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时间:2019-05-15 13:1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第一篇: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来源: 南方都市报作者:朱学勤

转眼间已是南京大屠杀七十年纪念,从“七七事变”起算,中国宣布全民抗战也已经七十一年。抗战八年,军民伤亡达2900万之众,物质损失不计其数,人权、物权牺牲之惨烈,超过二战任何一个参战国。包括笔者在内,每一个中国平民家庭都留有祖父母一代被战争戕害的记忆,或家破人亡,或流离失所。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呐喊,没有理由不纪念。但到目前为止,国家应得之补偿、民间应发之控诉,并没有得到日方乃至世界舆论相等程度的尊重;甚至成反比,在世界人权舆论中还不及当年的战败者日本与德国。这是一个不得不提起的基本面,这是为什么?

我们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造成这一基本面之外因,当然有欧美中心论作祟。我曾利用在美国短暂访问,关注过他们通用的二战史地图。中国本土战场在那一类地图中几乎是一片空白,不要说南京大屠杀,即使如淞沪战役这样双方投入上百万军队,作战规模不亚于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决战,也找不到相应标记。而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对日作战经过,从珍珠港事件到后期逐岛争夺,事无巨细,一应俱全。如果是美国史地图,这样标记无可非议,作为二战史地图,如此绘制当然是片面的,甚至是不够格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美国读那样的二战史地图,心情可想而知。

若论内在原因,所在多矣。谨以今日可言者试言其三:

一、数据随意,忽上忽下。如南京大屠杀,相当长时间内曾有意无意回避,不许民众提及。此后政治进步,允许民间向日方提出赔偿要求,地方政府闻风而动,兴建惨案纪念碑,这一点当然值得肯定。但是一旦允许放声,一提就是30万,为什么不是有零有整,拿出一个确凿数据?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还剩下有户籍管理的国家,从日军在华建立户籍编制,到今日户籍管理,也许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有长期民事档案可查的国家。此前利用这一户籍制度做出过多少事情,为什么临此大案,反而如此潦草,一个“3”再加五个“0”?我参观珍珠港事件纪念碑、越战死难者纪念墙,都是有名有姓,十分具体。波士顿犹太纪念死难碑,可能因无法收集那么多具体人名,但刻有死难者集中营编号,一个挨着一个,密密匝匝,直上云霄,参观者仰头达90度看不到顶端,那一组组冰冷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比有名有氏更让人震撼。如此具体,才是以人为本,真正体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价值,杀人三十万是惨案,杀人二十万、十万零壹、零二就不是惨案?那零壹、零二就不是生命?目前所提三十万,是模糊概念,不是具体数据,概念不能说服人,模糊概念更不能说服人,反而会让人产生疑问,甚至给日方留下狡辩借口。应该是以确凿数据,最好是刻有具体名姓,宁缺毋滥,才能最终震慑对方,赢得世界舆论敬重。

二、价值观紊乱,随政治气候变动而变动。上世纪50至60年代,出于冷战意识形态,中国曾不断派出代表团去日本参加反战反美活动。翻阅当时报纸杂志,报道中日联营参与反战反美的新闻与文学作品,远远超过纪念中国民间的战争苦难。印象中最深的是《收获》杂志,曾刊登该刊主编参加广岛反战归来的长篇散文,作者访问那里的受害者,有名有姓,描绘其创伤,绘形绘色,极富感染力。虽说日方民间创伤也应该纪念,但作者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同情心已经转移,显然不在二

战反法西斯盟军,而在被盟军击败的日本一方。左翼文人当年是催逼抗战的先锋,为此曾鼓动学生上演多少街头政治,为何在抗战胜利后同情心转移,而不是一如既往,坚守民族自尊,以反日、抗日为第一?那样的文章那时并不罕见,在这里仅举一例。作为左联成员,他们都参加过八年抗战千里流离,饱尝颠沛之苦,我也相信那样的文章只反映当时的政治气候,并不反映他们真实的历史记忆。左翼文学汇入左翼意识形态成为其组成部分,令人齿冷,那是一代人的错误,没有必要苛责个人。但是,当一个民族的底层民众不能正常抒发战争苦难,这一民族能够发出的声音却是价值观紊乱,随政治气候而俯仰,令外人如何观感?半个世纪以来,对这场战争的价值评价我们发生过多少次变化?内如承认正面战场,外如对日交涉开放民间舆论,昨日为非,今日为是,虽是节节进步,变化频仍,太不稳定,外人适应这个变化,总要有个观察过程,在这一过程结束之前,不可能很快赢得世人尊重。

三、制度落差,制约民意。中日之间曾为敌国,但在制度层面,战后日本已经转轨为民主宪政,这是不争之事实。这一制度落差,以及民主社会内政府行为与民意倾向之间的差异,我们却时常遗忘。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最后调查结果,只有千分之四的学校使用了令人愤怒的那一种。在民主制下,一个社会并没有统编教材,虽有类似教育部的文教部门,却绝无权力指定民间使用何种教材。我们以己之“制”,度人之“教”,一见有学校使用那种教科书,立刻认为是官方所为、全民意向,于是愤青四出,狂呼口号,滥演“爱国”秀,贻笑大方而不知。反过来看自己,同样以巴金为例,老人晚年再三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以戒惧后人崇尚暴力、残害同胞,时至今日,这一遗愿实现了没有?

人自轻,方有外人轻之。比上述阅读美国二战史地图时间更早,我曾在上海录像馆看过一部内部放映的中日邦交十周年纪念片,制片者为日方,价值立场中间偏左,可谓友好人士。片中说,田中角荣访华签约前曾派出一个外务省代表团打前站,一行人启程时有预案,应对中方可能提出战争赔款,谈判着力点不在有无,而在多少。出乎意料的是,在日方没有思想准备的地方,谈判差点“崩盘”;而已经有预案的战争赔款,却没有遇到任何麻烦,“零障碍”过关!“喜讯”传到东京,一直在等待谈判结果的日本外务省大喜过望,整栋楼欢呼起来,灯光一夜不灭,喧闹激动,通宵达旦!这一画面使我受到的刺激,坦率地说,要比后来翻阅美国二战史地图深刻,不是郁闷,是愤懑,回家枯坐,整整一晚不想说一句汉语。

我们该从历史中学习什么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已经不可能孤立存在。本民族王朝循环历史惯性还在,垂直向下;外来横向冲击及其反应力图打破这一封闭性循环,将垂直维扳倒,趋向水平维,改封闭为开放,将中国与世界联成一片。垂直维与横向维交集成一个动态十字,沿对角线前移,历史趋势是打破王朝循环,走向现代民主。此后发生多次中外战争,无论是单独对英、对法、对日,乃至慈禧同时向八个国家宣战,那都是王朝战争,屡战屡败,与1938至1945年具有现代意义的全民抗战不可比拟。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命运与世界民主阵营联接在一起,民主阵营胜,中国民主前途存;世界民主阵营败,中国民主前途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前此后中国都没有发生过如此光明如此幸运的战争结盟。就此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付出最多,最终哪怕是惨胜,中国人也是赢得最多,那是因为中华民族将自己的双重命运——民族与民主的命运全部抵押了上去,赢得了双重前途。由此而论,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日,是20世纪中华民族诸多纪念日中第一纪念日。这一天具有双重意义,无论怎么纪念都不过分:她不仅挣脱了民族危亡,还赢得民主建国的前途,甚至赢得世界四大列强之一的历史性地位,所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应该从这一年这一天开始。

随后而来的内战打断了这一前途。抗战八年以惨胜终,中华民族何等幸运,抗战之后紧接内战,中国民众又何等不幸?中国居然成为二战参战国中唯一爆发大规模持久内战的国家,甚至二战结束,因二战而起的冷战也已经结束,内战穿越冷战,台湾海峡成为中华民族空前胜利之后,却立刻切下的巨大伤口,至今未能愈合。日本利用两岸内战状态,迅速摆脱另一战败国德意志被管束地位,不仅没有承担应付之赔款,相反是来回要价,与两岸分别签订和平协议,过程拖延30年之久,享尽渔人之利。最终形成的局面,是理应赔款明偿,却以贷款暗索,战胜者无光明正大之气象,战败者有放贷让息之怨恨,不伦不类,暧暧昧昧,与欧洲战场结束后泾渭分明,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我们年年纪念抗战,却不能赢得二战胜利后世界进步舆论甚至战败国舆论应有敬重之根本原因,也是上述基本面之基本。

■作者简介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美国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研究。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思想史,目前从事的课题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渐进变革思潮等。编著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比尔》、《书斋里的革命》、《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被批评与被遗忘的》、《热烈与冷静——林毓生学术论述集》等。

第二篇: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2007年12月14日 14:06中国经济网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日,是20世纪中华民族诸多纪念日中第一纪念日。所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应该从这一年这一天开始。

转眼间已是南京大屠杀七十年纪念,从“七七事变”起算,中国宣布全民抗战也已经七十一年。抗战八年,军民伤亡达2900万之众,物质损失不计其数,人权、物权牺牲之惨烈,超过二战任何一个参战国。包括笔者在内,每一个中国平民家庭都留有祖父母一代被战争戕害的记忆,或家破人亡,或流离失所。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呐喊,没有理由不纪念。但到目前为止,国家应得之补偿、民间应发之控诉,并没有得到日方乃至世界舆论相等程度的尊重;甚至成反比,在世界人权舆论中还不及当年的战败者日本与德国。这是一个不得不提起的基本面,这是为什么?

我们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造成这一基本面之外因,当然有欧美中心论作祟。我曾利用在美国短暂访问,关注过他们通用的二战史地图。中国本土战场在那一类地图中几乎是一片空白,不要说南京大屠杀,即使如淞沪战役这样双方投入上百万军队,作战规模不亚于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决战,也找不到相应标记。而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对日作战经过,从珍珠港事件到后期逐岛争夺,事无巨细,一应俱全。如果是美国史地图,这样标记

无可非议,作为二战史地图,如此绘制当然是片面的,甚至是不够格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美国读那样的二战史地图,心情可想而知。若论内在原因,所在多矣。谨以今日可言者试言其三:

一、数据随意,忽上忽下。如南京大屠杀,相当长时间内曾有意无意回避,不许民众提及。此后政治进步,允许民间向日方提出赔偿要求,地方政府闻风而动,兴建惨案纪念碑,这一点当然值得肯定。但是一旦允许放声,一提就是30万,为什么不是有零有整,拿出一个确凿数据?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还剩下有户籍管理的国家,从日军在华建立户籍编制,到今日户籍管理,也许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有长期民事档案可查的国家。此前利用这一户籍制度做出过多少事情,为什么临此大案,反而如此潦草,一个“3”再加五个“0”?我参观珍珠港事件纪念碑、越战死难者纪念墙,都是有名有姓,十分具体。波士顿犹太纪念死难碑,可能因无法收集那么多具体人名,但刻有死难者集中营编号,一个挨着一个,密密匝匝,直上云霄,参观者仰头达90度看不到顶端,那一组组冰冷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比有名有氏更让人震撼。如此具体,才是以人为本,真正体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价值,杀人三十万是惨案,杀人二十万、十万零壹、零二就不是惨案?那零壹、零二就不是生命?目前所提三十万,是模糊概念,不是具体数据,概念不能说服人,模糊概念更不能说服人,反而会让人产生疑问,甚至给日方留下狡辩借口。应该是以确凿数据,最好是刻有具体名姓,宁缺毋滥,才能最终震慑对方,赢得世界舆论敬重。

二、价值观紊乱,随政治气候变动而变动。上世纪50至60年代,出于冷战意识形态,中国曾不断派出代表团去日本参加反战反美活动。翻阅当时报纸杂志,报道中日联营参与反战反美的新闻与文学作品,远远超过纪念中国民间的战争苦难。印象中最深的是《收获》杂志,曾刊登该刊主编参加广岛反战归来的长篇散文,作者访问那里的受害者,有名有姓,描绘其创伤,绘形绘色,极富感染力。虽说日方民间创伤也应该纪念,但作者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同情心已经转移,显然不在二战反法西斯盟军,而在被盟军击败的日本一方。左翼文人当年是催逼抗战的先锋,为此曾鼓动学生上演多少街头政治,为何在抗战胜利后同情心转移,而不是一如既往,坚守民族自尊,以反日、抗日为第一?那样的文章那时并不罕见,在这里仅举一例。作为左联成员,他们都参加过八年抗战千里流离,饱尝颠沛之苦,我也相信那样的文章只反映当时的政治气候,并不反映他们真实的历史记忆。左翼文学汇入左翼意识形态成为其组成部分,令人齿冷,那是一代人的错误,没有必要苛责个人。但是,当一个民族的底层民众不能正常抒发战争苦难,这一民族能够发出的声音却是价值观紊乱,随政治气候而俯仰,令外人如何观感?半个世纪以来,对这场战争的价值评价我们发生过多少次变化?内如承认正面战场,外如对日交涉开放民间舆论,昨日为非,今日为是,虽是节节进步,变化频仍,太不稳定,外人适应这个变化,总要有个观察过程,在这一过程结束之前,不可能很快赢得世人尊重。

三、制度落差,制约民意。中日之间曾为敌国,但在制度层面,战后日本已经转轨为民主宪政,这是不争之事实。这一制度落差,以及民主社会内政府行为与民意倾向之间的差异,我们却时常遗忘。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最后调查结果,只有千分之四的学校使用了令人愤怒的那一种。在民主制下,一个社会并没有统编教材,虽有类似教育部的文教部门,却绝无权力指定民间使用何种教材。我们以己之“制”,度人之“教”,一见有学校使用那种教科书,立刻认为是官方所为、全民意向,于是愤青四出,狂呼口号,滥演“爱国”秀,贻笑大方而不知。反过来看自己,同样以巴金为例,老人晚年再三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以戒惧后人崇尚暴力、残害同胞,时至今日,这一遗愿实现了没有?

人自轻,方有外人轻之。比上述阅读美国二战史地图时间更早,我曾在上海录像馆看过一部内部放映的中日邦交十周年纪念片,制片者为日方,价值立场中间偏左,可谓友好人士。片中说,田中角荣访华签约前曾派出一个外务省代表团打前站,一行人启程时有预案,应对中方可能提出战争赔款,谈判着力点不在有无,而在多少。出乎意料的是,在日方没有思想准备的地方,谈判差点“崩盘”;而已经有预案的战争赔款,却没有遇到任何麻烦,“零障碍”过关!“喜讯”传到东京,一直在等待谈判结果的日本外务省大喜过望,整栋楼欢呼起来,灯光一夜不灭,喧闹激动,通宵达旦!这一画面使我受到的刺激,坦

率地说,要比后来翻阅美国二战史地图深刻,不是郁闷,是愤懑,回家枯坐,整整一晚不想说一句汉语。

我们该从历史中学习什么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已经不可能孤立存在。本民族王朝循环历史惯性还在,垂直向下;外来横向冲击及其反应力图打破这一封闭性循环,将垂直维扳倒,趋向水平维,改封闭为开放,将中国与世界联成一片。垂直维与横向维交集成一个动态十字,沿对角线前移,历史趋势是打破王朝循环,走向现代民主。此后发生多次中外战争,无论是单独对英、对法、对日,乃至慈禧同时向八个国家宣战,那都是王朝战争,屡战屡败,与1938至1945年具有现代意义的全民抗战不可比拟。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命运与世界民主阵营联接在一起,民主阵营胜,中国民主前途存;世界民主阵营败,中国民主前途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前此后中国都没有发生过如此光明如此幸运的战争结盟。就此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付出最多,最终哪怕是惨胜,中国人也是赢得最多,那是因为中华民族将自己的双重命运——民族与民主的命运全部抵押了上去,赢得了双重前途。由此而论,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日,是20世纪中华民族诸多纪念日中第一纪念日。这一天具有双重意义,无论怎么纪念都不过分:她不仅挣脱了民族危亡,还赢得民主建国的前途,甚至赢得世界四大列强之一的历史性地位,所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应该从这一年这一天开始。

随后而来的内战打断了这一前途。抗战八年以惨胜终,中华民族何等幸运,抗战之后紧接内战,中国民众又何等不幸?中国居然成为二战参战国中唯一爆发大规模持久内战的国家,甚至二战结束,因二战而起的冷战也已经结束,内战穿越冷战,台湾海峡成为中华民族空前胜利之后,却立刻切下的巨大伤口,至今未能愈合。日本利用两岸内战状态,迅速摆脱另一战败国德意志被管束地位,不仅没有承担应付之赔款,相反是来回要价,与两岸分别签订和平协议,过程拖延30年之久,享尽渔人之利。最终形成的局面,是理应赔款明偿,却以贷款暗索,战胜者无光明正大之气象,战败者有放贷让息之怨恨,不伦不类,暧暧昧昧,与欧洲战场结束后泾渭分明,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我们年年纪念抗战,却不能赢得二战胜利后世界进步舆论甚至战败国舆论应有敬重之根本原因,也是上述基本面之基本。

第三篇:纪念南京大屠杀

“纪念南京大屠杀”主题班队会

二(21)班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长大后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史料介绍、图片展示、集体朗诵、学生发言等。【活动过程】

一、汇报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的纪念,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从而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以维护和平。我宣布二(21)班“纪念南京大屠杀”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奏国歌 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请全体同学为在南京大屠杀中牺牲的同胞默哀1分钟。请坐。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抚摸着大地的脉搏,但是,你可曾 道,这片丰饶的土地曾经伤痕累累,曾经流过泪,流过血?周恩来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只有爱自己的国,我们的民族才能成为这个星球上的最富强、最不可战胜的民族。同学们,中日疆土隔海相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很长一段时间,两国曾在相对平静之下和平共处。然而到了近代,日本图谋吞并中国,以其血腥之手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永世昭雪的滔天罪孽。面对历史,如今的日本却不思悔改,军国主义仍阴魂不散,屡屡起事,变本加厉地一次又一次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77年了我们远离炮火,却从未熄灭对黑暗的怒火;我们告别战争,却一直持续同愚昧的战斗。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国耻不雪,没齿铭记。

三、图片展示(痛苦的回忆)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下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6周内烧杀淫掠,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下面请大家看一组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图片。大家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四、历史不容更改、诗歌朗诵 日本认识到自己对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真心悔改了吗?(学生讨论、回答)1投影出示以下文字:

①日本议员团声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仅两万人

②日本审定通过歪曲史实的“新历史教科书”

③日本首相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④靖国神社的介绍 2投影出示以下图片: ①日本军国主义的招魂社靖国 ②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③日右翼分子驾车撞我总领馆

2、日本提出购岛计划,强占我国的钓鱼岛。

五、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进行了爱国主义宣传,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国民时刻谨记爱我中华,勿忘国耻。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爱国只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以及各阶层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次活动主题鲜明,刻骨铭心,深深鼓舞的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操,手持水笔认真签名的成人,瘦手不停颤抖的老人一脸稚气的天真孩子全都加入到中这场签名活动中,形形色色的人群但唯一不变的是都是龙的传人,都

是三十万死难者的同胞,都有一颗爱过的心。在这次活动中有一位老人讲述了他对南京大屠杀的亲身经历,老人眼里流露出的悲伤和痛恨让每个青年志愿者都难以忘记,只可惜的是这次活动持续时间较短,没能更加深刻地激起中国人民的爱国心理,甚至没能融化部分人心里的麻木冰峰,但值得肯定的是这次活动是成功的,是发人深省的。

本次活动以“勿忘国耻,爱我中环”为主题,充分践行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以社会荣辱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中国人民不仅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还应在新时期,培养和弘扬新的民族精神。

第四篇:纪念南京大屠杀

纪念南京大屠杀

悠悠古国,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彰显了一个文明古国的厚重与底蕴。然而,当历史的篇章被一页页翻过,有些细节会刺痛读者的心,使其为之一振。无法忘怀,七十年前,南京的那场大屠杀,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将无辜的百姓与士兵紧逼在南京城内,对其中手无寸铁的人们进行丧心病狂的杀戮,其残忍血腥令人发指,这就是南京大屠杀,是日寇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残暴的的反人类罪行。三十万无辜的生命在短短的六周时间内在痛苦的哀嚎声中悲惨地离世。

时间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七十年了,历史可以重新纳入轨道,可逝去的三十万人的生命却无法重新开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血腥的历史,铭记这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揭露试图被掩藏的罪行,还逝者一个公道,还历史一个真相。

七十年了,那是南京多少往事辛酸。

一位曾经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一位外侨说:“凡是可能想象的任何事情,日军进城后都毫无顾忌的实行了。日军施暴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争中失利,国民政府的决策出现重大错误,几十万军队在上海沿海岸线布防,可是兵力过于分散,为日本人的援军轻易登陆提供了机会,其登陆后,与驻上海的日军两面进攻,上海失守,随后不久,南京也相继失守。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在华中派遣军松井石根和第六

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放下武器的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六周的血腥大屠杀。

日本侵略者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穷凶极恶的疯狂屠杀着城中的士兵和百姓,整个南京被笼罩在一个恐怖的气氛中,空气中凝固着阵阵杀气,在日军灭绝人性的暴行下,此时的南京,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在这次大屠杀中,他们首先对已经失去战斗力中国守军成批的进行枪杀,接着又将矛头指向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他们将俘虏和难民大批的集中到一起,用刺刀捅,用机枪扫射,活埋或者用汽油焚烧,他们以杀人为乐,将中国人当成活靶子,练习射击。

12月3日上午,日军谷寿夫第六师团军由光华门,雨花门入城,随即将在马路上的难民当做枪杀目标,马路街巷之内,顿时布满尸体,血肉横飞。14日,日军大部分涌入城内,继续搜杀街巷中的难民;并在中山码头,下关车站等处对聚集江边的难民进行疯狂扫射,枪杀数万人。15日,中国平民及已解除武装的军人9000余人被押往鱼类营屠杀。16日,日军又从中日双方都承认具有中立地位的“安全区”内搜捕数万青年,绑缚下关煤炭港枪杀,再将尸体退入江中。18日。日军将城郊难民及战俘5.7万余人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扫射,随后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浇上煤油焚烧。此后,又在12月下旬开始的“清街运动”和“难民登记”中使上万人头落地。

这些日本侵略军在短短六周时间内制造了,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当年日本的《东京日报》上曾刊登这样一幅照片:两名日本军官手握军刀,洋洋自得地拍照,她们身边就躺着受害者的尸体。这就是南京大屠杀中臭名昭著的百人斩杀人比赛,两名丧心病狂的日军少尉在从上海进攻南京的途中开始了杀人比赛,以杀人多少决定比赛胜负,以杀人为乐,这种可耻的兽性是不可原谅的,是非人类的!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疯狂搜捕和强奸中国妇女,甚至八、九岁的幼女和六七十岁的老妇也不放过,有的日本兵在淫乐过后将受害者妇女剖腹,或用刺刀捅死。更可悲的是,他们对孕妇也痛下毒手,他们用刺刀将被抓孕妇的肚子划开,将腹中的婴儿挑出来挂在刺刀上取乐,他们的残忍已无法用语言形容。

和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一样,日本侵略者也对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破坏他们像一群穷凶极恶的强盗,冲向各大街道,商场,肆

意抢夺各种商品、钱财,同时中国的文化珍品也难逃厄运,稀有古董,图书文献被抢劫一空,对于剩下的不能带走的,他们则挥之一炬,昔日的六朝古都葬身一片火海,那时的南京一片荒凉破败。

以上种种罪行违反了全部战争法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暴行记录,然而在大量的事实记录面前,日本人仍在极力狡辩,他们否认南京大屠杀,私自篡改教科书,掩盖侵华事实,如今的钓鱼岛事件还没有平息,事态仍然尖锐,矛盾重重的现状说明我国在捍卫国家领土、维护民族尊严的道路上要走的路还很长。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望中国近代史,中国之所以惨遭侵略者的凌辱和迫害,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的软弱和落后,我们只有强大了,才能摆脱侵略与压迫,让过去悲惨的一幕不再重演。

以上是本人在观影及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所写感想,请老师审阅。

第五篇:纪念南京大屠杀演讲稿

纪念南京大屠杀演讲稿

各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同学们,在1937年的12月13日,也就是77年前的今天,在中国的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本军国主义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一时间,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有中国人民的尸体,刹那间,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

同学们,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77年过去了,我们一刻也没有忘记,我们将这段沉痛的历史,融入血液里,融入灵魂里。过去了的77年,仇恨不曾生长,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沉痛所尘封。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永远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同学们,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要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同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富强结合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认真学好知识,早日成才,我们要有勤奋的学习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切实掌握过硬的学习本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还是那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谢谢大家。

2014年12月15日

李胜刚

下载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念南京大屠杀76周年

    纪念南京大屠杀76周年历史不能忘却1937年的那个冬天, 12月13日,“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中国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 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

    纪念南京大屠杀演讲稿

    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攻进南京城、制造惨绝人寰南的南京大~70周年纪念日。耻辱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为了让人们永远铭记这段令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历史,在纪念南京大~遇难同胞70......

    纪念南京大屠杀广播稿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广播稿 甲: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乙:感谢你们的如期守侯,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 )。甲:我是主持人( )。 甲:你知道上周六是什么日子吗......

    纪念南京大屠杀诗歌

    君不见泾渭入黄向东海,万古滔滔势澎湃。君不见秦岭巍巍肩中国,千里森森栋梁才。十年心血且酬君志,一代才俊又开新篇,厚德弘毅养德为怀,博学笃行躬行在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纪念南京大屠杀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 珍爱和平——四年2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长大后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活动形式】史料介绍、图片展示、学生发言谈感想......

    纪念南京大屠杀主题班会

    勿忘国耻 珍爱和平纪念南京大屠杀主题队会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长大后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活动形式】 史料介绍、图片展示、集体朗诵......

    纪念南京大屠杀活动总结

    纪念南京大屠杀 团日活动总结 团支部:电信学院100***班团支部 时间:2011年12月13日 地点:主楼A区203 人数:30人 主题:纪念南京大屠杀,了解历史 活动内容:为了纪念12月13日南京大屠......

    纪念南京大屠杀活动策划书

    纪念“南京大屠杀”活动策划书 活动背景: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 屠杀”惨案。大量史料证实:日军侵占南京后,残杀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