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专辩论赛决赛通讯稿
2011年6月13日晚上7:00,由土木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组织部举行的第七届“土木杯”大专辩论赛决赛在西阶301教室拉开了帷幕,此次活动由组织部蔡冬冬同学主持,出席本次辩论赛的评委有来自土木系团总支的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学生处的……,以及………也做为评委嘉宾来到了辩论赛现场。并作为决赛的点评嘉宾
随着半决赛的结束,激战正酣的决赛已经来袭,洗礼与幽默共存,智慧与风度再现,经过多场激战的两支精英队伍带领我们走入了决赛。
本场比赛正方为10造价四班的同学,他们的观点是“……”。反方09造价一班的同学则持相反观点,他们的论点是“……”。经过多场的角逐,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都显得十分有经验,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平。从开篇立论开始,现场就弥漫阵阵的火药味,也预示着这将是一场精彩激烈、难分高下的比赛。在盘问阶段,比赛的激烈程度再次升级双方同学清晰的思路及良好的口才令在场的所有观众折服。此环节双方辩手层层深入,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渐渐将辩论赛推向高潮。接下来的自由辩论更是精彩纷呈,再次上演思维对决,富有攻击性的提问,巧妙的躲闪回击,侃侃而谈的翩翩风度都给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最后的嘉宾提问及结辩环节,双方辩手的慷慨激昂、逻辑清晰的结辩陈词再次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让在场的每个人感受到了辩论的风采所在。最终在正方四辩极富感召力的宣讲下,这扣人心弦的辩论赛结束。最终,经过评委老师的评议,正方代表队获得冠军,反方三辩杨弟同学荣获土木之星称号此次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心理素质,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本次辩论赛不仅培养了同学们对演讲口才辩论交流的兴趣,也增强了一个人对不同观点认识的力度和广度,对于听者来说这是一种美的享受,不仅从辩论中学习到很多知识,而且也欣赏到一种说话的艺术。这次辩论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平台,营造了和谐、务实、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篇:辩论赛决赛通讯稿
辩论赛决赛通讯稿
这是勇者的争夺,这是智者的比拼,这是巅峰的对决。
2011年11月21日,辩论赛决赛如期而至,经过两轮的比拼后,自动化1班和自动化2班脱颖而出,开始了这场擂主的争霸。晚6:30分,伴随着主持人精彩的开场白,比赛正式开始了。
正方是自动化1班的四名选手:xx、xx、xx、xx,他们的论点是人格更重要,反方是自动化2班的四位选手:xx、xx、xx、xx,他们的论点是知识更重要。
正方以强有力的论据证明他们的论点,他们认为,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是塑造人格的最好时期,没有健全的人格,怎么为社会造福。一个有知识,没有人格的人就是危险品。对于树立正确的人格为我们社会所需要,只有品格端正的人,才能有更好的担当。
反方就不是怎么认为的了,在他们看来,大学生既然是学生,就必须以知识作为自己的保障,积累更多的知识,推动人民的进步,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从而反作用与塑造人格。知识是人类的食粮,拥有知识,我们就拥有了文化的武装,有了这些武装,我们能建设好一个基础,所以知识更重要。
这两支队伍从初赛走到今天的决赛现场,他们付出了很多,但最终还是要决定出今天的优胜队伍,经过评判团的认定,最后,自动化1班的二辩叶志钢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而反方代表队获得了优胜队的荣誉。
至此为止,我们的新生杯辩论赛就全部结束了,从第一场到最后一场,我们面对了太多的竞争,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朋友和对手,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也终于落下了帷幕。我们或许从对手变成了朋友,这就是比赛的意义,我们在比赛中升华了友谊,提升了自我价值。美好的比赛,我们共同见证……
第三篇:辩论赛决赛通讯稿
辩处世之道
展医人风采
------医学部新生辩论赛决赛
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由医学部学生会组织的医学院2010届新生辩论赛决赛在医学综合楼307举行。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张小玲、医学部学生会指导老师刘博、云峰学园团委副书记王炜芳参加活动并且担任评委.参赛正方是来自医学试验班类1002班的四位同学,反方是来自医学实验班类1007班的四位同学,双方就“网络是拉近还是疏远了人们的距离”这一辩题展开了生动的辩论。继双方精彩的自我介绍后,正式进入辩论环节。立论环节,正方一辩用幽默的语言陈述“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的观点,反方也层层剖析,陈述了“网络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行了具体陈词;自由对话环节,双方各派一名辩手,一问一答,针锋相对,现场气氛迅速升温;驳论环节,双方三辩提问合适,回答中肯,反驳有力,一步步将比赛推向高潮;自由辩论环节,辩手们反应机敏,语言流畅,说理透彻精辟的措辞,犀利的言辞,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气氛达到顶峰,达到白热化的状态,现场掌声不断;观众提问,同学积极参与,提问同样犀利,不亚于场上选手;总结陈词环节,双反四辩引经据典,总结陈词,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异常精彩的辩论赛。最出了后评委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在肯定辩手的长处的同时又提出了不足之处。
本次辩论赛,正方医学实验班类1002班夺得桂冠,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张小玲为他们颁发奖杯,并为现场观众抽取10名幸运奖。
医学院2010届新生辩论赛到此圆满结束,本次辩论赛充分展示了医学生敏捷的思维和优秀的思辨能力,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为今后开展的各项活动又一次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医学部学生会宣传部 2010年10月15日
第四篇:新生辩论赛通讯稿(决赛)
新生辩论赛通讯稿(决赛)
2011年10月20日,一年一度的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生辩论赛决赛在校1329成功落下帷幕。当晚的辩论赛由计算机学院学生会下属科技部承办,比赛现场邀请到了计算机学院学生会网络班级辅导员冯雪老师,()老师,()老师,以及东华各学院辩论赛队长担当本次决赛评委。
10月20日16点45分,计算机1班和网络1班准时打响了本届新生辩论赛的最后一场比赛。比赛双方就“是否应该征收高额遗产税”这一辩题展开了强强对决。网络1班持正方观点——“应该征收高额遗产税”,计算机2班则持反方观点。
在双方选手自信简洁地自我介绍后,比赛在主持人的宣布下,正式进入辩论环节。双方一辩相继立论,通过讨论“征收高额遗产税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增加财政收入”等论点阐明己方观点。
接着进入攻辩环节,反方二辩由于过于紧张未能在与正方二辩的交锋中占得上风,主动权看似掌握在正方手中,之后在正方三辩与反方三辩的攻辩过程中,反方辩手紧扣“中国不应该征收高额遗产税”这一主线,接连向正方发问,扳回一城,比赛的悬念也留到了自由攻辩环节。比赛过程中,辩论场上双方辩手唇枪舌剑思辩交锋,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辩手们机智的对弈不时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激动人心的自由辩论环节随即开始,正方一辩首先质疑反方“一直将辩题局限在中国范围内”,反方二辩给出合理解答,随后反方提出“中国开征高额遗产税会使富人被迫转移财产,打击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性,拉大贫富差距”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正方也予以回击,此时辩论赛的气氛达到高潮。自由辩论最后阶段反方辩手由于时间未能把握准确,致使正方拥有为时九十秒的攻辩时间,遗憾的是由于过分紧张,正方未能及时把握机会,攻击反方论点漏洞。自由攻辩环节结束,双方四辩对己方进行了理性的总结。
活动最后一环节,评委11级辅导员冯雪老师对比赛进行了精辟的点评并对在场选手寄予期望。紧接着计算机学院辩论队队长沈博斐同学对双方进行技术点评。最后,反方计算机2班尽管在选手普遍紧张的不利条件下,但是在辩手们的齐心协力下,紧扣主题,最终扭转不利形势,击败正方网络1班取胜。
比赛最后阶段,在评委09级辅导员()老师的宣布下,反方计算机2班获得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生辩论赛冠军,正方二辩()同学和被评为决赛“最佳辩手”,由评委09级辅导员()老师为获胜班级及个人颁奖,至此本届计算机学院新生杯辩论赛圆满结束。
第五篇:英语辩论赛决赛通讯稿
成都理工大学第三届英语辩论赛
大学英语组决赛暨闭幕式圆满举行
2011年5月16日晚上19:00,“情牵英语,心系中华”成都理工大学第三届英语辩论赛大学英语组决赛暨闭幕式于九教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郑欢教授,副院长刘永志教授,党委副书记胡国平老师以及学院团委副书记杨扬老师,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卢理老师,能源学院团委书记汪帆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先进行的是大学英语组的决赛。由管理科学学院同学对阵能源学院同学。辩论双方就“民是否该以食为天”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双方辩手的唇枪舌战引起了在场观众及评委的阵阵喝彩。最后,能源学院代表队获得了本次决赛的胜利,管理科学学院的三号辩手获得了最佳辩手称号。
决赛后“情牵英语,心系中华”成都理工大学第三届英语辩论赛闭幕式正式开始。闭幕式由关于本次比赛的回顾视频拉开了序幕,视频后并由6名外国语同学声情并茂得朗诵了诗歌《飞鸟集》。随后,刘院长怀着骄傲与不舍的心情总结了本届比赛:本次英语辩论赛共有12个学院参赛,大学英语组11支学院代表队,英语专业组6支代表队共17支代表参赛。从5月5日开幕式5月16日共历经12天。可谓是一次宏大而又精彩的英语辩论盛事。最后进行的是本次英语辩论赛的颁奖仪式:文法学院、环工学院获得本次英语辩论赛大学英语组的优秀奖,传艺学院、商学院获得大学英语组季军,管科学院荣获亚军,能源学院则摘得大学英语的桂冠。专业组则分别由Exploers和研究生代表队获得优秀奖,队伍Big bang和队伍The bolt获得季军,队伍Fly荣获亚军 ,队伍Girls on top摘得专业组桂冠。闭幕式在到场嘉宾和获奖选手的合影留念中落下帷幕。
本次英语辩论赛为广大的英语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挑战自己并为学院争光添彩的平台,并为各参赛学院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增强了各学院之间的联系。
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部
(供稿)
2011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