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单位11月工作总结
十一月份工作总结
转眼11月份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结束了,十一月份可以说对于二车间来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因为家电板的研制成功并在二车间4#投产,这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对我们公司乃至整个涂镀板行业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现总结如下: 一:生产
本月以来二车间只有4#线投入生产,完成总检验量3528.645,总产量3476.95,总合格量2361.745,总协议量1115.205(其中镀锌协议品816.625,来料缺陷导致协议品298.58),总废品量51.695,二次合格率74.31%,成材率74.23%,出锌渣量20360kg,共停车17892分,主要停车原因是计划停车,综合分析,本月协议品主要原因为光整棍印,下月应从控制对光整机的操作及更深入研究来解决现存问题。
二:安全
本月二车间无安全事故。
从主任到班长各职务人员每天班前班后会都会再三强调安全问题,对安全工作做各方面防御,对生产线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做及时处理。
三:生产现场管理
车间各管理负责人每天都加班加点,全面安排在生产线上各个岗位严把质量关及劳动纪律,把员工的违纪与对应的各负责人挂钩,来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强度,使生产现场卫生状况及每位
员工的精神状态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人事
本月二车间已经顺利进行完第一批及第二批轮岗培训80人,镀锌二车间现有员工共163人,其中一部分人员正在进行第三批培训7人,工伤未返岗人员7人。
五:12月份工作大致安排如下
1.加强员工思想教育,继续安排人员完成接下来的轮岗培
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与公司与时俱进,全力配合公司此次转型。
2.一如既往的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加他们的安全意识,争取做到每月零事故,完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继续一丝不苟的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整改工作,为生
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提升产品质量,争取做到产品零缺陷,操作零失误,把
咱们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处。
镀锌二车间
阚志坚
2011-11-30
第二篇:2010年生产单位工作总结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在深入贯彻公司“1276”工作部署的同时,紧紧围绕“珍惜荣誉、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主题活动的开展,结合中心实际确定“1159”工作思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班子建设,积极做好节约挖潜、降本增效活动,按期完成“三定”工作,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优质、健康、安全、环保”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截止到11月底,共维修仪器4627根次,质检合格率100%,仪器下井成功率99.94%。借还源11019次,校记号560根次,校仪器132根次。电缆标定319次,电缆预拉伸42次,卸电缆62次,修电缆22次,电缆故障检测13次。
(一)、2010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安全质量,合理组织生产,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在安全管理上,对公司下发的2010OHSE目标、指标层层分解,与10个基层班组签订了健康安全环保工作责任状,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制度。以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排查为基础,以实施风险控制措施为保障,以控制风险为目标,开展了2010年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排查工作,共确定危险源161项,环境因素26项,重大危险源20项,重要环境因素5项。进一步深入学习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全面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对职工违章处罚做出明确规定。制订中心OHSE监督检查计划和月度OHSE监督检查计划,每月形成监督检查报告,对监督检 1 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在质量管理上,一是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集中解决分公司和中心各室、班组所提出的问题;二是严格执行“四级质检制”,狠抓仪器出勤流程。今年共质检仪器2091根次,质检合格率100%,抽查仪器1406根次;三是加快仪器验收和投产速度。成像测井室通过验收“日志推进法”,及时跟踪仪器验收进度,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加强与测井队的沟通,有效提高仪器的维修质量。截至5月底,对测井队共进行质量回访16次,记录问题13个,解决问题13个,通过质量回访不断提高仪器质量。
在生产管理上,面对油田4000万吨持续稳产严峻的形势,中心广大干部和员工迎难而上,加大与各分公司沟通协调的力度,合理组织生产,特别是对比较紧缺的仪器及时安排各室抢修,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并对小队反映有问题的仪器进行回访、上井跟踪、配车刻度,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全年配合小队上井76次。为了提高仪器供应及时率,双休日、大型节假日各室都安排加班抢修人员,由中心领导带班,对生产急需的仪器安排人员尽快抢修。全年加班786人次,夜班326人次。为吉林、海拉尔、肇州前线基地送换仪器126根次;为吉林、冀东、海拉尔、新疆基地邮寄仪器及配件8次,保证了各前线基地所需仪器和配件及时到位。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员工素质,不断深化内部管理
队伍建设新台阶。在创建“五型”班组活动中,进一步加强 2 班组制度建设,夯实班组基础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先进班组、标杆班组等创优竞赛活动,力争在创建目标、内容、标准、措施、理念上取得新的突破。将“五型”班组创建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与深化内部管理紧密结合,努力促进经济效益、员工利益的协调发展。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创建“五型”班组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建立推进基层班组建设的长效机制,使班组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创建活动新特色。在典型选树上,坚持“四抓”原则,突出岗位特点和特色,以“一个定位,三个方向”来选树典型培养目标,以点带面,使典型更具有感召性、持久性,让典型树的起、叫的响。通过选树典型来推动各项活动开展,使中心营造出人文、科技、绿色、和谐的发展氛围。在“节约挖潜、降本增效”活动中,我们集思广益,摸索和总结,形成了“三不换”、把“四关”、练“三力”等做法,推动全员大兴节约之风,积极开展降本增效活动,使大家意识到节约不只是企业的事情,更是每位员工的责任。实现效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
班子建设新作为。路线方针确定后,领导干部是关键。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团结、务实、创新、廉洁”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强化民主集中制,做好党风廉政自我教育,切实改进班子 3 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提高班子整体工作水平和组织能力,争创“四好”班子,“四强”党支部、“四优”共产党员。
党建工作新思路。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作为一项长期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它对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至关重要,能最广泛、最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热情,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地把党建工作真正落实和融入到中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面加强中心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积极做好“静与动”、“柔与刚”、“传承与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完美结合。
“三定”工作强动力。按照公司“三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宣传学习,诠释细则内容,讨论制定中心实施方案,做到“四统一”(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动作)、“三个加强”(加强领导、加强宣传、加强诠释)、“三个坚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四位一体”的考评原则;坚持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原则)、“三项要求”(要求党员干部识大体、顾大局;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坚定信心,不走过场,一碗水端平;要求全体员工做到“三定”工作与生产两不误)。通过四个阶段推进,较好的完成了“三定”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增强了动力。
班组建设新起点。中心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之后,改变了以往维修仪器种类单
一、外派服务人员局限性强、班组综合实力 4 弱的状态,使班组的建设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之上,这有利于促进国产与引进技术的融合,有利于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速度,有利于提升对外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成套测井系列仪器的管理。极大地促进了中心整体技术实力迈向一个新台阶。
三、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丰富培训方式,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为了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今年中心的培训工作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做好“请进来”的培训。利用仪器验收的空闲时间,邀请厂家的技术人员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心技术人员再进行普及性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新仪器和新方法;二是做好“送出去”培训。积极争取机会,到厂家进行更为系统和专业的培训;三是做好“送出去”人员培训效果的跟踪和考核工作。让他们以讲课的方式以点带面,推动中心整体的技术培训工作;四是鼓励有经验的人员,尤其是对外服务能力强的人员走上讲台,传授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严格按照“四个一”技术人员考核标准进行监督考核,推动人才快速成长。截止目前,中心开展各种培训21期,共培训380人次。
今年,中心开展了核心人才复评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次在细则的制定、组织的构成、评定方式的选择上都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为了保质保量、公平公正地完成复评工作,中心领导高度重视、认真部署,亲自出题考核员工。根据中心实际生产情况对复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制定了中心复评 5 工作进度安排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复评工作。
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培养节约意识,降本增效见实效
中心结合现有的仪器装备,围绕生产实际问题和公司技术发展方向,调动全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测井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高科技新会展中,大力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完成油田公司、工程公司和公司的重点科研项目,大力开展技术革新、QC小组活动,做好引进配件国产化工作,全面提高仪器测井成功率。今年,共计上报革新成果19项,注册QC课题3项,撰写技术论文12篇。
在新仪器验收、投产和研制的过程中,积极实施“日志推进法”。严格按照仪器“三性一化”的标准,加快仪器验收投产步伐。年初,对17种、440支仪器进行一致性试验,提高仪器“三性一化”水平。截至11月底,共新引进仪器71支(套),已完成室内验收67支(套)。投产35支(套),完成5套国产快速平台的验收投产工作。
在科研项目开发上,结转上年《电阻率仪器地层仿真校验系统研制》和《便携式成像测井仪检测系统研究》两项科研项目。今年1月份,新开题钻探工程公司级《电缆地层测试器(R型)研究》项目一项,每月参加一次科研管理例会,汇报项目进展情况。目前,项目正处在验收阶段,每月进行科研例会汇报,上交季度、报表,做好中评估工作。2011年上报工程公司级项 6 目1项。
在材料成本管理上,我们注重从细节上去“抠”,这样成本才会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我们在全员中树立“不抛弃、不放弃”的节约思想,不断加大材料的管理力度,把好“四关”(把好材料计划关、把好材料发放关、把好材料消耗关、把好仪器验收关),形成“计划审报、验收检质、发放有据、使用登记”一条龙的材料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各种材料的使用率和材料计划的预见性。
五、推进全员健康工程,关爱员工生活,构建和谐发展企业
全员健康促发展。中心充分发挥工会、协会的作用,利用生产空闲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举办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了仪修人的魅力与风采,增进了员工彼此间的沟通和了解,增强了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党政工齐抓共管保稳定促和谐。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和企业利益,以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帮助员工为重点,贴近员工生活实际,了解员工需求。在稳定工作上,做到宣传到位,上级要求执行到位,逢年过节慰问金发放到位,积极做好稳定工作。为员工申请并发放困难补助18人次37000元,向公司申请关心下一代补助,共为3人申请2000元,为困难儿童送去了爱心。
企业文化建设新进展。以多种形式开展“珍惜荣誉、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主题教育。在宣传教育上,通过召开学习会、7 座谈会、交流会,利用宣传板报、报纸、网络等形式,引导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践行“八同”文化理念,营造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2010年工作不足
(三)2011年工作思路 增强沟通与交流(吉林)
第三篇:速递行业生产单位工作总结
省邮件处理中心2014工作总结
2014年省邮件处理中心认真贯彻总经理提出的“管理有序,操作规范,支撑有力,质量一流”的十六字方针,团结一心、克难争优,创新求进,坚持不懈优化流程,完成了从A搬迁至B场地、生产流程再造、新系统上线、邮航二频次开通、“双十一”等一系列阶段性重点工作。中心管理不断改进,时限不断提升、质量不断好转、生产不断优化,各项工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现将2014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主要生产量完成情况
1-11月,省邮件处理中心共分拣封发特快邮件0000万件,较去年同期0000万件同比上升000%。共处理进、出、转口特快总包000万袋,较上年同期增长00%。
主要管理指标完成情况(截止11月30日)
1、进口标准特快及时妥投率为000%。(未剔除未到邮件和市公司未及时妥投的邮件)。
2、出口标准特快次日递率为000%,从元月份的000%提升到11月份的000%,共提升了 000 个百分点。
3、民航计划执行率000 %,全国排名第0名。
4、准点发班率为00 %。
5、“荆楚快递”封发准时率00 %。
6、四类责任验单控制率00 %,达标
7、有效投诉率0 %,全年有效投诉0件,比去年同期下降0;
8、邮件丢失损毁率0%,全年丢失邮件0件,比去年同期下降0%。
9、成本费用预算执行率100%,达标。
10、用工规范率100%,达标。
11、安全生产实现“0”事故。
一、2014主要工作:
(一)生产组织有序,处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是实现了生产场地顺利搬迁。
2014年年初省有限公司决定,处理中心A场地搬迁B场地,并成立了B场地论证小组,经过反复周密的实地调研、论证,提出了搬迁B场地的具体方案。以“提升处理能力”、“优化作业流程”、“落实邮件安全保障”和“满足网络扩增”等为主线,以实现邮件“总进总出、快进快出”为目标,对新场地流程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对搬迁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布暑。
2014年3月16日,顺利地实现了从A中心局至B物流场地的搬迁切换工作。省邮件处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全力克服新场地、新流程、新系统、新设备带来的系列困难,顺利实现A原中心局场地搬迁到B场地的搬迁过渡,从最初不适应到一周后生产运行基本正常,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平稳过渡到了正常的生产作业模式中来。
二是实施生产流程再造,确保邮件快进快出
B场地启用后,实施生产流程再造,采取全皮带机传送邮件的流水线式作业,设了三条分拣线(省际、省内、市内),2条供件皮带、6台卸车皮带机、12台移动式装车皮带机,设臵了卸车、标码、推件、拣件、封发、发运、装车等生产岗位,实现流水线作业,实现了邮件“总进总出、快进快出”,从邮件卸车到分拣台席基本实现不落地,减少了邮件盘驳和重复劳动的人力投入,简化了作业环节,提升了生产效率。双十二期间,陆运中心日处理量达到35万件(袋)以上,仍然保持正常运行。
三是调整了生产流程,顺利实现新信息系统上线。B场地启用后,采用全皮带机传送邮件的流水线式作业,新场地发运全面启用X8系统、内场PDA设备进行生产作业,简化了作业环节,特别是进、出口邮件大部分能够利用收寄信息,通过系统自动匹配封发格口,减轻了分拣人员作业难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准确率。
四是落实73个重点城市标快会战,时限指标日趋上升。为确保全省出口标准特快次日递率、进口妥投率两项重点指标,制定了标准快递时限达标活动保障措施及整改方案以确保完成各项指标。中心实行定臵定位管理,员工按卡点时限进行生产,中心按日通报、按周分析时限运行数据,加强预报和信息沟通。截止11月30日出口次日递率59.59%,全国排名35位,进口妥投率85.29 %,全国排名65 位。
五是精心组织,实现邮航二频次顺利开通。6月5日,至
南京往返二频次邮航线路正式开通,通过与一频次网络的叠加及带运范围、种类的增加,次晨达、次日递范围进一步扩大,我省进出口标准快递、经济快递实现全面提速。处理中心及时调整劳动作业组织、紧密衔接航趟作业计划,真正确保邮航二频次开通之后,邮件的高效率经转。
六是鏖战双十一,实现“四保”目标。2014“双十一”旺季生产,邮件处理中心在省有限公司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实现了邮件的“快进快出”,确保了 “保畅通”、“保时限”、“保质量”、“保安全”的“四保”目标,为各地市、州经营单位提供了可靠有力的服务支撑,完成了省有限公司布臵的各项任务。11天时间,省处理中心总包处理和散件封发处理量分别达到,均实现翻番,达历史新高。
(二)强化生产管控、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
一是组织关键岗位培训及考试,全面提升生产质量。为减少错分错发,提升生产质量,每月组织员工进行本口邮路培训及测试,从而全面减少本口错分,同时组织车间缮验人员X8系统操作培训,确保所有人员正确操作。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施行各环节相互监督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从上半年开始,处理中心开展了“错封错发”、“信息核查”、“73个重点城市标快时限” 及“标准化建设”四
个专项活动。
1、开展“错封错发”专项整治活动,提高进口妥投率。通过对标码员、封发员的培训和考试,提高分拣质量,以逐步降低错分错发率,整体提升质量水平。
2、开展“信息核查”专项整治,确保信息与实物相符。通过对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及现场检查,对不规范操作进行纠正,对系统出现的问题上报项目组解决;组织专班跟车检查及信息处理核查,通过现场检查,对发现问题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接车间封发处理人员及信息员,专人现场辅导及时跟进规范操作落实整改。
3、开展73个重点城市标快时限专项整治,以提高出口次日递率、进口妥投率。重点对航站的现场定臵定位管理,卡点时限管理进行整治。
4、开展标准化建设专项整治,整理了处理中心的管理制度形成了管理制度汇编。
5、组织开展了各岗位间的相互检查纠错把关活动,通过上下环节把关,奖励考核并举,上一环节为下一环节服务,下一环节为上一环节把关,各岗位间层层负责的检查机制,有效做好了事前、事中管控,全面提升了各岗位的处理质量。三是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重点业务的质量管控。
1.严格执行交接规定。单封单交保文件、单独处理保贵品、优先处理保荆楚、专人处理保VIP。
2.严格落实录取通知书、手机快件、邮储银行包等重点项目保障方案。
3.严格落实总部56个重点城市考核数据核查分析考核,有效杜绝考核责任。
4.及时协调国际部统一封发报关公事邮件机构代码,明确航趟频次,彻底解决国际报关公事邮件的逾限考核问题。
(三)合理调配资源,各项管理稳步提升
一是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完善了管理构架
搬迁B后,对业务部、调度室职责进行调整,将车间业务检查人员归并到业务部成立检查小组,实行集中管理;将信息室从车间划归调度室管理,实行信息的统一调度管理。根据大平面管理,对原生产车间进行了整合,由原三个生产车间,合并整合成二个生产车间:陆运中心和航站,从而实现了简单高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层级更为清晰,职责分工明确,执行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持续强化财务管控
1、继续健全财务统计基础管理制度,提高中心统计质量。中心制定了《处理中心统计稽核管理办法》,规范统计工作,建立了财务统计报表日稽核制度,将日常统计稽核结果作为各车间统计质量考核依据,促使统计质量稳步提升。
2、继续完善财务统计基础台帐,财务统计分析质量逐步提高。一是X8系统上线,新增了X8系统的统计台帐内容,使封发统计数据更加精准,完善了排单登记与平衡合拢表的
内容和格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统一规范数据口径,生成财务统计分析套表,提供可靠的成本分析需求;三是根据航站出口路单,在运费结算系统内进行数据录入,使出口航空费用的数据更加准确,为航空费用结算做好支撑。
3、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几项重点生产成本管控取得成效。2014年,根据省公司预算,结合中心实际,推行了财务预算管控模式。依托省有限公司各分项成本定额标杆,分解人工成本、业务材料费等与生产相关的直接成本,并按月进行分析调整,加强存货管理,加强车间材料请领审核,加强三公经费控制,比去年同期均下降30%-51%左右,取得明显实效。
三是推进业务外包工作。为了在激励外包公司加强自我管理的同时调动其劳动积极性,推行成本精细化管理,中心依托近三年来外包业务的测算和分析,及时改变了装卸外包计价模式,与三家外包公司签定了2014年外包合同,同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KPI考核指标,加大了对外包公司工作的日常检查力度,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每周质量分析会上进行通报,每月进行KPI分析汇总,并形成分析考核报告,加强了对外包单位的管理。
四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推行计件薪酬分配模式。经过仔细的数据分析与测算,陆运中心与航空中心初步确定了各个环节的计件单价,并对运行生产岗位计件工资分配进行了模拟核算。
2、建立全员培训机制,大力开展培训工作。对各生产岗位员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是提升生产质量的关键所在,本中心精心组织了在岗职工培训,全年参加培训1500人次,全员培训率达到100%。
3、通过岗位分析与设臵,做好定岗定员工作。搬迁固化流程后,中心及时确定了岗位和人员质数,修定了全流程13个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了每位员工的岗位职责。
4、做好大学生的培养工作。本中心对12名新进大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培养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以轮岗、外派等形式进行锻炼,为中心储备技术和管理人才。
五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员工及外包公司人员进出生产现场现场必须刷卡、通过安检。设臵了手机存放柜,员工进入现场不得携带手机,真正落实了现场封闭作业管理。处理中心B场地现场监控镜头达到304个,基本实现了“无死角”、“全覆盖”,24小时安排人员值守,监控设备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为了加强现场巡视和场外的车辆调控,保证邮件安全、车辆有序运行,中心及时增添了安保人数。
六是推进党群建设,巩固工会和谐企业文化氛围
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处理中心及时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处
理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员工普遍接受了一次全面的党风政风大洗礼,形成了加强作风建设和密切联系基层员工的新格局,中心在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生产质量不够稳定。与2013年相比,处理中心今年的各项质量指标均得到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双十一期间服务质量比平常还有提升。但从全年来看,还是存在忽高忽低的现象,要引起重视。
2、信息系统还需完善。X8系统上线使用后,对生产操作更加快速、便捷,但还是存在系统不稳定的状况,如市趟限制8小时发运的问题、数据出现丢失的问题,以及职工计件工资业务量的统计需要更加细化等,都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完善。
3、管理工作还需更加精细。今年处理中心各项管理工作已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距离精细化管理还有差距。
4、员工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今后要把好入门关,新招录人员必须严格审核,持续加强培训、考核,建立淘汰机制,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三、2015年主要工作安排
工作思路:突出一项中心工作(生产场地搬迁工程),以强化6S现场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
“四化”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和作业流程标准化、生产操作规范化、生产处理信息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努力创建一流处理中心,为全省速递物流的发展做好支撑。
工作目标:
1、标准快递封发处理及时率,发运及时率
2、经济快递封发处理及时率,发运及时率
3、车辆装卸及时率100%,准班正点率100%
4、邮件丢失率0.0003%
5、客户投诉率0.001% 主要工作:
(一)、以场地搬迁为中心工作,确保处理中心搬迁工作顺利
1、做好搬迁的各项筹备工作。制定搬迁工作方案,成立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从生产、服务质量、后勤、设备等方面做好分工、明确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间,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2、推进以利用信息处理为主要手段的作业方式,实现生产作业以信息为依托,以信息链与实物链为生产节点的作业流程,确保生产质量稳步提升。
3、做好劳动作业组织的调整工作,确定劳动作业组织方案。根据分拣机分拣方案的设臵,完成定岗定员工作,设定班次、岗位、拟定岗位职责、配备人员职数。同时对手工分拣岗位及人员进行测定。
4、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新工艺流程按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3月份前完成作业流程、规范的理论培训工作,搬迁前组织在新场地的模拟操作培训,确保搬迁前每名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作业内容及操作规范,达到岗位要求,为顺利搬迁奠定基础。
(二)、以强化6S管理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一流网运生产组织,实现生产现场管理和作业流程标准化。
1、推行6S管理制度,实现作业现场管理标准化。1)、推行6S管理制度,严格定臵定位管理。设立6S现场管理专职管理员,负责制定、持续完善现场管理制度,并负责督促、检查、考核,2)、继续做好生产现场封闭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新场地实际对安保人员的岗位进行调整,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封闭管理相关制度,加强作业现场的摄像监控,要求做到无监控死角,确保邮件安全。
3)、强化员工的安全培训、法律法规教育。每季开展全员安全和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培训,特别是新入职员工必须参加培训,增强员工安全和法律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2、厘清航站与陆运中心生产界面,实现作业环节标准化。
做到经济,标准分开处理,发航邮件直接在航运中心处理发航,减少邮件在两个中心之间盘驳,提升邮件流转效率,提高出口邮件次日递率。
3、抓好重点产品、重点环节的管控,实现特殊作业标准化
1)提升航站处理能力,强化标快、文件时限。持续优化生产作业流程,使其更高效更顺畅、更能适应标快和航空邮件封发经转的需要。通过加快落实进港逐航班提取,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对进港航空邮件质量和信息的管控,逐步实现航空进出港邮件的全面规范化、标准化、实时化。强化信息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重点严格管控和执行航站进出口邮件对车扫描发运的信息流程、对航班扫描发运的信息流程的管控,严格确保信息和实物一致、信息不断链、不错链;强化重点项目邮件如苹果、黄石万达、小米、周大福、总部经济项目部项目等的邮件的质量管控。2)确保荆楚快件时限。在新场地省内互寄邮件不上机交换,卸车时直接按路向分堆安排专人处理发运,同时调整省内发运计划,确保夜班已处理省内邮件及时到达市州,当日投递,保证荆楚快件时限达标。
3)提升本口处理能力。根据进口邮件到达时间提前做好批部批段工作,提升本口邮件处理能力和机分能力。
4)保贵品邮件。设臵贵品处理专区,专人负责处理、交接,确保邮件安全。
4、方案先行,实现旺季作业标准化。对场地调整搬迁、高考录取通知书、思乡月、双十一等工作提前筹备,做好工作预案,明确人财物筹备标准,注重细节管控,保证生产顺畅。
(三)、以ISO9001质量管理达标为抓手,建立和执行一流
制度规范,推行生产操作规范化
1、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达标工作,促进业务制度规范化。2015年在中心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全面推进处理中心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处理中心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业务检查机制,促进业务管理规范化。1)成立邮件封发规格检查组,做好视查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处理中心进、出口邮件封发规格及发运质量,提升全省封发质量,提高封发、发运及时率。
2)建立巡场检查制度。建立以值班经理、班组长、调度、巡场员为基础的检查队伍,制定巡场标准及挂钩范围,规范巡场日志,明确职责和考核。
3)设立异常邮件处理专岗。对现场异常邮件及时处理,减少破损和无着邮件,降低邮件丢失损毁率。
3、建立客户投诉处理快速反应机制,促进客服管理规范化。成立客服工作小组,设立专人接听电话、及IMO查询的回复,对紧急、重大投诉建立半小时内响应机制,一对一进行对接并跟进,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尾巴,杜绝投诉升级;按天对投诉情况进行汇总,按周进行投诉质量专题分析,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确保有效投诉率达标。
4、开展多种竞赛活动,促进作业操作规范化
1)持续开展生产各环节相互把关质量竞赛,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质量管控机制。继续推进处理中心生产各岗位相互检
查纠错把关奖惩并举的制度,重点推行各岗位对上环节质量进行检查把关,减少差错有效促进并提升各岗位质量。
2)开展质量创优“月月评”活动,每月评选表彰质量之星。通过树典型、立标准,要求员工按规范、标准作业,促进工作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5、强化奖惩机制,实现考核奖励规范化。继续规范邮件处理流程,落实内部监督考核,建立并落实质量指标挂钩奖惩机制。
(四)、以自动分拣为契机,打造一流信息应用能力,推行生产处理信息化
1、完善X8系统应用,强化生产过程信息的主动跟踪监控。依托信息系统,安排专人逐日及时监控、分析生产质量,发现问题,当班整改,形成生产质量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转变。
2、成立信息校验核对生产班组,做好名址信息补录维护,提升机分能力。部分本口标码人员转化为名址信息补录维护员,提前做好邮件的信息补录工作,确保信息匹配率达标。
3、严格控制封发及发运环节信息质量。以信息保质量,对封发环节明确卡点时间,严格按频次作业,确保信息实物相符。
(五)、以深化改革为手段,创一流管理能力,推行生产管理精细化。
1、深入推进人力资源改革,优化资源配臵,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加强队伍建设。
1)、精简管理机构,压缩管理和二线人员。按照新场地、新设备、新流程管理需要,重新配臵管理和二线人员,精简管理机构,压缩管理人员,充实生产一线,充实信息、设备维护、质量检查岗位。
2)、做好劳务派遣规范工作。根据股份公司《关于印发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速递物流[2014]288号)文件要求,建立以合同用工为基本用工形式,其他用工为补充的用工结构体系,分批、分类规范劳务用工,达到用工标准。
3)、推进计件薪酬分配办法的实施。在2014年计件薪酬分配模拟运行基础上,同时结合新场地启用后生产流程的变化,计件岗位、环节的改变,及总部双定标准,继续完善计件薪酬办法,真正形成按件计酬、多劳多得能够激励职工的分配模式。
4)、强化外包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外包管理体制,实现外包流程标准化、业务管理制度化,做到规范运作,管控到位,按量核酬,精心核算,继续落实对外包商KPI指标考核。
5)、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和优化培训管理体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推行OJT在职培训,以提升全员综合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员工岗位实际操作为重点,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工作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稳步推进处理中心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
1)、严格执行中心全面预算管理,突出成本管控重点,强
力推进降本增效,确保全年预算管控目标的完成。以省有限公司财务部下达的预算目标为龙头,调整各车间、部门成本费用,纳入中心年初制定的指标考核体系中,调动各级管理积极性,达到有效管控的目的。
2)、依托信息系统的建设,主动适应生产工艺流程的变更,继续完善基础统计台帐,加强统计稽核工作。根据中心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调整基础统计台帐的内容和格式,同时,将借力数据采集平台、信息监控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开发运用,跟进财务统计信息化工作,为计件计酬、外包核算与业务量有关成本单价定价及时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提高统计管理工作效益。
3)、完成全环节结算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开展中心内部结算工作全面推动省邮件处理中心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按照省有限公司全环节网间结算方案,积极尝试推行中心内部模拟结算工作,做好全环节结算基础结算数据的登记统计和结算运费的清分工作。
3、强化设备管理。适应自动分拣机维护需要,充实设备维护队伍,培训提高设备维护的整体水平。实现“三种状态”管理,即运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检修设备处于计划状态、备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使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4、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及党群工作
1)、创建职工之家1个,2015年搬迁后创建陆运中心职工之家。
2)、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每季度开展一项活动。3)、完成员工手册的制定。
4)、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处理中心的重点生产、管理工作、好人好事等。
5)、积极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学习,不断强化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全员的思想统一。
四、几点建议:
1、将市趟三频调整至航站发运。11点前民航进港 市邮件直接在航站处理发运,可提前2-3 小时左右到达揽投部提升进口邮件妥投率。省内邮件仍盘驳至陆运中心处理,赶发快速网。
2、调整省内二干发运计划,实施陆运、航空分离,减少省内二干在两个中心之间多点装卸。调整全夜航邮路发运计划,邮航一频、二频省内邮件直接在航站发运,只将邮航二频进口 邮件盘驳陆运中心处理、发运。
第四篇:电梯生产单位责任
附件1
电梯生产单位责任
一、电梯制造
1、电梯制造企业对电梯设计、制造环节的质量安全以及电梯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对出厂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维护保养、使用等环节加强监督和指导。
2、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供电梯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型式试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出厂文件,并在电梯的显著位置设置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
3、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明确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等重要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或次数、质量担保期等。
4、因设计、制造等原因造成电梯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电梯制造单位应当立即停止生产、主动召回或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5、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对其制造的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记录,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保证电梯的配件供应。
6、电梯制造单位发现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7、电梯制造单位还应当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8、电梯的原制造单位已经注销或者不再具有相应型式的电梯制造许可资格的,使用单位经电梯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改造或修理;实施改造的,电梯改造单位应当及时更换其改造电梯的产品铭牌,并在产品铭牌、改造质量证明书上标明其单位名称、改造日期和许可证编号等。改造单位对改造后的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并履行相应电梯制造单位的义务。
9、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持续保持许可条件;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不得转包、分包;任何不具备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挂靠形式从事电梯安装、改造、修理活动。
10、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电梯安装、改造、修理档案,档案至少包括:告知书、施工方案、施工记录、自检报告、调试报告、监督检验报告、交接单等。
11、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还应当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三、电梯维护保养
1、电梯维护保养必须由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禁止无电梯维保资格许可和超许可范围进行电梯维保工作;不得将维保的电梯以任何形式分包与转包;不得将其《许可证》转让或租借,严禁挂靠。
2、电梯维保单位要严格执行许可规则,持续满足许可条件要求,按照有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及时修订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保证有效运行,建立健全电梯维保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并严格执行。
3、电梯维保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配备取得
故障情况描述、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排除情况,故障记录应经过使用单位核实签字,双方各存一份存档备查。
10、电梯维保单位对所承担维保的电梯在定期检验前应当进行自行检查,出具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自行检查项目根据使用状况情况决定,但不少于维保和电梯定期检验规定的项目及内容。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由检查和审核人员签字并加盖维保单位公章后提交一份给使用单位存档。
11、电梯维保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电梯维保档案,详细记录每部电梯维保及故障处置情况,档案至少保存4年,不得做虚假维保记录。维保档案至少有维保合同、维保方案、维保记录、自检报告(或记录)、限速器校验报告等。
12、电梯维保单位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维保单位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并书面如实记录。
13、电梯维保单位应当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设区的市抵达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其它地区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
14、电梯维保单位发现电梯存在隐患或者故障时,要书面通知电梯使用单位暂停使用电梯,并配合电梯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或故障,同时做好记录。
15、协助电梯使用单位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安排维保人员配合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电梯定期检验。
16、异地维保单位(在公司注册地以外的市地、县区从事维保工作的维保单位)必须设立至少一个服务站,维保服务站要有固定办公场所,固定办公电话,任命服务站负责人,有维保人员
1产单位反映;更换的电梯零部件应当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22、电梯维保单位的质量检验(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应当对电梯的维保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且进行记录。
23、电梯维保单位应当加强对维保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维保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确保作业人员的维保水平不断提高。安全教育和培训要留有记录。
24、电梯维保单位还应当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五篇: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承诺书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安全生产承诺书
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搞好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确保特种设备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本企业特作出以下承诺:
一、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严格在许可范围内从事特种设备生产,保证生产的各类特种设备合法、安全、可靠。对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不得生产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二、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
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装过程依法接受法定检验机构的监督检验,施工技术档案真实、齐全、完整,设备未经监督检验合格不得移交使用单位,并在监督检验合格后及时将有关技术资料完整移交给使用单位。电梯井道的土建工程必须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当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要求,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按要求张挂安装改造技术和安全要求告知牌。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当服从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并订立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四、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校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
五、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以及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高耗能特种设备还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交能效测试报告。
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七、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八、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检查、安全监督、劳动保护制度)、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按照《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运转,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组织制定并实施各类施工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证安全资金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禁违章作业;持续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场所、装备条件等资源条件满足许可要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召开技术质量会议,加强员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对聘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金;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状况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处理,不留后患。
九、自觉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十、保证维保的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落实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十一、按照包河质监分局的提示和要求,告知后及时向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监督检验。
承诺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
本承诺书一式二份,一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留存、一份承诺单位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