场前景看好的重点产品进行,坚决杜绝一哄而起现象发生。

5是抓好基地建设,建立科技示范。

加强基地建设,这是搞好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基地是龙头企业根据自身对原料产品的需求,与当地农村经济组织(如农业服务站、以及正在大力发展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等)和农户达成共识或签订合同,建立相对稳固的原料生产基地。这种基地可以是区域性的统一种植,也可以是专业化的规模养殖,其原料性产品统一供应给某个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统一外销或加工增值后外销。农副产品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龙头企业的重要依托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搞好产业化经营,必须抓好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上,一要专业化;三要标准化,不注重标准化就影响产量、质量和产品销路;四要集约化,这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密切相关;五要具有稳定性,如果今天发展这样产业明天发展那样产业,只是一种短期行为,最终导致基地无物可“基”,龙头无力舞“龙”。a正确引导,兴建企业生产基地。在积极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的同时,配合企业积极建设原料农产品生产基地

b并积极组织各种专业营销协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农民跑市场,捕捉市场信息,特别要强化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信息服务,疏通流通渠道,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消除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后顾之忧。

c重视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产业化经营,不仅要求有一定的产业规模,更要求要有较高的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就我县辣椒、花生产业而言,首先是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为提高辣椒、花生初产品品质,农业部门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进行品种提纯复壮,二是引种优质品种,三是推广新技术,四是推广专用配方肥。在开展工作中,还与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本地龙头企业共同联合,在品种上、栽培技术上进行改进创新,保证产业作物产品品质。此外,加工企业在加工设备、加工手段上进行了更新,6是开展技术承包,实现利益共享。鼓励科技人员面向市场,以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租赁经营和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与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企业等结成利益共同体,结合平安

农业需要和农民需求,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加大示范和推广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切实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承包模式上,以“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生产,发展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模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7建立完善利益机制。这是搞好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证。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要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标志。

小打小闹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作坊不等于是龙头企业,脆弱的产加销关系不等于产业链条,分散的、零星的种养殖不等于基地,产业不等于产业化。只有正确处理“龙”“农”双方的利益关系,使各个环节连接得更加紧密,才能为产业化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在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上,应重点采取契约连接和股股份联结方式。龙头企业为保证自己原料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农民为保证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能顺利卖出去从而有效避免风险,双方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把供货时间、数量、质量、价格等以合同形式确定下来,规定双方权利义务,使产销行为由原来松散、随意的组合变为正规、紧密的对接。这种契约关系较为紧密,具有相对稳定性,是目前各地应用最广的方式。但这种连接的前提是双方必须按签订的合同行事,不得随意毁约,即强调合同的法律效力。尤其是要防止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合同约定价格时,企业不履行承诺,擅自压低价格收购或拒收;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合同约定价格时,农户违约,直接抬价或不卖给龙头企业,而出售给他人。因而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和约束。事实上,龙头企业为保证原料质量,还应主动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包括统一供应良种,提供生产资料,进行专业技术指导,防虫治病和科学管理等。在此基础上,龙头企业还应在利益再分配上,最大限度地让利给农户,如为农户提供生产周转资金等,使农户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加工、销售环节也能得到收益,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更加紧密、牢固。在建立连接关系时还可通过各类专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等,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得更加紧密。比如,各地可依托现有的各类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产销合同。合作社在各乡镇、各村社(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设立若干个专业站点。各专业站点按照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的合同,与分散的农户再签订产销合同,定期收购农户手中的产品,统一、集中供应给龙头企业,架起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这种连接方式,能有效解决分散农户直接与龙头企业对接难、保护自身利益难的问题,是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较好形式

8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服务功能,继续探索农科企结合、订单农业等产业化经营模式。

为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我县在上年发展订单生产的基础上,加强了科技部门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优势,抓好对农民的引导服务工作,为企业和农民牵线搭桥,继续探索农科企结合、订单生产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引导,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从全国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对指导农民进行规模种植、保障生产效益,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乡村干部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是我县发展产业化经营的途径之一。在农业、科技及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通过农业部门引导扶持成立辣椒协会.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经营 浏览次数:112 发布时间:2012-12-21

湖南省乡镇企业局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夯实农业基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重大作用。当前,我国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8.4万个,辐射带动全国40%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11.1万家,销售收入5.7万亿元,所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经营主体如何培育?未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怎样构建?11月26日—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进行了积极探索。

农业产业化组织成为现代农业建设重要主体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对接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重要途径,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靠,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营组织实力不断壮大,有力促进了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十年来,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快速发展,优化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注入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供应的重要主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支持促进作用。

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孙中华介绍说,2002年以来,全国各类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基地投入资金年均递增23.8%,2011年超过3000亿元,其中改良土壤、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000多亿元。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站长陶怀颖认为:“龙头企业上连基地,下接市场,他们不断强化良种繁育、原料基地等上游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拓展包装储藏、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等下游环节,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截至2011年底,各类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14.7亿亩,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5%,比2002年增长1.7倍;带动牲畜饲养量14.2亿头,占全国牲畜饲养量的77.5%,比2002年增长1.8倍。产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产业化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连贵说。

2011年底,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达1.12亿户,比2002年底增长54.5%;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477元,比2002年底增长2.6倍。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保护价和加价收购农产品、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途径,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达到互利共赢。截至2011年底,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数占总数的98%,比2002年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

“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创新提高阶段,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由松散型利益关系向紧密型联结转变,由注重单一环节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多环节转变,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

农业产业化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通过什么途径、依靠什么力量、采取什么办法来推进和实现„一体化‟、„四化同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作用就是重要的现实选择和可靠力量。大力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推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推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引领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促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韩长赋表示。

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认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进入重要机遇期,这也为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所研究员张晓山分析说,我国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意味着农产品消费需求也进入到新的增长阶段,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撤境。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说,今后我国将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第四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企业发展情况】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红军四渡赤水河畔川南名镇二郎镇,与国酒茅台,中国名酒郎酒共享得天独厚的酿酒地理资源。公司成立于1980年,2007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组建为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建设成为一个集酱香、浓香、五粮兼香型白酒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非公有制企业,是古蔺县继郎酒、仙潭之后的第三大酱酒生产酒类企业。

公司(二郎)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拥有资产1.96亿元,年产白酒4000余吨,其中酱香型白酒2000余吨,浓香型及五粮型白酒2000余吨;(永乐酱酒园区)为积极响应四川省“打造中国名酒金三角”的战略部署,助推中国美酒之乡古蔺县的开发进程,扩大红军杯酒业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目前良好的发展平台,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2010年投资在永乐镇酱酒工业园区征地200余亩,分两期就本企业的产能、安全、技术、设备、环保等方面的需要分两期进行扩能改造,争取公司年产量达到10000余吨生产能力。

【原料生产基地情况】

为助推泸州酒业发展,加大力度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我公司已申报成功由县政府农业部门组织建立的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认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本企业原材料生产基地,拥有小麦生产基地6万亩,高粱生产基地3万亩,确保了我们企业的原材料质量,从而保证了我们的产品质量。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情况】

我们企业实行“企业+基地(专合社)+农户”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良性互动能力,引导农民调优粮食结构,种植市场适销的高粱产品,极大地提高了高粱的商品率,集中连片订单种植,实现规模效益,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和带动农户就业增收情况】

我公司通过合约确定农户为原料生产户,速度建立生产基地,保障了加工原料供给,推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服务的五统方式。对加工原料实行定价收购,通过定价保障农民利益,我们对加工原料实行保护价收购,在市场低迷时保护农民利益,从而实现加工原料的稳定供给,确保企业稳定发展。我们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较好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保障了生产加工原料的稳定供给。当订单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按订单价格收购,当订单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企业就按市场价格收购,使农民即有了最低保障又得到即得利益,大大

提高了粮食订单的履约率。我公司发展的9万亩原材料生产基地带动了农户约7万户,使得农户增收300多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户就业率。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我公司一直坚持“强化管理、狠抓质量、打造品牌、服务客户”的方针,生产上紧紧围绕质量为中心工作。

建立考核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公司加大了对安全方面的考核力度;加大了对违规违章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现场开取“违规罚款单”制度;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到班组,做到了领导强化,任务细化,措施硬化,工作深化,促进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我们把安全工作切实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每个车间设臵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奖惩与安全责任人的考核结果直接挂勾,凡是安全工作不到位的,一律不得参加年终个人评先,安全责任的落实保障了本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生产上我们坚持进行了每月三至四次的安全检查,对安全生产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消防安全、安全保卫等方面进行监督指导,提出改进意见,督促整改,提高了各部门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的预防风险,消除隐患,确保了安全形势稳定。

公司始终坚持清洁化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体系,注重管理团队的优化培育,管理能力的训练。科学的管理体系,优秀的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为红军杯酒业管理能力的提升、业态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经营管理保障。努力营造有利于管理和技术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公司的整个制度体系得到进一

步健全完善,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制约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8月获得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通过制度的强力推行,员工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对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保护环境情况】

为保护环境,我公司永乐酱酒基地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储存量1200立方米,处理量500吨/日的污水处理站,投资2000万元建设完成了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并且具有清洁燃煤技术的2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

【社会公益】

红军杯酒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为了回报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厚爱,多年来先后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600余人就业,永乐建成以后将解决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供应酒糟和曲草给当地养牛场,扶助了农民致富,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在帮扶特殊教育学校、敬老院等各类弱势群体,支持贫困学生上学,捐助栋梁工程,救济冰雪、地震灾区等公益事业中共计捐款80余万元。

【存在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一、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成为我们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二、产业的链条不长,两头发展不够,特别是连接农户的机制上,还没有解决好利益分配机制。

三、龙头企业资金,仍然紧张,对龙头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四、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编低,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外部环境支持体系。为此我公司建议:

一、加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基地建设

加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紧密型,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关键。要在继续落实对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贴息等政策的同时,尽快研究扶持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的政策,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增加对基地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检测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二、探讨支持龙头企业的有效形式

目前,金融部门都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专门政策,并安排了专门的扶持资金,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企业还没有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要积极探讨支持龙头企业的有效形式运作机制,形成支持产业化经营的合力。

三、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要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开展合作,创新研发的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龙头企业

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给予加大。

四、搭建形式的综合服务平台

龙头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融通、基地建设等方面各有优势,要组织开展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接活动,促进龙头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深入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贯机制

现阶段龙头企业规模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在规范定单形式,稳定合同形式,鼓励合作与服从形式的同时,对那些同基地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真正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同农户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5月15日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经营汇报

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汇报

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是河北省具有较大规模、拥有研发体系、先进技术、专门从事野生绿色饮品开发生产销售的企业集团。集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资产总额亿元,企业员工1200人,是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先后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QS市场准入、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蓝猫集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燕山脚下,毗邻世界文化保护遗产清东陵,四面环山,山水相依。依托满山遍野的酸枣资源,经过几年不断地对野生酸枣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打造出了纯天然绿色饮品的知名品牌,形成了野生酸枣饮品的易拉罐、玻璃瓶、PET、利乐包四大包装体系和酸枣原汁、无糖酸枣汁、含汽酸枣汁、酸枣茶四大口感体系的产品格局,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截止到2008年,企业生产能力已达到10万吨,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3614万元,同比增加%,实现利税37.5万元,同比增长%,出口创汇360万美元。

一、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创建科技领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浑身是宝的小酸枣在蓝猫集团开发利用前自生自灭、无人问津,蓝猫集团以发展的眼光、敏锐的捕捉力看中了野生酸枣的药用价值、保健功能和深度开发利用的市场空间,确定了“把小酸枣做成大市场,培育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把企业打造成拥有一流产品、一流技术、一流品牌的科技领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科研、高校力量,组织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体系,通过不断地产品开发、科技创新、酸枣基地建设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蓝猫集团不仅拥有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近百个品种的核心产品,还开发出了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具有独特口感和保健功能的酸枣干红、酸枣仁露的产品项目储备。二是通过项目建设迅速提高产能。2008年底投资2000万元建设酸枣饮品的提汁生产线,该项目拥有蓝猫集团自主研发的“酸枣预蒸渗透提汁技术”和“生物保鲜技术”及“生物工程发酵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第一家完整的拥有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即可把酸枣彻底脱核又不使酸枣营养流失的生产线。而投资6500万元,于2009年2月份投产的易拉罐生产线更是拥有了易拉罐注氮工艺技术、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和无菌冷灌装技术,此生产线出手就是高起点、高标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以上两条生产线已经运转正常并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30万吨果汁、果奶项目的逐步建设完毕,到2013年蓝猫集团的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5亿元,成为又一个民族品牌的旗帜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打造农企双赢共生的产业链经营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制约企业发展的原料问题逐渐显现,仅仅靠周边农民每年上山采摘的原料远远不能满足蓝猫集团生产需要,而省级蓝猫集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责任也要求企业必须承担带动

农民致富,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业产业链的责任。为此,蓝猫集团以企业+基地+农户即以市场连企业,企业连基地的模式实施了十万亩酸枣基地项目建设,与全市22个乡镇、156个自然村、2.8万农户签订了种植协议,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在涉及基地建设的乡镇分别建立了技术辅导站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新方法,推广新品种。由于技术服务及时、到位,基地农户的收购价格又高于普通农户收购价格的20%,从而极大调动了农户种植酸枣的积极性。酸枣基地不仅大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其种植收益也非常可观,使当地农民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他们靠小酸枣走上了致富路,过上小康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扩大酸枣基地的建设,原本荒芜的秃山和丘陵加强了植被,保持了环境的净化防止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给农业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长远的社会效益,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同时,果奶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使蓝猫集团成为遵化市唯一一家鲜奶加工和鲜奶消费企业,每天加工鲜奶近百吨,惠及奶牛养殖户8500户。除此之外,在水果种植比较集中的21个乡镇建设了5万吨水果种植基地,带动农户5000户,户年增收7000元。为了从组织上确保基地运行的稳定性、长期性和有效性,蓝猫集团从资源上保证基地建设的顺利发展,一是从资金上保证每年提取销售收入的2%作为基地发展基金。二是从人才资源上保证通过与科研单位、涉农大专院校联合,加之集团研发人员组建350人专、兼职技术研发队伍,保证了农民种植、养殖的技术服务。三是建立了由公司和基地农户代表及乡镇干部共同组成的基地管理委员会,从组

织上确保基地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酸枣、水果种植基地的建设,使蓝猫集团大幅度提高了产业化组织程度,综合带动农户4.5万户,为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带动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酸枣基地的建设、酸枣产量的增收也解决了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原料不足的问题,奠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真正形成了农业产业链,形成了农企双赢共生的产业化经营。

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蓝猫集团在企业快速发展时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企业资金支撑力度不够。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仅仅依靠企业良性循环、良性经营所取得的效益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市场的开发、产品的研发、品牌提升随之带来的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缺口,企业深感融资的难度太大。尽管企业也得到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的扶持,但只是建设资金的一部分,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所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重重困难,蓝猫集团保持困难面前的清醒头脑,在危机中接受挑战、寻找机遇。一是坚定不移的实施“把小酸枣做成大市场,培育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战略,推出野生、绿色、环保概念,打造中国野生第一品牌。二是依靠国家政策扶植,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实力。2008年底投产的酸枣提汁车间、2009年2月投产的易拉罐生产线已成为蓝猫集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三

是重新进行的产品定位、卖点提炼,整合了产品线,统一VI形象,加大广告投成和终端拉动,使产品销售量大幅度提高,在利润空间缩小的情况下,以量取胜。四是实行成本效益计件考核,把成本效益的观念贯穿生产经营之中,大大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同时也使职工收入在2009年的大环境下不降反升。五是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顾客满意的产品扩大企业销售,从原料把关一直到产品出厂,严格按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万无一失。六是蓝猫集团依据饮品产业的特点,在营销模式上进行了大量创新,独立创立了具有蓝猫特色的直接开发终端、掌控终端,在终端上做强势品牌的复合直营体系,目前体系建设已经完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9年,蓝猫集团虽然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但是通过农业产业链的打造,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大限度消化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

万元,实现利税万元。通过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产品品种的迅速增加、产品品牌的迅速提升、酸枣、鲜果基地的建设,把蓝猫集团打造成多元化、多品种、跨行业发展的企业集团,争取企业规模、综合实力进入同行业十强之列。

四、企业下一步打算

一是分步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蓝猫集团30万吨果汁、果奶项目已经获国家批准,随着此项目的投资实施,同时扩大配套的酸枣基地和鲜果种植基地的建设,到2013年使企业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二是积极谋划蓝猫集团的企业上市工作,争取在三年内企业上市成功。三是精心打造培育蓝猫饮品的知名品牌,使蓝猫成为中国野生第一品牌。四是构建并形成覆盖全国的完善、顺畅的市场复合型营销网络,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五是在2013年完成华中、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生产基地的建设。六是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酸枣研发中心作用,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实施现有储备产品酸枣干红、酸枣仁露、酸枣咖啡、酸枣酪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试产、投产,由目前产品的100个品种增加到300个品种。七是立足于企业管理的创新和具有蓝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打造,努力做大做强蓝猫的百年基业。

下载浅谈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2005年,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

    农业产业化经营申请

    申请XXX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XXX有限公司坐落于XXX。该公司是一家以生猪养殖、销售为主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经营龙头企业。公司创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48万元,法人代表XX。该公司现有资......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

    山东永明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一、 企业基本情况 山东永明集团位于曹县城北开发区内,占地220余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现有员工200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

    农业产业化经营复习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业 第一章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 1. 原始农业大致开始于旧石器时期。( × ) 2. 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发展节时、节地、节水、节能的农业制度与......

    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一般来讲,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化程度、生产力水平、资本积累相对发达的必然产物。对贫困地区而言,农业产业化既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又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但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为实现向经济强县的跨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把工业的理念注入农业,抓龙头企业发展,抓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抓服务体系建立,抓农业专业协会组建......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县委、政府: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