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书推荐之《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好书推荐———《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我们来说,或许迷茫,或许冲动又或许兴奋,这些感情交织在一起渐渐铺成了我们的大学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有喜有悲,大家都希望自己在大学生活中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然而现实往往不那么尽如人意,很多人走进大学在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把握,脱离了高中紧张的气氛在大学这一个相对于轻松的环境下尽有点儿不知所措,这也就是我推荐这本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原因。
这本书是由一位25岁的董事长彪喜写给大学生的,他现在是深圳市鸿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有意思的是这本书不同于东拼西凑的大学生指南读物,这部绝对出于原创的书稿一定能让你耳目一新。这本书是他写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在这本书里没有了枯燥乏味的理论,没有了陈词滥调的说教,作者用真实而深刻的体验让大家重新反思过去、定义未来。
从整体上来看这本书总共有18个小节,每一个小节都归纳出了一个我们在大学生涯当中可能面临或必须要面的问题,比如专业、规划、考研、求职甚至创业。他不但从各个方面阐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自己当时的实际情况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及对大学生的建议,它看上去并不是枯燥的教条,反而像是与我们亲切的交谈,我们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受着他的感化,跟随着他的脚步沉浮也跟随着他的思路思考,规划着我们今后的生活思考我们的人生。我们在这本书中逐渐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位,缩短了盲目摸索的迷茫,它就像是黑夜里的灯塔让我们认清了方向。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记忆犹新的是他说的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这两个的区别绝不仅仅是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而是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得到自己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这是他坚持的观点,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像这样的一些“经典”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展现,一本书读下来确实能使人受益匪浅。这本书也确实很受欢迎,在这本书出版后,彪喜先生陆续应邀前往复旦、浙大、西安交大、中南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做讲座,好评如潮。不仅如此,他还接连收到了超过26000份读者来信。该书的目录与部分内容被网友在各大论坛纷纷转载,用google检索“大学,究竟读什么”,已有超过2040000条检索结果,由此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还有很多25岁的读过此书的人也发表了自己的感言,其中有人说:“这是一部经典之作。太多的大学生被一些看似传统却并非传统的观念牢牢地束缚着,走了一段一段弯路,绕了一个又一个圈子。而这本书将会让你明白怎么主宰你自己的大学生活”。确实,我们需要这样的指导,这本书是献给所有的中国大学生以及关心当代大学生前途和命运的人们的,它的确值得一读。
第二篇:好书推荐——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好书推荐——《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南方日报出版社,作者:覃彪喜
几次看到这本书,也发现这本书曾成了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但始终没有看,直觉告诉我这又是一本说教的、枯燥的书。后来在同学极力推荐下才看的,没想到翻过这后就爱不释手了。发现这本书真的能让我们好好的“读大学”,所以推荐给大家。
我先给大家说说《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章节也就是一名25岁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
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二、人生规划:三岔路口的抉择;
三、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
四、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
五、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六、勤工俭学的辩证法;
七、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
八、互联网:倚天剑与达摩克利斯之剑;
九、恋爱:花开堪折方须折;
十、性:上帝死了,众神在堕落;
十一、考研:痛苦的安乐死;
十二、留学:“海龟”变“海带”;
十三、非统招:养卑照样处优;
十四、毕业:十面埋伏的陷阱;
十五、求职:做人不要太厚道;
十六、骑一头能找千里马的驴;
十七、写字楼政治:白领必修课;
十八、创业:29岁以前做富翁。
经历了懵懂的小学,走过欢乐的初中,熬过黑暗的高中,我终于在这个夏季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心情激动复杂又忐忑迷茫,第一次集体生活,没有负担的学习,不再有父母的唠叨,不会有万恶的月考,一切都变的如此不同。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这种貌似安逸的生活究竟是真正的清闲,还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平静?幽静的校园里一对对情侣亲密的牵手走过,喧闹的网吧中一只只网虫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空荡的教室里总会有孤单苦读的身影,寂静的图书馆中总是座无虚席,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究竟会教会我们什么?
走进大学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我们虽然成为了大学生,但还只是复杂多变社会中的一个普通人。如果颓废的度过四年,一样会被社会抛弃,在走出校门后一无所有,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怎样才无愧于那些逝去的青春,为日后的辉煌奠定基础呢?《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会告诉你。
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我们该如何抉择!该怎样规划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大学不是技校,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我们应该怎样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怎样才能与非大学生区别开来,怎样才不愧为一名大学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会告诉你。
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不怕专业冷门,只怕学艺不精。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对于逃课,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怎样做到既要逃课,又要让老师给高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会告诉你。
学问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会说话,就能减少奋斗三十年……一个人有多少钱并不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所有权,而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使用权……一个人赚的钱,12.5%是靠自身的知识,87.5%则来自人脉关系……三十岁以前靠专业赚钱,三十岁以后拿人脉赚钱……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四个人……那么怎样做人、怎样做好人?《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会告诉你。
读大学,就要读出一种气质,塑造适于自己的性格!
读大学,就要读出一种气度,打造忠于自己的人气!
读大学,就要读出一种气概,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9月份即将开始我们新的大学生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会告诉你:也许有诸多不如意,但我们会懂得四年应如何度过;也许有些忙碌,但我们会懂得在大学应学些什么;也许还有不太适应,但我们会懂得应如何对待生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还会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正等着你去发现、去探索、去感受!《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你,值得拥有!
第三篇:《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之读后感
期末考试临近,但总是静不下心来复习。索性就转移注意力,看点与考试内容不搭杠的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也是早就想一睹为快的书了,这两天终于熬夜加逃课把它看了一遍。颇有一些感触,就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先从考研说起,由于高考失利(在以前的同学看来可能恰好相反),勉勉强强进了这所三流的本科院校,其实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到现在一直没觉得自己与技校生有什么不同,所以开学第一天就按下决心大四要努力考研,离开这个鬼地方!但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决定考研的这个想法虽然没有动摇,但考研的心态决不像之前那样卑微庸俗了.当然我并不完全认同书中所说的把考研说成是“痛苦的安乐死”。但书中提出的一连串疑问确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部分人选择考研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或者规避当前的就业压力。可是,考研真的能规避就业压力吗?如果能,那考研又究竟是不是唯一的或者最好的途径?拿个硕士学位就一定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吗?在用人单位的心目中,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那么大的落差„”
再谈职业生涯规划,大致说来,每个人大学毕业以后有三条可供选择的路:仕途,商界,学术。说实话,一开始给自己的定位是走仕途这条路.但现在看来我是无法踏上这
条路了.学校里,预备党员只会是班长和团支书的事,其他人都先得靠边站.有时突然会发现那些已经入党的学长却个个是打架的好手.原本以为成为学生会一员,能够充分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所以积极参加竞选,一下成了四个部门的干事.当辛辛苦苦完成部长交给的任务时,却发现那些只陪部长胡侃的人得到了表扬,连个小小的院级辩论赛也有黑幕.也许是我本就懦弱吧,受不了这些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我选择悄悄退出.至于学术这条路,我也没有勇气涉足,相信你在看完《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这篇文章(百度一下就能找到)之后会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幸好最近迷上了经济,看了很多有关创业方面的东西,越来越发觉自己比较适合进入商界,也许今后成就不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不过对于做个某公司的部门经理还是充满期待的.说不定哪天心血来潮还会厚着脸皮去准备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的.这些事情不是现在就能立刻敲定的.不过选择商界这个大方向不会改变...书中关于大学生谈恋爱的论述也让我获益匪浅,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感情比较专一的人,至少不会被人说成是花花肠子.但开学没几天,这个想法便被动摇了.虽然也曾向某个女生表白过,承诺过.甚至有段时间天天想她,但发现至少现在在和几个女生成为朋友,哪怕是最最普通的朋友之后,发现已经不在像以前那么想她了,有时一连几天脑袋里
也不会拂过她的影子,这是对她的背叛吗?恐怕不能这样说吧.至少我不会一声不吭的就喜欢上其他人,那样我良心也会过意不去.虽然感觉被某种承诺束缚着,但毕竟是真喜欢她,所以也就没什么委屈的.当然有一天她可能会喜欢上别的男生,背叛了我(可能我没资格称其为背叛,毕竟她没对我承诺过什么),我不会有多少失落感,只会觉的我们缘分不够,所以如果你到现在都没有对你喜欢过的人许下过什么承诺,那我真的会很羡慕你.有句话可以解释我的这种想法: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手难牵.有些时候我们真的不能不相信缘分。属于你的,远隔千山万水她也会来到你的身边;而不属于你的,就算站在你的对面,你也未必会注意到她的存在。这就是我从书中收获的关于爱情的想法.在学长学姐看来可能会很稚嫩,但至少现阶段这个想法适合我.
书中的关于逃课以及勤工俭学的观点比较新颖,大家有机会都可以去看一下,我就不多说废话了.
以上是我看完《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一些感受,讲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但都是真实的感受.
第四篇: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看完这本书我很感慨,因为我感觉这本书是如此的符合我现在的状况,一个初入大学已经有些感觉到迷茫的大学生。在提笔写读后感的时候我思绪了好久,我在想用怎样的一种方式把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终于,我决定以分条列举的方式来阐述我的观点。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这句话就出自这本书的作者。这样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蕴含丰富的信息,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更应该发现自己的志向,也可以说成是兴趣,发现然后为之努力。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有多努力,而是看他是否选择对了,选择对了再努力了就能越走越远;选择错了,即使很努力,也只会使自己陷入死胡同。“从高考结束到大四毕业离校,满打满算也就49个月。你只需要用一张小小的便笺纸,画一个7×7的表格,你全部的大学生涯就在这张不足0.004平方米的小纸片上。看看你的表格里有多少个勾、多少把叉,你就会清晰地知道那些已经永远逝去的岁月是如何蹉跎掉的。”,是的,到了大学我才发现,大学并没我想象中那么美好,不再像高中时那么积极进取了,很多人不再认真读书了,他们花大把的时间用于玩游戏看电影和睡觉。大学的学术氛围也没我想象中的那么好,大家不是在一起讨论这个题或那个题,而更多的是自我颓废。于是,我在想,我的大学生活我要如何过?当我也像作者说的那样把大学时间做个时间表,我发现我已用掉时间表的一排,然后惶恐中,我不想这样或那样地蹉跎我的大学时光。我立志当一名合格的医生,我要做好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于是,我懂得了珍惜时光,要在大学里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做到有毅力,下狠心约束自己,要求自己。“《礼记》中有这么一句话:“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并取得一点点成绩的关键所在。只要是我认定要去做的事情,如果别人付出一倍的努力能够做好,而我却不能,那我就付出十倍的努力;如果别人付出十倍的努力能够做好,而我却不能,那我就付出一百倍的努力。”这是作者的原话,我很喜欢这段话,回忆过往,我记起爸爸曾对说过“我们可以比别人智商低,但是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所谓“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是的,人不可以妄
自菲薄,但也不能夸夸其谈,最好的处事方式:谦虚,就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付出,即使比别人辛苦也要坚定信念一定要达成目标。
“一个人有多少钱并不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所有权,而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使用权。”,“三十岁靠专业赚钱,三十岁以后拿人脉赚钱”,“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四个人。”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作者无疑诠释了这三句话。仔细想想觉得很有道理,拿中国的现状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成功的人大多都是很懂得做人和做事的,累积专业知识然后运用重要人脉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不是偶然的,靠的的是自身的一点一点的努力学习和一点一点地积累关系。不要讽刺别人位居高位或有所成就靠的是关系,死读书和假清高有什么用?一个人和别人相处的好也是一种能力,就像作者所说“学问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是的,在我的认为中,“做人”本身就是一种学问,如果睡不能学好这本学问那么也请不要诽谤那些学的好并且运用地好最终走向成功的人。
用作者的一句话结尾:“大学作为孕育先进思想的摇篮,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所以,衡量一个人读大学读得好不好,不在于看他学到了多少知识和技术,而要看他是否学会了独立地思考,是否训练了批判性思维,是否可以参与到新思想的孕育与传播。”
第五篇:《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中,覃彪喜先生以他的经历经验为基础,用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他对于大学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当代大学生非常关心,甚而迷茫的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了他的建议。读此书时,有惊讶,有欣喜,有怀疑,更多的是一种鼓舞,一种对于自己精彩大学生活的企划与憧憬。
初进大学,最大的感觉便是,我几乎独立了,之所以说几乎,是知道自己在经济、情感上依旧依赖着父母。但是,与以往生活不同,这里有太多自由,考验着每个人的自觉能力,生活能力。初开始虽有小小的兴奋,也滋生着担心,害怕在这种独立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而更多的,是为能自主安排生活,能真正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而活而激动不已。
日子便这样展开,随着对大学一点点深入的了解,开始有困惑,迷茫,面临各种选择。第一个便是对自己专业的审视,身边有很多同学都是被调剂的,我就读的专业也不是我喜欢的,所以了解到可以转专业,就一心想要转专业,后来发现,转专业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首先在学习上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能转的专业也是有限的,名额也很少„覃彪喜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出,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我想,在选择专业时,这个专业的发展及其前景是很受关注和重视的,至于学校,能上一所重点大学,谁愿意念一所二流甚至三流的大学呢,即使个人能力强,有一个好的环境不是更能锦上添花么。读后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到一所大学,不管是否自己曾经心仪的,所获得的和我们先前的努力是大体成正比的,我们应该学着接受,并以新的积极的奋斗姿态开始一段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学习历程。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应该在这个环境中安定下来,不是抱怨,不是后悔,而是开始计划,开始以此为起点向前。然后是正确看待我们所学的专业,诚然,专业根据先前及现在的发展分析,总会得出热门冷门之分,但是真正到我们步入社会求职那一天,情况是不可预知的。这是一种乐观的心理暗示,最起码有助于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此外,覃彪喜先生在他的书中指出,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你的专业„如果是选择学术,冷门专业比热门专业更容易取得成就。也就是说,个人的能力才是最终自己所拥有的最重要的筹码,用人单位说到底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为他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一所名校的名誉,一个热门专业的名号。只要我们有竞争的实力,就无需担心“出身”。
覃彪喜先生还提到我们应该要知道自己想走的是哪一种人生道路,由此才能够做出相应的正确的选择。我想,在这一点上,他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因为虽然如刚才所说,可以放下
非名校,非热门专业的包袱,要看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但是到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我们必须有具体的选择,必须有针对性的为以后打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跳出纷繁的条框诱惑,找到真正有益的途径来走,比如大学里提供了考取各类证书的机会,还有双学位,进修,以及丰富的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但是我们不应当盲目地考证,或者是舍本逐末,过于热衷社会活动而罔顾学习。我认为,我们应当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修正中,找到真正想要的目标,为此找到正确的辅助品,有目标地去培养自己的能力。有了目标才能围绕这个中心解决自己的困惑,比如,我希望将来从事药品行销管理,肯定需要交际能力与组织策划能力,我的专业没办法给予我这方面的帮助,那我就要去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参与竞选,试着组织活动,培养领导能力,同时,要想在其他行销专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我就要找到我的优势所在。如果这个想法在未来一段时间中从未改变,那是否转专业对我来说就不是什么困惑了,因为我所能转的专业于我的打算并无帮助,而且我会反而会因此失去很多课余的有用的时间。但是如果我的爱好正在于能转的专业,并且渴望在那方面有所建树,那毫无疑问我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为自己争取那仅有的几个名额。
在覃彪喜先生的书中还讲到了考研,留学,就业等大学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考研,我一开始也是犹豫不决,感觉难以抉择,身边有很多人说,不考研,想找一份好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有人说,考研就是面对就业难的暂时逃避,出来以后就业由于工资等原因更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覃彪喜先生说考研是痛苦的安乐死,因为对于想拿更高学历作为找到好工作的筹码的人来说,投资更高,风险更大,结果目前来看却往往不如人意。在是否考研的问题上,我意识到,如果以后想在本专业领域从事学术方面的工作,考研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必须的,而如果有其他方面的选择,考研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因为若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那与其他不考研的同届竞争者来说,一份高学历与一份三年的经验就是各自的竞争优势,现在的用人单位多半在招聘中说明有经验者优先,而并非高学历者优先,从中可见用人单位的聘人需求与偏重点所在。
进入大学以后,老师,家长,朋友,常常说起大学究竟是怎样的,有何不同,应该如何对待。听到很多大学生在大学中颓废度日的事件,也有很多人在大学中脱颖而出,能力卓群例子。我也不断地在思考,想知道自己脚下的路到底要怎么走,读完覃彪喜先生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之后,很有感触,覃先生的很多观点尖锐独特,很多建议中肯可行,在一些方面的引导给了我很大启发。正如覃先生所说,大学是我们最后一次系统地、有精力有时间全心投入的学习知识的机会,身在其中,要珍惜光阴,拿更多的时间来充实自己,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以玩乐为主,整日寻思着怎样玩才开心,像一个成长却不成熟的孩子。在大
学里要学会取舍,学会规划,要有一个目标,一种方向,可以不断修正,但不要没有或是盲目变化。覃彪喜先生谈到,大学生相对于职业技校的学生来说,根本的区别和优势在于思维能力,职业技校的学生可以在某一门技术上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但是在处理问题,对待新事物上的能力上,由于大学生们在大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维培养,可以在超出技术之外的范畴内更灵活地解决问题,职业技校的学生们就望尘莫及了。这点也告诫我们不要让我们的思维生锈,有大学这样的平台,就要敢于尝试,充分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新事物的能力。
每个人对于未来应该是有所规划的,只是有的没能够把思想中零碎的片段整理成章而已,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项才艺,以后有很广的交友圈子,希望到更多的地方,有更多的见识,希望生活多彩起来,我能有能力应对各种变化。那对于我来说,学术研究不适合自己,但本专业也有趣起来,这也是我充实自己知识的一个机会,而且在空闲的时间里,我可以培养一项才艺,可以多看书,可以通过兼职等形式存钱去旅行,我在课余时就不会因为迷茫而消沉。除此之外,择业方面,我倾向的就是有挑战的,工作内容丰富的,与人交际的,有一定空余时间的类型,以后,想法可能会随着人渐成熟,世事变化之类的原因改变,但对于我的指导意义是重大的,我需要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有灵活的应对能力,需要改掉患得患失的缺点„
思想指导固然重要,实践行动才是成功之道,在覃彪喜先生的书中所获得的理论启发,我想作为一种帮助,在鲜活的我的大学生活中付诸实现。在此也仅与各位说说我的心得,希望大家的大学生活都能过得充实,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