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痛并快乐着
读书笔记——痛并快乐着
在书店逛了半天没有找到一本让我一见倾心的书,濒临不知该买什么书的绝望境地无意中看到了“痛并快乐着”这几个字。顿时眼前一亮,心跳加速。“痛并快乐着”这几个字并不陌生,甚至感觉很亲切,这几个字应该是我们生活的真实的写照吧。书的封面上作者白岩松一脸严肃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并不简单,挫折在所难免,而我们应该不畏惧生活中一切的苦难坦然地活着。
众所周知,白岩松是一位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人们习惯于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习惯于他通过电视这个媒介来向人们讲述那些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他对生命,对生活的理解。而现在他以文字来讲述一个个跟他自身有关的故事,通过文字告诉我们踏对生活的理解——痛并快乐着。他的文字是那么实在,没有愤世嫉俗,没有唉声叹气,没有犀利的言语,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质朴和发人深省。没有大段大段的他个人对于生命,生活的理解,这本书留足了给读者自我理解,自我体味的空间,让我觉得只要是有思想的人学会思考都是生活中的哲学家。
这本书其实是十年后的修订版,原版写于新千年到来之时。本书讲述了作者大四毕业找工作,下乡锻炼,生病,报纸生涯,走进电视,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一起成长,做主持人生涯中所采访过的人与事以及经历的一些大事。从引起思考的自我生活中的小事到申办奥运,复关谈判;从社会中那些普通而又有不平凡精神的默默无闻的人到那些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企业家,科学家,学者;从港澳回归讲到天灾人祸;采访朱总理,直播江泽民、克林顿在人民大会堂的记者招待会„„白岩松似乎一直在平凡与不平凡之间穿梭,既经历生活的琐碎,又亲眼见证了那一件件大事。然而,读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感受到他对待这些不同的事的态度有什么差别,似乎他笔下所写的都是同样神圣的事。我明白了生命都是神圣的,无论什么事在生活面前都显得平凡。
除了书前的序作者首先写到的是告别大学校园,实习找工作的事。我想这是不可厚非的,因为这是一个人生命道路上的重要的转折点,是真正踏入社会的开始。虽然作者在他离开校园时我还未出生,他那时找工作的情况也与现在的大不一样,但他求职过程中遇到种种磨难与挫折却是现在求职者屡屡碰到的。面对自己的努力一次次的白费有的人沮丧气馁,有的人逐渐迷失自我,而有的人是愈挫
愈勇。作者白岩松便是不被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所击垮,努力奋斗而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在接受了一年的下乡锻炼后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他找工作中所经历的让我了解到什么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让我知道了无论怎样的危局,人们只要不首先在内心投降,局面总会有转机。他的这一段经历让我从现在开始不畏惧那看似很远却又会眨眼即来的毕业时刻,我相信我会怀揣着与他一样的勇气踏出我真正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因为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走,就有希望。
“太阳在明天会照常升起,而今天并不是世界末日”是让我很感动的一句。看到这一句我突然有一种轻松愉快感。如果人生在世可以真正将这一句运用到生活中,那么这样的人注定是一生幸福幸运的。信仰这一句,面对再大的磨难我们都可以以轻松的心态去承受,去就解决。因为既不是世界末日,那么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灾难又何足为惧呢。我想我以后的人生路要伴随着这一句走过。
这本书是修订版,比原先的多了一张作者采访季羡林、启功和丁聪实况的光碟。在看这本书时,我按捺不住好奇也看了这张光碟。那还是九几年的采访吧,作者还很年轻,季羡林先生行动还很自如,还在孜孜不倦地创作他的《糖史》。此刻让我感动的是季羡林先生。北大给了他两套宽敞的房子,而他工作的地方却小得可怜,因为其他地方都被书给占据了。我惊讶,我无法想象他这一生到底看了多少书,该是个天文数字了吧。和季老先生一比我是多么渺小,我不会成为像季老先生那样的大家,但我应该向他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并且一直以一种虚心求教的态度。而季老又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要在鲜花与掌声中保持平静。
书名叫“痛并快乐着”,而全书除了序中交代了书名的偶然得来,似乎再也没有提到一点与书名有关的细节。然而,事实是这一本书是在向读者讲人生,就像作者在为刚开始开播的《东方时空》所想的那句广告词“浓缩人生精华”。人生就是痛并快乐着的经历,而这本书同样给了我以上“痛并快乐”的启示。
第二篇:痛并快乐着
白岩松:传媒路上的点滴忆录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初传媒进新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欣赏的传媒人物。白岩松,这三个字对于每一个传媒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当我读完那一本白岩松在路上的点滴忆录时,作为一个传媒的初学者的我,心中对这位传媒前辈由衷的仰慕和敬重。《痛并快乐着》白岩松自述传媒十年。
窗外金黄的油菜花将大地片片分割,生命以最耀眼的颜色将整
个春天点缀到极致。一本追忆青春往事长达十年之久的书,正是人生最辉煌岁月烙下的印记:它在凝重与深思中曼延;在回顾与展望中铺陈,在痛并快乐中流淌。
十年人生旅途的所见所闻,仿佛窗外鲜艳的繁华世界,而作
者正如穿梭在花丛中碌碌的蜜蜂,汲取着糖分和养料,辛勤地耕耘着心中的一份辛田。真的,一年比一年更想赞叹油菜花的魅力,没有什么再比油菜花更能如此肆意地绽放。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以无与伦比的张扬将大地涂抹成金黄,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即便最终走向凋零也已不算憾事了。
书中作者谈到采访“东方之子”的过程中,每当听到一段发
人深省的人生经历,就对自己进行一次灵魂的洗礼。他们的事迹既丰富了作者主持生涯中的人生阅历,又感悟着所有的读者。
“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
经历了百年风霜的知识分子,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在夫人、女儿相继去世之后,依然没有将忧伤写在脸上,但他常常在校园内未名湖畔几小时的静坐,不知是平静中对87年往事的追溯还是对生命超越的沉思。也许,只有经历了风雨人生,历经了磨难,饱受了艰辛才能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
一位在1968年写下《相信未来》这首经典诗歌的作者食指却在现实中无法相信未来,而最终被收容在了精神病患者的福利院中。但一代人却在《相信未来》中顽强地走了下去。照亮别人心中的阿拉丁神灯却未能照亮自己,劝诫与人和言传身教未能合二为一,但理想的信念依然是生活中永恒的追求。面对逆境,我们或许能走出泥沼,或许会身陷泥泞,但奋斗是必需追求的过程,期望将是生存下去的动力。
还有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不仅一一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宽容,还体现了人生的追求、奋斗的艰辛。在并不漫长的十年中,作者即经营着自我成长的坎坷与追求,又目睹着别人的演绎人生。个中滋味,用“痛并快乐着”概括并不失偏颇。走在新闻传媒的十年之路,看过了别人的人生故事,同时也让作者自己更加懂得了生活,懂得了人生。
《痛并快乐着》一书自述了作者白岩松十年从事新闻传媒的深切之感。这本书,这五个字对于我们即将从事新闻传媒的学生
而言,更加是一种激励。但愿此书能给我们“痛并快乐着”的人生岁月带来一些深思和启迪。
第三篇: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似乎很熟悉的字眼,犹如每天都能抬头看见的天空,无非是它不空,与后者有着区别吧,然而一次在科普书上看见了天空不空,看来文字蕴含着的夜并非那么的深刻,是否需要平铺着自己,摆着那些那墨迹未干的字迹来见证这一切?我耸耸肩,下意识地扭转头,摸出口袋中的那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依旧是笑容如花般的绚烂,但看照片的人永远无法露出白齿去迎合,多多少少在不知不觉中依旧是带着温度的泪水,一分为二,氤氲着照片,又急急忙忙的插干,小心吝惜的收起。
或许在玻璃橱窗前做的决定是正确的,那束开得正艳的紫色花捧在手中换得是嘴角上扬的微笑。我不知道我买它来干什么的,可以肯定的说是没有用,很可能有会遭到妈妈不厌其烦的唠叨。呵,管它呢,现在我开心了,于是又小心翼翼的嗅嗅捧在胸前的花,这一举一动都是显得那么的多余,因为明明这是一束假花,我讽刺的笑了,难道只是因为它是紫色的吗?
莫名的喜欢上了这条马路,自己走在上面,似乎一切都在后退,突然发现参考物的选择也是一门深奥的物理学,不由得想到了物理老师那泛黄的黑色边幅眼镜,还有眼镜后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以前总爱说物理老师最有深度,可能是起源这个缘由吧。马路的拐角处,依旧可以看见卖烤红薯的老爷爷,每当看到他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某年荣获一等奖的那副《父亲》的画,深深的皱纹浮在黑黑的脸上,像麦地分支的田埂,看见有
客人的时候,他咧开嘴笑时,顿时脸上俨然绽成了一朵菊花,那清晰的纹路,让人看了会不由得阵阵心酸。我一直也坚信那双饱经沧桑的大黑手是那么的深沉,镇定,有条不紊地从烤箱里拿出一个个散发诱人香气的烤红薯。
永远躲不过这香气的诱惑,顺手去从口袋掏钱,冲着老大爷笑着说:“给我也来个红薯。”老大爷西笑呵呵地应着,就在我眉开眼笑地去接老大爷递过来热腾腾的红薯的时候,笑容顿时在我脸上定了格,仿佛时间此刻也停止了步伐,老大爷饱经风霜,青筋突起的大黑手和我胸前这一束灿烂的紫花形成了两条平行线,看似那么近,却永远不可能相交,或许这是一种必然,一面是年轻的浮华,一面是事态的龙钟,也许它们有着切合点,我却在那一瞬间无法查找到。也可能就是初中几何中用来证明两条平行线的反证法吧。在无法解释的情况下,永远可以拿现实来搪塞,突然想到大人们常说的,这就是现实。
我右手握着热腾腾的红薯,左手握着那束紫花,感觉此刻突然明白了小四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想到了自己曾在百度上用过的网名—依维,对于小四的“四维”,无非是妄自菲薄吧。但是依维(一维)的确很适合现在的自己。小四的确也很名副其实,特别是《悲伤逆流成河》让我的心一直波澜到现在,抹不掉那层无法诠释的忧伤。
我知道回家肯定避免不了妈妈的唠叨的,但最终还是以我冲她吐吐舌头而告终。小时候看见那翩翩起舞的蝴蝶,总会遐想联
翩,幻想着美好的事物,但自从上了自然课后,打破了所有对蝴蝶的遐想,除了丢下一句:没想到它是丑陋的毛毛虫变的。转身离开,似乎已经走到了蝴蝶的尽头,或者现在会在踏青的某一刻感慨下:破茧是多么伟大啊。不知道这种生硬硬的代替是一种冬季的尽头还是一种春天的开始,“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此刻赋予这句话了另类的涵义未尝不也是一种替代,只是多了一种叫“过程”的东西,把他们连续。
妈妈是对的,没过几天,那束紫色的花被遗忘在了角落里,活在了它自己的世界里,而自己经过那条街时,依旧会经不住那烤红薯的诱惑。如果把这归结于精神与物质,显然物资占了上峰,更进一步用象牙塔和现实来对比,显而易见,象牙塔举了白旗。
晚上,一个朋友发短信说他今天经过南楼古巷时,正放着《回到过去》,他感到惆怅,想回到过去。我立刻回复他说:“不可能。”之后手机的光屏再也没亮过了,不知是哪冒出的潜意识,我打开抽屉翻出了半年都没用的p3,通上电,疯狂地搜索着那首《回到过去》,调为单曲循环,我才静静的躺下了,看看时间,1点16了,想想自己又没头没脑地做着奇怪的事,我自嘲的笑了,可是那一句“想回到过去。。。”却模糊了我的双眼。。。墨汁般的黑夜泛起片片幽暗的光,吞噬了我们的灵魂,又在远处映射出耀眼的红色,妖艳地,诱惑我们前进。
在还没回家之前就给爷爷打电话,回来后就去看他,可是回来好几天了,最终还是没能在9点之前钻出被窝,向自己丢下一
句:你怎么变这么懒了啊?贯彻整个身体,想起这句话犹如高三时教室前挂着的倒计时牌,对于红赤赤的三位数,总在心底隐隐埋怨学校没必要这么早就倒记时啊,每天在不断替换的倒记时牌在我们埋头无视下摇摆不定,仿佛一阵风过,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破碎,蓦然回首,发现两位数已深深印在眼帘。不由得像时间屈服,爷爷竟然来看我了,此刻我真希望自己还在回家的火车上。。。曾经有位作家写过一句话: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才最爱你,同样你永远也看不看不见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我只有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才最寂寞。是啊,正是有这么多的看不见,才有了无数的感动,串成了成长中的痛并快乐。
那束紫色的花是我抓住了幼稚的尾巴,尝到了丝丝的喜悦。倘若能够将青春十分,快乐只占两分。
昨天晚上,佳说他很烦,他把那成长中的“痛”只归结于“烦”。当时,迫不及待断断续续地把《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看完了,看完后,怀揣着一种自己也说不清的心情与他评论着这部电视剧。他只是说:“飞儿挺好的,挺温馨的。”但我觉得小欧也挺好的。虽然最后充溢着幸福,但是对家齐我有种难以说清的感觉。
早上一出门,便看见如此忙碌的人群,原来是我慢了半拍,不由地也加快了步伐,“我这么快去哪呢?人家是有目的地的。”在头脑中闪过,顿时,我又放慢了脚步,在十字路口上,却不知道去哪,想想,还是去看书吧。
(寒假在家的小感觉2010.12.)
第四篇:军训——痛并快乐着
军训——痛并快乐着
带着疲惫与期待,我心情复杂的走进教室,脑海中还在不停回放前一天军训的情景:火热的太阳、闷热的天气、严厉的教官、再加上几乎崩溃的我们。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第一节自习课很快结束了。只听见一声明亮的哨音划过空际,我们便准备完毕下了楼。13个班的所有学生武装整齐地站在教学楼前,这个场面竟然让我暗地里发笑,或许是让我联想起真正的军人,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
依然是同样的训练场地,我们迎着骄阳承受着军训的“折磨”。教官先让我们站军姿,他不厌其烦的把军姿的要求说了好多次,我全身无力的站在那里,目光呆滞,心里却在做着无谓的抗争。
时间一分一秒的走着,我越来越感到吃力,两个脚板底仿佛踩在热锅上,再加上不争气的汗,眼前的景象便成了一副朦朦胧胧的画卷。
正当我差点虚脱之际,救命的哨音再度响起,教官一声令下,全体同学应声瘫在了地上。我身边的李璇同学夸张的睁大眼睛惊讶的对我说:“天哪,你脸上的汗„„”我知道她省略的话是什么,所以我很平静的点了点头。“满头大汗”或是“汗流浃背”这些成语已经不能形容我的处境,我想,如果一定要用简短的几个字来形容我的汗的话,实在是很困难。
话落,她拿起我的纸巾来帮我檫汗。这让我想起我梅中的同学们,我是多么的想念他们,以致于一个微小动作都让我回想起他们,她一边帮我檫汗一边用很同情的眼神看着我,我心里滑过一丝感动,我收拾好疲惫的心情,忍下快要溢出的泪,报以她一个最甜蜜最灿烂的微笑。
又一声哨响,又该训练了。
女生们唉声叹气的缓缓起身,等待着新一轮残酷的磨练。
同样的还是那么疲惫,同样的脸上的汗水擦了继续流,唯一变了的,是我的那颗心比之前温暖,并不是因为这更加放肆的太阳,仅仅是一个动作,一句关心。
军训是痛苦的,如果一直那么痛苦下去,我会受不了,但痛并快乐着,我想这是最让人欣慰的痛吧。
第五篇:《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在沉静中,似乎有些让你思考,痛并快乐着,痛也许就是我们在这个大社会中被现实碰的遍体鳞伤,痛是我们该有的一种感觉,快乐也是我们应有的权利,是我们心理表现的一种心态,《痛并快乐着》读后感。有几个人真正问过自己?快乐的源头是不是也藏着一颗让你颤动的心?如此多的快乐,哪一个才是属于自己的快乐?痛并快乐着,这个快乐,我觉得应该是一个结果,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考验,是毅力的象征,读后感《《痛并快乐着》读后感》。书中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不仅一 一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宽容,还体现了人生的追求、奋斗的艰辛。在并不漫长的十年中,作者即经营着自我成长的坎坷与追求,又目睹着别人的演绎人生。各种滋味,用“痛并快乐着”概括并不失偏颇。但愿,此书能为我在今 后的人生岁月里工作里带来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