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查报告
东营区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自查报告
自接到鲁卫办发[2001]2号文件后,我中心结合先期开展的工作,对照考核细则及标准在完成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含十二项公共卫生职能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项工作均已达到考核相关标准,为迎接省、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标验收,我中心于2月21-22日对照相关考核标准进行了一次自查,现将自查报告总结如下:
一、基本建设上达到了省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
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址是在新区医院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现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已搬迁于东营区新区滨溪东路52号,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严格按照中心标准进行建设,功能分区合理,科室设置优化,并专门开辟了健康教育室、信息管理室,配置了电脑、宽带网、电视、DVD投影仪等设备,能够满足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配置上,均达到省标准中人员配置要求,自中心成立以来,中心专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并制成牌子上墙,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学习,明确工作职责,改变服务方式、转变服务观念。
二、机构建设上达到了省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
我中心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妇幼医师等人员组成。分片负责香山路居委会、滨溪路居委会、宁阳居委会等3个居委会居 1
民基本医疗保健,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了区卫生局达标验收,实现
了联片接种、网络化办公。各项预防接种基础资料齐备,去年顺利通
过省免疫规划基础资料专项检查。妇女、儿童保健门诊达到了规范化
建设的要求。
三、在服务建设上正逐步完善,从而达到省、市社区卫生服务考核标
准
1、社区卫生信息管理
截止目前我中心(含香山路居委会、宁阳路居委会、滨溪路居委
会)累计建立纸质健康档案4610户,共计16136人,全部录入电子
档案,建档率达 90%,从已录入的健康档案分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疾病对居民健康影响最大的前四位疾病,不良生活方
式(如吸烟、酗酒、静坐生活方式等)是导致慢性疾病的最重要的危
险因素,是社区综合防治、干预的首要内容,已制定详细的社区健康
促进计划。
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工作是今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点,为普及卫生保
健知识,中心已制订社区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在相关宣传
日,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每年办宣传专栏至少6次,在中心候诊室、走廊及宣教室悬挂专栏50块以上,全科诊室发放健教处方12种,以
社区为单位开展社区宣传活动6次。并先后多次到学校、托幼机构开
展关于手足口病、意外损伤、计免等健康讲座。已开展对高血压、糖
尿病等慢性病饮食、控烟、运动等健康教育,同时开展对青少年、儿
童、妇女、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发放相关宣传
小册子、折页15000余份。76%以上的居民得到相关宣传资料。
3、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
按照疾控中心关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及预防接种反应及免疫
规划、结核病防治等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先后报告传染病例7例,并通过疫情网络进行了直报,并开展了个案调查和漏报调查,全年开
展冷链运转12次,累计接种6244人次,疫苗接种率达到标准要求,无接种事故发生,同时对社区可疑患者进行了转诊报告,对确诊的结
核病人进行了规范化治疗管理,协助上级疾控机构进对网络直报的肺
结核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了追踪。
4、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
我中心一直将慢病防治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先后对高血压、糖尿病等6种慢性病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登记,落实了35岁以上首
诊测血压制度,利用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了慢病病人的随访管理,目前已管理病人754人,规范管理率达到98%,同时开展了以控烟、运动、饮食等危险因素干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社区儿童保健
对社区范围内新生儿开展了家庭访视,作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
指导,以婴幼儿进行了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对小儿四病进行了专案
管理。及时指导托幼机构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6、妇女保健
按照母婴保健法的要求开展了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保健服
务,各项指标达到标准要求,但未开展更年期妇女指导及妇科常见病
筛查,这一工作有待加强。
7、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及社区老年保健服务
对我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进行筛查,档案中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专案登记,其中精神病患者登记2人,60岁以上老
年人登记686人,相关服务已按计划有序开展,2010年安排了专项
资金为辖区内慢性病人及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
从自查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坚决落实国家惠民
政策,坚持一切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的宗旨,我中心一
定会把新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做好做实。
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年2月22日
第二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锡林浩特市楚古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安全大检查自查报告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以来,我中心的安全生产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积极消除事故隐患。在接到锡盟卫计字【2017】49号有关2017年全区卫生计生行业安全生产互查工作的文件后,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在全中心开展自查活动。我中心自查内容如下:
1、突出重点,对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检查。
2、道路交通安全,切实加强车辆日常检修维护,及时排除隐患。
3、卫生计生应急救援,应急预案体系完备,组织开展卫生计生系统应急演练,提升医疗卫生计生应急处置能力。
4、生活饮用水质量保障,定期开展对集中饮用水监测。
5、消防安全,重点检查人员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是否通畅,消防设施是否正常。
6、电器设备安全,重点检查用电线路是否老化,负荷是否过载。
7、建筑安全,重点排查了中心建筑,对墙壁有裂缝、渗水的,现已及时找施工队进行处理。
8、医疗安全,医生首诊负责制落实,落实专人负责医疗器械消毒,浸泡。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管理教育及知识培训,加强对中心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感染管理,对中心重点部门如门诊、检验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科室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对医疗卫生垃圾和污水也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污水排放标准》执行。
在此次安全生产自查中,不仅使我们对中心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和防范,同时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应该重点关注和需要持续改进的问题。只有注重细节管理,强化细节标准,防漏补缺,严防死守,才能确保医疗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推动我中心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2017年9月13日
锡林浩特市楚古兰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三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安全自查报告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于开展**期间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管理的自查报告
为了迎接祖国60年华诞,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加强药品管理工作,根据有关领导部门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我院认真组织开展医疗和自检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宣传动员,精心安排部署
根据《京药监【2009】58号》文件精神,我院召开了由院长主持,院委会成员、各相关科室全体人员参加的专项自查题专题会议,具体安排部署本次自查的相关工作。会上,一是由院长带领全体参会人员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通知精神,深刻分析了假药、劣药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要求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本次自检自查和整改落实工作;二是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主管业务院长任副组长、各个相关部门科主任为成员的自查查小组,全面此次自检自查相关工做。
二、认真指导开展,深入贯彻落实
我院此次开展自查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国庆平安行动”工作部署。以深入开展“平安北京”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特别是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管理,针对在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容易出现突出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自查。目的是通过本次自查活动提高我院的医疗器械管理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此次检查的重点药品种类以生物制品和避孕药品等高风险品种为主。本次自查工作重点检查了药品购进企业的资质是否齐全,验收情况是否及时准确,批号、有效期与票据是否相符,有无近效期或过期药品。对于生物类药品严格检查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
三、此次自查过程中自查小组再次组织学习了与药品各相关制度,并进行了制度学习考核。自查小组还明确了各个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自查小组还经过仔细研究,制订了详细的药品质量应急处理预案,严把进货关、发现不合法的药品要做到及时上报有关单位。
通过开展上述一系列工作安排。我院药品自查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为了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健康,做到对患者负责我院还要求总结本次自查工作的经验、方法,努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水平。保障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查报告
东营区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自 查 报 告
自接到鲁卫办发[2001]2号文件后,我中心结合先期开展的工作,对照考核细则及标准在完成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含十二项公共卫生职能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项工作均已达到考核相关标准,为迎接省、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标验收,我中心于2月21-22日对照相关考核标准进行了一次自查,现将自查报告总结如下:
一、基本建设上达到了省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
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址是在新区医院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现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已搬迁于东营区新区滨溪东路52号,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严格按照中心标准进行建设,功能分区合理,科室设置优化,并专门开辟了健康教育室、信息管理室,配置了电脑、宽带网、电视、DVD投影仪等设备,能够满足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配置上,均达到省标准中人员配置要求,自中心成立以来,中心专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并制成牌子上墙,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学习,明确工作职责,改变服务方式、转变服务观念。
二、机构建设上达到了省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
我中心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妇幼医师等人员组成。分片负责香山路居委会、滨溪路居委会、宁阳居委会等3个居委会居 民基本医疗保健,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了区卫生局达标验收,实现了联片接种、网络化办公。各项预防接种基础资料齐备,去年顺利通过省免疫规划基础资料专项检查。妇女、儿童保健门诊达到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三、在服务建设上正逐步完善,从而达到省、市社区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1、社区卫生信息管理
截止目前我中心(含香山路居委会、宁阳路居委会、滨溪路居委会)累计建立纸质健康档案4610户,共计16136人,全部录入电子档案,建档率达 90%,从已录入的健康档案分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疾病对居民健康影响最大的前四位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静坐生活方式等)是导致慢性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社区综合防治、干预的首要内容,已制定详细的社区健康促进计划。
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工作是今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点,为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中心已制订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在相关宣传日,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每年办宣传专栏至少6次,在中心候诊室、走廊及宣教室悬挂专栏50块以上,全科诊室发放健教处方12种,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社区宣传活动6次。并先后多次到学校、托幼机构开展关于手足口病、意外损伤、计免等健康讲座。已开展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饮食、控烟、运动等健康教育,同时开展对青少年、儿 童、妇女、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发放相关宣传小册子、折页15000余份。76%以上的居民得到相关宣传资料。
3、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
按照疾控中心关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及预防接种反应及免疫规划、结核病防治等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先后报告传染病例7例,并通过疫情网络进行了直报,并开展了个案调查和漏报调查,全年开展冷链运转12次,累计接种6244人次,疫苗接种率达到标准要求,无接种事故发生,同时对社区可疑患者进行了转诊报告,对确诊的结核病人进行了规范化治疗管理,协助上级疾控机构进对网络直报的肺结核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了追踪。
4、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
我中心一直将慢病防治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先后对高血压、糖尿病等6种慢性病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登记,落实了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利用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了慢病病人的随访管理,目前已管理病人754人,规范管理率达到98%,同时开展了以控烟、运动、饮食等危险因素干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社区儿童保健
对社区范围内新生儿开展了家庭访视,作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指导,以婴幼儿进行了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对小儿四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及时指导托幼机构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6、妇女保健
按照母婴保健法的要求开展了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保健服 务,各项指标达到标准要求,但未开展更年期妇女指导及妇科常见病筛查,这一工作有待加强。
7、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及社区老年保健服务
对我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进行筛查,档案中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专案登记,其中精神病患者登记2人,60岁以上老年人登记686人,相关服务已按计划有序开展,2010年安排了专项资金为辖区内慢性病人及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
从自查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坚决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坚持一切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的宗旨,我中心一定会把新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做好做实。
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年2月22日
第五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一定数量的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一般不超过50张。目前,北京市共有3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开设下列科室:
(一)临床科室:
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
(二)预防保健科室:
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
(三)医技及其他科室:
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药房、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配置
(一)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
(二)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三)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
(四)设病床的,每5张病床至少增加配备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设日间观察床1张,不设病床。目前,北京市共有158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开设下列科室:
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配置
(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
(三)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区县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北京市16个区县卫生局所属社管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作为各区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枢,行使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具体管理职能,规划各区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对各区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工作进行管理、监督、质量控制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