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象》首发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3:1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镜中象》首发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镜中象》首发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

第一篇:《镜中象》首发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

张荣东新著《镜中象》首发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 时间:2011年5月26日

地点:与石问茶

主办:山东画报出版社

主持人:张宜

张宜(山东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画家):我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和第一个受益者,这次交流会是非官方、非体制的学术活动,大家可以任意就艺术状态的话题进行交流。

尹奎友(山东画报出版社社长):张荣东先生的《镜中象》在我们这里出版,我们感到很荣幸,关于本书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各位专家会有高论,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在对书的价值充分肯定的同时,把书本身从出版的角度,给我们提出意见,以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出版工作中加以改进。

张荣东(镜中象作者):这本书是我的转型之作,我十年前进入美术界,以美术评论为主,美术评论在很多画家眼里是附属于绘画的存在,很多人认为美术理论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是为画家服务的,具有工具属性。这本书改变了我过去的表达方式,是在以杭州富阳一个古镇为核心的江南地带写成的,表达自己对艺术与自然的感受,是非常私人的表达,私人表达进入大家的视野,我觉得非常幸运,我也希望大家把我前行中的问题告知我,因为我有一种梦想,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这样一种表达。

于承惠(武术家、学者):我和荣东是忘年交,他是用自己的灵感、最佳的状态完成的这部著作,隐约有一种背包客的感觉。他这般年龄,这般阅历,能写出这样的书,确实令人非常高兴。语言非常美,有诗化的散文的感觉。唯一的感觉是把锋芒隐蔽了。

这本书在将来会愈加显示出它的分量,荣东回避了东西方的生硬比较,而且天衣无缝,他把很多东西沉淀下来,过滤,结晶,很辛苦,但表达又很随性,且有内在的严密逻辑。达到这个程度时候东西就非常有分量了,这个翻译好了西方人一定也会喜欢。

荣东用诗化的散文形式,是一种纯粹东方的语言,但又包涵了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最终在自然中得到融合,能有这样的逻辑结构,是非常不容易的。

张志民:(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山东美协主席,山东文联副主席):面对这本书我很高兴,因为这是我们学院的作者写的,我也感谢山东画报社对我们的学者的栽培、帮助。很多年前我就对荣东的思维方法、对艺术的执著很感兴趣。我一直认为,不管是画画的,还是搞政治的,首先在于一个执著。我接触过一些佛教界的朋友,他们认为不要执著。但是我想可以把我们的爱好作为一生的追求,作为一种宗教的信仰,大自然本身就是宗教。我们可以对其他方面不执著,但对学术要有一种宗教的虔诚和敬畏,对自己的艺术追求执著,这也是一种神圣的、宗教的境界。

荣东这个年龄,他对于学术的这种敢于创新,刻苦钻研,这是我对他的一个看法。作为学院的科研人员,是要拿出科研成果的,但是不是那种为了评职称,功利的垃圾成果,应该有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的表达。

艺术是相通的,人生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和艺术相通的,彼此融合境界就比较高了。但是艺术创作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学养,要读书,找到自己的文脉,研究传统经典的东西,要对经典守护、传承、发展、创新;一个是对生活的感受,对生活、大自然、对社会的责任,要行万里路,没有对生活的感受,画画、写作都不会好。这个荣东做得也很好。

首先这本书出得很好,这要感谢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同志们,画报社出的《老照片》我每期都收藏,那些黑白的影像不仅是历史的资料,有些对我的山水画创作都有帮助,那种旧的 1

感觉,我甚至从中体会到笔墨的包浆,青铜器和古玉的浸渍,能帮助我跨越时代,找到前人面对大自然的情态。

再一个是作者和张宜合作得好,包括张宜的书法,加上中国画、西画、自己拍摄的照片,这个让人感觉既有文脉,又有对生活的感悟,对经典的梳理,这个感觉很好。

这本书不是单纯的评论,是在写自己的感受,角度也是多方位的。

还要给荣东提一个希望,我感觉现在批评太少,真正的批评家太少了。荣东是一个很有血气的人,也不拘小节,不作秀,要挺直腰杆,像战士一样,敢说真话。

刘牧(画家,“0”画派创始人):今天特意从北京赶来参加荣东的这个活动,事实上很早我就知道这本书要产生,对这本书也充满期待。荣东在写这本书时有个想法,就是希望完成在路上。他选择了龙门古镇,在油菜花开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行程,我对他的这种想法非常赞成,我也专门到龙门去看看,一起聊天。无论从做人,以至追求艺术,为文为画,我们的很多看法都非常一致。

荣东从外在看,好像有点粗线条,也很性情,但他内心非常细腻,是一个充满了诗性的人,他读书也多,所以我认为他有写这本书并把这本书写好的素质。

荣东写了一本非常有意味的书,一本非常有趣味的书,一本非常别致的书。

荣东实际上做了两个颠覆。荣东刚才也说了,有人认为文艺评论是附属性的,比如批评画,它是附属于画,批评文学,是附属于文学的,荣东不同意这种观点,所以做了一番颠覆。我很赞成这种颠覆,文艺批评有批评的一面,也有建构的一面,有建设的一面。我非常主张把你定位为作家,这本书是荣东的作品。

另外还有一个颠覆,这本书从本质上是文艺理论的书,但他也做了颠覆,他把它诗性化了,写得非常优美,需要细细品味。荣东是把它当作品来完成的,充满诗性,我觉得荣东做了一件好事,他拿出来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可以细细品味,细细的从中领略,细细的从中获得。

另外,这本书不仅行文是诗性化的,而且它的建构也是诗性化的。前面以天干数对镜、象做了一个综述、总论。接下去以词牌作为每一章的章目,他的好友张宜书写,张宜在写这些词牌的时候,也是一种创造,写得别致,这里有荣东的影响,还有他自己的感悟与生发。而每个词牌对应的事一个节气,词牌与节气发生了深刻的联系。这种建构很别致,我注意到他是从冬天开始,下一个冬天的开始作为结束,这种结构荣东本身也具有深意。

每个章节之中,又分为四个部分,这也是充满深意的,第一他选择了一幅中国人的画,称为东方意象,接着选择了西洋绘画,叫做西方意象,第三个章节是他自己拍摄的照片,叫做行者之镜,是他的镜子,最后做了一个小结式的表达,叫意象结构。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创造,而且是非常生动,非常有意味的创造。

于承惠:人们对形而上和形而下,缺少一个理解到工具,这本书会起到一个工具的作用,刘牧:从题目看,荣东选择了一个既有理论深度,但表达又很富诗意,中国历代的文艺评论,对于镜和象是非常关注的,荣东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题目,我建议大家都仔细读一读。

张荣东:古代的文艺评论很多都是骈文形式,像二十四诗品,我不喜欢欧美的形式,还是想找到一个充满诗性的母语源头。

胡长青(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镜中象》是一本很有意味的书,我很受启发,对于艺术的很多问题,关于“隔”与“不隔”的地方,有一种通的感觉。文字非常好,表述也相当周密。祝贺《镜中象》隆重出版,祝贺荣东先生新的作品问世。也祝贺“二张”新的合作成功。特别祝贺山东画报出版社出这么好的书。我作为同行也觉得与有荣焉。

审美的古典情怀是我们的悠久的文化传统,上个世纪新儒学的兴起,到台湾诗坛的新古典诗学的倡导,音乐界古典意象的再造,包括百家讲坛对“国学热”的推动,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很少有人从具象中探讨中西文化传统,荣东做到了。他把两种

不同源头的文化放置在一起,选取了较为典型的文化符号,进行对比和关照,虽然有些地方不加评论,但也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因为这种撷取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暗示了其中的某种关联,读者可以进行阅读和再诠释,再创造,和作者共同完成一种接受美学式的审美体验,和作者共同完成对中西艺术的欣赏和体味。

另外,虽然谈的是意象和情境,意象和呈象,其实是以点带面的,越具象越能感动人,启发人,读者可以由此及彼品味其中三昧。中西艺术对造型的表现、方向有差异,但在趣味上必有相通之处,正如荣东的点睛之举——诸象在灵魂中的诗意栖居,大凡经典的作品,没有不是打动人心,触及灵魂的佳构,这是文化的魅力,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何再现造化的影像,灵魂中栖居的诗意完美外化,就是经典、精品。

荣东谈的是中西文化的比较,虽从小处入手,但从大处着眼,比刻板的评论要生动、活泼。理论研究的水平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集中反映,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只有多听草木鸟兽之鸣,才能有精彩纷呈的独到之言。我对荣东的学术背景很了解,他理论素养扎实,特别是对文字表达的把握与释放,有着天分上的性灵与生动,理论有时是枯燥的,但文字之美可以使人暂时忽略这种枯燥,慢慢沉浸其中,达到一种吸水海绵式的满足与充实。

最后谈点形式上的观感,这本书采取了文配图的形式,是荣东与张宜又一次的成功合作,文字与书画相互生发,相得益彰。加上题目构思的别致,二十四节气与词牌相结合,通过文化积淀的诸多意象,生发美感,引起通感、共鸣,强化了审美历程的感受。书法之美,辞藻之美,内涵之美,需要合适的场景,合适的人物,合适的心境,慢慢体会。希望今后能经常参加他们的新作研讨会。

王滨(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今天很高兴参加这么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首先表示祝贺,第二表示感谢,祝贺张荣东历尽艰辛啊,跑了那么多地方,耗了那么多时,费了那么多神,完成了这部大作。感谢各位大家驾临,有远道而来的,其他各个行业的,非常的感谢。在这我要发言,多少有点两难的境地。因为张荣东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自然而然要夸一夸,但是夸得多了会感觉有些自吹自擂,毕竟是我们学校的人,我们还是一个部门的,整天在一起见面,原来的时候我们还一起出差,住在一个房间里,聊一聊,经常聊到深夜。

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发表一下意见,我就大胆的说一句,说的大一点。艺术需要更多的张荣东。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不是一个搞美术的,但是一个非常喜爱美术,非常崇敬艺术创作的人,从小到现在崇拜两个行业的人,一个是医生,一个是画家。医生能够把有病的人,痛苦的人让他解除痛苦了,正常了。画家呢,可以让很多无聊的人,平淡的生活增加很多乐趣。

为什么说艺术需要更多的张荣东。我有机会稍早点看到这本书,荣东曾带着样稿在办公室里交流。看了这书自然而然想到戏剧和电影,想到我所从事的专业,现在特别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电影行业。到现在为止,法国的戛纳电影节还没落下帷幕,中国很多作品过去,但结果很不理想,差不多是铩羽而归,没有一部电影经进入正式参赛单元,只是参加了一些交易会交流,一些打扮很漂亮的明星蹭红地毯的现象。为什么是这样,是中国不具备电影市场,市场不行吗?我看了一些有关资料,去年我们的票房收入是多少,170多个亿。这就说中国电影市场非常大,老百姓对电影很喜欢。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作品得不到世界的承认,成不了一流的作品。这包括两位大家张艺谋、冯小刚。张艺谋应该说是呕心沥血拍摄了《金陵十三钗》,从技术手段来讲从摄影美工到服装道具化妆,都非常的地道、讲究。但是包括奥斯卡奖也没有进。奥斯卡进的是伊朗一部小的电影,一个家庭雇了个保姆,两家发生争执,把保姆推下去了,流产了,两家打官司。就这么点小事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而我们下那么大气力做的《金陵十三钗》给人打败了。再往前说,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这么重大的历史题材,这么牵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心的一部作品,也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觉得艺术界缺少这样的人,认认真真的,对我们的创造进行分析和比较,要么一味的谩骂,要么是一位吹捧,结果是我们的作品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太追求商业化。我想这个现象在美术界是不是也存在,太商业化了。我看的美术作品不是太多,看不太懂,但是我看出两个字来了,大多数作品写着两个字,浮躁。一看画的张牙舞爪,没有心平气静。再回头看看宋元的画,宁静。这种情景和电影是一样的。可惜的是艺术界还缺少像张荣东这样的,能够很客观地静下心来的从东西方的文化艺术进行比较。电影进入中国一百多年了,也应该说不陌生了,但为什么达不到我们想达到的高度,我想就是缺少这样的人。

张荣东书的特点很多老师,特别是三位先生都做了精彩回答。我的感觉有三点,一是高屋建瓴,对一些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能够站到高的角度,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需要高屋建瓴,需要学识需要一种修养、需要一种高度。第二个是掷地有声,刚才张院长说的,要敢于说实话,敢于说真话。现在艺术很多就缺少这种态度,这种态度是创作者评论家不能缺少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光歌功颂德,评论谁都可以做,应该是肯定的同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我觉得张老师是这样坚持的,掷地有声,我说出来的话不是轻飘飘的,随风而去。第三点我觉得也很重要,就是要情真意切,有了前面的高屋建瓴、掷地有声,还能不能情真意切,用人们愿意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一种很亲切的很入心的,很有关怀的,很温暖的一种语言说出来,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张荣东的这本小书确实体现了我说的三点感受。包括刚才刘牧老师说的他不是当一般的文学评论写的,它本身就是艺术品。它从春夏秋冬,以古词牌为样式,都是匠心独具的。我觉得他一开始可能是小众的,流传几十年上百年,那可能就是大众了。也可能今天的人不看明天会看,今天看不懂明天就能看懂。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出版是非常有意义的。借此,感谢张宜的支持,也感谢张院长对我们学术和研究提供好的学术平台。

刘牧:王所长说得非常好,我想接着王所长的话呢说两句。王所长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电影在当代的地位为什么会缺失。其实我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包括我们的艺术。荣东这跟今天你写的《镜中象》和这个研讨会的副标题,诸象在灵魂中的诗意栖居,更重要的在于灵魂。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我觉得在中国尤其是近代一百年来,我们不乏有灵魂,但是回避了人性。我们在这方面回避所以缺失。所以我们不能在世界直面这个问题,张艺谋虽然花了那么大力气拍了十三钗。人性他说了什么,有何意义。人家一个小片子不回避这个问题。他直接穿入渗透。我觉得近百年来一直回避这个问题。艺术要是回避人性,它的结果什么。我们许许多多拂皮蹭痒的垃圾,就是因为我们回避了许多根本不该回避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你探讨镜中象——诸象在灵魂中的诗意栖居。咱们先别说诗意了,先说灵魂吧。先直逼人性,然后再说诗意的栖居。王所长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大家去直面去思考。荣东好就好在你这本书是思考的书,而且是力图去深入思考这些问题。这就跟我们在油菜花探讨什么,一个花也是一个灵魂,物我之间的关系就是人性。简单说两句。

于承惠:外国的获奖电影,比如说好莱坞的电影,拿到剧本先请哲学家一个小组,看看你讨论的问题是不是社会热点人性热点,你够不够那个水平,信仰的水平。然后是语言大师来推敲,你的台词美不美。你的对白美不美。再是技术问题,比如说一个是人的技术问题,一个是器材的技术问题。都是这样生产的,我们现在生产比较乱。所以说,这本书所有的人,喜欢审美的人。所有的艺术工作者,不管是音乐也好,诗歌也好舞蹈也好,都有意义,将来可能会人手一本。

尹奎友:我再简单说两句,我谈点浅显的认识,从这本书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初有一种感觉,他直接继承了中国文艺理论感悟式的表达方式。虽然他和现代的西方哲学有所结合,但它是中国的。在学校时我也喜欢文艺理论,美学啊文艺批评啊。从结构上看,应该是中国传统感悟式的表达方式。和西方理论有所不同,他体系不在于西方那种周密,而在于生命在里面。先从书的题目说,当初看到稿时就想,中国古代哲学甚至是文艺美学上主要有一个概念,就是意象言。在我的印象中意象言哲学概念出现很早,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王弼具体的论述。在我的感觉中意象言从艺术哲学层面来说三个层面。意是生命本源部分,象是应该,言是我们的言语表达。这本书从这个高度,从艺术乃至生命有很好的阐释。结合写作方式表达内容,对我们读者乃至艺术创作会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艺术应该是对生命本身的体悟体验,推动艺术创造直逼生命。

樊磊(山东新闻书画院策划总监,画家):这么多年和荣东一起度过那么多时光,消耗那么多酒水,从最早的新画品录,到柳子谷艺术专著,到《幽谷钟声》,到今天的《镜中象》。荣东从最早的美术评论家或者一个美术表扬家,到一个对画史的研究到一个作家,乃至现在在哲学层面的探索。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吸取海德格尔的《林中路》。但看到这本书第一眼我就想到读海德格尔的《林中路》时候想到的一些问题。最不同的是我们在读《林中路》的时候,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我觉得有很多很晦涩的东西。而这个读起来觉得很亲切。

对这本书再说两句,《镜中象》这本书名如何来的,和幽谷钟声有所区别。我记得曾聊过,不是看到镜子中的象,而是玻璃中的象,而且是夜晚镜子里后面会动的情景和自己在镜子中的象。而就在半天前,我面对着张院长,汇报画的石头,起了个名字石象。我们看到的诸象有真象有假象,以假象为主。这本镜中象的核心是探讨诸象在灵魂中的诗意栖居,我觉得这个太好了。应该说这种探索只有在艺术创作中有。我们的艺术创作,画画的用笔用材料来创作一幅作品,和荣东用文字来创作作品,都是在探求那个真象。我觉得艺术就是在不断追求这种真象。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博客调侃的文章,每况愈形而下,越来越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形而下的社会。那么在这本书我和荣东一路走来,送给荣东一句话,你的书每况而形而上。最后一句,我们期待荣东下一本书,是什么呢。我们不知道,我们期待着。

管萍(济南时报编辑):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非常高兴,我和荣东也是多年的朋友了。荣东这么多年读了好多书,现在专事文艺评论,一步一个脚印,每步都很踏实,作为他的朋友很高兴。

臧文涛(济南时报艺周刊编辑):我们时报刚出了一个艺周刊。像张院长刚才说的话,我们做媒体的特别有感触,不管是我们编的也好自己写的也好,90%都是艺术表扬。艺术表扬如果写的也很优美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种也很少。荣东这方面特别震撼,那次做张宜一个版,有一篇他的评论,评论也可以写得这么优美。其中结尾的一句话我给念念:一个艺术行者的幸福家园,就在他离开馆舍,起身行走的瞬间——对于道路而言,一切行者寄居的所在,皆是临时的驿站而已,虽则多数的行者,已将驿站当作终生的家园。

这个写的特别好,而且荣东对自己的创作来说,他一直在行走。希望他以后在行走的过程中有更好的作品。

康仁君(职业画家):我这两年和荣东交往很多,对我帮助很大。我觉得搞艺术,特别是花鸟画,对荣东非常敬佩,应该和自然的关系摆正。这些年我们在一起帮助很大,和自然天地对话,有很多共通的东西,能有荣东这样的朋友,非常幸运。

张宜:荣东是一个孤独的行者,但他不是武松。荣东很孤独但他从来不寂寞,他有一种和宇宙对话的渠道,一颗心,平时在身边有这么多先生,每每遇到精神上的困惑,这些先生也能够给解开这些心结。

第二篇:在中国内画艺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鼻烟壹杂志首发式 上的致辞(精选)

在中国内画艺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 《中国鼻烟壶》杂志首发式上的欢迎辞

张 忠 辉

(2011年4月1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春暖花开、生机无限的美好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中国内画艺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鼻烟壶》杂志首发式”活动,这是中国内画艺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深州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借此机会,我代表深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全市60万人民,对参加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及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关心和支持深州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深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既有以深州黑陶、盈亿义仓、大德昌钱庄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以形意拳、梅花拳、蜜桃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市、全国武术之乡。近年来,我们始终-1-

把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扶持发展了以华艺工艺美术为代表的内画产业,以华声为代表的乐器产业,以顺府古陶为代表的黑陶企业,规划建设的蜜桃观光园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河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特别是内画工艺技法独具特色,涌现出了以张增楼等为代表的一批内画工艺大师,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开放的发展氛围,使深州已经成为发展文化事业的一方热土!

世界内画看中国,中国内画有深州!这次活动的举办,必将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搭建广阔平台。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了解深州、宣传深州;热忱欢迎各位企业家、艺术家到深州投资兴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深州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开创“交流、合作、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

最后,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下载《镜中象》首发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镜中象》首发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