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好处和结果

时间:2019-05-15 13:3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好处和结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好处和结果》。

第一篇: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好处和结果

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好处和结果?

二选一,要么是直面残酷的现实奋勇抗争最终依然很可能痛苦地倒下,要么就是阿Q般的精神胜利法在幻觉中没有痛苦的死去。

首先,我来阐明三个概念。逆境、才和成才。

逆境,不顺利的境遇。也就是说,人总还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当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维持生存还是成就事业,总感到困难重重时,我们说,这样的环境是逆境。很显然,逆境和险境、绝境不同。

才指为社会做出贡献有所作为的人。

成才,估名思义,就是掌握才干,形成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逆境顺境都是外因,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此我们强调今天论题的适用对象是具有成才意识的独立个体。并且,逆境与顺境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对方辩友肯定会问了。难道顺境就不利用成才了吗?

我们不否认顺境有时候也能成才,但顺境与逆境相比,在同等条件下,逆境有利于成才。它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人们可在逆境中积累大量经验。当人身处逆境时要比在顺境中操劳得多。逆境促使人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寻求摆脱逆境走上成才的路径。于是逆境之中的思考与总结、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就是人们增长才智积累经验的过程。

第二,人的一生是不会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困难。身处逆境可激发人的进取精神。郭沫若同志曾说过,艰难环境一般是会使人沉沦下去的。但是在具有坚强毅力积极进取的人面前,却可以发挥相反的作用。环境越是困难,越能抖擞精神,发奋努力,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第三,身处逆境还能磨砺人的意志。逆境能造就人才,就像高温下才能产生坚硬的金刚石一样。它使懦弱变为勇敢,使摇摆变为坚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中外历史上,一帆风顺而有大成就的人实属少见。真正出类拔萃的,大都是那些历尽艰辛,在逆境中磨炼出坚强意志的人们。

孟子有言,“天将降大用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是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我方坚信,逆境有利于成才。

第二篇:试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

试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

我不知道鲁迅先生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否是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但我认为至少有很多对弱者悲天悯人的同情成份。我想虽然中国人提起精神胜利法都会嘲弄一番,其实精神胜利法不仅在鲁迅先生发现前就存在而且在阿Q死后也从来就没有消失过,甚至在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一直存在着,每一个人在生命中都会有过精神胜利法的体验。

阿Q是一个悲剧性人物,是中国农民处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及帝国主义这三座大山重压之下的典型,阿Q式的农民不仅经济被剥削,政治权被剥夺,甚至于连自己的姓氏权都没有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悲哀,然而鲁迅先生却用诙谐、戏谑的笔法来表现这一沉重的悲剧性,让我们在近乎喜剧式的表现手法中被巨大的悲剧所笼罩。

鲁迅先生通过阿Q将精神胜利法揭示出来,对人类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对旧中国的农民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让旧中国的农民清醒地认识到旧中国农民身上所存在的劣根性,从而激发他们追求光明的决心,推翻三座大山的勇气。

但仔细地想一想,处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的旧中国农民,没有先进的思想引导、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根本无力抗争,你要他们怎么办?无奈之下只有选择精神胜利法来回避可怕的现实,达到自我安慰之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苟且生活下去(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那么为什么精神胜利法现在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为数可观的弱势群体,还存在弱肉强食的不争现实,可以说精神胜利法是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否则他们的生活中将没有一丝光明,那样他们就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没有生活下去的决心,你总不希望这个世界上的弱势群体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吧!我想弱者不希望这样,所谓强者同样也不希望出现这样的结果。当“有车族”的车子我们身边狂飙而过将路过的积水溅得我们“步行族”或“自行车族”一身泥污时,我们不学阿Q又能如何?当我们步行在都市街头望着满街的高楼大厦而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蜗牛的家”时,对那些房地产商我们不学阿Q又能怎样?当老百姓正当的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不得不过着长年上访的悲惨生活,我们却又无能为力之时,我们不学阿Q又能怎样?

所以,阿Q的子孙不会消失,而且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众多的弱势群体还要乐观地生活下去!

第三篇:许念-对阿Q精神胜利法普遍存在的思考

对阿Q精神胜利法普遍存在的思考

提要:一直以来,“阿Q精神胜利法”都是许多人评论的对象,从鲁迅先生开始,就有很多人对他进行批判,批判它体现国民身上的奴性,批判它是一种精神病态。本文换个角度来看待阿Q精神胜利法,除了它的负面价值外,它也有其正面价值。它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具有超时代性;它不仅在中国有,在其它国家也有,具在超地域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同时,在调节人的心理上,它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阿Q、精神胜利法、超时代、超地域、心理调节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以。”(歌德语)读过《阿Q正传》的人都知道,鲁迅先生写这部作品是为了揭露阿Q的精神病态,以警示有识之士。阿Q懦弱,受了欺压,不敢真刀真枪的反抗;他自欺,因为他不敢向外界报复,就只有自我辟解,而辟解的唯一办法就是对现实闭上眼睛,用想像的胜利来安慰自己;最后,他还很健忘,如果不健忘,自欺的效力就不能维持,只有借着自欺迅速忘却恼恨,心境才会恢复平和,阿Q也才能重新高兴起来。这就可以看出,贯穿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全过程的,是一种奴性。阿Q把自己的恼恨变成了自我欺骗的动力,这就泯灭了反抗的可能。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被压迫者身上一种不可救药的精神病态。鲁迅借阿Q来刻画国人的灵魂,把我们国人的病态灵魂如此深刻的勾勒了出来。对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那么,阿Q精神是否真的不无益处,要被全盘否定呢?我看未必。仅仅看到阿Q精神的负面价值,是很片面的,其实阿Q精神有着不可否认的正面价值,尤其是它的“精神胜利法”,显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

一、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阿Q精神胜利法是善于自我安慰,给自己找到愉快的借口,不管在肉体上受多大折磨,精神受多大凌辱,他总是找出种种借口,求得心理平衡。阿Q被人打了,不能反抗,却说是儿子打老子。阿Q被捕后,听审讯被抓进抓出时,他想:人生大约有时候不免要抓进抓出的,他也就心安理得了。即使被杀害时,他想: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现实中物质追求不能得到实现,只有从内心的幻想中得到满足,精神胜利法是阿Q抚慰灵魂的唯一出路。阿Q精神胜利法其实就是神话式的用幻想、一厢情愿的畅想去改造世界的方法。它是自尊的维护;自卑的补偿;自卫的反应;同时,它也是一种变态的反抗。

阿Q精神胜利法与“神话”和“宗教”的关系极为密切。神话的产生就意味着“精神胜利的原型”初露端倪,神话展示了远古人类向内求胜利的先天倾向性和思维模式。原始社会的人们不愿完全屈服自然,因而出现了“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壮丽神话。如传说“精卫填海”等,就反映了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幻想。这些古代神话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积极意义,积极性是第一位的,因而,神话的“精神胜利”是真正的精神胜利。神话本身向人类提供了阿Q精神胜利的先天倾向性。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因而,世界人便都有了产生精神胜利的先天倾向性。

“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时,它也是宗教的起源。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四大皆空,解脱宿命等,看破红尘,幻想来世,这不都是“精神胜利法”吗?道教更重偶像崇拜,食药求仙,长生不死,把人们由现实引入虚幻的神道境界。道教认为生产知识、科学知识或世俗生活都是求道之累,教人闭目静坐,不亲一事,进行修养超脱。一切宗

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都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应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劳动人民由于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就在幻想中寻找精神支柱。这不同样也是在为人类提供一种精神解脱之法吗?

二、阿Q精神胜利法的普遍存在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它普遍存在。为什么罗曼.罗兰能够欣赏《阿Q正传》,说它很好?别的国家也有许多人欣赏这篇小说?是欣赏《阿Q正传》描写农村的阶级斗争呢?还是欣赏<<阿Q正传>>描写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因此辛亥革命不彻底呢?我想:主要恐怕是欣赏阿Q的有普遍性的精神胜利法吧!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着人的一切生活困境,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困恼,无家可归的惶惑,面对死亡的恐惧等。对于这些,阿Q及我们所有的人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样看来,阿Q精神胜利法一直都伴随着我们。

1、阿Q精神的超时代性

自人类诞生以来,苦难像影子一样时刻追随着人类,就东西方历史上的种种传说和史籍上记载的灾难,无论真实与否,它们不过是苦难在人类心理上的折射。伟大的人类可以上天入地、移山填海,但永远无法完全摆脱悲剧与苦难的折磨,故而迫切需要在精神上超越这些苦难,以获得心理的平衡与慰藉。此时精神胜利法也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了。

汉初名将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的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硬拼肯定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的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试问,如果韩信在精神上没有取得胜利的话,他能做出此举来吗?后人还能知道“跨下之辱”这个典故吗?相信韩信在钻裤裆前,心理肯定进行激烈的斗争,可能会想到“好汉不吃眼前亏”,“大丈夫能屈能伸”等,总之最后,他的心理肯定也是平衡的。

我们历代文人也一样,在现实人祸面前无可奈何,不能取得实际上的胜利,正如荀子所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①这些人也只能在精神上超越,于是便借助小说、诗词、戏剧、哲学等来安慰自己。他们总是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厌其烦地诉说春恨秋悲,而恰是这些凄苦与悲凉总能打动千百万人的心灵。

即在今天的我们,怕也不敢完全肯定地说:阿Q这面镜子里没有自己的影子。(茅盾语)韩国影片《夏娃的诱惑》中,女主角最后失忆,忘记了自父母离开她之后所有一切,却清楚记得童年在父母爱抚下的幸福生活。这似乎让人难以想象。当时我也无法理解。现在,我却能深深体会到这一点。这一点在我身上也有了影子。我的生活也有一段痛苦的记忆,而我似乎对这一段生活的记忆非常模糊。阿Q不也很健忘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我们也是努力想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而这种努力,是无意识的。可见,阿Q的精神胜利法其实早就在我们的心中扎了根,且根深蒂固了。

2、阿Q精神的超地域性

中国俗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汉不吃眼前亏。”不都是阿Q精神的表现吗?阿Q精神胜利法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其实在外国,也普遍存在。如美国总统林肯,他的“阿Q精神”就十分典型。一次,一位议员当众羞辱了林肯,他回家后气得饭也吃不下。于是,展开信纸,给那议员写了一封长信,用非常尖刻的语言将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美滋滋地上床睡大觉。第二天一早,林肯的部下要

替他把信发出,他却将信撕了。部下不解,林肯笑着解释:“我在写信中已经出了气,何必把它寄出去?”

再来看看我们亚洲,日本不但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连运用“阿Q精神”也别有新招。他们用“阿Q精神”来推动生产提高工效,很值得借鉴。日本的有识之士领悟到,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上下级长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有时,下级受了上级的气,敢怒而不敢言,心理上感到压抑。如果不及时把压抑释放出来,会产生负面效应。这样不利于工作和生产,会激化上下级之间的矛盾。于是,头脑精明的企业领导便想出一高招,将自己的形象做成橡皮模具,置于一间“出气室”内,凡心中有气没处发泄的工人或职员,都可以到“出气室”对上司的模具拳打脚踢和大声怒骂,将自己怨气统统爆发出来。出了气,心理平衡了,工作效益自然提高。一家工厂作了统计,自从设立了“出气室”后,该厂的生产效率比原先提高了许多,真是受益非浅。

其实就是在艺术界也存在着阿Q精神胜利法。20世纪,美国和中国有联系的仗打过3次:对日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对日战争中,美国和中国是盟友,结果美国赢了。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中,美国和中国是对头,结果美国表面上一平一输,实际上都是输了,而且一次输得比一次惨。好莱坞的电影对这三次战争表现得也很有意思,有关对日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影片连续不断,有关朝鲜战争的则几乎空白一片。对日战争的调子基本是眉飞色舞,回味无穷;而关于越南战争的片子,调子则基本是满腹牢骚,一腔怨气,说来说去无非是打了败仗。不是将士无能,只怪内部小人捣乱,敌人太狡猾。这类片子还挺卖座,好几个还得奥斯卡奖,如《野战排》、《平安越南》等,还有《蓝波》系列,更是活灵活现。总之是战场上打输了,银屏上打赢了,以此来自欺欺人。谁说阿Q精神胜利法是中国的“特产”?美国的阿Q们发挥起来比中国同行们精彩多了,而且是绝对的现代化水平。

三、阿Q精神胜利法存在的价值

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阿Q精神胜利法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在时间上具有永久性,就说明它的存在有它的根据,有它的价值。阿Q精神胜利法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体现。“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②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客观事物的存在。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客观事物,不能拘泥于一方面。阿Q在与别人发生口角时,他夸耀先前的阔,设想儿子的阔。阿Q能辩证地看待自己的贫困,他用发展的眼光看到自己儿子的阔。儿子没阔,还有孙子„„阿Q在被杀前无师自通地说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如果我们抛开这句话的唯心成份,就当真再有二十年,不又有个阿Q吗?阿Q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被杀头。不仅阿Q,其实我们也运用阿Q精神胜利法辩证地看问题。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我们会辩证地看待它,从一个角度讲它给我们造成麻烦;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也给我们提供挑战困难的机会,培养我们坚强的毅志。在困境面前,我们可能会想:“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便能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客观存在。因此,阿Q精神胜利法也体现着马克思唯物辩证法。

“精神胜利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一种人类生存的智慧。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在身处逆境,不如意之时,通过把想象中的世界当作现实世界的精神幻觉,完成从“物质世界的失败”到“精神世界的胜利”这一心理转换,保持自我内心的平衡,借以协调自我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适应环境,更好地自我生存。如,阿Q挨了别人的打,自言自语骂一声“儿子打老子”,他怒气发泄了,心理平衡了,不再感到痛苦了。假如他不骂那一声,而是把怒气闷在心中,那迟早要“憋”出病来。我想,阿Q若不是“闹革命”抓去杀头,他肯定可以高寿。

阿Q精神胜利法这种心理调节的方法在孩子们身上表现的很明显。我是小学老师,经

常看到班上有些同学被别的同学给欺负了,但不还手,选择远离他(她)。他们为何这样做呢?从他们的日记中我看到了他们有的是集体荣誉感强,怕如果两人打闹会给班级丢脸;有的人是因为人单势弱,怕闹起来,自己不一定能占到便宜,甚至吃亏。因此,有的写“大人不计小人过”,有的写“好男不跟女斗”,有的写“君子动口不动手”等。不管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在被欺负时,还能处之泰然,他们的心理算是平衡了。他们虽然肉体上受到了挫折,但他们在心理上,还是胜利了。正是因为孩子们身上存在的阿Q精神胜利法,才创造了和谐的学习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它也促使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这些不都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吗?

当然,这种心理调节法对于大学生也很适用。今年2月23日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杀人案件,凶手马加爵如果在别人瞧不起他时,想一想:你们有什么资格瞧不起我?你们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呢!当别人在他打牌没作弊的情况下非要说他作弊,他也完全可以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也可以想到:我跟窦娥比起来要好多了;还可以想:人生岂有公平?正是因为这不公正的存在,大千世界才会如此缤纷!这样的话,他绝不会制造出这惨剧。如果类似马加爵的人身上都存在阿Q精神胜利法,并以此来调节自己心理的话,我们的社会,犯罪率可能都会小些,可能会安定许多。

阿Q精神胜利法不仅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而且它也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俄国作家契诃夫写过一篇文章《生活是美好的》说:“生活是极不愉快的玩笑,不过要使它美好却也不难。要做到

(一)善于满足现状;

(二)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如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该很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有一颗牙痛起来,那你就该高兴:幸亏不是满口牙痛。要是你挨了一顿木棍子的打,那就该蹦蹦跳跳叫道“我多运气,人家总算没有拿带刺的棒子打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按契诃夫所说的去做,那我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了失望、痛苦,我们的生活不是变得欢乐无穷了吗?契诃夫说的一切都是叫我们去运用阿Q精神胜利法来调节我们的心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

“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铺满鲜花的坦途,反而要常常与不如意的事情结伴而行。诸如考试落榜、工作解聘、官职被免、疾病缠身、情场失意等,常常会使人愤愤不平,叹息不止,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情绪低沉,心情抑郁,精神反常,心理上长期处于沮丧、懊悔、消沉、苦闷、忧伤的状态,不但影响工作情绪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可能有些挫折对人是一种重大的打击,这时暂时的逃避现实就可以缓解这种打击,保护精神免受折磨与崩溃。有多少过于清醒的人自杀,他们的自杀可能也有价值。若是他们暂时回避现实,不是可以再创造更多的价值吗?我的偶像张国荣,如果他能很好的运用阿Q精神胜利法的话,可能就不会出现那个令所有他的歌迷、影迷不愿接受的一幕,可能还会创造出更多的作品来供大家欣赏。回避现实是可以避开绝望的,也可以重新燃起新的希望。有时对可怕的事情的忧虑是比可怕的事情更可怕的,何不用“精神胜利法”滤掉那更可怕的忧虑呢?实际上许多不如意的事,并非由于自己有什么过错,有时是自己力量所不及,有时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有时是“运气不佳”,有时甚至纯属天灾人祸。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与其固执己见,“钻牛角尖”,不如放松一下绷得过紧的神经,来点精神胜利法。譬如,恋人与你分了手,破镜已无法重圆,与其在那里苦苦相思,自己折磨自己,莫如调整一下心态:强扭的瓜不甜,捆绑不成夫妻,天涯何处无芳草,何苦在一棵树上吊死?再如机关精减、人员分流,从工作岗位上下岗,这也不必烦恼,你恰好可以此为契机,重新设计自己,说不定能找到更能发挥特长的最佳位置,重新荡起生活之舟,如鱼得水地驶向理想的彼岸。精神胜利法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帮助,也是对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

感时,在你无端遭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的精神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危机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因而是把自己的情绪升华到有利于个人社会的高度,乃是明智的良策。在情绪易于剧烈波动的时刻,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告诫自己严防偏激情绪的爆发。人的情绪和其它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就决定了人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故可以用理智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两百块丢了,就当年终奖没发,何况“去财免灾”,全家平安还不是大福? 学生在学校没被评上班干部,没评上的同学就安慰自己“当干部有什么好,苦死了!”

“精神胜利法”并非倡导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之风,也不是要你一味地安于现状、逆来顺受、不求进取;而是让我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现实,进而设法去改变现实。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试想,若你在困境中意志消沉而不能自拔,或总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又怎会具备战胜困难的信心?又如何正视现实、摆脱困境,以至更好地生存下去呢?而学会精神胜利法,将会使你增长生存智慧、增强生存能力,你会生存得更好。“精神胜利法”是帮你闯过难关的一剂良方,这能使你在困境中振作精神,满怀信心地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阿Q精神胜利法会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它。但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它。因为它容易使人有了虚幻的“精神胜利法”的补偿而心理满足,屈服于现实,失去生活的斗志,成为现存环境的奴隶。这样,为摆脱绝望的生存困境所作的“精神胜利”的选择,只会使人坠入更加绝望的深渊!

注释:①见《荀子.天论》

②见《哲学原理》,肖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75页

第四篇:《阿Q正传》

《阿Q正传》的主要内容

写于1921年的小说《阿Q正传》,是鲁迅改造民族灵魂的典范之作。鲁迅说过,他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伪自由书·再谈保留》),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审视主人公阿Q这一形象,我们不难发现,阿Q实际上是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贫苦农民。在旧中国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阿Q贫无立锥之地,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职业,只能靠打短工为生,“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甚至失掉了自己的姓。当他有一次喝罢两杯黄酒,说自己原是赵太爷本家的时候,赵太爷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不许他姓赵。他终于被剥掉最后一件布衫,连恋爱的权利也没有;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甚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永远都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他的现实处境是如此悲惨之至,但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阿Q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和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和粉饰态度。小说的两章“优胜记略”,集中地描绘了阿Q这种性格上的“精神胜利法”:他常常夸耀过去:“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其实他连自己姓什么也有点茫然;又常常悬揣将来:“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其实他连老婆都还没有;或者“忘却”: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蒙受了“生平第二件的屈辱”,“拍拍的响了之后”,“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就忘却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或者向更弱者(例如小尼姑之类)泄愤,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或者自轻自贱,甘居落后与被奴役:“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在这些都失灵之后,就自欺欺人,说一声“儿子打老子”就“心满意足的得胜了”,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真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甚至“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也就心平气和,天下太平。“精神胜利法”使阿Q虽受尽剥削和欺凌却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的地位。

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同时又表现了他的性格里其他许多复杂的因素。阿Q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的劳动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他维护“男女大防”,认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在煎鱼上加切细的葱丝;凡是不合于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游荡,被迫作为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并不佩服赵太爷,钱太爷,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还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可笑,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没有见过杀头。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既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的典型性格。出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后近代中国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为阿Q本身的具体经历所决定,鲁迅从雇农阿Q的生活道路和个性特点出发按照自己艺术创造上的习惯——“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遵循主体的需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在思想熔铸的时候,又突出了人物复杂性格的某一点,使其具有鲜明的精神特征,从而成功塑造了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在小说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明显打上了近代社会急剧破产,不能掌握自己命运、又找不到出路的不觉悟的农村流浪雇农的阶级烙印。小说对未庄典型环境的描写,深刻地揭示出阿Q精神胜利法与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封建传统思想、封建等级制度的联系,与小生产者的落后、闭塞、保守、软弱地位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阿Q是一个落后农民的典型。另一方面,阿Q的精神胜利法又是历史上“两次奴于异族”,在近代帝国主义侵略面前接连 1

失败的中华古国屈辱地位的产物,是一种丧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力,安于并掩饰民族落后与被奴役命运的民族精神状态,即鲁迅所说的“国民性弱点”。鲁迅从他对中华民族历史、现状长期深刻的研究中,发现了阿Q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他的《阿Q正传》正是对于我们民族最伟大的自我批判,并从这实事求是的清醒批判中寻求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阿Q正传》的主旨及历史价值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看,毫无疑问,阿Q是中华民族中具有精神胜利法弱点的这一类人的典型,写出了“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具有十分广泛的历史概括性。

《阿Q正传》艺术特色

1.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阿Q正传》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用喜剧的外套,包装一个悲剧性的故事。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但这一切又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所以读《阿Q正传》时,人们往往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可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从中来,为阿Q的不幸遭遇而唏嘘叹息,也对残暴的统治者切齿痛骂。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在小说里相互交织、融合,构成这篇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

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鲁迅曾经给悲剧和喜剧下过定义。他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的被压迫者的地位和他身上具有的勤劳吃苦的劳动人民的优点,以及他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无疑是“有价值的东西”,他一生备受剥削,人格屡遭污辱,最后又惨死于冤案,这样的命运遭际更加令人同情,他的死令人痛心。但同时他身上确实又存在许多“无价值的”东西,尤其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他的欺软怕硬,他的狡猾无赖等等,在小说里显然遭到作者的否定和批判。小说正是在悲剧性和喜剧性相互映衬下展开了艺术描写,使作品读起来更加令人感到心酸,使那悲剧性的东西更加令人深思。

这篇作品悲剧和喜剧交织融合有两种表现。一是作品的前面大部分章节喜剧性较强,集中表现在“优胜纪略”“续优胜纪略”和“恋爱的悲剧”三章中;而后面两章的悲剧色彩越来越浓,喜剧色彩越来越淡,尤其到了“大团圆”这一章,读者几乎笑不出来了。这是作者写作过程中表层的由喜到悲。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喜剧情节中包含着悲剧的因素,比如,赵太爷不准阿Q姓赵打他嘴巴的情节,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喜剧性十足的场面,但骨子里却是悲剧性的,说明阿Q地位之低下无以复加;又如阿Q被赵太爷剥夺了生活来源之后,阿Q去静修庵觅食的情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喜剧,跳进菜园时可笑的动作和表情,被老尼姑发现时的无赖相,以及被狗追赶后的落魄相,都令人捧腹大笑,但笑的背后却是令人鼻酸的阿Q的可怜。小说中这样的情节比比皆是。

2.白描的手法

鲁迅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又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无可吝惜,宁可将作小说的材料缩成sketch,不可将sketch的材料拉长成小说。”这一思想表现在作品里,就是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最经济、最简练的笔墨,把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赵太爷不准阿Q姓赵的场面: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寥寥数笔,就把赵太爷这样一个土霸王的横蛮霸道的嘴脸活画出来了。又如写假洋鬼子

吹嘘革命的那一段:

洋先生„„白着眼睛讲得正起劲:

“我是性急的,所以我们见面,我总是说:洪哥!我们动手罢!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的。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肯。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

极经济的一段话,就把一个满口鬼话,胡侃乱吹,捏造革命资本的假洋鬼子展现在读者面前。

有时候,作者的白描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如“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的“摩着”“呆笑”;假洋鬼子“白着眼睛讲得正起劲”的“白”字;“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的“钻”;等等,无不生动传神,表现了作者高超的白描能力。

3.杂文式的笔法

这篇小说的杂文式的笔法,给读者非常突出的印象。

首先,小说处处使用幽默、尖锐、诙谐的语言,进行讽刺、挖苦、调侃。或反话,或夸张;或大词小用,或庄词谐用。其最终目的,就是撕下假面,揭露真相。如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之后,作者这样写道:

„„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

„„未庄通例,倘如阿七打阿八,或者李四打张三,向来本不算一件事,必须与一位名人如赵太爷者相关,这才载上他们的口碑。一上口碑,则打的既有名,被打的也就托庇有了名。至于错在阿Q,那自然是不必说。所以者何?就因为赵太爷是不会错的。

笔调中幽默与讽刺俱下,讽刺中含着幽默,幽默中充溢着讽刺辣味。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中国人的趋炎附势的奴性心理。又如第九章,写“光头”和“长衫人物”审问阿Q,一面鄙夷阿Q的“奴隶性”,装出一副“维新”的神气,一面却把笔硬塞在阿Q的手里,逼他画押,把要求革命的阿Q当作游街示众和枪杀的材料。这就有力地揭露了这帮人虚伪凶残的本性和反动面目。又如写阿Q被捕的场面,把总在黑夜中带了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五个侦探,围定了土谷祠,正对门还架好机关枪,而阿Q却还在睡梦里,直待被擒到土谷祠外面的机关枪左近,方才有些清醒。这是一幅绝妙的漫画,真实地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凶残、怯懦和愚蠢。这一讽刺无疑是深刻的,令人深思。

作者对待不同的对象所运用的讽刺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像阿Q这样的被压迫者,他的讽刺是善意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讽刺;而对统治者的讽刺却是无情的,是匕首,是投枪,他要把这些丑恶的灵魂挂在十字街头枭首示众。

作者经常站出来进行一番议论,这种议论是杂文式的。如第四章开头:

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

按照传统小说的写法,这是多余的;然而鲁迅写来,异常深刻、贴切,以此讽刺精神胜利法。又如,写阿Q想到应该有一个女人的时候,议论道:

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若敖之鬼馁而”,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所以他那思想,其实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只可惜后来有些“不能收其放心”了。

显然阿Q本人没有这么高深的思想,而是作者站出来的直接议论,以此说明阿Q的思

想毒害来源于封建统治者。又如,在描写阿Q因捏小尼姑的面颊而产生飘飘然的心理之后,作者议论道:

即此一端,我们便可以知道女人是害人的东西。

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

这显然是作者直接对传统文化和阿Q精神的批判。我们看到,《阿Q正传》里的议论,并不影响小说的形象生动性,反而增强了它的讽刺性,加强了小说主题的深度。因为鲁迅的杂文,本来就是以形象取胜,是一种形象的议论。我们还看到,作者的直接议论,也是充满讽刺、嘲笑、挖苦。以杂文式笔法融入小说创作,可以说是鲁迅的一大创

《阿Q正传》主题思想:

文章主人公阿Q代表了当时的中国人。无论是从文中各个人物的意识形态来看,还是形如留辫者的字母 ‘Q’,在在都透露出鲁迅暗指的真实人物—中国人。文章不留情面地讽刺了当时中国人的一种自我麻醉、自我满足、自我解脱与逆来顺受的心态,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劣根性,包括自私自利、欺软怕硬与精神胜利法。在为中国人指出这些缺点时,鲁迅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的。但如果读者对中国人加以仔细的观察,会发现他所描述的这种阿Q心态在当今社会中并没有消失,这也让我大吃一惊。不同于其他的作家,鲁迅更注重反应社会与人性的丑恶,而且他企图通过一种让读者产生反感的方法来让人理解他的想法。

《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阿Q正传》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构成全篇。小说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艺术形象,特别是阿Q的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包含深广的社会和历史内容,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阿Q给人们留深刻的印象,具体如下:

一、阿Q这个形象令人笑中带泪。对于失败、屈辱、窘境等人生中难免遇到的事,一般的、正常的人会悲伤之后继续奋斗;愤怒之后难以忘怀;不满之后努力改变困境。但阿Q却不然。他自有他一套独特的、但同时又是病态心理表现的对付方法,那便是“精神胜利法”。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便是阿Q令人笑中带泪的原因所在。

二、阿Q这个形象令人既同情又痛恨。令人同情的是阿Q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充满着屈辱、贫苦,挨饥受骂被打不绝。他在未庄人的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阿Q既丧失了做人的人格、尊严,如不能姓赵,否则便挨打。又是一无所有的:他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只能借住在土谷祠中,靠给人打零工为生,老婆、孩子更是痴心梦想,而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人最低的、最根本的需要啊!但在那个社会,这只能是阿Q的美梦而已。这就使阿Q愈发人不像人。而到最后,阿Q竟被枉杀,以被错杀而结束了他短暂而不幸的一生。所有这些,无疑是令人深感同情的。但同时,阿Q又是可恨的:他沾染了许多的陋习:赌博、喝酒、偷了东西还耍赖,更甚至明里、暗里地耍流氓,调戏妇女。

三、阿Q这个形象又是辛亥革命前后被压迫、落后、不觉悟农民的缩影。

总之,阿Q是个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过目难忘的辛亥革命前后不觉悟、被压迫的农民形象。

《阿Q正传》的人物性格是什么?

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见“有关资料”中的《论阿Q的性格系统》)。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阿Q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

阿Q是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他上无片瓦,下无片地,只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身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这本已十分可悲,但是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

第五篇:比较《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版权所有

比较《狂人日记》与《变形记》

——社会矛盾与人性的相似性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鲁迅说,《狂人日记》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狂人”的日记来写这个“狂人”的所看的、所听到的来指出封建礼教的“吃人”现象,封建社会“人性”的丧失。《变形记》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是通过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后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现代人丧失自我,现代人“人性”的迷失,现代人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狂人日记》和《变形记》这两部小说,在揭露社会矛盾、展现“人性”在社会中变迁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鲁迅在开始这样写道:“某君昆仲,今隐其名,……”我就把主人公叫“狂人”。),生活在封建社会晚期。这时候的封建社会,社会混乱,人们处于水人火热之中,民不聊生。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在新文化运动时候发表的,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社会动荡,军阀混战,人民的生命如草芥,“人吃人”的现象在当时社会很可能真实存在。就这样,“狂人”就诞生了,可以说只有这样的社会才会有这样的“狂人”,混乱的封建社会才会让人看到“吃人”的现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是生活在资产阶级的一个小人物,在资产阶级社会里,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变形记》是卡夫卡1912年写的,发表于1915年,从创作上来看,这篇小说是一篇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小说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特别黑暗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冷漠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里,格里高尔这样的人物就产生了。

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都是个“被迫害”的人。

鲁迅的《狂人日记》受果戈里同名小说和尼采思想的影响,《狂人日记》虽然受他们影响深,“却比果戈里是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渺茫”。鲁迅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被迫害”的,鲁迅通过对这个被迫害狂的描写,评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被社会迫害后,他害怕赵家的狗,他在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路上行人的议论,他就在想是不是准备要杀某某来吃,城里杀人犯的血馒头,吃饭时候想起大哥,想起死去的妹妹,他就会想美么是不是被大哥杀来吃了。鲁迅还揭露了“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就是狂人,一个被封建黑暗社会迫害的人。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通过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就变成了大甲虫,当他变成大甲虫后,家里的人对他变的十分厌恶,并不会因为他是他们曾经的经济依靠而对他还有一点人性,家里人完全把他当作大甲虫来看待。格里高尔,没有变形之前,是一名推销员,任人摆布,丧失了自己。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要上大学,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他不得不整日整日地为公司而劳累,但是他却依然得不到上司的信任。老板还怀疑他贪污。在公司里,他成了一个机器。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人格,甚至没有人性。在家里他为父亲、母亲和妹妹而活。为了家庭,他忙碌,他忠诚,他变形后,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想到自己的家庭以后怎么过。但是变形后的他,家人对他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是格里高尔,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迫害的,一个丧失自己的人。

三、《狂人日记》和《变形记》的视点都是从主人公出发。《狂人日记》是通过日记体是形式来写的。《狂人日记》的视点是以“狂人”来完成的,“狂人”把他所看到的,所听见的写在日记中,最后作品通过狂人的自己反省,把封建社会那种“吃人”的本质展现给我们。最后,鲁迅通过“狂人”之口告诉我们:“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就这样,“狂人”自己也成了一个吃人的人。在这样的黑暗社会,是没有人可以避免的。

《变性记》通过一种荒诞的写法,写出格里高尔的悲剧。《变性记》的视点是以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后来看这个冷漠的世界,通过人们对格里高尔的不同态度,来展现这个的人情冷暖。一天早晨起来,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家人从开始的恐慌,到一天天的习惯,最后开始憎恶他,家里的人为了生计已经把他忘记了,把所有杂物都放到了格里高尔的房间。客人们厌烦他,就连他妹妹就要赶走他。后来,格里高尔死了,他的家人搬了新家,格里高尔和他的家人都解脱了。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家人的解脱竟然是格里高尔的离开。《变形记》通过格里高尔的所见所闻给人一种悲哀,一种对生活的绝望。同样,给人一种思考,这种悲剧、这种荒诞到底是谁造成的?

四、《狂人日记》和《变形记》都受到读者的接受。

从接受研究来看,如果一部作品不被读者接受,那么这部作品只能是人工制品;只有读者接受了,这才真正成为一部文学作品,这样的作品才会产生生命力。读者和读者对文学的反映,才能是作品产生意义。

《狂人日记》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中外读者的喜爱;读《狂人日记》,你会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吃人”的现象是多么恐怖,在这样的社会里面没有人能够逃离,在清醒的狂人你都可能把自己的妹妹的肉吃下去。

《变形记》同样受到世界读者的喜爱;在《变形记》里,你会有种荒诞的感觉,但是你又有种真实的感觉,在这种人情冷漠的世界你,你同样会感动一种孤独,同样也会让人有种被“人吃”的感觉,你也会感到一种恐怖,社会是恐怖的、绝望的、无助的。

《狂人日记》和《变形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给人绝望,“人性”的丢失,甚至给我们展现社会中最丑恶的“吃人”的一面。但是,鲁迅和卡夫卡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刻的。

下载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好处和结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好处和结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阿Q正传》被公认为鲁迅最优秀的作品,甚至有人用“只要是在中国有些文化的人,没有不知道《阿Q正传》的”来形容《阿Q正传》的影响力的。而我本人也十分赞同......

    阿Q正传读后感

    从精神胜利法说开去 ——读《阿Q正传》有感他是个籍贯、姓名均不可考的的人,他活得平庸,但这却不妨碍他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葛朗台一样成为永垂不朽的人物。 他叫阿Q,过去、......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收入《呐喊》。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

    阿q正传影评

    《阿Q正传》个人形象分析 阿Q这一形象在鲁迅的意识里早已出现,只是未能得以呈现他的作品里,机缘巧合让阿Q这个人物能够见于世人。 阿Q不知其姓名,不知其籍贯,曾信誓旦旦的说自己......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许多次了,至今依然还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一眼就能挖......

    阿Q正传观后感

    《阿Q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思想上成就之一:小说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

    阿Q正传 读后感

    阿Q,一个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江南落后的农村“未庄”生活的人物。阿Q,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他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1 阿q很可怜。他一次次地受欺负,赌博明明是赢了却连钱也拿不回来还莫名其妙地被打了;一次次地被地保索财,调戏吴妈后被告知要去赔礼道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