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著《蝴蝶梦》读后感
【悠悠读名著】《蝴蝶梦》读后感
新人与旧人的较量
文/jydfy
主人公“我”
“我”与迈克西姆
“我”与范霍珀夫人
“我”与丹弗斯太太
读《蝴蝶梦》总让我联想起一度传唱很广的《新鸳鸯蝴蝶梦》:
由来只为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名著《蝴蝶梦》读后感。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是要问一个明白,还是要装作糊涂。
知多知少难知足!
只不过,在这个故事中,作为新人的“我”却无法笑,而作为旧人的吕蓓卡也并没有哭。
《蝴蝶梦》是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发表于1938年。
故事中的“我”是一名真诚而又带着几分幼稚的青年女子,是贵夫人范·霍珀夫人的“伴侣”(实质是侍女之类的人)。“我”充满了同情心。一个名叫布莱兹的女裁缝因范·霍珀夫人在她那里做了三件上衣,想给“我”一百法郎表示感谢,“‘我’涨红了脸,窘态毕露,说什么也不肯收钱。”因为“我”能够想象到她“生肺病的儿子也许就躺在她身旁的沙发上,且益憔悴下去。我甚至想象出女裁缝如何眯缝着干涩的眼睛,穿针引线”。(第四章)
然而,对爱情的憧憬又是一切青年女子不可避免的冲动。当遇到差不多可以做“我”父亲的迈克西姆(迈克斯·德温特)时,恋爱的冲动,很快让两人走到一起,并作为新婚燕尔回到美丽曼陀丽庄园。却总是生活在迈克西姆已故夫人吕蓓卡的阴影中。
吕蓓卡作为已去死的人,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现,但又始终是无处不在甚至连她那条心爱的狗杰斯珀都时时在提醒着吕蓓卡的曾经存在,读后感《名著《蝴蝶梦》读后感》。“它用鼻子嗅了一阵,发觉我不是它等待的那个人,于是就咕噜了一声,把头转开,又盯着炉火出神去了”(第八章),也就更别说吕蓓卡曾经用过的雨衣、曾经生活过的房间了。生活在吕蓓卡阴影中的“我”是痛苦的。为了走出这片阴影,“我”作了努力,却始终未能成功。直到在一个大雾天,有一条船在曼陀丽附近海域触礁,从而引出藏着吕蓓卡尸体的那条沉船,最终发现由于忍受不了吕蓓卡荒淫无耻的生活,而致使迈克西姆开枪杀死吕蓓卡,并伪装成吕蓓卡出海发生事故的真相。
对于吕蓓卡这种贵夫人放浪形骸的腐化生活,悠悠是憎恶的。她主张 “男女之间的情爱是场游戏……找男人,那是因为觉得好玩!”(第二十四章)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荒唐透顶的。当悠悠看到她的情人费弗尔企图以“迈克西姆杀死吕蓓卡”为由,向迈克西姆敲诈勒索,无耻地讹诈“两三千镑一年的进款”时(第二十三章),悠悠真想呕心得吐出来,悠悠真正地替吕蓓卡感到悲哀。一个要求别人“把妻子拿出来与人共享”、信奉“面目姣好的娘儿们可不比一个汽车轮胎,俏娘儿们不会用就成了旧货。你越是跟她相好,她就变得越加妩媚动人”的无耻之徒,一个嗜好赌如命的家伙,又有什么值得喜欢的。从费弗尔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吕蓓卡无疑也是一丘之貉,看到她们或他们这些宝贵人士,在衣食无忧之后,对性的畸形的、变态的追求。
即便如此,悠悠认为,迈克西姆也无权杀死吕蓓卡。
也许是为了替迈克西姆开脱,作者安排吕蓓卡生晚期癌症,并向迈克西姆撒谎说怀了情人的孩子,以此要挟继承曼陀丽庄园,以激怒迈克西姆开枪,以求早日摆脱病痛折磨。然而,这并不能成为迈克西姆不获罪的理由,对迈克西姆不判刑是不对的,吕蓓卡毕竟是他开枪杀死的。在情与法之间,感情不能为犯罪者开脱。
倒是作为吕蓓卡忠实仆人的丹弗斯太太,却多少让人有些同情。在丹弗斯的眼里,德温特太太只能是吕蓓卡,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我”的到来,无疑让她感到万分的不如意、不习惯。于是想方设法地想让迈克西姆,让庄园内的所有人,受到吕蓓卡阴魂的折磨,最终在看到自己的一切努力失败之后,就放火烧了曼陀丽庄园,自己也随之葬身火海。
对于丹弗斯太太的执着、忠诚,悠悠倒是认为着实不易。
悠悠觉得,小说写得很有看头,曲折动人,悬念不断,丝丝入扣,层层推进,简洁精练,又能引人入胜,全无拖沓松垮之痕迹。小说创造的手法也是如此成熟,“我”与吕蓓卡,一个明,一个暗,一个虚,一个实,交错着推进,吸引着读者,感动着读者。无怪乎自小说问世以来,风靡一时。
2011年12月2日星期五晚九时半
第二篇:《蝴蝶梦》读后感
蝴蝶梦读后感
作业写完了,我闲着无聊,就翻开了了《蝴蝶梦》这本书,它是我暑假时买的,到现在还一页都没动。刚翻开蝴蝶梦,看到第一句话,就仿佛又看到英国十九世纪古老的家族庄园,美丽又诡异的曼陀丽,那些人物瞬间鲜活起来。我仿佛就是书中的一角,深深的融入到了书中。
这本书是一部悬疑小说。
讲的是“我”在一次与英国绅士德温特的邂逅中,意外而有迅速的成为了曼陀丽这个古老庄严而又美丽的新任女主人,但“我'在前任女主人生前留下的女仆丹费斯太太与情夫表哥的阴影下过的十分抑郁和恐惧,几乎所有人都在暗示“我”,吕锫卡优雅、美丽、风度怡人、举世无双。“我”总觉得自己赢不了德温特的爱。就在“我”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被吕锫卡击败的时候,真相却突然暴露:原来吕锫卡不是死于意外,她和德温特乃情夫之间都没有丝毫爱情。她是一个心态阴暗,放浪形骸的女人。更可怕的真相是,原来吕锫卡是被德温特杀死的„„„„
当我读到最后时,心中的疑团才慢慢解开。这部悬疑小说让我爱不释手,作者通过吕锫卡放浪腐败的生活以及她和德温特之间的畸形婚姻,对当是英国社
会享乐至上、穷奢极侈、势力伪善等丑恶的社会现象作了生动的揭露。《蝴蝶梦》以一种神秘而诡异的笔触,通过情影交融的手法,成功地渲染了一种缠绵悱侧的怀旧情结,描绘了一种阴森压抑的绝望,充满了神秘的恐怖气息。
不知不觉中,我又把自己当成了吕锫卡,探索她的心理。想来也很好笑,正如《蝴蝶梦》中所说:“一个人要是太敏感,太不世故,听着看着一些其实很平常的言词,就会从中辨出许多影射和挖苦的意思来”。
到最后的最后,到底是谁胜利了呢,是吕贝卡一直恶魔一样的微笑着么,曼德琳最终还是毁灭了。“我”和迈克西姆恐怕也不是胜利者„„„„
第三篇:谜一样的女人蝴蝶梦读后感
谜一样的女人——《蝴蝶梦》读后感
周口店中学 吴山丹《蝴蝶梦》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书中以第一称的手法,描写了出生平民,作为范·霍珀夫人的陪侍的“我”,在法国蒙特卡洛意外邂逅了英国富豪迈克西姆—著名的曼陀丽庄园的主人。“我”与迈克西姆彼此在交往中逐步产生了感情,随即迈克西姆和“我”结婚,并把“我”带回了曼陀丽庄园。然而出生贫寒的“我”在曼陀丽四处碰壁,受到了管家丹弗斯太太的百般刁难,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我”发现“我”时时刻刻生活在迈克西姆死去的前妻吕倍卡的阴影下,无法融入曼陀丽,在曼陀丽“我”不像一位女主人,倒像是一位来曼陀丽参观的客人。周围的人都在谈论吕倍卡生前的美丽、高贵、聪明,使“我”在与吕倍卡的比较中自形惭秽,甚至对自己和迈克西姆的感情产生了怀疑,认为迈克西姆仍然爱着吕倍卡。不久,在曼陀丽附近的海湾找到了吕蓓卡的沉船,在船上发现了吕蓓卡的尸体,这时迈克西姆向“我”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在吕蓓卡是个荡妇,迈克西姆多次告诫她,她却不听,反而变本加厉。迈克西姆一怒之下将其杀死并沉尸海底。事情的真相消除了一直以来吕蓓卡在“我”心头造成的阴影,“我”更加坚信与迈克西姆的爱情,我们心灵相通了。法院最后认定吕蓓卡是自杀而死。但吕蓓卡的表哥费尔想趁机勒索一笔钱财,拿出了吕蓓卡死前留给他的便条作为证据,要为吕蓓卡伸冤。而后来的调查中,找到了吕蓓卡生前给她看过病的贝克医生,才知道吕蓓卡得了癌症,这就更加证明吕蓓卡有自杀的动机。费弗尔失败了。
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将结束,我们可以重回曼陀丽庄园开始的生活的时候,曼陀丽却在一场大火中不复存在了。书中虽用第一称的手法,以“我”的口吻去叙述的整个故事,然而书中真正的女主角并不是“我”,而是吕倍卡。在小说一开始她就已经死去了。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别人对吕倍卡描述,通过对吕倍卡遗物的描述去表现吕倍卡。在小说中“我”对吕倍卡的初知是来自于范·霍珀夫人的描述和吕倍卡送给迈克西姆书中那帅气的签名。此后在曼陀丽庄园中,“我”更是时时刻刻感觉到吕倍卡的存在。曼陀丽的房间是按吕倍卡生前要求装饰、布置的。曼陀丽保留着吕倍卡生前的生活习惯,仆人们按照吕倍卡生前的习惯行事,甚至“我”吃的东西都是吕倍卡生前所喜欢的。曼陀丽还保留着吕倍卡生前的卧室、生前的各种用品。“我”出门穿的雨衣是吕倍卡生前使用的,“我”写信用的笔是吕倍卡生前使用的,甚至“我”使用的手绢也是吕倍卡生前使用的。周围的人总是在谈论着吕倍卡生前的美丽、高贵、聪明。在曼陀丽,吕倍卡虽死犹生,处处充满着她的气息,她就像一个幽灵控制着曼陀丽,横亘在我和迈克西姆的中间,使我们无法心灵相同。而“我”虽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她的存在,却又无法和她见面,无法和她抗争,因此小说中充满着阴森、压抑的气氛。吕倍卡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谜一般的女人。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围绕吕倍卡的谜进一步加深。在小说中,潜水员为了帮助一只搁浅的船只,下到水里探察时,意外地发现了吕倍卡的船和她的尸体。由于导致船沉没的洞,似乎像人为敲砸造成的,于是吕倍卡的死便成为一个谜。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自杀,有什么原因能够让这样一名如
此美丽、高贵、聪明的女子去自寻短见。如果是他杀,那又是谁杀害了她呢?小说在成功制造这一悬念之后,借迈克西姆之口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也揭露了吕倍卡这个充满神秘色彩女人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原来吕倍卡是一个有着天使般面孔,魔鬼般心肠的女人。迈克西姆从未爱过她。她是一个十足的荡妇。她自私、残忍,从没有爱过任何人。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誉,迈克西姆多次告诫她,她却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在一次与迈克西姆的谈话中,她故意激起迈克西姆的愤怒,使迈克西姆在盛怒下,失去理智,杀死了她并沉尸海底。虽然关于吕倍卡的死亡之谜被揭开,然而小说围绕关于吕倍卡的谜团并没有完全消散。随着情节的发展,即将面临谋杀指控的迈克西姆为了摆脱谋杀指控,必须找到导致吕倍卡自杀的证据,在调查中迈克西姆意外的发现,原来吕倍卡早就身患绝症,那晚她故意激怒迈克西姆,想利用他杀死自己,来结束自己的痛苦。于是关于吕倍卡所有的谜都揭开了。
综观小说,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吕倍卡,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去描写过她,而总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别人对吕倍卡描述,通过对吕倍卡的遗物去塑造吕倍卡这一形象,使得读者只能通过想象、联想去构建吕倍卡这一形象,加上曲折的情节,使得吕倍卡这个人物充满了神秘了色彩,成为一个谜一般的女人。
第四篇:蝴蝶梦影评
《蝴蝶梦》简评
电影刚开始就通过大量的树木与雾气塑造一种清冷、惊悚的气氛,从而奠下整个电影恐怖、悬疑的基调。毁坏的城堡的上空乌云密布、周围枯藤昏树,直观的给人一种惊悚的感觉,这也预示着这座城堡经历过阴谋才酿造了最终的悲剧。惊涛拍浪的悬崖上,男主人公德文特无助的望着崖下的大海似乎想要自杀,这无形中就给了观众一种绝望的压抑感,然后导演把这种压抑感开始贯穿整个电影。
紧接着开始引出男女主人公的初识同时也表现着英国上层社会的奢华、享乐。当女主人公一步一步与男主人公在一起之后,她搬去了男主人公德文特的城堡。这座城堡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温暖、舒适,虽然富丽堂皇。整个城堡都生活在一种阴影之下,所有的人好像都没有一种时空感,重复着德文特已故妻子吕蓓卡生前就各自从事的工作,在他们心中吕蓓卡就好像没死。所以女主人公在城堡中的生活并不那么愉快。城堡中到处保留着吕蓓卡的遗迹。丹维斯太太常常出其不意的出现,增加着女主人公的恐惧,同时也增加着整个电影的惊悚感。有一次,女主人公来到了海边的一所房子看见了一个长得相貌极其丑陋的人顿时就被吓了一跳,这个相貌丑陋的人隐含着一丝阴谋,貌似想要揭发一些事情,这无形中就给观众增加了悬疑感,从后文的情节我们也能印证这些。吕蓓卡虽然已经去世,但她又好像无处不在,女主人公似乎并不是电影的主角,这似乎一直起着一种陪衬的作用,为一切事情的澄清起一种辅助作用。
整个电影用的最多的一种艺术技巧就是虚写,最典型就是吕蓓卡的形象。从城堡里面的各种摆设、各种配置再到仆人们的生活习惯,到处都在表现吕蓓卡生前的种种,虽虚却实,各种虚写在整体上就形成了一个实体,勾勒出吕蓓卡的形象。这种虚写的技巧使得整部影片变得更加出色,更加有创新感。
《蝴蝶梦》这部影片步步存疑、步步惊心,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既能感受强烈的上流社会气息,却也惊悚不断、疑问不断,故事跌宕起伏,气氛始终保持压抑,让观众甚至都不敢喘气,一切沉寂在惊悚与悬疑中。所以,对于这部影片能获得奥斯卡的殊荣,实在是实至名归,这部影片也确实是值得推广观看的。
第五篇:《蝴蝶梦》读书笔记
《蝴蝶梦》读书笔记
《蝴蝶梦》读书笔记
读完小说的时候已是晚饭过后两个钟头,也许是结局令我惊诧,我有好一会儿没缓过劲来。想起要写读后感,噢天,我此刻一点儿思路没有,旋转在我脑海里的就是曼陀丽庄园、迈克西姆·德温特、德温特夫人、吕蓓卡、弗兰克、丹弗斯太太„„这些普通不普通的外国人名以及跌宕起伏的小说通常给人留下的余味。
在曼陀丽庄园里,我第一次听闻了形形色色的花草:“紫阳,它的花穗曾经颇负盛名,但现在因为无人修剪照料,也成了野生植物。它的枝干高得出奇,却无法开出一朵花来,又黑又丑,如同左近那些无名的草木一样”;“石砌的葡萄园在阳光下光芒闪闪,紫茉莉花染着尘埃,泛出白色”;“石南花那样红,像鲜血一般,着实把我吓了一跳。石南成团成簇,茂盛得让人惊疑不止,看不见叶子,也看不见枝干,只有一片象征杀戮的血红色„„”;“此外,还有泥土的苦涩味,多年苔鲜的清香,羊齿梗和扭曲入地的树根的气息”„„不得不惊叹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可以把花草描写得令我这个莫名其妙反感写景散文的读者不厌其烦地喜欢。突然想到钱钟书的《围城》,比喻什么的确实用得好甚至是绝妙,可未免太多了点,不免有卖弄的嫌疑,于是到底,我没能将钱老的名作读下去。那么达芙妮·杜穆里埃倒是抓获了我的眼我的心。
曼陀丽庄园如果真实存在的话,我敢保证它是英国乃至全球少有的最令人向往的居住地之一。你能想象你家周围既有玫瑰园每夜芬芳,又有“幸福谷”蜂蝶群群,不远处是树林荫郁,房后又是波涛阵阵吗?若非有时浓雾让人心神不宁,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吗?大胆地幻想一下吧,在那样一个地方,吃过熏肉和咖啡早餐就去海湾走走,中午可以在栗子树下用茶,吃点脆的薄饼或蛋奶酥,傍晚时分就唤上小狗杰斯珀到玫瑰园修修剪剪,最妙的当数晚饭过后了,洗个澡然后在藏书室的壁炉旁看随便哪本喜欢的书或当天的报纸,累了就到窗边远眺,夜幕下的海也不会令你失望,依稀的风浪声绝对胜过时下的流行曲。这样的生活,不是不惬意而难以割舍的吧。当然,如果你是女主人,又恰好喜欢高朋满座,那么每年举办一次化装舞会,定会令周围邻居感激而怀念。在曼陀丽庄园里,吟游诗人画廊就足够你欣赏或临摩,那些几百年前的作品,到今日仍光彩照人。
不得不提通向庄园的那条长长的车道,两旁是密集的树木,树枝在空中交接,仿佛这里是一通隧道。夏天的时候,树杈上或别的什么地方会有鸟巢吧,多少鸟儿在此度过了难忘岁月,难道不令人感觉自豪?秋天叶落之时,来这里走一走,踩在层层叠叠的树叶上,难道不会忍不住欢喜雀跃吗?也许冬天是冷了些,也无法滑雪,但是堆雪人还是可以玩得尽兴吧,尽管我更愿意在壁炉边看书,手旁有杯白兰地,如果我会喝酒的话。
是的,一定有人想知道这里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毫无疑问,有人对此发生了兴趣。本书原名叫《吕蓓卡》,而吕蓓卡是原曼陀丽庄园的女主人,也是创造者,是她让曼陀丽庄园变得远近驰名。在一般人看来,吕蓓卡是位完美女性,她健康活泼,善良慷慨,热情勇敢,不仅把庄园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在空闲时驾船出海,每年还参加郡里举办的船艇竞赛。她看起来是多么精力充沛,胆识过人,却死于一次海上意外,令德温特难受到要离家出走,而在法国南部的蒙特卡洛遇见并娶了“我”,一个类似个人助理的角色。随后,小说开始使出浑身解数,令人感觉扑朔迷离,不管是针对吕蓓卡还是处处使“我”难堪的丹弗斯太太,或是迈克西姆.德温特先生,迷团一个接一个,转机却也适时出现。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读得津津有味的最大原因了。
作为一个中年丧妻的成功人士,如何会在相识个把月后就娶了“我”,一个每年仅仅收入九十英镑的私人助理,以及才二十出头的“我”,如何会不顾尊卑地爱上那个拥有古宅子的可作自己父亲的男人,这些都令我感觉妙不可言,可惜作者并未对此多加着墨。
起初,我并不理解小说为何更名为“蝴蝶梦”,直至看到最后一段我明白了:
“只有在冬天才能看到北极光,是吗?”我说,“夏天看不到吧?”
“那不是北极光,”他说,“那是曼陀丽。”
我瞥了他一眼,他的脸,他的眼睛,我看得清清楚楚。
“迈克西姆,”我说,“迈克西姆,发生了什么事?”
他把车开得更快,全速疾驶。汽车翻上前面的那座山头,我们看见兰因就在我们脚下的一片凹地里躺着。我们的左方是一条银带似的大河,河面逐渐开阔,伸展着通向六英里外克里斯处的河口。我们面前,通往曼陀丽的大道向前延伸。我们头顶是一片漆黑的夜空,没有月光。但地平线那儿的天空却截然不同,那儿是一片血一样的猩红,咸涩的海风混杂着火炭灰,一阵一阵地向我们迎面吹来。
是的,达芙妮以这样的描述告诉我们,曼陀丽庄园被无情地烧毁了。就像一只蝴蝶的生死,也曾绚烂却总是短暂。而和庄园有关的所有人,当某一天回想起它,只仿佛做了一场蝴蝶梦,是与非,忠诚与背叛,都不再值得提起。
作者达芙妮·杜穆里埃受十九世级以神秘、恐怖等为主要特点的哥特派小说影响较深,所以给我的们带来了如此曲折离奇的小说经典。值得学习的是,“作者塑造的‘吕蓓卡’形象除在倒叙段落中提到外,从未在书中出现,但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而故事叙述者‘我’,虽是个喜怒哀乐俱全的大活人,实际上却处处起着烘托吕蓓卡的作用,这是种以‘实有’陪衬‘虚无’的手法。”
总之,《蝴蝶梦》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小说,相对它来说,《挪威的森林》就不那么吸引人了。
如果有机会,我会再重温此作。也希望将来能接触到更多更好的英国现代小说。
是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