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节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及价值观的影响

时间:2019-05-15 13:4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选秀节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及价值观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选秀节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及价值观的影响》。

第一篇:选秀节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及价值观的影响

选秀节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及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的以儿童为主角的电视选秀节目主要以模仿秀、才艺秀、语言秀等形式呈现,以竞争的方式展开。尤其是才艺类,是一场孩子们的琴棋书画、说学逗唱能力的大比拼。一个孩子通过激烈的角逐,过五关、斩六将,历经海选、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才能取得桂冠。才子城相关论文是这样描述到: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王海英说过,选秀是一场竞争性比赛,儿童选秀活动中筛选标准通常由成人来制定,它实质上是成人权力意志下的造星游戏和成人审美趣味下的选择性奖励。为了达到成人的标准,儿童必须仔细揣摩成人意志,迎合成人趣味,竭尽所能地展现成人世界所认同的价值标准。虽然儿童选秀不像成人选秀那样竞争惨烈,但选秀失败所导致的挫败感仍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使其童年生活留下不必要的阴影。

其实,儿童选秀节目不仅仅是考孩子们的才艺,更是对全家的一种考验。孩子们在台上施展三头六臂去迎合评委,取悦观众。台下的家长们为了孩子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更是千方百计地去动员亲朋好友投上一票。孩子们对于选秀节目往往抱有很大的幻想,一旦落选,心理落差特别大,对心理造成的损伤也是难以弥补的。很多家长让孩子参加选秀节目的初衷是希望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通过选秀树立孩子的竞争意识,锻炼胆量。但是电视台商业化的节目运作方式往往会使大多数孩子以眼泪来结束自己的选秀,本质上是不利于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的,更不用说自信心的树立了。

儿童选秀节目的“泛成人化”运作不仅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且也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们一夜成名的不良思想,容易让其产生惰性,丧失正常的学习兴趣,偏离正常成长轨迹。选秀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种“急功近利”的虚荣浮躁之心,小小年纪就游走于商业选秀活动之间,争名逐利,爱慕虚荣,喜欢被当做明星的感觉。长此以往,孩子们无论是在选秀舞台上脱颖而出、星光闪耀,还是大浪淘沙、星梦陨落,最终都会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很大的误导,同时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儿童群体成长的心理期待和评价标准很多孩子为了能在选秀节目中走的更远,不惜花重金培训,请名师指导,置办高级服饰。精力都花在了如何成为明星上,正常的学习往往被影响,甚至被荒废。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社会普遍形成了一种浮华虚荣的价值观,那么就会造成许多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第二篇: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对儿童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研究设计

幼儿教师体育游戏组织情况调查研究——以x市为例

研究目的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最为基础的教育事业,在幼儿园的所有工作中,首要工作就是保证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体育游戏是一种将教育和娱乐结合为一体的特殊方式,儿童可以通过参与体育游戏达到活动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但是,能不能在他们各项运动素质发展最为关键的“敏感期”给予科学的体育干预,关键在于有没有能够“实施科学干预”的幼儿教师。本次研究以贵阳某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游戏组织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该园体育游戏的目标设计、内容选择、组织与实施、及评价等方面了解该园教师体育游戏的组织情况和现状,总结和归纳该园幼儿教师体育游戏的组织特点,并针对该园幼儿教师体育游戏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完善幼儿教师体育游戏组织能力的建构和增强贵阳市幼儿教师的体育组织能力提供可参考性意见。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①通过查阅文献、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贵阳市幼儿园的园教师的体育游戏组织情况,了解该园教师体育游戏的组织情况和现状,总结和归纳该园幼儿教师体育游戏的组织特点。

②通过分析的结果,明确当前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游戏组织方面的问题,并且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其体育游戏组织能力的措施,使其更好地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次研究中需要处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①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是一个由诸各要素所组成的能力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且对于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的影响各不相同;

②选取项目:目前体育游戏的种类繁多,如何从中选取适合幼儿的体育游戏、又极具代表性的游戏项目,是进行本实验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咨询体育类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和数名资深的幼教老师,根据体育游戏项目对儿童主要剌激的不同,选取若干个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的体育游戏,并将选取的体育游戏分为以下几个种类:第一,身体控制类游戏;第二,敏捷、技巧类游戏;第三,注意、反应类游戏。

研究意义

幼儿体育是启蒙的体育,是加强幼儿体质、完善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动作协调发展的教育,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意识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娇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这说明幼儿体育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的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下:

在理论上,本课题的研究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全文》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总结当下幼儿园教师体育游戏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的素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幼儿园老师在体育游戏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素养培养对策,这为新时代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游戏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素养的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有益于儿童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在实践上,本课题的研究最终给出了提升幼儿教师在体育游戏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素养的有效对策,这些对策的执行和实施,一方面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自身体魄强健及其体育游戏组织水平的提高,如对幼儿园教师体育游戏技术自我锻炼的建议和职后幼儿园教师育幼品德自我提升的意见等;另一方面对儿童的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如建议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游戏活动设计和组织中转变教育观念等。

研究对象的选取

在贵阳市某区随机抽取一所幼儿园,幼儿年龄范围在 5 岁半-6 岁之间,被试儿童无生理或精神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向其及老师家长介绍该实验内容、目的、方式,在取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本实验。本实验将2个班级试分成 2个小组,其中 1组为项目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本学期体育课由同一个体育教师负责授课,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在校表现属同一水平。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验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查阅法、实证分析法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以查阅、研究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为基础,作为本文的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进一步综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当前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更好地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提供对策。

(2)实验分析法 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设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并对其进行实验前后的智力测试和学习成绩比较,探究体育游戏活动对儿童成绩、信息加工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观察力等方面,进而分析和讨论体育游戏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问卷调查法

首先,要根据专家、有关老师的建议修改现有量表,使量表更加客观的反应实验对象的真实情况。其次,体育游戏的制定也要根据该幼儿园儿童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咨询该幼儿园的团长和教师,以及这方面有所研究的专家,共同制作出合理的体育游戏的内容。

(4)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需要,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材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为分析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检验的数据分析。主要检测各组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的差异。

分析思路

(1)论文结构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目的(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 1.智力 2.体育游戏

(二)相关理论概述 1.智力的因素理论 2.智力认知理论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选取的对象 2.选取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实验分析法

2.1体育游戏教学的设计与安排 2.2相关测试 2.2测量工具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游戏教学对儿童成绩的影响

(二)体育游戏教学对儿童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

(三)体育游戏教学对儿童记忆力的影响

(四)体育游戏教学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

(五)体育游戏教学对儿童观察力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建议 3.不足和局限性 研究思路

(2)4

第三篇: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论文完整版

从社会学习理论看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绪论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信息源,电视节目为人们提供各种文化娱乐服务,发挥着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建设道德规范的功能。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正日渐流行且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国的电视选秀节目较国外起步晚,仅可追溯至2004年的一个全国性质的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其内容和形式上均效仿了美国著名的选秀节目《美国偶像》,此后全国各省市纷纷效仿,各电视台的选拔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五花八门的选秀活动充斥着荧屏,“选秀”一夜之间俨然成了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新宠。随之众多有关“选秀”节目的评论也频频见诸各种媒体,选秀节目亦跌进舆论的漩涡,新出炉的选秀节目仍然义无反顾地希望和那些热门选秀节目搭上关系,他们既想摆脱舆论对节目的负面影响,以示自己高雅正统的面目,又想借助热门选秀节目由舆论漩涡带来的影响力提高收视率。于是,出现了“走近”还是“远离”的两难选择。

各种形式的选秀节目在评选形式、程序上虽略有不同,但其相同点都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力求内容和形式的市民化、平民化,表现出了较强的大众化、通俗化,其本质都是借助电视这种大众化的传播工具,打造“平民英雄”“电视偶像”,为草根阶层铺就一条通过努力和竞争能成名的道路,因此被冠之“草根娱乐”。这种具有广泛平民化、强大参与性和空前互动性等典型特征的选秀节目为促进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做出了成功尝试。

在选秀节目热闹景象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选秀节目仍有待成熟和完善,应逐渐走向更加个性化、生活化、审美化,只有这样,作为一种新的综艺节目才能在舆论压力中实现节目类型的成熟和节目质量的提升,进而才能繁荣丰富和发展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市场。

二.电视选秀节目走红的原因

目前大多数的电视选秀节目都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群体,其参与者也大多为青少年,因此这个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征是电视选秀节目走红的直接动因。

1.参与社会事务的欲望

青少年生活在成人为其建立的相对规则的环境中,被置于学校和家庭的监护之中,因此,青少年与成人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里,缺乏表达思想、表露自我的机会。强烈的成人欲、学习的枯燥和青少年时期必然出现的心理需求使青少年容易感觉生活的压抑、内心的彷徨。这种心理如渐渐涨起的洪水,蓄势待发。选秀节目的出现,使青少年获得了与成人平等表达、竞争的权利,青少年渴望参与成人社会事务、获取与成人平等权利 的心理,在观看、参加、支持选秀节目中得到了满足,其体会到了被赋予权力、义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得到崇高精神体验。

2.自我表现欲望

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其中以女性青少年心态较为突出,在丰富多元化的社会,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大胆地释放自己、展示自我已经成为今天青少年的普遍愿望,他们因自己的才华和形象能够展现在大众之前而获得了自信心和感到了快乐,而电视选秀节目适时出现则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

3.追逐新鲜事物和好奇心

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多元化社会中,青少年身边的环境丰富多彩,这使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也敢于打破规范的约束,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是喜欢求新、求奇、求异;喜欢拥有自己的观念,敢想敢做,勇于实践,热衷于追求新潮,他们对社会的一切新生事物都有着浓厚兴趣,很容易投入其中。电视选秀节目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满足其追新、好奇心理的平台。客观地说,电视选秀节目的“主宰舞台、改变命运、肯定自我、价值体验”等节目思想与青少年的“善模仿、自我价值肯定、对新生事物的追逐、对成人社会的向往、盲目的从众性”等心理特点充分吻合,符合了青少年对多样人生的向往,迎合了当代青少年的多种心理需求,揭示出了当代青少年生活于复杂社会环境之中的心理状态,因此,选秀节目在青少年群体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备受青少年青睐。电视传媒的普及化、娱乐化以及大众对丰富生活的渴求、娱乐概念和形式的多样性也是电视选秀节目火爆的重要原因。

三.选秀节目提供行为示范类型

个体的社会学习大多是在日常情境中对别人所操作的行为进行偶然的或直接的观察基础上发生的。通过电视,选秀节目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各种各样符号性示范行为,青少年仅观看节目,就可以从中获得态度、情绪反应以及新的行为方式。

纵观选秀节目的流程,可将节目提供的示范类型大致划分为参赛者行为、评委行为、主持人行为、粉丝行为。选手是选秀节目的第一主角,整个节目都是看他们的表演。参赛者施展各自的特长,自信得在台上表演,当然也有部分人迎合电视台要收视率、观众有审丑心理,故意哗众取宠用夸张的表演吸引众人眼球,以此通过节目选拨。无论怎样这些非专业参赛者的表演行为,无疑给了观众提示,即使你跟我一样普通,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动人的歌声,也有可能通过这个节目成为耀眼的明星。2004 年超级女声的总参赛人数为5 万,到2005 年猛增到15 万,相信之前参赛者的行为为后来者提供了榜样,同时也是后来者敢于参加比赛的动力之一。

选秀节目中的评委也是节目的一大卖点。以往电视节目中的评委都是不痛不痒的点评、对每个选手都进行夸奖,而选秀节目为了吸引观众,评委都是用辛辣刺激、调侃的言语对选手们从歌曲、唱功、容貌、着装、台风等各个方面肆无忌惮的加以评说,甚至出现了一批有毒舌之称的评委。在评审中评委“秀”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魅力,吸引了观众也影响着观众的评判标准。例如较有争议的杨二车纳姆以容貌来挑选胜出选手,虽遭到观众抨击,但也有支持者。

选秀节目“秀”的是选手,相对而言,主持人成了是配角。选秀节目中,主持人主要是串场、把握节目的节奏和营造现场氛围。主持人与节目风格一致,在节目中也能积累一定的观众群。在对上海市民的调查中,作为收看动机“喜欢主持人”也占有3%的比例。主持人机智诙谐的语言,煽情夸张的动作等行为,也为关注他们的观众提供了行为

示范模式。

强调大众参与的选秀节目自然少不了粉丝行为。根据粉丝的狂热程度大致来说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据《重庆日报》的一篇报道分析,初级粉丝的任务是举海报、喊偶像的名字,为选手造势、造人气。中级职业粉丝就有“技术含量”了,他们要去热门网站发帖子、为选手制作个人网页、博客,扩大选手的影响力。而一些高级的“职业粉丝”甚至与经纪公司等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一起参与和策划各种活动。在节目直播现场,经常会出现粉丝为喜爱的选手加油助威的镜头,为制造煽情环节,节目中会播放粉丝在各地为选手拉选票的活动。粉丝团声势地不断壮大,这些在节目中出现的粉丝行为功不可没。他们给电视机前的观看者力量,为他们提供了支持喜爱选手的行为模式。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操作之前的反应信息的中枢加工过程以符号形式习得的。也就是说,人们要操作某种新行为,必须以观察新行为并把学习到的行为模式转化为信息概念,以符号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为基础。选秀节目为观众提供了多种行为模式,不论观众是以什么动机观看节目,他们都会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行为主体进行观察学习,将他们的言行举止、音容相貌以符号信息的形式储藏在自己脑海中,并在脑海中替代性的想象模拟,当有合适的场景出现时,他们就可以把学习来的行为加以实践了。

四.青少年学习示范行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示范过程而观察学会的:人们从观察别人中形成了有关新行为如何操作的观念,这一编码的信息在以后场合中就作为一个行为的向导。因为人们在操作任何行为之前,至少可以以一种近似的形式向榜样学习做些什么,所以他们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2人们在潜移默化地观察中,学会了各种行为,通过模仿减少了错误行为的发生。这里观察模仿的“榜样”是一个中性词,不单指优秀的人或行为,而是说一切行为皆可作为观察、学习的对象。选秀节目提供了多种示范行为,青少年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榜样,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获得他们的行为概念进而模仿实施。

1.注意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示范作用之所以能产生学习,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信息功能。观察者在原型显示过程中获得了示范活动的主要的符号表象,这些表象指导着他们的合适行动。3如果观察者在原型进行示范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行为特征,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学不到新行为。所以要想使观察者学习,首先只有让他对行为产生兴趣,引起他的注意力。

注意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只有人们注意到并且正确地理解示范行为的显著特征,他们才有可能通过观察而学到一些东西。注意过程决定了一个人在显示给他的大量范例中选择什么来进行观察,以及在这些示范原型中把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抽取出来,组合成新行为方式。

影响个人注意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涉及到观察者的特征,有的涉及示范活动本身的性质,有的涉及到流行性,还有的与人们相互作用结构的安排有关,这些因素都调节着观察经验的数量和类型。连续4 年热播的选秀节目具有一些引人注意的因素。选秀节目引领了国内娱乐节目的走势,人们热衷于谈论它、参与它、观看它,从前文对节目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节目本身具有流行性。参赛者的平凡普通,让观察者更容易获取、模范他们的行为。选秀节目具备的这些特征,使它的示范行为比较容易被注意、模范。

在各种决定注意的因素中,联想模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人经常与之相联的那些人,或是由于自愿,或是由于强制,会限定一个人的行为类型。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中,很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周围的朋友中有热衷的粉丝,他们会比经常不接触选秀节目、周围没有粉丝的人有更多的观察学习机会。在下图中可以看到,粉丝们不仅会自己投票,还会不遗余力地为自己支持的偶像拉票宣传,在投过票的粉丝中,有85.4%的人同时进行过拉票活动。粉丝们在“拉票”时最常用的拉票方式是“鼓动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学为选手投票”,所占比例达到了75.8%。

同时,示范行为具有不同的效力,同样的行为由不同的原型展现具有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那些具有个人吸引力、外貌秀美、性格可爱等特征的人往往比缺乏的人更具有吸引力。这些个人的差异在决定人们会观察哪些原型和忽视哪些原型中同样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不论是超女、超男或其他选秀节目,选手只有在外形、声音或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行为有特色具有吸引力,才更能引起观众的注意。例如2007 年快乐男声中的三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苏醒自信淡定,陈楚生忧郁深沉并且音乐素养高,魏晨则可爱乖巧。他们的行为相对于其他选手更容易引起青少年注意、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也有一部分是由示范行为本身的性质,比如它们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行为会让观察者容易放弃学习。以选秀节目中提供的示范类型来看,由于知识性、专业性等主持人、专业评委行为相对选手、粉丝行为更难被青少年模仿。这也是青少年更多关注选手、粉丝团的一个原因。

2.保持过程

如果人们不去记住示范行为,那么,对示范行为的观察也不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观察学习的第二个主要过程涉及到对某个时刻所模仿的活动的保持,这种保持强调地是在大脑里的信息持续过程。当原型不再出现提供方向的时候,观察者要想继续从原型的行为中得到益处,就必须在记忆里以符号的形式把那些反应模式表现出来。这种符号化的记忆强化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从观察中学会很多行为,即使那些观察行为不再出现。

个体的观察学习主要依赖两种表征系统,即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有些行为 是用表象形式加以记忆的。示范刺激的重复出现最终产生了有关示范动作的持久而可回忆的表象。选秀节目不断刺激观众的视觉、听觉,即使观众不再观看,那些存储在记忆的表象也能唤起客观上不存在的事件。例如,选秀节目结束后,人们在讨论某场比赛时,仍然可以在头脑中浮现出当时的精彩场景,各位选手的表演、评委的点评等。事物都具有特质,比如一个名字和一个特定的人匹配地联在一起的时候,只要听到这个名字就会产生那个人的表象。如说起李宇春在大家脑海会呈现中性装扮的形象,说到选秀就少不了火爆PK 场景。

第二种表征系统是有关示范事件的语词编码。调节行为的认知过程大多数是言语过

程,而不是视觉过程。通过将视察信息转换成语词代码,以一种容易贮存的形式负载大量的信息,所以,它们可以促进观察学习和保持。当示范活动被转换成表象或易于利用的言语符号之后,这些记忆代码就可以指导操作了。2005 年超女选秀节目之后,关注选秀节目的人都留下了“中性”这个言语符号,许多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都开始以李宇春为模型,在着装、发型上走中性路线。

除了符号编码之外,演习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记忆支柱,当人们在脑子里或者真实地操作示范反应模式时,比起不去想这些,或者不去演习他们所看到的示范动作来,可能会更少地忘记这些反应模式。1个体不断收看选秀节目反复刺激大脑,参与周围朋的探讨,在脑海中回忆节目或选手行为,进行投票等活动,更容易在脑海中留下示范行为的表象。

很多通过观察而习得的行为,由于社会禁令或缺乏机会,不能用外观的手段轻易地形成。因此,个体把操作合适行为看在眼里,这种心理演习也能增加熟练的程度和保持的时间。由于家长的反对或是没有时间或是自身条件不合适等条件限制,并不是每个青少年都能够去参加比赛、加入粉丝团进行支持,但是他们不间断的关注,可以在脑海中重复回忆示范行为加深印象。青少年持续的关注,把榜样的行为转化成符号存储在记忆中,不论是外观性的练习还是心理上的演练,这些都可以获得示范行为的模式表征。青少年把示范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保持在记忆中,这些记忆代码在以后就能知道如何操作行为。

3.再现过程

示范过程的第三个成份是将符号的表象转换成合适的行动。人们在建立自己的反应时,使它们与示范的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一致,就可以获得行为的再现。注意过程到保持过程是信息由外到内、由接收到储存的过程。再现过程是一种由内到外、由概念到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内部存储的符号表征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新的反应模式。

但是要把所观察学习到的东西付诸行动,在行为水平上还存在别的障碍。观念在第一次转化为行为时很少是正确无误的,人们很少能够一次就具有某种行为模式。例如参加比赛的选手,初次登台表演总会有些紧张,会出现动作不够自然、台风不够有明星的感觉或是唱歌曲音跑调等现象,这与他们平时通过观察学习到的原型的行为有一定距离。

要想达到观念和行为完全一致,通常是通过对初步尝试的正确调整而得到的。在这一过程中班杜拉又一次强调了练习的作用,在大多数的日常学习中,人们一般是通过示范一个非常近似的新行为,然后,他们从各种只是部分地习得的能力、技能的集中演习和操作中进行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经过自我矫正的调整,把这一近似的行为加以精练。1只有不断练习,并与示范行为加以对照,然后经过自我调整,才能做出与示范行为同样的反应来。在专家点评的指导下,随着登台表演次数的增加,选手们通过对失败因素的总结,参照原型的行为模式不断调整最终能够越来越成熟自信的展示自己。新的行为就在不断的练习、调整、改进中内化成个体的行为。

4.动机过程

青少年在选秀节目中观察注意到许多行为模式,但是人并不是把习得的所有东西都表现出来,他们虽然获得了熟练执行某行为的能力,但很少或从不表现。同时,由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人也无法复演所学过的所有动作,因而社会学习理论把获得和操作这二者区分开来。

要实现动作的复演,这涉及到观察学习的第四个过程:动机过程。动机是推动人行

动的内部动力,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是指观察者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它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

动作再现过程是从认知的角度说明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表现,即观察者将示范行为的认知表征转换成示范行为的实际操作过程,涉及到主体有没有能力再现动作。而动机过程是从动机方面说明观察主体对示范行为进行实际的操作表现过程,涉及到主体能够再现动作,为什么再现的原因。班杜拉认为动机的来源有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及自我强化三种,这三种强化构成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班杜拉指出直接强化有选择地影响被示范行为的实际操作过程。人们多半接受示范行为所产生的他们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结果,而不大接受没有奖赏或者具有惩罚效果的示范行为。对于有价值的结果,人们更有可能表现出被示范的行为;而对于没有价值的结果或会遭受到惩罚的结果,人们会减弱操作这种行为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赏心悦目的或不愉快的感觉刺激、积极的或消极的社会反应都有可能影响示范行为的实际操作。青少年观看选秀节目,这种娱乐节目给他们带来感官刺激,放松了心情,这让他们会更倾向选择收看节目。

替代性强化起作用的原理同直接强化起作用的原理基本相同。在无数可观察的获得反应中,那些看上去对别人有效的行为,比起那些看来具有消极结果的行为,更为人们所喜爱。看到他人行为的成功,能增加自己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而看到他人的这类行为受到惩罚,则减少了表现的倾向。在超女选秀中,2004 年四川德阳的普通女孩——15 岁女孩张含韵获得了“超级女声”季军,一下子从名不见经传变得炙手可热,签约娱乐公司,出专辑,拍广告,做蒙牛酸奶的形象代言人,广告遍布大街小巷。张含韵的成功,给了无数有着同样梦想的少男少女希望。青少年看着她的梦想实现,也越发倾向去大胆尝试参加下一次的比赛。

同时,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评价反应,也调节着它们将操作哪些可观察的习得行为。他们表现出那些能使自己满意的行为,而拒绝那些令自己不满意的行为。这体现了人们的一个自我强化能力。例如,有些青少年喜爱一些选手,也观察学习了他们的一些行为,但是由于自认为没有参加节目的能力或勇气,不愿意公开展示自己,他们不会参加比赛。那些行为就会以观念的形式存在大脑里而不会变成真正的行为。

由于大量的因素影响着观察学习,因而即使提供突出的原型,也不能保证在别人身上自动产生相同的行为。一个人无需考虑行动的潜在过程就能产生模仿行为。如果一个原型反复显示所期望的反应,教导人们去再现这一行为,当他们失败时从客观上给以指点,当他们成功时就给予奖励,那么,这个原型就能最终在大多数人身上引起匹配反应。另一个方面,如果我们要想阐明示范作用的发生,并且预期性实现它的效果,那么就不得不考虑上述各种决定因素。因此,在任何特定情境中,一个观察者不能复演一个原型的行为,很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中的任何一个原因:没有注意有关的活动,在记忆表象中示范动作的编码不适当,不能保持所学习的东西,没有能力去操作,或者没有足够的动因。

五.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电视选秀节目的出现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我国广电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目前随着电视、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大众文化所昭示的旺盛生命力、活力及其发展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在电视选秀节目中,所谓娱乐表现出了明显的颠覆性变化:普通大众从原来的被动接受方走向主动参与,从原来的崇拜英雄到参与制造平民偶像,从原来的距离欣赏到直接感受,从原来的引导性审美到互动、双向审美,从权威定夺到大众认可。选秀节目的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物质

文化需要、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我们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1.加速了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

青少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化中的青少年不仅是一个“社会学习者”角色,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参与者”角色。他们一方面学习、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也要介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关系系统,对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念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因此,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实际上是青少年被动性和主动性、个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过程。电视选秀节目所具有的公众性、形象性、开放性等特点,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们正是在轻松消遣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学习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和确立社会价值态度,不断获得对社会人际关系及自我同一性的认识。

2.提供一种宣泄渠道,帮助青少年实现和维护身心平衡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原先的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因而常常陷入困惑、矛盾和不可自拔的心理冲突之中,原先那种平静的内心平衡被打破了,自我出现分裂和危机,进而出现种种不良行为反应。为了获得新的自我平衡,往往重新寻找一种“模特”作为自我平衡的对象。而电视选秀节目则提供了实现自我平衡的心理途径。娱乐减压功能是青少年文化的主要功用,在日益图像化与平面化的文化产品面前,嬉戏娱乐成为青年文化消费的主要功能所在,青少年在参与、消费电视选秀节目这个文化产品时,满足了其身心娱乐与减压要求,维护着身心的平衡,保持着快乐的心境。

3.为青少年提供寻找自我扩展经验的空间

我们社会的教育判断标准相对单一,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健康的人格需要有对自身心理世界自我扩展的能力,需要不断地得到一种开放化的社会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选秀节目直接与间接地给予青少年的自我扩展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在一定条件下会降低他们的紧张度,降低他们在挫折中的感受,调整他们的心态。

六.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1.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错位、价值选择功利化

我们看到,青少年对成人世界有相当强的模仿能力,成人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成人社会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短期行为,也已经潜移默化中渗透进青少年的思想生活。从总体上看,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青少年往往心比天高,却不能脚踏实地。他们喜欢设计未来、幻想未来,但不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选秀节目所营造的“一夜成名”、“一炮走红”的成功特例助长了青少年的浮躁风气,使他们梦想着一蹴而就、一举成名、一鸣惊人,滋长投机取巧的心理,而缺乏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给青少年带来片面追求个人私欲的利己主义心态、崇尚感观享受的享乐主义心态,而人生思考的理想主义成分大大减少。可见,“一朝成名”的急功近利价值取向正在青少年幼稚的心灵里作祟。

2.使青少年价值判断感性化,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受到挑战

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主要内容是传媒提示或强调的即使是少数人或不公正的意见,也会被受众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引起“沉默的螺旋”的启动,使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产生连锁反应[3]。在电视选秀节目所渲染的热闹气氛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已不再是青少年的唯一价值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正是电视选秀节目的价值观念。电视选秀节目在青少年群体中获得成功,正是基于青少年的价值需求的极大满足。电视选秀节目使青少年获得价值体现的同时,也把自身的价值观传递给青少年,作用于青少年心理状态。电视选秀节目漠视年龄心理差异,强调平民参与、平等参与;推崇和树立平民偶像、明星梦想,无限放大选手的成功几率;大胆改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在这种价值理念的引导下,更多的青少年将放弃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道德的崇尚。

3.影响青少年的审美观念

一般来说,青少年对于时代“潮流”和“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盲从,另一方面渴求与众不同,表现为追求时尚、标新立异等个性化行为。电视选秀节目正是把青少年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通过种种“个性行为”表达出来,而引发青少年共鸣。“个性行为”通常表现为“出位”,一般是审美的出位。审美的出位行为在赢得群体确认后,往往会形成一种风气和时尚。

信息时代的社会环境不再闭塞,快捷的信息传递影响着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从电视到网络、报纸杂志,不同的媒体各有所长,其中电视的娱乐与教化功能尤为彰显。电视选秀节目作为青少年成长环境中的一种正在发生的重要现象,对青少年的认知能力、道德情操和审美水平产生的影响都是直接的,它关系到青少年的未来,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的未来继承和发展。传播学家城庇•波特认为,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这是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产生多种影响的根本原因和理论依据。因此,电视选秀节目作为新的社会环境组成与青少年成长心理有着密切关系,深入研究电视选秀节目对解读青少年心理具有现实意义。

七.克服电视选秀节目的消极影响的对策思考

1.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尚未完全成熟,判断是非真伪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各级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保持正确的成才方向,清醒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增强其分辨是非美丑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大众文化的多样性、易变性,诱使某些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的思想,越来越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面对新的形势和美好的未来,我们仍然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2.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

校园媒体具有活跃的组织、活跃的思维、活跃的氛围,其形式可以是广播、报纸、电视、网站和学生刊物等。校园媒体发挥着青少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要努力提高其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

3.加强对电视节目的管理与监督

电视传媒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污染,其

本身活动也必须受到社会的控制和监督。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法规上作出管理和规范,社会公众在舆论上给予监督。对于违背社会责任和社会主流价值的低俗化倾向要坚决制止,在制度上保证大众传媒正确的价值导向。

4.优化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良好的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科学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覆盖面广、信息量多、感染力和时效性强的优势,坚持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积极营造舆论氛围,使青少年价值取向融入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之中。只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电视传媒才能真正成为传播社会共同价值观最重要、最高效的载体。

结 语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人们社会生活影响非常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信息源。电视为人们提供各种文化娱乐节目,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同时它提供了各种符合行为模式供人们观察学习,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化进程。选秀节目作为一种被电视台大量复制、受观众广泛关注的节目形式,它不仅掀起了全民狂欢的娱乐景象,而且也为受众尤其是热衷于节目的青少年,提供了观察学习的新行为模式。青少年在观看节目时,通过注意观察,把选秀节目中的行为模式内化为信息符号存储在脑海,为以后的行为做储备。青少年在参与节目投票、加入粉丝团等活动中,把行为信息转化为行动,不断完善个体习得的行为模式,实现新行为最终转化为个体的实际行为。

媒介是双刃剑,选秀节目也有其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它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要充分发挥选秀节目的积极行为示范功能,应在了解青少年社会学习基本特点的基础 上,通过电视媒介、青少年个体以及社会其他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威尔佰•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3.[2] 罗森•马那尔.青少年:再生产和政治变革人因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37.[3] 翁秀琪.民意与大众传播研究的结合——诺尔诺曼和她的沉默的螺旋理论[R].新闻学研究(台湾),1990,(7):78-80.[4]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2007 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研究》 [5] [美]班杜拉著,陈欣银、李伯黍译,《社会学习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年10 月版,188 页。[6]张国良,张忠民,《超女现象的传播学实证分析-上海受众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6 年第8 期。

[7]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2007 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研究报告》,www.xiexiebang.com。

[8]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2007 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研究》 [9]万方数据库

致 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陈道珍老师的悉心指导。陈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陈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二载,却给 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陈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在此,我还要感谢我们一起上课的新闻学专业的同学们,正是有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才使得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第四篇:浅析《壹周立波秀》_节目特色及发展空间

作为新起的娱乐脱口秀,《壹周立波秀》一开播就吸引了广大观众,赢得了不俗的高收视率。在娱乐脱口秀节目大潮中,其高收视缘由成了电视谈话节目制作人和研究者关注和探讨的话题。该档节目的高收视缘由和节目存在的问题即话题不够真实可靠、没有切中要害,话题转换生涩,与嘉宾访谈内容过于平淡等,最终指出了该节目的创新发展空间即在解决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并承担起作为媒体人的责任,最后完善节目的机制化运作。《壹周立波秀》在节目播出中把娱乐与新闻时事融在一起,开创了“拿时事开涮”的先河,既满足了观众对时事的消费心理又满足了他们的信息需求。作为媒体人,该节目很好地做到了把信息告知观众,把观点诉之观众的责任,让观众感受到快乐的同时能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使观众对社会事件拥有知情权并能够参与到社会事件中,从而促使社会和谐发展,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幸福观

《壹周立波秀》这档娱乐脱口秀节目,自2010年春节播出以来备受关注,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该档节目的新闻信息和娱乐感很强,且连结在一起,人们在了解社会典型、重大的事件同时也能够获得娱乐放松身心。

在众多的脱口秀节目中,《壹周立波秀》首开了“拿时事开涮”的先河,类似一档“政治脱口秀”,是节目高收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关于电视谈话节目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产生发展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电视谈话节目也称电视脱口秀,是指持人与访谈对象就特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可以接受场内外受众参与的一种节目类型。它是将人际间的口语传播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传播方式本身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它最早诞生于美国,发展至今,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庞大分支,各个国家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频道都大量播放着谈话节目。1954年全国广播公司(NBC)推出第一档电视脱口秀节目《今夜》后,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占整个电视节目总量的60%~70%。

早期的电视谈话节目是从广播脱口秀节目演变发展而成的,是一种以新闻评论为主的表达舆论的节目,主要是针对社会热点进行讨论和评价,是40 年代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后来,出现了娱乐类谈话节目,节目中不谈政治,只是轻松聊天,是商业电视蓬勃发展时代的特定产物。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脱胎于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电视谈话节目的样式。1992年上海东方卫视开播《东方直播室》标志着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诞生,此后,各地不同类型的电视谈话节目纷纷涌现,形成浪潮。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是社会转型时期发展的产物,相对于国外轻松、随意、不回避的谈话节目,它强调参与性和传播优秀文化、教育民众的功能,即在话题选择上强调教育性、指导性;在嘉宾选择上注重权威性和专业性;而在嘉宾和观众的现场反应上,则尽量回避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强调的是困惑的解决和心态的调适。因此,我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还需各方面的努力。

(一)《壹周立波秀》的节目本质

《壹周立波秀》是一档另类的电视谈话节目,它从内容尺度到形式拷贝都尽量在国内电视审查制度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还原美国深夜脱口秀节目的特色,它真正认识到了美国深夜谈话节目的特质并成功地进行了本土化的移植,是唯一一个充分做起了脱口秀主持人概念的娱乐脱口秀节目。

在节目中,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和其独具个性的舞台表演使得该节目的主体由传统的谈话交流转变为演说表演,也使得该脱口秀最大限度地娱乐化。此外,该节目样式的设置、谈话内容的趣味解读也明显表现出了娱乐性和喜剧性的特征。

(二)《壹周立波秀》高收视缘由

《壹周立波秀》是对传统电视谈话节目进行一次全方位改革的一个栏目,也是对我国谈话节目样式进行探索的一个栏目。该栏目独具特性的重要组成元素让它迅速蹿红,获取了惊人的高收视率。

首先是该栏目的谈话内容即话题的选择。传播学中有一个“休眠效应”现象,指传播者的可信度和权威度带来的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逝,高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传播 效果则会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个现象表明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源可信性的影响趋于减弱,而传播内容的作用开始真正的发挥出来,即受众对传播者的印象会随着时间逐渐淡化,保留在记忆中的只有传播内容本身。

在变化迅速,压力日趋沉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了解一些重大、焦点的社会事件的缘由和其他人对这些事件的见解,越来越成为许多人观望社会环境、把握现实世界进而作出决策的重要参照。此外,一些典型的民间事件的趣味解说更是成为人们选择释放压力的首选之一,而《壹周立波秀》恰好满足了人们的在这些方面的信息需求。

《壹周立波秀》这档节目中所谈的时政热点话题都选自近一年来在社会上发生并引起人们热议的大事件,如、奥巴马访华、躲猫猫事件、人口普查与贪污腐败、高房价、富二代等,这些具新闻价值性的大事件的解说让人们对事件发生的缘由和事态的发展有了大致了解,也让人们知道了国内外正在发生的事情及其国家领导人在这些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这对为谋生活而终日忙碌的人们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提供了某种有效的参考,使人们在自己忙碌的世界中不与社会脱轨,并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在他们了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使他们为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做出理性选择。

除了时政热点话题,周立波在节目中还会谈一些趣事,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当前社会中的典型事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因为小学生学习雷锋事件而导致上街打酱油的老太太反复被这些学生扶着穿过马路,时间之长,事情之无奈使人在发笑的同时深思原因。还有一些反映我国特有文化的事件,如汉语热,说老外学汉语有这样一道测试题目:

小王给他的局长送红包。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王:小意思。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局长: 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王:是我不好意思。请问:这些意思是什么意思? 这个事件反映了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之外,还特别指出了我国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侧面批评了某些官员不为民办事却为己谋利的不良的歪曲的作风。虽然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说这些事情,但经过周立波的趣味解说,及其与其他观众的共鸣,能够达到一种“众乐乐”的境界,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

在对这些社会的重大、焦点事件进行解说的时候,虽然周立波是用讽刺、调侃的方式,但他的解说与主流媒体相一致,并没有格调低俗、没有内涵地对当事人嬉笑怒骂和竭尽地讽刺和挖苦,这也使得这档节目在主媒体潮流中让人耳目一新,得以关注的重要原因。周立波就是以这样一种出其不意的全新的角度来使受众获得了共鸣,在帮助人们解压的同时有效引导舆论。

其次是该栏目的主持人周立波。脱口秀是一档彰显主持人个性魅力的栏目。

周立波是表演者也是笑星,他会说做唱,拥有敏锐的对人和事物的洞察力,又有幽默的天赋,说出的话通俗不低俗,有腔调。

主持《壹周立波秀》之前,周立波是上个世纪80年代红遍上海滩的滑稽戏演员,被称为“上海活宝”,具有深厚的表演功底和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在历经上海滑稽界的大起大落和上海沉浮之后,他重返舞台,其沧桑的人生阅历使他看问题有独特的视角。经过幕后推手关栋天的包装炒作,及其主持《笑侃三十年》和《笑侃大上海》中获得的高度关注,周立波成了众多媒体的座上宾和热门话题人物。《壹周立波秀》播出后,很多对周立波久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人们得到了满足,也因此造就了该档节目高收视长虹。

说到周立波,就不得不说海派清口。海派清口由周立波创立,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北京单口相声和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演说,融评书、小品的特色,又增进脱口秀、独角戏即兴活口的特征,带有浓郁的海派特色,且融会了南北两种表演方式之长。它以上海方言为主、普通话为辅,在保留和传承滑稽说、学、做、唱风格的前提下,以一种清新智慧的表现形式,传播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它主要以幽默盘点时事为主,其表演内容涉及社会的热点、焦点,具有时效性、新闻性和社会性。海派清口舞台表演道具简单,一个人,一个提示夹,一小块白毛巾和一杯水,演员凭借深厚的功底和人生阅历即兴表演,用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诙谐幽默的语言修养调动现场气氛,完成对主要内容的解读。作为海派文化的一种表演样式,它既有传统风格又融入创新意 识,它通过怀旧的言说方式勾起了大众的大上海情结,赢得了上海观众的认可;而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其表演者周立波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和捕捉当下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用一种娱乐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以轻松诙谐的表达和犀利睿智的语言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口味,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周立波和他的海派清口是节目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周立波在节目中对新闻信息进行娱乐化解读,迎合了电视观众对时事的娱乐消费,满足了他们对更深层次新闻信息的需求。在节目播出中,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和其对人物及事件的滑稽模仿很容易吸引观众,其用特有方式对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进行的讥讽和调侃则让观众开怀发笑,既“解气”又“解闷”。比如,在词说郭美美事件时,他先抑后扬,对于她开时髦跑车、挎名牌包包等炫富行为,他呼吁现场观众给与她热烈的掌声,因为她终于出名了,言语间充满了讽刺意味。但他又从该事件中找反方面的教益,说郭美美也终于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因为郭美美注明是中国红十字商会的总经理,在她炫富的同时,红十字会的捐款却迟迟没有到达灾区。这件事造成了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自这件事后,很多人不再向红十字会捐款,红十字会几乎没有筹款。而为了应对此次危机,红十字会选择了对筹款的公开透明化,即在网上公布了捐款人捐款的时间、数目及款项去向等详细信息。可是此措施公布后,一些细心的网友又发现有问题了。比如,有一些明星为四川地震捐款的时间竟然比地震发生时间要早,于是,周立波调侃到应该把我国的地震监测局解散了,然后再去询问明星地震发生的时间。在这次事件解说中,周立波不仅让观众了解到了该事件发生的缘由,还进一步延伸了该事件引发的其他事件,可谓具有深度,并且在解说过程中,他并不是一本正经地诉说,搞笑的表情,滑稽的动作无不让观众的心情得到了放松。

第二,周立波在节目中常运用后现代思维,在新闻背景有据可考的情况下,解构新闻的真实性,颠倒文化的原有定义和传统标准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提倡娱乐性、游戏性的生存态度。

在立波梦话板块中,周立波常以新闻播报的方式对大众普遍关注或是不满的事件进行臆想性的虚构和调侃,实质是以一种较为隐晦的方式针砭时弊。例如在一期节目中,有这样一条梦话:今年是9.11十周年纪念,奥巴马表示防恐怖袭击仍是美国本土防御的重点。据称,他已经从中国找到了先 进的反恐方案。他将采用限号限行来降低汽车炸弹发生的几率,用航班从不正点来降低飞机炸弹发生的几率,用提高墓地的价格来降低人体炸弹发生的几率。这条梦话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在交通拥挤、民航时间安排不及时及墓地价格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谓一针见血。再比如另一条:娱乐圈爆发香港上市热潮,甚至有人提议把明星单独上市,此提议被证券监管部门予以驳回。据悉,明星无法单独上市的原因有四条:财务造假、偷税漏税、贬值太快、假新闻太多。这些都是我们身边不时发生的事,我们有时只是明白其中一二,可是经由周立波说出来,我们对事件更清晰,因为他把人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现象分析得很透彻。

另外,周立波在词汇演说时,经常新解传统词汇,让人们了解现代的众生相。如白领,原义通常是指从事脑力劳动的、高收入的管理、技术人员等,周立波则把它解说成是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房贷,所以领了工资也是“白领”;又比如银行的按揭,他解说是把你按倒在地,一层一层揭皮。他解说的词完全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的,非常典型,具有教益。此外,他还向观众解说网友的创作,或是参照网民一时恶搞的创意,经过自己加工,形成具有教育或娱乐等的搞笑创作,再告之观众,是颠覆传统创作标准的一种游戏体现。就像“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像游戏接龙一样和很多诗句组合衔接,形成不同的语境、表现不同的意思。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我爸是李刚;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同是天涯沦落人,我爸真是李刚。这种形式除了搞笑娱乐,也让观众了解到了“李刚事件”造成的夸张效应,这种和网络娱乐联姻的方法,也激起了观众的兴趣。

第三,周立波在表演“双情境”时,自然转换,动作一气呵成,不会让观众产生不耐烦的厌恶情绪。“双情境”是指在单人或多人的舞台表演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演出效果,在表演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表演者与观众产生直接的交流与评述的同时,表演者也会根据表演所需要的演出效果,在舞台上营造一个情境,并在自行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表演。在这两个情境之中,演员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一个叙述者,另一个则是进入规定情境进行表演的角色。表演者有时还会通过在这两个情境之间跳进跳出来达到表演者期望的演出效果[8]。在表演电话诈骗这个事件时,周立波一边和诈骗者通电话,一边和观众解说诈骗者的反应或是将要说出的话,或者同时告诉观众应该如何应对诈骗者的谈话,既逼真又认真,观众很容易分辨出他扮演 的角色,他炉火纯青的表演技术使他能够自然、随心地表现出自己所想要的、让观众知道的效果。这是一场艺术的表演,人们可以欣赏艺术又可以保持有自己的理智去思考。

第四,由于这档节目的受众主要是上海人们,周立波经常用他的海派清口勾起人们的记忆,表现出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因此,这体现出了一种城市地方主义现象,观众在他的演说中可以通过他去了解上海这座城市及其文化。在节目中,周立波不时会体现出一种大城市的自觉,不自觉地为上海及其人民立言,比如在说到姚明时,他笑侃说姚明是上海的高度,刘翔是上海的速度,而他自己是上海的港督。在播出的散漫演说中,对上海城市文化的认同态度贯穿始终。观看节目的人可能会发现,周立波除了点评时事之外,一般会拿生活中的花絮演绎。这其中的原因和海派清口的取材有很大的关系。海派清口的取材带有很原汁原味的上海小市民元素,而其采用的艺术形式是较注重市民趣味的民间艺术即滑稽戏,再经过周立波本人的精细加工处理,常常能以一种全新的角度赢得观众的认可。因而,观看《壹周立波秀》经常能从周立波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上海人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看待生活的观点,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

最后,节目谈话的设定让观众轻松度过。《壹周立波秀》时长45分钟(东方卫视将其压缩为30分钟左右),分成几部分组成:,开场舞表演、周立波的个人脱口秀、立波梦话、周立波对新锐人物的访谈、歌曲改编(有时是诗歌改编)等。这几个板块安排的时间长度合适,在观众产生厌烦情绪之前转换,这使观对节目意犹未尽,因此使节目保持较高的收视率。

《壹周立波秀》独具特性的组成元素让它在娱乐脱口秀的节目浪潮中以一种清新睿智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观众,也让它在众多同类的电视脱口秀节目中新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有内涵的娱乐。

三、《壹周立波秀》的创新发展空间

《壹周立波秀》的火热开播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节目中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节目本身还有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一)节目存在问题

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周立波的词汇解说往往是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部分,在观众对周立波演说的新鲜感消失后,观众就会开始关注他演说的事件本身,而事件本身的解说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周立波对事件解读的分寸拿捏把握得很准,可也正因为如此,关于一些时政热点事件的解读,虽然他解释了事件发生的始末,但往往点到即止,对深层次的根本的原因避开不谈或转移话题,甚至有时还只是陈述事件而已,只不过是方式比较吸引人。比如王家岭透水事件的解说,就只是泛泛而谈,没有谈到点上。当观众想听他说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或影响或政策方面的问题时,他转而谈记者的职业素养,认为记者太过“敬业”而不顾伤患者的痛苦。讲完后接着讲下一个话题。此外,他解读的观点往往与主流媒体和大众舆论的观点一致,缺乏个人鲜明的立场,亦使得观众兴味索然。

周立波对事件的解读除了有上述缺点,还有的就是在对事件的娱乐化解读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时不时调侃,致使事件严肃性不足,导致观众对事件的真实性真假难辨。在词说2011时,他说新名词,说中国语言的一个词:美妙的妙时,讲了一个新名词:弹钢琴杀人,也叫激情犯罪。说的是2011年一个弹钢琴的学生,撞人之后,对被害者连捅八刀将其杀害。而专家对连捅八刀的杀人方法称为弹钢琴杀人法。之所以这样称是因为弹钢琴时:哆来咪法索拉西哆,刚好一个8度。而说到这件事造成的影响,说到很多司机到钢琴培训班报考钢琴证书,为预防万一,如摩擦时,掏出该证书以说明自己如果弹了钢琴是合法的。而关于司机这样的行为和动机这一事件,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如果说香港黄子华主持的《栋笃笑》中话题转换的方式多样而巧妙,那么周立波在《壹周立波秀》中话题的转换方式则略显突兀,因为他是直接转换,没有刻意修饰过渡。他常用的方式就是:刚我们说完了XXX,现在我们来说说XXX。虽然这种方式能够使他解说的内容包罗万象,但衔接的生涩也使观众骤失兴趣。而观众对节目提不起兴趣,节目的播出就会受影响,收视率就会停滞不前。

话题生涩的衔接已然使观众兴致不高,如果周立波与嘉宾的访谈还过于平淡,不言而喻,节目会失去大部分的观众。周立波在与嘉宾访谈时,语言 内容平淡,完全没有他解说词汇时的幽默。这档娱乐脱口秀虽然独特,周立波对新闻信息的娱乐化解读契合了观众对时事的消费心理,能够以其新鲜感吸引观众,但仅是这方面显然不能支撑起整个节目,因而也就不能始终吸引住观众,因而,与嘉宾访谈这环节必须有所改观。

(二)创新发展方向

《壹周立波秀》的创新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在于扬长避短,并较好地找出其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在各个部分的较完美的组合上继续发挥其特色,相信它会有更多的忠实观众。

对《壹周立波秀》这档节目来说,既然主打对新闻信息的娱乐化解读的特色,就应该建立在事件的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上,并利用周立波颇具表演性质的海派清口演绎。比如词汇解说中说到的那些真实而重大严肃的社会事件,当人们对官方习惯的讲诉麻木,没有兴趣再听类似的言说时,海派清口犀利睿智的语言及其富有幽默性的轻松诙谐的表达就能够轻易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继而激起观众观看的兴趣。这种另类的表达既能引发观众持久的热情又能够满足了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同时让观众身心得到放松。

对于一档新闻评论节目来说,最不能少的就是新闻评论者自己独特的观点,周立波讲述主流媒体和大众舆论的观点时,虽然是以一种侧面衬托的方式讲诉,其中不时有自己的想法,但大多只是对主流观点和大众舆论的同意或建议,而不是自己的。因而他应该在讲述的过程中明确表达个人的观点,为观众形成自己的思考提供多种选择。就比如上上述的弹钢琴杀人事件时,对于司机的做法,他就应该提出自己建议或意见,而不是推波助澜类的不关乎己的说说。

为了使节目更能始终吸引观众,建议节目策划一种使所谈内容互有联系的转换方式,那样不仅能使内容集中,主题鲜明,还使得谈话内容趋向于一个完整的事实,能给观众在心里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关于与嘉宾的访谈部分,在谈话时不应该只停留在探讨嘉宾的个人隐私和无紧关要的事情上。这些嘉宾都是些的新锐人物,在他们各自所属的领域不时发生一些重大、典型的事情和问题,谈话内容完全可以将话题从个人私事上引到这些大事上,探求嘉宾对事件的看法。此外,必须注重交谈技巧,不能过于平常地交流,可以考虑设置悬念、巧妙套话等。或者节目也可以考虑不加入嘉宾访谈这一部分,使该档节目仅由周立波精彩的个人脱口秀和立波梦话两部分组成。现在电视或者网络上很多关于这档节目的视频都没有嘉宾访谈这部分,我认为这应该是在访查民意的基础上而改变的,是迎合观众口味的转变表现。

一个电视节目要想打荧屏持久战,必须具备完善的节目机制,保证节目能够持续运行。

《壹周立波秀》刚开始只录制六期并只选择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段播出,然后就停止。评论兼有褒的和贬的方面,不管是功成身退,让观众保持兴趣;还是节目准备不足,制作不精良,不能保证节目机制化地运行,完善的节目机制化是节目持续播出的关键保证。

节目的机制化应该考虑在节目的栏目化方向上发展。节目的栏目化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节目的周期性,即在固定时段播出,培养稳定的观众群;二是注重节目的稳定性,包括主持人、节目样式及风格的稳定;三是持续性,保证节目在固定时段持续播出。另外节目还需要明确的就是节目的定位,明确节目本身的观众群体的特征,找到迎众与持己间的平衡点,既不盲目迎合观众,又不使得节目撇开观众唱独角戏。

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节目要实现节目机制化,除了熟悉市场运作规律,还要谙熟策划之道,更要深化节目的制作水平, 避免谈话内容的资源衰竭现象。只有多方考虑周全,精心设置,才能出其不意,吸引观众,收获高收视。

结语

李林容在《构建绿色的电视娱乐文化》中说到把娱乐文化上升到快乐文化,让电视的“娱乐化生存”不仅生长新的经济形态,而且激活出独特的快乐文化因子,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长远的文化战略[9]。

我认为李林容的观点和建议很是适合《壹周立波秀》的创新空间。《壹周立波秀》中对新闻信息的另类解读及解构、海派清口的幽默述说、周立波的滑稽表演无疑是观众快乐的源头,给观众带来情感的宣泄与愉悦。但这样的依然不能保证人们体验到真正的快乐,节目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才能让它体现出快乐的文化。节目明确的定位包括主持人角色的定位。主持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相当于“传播人”、“把关人”、“代言者”,是节目集体智慧的体现和代表,他传播的内容必须具有内涵,有文化,不低俗。此外,他还应该提前做好节目策划,恰当选择主持方式,才能使节目长存。

电视谈话节目的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以其话题的时新、风格清新、现场活跃、贴近生活等特点充满了生命力,极大满足了人们交流的心理需要。要想赢得观众,把他们带入“对话时代”,必须使交流有平台展示。从这方面说,《壹周立波秀》作为一档娱乐脱口秀节目也需要建立一个与观众交流的平台去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作为一档电视谈话栏目,《壹周立波秀》尤其要记得作为电视人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大众娱乐的同时,成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幸福观中不可或缺的建设力量,为娱乐文明、健康做疏导,引导真正的快乐。

该篇论文在分析节目的收视原因、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上由于我才疏学浅,知识积累有限,可能写得不到点上,没能深入分析、切中重点,因此,综合起来论点可能还是不够全面和突兀,而这是最值得研究整合的课题,因此在此方面的欠缺值得其他同行继续深讨。

参考文献

[1] 丁舒珊.从《壹周立波秀》看后现代元素在娱乐脱口秀中的运用[J].视听纵横, 2010,(04).[2] 高贵武,邓燕玲.从《壹周立波秀》看中国电视“脱口秀”的拓展 [J].电视研究, 2010,(06).[3] 罗志勇.浅谈周立波海派清口的语言艺术特色[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9).[4] 高贵武,邓燕玲.从《壹周立波秀》看中国电视“脱口秀”的拓展 [J].电视研究, 2010,(06).[5] 李锦云.《壹周立波秀》:海派清口与电视传媒的亲密接触[J].新闻爱好者, 2010,(17).[6] 丁舒珊.从《壹周立波秀》看后现代元素在娱乐脱口秀中的运用[J].视听纵横, 2010,(04).[7 顾振辉.“双情境”——试论周立波“海派清口”的表演特色[J].艺苑, 2010,(03).[8] 鹿馨.中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新闻传播, 2009,(06).[9]林荣.构建绿色的电视娱乐文化[J].新闻与写作,2011,(2).致谢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理解支持我的家人和帮助我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同学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唐洁璠老师,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的毕业论文,对论文的写作提出了很宝贵的意见。唐老师在严格按照要求对论文进行把关的同时耐心加以指导,使我最终得以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由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二〇一二年 月 日

第五篇:家长素质及教育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及改进策略研究的工作报告

家长素质及教育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及

改进策略研究的工作报告

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石 叶 婷

课题: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策略的研究;主持人: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石叶婷;完成时间:2010年11月。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于对学生家长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关于学生家长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3、关于学生家长文化科学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4、关于对家庭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5、关于家庭教育方法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与实践。

6.关于提高学生家长素质,完善家庭教育方法有效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2008年11月- 2009年2月)

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总体的理论分析策划;建立课题研究机构,制定具体的实施操作计划。并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创设必要的物质、设备条件;进行课题研究的最后设计,并举行相当规范的课题研究开题论证会;完成本阶段的工作总结报告。

(二)实验研究阶段:(2009年3月-2009年11月)1

本阶段是课题实验研究全面展开的阶段,初步计划实验研究分两大步进行,第一步:开展对我校在校学生家长的素质状况及教育方法的调研,了解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影响状况和程度;第二步,落实研究任务,从学校的行政管理层和一线教师两方面同时着手,在学校范围内,针对家长素质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开展全面深入的实验研究,并在此阶段进行各阶段实验状况的分析总结,找出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差距,写出分析文章和阶段工作总结报告,并每年召开一次阶段实验研究成果交流会或专题学术研讨会,有计划地在本校范围内实践阶段性实验研究成果。

(三)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3月)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系统整理实验研究资料,分析得失,归纳总结成果与经验。并形成实验报告及论文。根据这一任务要求,我们初步计划在这一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1、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对实验假设的验证情况和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实验研究总结报告;

2、回顾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归纳其中的得失,并形成书面报告;设想今后这一工作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

3、准备结题鉴定的一切必要材料,并向课题主管部门申请结题。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重点对于公开发表于著作、期刊及互联网上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更为全面。

2.经验总结法

总结课题组成员本人及同行中学教师们(尤其是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教师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包括经验和教训,在相关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3.调查法

对研究对象学校 — 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全体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

4.个案法

对研究对象学校 —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的学生10人展开详细的个案调查(包括全部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建立个案档案。

5.行动研究法

对所确定的10例个案进行行动研究。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对所确定的“后进生”进行分阶段的研究,进行转化教育,跟踪其发展变化。

四、采取措施

1、定期发放了家庭教育宣传资料。

2、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定期与家长交流教育经验并开展家长讲座。利用《校园报》开辟家教专栏,利用网络平台,在校园网站开通了网上家长学校,请来课题研究组的老师来到网上“家长会客厅”,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

3、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4、注重学生对家庭的反作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反过来学生会做家长的工作。

5、成立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将家长请到学校来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生活。

俗话说“千个孩子千个样,一个家长一个法”,各个家庭的家教方式各有不同,家长学校主要解决了共同点,对特殊点就我们就采用个案跟踪的方式来解决。以课题研究为前提的跟踪实验:选定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和家庭,开展不同形式的指导,进行不同个案之间的横向比较和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并对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及时总结和推广。我校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全体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点,选择一至两个不同类型的学生做研究样本,建立研究指导档案,进行跟踪指导1至2年,动用调查法(观察、访谈、问卷)和 行动研究法,侧重动态研究和质的研究,边研究边干预,并记录指导的过程与效果,期末为每个样本各写一份个案总结。个案跟踪的指导方式,不仅促使了家长和孩子进步、解决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一批善于进行个案跟踪指导的教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6、以网络为载体,创建家庭教育指导新平台。

7、注重孩子与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室

新时期的中学生接触面广、思维活跃。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由于受到年龄、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及人生经验的不足,难免在生活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就会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绊脚石。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今年我校正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确定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并在家长学校中聘请了有思想工作经验的家长协助开展工作,每周定时按受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咨询。经过家长学校的学习与培训后,许多家长摒弃了旧的观念,鼓励同学们大胆地接受咨询。一些家长逐渐能够认识到心理咨询的科学性,家长和学生之间经常存在的代沟问题因为心理咨询制度的建立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此外,我校心理咨询室每学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卫生保健讲座,并辅以专刊墙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取得较好成效。

五、我们通过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策略的研究得出了如下家庭教育方式的比较可取的方法:

1、对孩子的教育多是采用讨论式,谈话式和启发式的教育方式

2、能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遇事要听听孩子的意见

3、善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不直接数落孩子的短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4、父母本身有错或教育不当,或委曲了孩子,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5、父母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便于与和孩子的沟通

下载选秀节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及价值观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选秀节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及价值观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