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台州中考作文题目解读(本站推荐)
2014年浙江台州作文题目解读
题目1:_______过得太快;题目2:_______原来还在。请在两题中选择一题进行写作。七心作文专家李永清解读:
中考作文越来越偏向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写作的方向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变,从过去的做个什么人、做些什么事情逐渐过度到如何做个这样的人和如何做这些事。这一变化,从给出题目中的个别字词当中可以发现。要抓住写作要点,学生需要认真品读题目,弄清楚命题的意图,才能正对性地作文。另外一点,要重视的是,作文不可能脱离我们生活的现实,一定要在现实中找对应的现象,这样文章才具有时效性,才具备时代特色,更好的体现文章的价值。
台州给出了两个补题作文题目,任同学选择,从命题的角度,大大降低了难度,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题目为文。仔细品读台州这两个题目,其实都是一些常规性的老话题。我们先来审读一下第一个题目:_______过得太快
仔细品读,题目有几种补题方法。
一、补人生、时间、岁月、青春等。充分理解题目中的“太”字。写作思路可以侧重两点:一是表示警醒,告诫。时间飞逝,一定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要明白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好好的把握现在,才能创造幸福的未来。完全可以写一些珍惜和充分利用时间的故事;二是表示遗憾和悔恨。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就过去,回顾来路,一路是遗憾,此时顿觉时间的珍贵,可是已经晚了。告诉大家,不要总是躺在过去的回忆中叹息,而要总结失败的经验,今天启程,把握好明天。可以通过某人消磨时光而后悔的故事。
二、补思想、观念、形势等。一切总是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匆匆从我们身边走过。时代的变化是日新月异,要时刻改变自己,不落伍、不掉队。既可以写赶不上形势的人与事,也可以写紧跟时代步伐的人与事。
三、补快乐、幸福、痛苦、坎坷、挫折等。快乐总是短暂的,痛苦总是漫长的,这只是一种感觉。快乐与幸福不是成功之后的喜悦,应该是一种经历和过程。通过补题为文,要告诉读者,什么是幸福和快乐,怎样享受幸福和快乐。同样要如何去看待痛苦、坎坷与挫折,只要心中有理想和愿景,这些都是暂时的。其实在经历痛苦、坎坷与挫折的过程中,我们享受这坚强、拼搏和努力带来的幸福与快乐。这一话题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只要把握住正
能量的传递,文章就好做。生活中这样的人与事很多。借用绍兴的中考作文,也许自己就是“那一束阳光”哦?
第二个题目:_______原来还在仔细品读此题,无论是写作主题还是选材范围比前一个题目更加广。要写好此题,必须抓住关键词“原来”,对于这一词语的理解是关键。很多同学对于词语的解释含含糊糊,导致自己对题目题意理解不清,就很难把握题目的命题方向。在有些题目的审读上,关键词语的解释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充分体现出了同学们对于字词的掌握水平。
在词典里,“原来”做如下解释:①开始的时候;从前。②起初的;没有经过改变的。③表示发现真实情况。
结合以上解释的三层意思,我们可以做对应的补题,确定相应主题。
这里可以补人、物、事、景,也可以补一些灵魂、精神、信念、追求、理想、爱心、毅力、恒心等等。当让也可以补幸福、快乐、微笑等。不管这里补什么,都是表示一种经历之后的醒悟、领悟、懂得、明白、发现等,也是一种没有料想的惊喜、感悟、感叹和震撼。
补题举例:
《风景原来还在》、《妈妈的微笑原来还在》、《那片蓝天原来还在》、《思念原来还在》、《童年的梦想原来还在》、《小学的记忆原来还在》、《拐角的叮嘱原来还在》、《雷锋的精神原来还在》、《人类的杀戮原来还在》、《小草原来还在》、《他原来还在》......
第二篇: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5年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了,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选在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
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要求:
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七心作文专家李永清解读:
详读材料,通观题目,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写作指向更加明确。
比较三个题目,从第一印象上看,第一个题目偏向于记叙;第二个题目既可以写记叙文,又可以写议论文,权重相当;第三个题目偏向于议论,这就给同学们有了一个文体上的选择余地,擅长于写记叙文的同学就可以选择第一二个题目作文,擅长于写议论性文章的同学就可以选择第三个题目。尤其是仔细品读第一二两个题目,给予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更易于发挥。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如果不看写作要求,让大家发挥想象来写此文,这个题目完全可以写成一篇生动而富有哲理意味的童话故事,以“我——就是种子”为主人公,写我在成长路上的故事,一方面可以写形形色色人的说辞,一方面感恩于小男孩的默默坚持,为了给我的小主人一个坚持之后的希望,在“我”弱小的心灵里然燃起《花儿再小也要怒放》、《是种子也要发芽》的信念。大家要注意,这里说的是“要怒放”、“要发芽”,而不是“会怒放”、“会发芽”。前者是“我”内心强大的表现,有动力,有激情,有希望。而后者只是一种可能,没有了小男孩这样的坚持,没有必要的条件,就不一定怒放和发芽。
但是,结合写作的具体要求,童话故事的写作形式,就得放弃。根据要求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这里的自己很明确就指的是正在参加中考的一位初三学生。那么题目中的“我”就必须是现实中的“自我”。阅读材料,我们看到了小男孩子在这件事情上的坚持,面对那么多人的说辞,他永不放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始终如一地小心呵护着种子,最后“坚持有了希望”,“坚持有了成果”。很好的印证了“坚持就是成功”的生活道理。那么结合同学们的实际,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们也经历类似于材料中小男孩这样的事情,我们正在经历小男孩的经历,我们即将经历小男孩的经历。因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分别来做文章。
一、可以写过去自己曾经“坚持”的一件事情,面对风言风语,面对冷嘲热讽,面对种种的困难,我始终有一个不灭的信念,支撑这自己走了过来,这正如种子和花儿所想:“是花儿一定要要怒放”、“是种子一定要发芽”。
二、可以写自己当下所面临的选择。对每一位同学来说,中考是人生路生的第一个选择点,面对这样一次人生的选择,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会给我们提出很多建议和意见,我们是言听计从呢,还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做出自己的选择呢?无论是上普高或者是上职高,将来考大学的机会都有很多。不管怎么选择,始终要坚持这样一个信念:是金子总会发光。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6月10日在宁波各媒体刊发一则新闻——《宁波一专科生被国家级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新闻报道的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胡涛涛如何被轻合金紧密成型国家工程中心聘为研究员的事,这个连博士生甚至博士后都望而却步的职位,一个高职学院的专科毕业生能经过层层考核,没有真本事能行吗?同样,从他的学习经历,我们也看到了年轻人睿智,聪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即将走向下一个人生的阶段。从现在开始,就要种下“坚持”的种子,要像材料中的小男孩一样,给自己做个合理的规划,剥去过去一切稚嫩想法,在人生的新阶段,走好每一步,走实每一步,迎接人生路上的另一个新起点和转折点。展望未来,心中要充满着希望和期待,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就要坚持,努力,永不放弃。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
正因为有了种子发芽之前的种种言论,才有了种子真发芽之后的种种说法。本题目就是要同学们结合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作文。
一方面可以写故事,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经历,巧妙地将材料故事和现实生活故事对接,对人物形象进行巧妙的加工处理,让人物在故事中承载一定主题任务。在审题思考时,同学们可以将此题目稍作放大,就不难看出此题明显是“......以后”补提作文的变题。这样一来,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很多类似的题目:《考试以后》、《成功以后》、《获奖以后》、《失败以后》等等。不论写什么事情,怎样写,都必须把握好一个正能量的主题:坚持就是胜利。
当然可以结合材料,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种子发芽之后的反思。一方面要谈坚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批驳那些只说不做,或者没恒心、没毅力的行为和思想。凡事都有一个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就像种子发芽一样,你不能指望今天种明天就让它发芽,它有个能力蓄积的过程,只有孕育到一定程度,它自然就会发芽,一切急于求成的思想都要摒弃。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当然,我们更要批评那些光说不做的假把式。有些人事情总是挂在嘴上,说东道西,行动不来。不亲自去种,怎么会知道种子会不会发芽?不浇水除草,种子怎么能发芽?
总之,要想让种子发芽就两步,一是要果断地种下种子,不能怕不发芽而不种;二是要精心地呵护,及时浇水、除草,也不能因为怕不发芽而扔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做人一样,做事亦如此!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这是一个非常常规的议论性题目,本题目就是由“由
想到的”补提而得,减少了一个补提环节,更加方便同学们的写作和发挥。
材料中有这样几个人物形象:妈妈、爸爸、哥哥、小男孩。在小男孩种胡萝卜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和哥哥没有帮到一点忙,从材料内容看,似乎是在不断打消小男孩子的决心。从材料中不难发现,爸爸、妈妈和哥哥的言语并没有对小男孩产生任何影响,对于他们的话,小男孩根本就没有理会,只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有些人的负面言论反而会激起正面的效果,从材料的表象来看,并没有这样的激发效果,而是小男孩自从种下这颗种子之后,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断定一定会成功,正如材料中所说“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是信念成就了他的成功,是坚持成就了他的梦想。同时,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到小男孩处事的心态非常沉稳,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反过来想想,爸爸、妈妈和哥哥应该站在正面的立场上,给予小男孩鼓励和支持。从做人做事的角度而言,对爸爸、妈妈和哥哥尽一言,在别人成长的路上,不妨能做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也许这样会更好!
因此,就本题目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反思,一是从爸爸、妈妈、哥哥做法出发谈想法;二是从小男孩的角度出发谈想法,就事谈观点,事不同,对待的方式就不同,在有些事情上,要能听得别人的建议。只要能全面把握正能量的主题思想,文章一定会得高分。
第三篇:解读2012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
解读2012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少年风采”
今年北京市中考的作文题目如下:
23.“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应该说,今年的作文题目较之去年的“日积月累”难度下降了不少。相信绝大多数考生看了这个题目之后,都会心中窃喜。因为这类以写人为主并且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或者个性特征思想品格的记叙文,同学们在平时都写的不少。
本博对这个作文题目的解读如下:
1、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所写人物为少年(即“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既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者群体。
2、根据“少年风采”这个标题,在确定叙述人称时,既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我们”;也可以用第二(你、你们)和第三人称(他、他们)。
3、文章的内容和重点是“风采”二字。即:展示人物某方面的风采。虽然作文材料上对风采的解释是“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但在写作时,重点突出的应该是人物的“精神风貌”,而对“美好的仪表”这一点,可以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点到即可。
4、文章的主题应该是歌颂或表现人物某些或某方面(几方面也可)的个性特征及思想品质。励志类情感类的主题均可。这个主题当然要通过事件来突出。可以一件事也可以多件事。
5、文章的结构既可以采用横式结构(通过写几件事或者几个生活片段画面等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的风采)也可以采用纵式结构(通过写一件事表现人物的风采)。
6、从中学生的写作实际来看,以第一人称(我)写自己真实的情感经历(父母情,师生情、同学情等),写自己拼搏、奋斗的过程等应该更适合一些。
7、从中考拿分这一点来看,如果能够通过不同的场景或事件展示出某一群体的风采,可能会效果好一点。
第四篇:中考模拟材料作文题目解读
材料作文题目解读
1.这则材料,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讲的是一个故事,后一部分是对故事意义的揭示。两者内容上非常统一。因此这篇材料的立意指向是比较显豁的。
2.材料开头就介绍了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并提出问题:“它是谁研制的?又是如何研制的呢?”然后介绍这种坦克的独特的研制过程:研制坦克的人找的合作者居然破坏坦克的专家,正是后者不断发现坦克设计上的问题,才使得研制这不断改进,并最终成功。材料的最后,分析原因:“只有有了强有力的对手,自己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3.作文的提示语是“乔治·巴顿的成功给了你怎样的启迪”。我们的作文要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巴顿是在舒马茨的帮助下成功的,而舒马茨的工作正是找巴顿的缺点,扮演他的对手。我们要思考对手在成功过程中的作用,所以文章的立意应该是“强有力的对手有助于成功”或“有时候,成功离不开强有力的对手”等。从而进一步思考中心论点成立的原因。如“强有力的对手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的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强有力的对手可以帮助我们针对性地分析问题”,“强有力的对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途径、策略等)”。
4.对手在现实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从个人到集体到国家,从人类到动物植物都有各自的对手,我们只要打开思路,材料是很多的。
附:作文题
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开始用M1A2型坦克装备部队。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是目前世界上最坚固的,可以抵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00公斤的打击力量。它是谁研制的?又是如何研制的呢?
乔治〃巴顿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他接受研制M1A2型防护装甲的任务后,立即找来一位“冤家”搭档——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舒马茨工程师。两个人各带一个小组,乔治〃巴顿负责研究坦克的防护,迈克〃舒马茨负责研究对坦克的破坏。
刚开始,迈克〃舒马茨轻而易举地就把乔治〃巴顿的坦克炸个稀巴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治〃巴顿不断地修改设计方案、更换材料,终于有一天,迈克〃舒马茨使尽浑身解数也破坏不了坦克了。于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在这近乎疯狂的“破坏”和“反破坏”的试验中诞生了,两个人因此同时荣膺了紫心勋章。乔治〃巴顿的成功,堪称武器研制史上的奇迹。
乔治〃巴顿事后曾深有感触地说:“尽可能地找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事实上,问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只有有了强有力的对手,自己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知道问题在哪儿,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乔治·巴顿的成功给了你怎样的启迪?请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第五篇:2014年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4年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目解读
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七心作文专家解读:
生活处处有作文,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想象和联想的脑袋。及今年杭州的中考作文题目是一个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作文。仔细阅读材料,不难看出,命题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社会认知,还从另一方面,告知大家要关注生活的细微变化以及被越来越重视的自然话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命题:
一,社会认知关系
在理解这一主题时,一定要注意,切记大谈特谈理论化的“人际关系”,细细品读材料,这里的人际关系不是我们社会学科里指导的人际关系问题。而是一个人做人的素质和品格问题。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一定要与别人打交道。如何与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应试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也是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素质。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要能将心比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凡事都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遇事不能只想自己而不顾别人。也就是说,做人要大度,要有宽容和包容知之心。要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
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人与社会之间,再到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应该有这样和谐、温暖的“自然”关系。这不仅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程度的表现,也是人类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与这一主题类似的话题有很多,如:和谐、理解、沟通、桥、窗、宽容、大度等等。
关注自然类
在说这一话题时,我们先来看看去年江苏高考的作文题目: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支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这一材料充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命题,折射环境保护无小事。人类的各种活动对自然不断地造成影响。今年杭州中考题目从一定程度上不仅告诉我们人际关系的奥秘,也潜在的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生养万物的大自然,人类永远都不应该妄自尊大,千万不能被贪欲和霸权迷失了心智。在大自然的漫长历程中,人类还处在摇篮里。印度洋的海啸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也给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汶川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都是自然像人类发出的警告。在大自然的生态中,人类其实只是很小的一环,我们将自己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相互争斗,可是在大自然的愤怒之下,我们终于有机会搁置争议,共同思考今后的生活。面对一场场灾难,我们人类能否有所醒悟。
我们要明白:我们只有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才会善待人类。这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永恒话题:人与自然的和谐。
个人成长类
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之外,也暗含着一个人的处世为人的品格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不可避免要与他人交往,我们的言行举止或多或少会对别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人总爱在公众场合我行我素,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有些人习惯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人习惯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是自私的表现,这也是一个人素质底下的表现。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能总觉得与他人无关。每个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与世隔绝,即使与别人不交到,但生活圈子之类,必然会产生相互的影响。就如材料中所说:“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要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就要乐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要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