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近代史论文(超级大神满分版)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5 13:0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近代史论文(超级大神满分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近代史论文(超级大神满分版)》。

第一篇:大学近代史论文(超级大神满分版)

论近代为何出现诸多仁人志士,人杰枭雄

论文题目:论近代为何出现诸多仁人志士,人杰枭雄

学生姓名:FREEDOM

学号:666666

所在院系:人文学院

所在年级:2012级

任课老师:

完成时间:2012年11月

前言:近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从左宗收复新疆,胡雪岩与洋斗商,到张謇实业救国,康梁戊戌变法,六君子横刀向天笑,再到黄兴雨花台起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求共和真理之路漫漫,却演绎出一系列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决定历史的是人,是那个时代的人,是一批用热血与精神相交织的人。、摘要: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从救亡图存的角度说是一部人物史。本文从各阶层角度分析近代人物为何纷纷涌现的原因,又从整体以及历史渊源方面分析近代人物源源不断涌现的规律。从晚清到辛亥,人物构成了近代那独一无二的旋律,他们的出现对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一、社会的复杂性为人物的出现创造环境

纵观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人的不屈精神与爱国主义演变成救

亡图存的原动力,同时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各阶级亦怀投机主义,对纷争乱世产生雄霸天下的想法。

时代造就英雄,也逼我中国人自立自强。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开启民智

从晚清开始,鸦片战争一下子敲醒了那些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于是他们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如林则徐虎门销烟为的是强健国民素质,维护国家长远,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为的是开启民智,而洋务运动则为富国强兵,但也有增强自身在朝威望。这其中既有士大夫精神,也有中国人爱国主义,自强自立之道。可以说是时代危机感促使先进人士投身救亡图存中,也催生了一批仁人志士。但由于封建势力依旧强大,近代化初露端倪,以致运动革新屡遭失败,也为乱世枭雄的出世埋下了伏笔。

三、农民阶级的反抗影响了一代人

晚晴政治动荡,税收苛刻,加上体制死板,科举制度依旧存在,小农经济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加上西方思想的传播,激发了一些底层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于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从白莲教,太平军起义,到捻军起义皆系晚清体制腐败,民不聊生。如洪秀全因科举屡次不中,却以一本基督教小册子而转变思想,为天下耕者有其田而激起奋斗之志。而石达开自小看到民不聊生的困局,于是决定起义而救天下于水火中。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使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更加觉醒,为后来革命人物的出现创造先决性条件。

四、资产阶级的变革打开了束缚自由的枷锁

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毕竟有其局限性。思想的狭隘性,各阶级及各派的矛盾以致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重重,如胡雪岩系左宗棠一派,而盛宣怀系李鸿章一派,两者互斗,加之面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而束手无策,从而导致胡破产的悲剧。这就迫使资产阶级出世以再救中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发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而政府对民间设厂的放松,近代教育的发展,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思想的进一步传播,甲午中日战争又一次敲响了地主阶级无能的警钟,资产阶级维新派率先登上了英雄的舞台。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其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爱国的进步思想,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如康有为经过学习,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他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梁启超更如是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接着,谭嗣同等人又在南方创立湘报,文化传媒有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思想先进的中国人,使之为国家自强民主而奋斗。

五、革命,既是孕育朝阳的黎明也是一时的混沌黑暗。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而改良派的失败,使资产阶级内部不断反思,亦促使革命派大展手脚。一时间革命人物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天下,黄兴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并贯彻实行。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而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更是催生出一系列将思想解放的革命壮士,为近代后期的人物传播了民主思想的火种。

但改良派以及旧势力亦投机革命,局势的复杂性使各方人物辈出,而三座大山的存在,亦使那个时代容易将能臣变为奸雄。如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期军阀混战。而对革命后未来的憧憬也使革命人士不断坚定信念,为之前行。如蔡锷舍荣华富贵而投身于护法战争。一时之变却造就了不同人生,乱世,亦是个人理想可以迸出火花的时代,更是天下理想成为朝

阳的时代。

正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以往那种向往自由的思想如洪水泄了闸般涌流而出。思想改变人,意识的能动性促使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各言自我观点。陈独秀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使新青年变为一方平台,蔡元培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使北大成为一方阵地,鲁迅更是剖析中国人性,揭露黑暗,促使中国人更加认知自我。而优秀思想对人的巨大影响性,催生出更多的仁人志士去救亡图存。

六、爱国主义是一把火炬

爱国主义始终是救亡图存的核心动力。自古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当代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不体现人物舍不开救国,救国离不开人物。而近代则是爱国主义从古向今过度的一个时代,爱国从忠于民族到真正忠于天下,不断认识世界,革新思想,抵抗外侮,不断有近代人为大我舍小我,成为不朽的灵魂,而这种灵魂又影响下一代人再去抛头颅撒热血,以致近代爱国人士源源不绝。

七、为理想社会的拼搏引领了一代人

越是束缚人性的社会,越能激发人的潜在的自由思想。如乌托邦主义就是中世纪阴霾散去后方才绽放光芒。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也希望建立一个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理想社会。为此理想社会,受千年封建压迫的中国在近代不断出现为此奋斗的仁人志士。

八、阶级派别的递进性使人物不断涌现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近代国家变革具有阶级派别递进性,类似于达尔文进化论,地主阶级腐败,农民阶级落后,继而资产阶级改良派成为变革国家的主导,而其局限性又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国家的原因之一,而资产阶级亦有其局限

性与软弱性,这就需要无产阶级去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种阶级递进性不断催生出一系列仁人志士,同时在递进的过程中又有不少枭雄诞生,但在中国统一的大局中,他们毕竟只是昙花一现。

九、乱世的复杂性与对和平的渴望

乱世促使救世人才的爆发性增长。自古以来,乱世是人才最多的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于先秦,东汉末年却英雄辈出,魏晋南北朝三教九流各放异彩,而近代则不断出现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割据一方的军阀枭雄,影响当代的革命领袖。近代的确是一个面临内忧外患的乱世,而各阶层人物各有生存之道,也各有治世与乱世的独到思想,于是焉,各方人物各显神通。

十、文明的交汇期,人物的繁衍期

近代是古中国文化与先进西方文明相冲击的时代,儒学中尊重儒士的风气依旧存在,于是便有章太炎敢摇扇坠怒骂袁世凯,梁启超敢入军营行谈判。中华文化中重文轻武的礼节依旧存在,这种传统风气是促使仁人志士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

总结

时代造就人物,而历史根性亦为造就人物奠定基础。人物辈出的时代定有规律,这种规律在今天人有借鉴之处。而纵观近代史,感慨那些人物,但无论是英雄还是枭雄,他们的出世则需时代的惊天一变。近代史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历史,诸多仁人志士,人杰枭雄因这个时代而绽放光芒。正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的发展,以及历史的影响决定了他们的非凡。

参考文献

《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著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美】杜赞奇著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英】方德万著 《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华民国史史料》---季啸风、沈友兰主著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萧致治著《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费正清著 《民国人物列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寻辛亥革命之路》-------刘建强罗歆宏著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大学论文

颠覆中国命运的三个选择

近代的中国,从治经由乱再到治,经历了一个周期的过程,也即所谓“始衷终”的发展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中国人民不断面临着选择,但是从今天的局面看来,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

中国的近代,是一个急剧变化加速发展的过程,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即所谓“亘古未有之巨变”。这一急剧变化的过程,应该有其转捩点。这一转捩点,或其变化的枢纽,到底是在什么时候?

在当时经过长期的艰苦、艰苦的探索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道路,十月革命更是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传播,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诞生了。由此看来,着三个选择是历史趋势所产生的,是顺应规律的。

高山大河见证了历史的风狂雨落,历史纪传则记载下了祖国成长的历程。翻开《晚清血泪》《中国近代史》那历史的一幕幕尽展现在眼前。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等战争使祖国饱受沧桑。《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孱弱的祖国在当时饱受欺凌。

经过了一个世纪的英勇斗争,为了中国的崛起,无数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无数英雄的伟大精神,见证了祖国繁荣兴衰的历史。1949年10月1日,一个新的中国站起来了!虽然有着血雨腥风,但终于结束了那些阴霾岁月,苦难和伤痛都已成为过去。中华民族彻底结束了屈辱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生活困苦,经济落后,国家百废待兴。但政府和人民并没有畏缩,而是勇往直前,努力建设,发展。虽然走过不少弯路,但是在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资本主义作过分析论证。列宁曾经说过: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垂死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到了196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人更在分析国际形势时提出:“尽管国际形势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反复,但是,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总趋势,是改变不了的。”现在看来,我们完全可以借用恩格斯当年说过的话:历史表明,所有有着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在近代的中国,顽强的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的时间,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也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

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当时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不能延续下去。那么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抗战胜利后的几年,国共两党内战,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民众成了胜利者。共产党之所以取得胜利,还是得益于抗日战争。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

毛泽东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在长征诗中,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1949—2010,我们的祖国经历了沧桑61年。61年,我们的祖国发生的变化翻天覆地!60年的奋斗,61年的辉煌,61年的巨变,61年的信念,61年有太多的沧桑。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命运的颠簸: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迎战冰雪、抗震救灾„„但一次次的困难并没有击败我们,在灾难中,我们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我们炎黄子孙众志成城!祖国同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7年7月1日,中国国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冉冉升起;1999年,澳门也回到了祖国怀抱,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2008年8月8日晚8点,奥林匹克圣火在鸟巢燃起,那一刻,13亿中国人的心全都沸腾了;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飞船“神七”。当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湛蓝太空中飘扬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的祖国在日益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精神和物质方面越来越丰富。人民富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富国裕强国之梦,指日可待,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今天,我终于见证了这一时刻,我感到十分的高兴!

历史虽已过去,但它是一面镜子。是它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民族兴衰、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体会到国家只有强盛、国民才有尊严的道理。这是多么大的转变!一切都在变,但不变的是坚持这三个选择,即坚持选择马克思主义,坚持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篇:近代史论文

今天是党的88岁生日,我们的计划是去参观坐落在永城陈官庄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早上八点出发,先乘4路车然后又转了一班汽车就到了陈官庄。穿过一个农贸市场就看见淮海战役纪念馆伫立在眼前。进门是一个很高大宏伟的纪念碑,上面是毛主席的亲笔题词“为国捐躯永垂不朽”。拍了几张照片之后我们就继续往里走,中间是一个大的展览馆正在施工当中。右边的一个小展览馆也是关闭着的,我们只能再往里参观。经过一条小路就看见一片小柏树林,地上是一座座水泥砌的坟,下面埋的是一具具战士的尸骸,这是为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战士建造的寑陵,一座座,一排排,像绵延的小山丘一样,数不胜数,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和年龄,都是很年轻的灵魂,最小的一个只有十六岁,十六岁,花样年华,却在枪林弹雨中提前陨落……走在这些墓碑前,我们没有觉得有丝毫的害怕,这里躺着的都是高尚的灵魂,他们不会让我们有恐惧的感觉,心底只会有一种崇敬之情由然而起。本来都是跟我们一般年纪甚至比我们小的年轻人,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怎样的一种情结!如果他们还活着,那现在一定是儿孙满堂,尽享天伦吧!现在,他们在看着,更多的人安居乐业,更强的国繁荣昌盛,他们含笑九泉。年轻的生命,长眠在这青松翠柏间,我们脱帽鞠躬,表达我们深深的哀悼之情,步子轻轻地,轻轻地,唯恐叨扰到他们的安宁;林间,知了叫的格外响亮,好像是战士们生命最后的呐喊……

再往里走,是一面面墙壁,上面刻着一个个名字,牺牲的战士的名字,密密麻麻,数以万计,心情越看越沉重,默哀!然后一个展馆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地下室,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一叠叠长方体花岗岩,上面贴满了字条,“第202组”、“第447组”……这些都是那些无名战士的遗骸,他们生前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可到牺牲了,却连个姓名都没留下。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祭奠他们,希望他们的灵魂可以安息!

出了地下室我们参观了左边的一个唯一开放的展览馆,里面的墙壁上贴了很多资料,记录了淮海战役的全过程,一位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大概的战略部署和战斗过程,里面还存着当时的日报,上面报道的是杜聿明被俘的经过,这都是淮海战役的纪念品,纪念着我们伟大的胜利和为此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死亡**人,伤***人,伟大的胜利真的来之不易啊。

期间我们还碰到了不少参观的个人和组织,看得出每一个到这里的人心灵都受到了震撼,灵魂都得到了洗礼,人生观价值观也得到了得到了端正,我们该追求什么,我们该珍惜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怎样活着才最有价值……

党的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缅怀先烈,我们回顾历史,我们在纪念碑前伫立,凝望良久……

七一前期,单位组织党员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在解说员的引导下,领略了淮海战役的全过程,在感叹革命先烈非凡的胆识和英勇无畏的壮举的同时,我对人民群众踊跃支前行为,并付出的巨大代价感到由衷的赞叹,进一步加深了陈毅同志关于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论断。

淮海战役我方兵力60万,敌方兵力80万,看似敌强我弱,但是我方由543万支前民工,担负了各种战争物资的运输和伤员救助转运工作,为我方连续作战提供了保障,是战役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反观敌方,虽有80万兵力,其中后勤保障部队都计算在内,没有其他的支援力量,其实际作战力量也就在50%以内,而我方因为有了人民的支援,作战能力成倍提高,这敌消我长的结果,就成了120万对40万,战役结果也就成了必然。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一切胜利都来自人民。淮海战役再次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中国古语说的好,得人心者的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没有人民的支持,任何事情都不会办好。

结合现在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的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主线,也将人民的需要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既是对人民做出贡献的回报,也是换取人民对改革开放事业支持的内在要求,是伟大明智之举。淮海战役能有543万民工,得益于人民对我党我军的认同和支持,是因为我党我军的政策对人民有利,并得到了认真的贯彻执行。很难想象,没有了人民的支持,将会走向何处?前苏联的解体,就是警钟。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不要忘了人民的贡献,不要忽视人民的力量。要时时刻刻想到人民,时时处处为了人民,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我党的最大利益,人民的需要作为我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并认真贯彻之。

人民万岁!

迎“七一”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11-07-01 来源:华夏范文网 查看: 281 次

6月xx日,xx镇组织镇大学生村官赴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开展“走进革命圣地、重温入党誓词、增强责任使命”的主题纪念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

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而建立的纪念馆。馆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南郊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内。1959年筹建,1965年11月开放。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战役中,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英明领导下,浴血奋战,首歼黄百韬兵团与碾庄,继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再歼杜聿明兵团于陈官庄,历时65昼夜,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纪念馆战役实施部分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形象反映了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通过观摩学习,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继承先烈们英勇无畏、不怕艰难困苦、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自己的所知所学来奉献社会。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更应该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与勇气,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勇于克服困难,时刻培养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次活动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是及时的、有效地、意义重大的,也是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一次很有价值的活动。

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感触和反思

淮海战役纪念区位于我的故乡徐州,在我爷爷的解放战争经历中,我对我的故乡这片革命热土充满了无限的敬仰、、、、、2010年11月18日,再一次参观革命老区,令我感触甚多。

淮海战役纪念塔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纪念塔高38.15米(人民英雄纪念碑为37.94米),塔的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镏金大字。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广大群众奋勇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三万多名烈士名录。

坐落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五位人雕分别是淮海战役的5位总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震林。

淮海战役纪念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1965年落成开放,陈毅元帅题写馆标。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爆发于一九四八年冬天。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徐州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与解放大军并肩浴血奋战,为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战役中,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英明领导下,浴血奋战,首歼黄百韬兵团与碾庄,继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再歼杜聿明兵团于陈官庄,历时65昼夜,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纪念馆战役实施部分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形象反映了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淮海战役中,华中、中原、华北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粮有粮,543万民工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支前部分展出了山东支前民工运粮用的独轮车,辽宁工人生产炮弹的车床,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刻有88个支前地名的小竹竿等珍贵文物及妇女做军鞋、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军的历史图片。通过这些历史的见证,生动展现了人民战争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有力的证明了人民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

缅怀先烈厅陈列了86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遗像和遗物,陈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纪念馆,缅怀先烈的珍贵图片。战役中,3万多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军事指挥员;有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工作者;有视死如归,冲锋陷阵的战斗员;有不畏艰险,保证供给的后勤人员„„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中奋勇前进。巍然矗立在徐州南郊凤凰山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

淮海战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继续发扬老一代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必须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倾听实践的呼声,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就是要把握历史方位,培育世界眼光,既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使民族精神富有时代气息;研究市场经济讲究效率效益、要求公正公平、强调创新竞争、注重诚信秩序的特点,培育平等精神、诚信精神、民主精神和法治精神等,使民族精神适应时代要求。

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着力宣传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着力宣传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这周星期天上午1948年11月

60万兵力对付国民党的80万兵力

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

任何语言都不能表达我的心情我的心灵得到了惜 重实际的利益精神的境界。和我们的前辈比一比我们缺少的是他们为民的思想和精神。怀揣着对历史的敬重和革命先烈的景仰习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活动第二项团队成员参观了淮海战役博物馆。这里展示了淮海战役各阶段的战斗历程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在困苦环境中坚定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独轮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于2004年11月18日开工万平方米绕20米高的柱廊

新馆陈列厅分为四个体块分为序厅、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全景画馆七大部分两台全透明电梯和两台客梯及弧形楼梯上下相连。展厅内共展出珍贵的文物、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近3000件战役战例设15个战争场景50米的全景画馆位于中央

卷。新馆将改变单一的图片和文字表现形式笑

先辈们或面带微1.1亿元

2.5万平方米

1.22800平方米陈展面积的4倍多。新馆主体平面为百米见方的正方形

!我不觉昂首挺胸!

明间流传着这样一

——担架队员李省

这支歌谣生动地再现了

游淮海战役纪念馆

五一节那天,阳光明媚、碧空万里,爸爸带我来到了徐州,去参观闻名中外的淮海纪念馆。

纪念馆的北大门,四根四方型大理石柱子,像四个力大无穷的战士,守卫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过了大门,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银杏树、松树、五叶树和鲜花茂盛的生长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前。他们好象是那些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万古长青、一碧千里,释放出清新的空气,让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接着来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远远望去那陈毅元帅写的馆标“淮海战役纪念馆”七个大字,显得格外雄壮。一进前厅,只见毛主席的身像正站在那里向我们招手呢!我们便跟着导游进去参观了。导游说:“在1948年11月6日至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至薛城、南达淮河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地图前,导游又说:“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六十万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会师淮海,决战中原。人民解放军欲血奋战六十五昼夜共歼灭敌人五十五万人,为人民解放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听了以后,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六十万名解放军战士对付八十万个敌人,真了不起呀!他们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不怕敌人拥有先进的飞机、大炮、毒气,冒风雪、涉冰河、架人桥,闯火阵,为了能解放全中国,甘愿牺牲自己。他们是多么高尚的思想境界啊!我目睹着这些英雄的照片,和那些简陋的生活用品,不禁想象到和体会出当时的恶劣生活环境。这次战役,毛主席和总前委调兵谴将,经过三个阶段的战争,终于打赢了。在淮海战役时,华东、中原、华北等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也给予了全力支援,要人送人、要粮送粮,人民群众就靠着一张张背,一条条担,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听着导游的介绍,望着那一双双挑子,我不禁低下了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那个时是战争时期,各个农民家庭的生活条件很差,自己可能都吃不饱,可他们却能从自己的口中挤出粮食支援国家,这是是多么大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啊!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衣食无缺,有的小学生的零花钱都成百上千,但某个地区发生灾害需要大家的帮助时,却没有多少捐款的热情。比起前辈,我们差的可是太远了。今天来到英雄的面前,对我的教育很大,我们一定要向老前辈学习。

出了馆门,我们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塔前,它被花草树木包围着,塔上十大字闪闪发光“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望着这个百花盛开、绿色环绕的“世界”,我好象听到了有人在喊:

“英雄们的伟大业绩与日月争辉!”

“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我知道了幸福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会发扬英雄的精神,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长大后向你们一样报效国家

参观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有感

6月18日-19日,在医院党委的组织下,我有幸以预备党员的身份参观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淮海战役纪念馆。

在参观之前的一周,我就认真的复习了一遍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战役中,人民解放军首歼黄百韬兵团于碾庄,继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再歼杜聿明兵团于陈官庄,历时65昼夜,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

随车来到纪念馆,一路默默无语,但是掩饰不了我内心的激动。刚进大门,院子里放满了退役下来老式的高射炮,榴弹炮,火箭炮、坦克车,还有好几架歼-

6、歼-8战斗机,走过纪念馆南面一条水泥小路时,讲解员告诉大家,旁边的小竹林就是粟裕将军的骨灰撒放处,进行淮海战役的最初构想,就是粟裕将军最先提出来的。进入新纪念馆,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展现在眼前,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

淮海战役得到了斯大林同志的赞誉,他说,以60万对80万,实施的歼灭战,就是一个奇迹。从数字的对比来看,人民解放军处于劣势,但是为什么会大获全胜呢?有同志会说,国民党腐败。诚然,国民党腐败是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民心所向。正所谓,水载舟,也覆舟,这次战役充分体现了这个道理,500多万的老百姓向人民载起了人民解放军这艘船,覆灭了80万的国民党军。陈毅元帅对淮海战役的经典评价是“淮海战役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古今中外的战役中,以少胜多的并不少见,唯独在淮海战役中,每次都是军事实力占优势的国民党在这场交锋中,整师、整军、整个兵团的被消灭,而自己竟然连消灭对方整团建制的战例都没有。从战役的开始到结束,都是军事实力居劣势的60万军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攻击那80万,是什么因素让共产党人领导的部队有如此强烈的必胜信念呢?据统计,淮海战役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转运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

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抚今追昔,作为后人,我们应当缅怀先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希望每一个党员能够珍惜淮海战役留给我们的启示,得民心者的天下,党员不高人一等,相反,党员需要与群众搞好关系,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服务;作为今人,我们应该反思,有人说现今的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我想问,这样的社会是一个人造成的么,是一百个人造成的么,是一万个人造成的么?不是,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说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我想说的是,社会大环境改变不了一个人的铮铮铁骨,战争时期的大环境就是好的么,为什么一个个革命先烈都抵御住了侵袭,到而今,我们就抵御不住么。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任凭社会环境如何,我自保留我的一颗鲜红的心。,你们放心吧!

第四篇: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院系:

我对彭德怀的评价

摘要:在开国十大元帅中,彭德怀位列第二仅次于朱德总司令,这充分说明了彭德怀在我军历史上的功绩和地位。彭德怀的军事活动贯穿了我军对内对外战争的全过程。我们这支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蒋军,打日本,打美帝,哪一场战争没有他彭老总,他真正称得上是叱咤风云,征战一生。彭德怀的一生,是一部辉煌而悲怆的命运交响曲,背景宏大,主题强烈,乐章时而辉煌激越,时而哀怨低回,大起大落,撼人心魄。

关键词:彭德怀军事人格评价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号石穿;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1974年11月29日14时25分在北京含冤辞世。

彭德怀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彭德怀六岁启蒙,后来家境转坏,八岁辍学,砍柴换米。某年除夕,家无余粮,祖母叫他和弟弟彭金华往有钱人家处讨吃,彭德怀宁愿饿肚子,也不说自己是招财童子。

他1916年加入唐生智湘军第二师当士兵,开始了早期的军事生涯。后逐级升任连长。因杀死驻地一恶霸被通缉,改名彭德怀。

1922年被保送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1926年任营长,不久湘军加入国民党北伐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任八军一师一团一营营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冬任一团代理团长。1928年1月任团长。

红军时期,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率部发动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同年12月,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1930年6月,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任总指挥,是红军的主要指挥员之一,屡建战功。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是毛泽东复出后所倚重的主要军事指挥员之一。长征途中,毛泽东对彭德怀的军事才能和作战精神十分赞赏,赠诗:“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同时,其俄文翻译师哲回忆录记载,毛泽东也曾指责彭德怀“刚愎自用,目空一切”。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彭德怀任副总指挥,1940年8月,彭德怀主导发动、指挥了破袭华北日本占领军交通线、据点、封锁沟为主的进攻战役,史称“百团大战”,鼓舞了当时全国抗日士气。但是彭也因此一度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批评,认为彭没有执行毛泽东的抗战相持时期的军事战略,打成了“消耗战”,过早的暴露和不必要的牺牲了中共领导的一些抗日力量,这也成为彭德怀在多年后庐山会议上受到批判的罪名之一。1945年8月,彭德怀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国共内战时期,彭德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集团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在中央军委指挥下,彭德怀主动放弃延安,“利用运动战术”,以劣势兵力各个击破战胜了优势敌军,挫败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8年4月收复延安。1949年率部解放西北五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10月1日越过“三八线”,毛泽东决定出兵朝鲜对抗美国军队,彭德怀代替林彪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率军入朝作战。10月,彭德怀利用美韩军队毫无顾忌地分兵冒进的机会,下令志愿军发起突击,把美韩军队赶回清川江以南.11月24日,美第八集团军与第十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军队将美第八集团军击退至“三八线”。7月10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1952年回国,取代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兼国防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朱德之后,排在第二位。

1959年7月,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庐山会议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为民请命,勇于直言,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遭到错误的批判,并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免去国防部长等职务。庐山会议原本是为了“纠左”,但会后却在全

国展开了反对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运动,其中大部分党员在1962年被平反,但毛泽东设下了底线:“谁都能平反,唯独彭德怀不能平反。”于是,一代名将,在74年北京的寒冬里,含冤而逝。

他,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却天成将才,30岁年纪轻轻就身为团长。他,运筹帷幄,42岁时领导了百团大战,坚定了整个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说到彭德怀,最不能不提的就是他指挥的抗美援朝作战。彭总乃共军第一猛帅,打硬仗,打狠仗。他率领实力远远落后于美军的志愿军,将敌人赶出了“三八线”,打得美国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停战书上签了字。这场战争消除了祖国东北边防的隐患,并让朝鲜战争成为了我军在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是我国在国际上的军事地位大大提高了。但在朝鲜战争中,彭德怀也有过几乎致命的错误。当时正处于敌我双方交战的决战形时刻,美军日夜派出侦察机探查我方司令部并准备进行轰炸。而彭德怀,这时却顽固的认为防空工事都是不顶用的,于是乎就对防空警报产生了松懈。在一次敌军轰炸中,司令部遭到了美军强烈的轰炸。对于一个具有极端责任心的人来说,让这件事对他是个沉痛的打击。

彭总生性耿直,身上与生俱来的正气与将帅之风令他见不得也不惧怕任何邪恶,对任何他认为是错误的事情都敢于批判,斗争。他曾说:“说大话,说假话,一害自己,二害国家,没有一点好处;今后须特别注意实事求是,不要虚假。只有讲真话,对

一切事物采取老实态度,才主动而不被动。” 尽管一些老友已提醒他“功高震主”、“言多必失”,他却仍全然不顾。这是他成为一个元帅成功的要素之一,但也许也是他悲惨结局的来源。他体恤人民,曾为三年饥荒时解饿浮肿的人民留下沉重的泪水。他生活极度节俭,无论走到哪里,没有人敢摆宴招待,因为他不但不吃反而会骂。

彭德怀同志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一直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怀念和爱戴。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彭德怀同志都担任我军的高级领导职务,是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全军的得力助手;他具有非凡胆略和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望;彭德怀同志为党和人民立下的赫赫战功,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荣史册。彭德怀同志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真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他毕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加强新形势下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彭德怀同志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始终保持坦荡的革命胸怀,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许多重要历史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坚持真理,坚定地维护党的利益;他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却从不居功自傲,从不接

受任何特殊待遇,严于律己,克勤克俭,他极其关心人民群众之疾苦,始终保持劳动人民之本色。

回望彭德怀元帅的一生,邓小平同志在彭德怀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是这样讲的“彭德怀同志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直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怀念和爱戴。”“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历经了幼时的贫苦时期早期军事生涯时期,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战争,新中国成立直到文革被迫害致其逝世。

不论外界对碰的还是如何评价,他在我的心中永远是那个横刀立马,笑傲沙场的彭大元帅,是近代中国战争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第五篇:近代史论文

小组负责人:建筑二班:

蓝萱

201202010207 小组成员:建筑二班:

孟晓晴

201202010212

陈楚若

201202010226

建筑三班:

黄睿睿

201202010306

钟婷雅玥201202010325

视觉传达二班:夏梦怡

20220504218

目录:

1.调研论文

2.论文形成说明书 3.活动剪影 4.心得体会

1.调研论文《恰同学少年·长沙行》

`

《恰同学少年·长沙行》

长沙,这片热土曾多少次吹响过革命的号角,曾有多少热血青年挥洒过炙热的爱国情怀,曾发生过多少激昂澎湃的革命故事。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他青年时期,和一群有识之士在这里勇敢的为祖国的未来斗争着,用自己年轻的身体来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身为湖南大学学生的我们,身为当代新青年的我们,将再一次踏上革命的征程,探访毛主席和那些革命青年曾经的足迹,学习在长沙发生的革命故事,点燃心中的爱国火焰,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努力前行。

这次探访之路的地点分别是:岳麓山爱晚亭、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新民学会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第一站:岳麓山爱晚亭:

这里是我们旅程的出发点,也是作为湖南大学的学生最为熟悉的地方。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经常在此与朋友一起纵论天下事。毛泽东于1918、1919年两次离开长沙去北京,都在这亭前话别友人。这亭建于乾隆五十七年,解放后重建,1952年毛泽东亲笔题写“爱晚亭”三字,足见此亭在其心中的位置。

之后的两站我们小组六人分成了两个小分队进行探访:

第二站: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分队一探访)

毛泽东在长沙的几年,就读第一师范学校是颇为重要的一段经历。十分不巧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恰好赶上毛泽东青年纪念馆闭馆。不过关系不大的是,我们仍有幸参观了学校旧舍和一些主席曾经的足迹。

1913,毛泽东入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此开始了他在一师长达八年的学习和工作,正当青年时期,在这里,毛泽东将他的青春与热血都在尽情挥洒。来到第一师范大门,就能感受到整个学校建筑极具民国时期的风格,时间及不凑巧,碰上毛泽东青年纪念堂封馆的时间,但我们仍有幸进入第一师范参观。一走进大门,民国式的装饰与布置让我们仿佛就这样进入了时空隧道,来到了毛泽东的青年时期。穿过门厅,走过廊道,我们在这个建筑中漫步,静静地寻找,感受青年毛泽东的故事。我们还在这里找到了那口水井,据说当时每天晨曦微明,毛泽东就在学校的这口水井旁冷水浴、做操,然后到教室或后山亭读,他的自律让现在身为大学生的我们都汗颜不已。话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据说同是一师学生的李铁映专门写了一篇短文概括之:“一九一三年春至一九一八年夏,毛泽东在一师一部八班就读。他胸怀救国大志,力行德智体‘三育’并重,刻苦攻读,潜心研究,顽强地进行体格锻炼,同时主持学友会工作,创办工人夜学,深入农村调查,团结志同道合者,建立新民学会,投入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在时代青年中出类拔萃。

当年毛泽东和萧子升利用暑假时间去进行游学,出发的时候身上没有带一分钱,在路上靠写对联来挣钱,历时一个月,历经五个县,最后回来的时候身上还有八块大洋。于是在第一师范的第二个暑假,毛泽东和朋友一起作了一次游学,走遍了湖南的五个县。他们给当地的乡绅写对联换取食。“居食力”,青年毛泽东身体力行让我们明白作为青年人,一个大学生,我们已有能力自食自立,我们应该争取更多的机会来接触社会,来锻炼自己,全面提升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

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优秀青年结下了友谊,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等女学生也和他们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个先进青年学生组成的读书会组织成了他们学习、交流与情感发展的纽带。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广交益友,交流思想,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提升自己。

当年“一师”培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大多与新民学会有关。这个学会1918年4月18日在蔡和森家中成立,以“如何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为宗旨,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奋斗目标。这一豪气干云的宣言,被写在“一师”解放后建设的苏联式建筑“火炬楼”上,与九根高耸的红紫色方形立柱和十面红旗搭配,处于老校区最高处,极为醒目。新民学会后来成为“五四”运动前后湖南革命运动的核心。毛泽东1920年写的第一份会务报告中说:“诸人都系杨怀中(即“一师”教师杨昌济)先生的学生,与闻先生的绪论,作成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新民学会乃从此产生!” “一师”的民主教育激发了青年毛泽东对自由的热爱。据王子今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上刊文的研究,毛泽东的自由思想很大一部分来自杨昌济所翻译的《伦理学原理》。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说:“各种改革,一言蔽之,‘由强权得自由而已’。”在1917年写给黎锦熙的一封信中,毛泽东说:“没有批评的精神,就容易会做他人的奴隶。某君谓中国人大半是奴隶,这话殊觉不错。”

很多年后,毛泽东说:“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好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走出一师范,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毛主席的在一师范里的故事深深地感染者我们,同时也鞭策着我们,这教会我们去做一个有思想的五四青年,不甘平庸,敢于创新,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第三站:新民学会旧址(第二小分队调研)

新民学会旧址是座竹篱斜护的古朴农舍,5间青瓦白屋,几株香樟,石径弯弯,莱畦横纵。1917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在此开会,成立了著名的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众多进步团体中成立最早的,并于1920年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了准备。在前往旧址之前,我们从网上得知,在抗战期间旧址就已毁于战火,遗址是于1972年按原貌复建的。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的大门简约而古朴,像是承受厚重历史的老人,又像是大隐于市学者,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与现代喧哗十分不一样的宁静。我们进入新民学会旧址内部,这里有陈列室、博物馆和蔡和森的故居旧址。

首先我们参观了陈列室。陈列室内有各种珍贵的照片和文献资料,有电视解说帮助我们理解,还有毛泽东、蔡和森等13位新民学会成立时的成员的浮雕像。在各种陈列品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许多革命书籍和期刊,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让我们能够直接看到当时革命先烈们所写、所看的进步书籍。这些内容主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及国际形势,指出了革命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同时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些革命者们正是在这些书籍中发现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并把这些刊物作为武器,把矛头直指反动派,唤起了国民的爱国主义意识,领导人民奋起反抗。正是这些书籍及刊物,积极而广泛地传播了革命思想,从而成为当时中国的救世良方。

出了陈列室,就可以直通蔡和森故居。虽然这套房为后来复原的,保存完整,并无破旧气息,但当你身在其中,你仍能感受到当年伟人的革命气息,仿佛置身当年这套房子里面可以说是相当简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年的生活状况,感受到革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堂屋的摆设相当简陋,但90年前,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成立了新民学会。从此新民学会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思想理论方面积极的探索,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干部队伍。

在蔡和森故居旁边还保留一块菜地,里面种的有萝卜,白菜,还有几颗硕果累累的橘子树。菜园的边上有一个牌子,写着“毛主席曾经在此种菜”。就是在这个地方,多少年以前,伟大的领袖在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同时考虑关心着祖国人民的命运,毛主席和他的挚友们,在这里创立期刊,发表演说,宣传先进的思想,鼓励着广大的人们奋勇向前,努力的拼搏。那些伟大的革命家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实践着,他们不仅为他们自己的生命历程开创了一个新篇章,也为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是一个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这是一个彰显爱国主义与勇于投身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的圣地,这是一个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的历史见证人。

第四站: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及其陈列馆

我们来到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穿过长沙市博物馆的幽静小路,一栋青瓦石墙的小宅出现在眼前,那么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位于长沙市八一西路。1921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的省级支部,中共湖南支部成立,是年冬季,支部在清水塘租下一所房子,作为秘密办公地,同时用于支部书记毛泽东一家住宿。1951年逐步复原了室内陈设并对外开放,1969年复原周围环境,兴建旧址纪念馆。历史追溯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城东清水塘。该处当年是城外荒郊,环境僻静。1921年7月,毛泽东、何叔衡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回到长沙,积极开展建党建团活动,同年10月10日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1922年5月前后,建立中共湘区委员会(湘区辖今湖南全省及江西萍乡地区),毛泽东任书记,何叔衡等为领导成员。毛泽东以湖南省第一师范教员身份租佃清水塘22号房屋一栋,即区委机关所在地。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在此居住工作,刘少奇、李立

三、李维汉等都曾来此开会、联络,开展湘区的革命斗争。1923年4月,毛泽东去上海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湘区委员会由李维汉接任书记,机关所在地移迁别处。旧址系一栋坐落于一个大菜园之中的青瓦平房,砖木结构,面积118.1平方米,坐北朝南,门开东壁,中间为堂屋,两侧为住房,共6间。前有围墙庭院,临清水塘,后有杂屋竹林。

房屋构造

因旧址位于清水塘,而经常直接被称为清水塘。旧址原为清水塘22 号,属一陶姓商人住宅,典型南方民居风格,南北朝向,面积118.1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典型南方风格的二进三开间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内墙用木质板材所隔,门窗采用镂空的装饰手法,同时用青砖砌成外墙,圈绕院落,显得十分雅致。堂屋右边第一间房子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卧室兼办公室,他们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均出生于此。右边第二间房子是杨开慧的母亲杨老太太的住房;堂屋左边第一间房子是客房,许多到湘区汇报工作或参加会议的同志如李立

三、刘少奇等曾在此休息和住宿;左边第二间房子是秘密会议室。因地处长沙小吴门外,故1938年的长沙“文夕”大火中未被烧毁,建筑为十分珍贵的原迹,成为长沙市唯一一处保存下来的革命历史建筑物

解放后沿革

1951年进行修缮,之后按原有室内陈设恢复原状并对外开放,1957年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复原周边环境后建立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2001年6月,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2月26日,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重新冠名为“中

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2006年,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在依次参观了毛泽东及其妻子杨开慧和其母亲的住房时,仿佛感受到了当年青年领袖们志气风发的神态与热情,身临其境果真与众不同。最后,我们以在这座老宅门前留念合影为此次探访行程画上完美句点。

2.论文形成说明书

小组负责人:建筑二班:

蓝萱

201202010207 小组成员:建筑二班:

孟晓晴

201202010212

陈楚若

201202010226

建筑三班:

黄睿睿

201202010306

钟婷雅玥201202010325

视觉传达二班:夏梦怡

20220504218

调研主题:《恰同学少年·长沙行》

调研地点:岳麓山爱晚亭、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新民学会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主要任务分工:

蓝萱 :

主要活动负责人;论文排版整合;封面设计;提纲撰写;岳麓山爱晚亭部分撰写。

孟晓晴: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部分论文撰写,资料收集;相关活动会议记录。

陈楚若: 新民学会旧址论文撰写,资料收集;相关活动负责人,经费记录。

黄睿睿: 活动摄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论文撰写,资料收集;相关活动联系人。

钟婷雅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论文撰写,资料收集;相关调研地点联系人。

夏梦怡: 影视资料收集;相关活动会议记录;辅助摄影。

调研过程记录:

9.28第一次小组讨论,组员们确定调研大致方向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青年革命家的相关旧址为主题。组员陈楚若(长沙本地人)提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为调研地点之一。

10.3 确定主题。组员们讨论出其他几个地点。蓝萱撰写初步提纲。确定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新民学会旧址调研时分为两个小组进行。确定分工。10.11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探访 当晚组织进一步讨论,讨论内容包括从什么点切入论文,论文的基本基调等。10.25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新民学会旧址的探访。

11.9小组会议,会议内容包括:照片整合,论文资料整合。小组意见交流。所有资料汇总。

3.活动剪影

第一次和第二讨论以及会议记录: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调研(小分队一):

新民学会旧址(小分队二):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4.个人感想

蓝萱:

在没来长沙读书的时候,对毛主席的那首《沁园春·长沙》印象尤为深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这首词充分彰显了毛泽东心中的宏愿。腥风血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实现了其宏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他走过的路上停留与思索。不仅仅是毛主席,不仅仅是在长沙,在那个峥嵘岁月里,多少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奔走祖国四方,宣扬着爱国热血情怀,用年轻迸发的生命力支撑着祖国复兴的希望,点燃全国各地的革命圣火。

当我们走过岳麓山爱晚亭、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新民学会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当我们看见那些平躺在玻璃柜中年轻激进的思想文献,当我们站在吹响革命号角的土地上时,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新生自强不息的力量,那就是少年中国!

虽然当下我们活在前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美好时代,作为新青年,当国歌响起时谨记:勿忘国耻!我们应当时刻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己任,做到有理想有目标,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努力效力国家,回馈社会。

孟晓晴:

由于小时候看到过许多讲述早期中共领袖们的奋斗历程的影视剧,对这条革命路上的坎坷历程有些许的了解,这次我们将主题定为“恰同学少年”,是很符合我的心境的,也正对这个时期的我们有激励作用。几十年前,比我们年纪大不了太多的一群青年在日日讨论如何救国,这样一项如此艰辛难以完成的任务在他们的一次次革命与流血中竟然被完成了,这是如此的震惊并震撼人心!而我们呢,大部分的同学每日看似忙碌实则碌碌无为,同样是青年大学生,有些优秀到出类拔萃成果颇丰,而大多只是做分母,4或5年的大学学习在日后仿佛毫无用处一样,这是让人后怕的结果。

中国在近现代这一时期,状况混乱至极,各地都有起义,有镇压,有流血,有牺牲,可是在我们去过的那些旧址中,处处都是平静的景象,环境清幽,好似心无旁骛的读书人的居所一般。我想,也许这就是原因所在,无论外界环境是怎样的混沌繁杂,我们都有着清晰的目标与思路,不要大张旗鼓,暗自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渐渐成长为一棵大树,浓绿的树荫下总会有同仁靠近,成则留名,败也成仁。

陈楚若:

在这次的近现代史小组活动中,我们小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根据青年毛泽东同志的足迹,走访了许多相关革命旧址,深切感受到了当时革命先烈们澎湃的革命热情和当时革命形势的不易。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去了不同的几个革命旧址,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因为在这里看到了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生活的痕迹。我在高中时曾经去过开慧镇参观。开慧镇是毛泽东同志早期从事过革命活动的地方,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夫人——杨开慧烈士的故乡,那里有杨开慧烈士的故居和新建的杨开慧纪念馆,当时参观的时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通过这个活动,又一次了解到了杨开慧烈士的革命足迹,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想这次的小组活动主要给了我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

一、学会与同学分工合作制定活动计划与论文提纲,集体或分头完成活动任务。在任务布置下来以后,我们就进行了几次集体讨论,商量活动地点、内容,然后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及论文提纲,一步步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也有各自不同的分工,文字记录、拍照、出行安排等等,充分展现了合作精神,比较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二、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在我们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来自于当年革命先烈们的奋斗,是他们流血流汗流泪换来的革命果实,是他们一步一步为我们今天美好生活打下的基础,我们应该珍惜。中国革命白手起家,先贤志士艰苦朴素、敢为善尽,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着实可叹可敬。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名优秀的时代新青年,我们应当时刻铭记那段历史,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承担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发挥我们每个人的作用。

黄睿睿:

这一个多月以来,我们调研了很多地方,收获很多,因为这次我们调研的主题是毛泽东的青年时期,虽然毛泽东在老年时犯过很多错,但是他的青年时期却是完全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坚持不懈,敢于创新,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在新民学会旧址,我们被新民学会“砥砺品行,革新学术,改良人心风俗”的精神激励着,在一师范,我们被毛泽东的求学精神所感染着,在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我们被湘区委员的革命精神所感动着…调研的过程很快乐,我们都很享受,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看到青年毛泽东和那个年代跟他一样有思想,敢创新,敢斗争的恰同学少年们,对比现今的我们,我感到深深地不足,如今的我们太过幸福,生活在一个如此和平的年代,不用像那个时代的青年一样去抗争,但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安逸地生活,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要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现今的社会其实并不太平,国际形势也是异常地紧张,我们并非高枕无忧,所以我们万万不能松懈。我国如今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懂得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时刻将祖国放在自己的心中,不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做一个积极向上的有志青年。

钟婷雅玥: 说实话,我对毛泽东的评价与印象大多是基于文革,再者便是他是创立新中国的人,除此之外,便是来自其余人对他或褒或贬,多数时候,我都只是听听而已,对于一个伟人,我除了在历史书上了解以外,并不特意地去寻求其他资料了解。毛泽东对我来说也只是一个伟人的名字而已。直至机缘巧合,在长沙读大学,也恰巧做一个与之有关的调研,通过这次调研,大家拍照、组织看电影、开讨论会后,我也许才在真正意义上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人格魅力。耳熟能详的故事就不在这里一一叙说了,我想谈当我了解毛泽东后的感悟。当我了解毛泽东成长的历程,从有抱负的青年到最高领导人,我不禁想起我们,当今的大学生,也许是世事太过平和,那个年代大学生身上的热血青年的标志在我们身上已在我们身上逐渐消失,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意识到我们的国家仍然需要我们,需要我们去振新去发展,但我们在干什么,上网打游戏逃课睡觉,活得浑浑噩噩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想着毕业混个好工作,拿份工资就这样过一生好了,殊不知,正是堕落的我们毁了我们未来的国家,国家不需要我们保卫,但需要我们去强大,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颠扑不破,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与明白自己责任,建设社会,振心国家,要知道,国家在我们肩上。

夏梦怡:

高中的时候我们都学过《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它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诗词中的美景在哪里可以感受到呢?唯有长沙。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而今天我们和众多小伙伴们同游长沙,一起感受这长沙独有的美景与人文。

我们首先来到新民学会旧址.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典雅的小建筑,灰白色调,白墙灰瓦的围墙,站在门口透过围墙可以看到里面的大树参天,很有江南小庄院味道,只是那傲然伫立的铁门便透露出它的现代感了,大门右侧墙上是两个牌匾,分别书有:蔡和森故居和新民学会成立旧址。右边是大理石刻,有对新民学会很简单的介绍。

我们在蔡和森故居门前拍下照片,根据历史记载,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张昆弟、罗章龙等13人在蔡和森家里开成立大会。学会的宗旨是“砥砺品行,革新学术,改良人心风俗”。五四运动期间,该会联合长沙各界反日爱国力量进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学会经常组织会员讨论国家大事和世界形势,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和方法,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思想上、干部培养上作了重要准备。为我国近代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共一大召开之前,学会停止了活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置身于此情此景,一种强烈的爱党情怀油然而生!它还让我明白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无畏,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把红色教育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忠诚于党的事业,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做好所有工作。

随后我们来到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位于八一路。旧址大门的台阶是用麻石做成的,黑色木门上门环是用铜做的,敲起来,发出“当当”的响声。进门的右边就是毛主席与杨开慧的卧室。房内桌子上面有些裂缝,桌上摆有一本草稿纸,纸有些黄上面有红线,是打开了的,稿纸的边上放有一只毛笔。桌子靠墙的位置上放有一盏油灯,因为那时侯没有电灯,就用油灯来代替照明。卧室的东北角放一张深棕色木架床,床上有两个枕头及蓝底白花的被子,床的顶上挂着白色的蚊帐,卧室地面是沙土地,有些粗,房子看上去有些简陋。卧室东面墙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毛主席青年时期的照片,另一张黑白照片上的杨开慧坐在一把椅子上,她二只手各抱一个儿子,脸上的表情很严肃。房子的地面很粗糙,我感觉有些简陋。毛主席他们当年在艰难、困苦、危险的环境中坚持与敌人搏斗。他们的革命精神使我感到敬佩,爱过教育只增不减理应传承,近代史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可以学习更多提升自己也培养爱过主义精神,为国家出一份力。

下载大学近代史论文(超级大神满分版)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近代史论文(超级大神满分版)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之我见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

    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中作 论文题目: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院系专业: 所在年级: 完成日期:业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内容提要: 人过留名,雁过......

    近代史论文

    目录 一、摘要— — — — — — 3 二、关键词 三、正文— — — — — —— —— —— —33 浅议李鸿章 摘要:这是一个中国近代史上不得不提及的人物,他办洋务、兴学堂、为民......

    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论文 论中共如何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

    近代史论文

    浙江财经学院论文题目:清末立宪运动学生年级:大一学生专业: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二零一二年五月[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清末立宪运动发生的必然性以及清末立宪派为挽救民族危亡、......

    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学号: 姓名中国近代史之洋务运动简介 一、产生原因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

    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洋水师的兴衰系别:计算机系班级:软件一班姓名:XX 学号:67北洋水师的兴衰 1874年日本以“保卫当地侨民”为借口派兵登陆台湾,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其驱......

    近代史论文

    发展与落差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教育 姓名:袁信涛 班组:2016级2班3组学号:201680081 摘要: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是我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如果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