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小论文:苍蝇爱落在车座上的秘密
科技小论文:苍蝇爱落在车座上的秘密
每当到了10月份以后,那些令人讨厌的苍蝇总爱落在爸爸的摩托车车座上。再看看别人家的自行车、电动车,车座上也或多或少的落着苍蝇。每次心生厌恶地赶跑它们后,我都在想:这些苍蝇不是喜欢在垃圾堆、肮脏的地方生活吗?它们为什么总爱落在车座子上?
有一次,我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爸爸。爸爸却考验似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我你的想法。”我考虑了一下,回答说:“爸爸,我观察了车座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全是黑色的,黑色的物体吸热能力强一些,苍蝇是不是喜欢暖和的地方啊?”爸爸又问道:“你怎么知道黑色的物体吸热能力强呢?”“我们在科学课中学习过,不信,你摸摸车座子是不是很温暖?”我回答说。听了我的分析,爸爸点点头,赞许的说:“你善于观察,勤动脑筋,了不起!你的分析虽然有些道理,但还需要证实。”
回到家中,我在网上查找苍蝇爱落在车座上的原因,却没有一条相关的回答。但在“苍蝇-----百度百科”中找到了相关的内容。原来,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它在4~7℃时仅能爬行,10~15℃时可以飞翔,20℃以上才能摄食、交配、产卵,30~35℃时尤其活跃,35~40 ℃因过热而停止活动,45 ~47 ℃时致死。我分析认为:秋天,气温一般都在20度以下,苍蝇的飞行速度明显减慢,反应迟缓,它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使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便于它摄食、交配、产卵。车座子吸收太阳热量更多一些,所以成为苍蝇理想的落脚之地。难怪在夏天,车座子热的烫手,上面没有苍蝇的身影了。
我把自己的发现跟爸爸和老师讲了,他们都表示认同。我尝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第二篇:科技小论文-蜗牛的秘密(范文)
蜗牛的秘密
去年暑假,天气十分闷热。我走进院子里,摆弄着爸爸的“宝贝花草”。忽然,我眼睛一亮,看到一只蜗牛在缓缓地爬着,上了叶子。“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留下长长的一条线?”“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我跑进屋,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笑着说:“你既然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自己去体验一下呢,等遇到麻烦再来找我。”“好,自己体验就自己体验,我一定把答案找给你看,哼!”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实验一番。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先捡来白菜叶子和馒头等又检来几只蜗牛,把它们分别放在每个食物面前。大概它们都饿极了,爬向自己喜爱的食物而每只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对馒头闻也不闻。不一会儿,一片白菜叶子就被吃光了。我初步认为,它是坏家伙。
接着,我又开始分析“蜗牛爬行时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把蜗牛放到高处,等它伸出壳时,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还没靠近,它又伸进去了。我想,它可真是胆小鬼。一连试了几次都失败了。我真的有点泄气了。可想起和爸爸打赌,又有了一个好办法!“有了,有了”我手舞足蹈。我先用一块尖石头顶破蜗牛壳,抽出蜗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觉得粘糊的,隐约还有小粒的东西,这是什么呢?经过查阅书本,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那是它的脚,那粘湖的是蜗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我还不满足,想看看它的眼睛和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菜叶放在一尺蜗牛面前,拿来放大镜。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又碰了碰,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猜大概一对眼睛,一对是鼻子吧,可到底哪对是眼睛?哪对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子,再拿来一片一样大小的菜叶,分别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只见它先用小触手碰碰,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子,哪个是树叶了。我猜得八九不离十,大触手具有睛的功能,小触手有鼻子的功能。
我真是受益不小。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长大有所发明创造,必须从小做起。
四年(3)班 陈晓枫
第三篇:苍蝇科学小论文
苍蝇科学小论文
我回到奶奶家时,总看见墙壁上总有许许多多的装满水的透明水袋。我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要挂这些呢?我于是疑惑不解的问奶奶,奶奶却说:“你是怎么想的,乖孙子?”我看了看,又想了想。唉,以前奶奶家不是有很多苍蝇的吗?为什么现在看不见苍蝇的呢?我不假思索的说:“奶奶这应该是用来驱赶苍蝇的吧!”奶奶说:“对了,想知道为什么谁装满水的透明水袋可以驱赶苍蝇吗?那就等你慢慢摸索咯。”于是我上电脑查了查资料:为什么装满水的透明水袋能驱赶苍蝇呢?我便查到了:哦!原来是因为透明水袋有凸透镜的作用,光线在透过“凸透镜”时一定会对周围的光强、温度产生改变,而这种变化正好刺激了苍蝇的某种敏感器官,于是让苍蝇敬而远之。对于是否“放大镜”的作用吓跑了苍蝇,水袋中水的折射作用的确可以达到驱赶蚊蝇效果,并发现袋中用紫色的水效果更好。我学到了一些知识1 每当到了10月份以后,那些令人讨厌的苍蝇总爱落在爸爸的摩托车车座上。再看看别人家的自行车、电动车,车座上也或多或少的落着苍蝇。每次心生厌恶地赶跑它们后,我都在想:这些苍蝇不是喜欢在垃圾堆、肮脏的地方生活吗?它们为什么总爱落在车座子上?
有一次,我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爸爸。爸爸却考验似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我,你的想法。”我考虑了一下,回答说:“爸爸,我观察了车座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全是黑色的,黑色的物体吸热能力强一些,苍蝇是不是喜欢暖和的地方啊?”爸爸又问道:“你怎么知道黑色的物体吸热能力强呢?”“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不信,你摸摸车座子是不是很温暖?”我回答说。听了我的分析,爸爸点点头,赞许的说:“你善于观察,勤动脑筋,了不起!你的分析虽然有些道理,但还需要证实。”
回到家中,我在网上查找苍蝇爱落在车座上的原因,查到了几条条相关的回答,但资料都零零散散的,想了好一会儿才知道。原来,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它在4~7℃时仅能爬行,10~15℃时可以飞翔,20℃以上才能摄食、交配、产卵,30~35℃时尤其活跃,35~40 ℃因过热而停止活动,45 ~47 ℃时致死。我分析认为:秋天,气温一般都在20度以下,苍蝇的飞行速度明显减慢,反应迟缓,它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使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便于它摄食、交配、产卵。车座子吸收太阳热量更多一些,所以成为苍蝇理想的落脚之地。难怪在夏天,车座子热的烫手,上面没有苍蝇的身影了。
我把自己的发现跟爸爸讲了,他们都表示认同。我尝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然后,对苍蝇有点感兴趣了,又查了许多其它的资料:
例如这个是味觉:苍蝇没有鼻子,但是,它有另外的味觉器官,并且还不在头上脸上,而是在脚上。只要它飞到了食物上,就先用脚上的味觉器官去品一品食物的味道如何,然后,再用嘴去吃。
这个是苍蝇的危害:因为苍蝇很贪吃,又喜欢到处飞,所以见到任何食物都要去尝一尝,这样一来,苍蝇的脚上就会沾有很多的食物,这样既不利于苍蝇飞行,又阻碍了它的味觉。所以苍蝇把脚搓来搓去,是为了把脚上沾的食物搓掉。因为苍蝇有这种坏习惯,所以会传染很多病菌。苍蝇如果在粪便、污水里站过又
飞到食物上去,就会把病菌留在食物上。另外,苍蝇还有个更坏的习性,就是当它落在食物上时,不仅吃食物,而且,还要排粪,把肠子里的一些活着的病菌、寄生虫卵等等都排在食物上。如果人们吃了这样的食物,很容易感染上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这个是苍蝇的细菌:苍蝇是人们熟悉而又厌恶的昆虫,它种类繁多,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传播疾病。经研究发现,苍蝇能携带 60多种细菌,一只苍蝇的体表可沾有百多万个细菌,最多的可携带五亿个左右。蝇类携带、传递的病原体很多,能传播痢疾、伤寒、霍乱、脊髓灰质炎、结核、沙眼、肝炎、寄生虫病等多种疾病。
这个是苍蝇的繁殖:苍蝇一生可分四个阶段,即从成蝇交配产卵开始,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蝇的过程,这个过程只需10天左右,气温高时可缩短。苍蝇一次交配可终生产卵,一只苍蝇一生可繁殖成千上万只苍蝇。春天是第一代成蝇繁殖的高峰期,在春天里消灭一只等于夏天消灭上万只苍蝇。
瞧!经过这次写苍蝇的科学小论文,我又学到了许许多多的我以前所不知道了东西!这就是科学!!
第四篇:铁片的秘密2015科技小论文
铁片的秘密
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
三年级四班
邱彦霖
我们学习了《铁罐和陶罐》,知道了铁罐放在泥土里容易腐烂,我的脑袋里冒出了一个小问号:那么铁放在哪里生锈最快呢?为此,我反复思考研究做了一个小实验。
我事先准备了三个小铁片。一个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冰箱;一个埋进泥土里;最后一个放在盐水中。看看哪一种会更快使铁片生锈。一天下来。我来到冰箱,小心翼翼地拿出铁片,仔细观察起来,可铁片却一点儿变化都没有。我接着来到花盆前,挖出藏在土壤里的铁片,可结果仍是如此。最后我来到水杯前,拿出浸在水里的铁片,可也是一点都没变。这可让我纳了闷:“难道得时间长一点才能出效果?”我将信将疑地离开了实验地。几天之后,我又来到那儿,惊奇地发现在泥土里的铁片有一点点生锈,而在盐水里的铁片早已锈迹斑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电脑,才知道原来是原电池反应,离子导电。因为两种金属通常是活动性不同的两种。以铁和铜为例。因为空气中有水分,水中通常容有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铁片遇到酸失去电子成为铁离子,电子则通过金属移动到铜,再还原成氢气,形成一个原电子。这种反应成为析氢气反应。铁的这种腐蚀内称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比一般的氧气还原性腐蚀速率更快。
从实验和资料中证明,盐水会让铁片更快生锈!
第五篇:科技小论文
为什么红薯和马铃薯不能共储一室?
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 六(1)班黄诗晗
指导教师黄雪梅
《红薯和马铃薯》的童话故事中,农民的小儿子为了帮父亲排犹解难,把放不下的红薯放在马铃薯的地窑里,结果不是马铃薯发芽变青,就是红薯僵心坏死,帮了个倒忙。这个故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红薯和马铃薯不能放在同一个地窑?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进一步进行调查,到乡下请教爷爷,并查询了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了解了红薯、马铃薯的特性,知道了他们各自的储存特点。
原来,红薯、马铃薯虽说都是薯类作物,但它们确有所不同。从亲缘与形态上说红薯属旋花科植物,收获的是其块根;马铃薯属于茄斜,收获的是块茎,因为它的薯块不是由根膨大而来,而是由地下横走茎膨大形成。
更让我欣喜的是,我发现了他们不能共同储存的关键,第一,红薯是喜热作物,种植是在温高的夏季和早秋,窑藏期最适温度是10—15℃如果温度低于9℃以下,就会受冷害,严重时产生“硬心”腐烂。马铃薯是喜冷的作物,种植也是低温的早春和晚秋,窑藏期最适温度是1—5℃,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发芽变青有毒不能食用。第二,窑藏期要求通风透光不同。红薯是块根贮藏,冬贮时呼吸微弱,需氧量很少,在无光黑暗不通风微氧条件下能安全越冬。马铃薯却不同,它是块茎贮藏,冬贮时,不仅要有一定的散射光,还必需有充足的氧气,供其旺盛的呼吸作用。如果缺氧,马铃薯被迫进行无氧呼吸,由于酒精中毒,而引起薯块“出汗”从而导致腐烂,所以,冬贮就要有很好的通风和适度的透光条件。
由此可见,红薯与马铃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的要求相差较大,倘若 1
硬把它们放在一起,那么迁就了马铃薯就害了红薯,满足了红薯就坏了马铃薯,甚至造成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