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地经验:温州成立首家农村资金互助会
外地经验:温州成立全省首家农村资金互助会
为整合农民闲散资金,帮助解决农民贷款难、发展资金短缺,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近日,温州市成立全省首家农村资金互助会——文成县黄坦镇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该会严格遵循“组织封闭、对象封锁、上限封顶”和“有效控制风险、规范管理运作”思路,将资金互助会设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只对入会会员提供资金服务,吸纳和发放资金必须限制在本互助会会员内进行,且必须用于支持会员发展生产经营项目,资金互助会的筹资上限为2500万元。目前,该资金互助会发起人15人,会员有1668人,入会资金540.67万元。资金互助社的主管单位为温州市农业局,温州市金融办负责监管。据悉,温州市计划今年在各乡镇(涉农街道)都建立农村资金互助会,争取全市达到100家以上,到2015年基本建成农村资金互助体系。
第二篇:全市首家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成立
全市首家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成立
2012-12-10 17:51来源:江津网
江津网12月10日讯
今日,记者从江津区统筹办了解到,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大坡村河上滩股份合作社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正式宣告成立。这也是全市第一家以社集体资产量化净额出资设立的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
据了解,作为我区的统筹城乡改革试点,重庆市江津区大坡村河上滩股份合作社是由区统筹办牵头在江津区油溪镇大坡村进行的改革试验成果。该股份合作社在群众自愿前提下,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制定清产核资和股权量化方案以及合作社章程,对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理评估,并按合理比例配股量化到人,同时经村民大会依法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
该股份合作社量化的资产主要源于集体“三资”的预期收益。目前,经清产核资和人员统计,该合作社共有股东446人,可量化净资产为836.476万元。除预留254股集体股(折合人民币54.5639万元)用于维持合作社正常运转外,其余可量化净资产折成5196股配股到人,每股金额为1534.9元。
目前,该股份合作社已通过成员大会将集体资产授权委托给重庆市江津区大坡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经营。
第三篇:瑞安市农村资金互助会监管细则(试行)
瑞安市农村资金互助会监管细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市农村资金互助会的监管,规范其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根据《关于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12‟101号)、《温州市农村资金互助会组建核准工作指引》(温农金改办„2012‟9号)、《关于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会的补充意见》(温委办发„2013‟54号)、《温州市农村资金互助会监管暂行办法》(温政办„2013‟13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辖区内经核准,并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取得民办非企业法人资格的农村资金互助会。
第三条 本细则所指监管,是指坚持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监管部门采取多种方式,识别、监测、评估农村资金互助会的运营风险,及时进行风险预警,督促农村资金互助会加强对各类风险包括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社会风险等的防控。
第四条 农村资金互助会的业务运营活动,应当遵守本细则。
第二章 监管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牵头履行对农村资金互助会日常监督管理、风险防范及处置化解职责,负责协调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落实监管措施。
第六条 市金融办是农村资金互助会的监管部门,承担日常监管工作,组织开展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开展风险排查和预警,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和预警处置工作。
第七条 市农林局、市农合联(市供销社)、市公安局、市审计局、市工商局、人行瑞安市支行、银监瑞安办事处等部门单位协同做好农村资金互助会监督管理、风险防范和预警处置。
第八条 农村资金互助会的托管银行应积极履行相关监管职责,根据监管部门需要及时反馈农村资金互助会的专户资金往来、结算、资金流向等经营状况,主动举报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第九条 农村资金互助会达到一定规模后应成立行业协会或联合会等机构,制定农村资金互助会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开展行业交流,倡导依法合规经营,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第三章 监管内容
第十条 农村资金互助会准入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民政登记情况。农村资金互助会开业营运之前应在民政部门完成民办非企业法人的登记。
(二)营业场所。满足农村资金互助会正常经营需要,原则上和合
作社在同一办公场所;营业地址与民政登记地址应一致;不得设立对外经营柜台,在营业场所明显位置悬挂警示公告,并设置举报栏公布监管部门的监督举报电话。
(三)发起人。互助会发起人中不能有直系亲属关系。
(四)经营团队。农村资金互助会的理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和变更应经过审批,经营管理人员一般不超过3人,设经理、调查员、记账员各1人,提倡和合作社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经营管理人员应参加监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
(五)资金托管。农村资金互助会必须选择一家银行机构作为其托管银行,设立账户,为其提供结算支付、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等服务,并签订资金托管协议并报监管部门,严禁开通网银业务,不允许在其他银行机构另设账户。
(六)运行制度。农村资金互助会要建立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根据要求纳入温州市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
第十一条 农村资金互助会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落实“三封”要求。农村资金互助会必须严格落实“组织封闭、对象封锁、上限封顶”原则,按规定向会员提供资金互助服务。农村资金互助会吸纳会员入会资金、互助金及发放互助资金,必须严格限制在会员范围内进行,严格禁止向非会员吸纳和投放资金。
(二)会员管理。农村资金互助会应根据《温州市农村资金互助会监管暂行办法》的要求,建立会员花名册,载明会员相关事项;必须为每个会员建立会员账户,按照《温 州市农村资金互助会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要求进行记载。农村资金互助会应及时根据会员及其账户变动情况更新信息,并将更新登记情况及时报送监管部门备 案。农村资金互助会会员新增、会员退会、资格终止及其权利和义务等参照市级规定执行。严禁随机和零星增加会员。
(三)财务管理。农村资金互助会应执行《温州市农村资金互助会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根据要求确保资金充足率保持在10.5%以上,准备金率保持在13%以上,拨备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准备金率低于规定标准的,不得再行投放资金。
(四)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农村资金互助会应按要求及时向监管部门上报相关数据,数据报表应和相关会计记录及托管银行的相关凭证一致。
(五)信息主动披露。农村资金互助会应主动根据要求按月向监管部门和在营业场所公布互助金使用情况、占用费率等相关情况。
第十二条 农村资金互助会重点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互助金流向。农村资金互助会应该做好每笔互助金发放后的流向记录,跟踪检查农户对互助金的使用情况,并作好台帐,监管部门要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查。
(二)互助金发放管理。
1.农村资金互助会的资金主要用于满足会员间的资金融通需求,必须用于支持会员发展生产经营项目,其中用于农业产业项目不少于70%;会员不得将借用的互助金用于非生产经营项目,不得偿还其他欠款及转借他人。
2.发放互助金必须体现“分散、小额”的特点,对单一会员发放的互助金总额不得超过入会资金总额的15%,严禁“借名发放、化整为零”。
3.对会员及其同一户口簿上的其他会员发放互助金合计总额不得超过入会金总额的20%。
4.对前十大户发放的互助金不得超过入会资金总额的50%。
(三)收益管理。农村资金互助会在资金融通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必须按进行财务决算,报监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按相关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
(四)岗位设置及权限。农村资金互助会应明确经理、调查、记账等岗位的职责,严格根据互助会规定的审批流程、权限发放互助金。
(五)审批流程。农村资金互助会要制定互助金发放前审查、发放时审批、发放后检查等审查程序和操作规程。从业人员应严格履行相关职责,确保业务流程各环节的规范性,全面把控互助金发放风险。互助金发生风险的,相关从业人员应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牵头开展的尽职调查。
第四章 监管措施
第十三条 监管部门采取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外部审计等方式,加强对农村资金互助会的监管。
第十四条 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检查方式。现场检查包括常规性检查和临时性检查。根据计划,监管部门开展现场实地检查,并委托相关中介机构联合开展现场审计。针对非现场监管、举报等途径发现的问题,监管部门可进行临时性现场检查。
(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管理薄弱、风险较高或风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领域;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出现重大异常变化,可能存在问题或有问题需要核实的领域;非现场监管中难以获取充分信息,需要通过现场检查深入了解的领域。
(三)检查措施。主要包括核查业务,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询问当事人或相关工作人员,要求对有关事项作出说明或提供资料;农户实地调查;查询、复制与检查事项有关的账簿、单据、凭证、文件及其他资料。
(四)检查纪律。现场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被检查单位出示工作证件。检查人员不得干预被检查对象的正常经营活动,不得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露所知悉的检查对象相关保密信息。
第十五条 非现场监管。农村资金互助会在开业申请时同时申请非现场监管系统账号,录入会员名单,获得开业批复后及时准确完整地填报会员、互助金投放、回收、准备金等相关信息和数据。
第十六条 外部审计。监管部门每年应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农村资金互助会上一年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并出监管报告上报市政府和上级监管部门。
第十七条 加强社会监督。农村资金互助会应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放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并设置举报栏公布监管部门的监督举报电话。监管部门应在相关媒体公布监督举报方式,并对举报情况进行认真核查。
第五章 风险处置
第十八条 日常风险处置。农村资金互助会在经营过程中,若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可通过与高管人员进行诫勉谈话、下发整改通知书等方式,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可采取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取消“以奖代补”资金、限制分配收益、建议银行机构取消融资等合作业务等监管措施。
(一)未经审批擅自对外经营的;
(二)超范围经营业务的;
(三)未经审批擅自改变经营场所的;
(四)在相关部门行政告诫、警告、责令改正等期限内未纠正违规行为的;
(五)拒绝或者阻碍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监管检查的;
(六)不按照要求和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七)违反本细则第十、十一条规定的。
第十九条 重大风险处置。农村资金互助会在经营过程中,若发生下列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或由其委托的监管部门负责查处,根据情节轻重,责令停业整顿1-3个月;若发生特别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整顿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由市人民政府或由其委托的监管部门予以关停,市民政局根据市人民政府或由其委托的监管部门查处意见依法予以撤销登记,并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该互助会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集资、吸收公众存款、高息放贷行为;
(二)提供虚假或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行为;
(三)发生账外吸纳会员入会资金、互助金,账外发放互助金,账外收入互助金占用费等账外经营行为;
(四)违反农村资金互助会互助金占用费率相关规定,发生向会员收取高额互助金占用费,或向会员收取手续费、咨询费等行为;
(五)发生不按实际经营情况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行为;
(六)以农村资金互助会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从事股票、债券等交易活动,或以投资、固定回报等名义参与民间借贷行为;
(七)违反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发生利用不法手段回收互助金行为;
(八)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条 经营团队违规行为处置。农村资金互助会工作人员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有违规行为的,由监管部门督促农村资金互助会进行查处,其中涉及高管人员违规的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规定取消其任职资格并实行行业禁入;构成犯罪的人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对农村资金互助会的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未尽事宜由市金融办、市农林局、市农合联(市供销社)共同研究决定。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由市金融办负责解释。
第四篇:史口镇成立全区首家农村私营企业妇委会
史口镇成立全区首家农村私营企业妇委会
典型材料
为进一步加强妇女组织建设,引导教育广大妇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治水平和工作技能,推动史口镇妇女的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凡是有妇女的地方就有妇女组织的目标,今年3月份,史口镇妇联在龙源化工首先成立了龙源化工妇委会,龙源化工妇委会下设:化工车间、沥青车间、后勤三个妇女小组。各妇女小组在公司妇委会的领导下,统一目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发挥妇女半边天的核心作用,把妇女教育工作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贯穿于妇女职工工作、学习成长的整个过程,推动了全公司的各项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结合全镇“巾帼文明岗”争创活动,公司妇委对已经成形的项目和基地,加强联络和协调,对其中优势项目采取优中选优,优中强优的措施,靠上做工作,真正做到企业、妇女、社会三方共赢,将优势项目做成了名牌,扩大了企业知名度,提高了企业效益,也充分调动起了企业女职工的积极性。
其次,新成立的龙源妇委会非常注重对私企女职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坚持以劳动力市场和妇女需求为导向,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势施教,在扩大培训规模的同时,优化培训供给结构和产出结构,实现了总量目标与结构目标的统一。截至目前,共为妇女就业提供岗位38个,有效推动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第五篇:韩国、印度农村资金配置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韩国、印度农村资金配置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人口大量向非农领域转移,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活动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快速进行。农户已经不完全局限于农业生产经营、外出打工、自营工商业等单纯活动,目前,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在现代化的工业经营理念加以指导、规范。然而,以现代化的工业经营理念为指导的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量比小农生产更加旺盛,生产资金缺口量更大,最终导致农户借贷需求潜在意愿不断增长。显然,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资金缺口仅靠内源融资及农村信社小额贷款很难满足,客观上产生了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韩国、印度的合作金融运动全面推进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正体现了金融合作在农村市场经济运作中所发挥的强大生命力。但是,由于农村合作金融起源和成长路径互不相同,其所处的具体经济环境与历史传统也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国家农村资金配置模式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比较和分析农村资金配置较为完善国家具体发展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韩国、印度农村资金配置模式分析
(一)韩国农村资金配置模式
仅仅用30年的时间,韩国就完成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从此,韩国真正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政府主导的农村资金配置模式改革的巨大成就,对于我国农村资金配置的相关制度改革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农村资金配置模式中的农协组织。1961年,在韩国农业部门努力下,由旧农协和农业银行合并构建韩国农协的农村金融组织,具有综合协调和服务其信用事业部门职能,全权负责农村金融工作。农协会金融业务主要有中央农协的中央协会银行、信托业务、保险业务以及以农民组合成员为对象的农村互助金融业务、为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民提供信用保证等业务组成。其中,中央协会银行主要负责调配农业生产发展所急需资金,并不断挖掘、扩展新型金融产品业务。信托证券业务主要通过开展信托证券业务方式来提高农民收入,并将信托事业资金、其他事业资金用于各种有价证券并开展高效率金融商品的市场交易,最终达到确保资金储蓄竞争能力的目的。农村保险业则是为保障入会会员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为了保证其生活稳定而开展的财产损失救济与生命保险等行业的总称。基层互相金融机构是指为协会会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日常生活急需的融资服务金融机构。在韩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中,基层农协的“相互金融”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2.韩国农村资金配置模式主要特点。一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无论是从农村土地改革至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建立,还是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居住环境到农村社区的全面建设,都体现出了政府部门对韩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二是财政投入力度大。以韩国政府部门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为例,韩国政府部门规定,凡是在“农村工业园区”成立的中小企业均可获得5亿韩元的设备购买资金,2亿韩元的企业周转资金,同时,韩国政府还对农村工业投资准备金的全部损耗给予追加补偿。
三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置。农业作为韩国基层产业部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政府农业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在韩国农地改革完成后,政府于1961年及时将全国农业合作社联社与韩国农业银行合并,行使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通过金融与非金融系统的紧密合作促进农业发展;1981年又将全国农业合作社联社的专业合作社和前畜牧业发展公司合并,成立全国畜牧业合作社联社;1983年,该社获准经营银行业务,执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和任务。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过程中,农业政策性金融逐年增加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投资,扩大农业长期低息政策性贷款。
(二)印度农村资金配置模式
农村的极度贫困问题已成为印度民族独立后产业结构经济改造、生产恢复与稳健发展最为紧迫的任务。为此,印度展开了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农村生活贫困为主要目标的农村资金配置模式的全面改革,此项改革以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之中的农村金融配合与支持为出发点,以全面推行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中心,通过向农户提供信贷、财政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等一揽子农业补贴政策措施来进一步刺激农业快速发展。
1.农村金融体系。印度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各级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合作银行、地区农村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等相关金融组织构成。其中,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已成为向印度各级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信贷业务服务的主要机构,同时,根据印度储备银行(印度中央银行)相关业务授权,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享有对各级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监管的权力,其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印度农村金融中央银行,成为农村信贷制度的主要核心与实施者。合作银行是印度农村信贷的基础力量,其由基层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地区性中心合作银行、邦合作银行三机构组成,该银行主要以发放短时期农业生产贷款为主。地区农村银行机构主要由中央政府、邦政府与商业银行三方出资组建而成,向社会最基层、最脆弱小额借款者提供农业生产扶持贷款服务是其成立最初目的。
2.专业指导机构。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成立于1982年7月12日,由各级储备银行的农村信贷部门、农村计划与信贷组织机构、从事农业生产融资业务的公司合并而成,构成了印度农村信贷的专业指导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强有效的农村信贷扶持及相关金融服务业务,从资金角度促进涉农产业的改革与健康发展,进一步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与农村经济繁荣,具有信贷职能、开发职能和监管职能。信贷职能是指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通过生产信贷方式对正在开发的农村地区,研究、制定信贷计划、全面监管农村信贷资金基本流量、为农村金融机构制定相应政策与具体业务操作指南,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包括生产性贷款、投资性贷款、转换性贷款和直接融资等。开发职能包括帮助合作银行和地区农村银行准备开发行动计划,为互助组和互助促进机构融资,增强农村居民偿还贷款的意识。监管职能是印度农村发展银行区别于许多国家农业政策性机构的显著特点,也是印度农村发展银行行使农村金融指导的重要手段,同其农村信贷资金支持职能一样,是印度农村信贷指导制度的重要支撑。
3.农村资金配置模式特点。经过四十余年的体制改革与实践,印度农村资金配置方式呈现出独特之处:一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明确。在农村基层公共物品供给与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之中,印度各级政府机构之间如何分工及合作模式,均有宪法加以明文规定,如农村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农村医疗服务均由中央政府与邦政府共同负责,农村饮用水工程事项则由邦政府完成。二是农村金融体系在结构上与功能上层次强。印度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储备银行、商业银行、农业信贷协会、各地区农村银行、土地发展银行、国家农业与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与信贷保险公司组成。各个农村金融机构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模式,竞争与协作共存,结构层次鲜明,功能互相补充。
韩国、印度农村资金配置模式经验及其启示
(一)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增强各级政府的协调配合
在2004-2013年,韩国政府利用十年时间投入了119万亿韩元支持本国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同时,各级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也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模式由政府部门推动层层建立的。然而,印度联邦政府通过对联邦农业管理部门、各个邦农业管理部门之间权责进行清晰的界定来实现对本国农业的有效管理。以印度农业生产科研系统为例,印度农业生产科研系统由中央、地方、高等院校三部分构成。在中央,印度设有农业研究理事会,是全国性的农业科研协调组织,直属于农业部研究与教育局,同时,理事会在地方还设置有60多个科学研究机构,均由各邦农业部门直接领导。该理事会不仅从事全国性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负责协调全国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与农业大学之间的研究工作。
(二)充分利用融资手段,满足农业生产对资金的特殊需求
由印度成功案例可知,合作金融机构是印度各级农村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绿色革命”的全面开展,这种合作金融机构单一的资金供给方式难以满足印度农村越来越大的资金需求。于是,印度储备银行就果断采取强制性措施,充分保证在私人商业银所设立地区的农村至少开设一家分支机构,同时,将印度重要的14家商业银行收归国有,1975年,印度创建地区农村银行,1980年,又针对几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国有化改制,以保证向农村提供充足信贷资金。由此可知,逐步形成了以合作性金触、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为主体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充分适应了农业生产分散、农村资金需求零散的特征,对促进本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优化信贷投放结构
以印度农村资金配置模式改革为例,尽管在长期金融改革中,印度形成了系统、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农村信贷制度中仍存有很多问题。其问题之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扩张速度和农村信贷资金扩张速度不匹配,农村金融机构扩张速度超过了农村信贷资金扩张速度;二是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不均衡,农村中仍存在相当一部分资金需求者难以获得足额金融支持;三是在农村信贷资金之中,长期、短期农业贷款数量有限,而且增长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质量。因此,在农村资金配置模式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农村信贷资金的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充分保证农村金融机构有序扩张和有效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