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扭转不良竞争,政府大有可为
扭转不良竞争,政府大有可为
朱慕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当代的教育,而教育也为这一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可以说,没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繁荣。中国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的奠基作用,全世界有目共睹。但是,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随着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学生当前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不容熟视无睹,更不容无动于衷。
高度竞争的数育环境,正在使学生个体为它付出沉重的代价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繁荣,同时,在文化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以管理经济的思路管理文化教育的思潮与做法。人们都明确地期待教育通过培养人能够创造经济奇迹;期待教育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期待教育能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胜,等等,我们对教育寄予了过多目标太宏观、目的太物质的期待,却忽略了在微观层面明确期待每个孩子在教青过程中获得健康与快乐,加之千年的科举文化传统,数以亿计的家庭对教育会带来“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等,都在暗中强有力地牵引着教育的方向。在经济领域,目光聚焦在GDP指标上,在教育领域,目光聚焦在升学率指标上;聚焦在孩子“未来的成功”上。成人世界对今天学生们不健康、不快乐的生活既焦虑又司空见惯,既大声呼吁减轻负担又安排各种补习,甚至认为牺牲今天的健康与快乐,是求得“未来的幸福”的必然代价。教育已成为逐利的工具,人们已忘了教育的本原。
学生的生活健康、快乐吗?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中的完美状态。”从一般意义上理解中小学生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应包括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快乐感受。要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自信心、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尊严感;是否坦然、诚信、宽容,能得到理解、尊重和信任;是否有同情心、责任心、公正善良;是否对新事物有发自内心的好奇、兴趣和探索、创造的愿望;是否对学校和家庭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是否对未来有梦一样的期待和憧憬……然而,这些重要的特质正在被淡忘、被忽略,因为,这些特质不可能化为分数。
2009年,教育部为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基础数据库,在全国抽样选取了140个样本县(市、区),对4.5万名三年级学生和5.2万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部分学科的学业测试与问卷调查,同时对1500名中小学校长、1.1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教师和校长的观念、工作等。下面这组数据集中反映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以追求升学率为导向的激烈竞争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关于考试,在八年级样本中,全国有30%的学生认为考试的次数“比较
多”和“非常多”;中部地区这一比例达37%。三年级样本中,全国有50%的学生认为公布成绩和名次“比较有压力”和“非常有压力”;中部地区这一比例高达56%;八年级样本中,全国有76%,中部地区这一比例高达79%。三年级样本中,全国有39%的学生“常常”和“总是”感到考前焦虑,中部地区这一比例达到42%。八年级样本中,全国有52%,中部地区这一比例达54%。
关于教学方式,三年级样本中,全国有28%的学生“常常”和“总是”做大
量的练习,农村地区这一比例达36%;八年级样本中,全国有37%,薄弱学校这一比例达42%。
关于教师评价,三年级样本中,全国有38%的教师“比较同意”和“同意”
用学生成绩给教师排队压力很大;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这一比例均达43%;八年级样本中,全国这一比例为28%;薄弱学校这一比例达35%。三年级样本中,全国有46%的教师认为学校“常常”和“总是”基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给予奖励,西部地区学校这一比例达53%;八年级样本中,全国的这一比例
为67%;西部地区学校这一比例达75%。
关于学生负担,三年级样本中,全国有31%的学生睡眠时间少于8小
时;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中部地区学校这一比例均达35%;八年级样本中,全国有77%的学生睡眠时间等于和少于8小时,中部地区学校这一比例高达82%,好学校这一比例高达82%。三年级样本中,全国有25%的学生每周补课时间超过3小时;城市地区学校这一比例达29%;八年级样本中,全国这一比例为42%;城市地区学校这一比例达51%。
关于自信心,三年级样本中,全国有25%的学生“自信心不强”和“没有
自信心”;薄弱学校这一比例为30%;八年级样本中,全国这一比例为27%;西部地区这一比例达31%。
关于内部动机,三年级样本中,全国有35%的学生“没有内部动机”和H
内部动机较弱“;薄弱学校和西部地区学生这一比例达41%;八年级样本中,全国的这一比例为33%;城市学生为34%。
以上数据从中小学考试、教学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负担、自信心、内部动机等方面反映了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状态,反映了他们生活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教育组织方式和学习环境中。学生的焦虑情绪、压力感、不自信、内部动机薄弱都在影响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影响他们对终身学习的向往。事实上,高度竞争的教育环境,正在使学生个体为它付出沉重的代价。
2005年,欧盟委托丹麦理工学院对三大国际教育评估项目(PISA、TIMSS和PIRLS)的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显示,竞争性较强的国家教育体制(如普遍使用入学考试来选拔学生)可能会带来学生较高的基本技能水平,但是,在竞争性较强的教育体制中(如中国香港、中国、日本、韩国等),学生表现出的焦虑水平高于平均值,内部动机(对某学科的兴趣和喜爱)较低,对学校的归属感也比较低,且对学校为他们做好成人生活准备的能力持负面评价。这意味着,尽管较强的竞争性可能会在学习成绩上带来收益,但在学生的动机和心理健康方面却会付出代价。这些代价从长远来看会有一些不可预见的负面影响,如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报告认为,教育制度的竞争性将由个体为
之付出代价。
政府要从申国数育体制的源头寻找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保护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政府的责任,是在教育领域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尽管造成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制高点不在于家长的观念,不在于学校的做法,也不在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观,而在于政府要从中国教育体制的源头寻找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改善中小学生教育环境,政府大有作为。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考招生制度、中考招生制度都属于高利害的选拔、淘汰制度,具有激烈的竞争性。高校招生按院校等级分为五个层次,形成了稳定的金字塔结构,它的存在和运转都在引导全社会的竞争动力。中考则关系到普职分流,而中等职业教育通向高等教育的政策路径尚未通畅,谁家父母会真正甘心放弃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呢?因而,低年段的升学竞争在所难免。激烈的升学竞争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显著特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一体制的竞争性不可避免地传导到政府部门对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传导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传导到学校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价值取向。在这种情况下,升学率已成为教育领域的GDP,成为判断基础教育业绩的标志性指标。多年来,经常有舆论批评家长的观念错了,学校的做法错了,地方政府的政绩观错了……而且都错在升学竞争上,这时,我们应警醒地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体制层面深刻审视现行体制的合理性,因为任何观念(政绩观)的产生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体制性的、根源性的导向。升学率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只剩下考试学科的分数。凡是不能用分数衡量的重要
教育价值,如健康、道德、人格、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快乐等都可以忽略。如任这种唯分数的恶性竞争合理存在下去,将难以回答胡总书记所提出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世纪之问。
2001-2011年,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深刻、最大规模、历时最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内容涉及:21世纪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教学方式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变革、教师专业发展、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课程管理制度的重建等,以上改革都指向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改革秉承和传播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教育内容;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三维目标。新课程体系既对全体学生提出共同基础的要求,又关注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建立了课程的选择制度。新课程超越了”学科中心“的传统,将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社区实践作为必修课,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宗旨。新课程改变了评价过于注重要瓦别和选拔的功能,探索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既重视学业成绩,更关注全面发展;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参与的新方式。十年改革,经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深刻变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参与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面临挑战最大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本质的进展。但是,课程改革始终处于升学激烈竞争的环境中,面临着难以逾越的竞争性教育体制的障碍。一线教师们说:我们由衷认同新课程的理念,但我们却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不良竞争体现在体制层面、政策层面、管理制度层面、措施层面,只靠局部的改革难以奏效,因此,扭转不良竞争需要系统介入、系统解决。优质的教育一定出自符合教育规律的制度设计和实施
环境,而非一味竞争。对现行教育体制和制度优越性与弊端的审视和改革是政府的职责,应有所作为。
要下决心扭转当前的不良竞争。国家在教育经费、资源配置、招生制度等方面,应削弱和淡化学校等级的金字塔结构,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往高等教育的路径,对各类院校应出台多样化发展的引导政策与评估标准,大面积激活和支持各类学校发展与创新的积极性,而非只有”211“、”985“。在打造一流大学的同时,打造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专业、实验室等,引导学生们奔向百花齐放的专业平台。
要建立明确而详细的教育质量政绩标准,如推出”绿色教育质量指标“的评价体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自2005年始与上海市教委共同合作开发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全面指向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指向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指向政府引导实施素质教育。其指标包括:学生学业质量均衡指数、学习负担指数、教学方法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绩关系指数、基本品德行为指数、学生动力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健康指数、跨年度发展指数。
此外,还要规范、治理以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管理制度;要向社会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确立具有权威性的教育质量价值导向;要建立全社会对政府保护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问责和监督制度,等等。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原巡视员。此文系作者在”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上的发言稿,文内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有删节)
《人民教育》2012年第5期第38~40页
第二篇:领导干部不良竞争的8大害处
领导干部不良竞争的8大害处
竞争的正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本质含义是优胜劣汰,能够激发班子成员个人的创造活力,涤荡消极颓废情绪,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和优势,增进了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绩效,营造了发奋进取、不甘落后的干事创业氛围,有利于保持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但是,如果竞争的环境不良、规则不合理、方法不恰当、心理不健康,就会导致恶性竞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心理隔阂。领导班子是一个团队的领导核心,班子成员是事业的志同道合者、是实现全局工作目标的精诚合作者,应该心心相印、休戚与共、齐心协力、风雨同舟。但是,竞争关系的存在,给相互之间的心理都会增加压力,尤其是当大家的竞争目标具有高度排斥性时,合作者会变成对手,心理和行为很自然地会产生对立感.这是不以个人的良好愿望为转移的,彼此相处就会有心理阴影,挥之不去,产生心理隔阂。有了这道心理篱笆墙,每当如日升日落般出现竞争目标时,那道影子就会越拉越长。越是有心理的藩篱,越不容易进行沟通,就越容易产生心理误会,加深隔阂。
二是感情疏远。感情是一种真实的、本源的情绪表达,感情的相亲、相近、相融,会令班子成员之间关系亲密、轻松、融洽、愉快。感情的天性是一种单色的东西,喜纯不喜杂,不能包容太多的成分,成分太多,不仅会变色而且容易变质。一般而言,领导班子成员都会非常重视合作共事的缘分,都会非常注意维护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都会悉心地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去做能增进彼此感情的努力。但是,一些相互之间的竞争又是明摆在那里的,避不开、放不下,无休无止,令人十分纠结。即使大家都力图不往心里去,却也是强颜面对,各有心结,难以保持那种坦然、惬意、默契的心境,很容易面和心不和。
三是各自为战。由于竞争的压力,很容易强化班子成员的本位意识,本能地把分工变成分家,只关注自己的职责目标完成情况,为使自己的分管工作有一份好的成绩单,往往会不顾大局、不识大体、不讲情理地争资源,争荣誉,讲条件,只计得失,不重合作。更严重的甚至以邻为壑,造成行为对立,不注意合作和主动补台,对其他班子成员的失误作壁上观、存心看笑话。
四是对上争宠。领导班子成员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加强与上级领导的沟通,争取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都是正当的、合乎情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领导班子成员为了取得相对于其他成员的优势地位,往往超越工作关系、工作原则去讨好、取悦上级领导,利用单位工作资源去巴结甚至腐蚀上级领导,唯上级领导个人意志是从,迎合上级领导的个人偏好甚至个人私利,不坚持工作原则和领导班子集体制定的工作目标、集体做出的部署,不惜牺牲单位整体利益,给整体工作造成国扰,给其他班子成员公正公道处事造成压力、形成阻力。这样的班子成员一旦得宠,其他成员或者心理受挫,或者仿而效之,与上级的关系庸俗化,整个领导班子就有可能放弃工作职责,导致工作目标变异,形成恶性竞争。
五是对下结党。有些班子成员为了追求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个人意见有人应和,除了对上找靠山外,还热衷于在单位内部培植个人势力,对下属尤其是分管部门的下属蓄意拉拢,搞小恩小惠,为他们争待遇、争职位,无功滥赏,有过不罚,败坏单位纪律和管理制度,做个人人情。长此以往,单位内部就会出现团团伙伙、亲亲疏疏、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遵,领导班子议不成事、干不成事,单位风气败坏,局面不可收拾。
六是对外编织关系网。有些领导班子成员为了增强个人竞争实力,还会超越单位和领域范围向外寻求“外援”。他们往往利用自己掌握的领导资源,借助同乡、同学、战友、朋友、老领导、老同事等各种关系网络,进行资源输出,交换关系支持,利用这些外在关系为自己说好话、传名声、提供些稀缺性的领导资源。尽管这些外在关系有时也会对工作提供一些帮助,成为单位有效开展工作的公共关系,但由于其具有浓厚的个人标记,甚至会以公务之名行编织个人关系网之实,冲击单位内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平衡,影响单位按既定规则和正常程序对一些关键事项的公平公正处理。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一旦这种借助外在关系、势力、影响干预单位内部事务的行为形成风气和气候,单位就有可能呈现一种江湖化的局面,瓦解组织体系,丧失组织权威,显规则失效,潜规则风行,外在力量左右单位大局,削弱单位“主权”,领导成员之间的竞争如同江湖争霸,只争个人高低和意气,工作大局和事业目标都会被抛诸脑后,出卖单位利益,单位资源、职工权益和群众利益都会成为某些领导竞争个人权位的垫脚石和牺牲品。
七是相互攀比待遇。有些班子成员把自己享有超规格待遇视作能耐大,在办公室装修、办公用品采购、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等方面追求奢华,纵情个人享受,力求独占鳌头,总想压别人一头,由此引起班子其他成员心理不平衡,竞相攀比,为个人捞好处、比享乐,争抢隐形利益,甚至搞腐败竞赛,造成单位风气败坏,有权者以蚕食公共利益为乐为能,群众怨声载道。
八是相互拆台。一旦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失去了公平正当竞争的基础和规则,形成不良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习气或风气,相互之间就容易失去起码的信任和友善,只论胜负得失,不讲是非情理,底线失守,不择手段,竞争变成内斗甚至恶斗,就会彼此为敌、相互拆台,单位乌烟瘴气,工作一塌糊涂,最后整个班子或烂掉或被集体清理,正应了“相互拆台统统下台”那句话。
第三篇:对政府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合同的法律思考
对政府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合同的法律思考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7-07-28 19:55评论:0
随着国务院和财政部要求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必须在2006年底前对不良金融债权处置完毕的期限届满,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打包转让、拍卖、招投标等方式,从资产公司受让不良金融债权后纷纷起诉原债务人,要求百分之百受偿,此类案件正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资产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时间紧、人手少、面广量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对滞后,买受人“一包暴富”“一夜暴富”时有发生,容易引发重大经济纠纷和社会矛盾,社会舆论、债务企业职工和政府对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加大了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风险和压力,本文仅就涉及到政府机关的不良债权打包转让合同的效力审定与处理路径谈点粗浅看法。
A [对转让合同效力的审查与认定]
资产公司将债务人或担保人为政府机关的不良债权打包转让给企业或个人,该转让合同是否有效?笔者认为,涉及政府机关的不良债权打包转让合同的效力应从是否违反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强制性规定、是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两方面来审查认定。
持有效观点者认为,资产公司通过打包出售方式转让不良资产是常见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动员社会资源参与不良资产处置,为国家政策所允许,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因此,应认定转让合同有效。但是,笔者认为,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关于“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不得对外公开转让”的相关规定,虽然在形式上为财政部下发,但实质上该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是根据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授权制定的,是财政部对不良资产处置管理等规定的细化,其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因为国务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制定,该行政法规明确授权财政部制定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因此,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评判还需要依照财政部的相关规定,违反财政部“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不得对外公开转让”的禁止性规定,实质上就是违反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样会产生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九条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合同不得转让和第五十二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之规定,该转让合同理应认定无效。
持有效观点者还认为,因买受人购买的是不良资产,故其转让价格与原来的价格有较大差距属于正常商业行为,是风险投资,不能因为买受人因此盈利就认为国有资产流失,不应认定转让合同无效。笔者认为,所谓不良资产是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给四大资产公司的逾期、呆滞、呆账三类不良贷款,收回的可能性从零到百分之几、十几不等。受让人从资产公司受让不良资产后,风险与机遇同在,他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甚至实现全部债权,也有可能颗粒无收、得不偿失,这完全取决于债务人的经济状况和偿债能力。但是,债务人或担保人为政府机关的,资产公司转让的则不是“不良”资产,而是优质资产。因为政府不可能发生破产、倒闭的情形,它具有百分之百的偿还能力,最多是时间长短而已。受让人看好的也正是政府的这点偿债优势,有时一个“包”里只要有一笔债务涉及到政府的就能“一包暴富”,起诉到法院往往寸步不让,要求政府百分之百地还本付息,“一案暴富”的故事由此上演。由此可见,债务人或担保人为政府机关的“不良”债权转让合同导致国有资产重大流失、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应认定转让合同无效。此外,资产公司与他人恶意漏估、高值低估或低卖债务人财产、低值评估债务人偿债能力、恶意串通虚假拍卖、虚假招标;资产处置过程不透明,发生内部交易、关联交易的情形,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毫无疑问,当判定转让合同无效。
B [处理路径]
路径一:涉府不良金融债权转让合同发生在资产公司和买受人之间,通常情况下,该转让合同的当事人不会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转让合同的效力。实践中,受该资产转让合同影响最大的是原金融债权的债务人或担保人即政府机关,但是,由于政府机关是转让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他们能否向法院请求确认转让合同无效?笔者认为,虽然转让合同发生在资产公司与买受人之间,但该转让合同的标的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即原金融债权的作为债务人或担保人的政府机关,一旦资产转让行为完成,买受人马上会向政府机关主张债权,因此,尽管政府机关是转让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但该转让行为与政府机关之间存在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在买受人向政府机关主张债权之前或同时,政府机关可以另行起诉,请求法院确认资产公司和买受人之间的转让合同无效。
路径二:在法院审理买受人与债务人或担保人纠纷时,如果债务人或担保人不向法院提出转让合同无效的请求或主张,缺乏合同无效的请求权主体,但转让合同又确实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据最高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中“慎重处理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案件,加强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审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的规定,应当允许法院主动认定转让合同无效。
路径三:对于确实存在重大国有资产流失,而既没有买受人起诉债务人或担保人,又没有债务人或担保人向法院主张转让合同无效的情况,笔者认为,当地检察机关可以代表国家,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遭受损害为由,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此外,法院在审理所有不良金融债权转让的民商事纠纷时,如发现确有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形,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处理,该宣布无效的则当宣布无效;若是发现经济犯罪嫌疑线索的,应当及时将嫌疑线索移送检察机关查处。
来源:江苏法制报
第四篇:政府办××科竞争科室负责人演讲
加强学习
扎实工作
配合科室领导 开展准确高效、全面深入的信息工作 为新形势下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在政府办竞争××科科室负责人的竞选演讲稿
政府办××科科员 ××(2004年9月26日)
各位领导,同事们:
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感谢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次难得的展现自我的机会。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2002年毕业于×××大学,之后在×××就职。今年4月份借调到政府办公室××科,9月才正式成为××科的一员。在××科期间,先后从事协助公文处理、会务筹备等工作,现主要工作是协助撰写区主要领导讲话,开展课题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协助办理公文、会务,以及完成领导交派的其他任务。本人工作特点是:工作扎实深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怕吃苦;同时善于积极同领导沟通工作思路,讲究工作技巧,切实贯彻领导意图;具有创新精神,追求以创新的眼光和方法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备团队意识,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组织开展团队工作。
来到政府办这5个多月里,我对政府办××科的工作由陌生逐步开始熟悉起来,在不断接受新任务,不断挑战的过程中思想进一步活跃。虽然××科的工作还需要我进一步去探索,去掌握,而这次竞争上岗为我提供了难得的展示自我的机遇,我决定把握这次机遇,投身到××科的工作中,毕竟阅历是年轻人宝贵的财
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下级开展工作。有的信息还可能直接得到领导的批示,使信息上报单位得到最及时的帮助。
经济社会发展的及时反映,重点工作的实时反馈。通过全区信息工作者负责、高效的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时动态都会及时反映到区领导的桌面。通过《昨日区情》、《信息专刊》,领导可以随时掌握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包括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去年是环境建设年,《环境建设年专刊》及时反映环境建设工作的实时动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非典期间,信息工作也对领导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得以迅速作出决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沟通上级政府的直接通道,宣传形象的有效方式。××科还积极向北京市信息办报送区情信息,包括市领导关心的科技园区发展动态,政府改革动态等,每年都有一大批信息被《昨日市情》采用。一方面汇报工作成绩,另一方面在难点工作上寻求市领导的支持。汇报成绩有助于加深市领导对××区的了解,宣传××健康向上、快速发展的良好形象,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汇报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市领导的帮助,有助于我区在各项建设工作中摆脱包袱,加快发展。
二、对××科工作的几点设想 增强大局意识,为政治服务。
开展信息工作必须具有很强的大局意识,要牢固树立识大局、顾大局、为大局服务的思想,紧紧围绕全区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开展工作;要坚决贯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求真务实、勤政为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加强向上级领导机关的信息报送,同时不断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从讲政治的高度开展
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要加强基层信息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从事信息工作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杜绝瞒报、漏报、迟报等不良行为。二要开展交流培训,巩固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五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增强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信息工作专业技能。三要强化奖惩制度,继续开展信息工作单位评优工作,对信息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要严格扣除单位信息工作评比中的相关分数,并给予通报。
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业务能力。
政府信息化是当前各级政府改革,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一项必要措施,也是适应新形势,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乡、企事业单位正在逐步完善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工作上网势在必行。一是可以节约大量信息传递时间;二是可以减轻人员日常工作量,以便有更多时间开展深入调查;三是无纸办公,便于实时更新和收集归档。除了开展信息网上报送以外,还要强化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对自己竞争优势的几点认识 具备基础素质,能快速适应岗位转换。
本人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接受能力较强;年轻,精力旺盛,可以胜任加班、熬夜等繁重的工作任务。我认为这样就具备了快速适应新工作岗位的基本条件。
具备业务能力,能快速适应工作要求
从2002年开始,曾多次参与全区各类调研,《科技奥运与××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战略》、《园区高科技企业群体人才队伍状
加强学习,深入实践
我深知自己在政府办公室只是一个小字辈,在组织管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去摸索,也希望各位大哥、大姐多帮助我,我将真诚地虚心地向大家求教,时刻深入实践,并牢记由此得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此外,我还将努力提高文字能力,分析能力,努力学习文件,吃透文件精神,紧紧把握我区的中心工作,写出最贴近发展的、最贴近领导决策的优秀信息。
认清定位,服务全局
这次我竞争的是××科负责人的岗位,如果竞争成功并上任的话,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在干好自己日常工作的同时,协助科长安排好科里的工作,协助科长带领全科人员坚决贯彻政府办公室领导班子的指示精神,维护办公室工作大局,履行好××科的工作职责。主动维护各级领导的威望,深入了解科室同事的心声,帮助同事解决难题,共同提高××科的工作水平。
强化基础,开拓创新
我将不断强化组织管理、岗位技能等各方面基础知识,并结合实际工作,发扬一贯的创新精神,协助科长在部门管理制度上创新,建立和完善部门工作流程,以及岗位管理制度;和部门同事们一道,在具体业务上创新,激发全区信息工作的潜能,更好地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共同开创××科工作的新局面。
严于率己,宽以待人
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干好本职工作,并且时刻为同事着想,决不计较他人的失误,取而代之的永远是赞扬、鼓励和帮助。我将时刻发现他人的优点,用平等的机会让大家都能找
第五篇:近3年内,在参加政府采购和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和不良记录声明函
近3年内,在参加政府采购和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和不良记录 声明函 致衡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郑重声明:近3年内,在参加政府采购和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和不良记录。
特此声明。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
法定代表人活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
日 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