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教法培训体会
《品德与生活》教材教法培训体会
3月4日,我在市三小参加了《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教法培训,首先,马瑞珍老师做了一节二年级的《美化家园》课,并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进行教材教法培训,然后,杜玉玺老师又做了进一步的指导,这一次的学习,我收获甚多,体会如下:
收获: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活动》,主要分为四点,分别为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操作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奠基活动。马瑞珍老师做的《美化家园》这一课,通过编贴近儿童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中扔废纸、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扔馒头等行为产生的垃圾,教育学生保护资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同时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还有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这一环节,让学生发挥想象做沙发套、手套、笔筒、不倒翁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创意活动。整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气氛非常活跃,课堂收效很大。
启示: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自己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己,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握课程目标,充分利用家庭与社会的资源,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建议:
让城里的优秀教师下乡给农村的孩子们多上几堂这样的优质课。
贾爱玲
2014-3-6
第二篇:品德与社会教材教法培训体会
小学教材教法培训的体会---观《社会呼唤诚信》
高阳小学 范花萍
今天我聆听马老师讲的《社会呼唤诚信》一课,我的收获甚多,下面就我的认识谈一谈 :
一、正确合理的使用教材: 在我们的品社教学中,教材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就像指南针指引着学生去学习。在品社的课堂上可以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按部就班的使用,而是可以把课题当成一个话题抛引出来。
教学过程就像和孩子们在聊身边的事情,教材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能够掌握的情况进行适量的整合和删减,把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借组教材这样学习素材,让它成为一个个活性的因子,让学生们更有话可说,更能真切的去感受诚信的重要性,在自然而然中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观,把主动权让给孩子们,创建了一个涌动的课堂。
二、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 夸美纽斯说过: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于感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最容易被他们所接受,要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不要给学生压力。在本节课中马老师让学生们理解到社会中的各种承诺形式,继而引出诚信的话题,并通过合作交流社会生活中这些承诺的陈行事历和不诚信实例并说说诚信的好处和失信的坏处 这一正反面的事例,在讨论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在教学中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并学会向学生学习,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智慧去理解,让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学生的感受就是最好的品德教育,让学生从轻松的氛围中走向自信,让轻松成为课堂的主调。在轻松的课堂中领悟到诚信的重要。通过这节课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诚信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根基。要培养诚信的良好道德品质,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应该做到诚实、诚恳、实事求是,重信用,守承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不讲诚信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和烦恼。从中体会到,失去诚信,最终受到损失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使学生认识: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失去诚信,不仅给当事者造成直接的伤害,也使整个社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之间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三、小组合作真实有效
马老师能把课堂的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突破,交流汇报朴实,对合作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能提升本节课的深度。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才能使受教育者自然发展,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课堂是走进生活的天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的场所;课堂是发现生活的乐趣;引领学生体验生活的场所。
第三篇:2014教材教法培训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内容及心得体会
安居校区
赵华萍
2014年9月16日,我有幸参加教研室举办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教法培训活动,为我们授课的是《品德与社会》的马老师,此次教材培训既有理论渗透,又有实课指导,对我来说如一场及时雨,受益匪浅。培训的内容共有三大方面。第一方面:几个度
1.备课前:作为一个读者,教师自己对教材提示的内容,有着怎么样的理解。
——独立的深度思考,利于驾驭课堂教学。2解读教材:
单元结构:课题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是什么?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
课程是生活的,也是综合的,逻辑的,是整体的。但同时又必须经进行整合。
举例:六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学会拒绝》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诱惑和陷阱,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思维、意志、可塑性,需要提高自我的管理能力。针对此情况马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利弊并能运用正确方法抵制诱惑哦。第二方面:怎么利用教材
1.教材提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什么?解决什么问题。2.教材上的事例是范例(共鸣的;个案的;生活的)。在对话,交流沟通中,达成价值共识。——不是那教材上的例子,玄断定本班的学生实际,或进行简单的讨论,说法感受,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看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引领?启示?教学思路?怎样进行价值引导,而非价值输入?
3.让教材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自身的道德意志力,敏感性,辨别和分析的能力。我们用什么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在情感价值观,思考策略,行为指导等方面帮助学生?教材给了我们什么提示? 举例:还是六年级上册《学会拒绝》,未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利用视频中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结果会怎样?要进行多元思考,在教师的提示下,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小组活动进行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战胜诱惑的必要性。第三方面:教学建议
不要用教师终结性的思维(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思维的起点,给予充分的讨论,直面冲突,解决困难,达成价值共识,关注学生道德意识等生成的动机等,在变化多样的现实环境下,帮助他们梳理清楚核心的价值观。
举例:以五年级上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为例,了解各民族不同生活习惯,怎样对 待生活习惯饮食不同,汇报交流,形成统一观点。
1.本单元编排的基本观点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串联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按照主题编排内容
追求历史与现实的联结,透过历史理解现在,通过现在认识过去。体现课程内容与儿童世界的建构关系 2.本单元编排的逻辑思路 六年级上册品社《不能忘记的屈辱》这课初步了解近代中国曾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重获新生。遭受欺辱——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路,最后取得成功。
凸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图,学生会产生什么疑问 结合课件和视频了解《破碎的山河》和《被掠夺走的中国国宝》的内容。
通过教材培训和课例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以前在教学中的不足,马老师对教材的精辟讲解分析,让我明白了上好一节品德与社会课,首先要读懂教材,全面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脉络确定课堂结构。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和指导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条件,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开展有效的活动。其次,教师是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和指导者,而不是统领、导演和指挥者。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应关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对活动内容、方式等进行适当的调整,把握课堂的生成性,确保活动的有效、深入开展。
《品德与社会》一科,涉及面广,知识丰富,需要老师既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又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灵活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
第四篇:数学教材教法培训体会
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9月20日,参加了在振兴街小学举行的数学科教材教法培训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受益匪浅。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员示范引领作用。本次培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采用了现场观摩、示范引领、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了培训。
1、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心理准备,随时将最前沿,最新鲜的思想注入到教学中去,能巧妙地使用小组合作及展示交流进行教学。
2、重视教师数学语言的表达,教师语言要简洁精练。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学生语言要严谨。
3、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与学中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关注练习的有效性。课堂练习不能太过简单,失去思考价值和参考意义,要把一道练习题变成一道思考题,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实现对所学知识及方法的归纳,总结。
5、方法引领到位。课前让学生尝水的活动中引出学习数学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同时注重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能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交流起来,另外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激励,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平时的工作中要钻研课标,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建议:
1、定期组织类似的培训会,加大农村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
2、组织低段的观摩课,引领农村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环节的各种能力。
3、深入农村学校进行指导培训。
白北关小学田世莲
第五篇:实施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体会
实施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体会
重庆永川南大街小学 唐家业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新课程、新教材能否有效地展开,则取决于教师的主动参与。理解一门新课程、新教材、一种新教法,就意味着要建构新的教学生活。我学校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是选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国家教育部2002年5月颁布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编写的。为了了解这期教材的编写基本理念、目标、及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师用书和学生课本,认真的进行了阅读。在此,我谈谈实施《品德与生活》这门新课程中的体会。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落实
我先谈谈平时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作为刚接触品德与生活课的我遇到两个的问题:一是品德与生活课程与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有哪些不同?二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到底该怎么进行?我想“品德与生活”课与以前的“思想品德”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它们目标的不同。品德与生活课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品德与生活课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几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想办法去了解,就获得了有关这事物的知识和技能。在这过程中,儿童对这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各种习惯等几个目标的达成是同时进行的。而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有的时候是把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目标是割裂开来进行的。在这一点上,过去和现在的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教学时,一是,在落实目标方面要到位;二是,教学活动不能随意性。根据课标要求,由于品德与生活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老师不但要注意活动的形式,而且要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我上《平安回家》这一课。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并懂得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交通标志画出自己记住的图案,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知道各种交通标志代表的意义,说出自己应该怎样遵守。然后做活动性游戏,“红绿灯”进行实践。
老师如果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根本就没有去想该活动设计的目的意义何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在教学中要加强目标意识,结合教学,我想提出以下四点:(1)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单元的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5)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首先,与以往的品德课不同,我们的目标是多维的、综合的。其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我们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再加之,我们的这门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的教师的确有必要,而且需要认真负责地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不是简单地读懂了教参文本上所提示的目标,而是要内化它。其次,明确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导向。脱离目标,或者说目标落实得不够深刻,就必然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也必然会停留在浅表层次,无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
二、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
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从教材的编写上看,思品教材是以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向学生讲明一个道理,学习一种精神,是启发学生对问题和人生进行思考。所选材料存在滞后性,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而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生活课内容及呈现方式与过去的思品课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教材,解读教材。实际上这就是学习课程标准,备课前必须要做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要搞清楚教材给了我们那些信息,分别提示的是什么,要展开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讨论。教材还给我们留有空间,它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要结合教材,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我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例如,人教版一上第 17 页上《画画你的好朋友》这一课。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同学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不相同;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学生根据同学的特点猜猜他是谁,让学生根据同学的特点圆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等活动,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外貌不同、性格不同、思维不同、审美不同、价值观不同,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研讨氛围。老师在这氛围中继续深入引导学生探讨:“我们该怎样对待别人的不同?”这一目标话题。像这种情况就很好地落实目标,找好了目标的落脚点。现在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以前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在很多方面,让老师产生了困惑。特别是“怎么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这是一个难点。这涉及到教师如何解读教材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总结如下几点:第一,教材是范例,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特别是体验性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具体性、生活性和本土性。因此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是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儿童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需要教师的着眼点是儿童这个主体,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第二,教材中的弹性空间,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参与教材的意义建构。它也是我们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儿童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表现。教材对儿童来说,是开放的和生成的。教材,不再仅是用过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第三,教材和师生的关系,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一起要面对的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儿童在分享教材中的儿童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着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教室中的儿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这才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这学科的特点。
三、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教学活动方面,现在问题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也是老师们的一个困惑。活动的设计及其有效性是一个问题。现在,似乎存在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好像不设计活动,就不是新课程了。的确,读懂了教材,应该怎样来设计教学中的活动呢?这个环节很关键,也是老师们感到困难的地方。我认为设计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紧扣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第二,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三,活动设计要注意还原生活。不要简单地只从表现形式上去模仿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活动,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要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设计活动时要还原到学生生活中去。如,在设计《我们的校园》这课的教学活动时,不但用了教材中提供的活动,而且还结合本校的小喇叭艺术节、小喇叭体育节、小喇叭科技月等学生生活中的活动材料,来设计教学中的活动。第四,活动设计时,要预设活动中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因为同一个活动,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老师要尽可能多地预设会产生的新问题。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需要将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就活动而言,我想能否从这几个方面把握:(1)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2)活动的目的性。活动是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要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现在不少老师偏于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了。(3)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4)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说,教材上提示的一些活动,我们不一定照搬,但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借用其形式、方法,或者借用其内容,改变形式和方法,易于操作。
四、关于教学实施
教学的实施最主要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践我们的教学活动设计。从目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我们觉得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大家注意。首先是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不仅要进行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也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一定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说教,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收者。我们要把自己真正地作为课程的资源,与孩子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讨。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心理的支持,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在上“我爱我家“这一课时,她就带上了自己九岁时一家人的照片,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家的故事,家的点点滴滴。这时,她已经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把自己的感受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师生一起融进了感人的课堂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位老师在上“规则在哪里“这一课时,她与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共同活动,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学生也倍感亲切。其次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没有用问题来统领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但热热闹闹的课堂是不是就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这些活动的有效性如何?这是值得十分关注的。我想,要注意的就是预设目标是否达成。如果离开教学目标的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例如,在上“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时,学生给没有颜色的鲜花涂上了颜色以后,都贴在了黑板上,老师叫学生说说这些鲜花,一位学生说“五颜六色”,一位说“各式各样”„„,老师尊重学生,并对每位学生涂色的选择给于肯定,而不只是表扬学生回答问题这一反面。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语文课的的词语比赛,是要通过给花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而学生回答老师的答案也不一样,恰恰说明他们的感受也不一样,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目标意识明确,所以他的表扬使每个学生都很高心兴,使活动的目标也能很好地达成。
五、关于学习研究方式(调查学习)
新课程、新教材提倡我们的教学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对于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的教材中,品德与生活的学习方法比较多:我这里只谈谈在我们教学实践中运用比较多的调查学习法。我觉得老师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调查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不要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调查表来使用;二是调查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因素。总之调查学习方法的运用,要注意它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如在教学《平安回家》这课时,就设计了一个“外出参观方案”活动。在学生学习这课以前,老师要求学生 上学、放学回家路上,观察交通标志,并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画出自己观察到的交通标志,学生很有兴趣去贯彻。在学生对一个个标志进行说明和讲述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关系。还要教育学生要向生活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我认为不能出现“调查内容教师设计好,学生只是被动执行”这种现象。关键在于,没有确立问题意识。儿童还未产生“为什么”、“怎么会成为这样”这类问题和疑问,就开始了调查活动。也就是说,在调查学习开展前,要充分培养儿童探究的好奇心。我们希望教师在重视儿童的调查活动和体验活动的同时,重视由活动中生成出的问题、疑问和发现。让儿童在调查中学会思考。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要帮助儿童学会探究性学习,渐渐地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能积极关注,自主地观察和思考,形成具有社会性的思考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还促进他们发展成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的公民。同时,要根据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水平,进行学习研究方法的指导。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
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一种范例。所以,如何开发资源,或者意识到从生活中捕捉教学资源,是目前教师需要具备的一个素质。当然,对老师来说,也的确需要一个从意识走向自觉实践的过程。教学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教师观念转变的关键。这个问题,涉及到课程和儿童生活经验相连接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课程是为了生活,同时,儿童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学习道德,才能自觉地产生对道德的认同和实践。另外,正确理解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处理教材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适用问题。因为我们关注生活,这本身就超越了城乡差别,我们的差异在于生活的多样化,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是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中,引领儿童走向更美好的生活,从小过有道德的生活。教材能为大家提供的是这样一个空间:师生互相倾听和对话;尊重彼此的观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注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我上《平安回家》这一课。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并懂得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交通标志画出自己记住的图案,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知道各种交通标志代表的意义,说出自己应该怎样遵守。然后做活动性游戏,“红绿灯游戏”进行实践。
充分利用教材的活动范例,并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教材和改编教材。如:在交了《校园铃声》这课后,学生上课了上课铃了才去上厕所,上课了书本还没准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间十分钟》这课时,自编了一首儿歌:“下课铃响了,课间十分钟。先把厕所上,再把水来喝。来到操场上,有的跳绳,有的踢毽,有的拍皮球,有的做游戏,大家玩得真高兴。”这样学生就明确了下课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上了课再去解便的情况没有了,课堂用书、工具也准备好了。学生并能根据儿歌编讲课内图片内容和根据自己活动的内容创编和增编儿歌。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