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证券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证券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时间:2014年1月26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内的证券行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形势,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和风险,大大增加了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 难度,当下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领跑行业业绩的关键。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的证券公司发展几经变革,试图在原始经纪业务 发展上寻求新突破,而2013年当年多家券商因为追求高利益、高回报挺而走险,触犯雷区,导致自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这些问题的出现,更为其他证券公司敲醒警钟,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 水平,提高经营决策和内部控制能力,财务管理起到了核心作用,利用有效的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手段,降低成本、增进企业绩效、提升企业价值和竞争力已成为 现阶段证券公司发展的关键。企业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企业目标下,有效的对资产的配置投资、资本的筹资、营运资金和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就财务的本质而言,它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从筹集资金开始到回收后再投入这一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过程的反映,也是生产运营全过程的反映;就证券公司经营 的实践而言,随着各种创新业务的产生,信用业务和产品业务已经渐渐占据证券公司的日常经营,如何由“坐商”转变为“行商”,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力占据有 利地位,大力发展创新业务是大势所趋,创新业务的发展更是强调证券公司的自由资金持有量,各环节共同的需求是资金,管理的目的是资金耗费最小化,其产出资 金最大化,提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比。因此,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
一、证券公司的资金运用和筹集现状
广义来说,资金可以分为四类:成本性资金、资本性资金、投资性资金和专项资金。成本性资金是生产经营活动耗费的资金,资本性资金是工程建设和资产改良消耗的资金,投资性资金是以营利和控制为目的进行的股权和债权性投入的资金,专项资金是以解决职工福利等问题消耗的,有特定专门用途的资金。这四 类资金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发生流量的结构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资金使用的要求,着力于对资金占用的控制,从资金的占用量、资金结构和资金流动性对资金进行最优控制,是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放开,现如今国内证券公司能够做和可以做的业务越来越多,导致证券公司资金的需求量和使用量越来越大,一般来说,国内证券公司筹集资金后,在保留一定比例的交易保证金和清算备付金后,可将资金运用于许多方面,如:固定资产投资、自营业务、承销和保荐业务、项目融资、经纪业务和基金业务等。
资金的筹集是资金控制的初始环节。在资本金、准资本金、折旧资金、经营资金和融通资金的管理方面,重点研究控制资金筹措成本和流动性。国内证券公司除长期投入资本金外,募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有增资扩股、同业拆借、信贷融资、证券公司上市等方式。
二、国内证券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证券业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出现盲点。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证券会计准则,在财务核算方面没有实现企业统一会计制度,证券公司
间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一个科学、完 善的现代化证券财务制度,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同一化,再加上监管的多重性导致财政部门和证监会的要求不一致,使得证券公司或多或少都会在会计核算工作即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盲点。在资金管理上流于形式,仍未摆脱原有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资金使用上,仍有一些证券公司存在先由总公司平衡安排后,每个归口的业务部门分得一块资金额度,变相的切块管理、分口包干。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总第526期2013年第 4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未按照先有项目、有预算、有决策、有评估来安排投资,仅仅是简单下达一些项目,由各营业部任其自然,结果造成有限的资金使 用分散,难以保证重点,办不成大事。营业部所需的资金基本上由总公司予以保证,对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价值没有感到明显的压力和责任。这种资金分散管理的 做法容易造成资金使用不当和资金闲置,也容易滋生在资金管理上的不良行为。
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对于代 理客户买卖证券款和自有资金的处理过程中,没有严格区分,造成财务人员在核算方面易混淆。对于固定收益类及信用类项目的的经济评价和尽职调查没有严格核 实,造成投放资金不合理,成本过高,效益不佳,监督失控等现象。
资金管理的集中调度不利,局部利益冲淡了整体利益。证券公司多年来的粗 放型管理,坐商意识抬头,导致许多证券公司仍然在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问题,财务管理没有集中调度,满足企业集权、分权不同模式的需求,仍有部分证券公司的 营业部存在自己挣钱自己花,营业部经理一头大,个人利益过大,没有为整个证券公司考量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资金闲置。需要有 一个专门机构进行筹资和融资,并借用金融手段,使资金不断增值,结算中心是能实现这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并且具备筹资、融资功能的中介机构。
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守法意识薄弱。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之快,导致专业性证券财务管理人才匮乏,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的沉淀,证券财务管理相关经验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对行业法律意识淡薄。同时我国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附属于本单位,从企业以及个人利益出发都将过于重视领导意志而忽略法律法规的限制,导致不能有效的对证券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及管理,从而弱化了监管机制,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制定适合国内证券市场的证券财务制度体系。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要从证券公司财务业务的特点及财务管理现状出发,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证券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
逐步完善证券交易清算体系。由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各家清算银行进行证券交易清算,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促使证券交易清算体系走向规范化和完善化。制定相关证券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规避一些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率,促进证券公司的有序发展及利益最大化。
建立严密科学的计算机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对电算会计化操作制度的规范,逐步建立严密科学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对计算机操作及管理人员应和会计核算人员 的职责进行严格的界定,计算机专业人员不得对会计实际业务进行操作,这些工作由掌握基本计算机知识的专业财务人员完成。在电子数据处理方面,电子数据包含 商业秘密的要进行保密处理以防泄露,避免给公司带来难以弥补的亏损及不可预料的困境。按章行事,保证企业财务运作的规范化,避免企业经营
出现漏洞,降低企 业经营风险。同时加强计算机警报功能,对不安全操作进行报警提醒,提高其安全性。
建立完善的证券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首先要从公司法和证券法入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对信息内容上进行具体要求,将市场上必须的披露点和信息要求提出标准化要求,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包括对含糊不清及漏缺会计信息加以整合及补充。
实行集中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监控。是证券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和经营环境的要求,规避经营风险的必然选择。形成集中的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证券投资和战略管 理,使得证券公司能够通过统一集合的财务集中管理,达到风险监控及管理控制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全方面人才。将培训需要提上日程,并且将行业内部业务学习和财务管理学习相结合,及时将银行利率政策和国家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和相关证券知识进行补充辅导,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守法意识,能够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第二篇:财务管理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合同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只是简单的要约、承诺,而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监督是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是企业财会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责。企业签订的经济合同,最终结果都要反映到企业财会部门。企业财会部门除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外,还需履行好会计监督职责,并始终将其贯穿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
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合同管理中的监督、检查职能,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参与到合同管理中来,通过运用自身特有的方法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同时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所借鉴。合同管理是集团公司重点工作之一,集团公司提出了“抓活源承揽,规范合同管理”“抓清欠工作,规范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在所有的买卖合同中,“标的物价款及结算方式”这一重要项目就联系到我们在座的财务管理人员。怎样在合同签订、履约过程中把好结算关,怎样根据合同期限索要或支付相应的价款,以确保合同正常履行,保证企业经营工作正常开展?
一是必须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加强学习,加强对合同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对合同签订、履行给领导提供合理化建议。
三是在合同签订中对涉及的财务数据,应主动审查是否严密准确,包括数量、价款、金额等,计算方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价格政策、采购政策的规定。
四是签订合同内容是否符合财税法律法规,资金来源、使用是否按公司制度办理等。
五是合同管理也是做好清欠工作的基础,财务管理相关人员要及时为领导提供真实的分析数据,这些分析数据就必须要求我们在财务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合同内容。
总之,财务管理和合同管理紧密联系,好的财务管理是实现合同管理的保证,他们共同促进企业严格遵守内部规范,完成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
第三篇: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的财务管理,其在企业持续发展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够确保和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在企业经营中财务管理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急速下滑,甚至破产。本篇论文主要探析了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竞争力;经济效益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且实现长足发展,借助企业管理层面的正确决策,不断创新,求得突破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的核心,其发挥的职能作用,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实现企业各部门的协调。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离不开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每个部门从事的工作内容不一样,从而创造出的经济效益也不同。在工作中,每个部门都会随之产生相应的人员、办公成本,如此在财务分配中就会产生冲突。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财务管理有助于协调和解决各个部门在工作中产生的经费,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环境,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2.有助于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控。财务管理包括资金预算、实施及控制监管等环节,在整个工作流程中,财务人员记录相关数据,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意见反馈,每个环节都形成规范化,例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监督通过对财务核算及管理等工作的全面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甚至依法查处舞弊造假的工作人员。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有效监控每个阶段,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与真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确保企业经营者的顺利经营,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3.有助于企业工作绩效的考核。在企业经营中,绩效考核是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手段,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员工的各项工作情况进行评定。在企业中,每个员工只有通过努力不断实现各自岗位的工作目标或者完成工作要求,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利益,转而促使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财务管理在企业中是量化战略目标的工作,运用财务中的相关指标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分析,促使企业经营者清晰的认识企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企业发展现状的合理认识,才能够从实际出发制定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计划。
4.有助于对企业各个部门目标的量化。在企业中,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将有助于量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而帮助企业制定整体规划方案。财务管理部门运用财务预算,将每个部门的工作情况通过数据的形式直观呈现出,在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之后,需要各个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实现企业的整体规划目标。
二、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一致,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严格执行和强化实施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维护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与协调性,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将有助于监督和控制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在严谨、科学的制度之上,财务部门是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综合反映,同时也起到了监督作用,因此更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容涵盖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基础工作、资金筹集、各类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收入与利润分配管理等。科学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将能够增加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因此在制定执行制度时需要秉承严谨态度,并严格执行。当前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财务管理部门,但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背景下,还是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加以规范与约束,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2.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在企业经营发展中,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都将影响到财务工作的质量,决定着财务信息能否发挥出其应有的效应作用。由此,决定着企业应当以人为本,严格招聘、甄选和入职培训,不仅确保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高水平职业道德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与合法性。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一,完善财务从业人员资格审核制度,从头把好关,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人不适合,都做出明确规定,以高门槛的要求提高进入企业财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
第二,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从业人员资格确认制度,在坚持当前社会上所实行的资格认证制度的同时,企业内部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资格认证条件,例如学历、各类资格认真等条件,以此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第三,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工作人员终身教育的理念,建立一个学习型的团队。在企业中定期举行财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对工作人员定期考核,切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为他们提供锻炼学习的机会,让员工在实战环境中不断学习和积累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将所学专业理论理念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除了财务外的知识外,还要熟悉法律、管理、金融、证券、运筹等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从而打造一个专业技术综合能力都强大的团队。
3.采用全新的方法进行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的信息为导向,信息成为企业把握内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决策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也发生变化。企业也要与时俱进,采用全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工作。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促使财务管理部门的作用最大化,需要企业不断更新财务手段,更新财务数据的技术,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还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能够全面快速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决策。
4.转变财务管理的观念。为了确保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写作,需要财务管理部门通过发挥实施计划、控制与监督等只能作用,实现各项工作的协调,促进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在当前经济条件背景下,企业管理者若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其发挥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率,那么就必须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摒弃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落后观念,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发展传统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财务信息,对企业内部、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准确预测出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并提高企业的决策与抗风险能力。
5.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经营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受到预算编制的影响,因此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严格监控相关资料的取证过程,确保资料的真实性,确保预算符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其次,预算在身后之后不能轻易改动,提高预算编制的权威性,由此需要企业相关领导严格把关;再就是,严肃对待预算编制,杜绝虚报预算的人员与部门,一旦出现这些行为要严惩,确保企业经营方向的正确性,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和分配资金;最后,细化预算标志指标,做到清晰、细致的记录,方便信息核对的同时,保证企业管理者掌握工作进度,及时知道工作。
三、总结
当前,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的经营、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健康有序经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本篇论文在浅谈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时,又就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给出相应的建议。只有融合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创新理念的企业财务管理,才能够促使企业整体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英.浅谈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江苏商论,2010年第26期.[2]李洪剑.浅谈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江苏商论,2013年第3期.[3]张艳.浅谈财务管理在企业战略发展中的作用.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15期.[4]贾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0期.[5]解秀玉,李亚菊.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6]董志贤.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第8期.
第四篇:浅谈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定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动态报表。地和利用现金流量表是报表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之一。在财务管理实质的基础上,说明了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现金流量表 会计报表
在当前企业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从企业的管理部门到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债权人和投资者,都日益注重企业现金流动情况。企业管理部门需要了解现金流量信息,掌握企业现金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正确作出经营、投资、筹资决策提供依据;债权人和投资者则期望了解企业变现能力和现金生成潜力,以推断将来偿付债务和利润分配的能力。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的会计报表,实际上是以现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管理的实质
资产实质上就是公司在确定一组被使用的资金,这些资金的两个主要来源就是股东权益和负债,而收入和费用就是来解释公司收益是如何产生的,公司通过经营资产就会产生相应的利润,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现金流量。公司净现金流量中的一部分用来回报那些将资本投入公司的投资者,另一部分则留在公司内部,成为所谓的公司融资,用于公司的自我。在下一个会计里,公司的资源会相应增加,随着公司经营效率的逐步提高,会产生更多的利润和净现金流量,增加的净现金流中的一部分又重新投入到公司中来,这样的良性循环将周而复始。
以上的简短介绍表明,财务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对以下三个基本方面的管理:①公司资产结构就是资产负债表,主要考虑公司的资产组合是否适当;②公司盈利能力即损益表,如何评估公司的盈利性;③公司的现金流量也就是现金流量表,相应的有:公司产生的现金流量到底有多少,如何提高净现金流量。2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一直注重对利润的分析。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没有现金流量的概念,企业也不编现金流量表。直到1999年我国才发布现金流量表准则,从2000起,在大型企业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从实践看,直至今天绝大多数企业还不能及时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表。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更是滞后,导致企业无法利用现金流量表这一有效工具,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营运能力特别是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
在财务管理中,利用现金流量分析,比利用获利能力更加直观、更加有效,它能够解释获利企业导致终止的原因,解释亏损企业继续生存的原因,解释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管理者改变管理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缺陷
(1)营运资本概念存在着缺陷,导致以营运资本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不全面。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流动与非流动的划分是根据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而定。然而,以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作为分类标准已难以正确的反映资产、负债的性质。这种流动与非流动界定上的模糊性导致运用营运资本难以客观地评价企业地财务状况。
(2)营运资本的衡量容易受到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和成本分摊的影响。由于会计上对同一业务的处理可能存在多种方法可供选择,而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营运资本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修饰财务报告。
(3)营运资本对财务状况的预测能力不足。营运资本预测能力的不足已获得某些实证分析证明。有关研究分析指出: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前五年中,以营运资本及其有关指标预测能力不如现金债务比。
(4)营运资本有掩盖企业财务问题的不良作用。企业大量赊购、现购存货,营运资本总额并未发生变化,但由于存货大量增加、现金减少,企业财务状况有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营运资本的减少,并不一定伴随企业现金的减少,但企业偿付能力一定下降。现金流量表的优点
(1)现金含义明确、容易理解、不易产生混乱。现金等价物是指短期流动性高的投资,它们必须能够轻易地转化为已知金额的现金,即将到期,不会由于利率变动而出现价值变动的重大风险。一般来说,只有那
些原定期等于或短于三个月的投资才被视为现金等价物。因此,报表使用者能清晰地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2)现金更恰当地反映了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变现能力。由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可随时作为支付手段,偿还到期债务,因此,现金流量表能为债权人提供企业真实偿债能力的信息,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地决策。
(3)可以通过当期现金流量信息确定企业的收益质量。企业的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得到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并未实际收现的收入,通过现金流量表中当期营业现金的流入、流出以及投资现金的流入、流出等信息资料,可以了解企业利润中有多少已真正实现、有多少尚未实际收现,确定企业收益的质量,评价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4)可以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通过现金流量信息可以了解企业在财务困难时期的适应能力、融资能力。5 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目的是生存、、获利。只有生存才能获利,在竞争条件下,只有发展才能够生存,维持原状的简单生存是不可取的,发展成为所有企业的必由之路。财务管理认为,企业发展集中表现为收入的扩大,实现收入扩大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地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维持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平衡,而不争一时的获利。企业有盈利但没有正的现金净流量,即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企业也不能生存。日本著名八佰伴企业集团一夜之间的倒闭,究其原因就在于资金周转的困难。由此看来,过去人们认为一个企业只有亏损才会倒闭的想法是错误的。虽然企业暂时亏损但如果企业现金流入能够保证企业现金流出的需要,企业依然能够维持生存甚至发展。可见,维持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平衡,其意义远大于企业的盈利。现金流量的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远大于盈利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现实意义
通过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评估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说明企业的现金从哪里来,又运用到哪里去。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自我创造先进的能力等,便于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将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结合起来分析,可以评价净利润的质量。企业获利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企业具有一定的现金能力。但是,企业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真正具有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企业的损益表上反映的利润很可观,但企业却面临着财务困难,没有现金支付到期的债务;也有一些企业的损益表上反映的经营成果并不可观,但企业却有足够的偿付能力。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为基础,遵循配比原则。而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综合地反映出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报表。因此,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评价净利润的质量。
现金流量表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联系起来,可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但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无法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由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企业经营者可以更合理地调配资金,加速现金的流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现金流量是企业理财的核心,财务管理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现金收益。企业的现金状况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判断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现金流量比利润更重要,现金犹如企业日常运作的血液。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初步得出企业日常运作的好坏,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是公司创建优良经营业绩的有力支撑,一个企业的账面利润再高,如果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依然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甚至会使财务状况恶化,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第五篇:现金预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最终版)
现金预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卓越企业?即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企业。
企业只有价值增长,即未来收益流增长,才能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发展。发展就要投资,投资就需要资金,资金从哪里来,就必须融资,企业融资包括内部的,即自身经营获取的现金;和外部的,包括上市、发债、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向银行借款等。
财务管理就是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资金始终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的、高流动性的资产,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现金预算是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地位非凡。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任何其他的东西都无法替代,现金至上。一个银行家提醒我们,如果一家公司的现金总是入不敷出,它最终将陷入财务危机,为了维持企业的财务流动性,经营者必须通过有效的决策以保持足够的现金,即具有较强的造血功能,而不是依赖于外部输血。
现金预算是用于预测企业还有多少库存现金,以及在不同时点上对现金支出的需要量。这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控制,因为把
可用的现金去偿付到期的债务乃是企业生存的首要条件。一旦出现库存、机器以及其他非现金资产的积压,那么,即便有了可观的利润也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现金预算还表明可用的超额现金量,并能为盈余制定营利性投资计划、为优化配置组织的现金资源提供帮助。
现金预算是其他预算,包括: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有关现金收支部分的汇总,由四部分组成: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盈余或赤字、确定筹资的金额。
现金盈余或赤字表示期初现金余额与现金收入合计与现金支出的差额,差额为正,说明收大于支,现金有盈余,表明在预算期内拥有的现金足以支付各项费用,可用于偿还过去向银行取得的借款或者用于短期投资;差额为负,说明支大于收,现金不足,表明企业必须制定一项筹资计划,以便从其他来源(银行贷款或其他方式)筹集资金以弥补资金的短缺。
资金集中化管理的优势
企业资金的集中化管理追求的是通过整合集团内部的资金管理来实现整个集团资金收益的最大化、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资金风险的以及资金成本的最小化。
通过对集团下属各企业现金预算的汇总,实现集团资金的集
中化管理。企业资金管理最终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目的的,集团下属各公司有的发展良好,现金充裕,而一些企业在当前宏观经济相对紧缩的大环境下,经营不理想,如果在集团内部相互资金融通,将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且减少向银行融资,节省大笔的财务费用,降低财务风险。
另外可以有效地对集团全部现金存量进行管理来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如可以将暂时闲置的现金投资一些低风险的投资产品获取投资收益,提高整个集团资金的收益水平。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现金流,稳定、协调的现金流可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进而获得收益。融资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的必要基础,足够的资本规模可以保证企业投资的需求,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和规避融资风险。单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信水平一般都不如整个集团企业,因此如果由子公司逐一向银行申请融资,相对融资费用较高,若子公司资信水平不够,银行完全有可能拒绝给企业提供资金服务。
现金预算的意义及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企业归避财务风险的能力
企业经常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职工工资,偿付应付账款与票据以及其他到期债务,不能及时偿付债务,称为“无偿债能力”。无偿债能力的企业,可能被迫宣告破产。即使经营管理得
很好的企业,在市场银根紧缩、项目投资建设、扩大销售活动的时期,有时也会感到头寸短绌。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小心翼翼地规则现金流量,使手头现金随时够用。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指出,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有三个:第一,交易动机。这是营业性和资本性的目的所产生的一种日常业务需要。第二,预防动机。这是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做的现金准备。第三,投机动机。其真正含义是企业应持有足够的现金以抓住随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机会。作为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应确定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即现金存量花费的代价最低,又能确保现金需求的持有量水平。如果现金持有量太大,会降低企业收益水平;如果现持有量太小,又可能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以及意外的现金需要,产生中断交易的风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下一番功夫,测定出本企业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能使企业的现金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者的综合成本最低。其中,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维持一定的现金存量而放弃了一些投资获利的机会;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置存的现金资产进行管理而需要支付的代价;短缺成本是指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现金资产,不能应付必要的业务开支,而使企业蒙受各种损失。企业可根据三种成本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利用“现金持有量成本分析图”法找出三者综合成本最低点。企业在这个成本最低点时的现金持有量,即为企业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
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对资金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时不至于很被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其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则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于破产。“德隆神话”的破灭即是一典型案例。
现金预算可以预测未来时期企业对到期债务的直接偿付能力,可以直接地揭示出企业现金短缺的时期,使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显露短缺来临之前安排筹资,从而避免了在债务到期时,因无法偿还而影响企业的信誉,为企业以后融资增加阻力;或企业被迫“拆东墙补西墙”,在高利率条件下举借新的债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
现金预算是以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等各项经营预算为基础的,需要各部门提供数据,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之间提出改进建议,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便于他们之间的协调,避免由于责任不清楚造成相互推委的事件发生,调动了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为企业搞好现金预算奠定基础。
3、提供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便于考核、强化内部控制现代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单个企业在这个大系统中仅仅是一分子,企业要在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强化和依赖于有效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处于整个管理的核心地位,而现金预算则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美国前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哈罗德·威廉斯曾说过:“如果让我在利润信息和现金流量信息之间作一个比较选择,那么,我选择现金流量”。特别在企业发展日趋成熟、企业组织规模增大、结构日趋复杂的大型企业管理中,由于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越来越关注现金流量信息。实践证明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关键,也作为企业绩效评价、考核标准,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GEGW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