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种模式改造瑶台十年变身现代社区
四种模式改造瑶台十年变身现代社区
2009-07-17 09:54:00 来源: 金羊网-新快报(广州)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越秀区旧城改造追踪
新快报讯(见习记者李婷通讯员越宣)越秀区瑶台村将在10年后淡出人们视野,昨日,记者从越秀区获悉部分转制社区新动向,6个“城中村”周边将变身为6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而瑶台转制社区计划将比其他社区提前两年变身华丽现代社区。越秀区矿泉街党工委书记张文胜透露,矿泉街将采取“超越、升级、拉平、控制”四种模式,推行瑶台转制社区“城中村”更新改造。
现状:管理体制未明确
原瑶台行政村由三个自然村即瑶台村、沙涌南村和王圣堂村组成,总面积2.4平方公里,约占矿泉街总面积的75%。2002年,瑶台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瑶台股份合作经济联社”,目前拥有股东3000多人,并由经济联社出资成立了“瑶台实业有限公司”,目前主要有“瑶台实业有限公司党总支”和转制社区经济组织两个机构。从表面看,农村行政管理建制已经不复存在,但在实际运行中,与原瑶台村的管理体制区别不大。
据瑶台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转制社区公共管理社会事务与经济管理职能混合,党组织、股份合作联社与实业有限公司的身份及关系不清。另外,转制社区道路系统不完善、街巷狭窄弯曲、功能分区混乱、违章建筑比重高、空间布置杂乱无章、消防设施不齐全、安全隐患大。
未来:旧村将用“超越”模式
针对转制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矿泉街将采取“超越、升级、拉平、控制”四种模式,推行瑶台转制社区“城中村”更新改造。越秀区矿泉街党工委书记张文胜表示,“超越”模式主要应用于转制社区中的一些原居民已经不再居住、现用以出租的旧村,将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高于中心城区的标准,高起点地进行改造规划。
对于矿泉街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商业片区,即矿泉街站西商圈及周边王圣堂村等区域和广园西路两侧一带,越秀区计划将此片区作为现代商贸服务业的重点,运用“升级”模式进行改造,努力打造具有全局乃至全市特色的园区经济新基地。
而目前在转制社区中存在的一批规划比较合理、环境较为舒适的农民新村和商业街,张文胜指出,将运用“拉平”模式,从改善环境和提升居住水平入手,通过绿色社区、达标社区等建设,加大小区整治投入,逐步缩小与中心城区的差距。
此外,有些“城中村”改造不能在短期内完成,则计划通过有效措施对违章建筑加以“控制”。同时,先行进行公建配套设施规划,规划重点建设街辖行政、文化、教育、体育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
第二篇: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奠基石
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奠基石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城市治理模式正在进行新的构建。其中日益发展的社区公民自治--包括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则是现代治理模式的奠基石。当然这块奠基石仍处于打造之中,而转换政府职能、完善公民自治制度则是打造这块基石的铁锤和錾子。
【关键词】社会转型;治理模式;政府职能;居民自治
【作者简介】周鸿陵,男,北京新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时浩,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城市工作处副处长
【中图分类号】D6;D6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02)04-0082-04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下发后,社区建设在中国方兴未艾,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能从中国社会转型、中国治理模式转换的角度来讨论社区建设,或许能开辟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一、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事件都和中国社会转型有重大关联,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事件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反应。对任何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从中国社会转型这个角度分析,都无法找到满意的解答。至于如何理解社会转型,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将社会转型定义为社会整体形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即“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众多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在这里社会整体形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换。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也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如有人指出: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现代社会是工业-信息社会;传统社会是封闭型社会,现代社会是开放型社会;传统社会是匮乏型社会,现代社会是发达型社会等等。近年来一些学者从社会主体开始研究,认为传统社会中的人处于臣民状态,现代社会的人处于公民状态。因此他们称传统社会为臣民社会,现代社会为公民社会。在臣民社会状态下,政治是整个社会的核心,经济和社会只是政治附属;在公民社会状态下,公民的经济和社会自由得到保证,政府权力来自于公民的同意,经济发展来自于公民通过市场进行推动,社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而是公民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载体,整个社会处良性互动状态。以此为基本结论,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从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转型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其速度不断加快,中国社会形态已深刻地改变了。1978年以前,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则处于政治领域的严格控制之下,几乎没什么自主性。政治领域垄断了整个社会的权力,整个社会高度政治化。这在文革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社会领域也不
例外,政治控制直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国有7亿人,只允许有一个思想”是当时的最真切的写照。
1978年之后,这种状态开始解构,社会的各个领域开始逐步明晰化。在政治领域,公民当家作主得到一定的体现,公民对政府的决策开始发挥作用,“权力来自于人民”逐步落到了实处。政府无限膨胀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政府开始对公民的各项权利包括个人隐私进行保护,政府逐步在把属于社会的事务交给社会,公民自治在农村和城市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机构开始出现。政府对市场和资源配置干预在逐渐弱化,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在经济领域内市场主体以营利为目标,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私人物品。在社会领域内个人、家庭、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是主体,其社会功能是提供非垄断公共物品[1](P31、P35)。
中国社会转型还没有完全完成,但其趋势是在加快。最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家陆学艺也指出,在21世纪头20年内中国将完成社会转型。因此,在今天讨论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更具有现实性。
二、社区居民自治: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
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加速开始萌生的。为推动这一进程,民政部曾于1999年开始在全国选择了26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探索。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文件后,社区建设开始在全国展开。社区建设在最初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曾产生行政主导社区建设的模式。随着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以沈阳、武汉为代表的居民自治主导的社区建设模式,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指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加强社区民主建设”。这是中央对社区居民自治建设的肯定。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对企业事业单位直接管理,城市社会由一个个企业事业单位构成。国家通过单位管理社会,并事实上覆盖着社会。在这种情形下,主流城市社会成员大都属于单位人。在当时所谓的居民委员会,其管理的对象只是少数缺乏就业能力的“社会闲杂人员”,城市社会主流成员仍然在“单位”管理之下。经济改革之后,国家对企事业的垄断式管理被打破,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促使政企、政事、政社分开,传统的单位制开始解体。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由依附于单位的“单位人”变成自由式的“市场人”和“社会人”,城市社区有了属于社区的主体[2]。
改革开放不但为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准备了人力资源,而且提供了自治的内容。随着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政府和企事业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剥离出来交给了社会。社区内的公共事物逐步增加,社区成员包括驻社区单位需要社区为其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良好的治安环境、公共卫生设施、文化娱乐设施。这些准公共事物经费来源,虽然在目前大部分仍由政府提供,维护管理只能由社区组织来实施。这些就构成了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同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公民独立意识开始提高,公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公民在社区建设中权力意识在迅速提高。社区管理成员的产生方式由过去街道办事处的委任,改为由社区成员选举。社区管理机构开始进行自主管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扩大民主、居民自治”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文件指出,“在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沈阳、武汉、福州等城市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认定了社区居委会的一定的权利。如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办事处确定社区居委会有8项自治权利,即民主选举权、财务自主权、财产自主权、事务初审权、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权、依法协管权、不合理摊派拒绝权、民主监督权[3]。
三、寻找新的治理模式
社会转型,不能只“转”不“型”,“转”意味着对旧社会形态的破除和改革,“型”意味着对新社会形态的重新整合。100多年来中国一直处于“转”多于“型”的过程中。首先在19世纪遭遇到来自西方的冲击,进入20世纪后,中国经历了一场从革命到改革的大变革[4](P245、P249),先后以三次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完整了国家整合,形成了市场格局,开始了民主化进程[5]。但我们必须清楚革命和改革只是手段,革命和改革都是为确定新的秩序开辟道路。在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社会效应减弱,人们对稳定对秩序的渴望成为社会的主要诉求。
在社会转型进入整合社会形态阶段时,最重要的是重视治理模式的重塑。这是巩固改革成果稳定社会的需要。毕竟治理更具有稳定性、中性、程序性,一位知名学者指出治理“更注重方式,而相对缺少意识形态上的关怀和争论”[6](P55、P56)。抛开意识形态方面的激情澎湃,回归现实生活中的保守单调,为中国人民寻找一个可预期、可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
治理模式由社会形式决定[7],但社会形态并不自动产生治理模式,而是需要人们主动地把握时机进行构建。治理模式是在一个时期根据一定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形成的。它包括治理的主体和治理的方式两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社会形态下,由于国家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其治理主体呈单一性、排他性、不可选择性,其治理方式呈单向性。整个治理模式表现为百分之百的刚性,整个社会依赖统治者的暴力统治和对权力资源的垄断来支撑,整个社会只能在“?quot;和”乱“之中循环。在现代社会形态下,国家和社会处于明确的分工合作的状态,形成合作共治的局面。政府的产生源于公民的同意,政府的公共决策反映的是公民意志,社会和国家良性互动,政府和社会共同为公民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其治理模式具有多元性、双向性。
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沈阳模式,即以社区居民自治为主导的模式是现代新的治理模式的典范。沈阳模式的特点是建立以居住地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的,以社区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手段,有党和政府领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区域文明小社会,形成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保平安、共建文明、共求发展的社会化自治管理的运行机制[8]。这些特点基本体现了现代社会形态下的新型治理模式。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是多重的,但无论如何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其在探索
新型治理模式中的积极作用。社区是社会层次中最小的完整单元,是整个社会运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居民自治就是中国治理模式的奠基石。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毕竟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之中,中国现代治理模式的成熟仍有赖于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努力。其中政府转换职能,将社会事务真正交给社区办理,完善社区自治制度,才能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参考文献
[1]康晓光:《权利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2000年,未刊稿。
[3]吕济民:《有了社区自主权,当家就能做了主》,《社区》2001年12月。
[4]王海光:《从革命到改革》,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周鸿陵:《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1999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资料汇编》。
[6]智贤:《GOVERNANCE:现代”治道"新概念》,《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
店1995年版。
[7]徐勇:《论治理转型与竞争一合作主义》,2000年,未刊稿。
[8]刘小康:《政府与社会互动:沈阳社区自治模式探微》,《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