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静理性去追星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平静理性去追星 “追星”如今已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年轻人的标志。其实“追星”并不是一种好现象,但如果适当的,选择好的“星”做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许多人却 以夸张、疯狂的态度“追星”,不仅没有好处而且对社会也无益。
那些“明星”和我们一样,也是人,不是神。有些人疯狂到为了得到他们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记得电视上报道过,有四个女生太喜欢自己的偶像,但却怕对他不够忠诚、热心,并决定要将那偶像永远留在她们“心中”,便活生生地吞掉了那偶像的照片。那样有什么用?这样就在“心中”了吗?到头来还不是一个个的被推进手术室!那照片有用吗?这样疯狂 地崇拜有意义吗?有的甚至为了偶像而要轻生自己。这种做法实在太恐怖了,扰乱了社会秩序,增加了家人的负担。这样子追星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正因为那些Fans的太过热情,使那些原本和我们一样是工作者的“星”渐渐忘却了自己真正的价值。但有一件事情让我难以忘却。
一次,一个电影明星来到汽车检修站,一位女工接待了他,可那位女工却对他的到来没有任何惊讶和兴奋,这便引起了这位影星的注意,其实那位女工很喜欢他,也爱看他的电影但她却没有像别人那样疯狂、热情。她说:“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我会热情的招待您,如果您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还是一样热情的招待您。”最后她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是啊!这就是明星的价值,真正的价值。他们就
和我们一样,为什么我们要放弃掉自己所有的,去盲目的崇拜呢?下面呢,我就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听说过杨丽娟吗?她从1994年迷上了刘德华,她的父母为了达成她的心愿倾家荡产,而后父亲为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如今,杨丽娟已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随后,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你们知道她的父亲留下的遗愿是什么吗?(互动)他希望刘德华能再见女儿一面,此等“激进”行为,甚至有媒体惊呼,“她不是一个人在追星”杨丽娟事件是个悲剧,过于极端,追星需要一个尺度,要平静理性,不能用生命来做为追星的代价。
读完了这些故事,我想对大家说,真正的粉丝应该是善意的,爱护自己保护自己,心态平和地去追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付诸实际的努力,实现人生每个阶段的梦想,构建和谐幸福的人生!我的演讲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理性追星 作文
理性,都去哪儿了?
当今社会,青春偶像如雨后春笋一般,生于长在青少年们的心中。一些理智还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中,崇拜明星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在我看来,崇拜是不理性的,而不理性则就是不可取的。
崇拜本无错,但也应有个度。有的粉丝千里迢迢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只为亲眼目睹偶像的芳容;有的粉丝为了维护偶像所谓的利益与尊严,在网络上与其他明星粉丝对骂,打口水仗,爆粗口的恶性事件甚至引发警方关注;有的粉丝间之偶像恋爱结婚,伤心欲绝,挥刀自杀;有的粉丝在身上用刀刻上偶像的名字,用自残的方式表达对偶像的崇拜与爱。这些近似疯狂的崇拜,显然超过了这个本应有的度,这些行为举动,不禁让人们高呼,青少年们的理性都去哪儿了?
诚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欣赏的对象,青少年也不非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这种欣赏也不可过热,青少年在心中需要有适当的把握。可对青少年这个群体来说,他们正处于思想框架还未搭建完整的阶段,对崇拜程度有时不能控制,他们需要理性,需要去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观,而不是盲目的追逐和崇拜,那样只会将我们的青少年们拉入深渊,使未来中国深陷泥潭。
现在,媒体报纸报道粉丝们做的“傻事”屡见不鲜。在粉丝见面上,为博得偶像一眼关注而举刀割腕,手起刀落,若不是抢救及时,又有个鲜活的花季生命在人们眼前离去。再如现今最火的电影《小时代》,许多“脑残粉”为里面的感天动地的友情与爱情落泪。而这部电影中的美好的友情与爱情真的如现实生活我们所经历的吗?电影描述的不过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的超现实主义。可在许多观众眼中,这些都成为了他们内心所向往的。
这些崇拜容易让青少年丧失自我,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型之际,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却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青少年作为十年后的中国,若崇拜的偶像将他们引入错误的道路,后果将不堪设想。
未来,是属于年轻的一代。倘若我们的年轻人一味地不理性地追星,就如同导弹失去了目标,轮船没有了方向,火车偏离了轨道。然而真到那时,星光也不在闪耀,青少年会失去自己真正的梦想与人生目标,无法实现自己的认识价值。若真是那样,我们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又将置于何方? 不难看出,理性对于一个正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我们的社会也理应将青少年正确引导,来还中国一个美好清明的未来。
“追星”是把双刃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电视、广播、电脑等媒体已经越来越普及了,通过这些传媒,我们认识和了解许多的影星、歌星、笑星、体育明星等星。自然而然,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追星一族”。学生追星,是利是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谈谈我的看法。
“追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处,又有坏处。
有些时候,追星还是有利的。疲劳的时候听听他们的歌,可以缓解劳累;不高兴的时候看看他们的专辑、视频,可以让心情开朗;无聊的时候也可以看看他们的海报上灿烂的笑容,可以让自己变得轻松愉快。
在大人眼中,偶像是幼稚的、低俗的。小孩子或许不应该有偶像,就算有,也应该是雷锋叔叔、爱因斯坦、马克思这样的伟人。但我不同意,难道新时代的“明星”就比不上旧时代的“伟人”吗?今天,我就要在这里大声宣布:“追星,不仅仅是喜欢,更是为了学习他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但作为学生,我认为追星应该有目的的追,不能盲目地追。
现在有很多人追的“明星”是2010届快乐男声的第三名——武艺,我就是他的“午饭”。武艺,是一个很腼腆、很低调的男孩。有些人喜欢他,并不是盲目的追求,而是去发现他的努力,让他的努力成为自己的动力,把这动力运用在学习中去。还有许多人在追体育明星,比如,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亚运会110米栏的冠军得主----刘翔,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黯然退赛,然而,他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最后又重新站在最高的领奖台。
有些时候,追星却又是不良的。有些人疯狂买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海报、唱片以及专辑,不惜自己仅有的钱;有些人听说自己喜欢的明星要巡回演唱,自己宁可掏光钱包也要跟着去。“追星”成为了时尚,我们班许多同学是随着“潮流”这股风飘动。他们每天都会叽里呱啦的说一大堆永远也说不完的自己喜爱的明星的轶事,追看电视剧,这些都影响了学习成绩。有的“追星族”还有更加极端行为。你们还记得那个疯狂追求刘德华的女孩杨丽娟吗?她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卖房甚至卖肾供她多次赴港寻刘德华。甚至到香港参加刘德华歌友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自己的偶像合照。最后,杨丽娟的父亲由于杨丽娟疯狂地“追星”的行为而跳海自杀。
“明星”是青少年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青少年是需要榜样的,这一点不容置疑。然而,“明星” 是我们自己发现、自己确立的,我们就会去学习去仿效,去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与偶像重合为一,另外,在追星的过程中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能盲目地去追星,去效仿某些人,有的明星在光环的后面也有许多的缺点,我们要学习的是明星们那种奋发进取、不屈不饶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去。
追星——切勿盲目
杨丽娟这件事情诞生之后,以前一直鲜为经传的追星疯狂事件很多都在网上一下子全跳出来,看后着实让我非常吃惊,他们的行为,在常人的眼光里都是不理智的,而杨丽娟的例子,就像把疯狂追星的行为作一次检阅,让所有人见识一下追星危害的一面。
杨丽娟极度痴迷刘德华,还早将他当成是“一家人”,从父母的强烈反对,到父母不得不跟女儿一起疯狂追星,还弄成债台高筑,到现在,为让女儿能再见到刘德华一面,老父以死成全,遗书还要把刘德华骂了个透,将导致他们家破人亡的罪行全赖在他身上,敢说自己不是追星,不是崇拜偶像,实在是可笑可悲。
当然,崇拜偶像不是这个样子,像杨丽娟一家的行为,是盲目痴迷,与偶像见面真的有这么紧要吗,竟然令自己家破人亡,如果偶像是以故名人,下一步要不要自杀去追寻他的灵魂?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追星都是看哪个帅哪个漂亮就把头栽过去,渐渐地将他当成自己的爱人,然后又追随到有他出现的地方,若见不了就恨他无情,骂他没良心“爱侣”也不见见,不就是坐在舞台下某处嘛,走过来不费多少力气,天南地北我也追随你啊。愚蠢的追星族早以把自己活在一个跟明星一起生活的幻想空间里,在大街小巷里发现一些有关明星的蛛丝马迹宁愿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地追寻到底。平时,万一有人在自己面前说那个明星的坏话,不跟那个人打架也得反脸,哪怕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真不明白追星们他们的思想,明星充其量只是影视娱乐的工作人员而已,明星的魅力是影视公司打造出来的,现在中跟普通人没什么分别,而且明星对社会的贡献比不是那些科学家和学者,崇拜明星实在无聊之极。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报道,有些人为了警示年轻人别要盲目追星,在公众场合把刘德华的海报、专辑CD等等当场销毁。这种方法根本起不了作用,问题是出在追星者身上,跟明星没大关系,别说销毁珍藏版的刘德华CD,就算灭了刘德华也不能改变追星者的心态,有时候更是变本加厉。我认为,崇拜偶像四个字已经有点盲目的意思了,欣赏偶像才是理性的爱慕,要喜欢明星,就别喜欢他们样子,要喜欢他们才华,喜欢他们的美德。更要理智地与明星保持距离,因为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当走近的时候,星就没可能比远看的时候亮了。
第三篇:理性追星 主题班会
《我能“追星有理性”》
——“我和我的偶像” 主题班会设计
枣庄七中 梁举昌
活动理念
明星崇拜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渡性行为。初二学生“追星”实际上是“偶像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们对偶像的迷恋和狂热使老师和家长束手无策。简单粗暴的干涉方式适得其反,本课的意图是借助为其营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畅所欲言,对崇拜偶像进行正面引导,引导他们学习明星身上优秀的品质,发现自身优点,像自己崇拜的明星一样,通过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摆正“追星”的心态,明确“追星”的利与弊。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对偶像崇拜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纠正、自我提高。
3、引导学生自我肯定,从崇拜偶像转向对自己的欣赏,将“追星”转换为自己学习的动力。活动准备
1、课前一组滚动图片(至少7类明星)做为情境导入,配以音乐《快乐崇拜》循环播放。
2、学生准备:自己所追“星”的照片、图片或文字资料等,以便课上交流;
3、在上课前每人填写“我的偶像与我”学生单(附后),按照上面的分类分成不同的小组。(提前分好,方便课堂的交流讨论和进行活动)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粉丝大盘点”
1、要求:请说出下列偶像粉丝团的名称。
2、内容: 东方神起 ——仙后团
李宇春 ——玉 米 周笔畅 ——笔 笔(迷)
Super junior ——妖精(E.L.F)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欣赏或崇拜的偶像。他们身上总会有一些特点是我们所向往的,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崇拜的偶像。
二、团体转换阶段:我的偶像我喜欢
小组讨论与交流: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崇拜过什么人,或者说都有过自己的偶像。那么你对你的偶像了解有多深,你又对他(她)喜欢到什么程度? 课前同学们已经填写“我与我的偶像卡”。现在我们是按偶像卡上相同类别的同学组成的七个小组(娱乐明星组、事业成功人士组、运动明星组、专家学者组、伟人组、普通人组和其他组),小组交流时结合探讨的问题:
1、你们小组的偶像所属类别?你的偶像是谁?被推荐宣讲的原因?
2、准备分享的内容应围绕相关问题:
(1)你对偶像的欣赏重点是什么?从偶像身上得到的最大收获;
(2)偶像成名道路或奋斗经历;(3)我们组都采用什么样的追星方式?
(4)你们的相似处?你怎样才可以具备偶像身上的这些特点呢?
三、团体工作阶段:我的偶想我了解 全班分享,选代表发言:
1、请各组同学推荐自己的偶像。把“偶像卡”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例如:我的偶像是姚明,他是一位运动明星,他篮球打的出色;并且他善良、阳光、向上;他的每场比赛我都要观看。
2、偶像背后的故事
同一个偶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点。一个好的偶像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偶像表面的风光,其实在每个光鲜照人的明星背后,都会有许许多多的辛酸经历。为了做到崇拜不盲目、追星不过度。下面我们来请同学分享一下他(她)的偶像背后的故事。
小组代表分享。
教师分享:周杰伦背后的故事
教师小结:明星成名前付出的艰辛、舞台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告诉我们,任何成功都不是轻易得来的,光彩往往是汗水的结晶。无论是娱乐偶像还是社会名人,不凡的平凡人,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其个人的努力和辛勤耕耘。但是,人无完人,偶像也可能存在许多缺点弱点,甚至错误。
3、我们的追星方式
学生结合身边的故事,讨论澄清:
你们组的追星方式有哪些?如果有人说你盲目追星,你认可吗? 追星方式的不同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正面的或负面的)?如何在追星的过程中把握合适的尺度?
4、“偶像热”的冷思考 —— 关于我
我怎样才可以具备偶像身上的这些特点呢?
偶像的内在品质对自己的影响,与现实自我接轨。即爱你更要爱自己
崇拜“明星”是可以的,但更要关注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寻找自己的优势,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在现实自我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专长,建立自己的理想自我。
四、团体结束阶段:交流反馈,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我们的偶像千姿百态,每一位偶像都有他独具魅力的地方,每一位成事成名者都有他成功的理由;我们崇拜偶像的原因多种多样,偶像带给我们的东西也是各不相同。人应该有自己的偶像,但选择怎样的偶像应从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出发;学习偶像身上闪光的品质和感人的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为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而不懈奋斗。要避免盲目(及模仿与从众)崇拜,因为它会误导我们的成长方向。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幻想,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他人的偶像。
2、教师自我开放:向学生介绍自己不同阶段崇拜的偶像。
“追星”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的一种特有的偶像崇拜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经验、看待事物的观念等的变化,我们崇拜的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偶像带给我们的精神动力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完善和确立,到成年之后偶像崇拜现象就会逐渐消退。送给同学一句话:“成长伴有崇拜,理性崇拜推动未来”。
3、用一句话说说本课关于偶像的探讨带给你的感受或启发。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抓住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一些模糊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澄清。课前他们乐在其中的准备工作使得他们在课堂中能够有很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发言踊跃。通过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学会冷静分析“偶像崇拜”的性质,使他们在流行风中把握自己,并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追星背后的真正的心理需要,找到满足心理需求的合理途径。从最后环节的“用一句话说说本课关于偶像的探讨带给你的感受或启发。”就能看到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学生交流时说的都是自己的偶像,表述起来会情不自禁的说到一些学生间常用的“潮流语言”,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意外的问题或教师不懂的语言,教师需有心理准备,并随机应变,才能最终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第四篇:心理辅导:理性追星
总第6课时
我和我的偶像 ——我能“追星有理性”
教学目标:
1、了解与理解
(1)引导学生摆正“追星”的心态,明确“追星”的利与弊。(2)通过活动使学生对偶像崇拜从表面的追星行为到感受明星光环背后的付出。
2、尝试与学会
(1)反思自己在 “追星”方面的现实情况,改正对自己成长不利的追星方式和行为;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对偶像崇拜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纠正、自我提高。
3、体验与感悟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从不同角度看待偶像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自我肯定,从崇拜偶像转向对自己的欣赏,将“追星”转换为自己学习的动力。活动准备:
1、课前一组滚动图片(至少7类明星)做为情境导入,配以音乐《快乐崇拜》循环播放。
2、学生准备:自己所追“星”的照片、图片或文字资料等,以便课上交流;
3、在上课前每人填写“我的偶像与我”学生单(附后),按照上面的分类分成不同的小组。(提前分好,方便课堂的交流讨论和进行活动)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粉丝大盘点”
1、要求:请说出下列偶像粉丝团的名称。
2、内容:
东方神起 ——仙后团
李宇春
——玉
米 周笔畅
——笔
笔(迷)Super junior ——妖精(E.L.F)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欣赏或崇拜的偶像。他们身上总会有一些特点是我们所向往的,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崇拜的偶像。
二、团体转换阶段:我的偶像我喜欢
小组讨论与交流: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崇拜过什么人,或者说都有过自己的偶像。那么你对你的偶像了解有多深,你又对他(她)喜欢到什么程度?
课前同学们已经填写“我与我的偶像卡”。现在我们是按偶像卡上相同类别的同学组成的七个小组(娱乐明星组、事业成功人士组、运动明星组、专家学者组、伟人组、普通人组和其他组),小组交流时结合探讨的问题:
1、你们小组的偶像所属类别?你的偶像是谁?被推荐宣讲的原因?
2、准备分享的内容应围绕相关问题:
(1)你对偶像的欣赏重点是什么?从偶像身上得到的最大收获;
(2)偶像成名道路或奋斗经历;
(3)我们组都采用什么样的追星方式?
(4)你们的相似处?你怎样才可以具备偶像身上的这些特点呢?
三、团体工作阶段:我的偶想我了解 全班分享,选代表发言:
1、请各组同学推荐自己的偶像。把“偶像卡”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例如:我的偶像是姚明,他是一位运动明星,他篮球打的出色;并且他善良、阳光、向上;他的每场比赛我都要观看。
2、偶像背后的故事
同一个偶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点。一个好的偶像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偶像表面的风光,其实在每个光鲜照人的明星背后,都会有许许多多的辛酸经历。为了做到崇拜不盲目、追星不过度。下面我们来请同学分享一下他(她)的偶像背后的故事。
教师分享:周杰伦背后的故事
教师小结:明星成名前付出的艰辛、舞台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告诉我们,任何成功都不是轻易得来的,光彩往往是汗水的结晶。无论是娱乐偶像还是社会名人,不凡的平凡人,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其个人的努力和辛勤耕耘。但是,人无完人,偶像也可能存在许多缺点弱点,甚至错误。
3、我们的追星方式
学生结合身边的故事,讨论澄清:
你们组的追星方式有哪些?如果有人说你盲目追星,你认可吗? 追星方式的不同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正面的或负面的)?如何在追星的过程中把握合适的尺度?
4、“偶像热”的冷思考 —— 关于我 我怎样才可以具备偶像身上的这些特点呢?
偶像的内在品质对自己的影响,与现实自我接轨。即爱你更要爱自己 崇拜“明星”是可以的,但更要关注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寻找自己的优势,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在现实自我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专长,建立自己的理想自我。
四、团体结束阶段:交流反馈,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我们的偶像千姿百态,每一位偶像都有他独具魅力的地方,每一位成事成名者都有他成功的理由;我们崇拜偶像的原因多种多样,偶像带给我们的东西也是各不相同。人应该有自己的偶像,但选择怎样的偶像应从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出发;学习偶像身上闪光的品质和感人的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为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而不懈奋斗。要避免盲目(及模仿与从众)崇拜,因为它会误导我们的成长方向。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幻想,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他人的偶像。
2、教师自我开放:向学生介绍自己不同阶段崇拜的偶像。
“追星”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的一种特有的偶像崇拜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经验、看待事物的观念等的变化,我们崇拜的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偶像带给我们的精神动力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完善和确立,到成年之后偶像崇拜现象就会逐渐消退。送给同学一句话:“成长伴有崇拜,理性崇拜推动未来”。
3、用一句话说说本课关于偶像的探讨带给你的感受或启发。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抓住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一些模糊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澄清。课前他们乐在其中的准备工作使得他们在课堂中能够有很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发言踊跃。通过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学会冷静分析“偶像崇拜”的性质,使他们在流行风中把握自己,并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追星背后的真正的心理需要,找到满足心理需求的合理途径。从最后环节的“用一句话说说本课关于偶像的探讨带给你的感受或启发。”就能看到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课最大的优点是关注学生。在辅导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欣赏的偶像给予肯定,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明星们成功的原因上,明白他们之所以成为明星,是其不懈努力、积极进取的结果;让学生明白追星的本质是要“追”积极的方面,学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发现自身的优势,塑造积极的自我,达到了自我实现的目的,从崇拜中获得了力量。
在小结部分教师做了一个自我开放,谈到了自己年轻时“偶像崇拜”的变化过程,既接近自己,又很好的表达了同理心,让学生感觉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教师创设课堂上的开放、温馨、宽松的氛围,有助于同学们无拘无束地真情流露,成为了学生难忘的快乐课堂。
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学生交流时说的都是自己的偶像,表述起来会情不自禁的说到一些学生间常用的“潮流语言”,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意外的问题或教师不懂的语言,教师需有心理准备,并随机应变,才能最终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第五篇: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追星应理性
【热点背景】
近日,中国民航大学的学生陈某可谓是惹火烧身,只因他吐槽了一位C姓明星的微博。
该明星微博内容为“染个黑发当700万福利怎么样”,学生陈某认为染黑发不能算粉丝福利,故吐槽该明星为“神经病”。让陈某意想不到的是,其一句随意的吐槽,却引起了明星粉丝的声讨。粉丝认为陈某侮辱了该明星,要求他道歉,一些狂热粉还人肉出了学生陈某的照片、学校等个人资料,并在微博上@其学校,更有甚者将陈某的照片做成了遗像,发在了微博上。学生陈某迫于压力道歉并删除该条评论。C姓明星自始至终未发声。
【题目预测】
近日,某学生只因吐槽一位明星“神经病”被其粉丝声讨,还人肉出了该学生的照片、学校等个人资料,并在微博上@其学校,更有甚者将该学生的照片做成了遗像,发在了微博上。而该明星自始至终未发声。对此,你怎么看? 【题目解析】
粉丝维护偶像形象本无可厚非,但过度维护则属于网络暴力,理应加以纠正。该大学生随意吐槽他人“神经病”确实是不礼貌的行为,理应对该位明星进行道歉。但粉丝们人肉该大学生的照片、学校等个人资料,甚至将该学生的照片做成了遗像发到网上更是一种网络暴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几个自己崇拜的人,他们可能是科学家、作家、歌手、演员等。维护偶像的形象是粉丝的责任,但是粉丝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理智为前提。粉丝的行为不仅代表了个人,还关乎你偶像的形象以及所处的粉丝团体的形象。部分粉丝那些非理智的行为,看似是的对偶像形象的维护,实则是伤害。一些粉丝们要抛弃自己狭隘的心态,向外界展示出自己的高素养,才是对偶像的维护。作为明星对这样的事件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面对粉丝们的不理性行为,明星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更是对粉丝们不良行为的纵容。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觉得明星、粉丝、大众都应该严格要求自我,共同努力。
第一、粉丝追星应理性。作为偶像的粉丝应从偶像的身上汲取一些正能量,多学习偶像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呵护,对工作的尽责,对业务的专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是对偶像的维护。第二、明星应该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积极引导粉丝。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粉丝的行为。对于粉丝的非理性行为,更应该及时劝阻,积极引导粉丝传播正能量。
第三、广大人民群众也应该对自身的行为负责。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礼貌待人,多换位思考,不应盲目指责他人,为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