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院,专科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
转院:
(一)医院因限于本院技术和设备条件,而不能继续诊疗的病人,由经治科室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并签字,报请医保办公室同意可转市级以上医院,不得转区级或街道医院。特殊病人转院须经科内提出,主任签字,经医保办公室报请院长或主管业务副院长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二)各省、市、自治区级医院病员(包括门诊病人),原则上不转外地医院治疗,不转军队医院。特殊情况,由病人所在单位申请,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疗办公室批准,方可转外地医院或军队医院治疗。
(三)病人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基本稳定或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再行转院。较重病人转院途中应有本院或转入医院或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护送。
(四)病人转院时,必须将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病人在转入医院出院时,应写治疗小结,交病案室,退回转出医院。转入疗养院的病人只带病历摘要。
转科:
病人须经转入科会诊同意。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登记,按联系的时间转科。转入科写转入记录,并通知住院处和营养室。
第二篇:杭州仁德妇产医院转院专科制度
杭州仁德妇产医院转院转科制度
一、病人转出院
1. 医院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对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院,不得影响、延误病人的治疗。
2. 一般病人的转院,由科室主任提出,全院技术力量会诊、确认本院无法诊治后,经由业务院长签字后方可转院,3. 对于危急病人,经治医师确认自己无法治疗、也无时间等待会诊和上级医师到来,应该立即催促病人转院,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4. 转出科室应正确评估病人在转送途中的风险,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载。如估计病人在转院途中有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必要时,可以派医务人员陪同转院。
5. 有关医务人员应该做好与病人或家属(监护人)的交流沟通工作,出具出院记录或病情简介,告知其转院的必要性,并取得相应的签字同意。对于医保病人,应该向其介绍有关制度规定,办理或者补办相关手续。
6. 原则上应逐级转院和对应转院,一般病人转往协作医院或者上一级医院,确诊或高度疑诊传染病的病人按相关规定转指定医院治疗,精神病人应转精神病院治疗。7. 若患者或家属提出自动转院的,经治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载,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病程记录中写明“要求自动出院”字样并签名。有关医务人员应出具病历摘要,介绍有关政策。对病人按自动出院处理。
二、病人转入院
1. 外院的病人,由该医院联系我院并要求转入者,应该事先经过我院医师的会诊。会诊医师应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非危急重病人,向科主任汇报,经科主任同意并落实床位后,方可转入。
2. 会诊医师应该仔细查看病人和相关病例资料。如涉及多科室病人或者危急重病人,必须事先向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汇报,经批准后方可转入。
3. 会诊医师同时应对转送途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如估计病人在转院途中有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不得转往我院。
4. 对于转入病人,接收科室应安排人员予以及时接诊,必要时与转出医院的医师联系,以更多的了解病人诊疗信息。5. 对于外院转入的病人,接诊医师应该仔细查阅其出院记录、转院记录等病情资料,必要时可以要求病人复印原医院病历,以利于治疗。
三、院内转科
1. 凡因病情需要转科的住院患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联系好床位后才能转科。患者转科前转出科室经治医师应下达转科医嘱,完成转科记录
2. 转出科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并做好病历等资料的交接工作。对于病历不全的病人,转入科室的会诊医师,有权拒绝其转入。
3. 如系危重症患者,转入科室应按急诊要求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者,应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室医护人员护送至转入科室,并与值班(或经治医师)做好床边交接工作。
4. 转入科室应及时诊治或抢救,并按时完成接班记录。转入科室应按照新入院患者接收,及时开出转科医嘱,书写转入记录。
第三篇:转院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
一、转往他院
1.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由经治医师提出,经科主同意方可转院,应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2.原则上应逐级转院,新农合病人需跟患者或患者家属讲明不按照规定办理逐级转院手续可能出现报销费用减少的情况。若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转院病人,病人或家属需到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处办理相应的医保转院手续。
3.转出科室应正确评估病人在转送途中的风险,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载。做好与病人或家属(监护人)的告知谈话和签字工作。如估计病人在转院途中有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病员转院时,应写出院记录或病情简介,并随病员转去。
4.确诊或高度疑诊传染病的病人按相关规定转指定医院治疗,精神病人应转精神病院治疗。
5.若患者或家属提出自动转院的,经治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载,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病程记录中写明“要求自动出院”字样并签名。经治医师应书面提供该病人住院期间的病历摘要。转院手续由病人家属自行联系解决,按自动出院处理。
二、转入我院
1.外院通过会诊要求转入我院的病人,会诊医师应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非危急重病人,向科主任汇报,经科主任同意并落实床位后,方可转入。危急重病人必须事先向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汇报并落实床位,经批准后方可转入。
会诊医师同时应对转送途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如估计病人在转院途中有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
2.外院电话联系要求转入我院的危重疑难病人,接受科室应事先向经科主任汇报并落实床位,经科主任批准后方可转入。
3.对于转入病人,接收科室应安排人员予以及时接诊,必要时与转出医院的医师联系,以更多的了解病人诊疗信息。
三、院内转科
1.凡因病情需要转科的住院患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联系好床位后才能转科。患者转科前转出科室经治医师应下达转科医嘱,完成转科记录。转出科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并做好交接工作。2.如系危重症患者,转入科室应按急诊要求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者,应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室医护人员护送至转入科室,并与值班(或经治医师)做好床边交接工作。转入科室应及时诊治或抢救,并按时完成接班记录。
3.转入科室应按照新入院患者接收,及时开出转科医嘱,书写转入记录。
第四篇:转科转院制度
转 科、转 院 管 理 制 度
一、转院制度
(一)适用情形:
1.因技术和(或)设备等支撑条件限制,不能对患者提供有效诊疗服务;
2.因技术和(或)设备等支撑条件限制,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不能对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极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
3.因技术和(或)设备等支撑条件限制,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极有可能造成治疗延误或其进一步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二)转院流程:
⑴ 由科室主任提出转院申请,并签字同时报告医务科。(节假日及晚夜班报医院总值班)第二天补交转院申请。
⑵ 医务科批准后报主管院长批准
⑶ 若涉及医保患者必需上报医保部备案。
(三)患者转院处置流程:
① 非危重患者,科室应向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授权委托人做充分知情告知、交代转院相关事宜,征得其理解并签字确认,为其办理出院手续。
② 危重患者,在病情允许转移运送的情况下,对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授权委托人进行充分知情告知、交代转院相关事宜,征得其理解并签字确认,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医务科安排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和急救车辆护送到已联系好的医院。
③ 危重患者,如病情不稳定,需就地抢救,待病情基本稳定,再按②执行。
二、转科制度
(一)适用情形
1.患者经科间会诊,其主要病情、诊断以被邀会诊科室为主;
2.患者经院内外多学科联合会诊,其进一步诊疗需要转入其他临床科室;
3.首诊收住科室诊治范围,以患者主要病情为最佳选择的临床科室。
(二)转科程序
1.请科间会诊、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决定转科治疗,与转入科室确定转科具体时间;
2.主管医师向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授权委托人履行充分、有效知情告知,并征得其同意,签署转科知情同意书,告知情况记入病历;若患者及家属拒绝签字,则由主管医师在病历中注明情况后,与上级医师一同签名。
3.转出科室主管医师开具转科医嘱、书写转科记录,进行转科登记,通知转入科室做好相关接收准备;
4.转出科室医务人员携带病案资料,陪同患者至转入科室,危重患者转科需主管医师、护士全程护送至转入科室,与转入科室医务人员做好交接班;
5.转入科室接收患者后,医务人员及时诊查,做好转入后病情再评估,制定适宜诊疗方案,并对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授权委托人履行相关事项知情告知,医师开具医嘱、书写接收记录,余按患者入院流程办理。
转院知情告知书
尊敬的患者、被授权委托人:
1.根据患者目前的病情进展,超出我院目前的诊疗范围和诊疗水平,建议患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断或治疗。
2.如果不及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根据病情不同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使以后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以及无法治愈或丧失最佳治疗时机,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的不良后果。
3.转院过程中根据病情不同也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使以后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以及无法治愈或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导致死亡的不良后果。4.转院方式:
①我们建议联系120救护车进行转院。虽然120救护车转送可能使您增加一笔费用,但是120救护车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而且在紧急情况下120救护车不受交通规则限制能节约很多时间。通过120转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安全和争取治疗时机。
②我们不建议患者家属通过出租车或自备车等自行转院,因为虽然这种方式在经济上更节省,但可能使转院时间延长,紧急情况下如遇交通事件或交通阻塞可能使您无法及时到达目的医院。如果在转院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或出现生命危险等情况也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我们已经和 医院(科室)联系,对方医院医师已经知悉此事,并同意接收。
6.其他:
二、患方声明
本人已年满 18 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是患者的监护人),医务人员已将上述风险及有可能发生的其他风险向我作了详细的告知,我也完全理解上述所说的内容。本人经过慎重考虑后选择转送方式: □ 120转院
□ 自行转院(自愿承担自行转院的所带来风险和后果。本人自行转院产生的不良后果与医院及医务人员无关。
医师签名:
告知时间:20 年 月 日 点 分
患者、或被授权委托人签名:
决定时间:20 年 月 日 点 分
第五篇:转科转院制度
转科、转院制度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办理转科手续。
1、本科治疗不能满足,需要到专科科室进行治疗者。如糖尿病患者需做眼科手术,内科患者需做骨科手术等。
2、住院期间突发其他急性病症,如骨科患者突发心肌梗死等。
3、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如享受医疗照顾的离退休老干部、司局级干部等需要转干部病房的。
4、其他情况需转科治疗的患者。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办理转院手续。
1、患者患有本院不能提供医疗条件的病种,如精神类疾病,某些特定传染病等。
2、急诊入院的享受医疗保险的患者需转往定点医院继续治疗者。
3、医保规定的其它可转院情况。
三、转科程序。
1、患者转科前需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转科前,由经治医生开出转科医嘱、书写转出记录,通知入院处,按联系的时间转科。
2、转出科室须派人将患者护送到转入科室,向经治医师交待有关情况。
3、转入科室及时对患者接诊检查,书写医嘱及转入记录。
四、转院程序。
1、符合条件的转院患者转院前需经所在科室科主任同意,报医务部审批备案,并协助联系转院事宜。
2、门诊、住院患者需转外地医院治疗时,应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申请,填写转院病历,科主任同意签字后,经医务部书面批准,涉及医保病人应根据医保相关规定执行。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可电话请示、审批。
3、不符合条件自行联系要求转院的患者,上级主管医师查看病情认为身体状况耐受的,需经科主任同意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后,报医务部批准后转院。
4、如认为病情危重不适宜转院而患者强烈要求转院并不听劝阻者,主管医师应报科主任同意后,与患方签订《知情同意书》(纳入病历中),告之其基本病情及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等,双方签字确认,方可办理各项转院手续。如遇强烈要求转院并不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应将具体情况记录在病历中并上报医务部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医疗安全。
5、符合转院条件的患者,其转院应事先与转往医院联系,在确保转往医院确有接收能力的前提下本院开始进行各项转院事宜的安排。
6、医保病人转院按医保相关规定执行。
7、转院事宜的安排。
①主管医师负责书写患者病情摘要,并记录在病历中。②确定转运过程中的基本措施:
a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的维持:需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及抢救设备,如呼吸机、抢救箱等。b传染病人的转运:应在医务部、感染科指导下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
c交通转运工具的落实:医院可提供患者必要的运输工具(救护车),救护车的安排与急救部联系落实,必须确保车辆运行状况良好及消毒卫生情况的达标。
d根据病情确定一名(或数名)临床经验较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陪同,进修、实习医师不得承担此类任务。e应确保与转往医院的交接程序:明确接诊部门、人员、手续以避免由于程序不畅给患者带来不安全因素。
③危重病人转院前由主管医师负责向患者监护人交待病情、途中可能遭遇的危险及院方对病人实施的各项保护措施,交待内容写入《知情同意书》经双方签字确认纳入病历。
④以上各项安排妥善后由主管医师安排办理各项转院手续。
⑤实施转院过程:
a途中陪同医师应尽职尽责以确保患者安全。b无阻如遇特殊意外突发事件,应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在现有条件下立即予以实施救护,并及时联系院方及转往医院求得救助。
c陪同医师必须与转往医院接诊医师当面交接,确保患者安全到达并处于连续治疗状态中方可离开。
8、严禁将普通病人介绍到本市其它医院就诊住院,严禁将普通病员转外地治疗、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