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般选择只留精神读《生命中的五样东西》有感
万般选择,只留精神
读《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有感
打开时间的长卷,谁没有经历过选择?两袖清风与脏钱万贯,这是选择;坚强不屈与背信弃义,也是选择;舍生取义与见利忘义,更是一种选择……这篇《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为我们讲述了作者数次艰难的抉择。
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最爱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然后一次次除去与其他相对较不重要的,经过内心一次次痛苦的挣扎,作者涂掉了鲜花、水、空气、阳光,只剩下笔,这样数次的抉择,让作者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真爱——笔。而我们又何尝不需要这般选择呢?
选择脏钱万贯的人,舍去了正直,只取了利益:选择背信弃义的人,舍去了坚贞,只留下自私;选择见利忘义的人,舍去了正义,只剩下了欲望……
作者选择涂掉鲜花,因为鲜花带着奢侈,只是物质上的满足;作者又涂掉了水和空气,因为水和空气只有生命,无碍精神;作者最后涂去了阳光,留下了笔,因为那只笔里有作者的理想和希望,比阳光精神内涵更丰富。
惜古时包拯,恪守正直,为国出力,拒绝了多少金银豪礼,叹现代鲁迅,以笔为枪,批判腐朽,阻拦了多少铜臭之物……
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古往今来,多少贤者、义者,或为后人所敬,皆恪守精神;又有多少贪者、愚者,或在断头台上痛哭流
涕,或被后人千般唾骂,仍只谈利益,忘却精神。
我今日写此感,意在告知天下:面对万般再艰难、再痛苦的选择,管其物质条件多诱人,必要留住精神。反之,必将后悔终生也无用。
第二篇: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偶然化的存在,我们活在世间的人的选择都不能保证其必然,所以每一次选择无非只是更深的痛苦。目标只能使
人们变得庸俗。人们仿佛在一个永劫不复中不能自拔,而又不知所措。然而米兰昆德拉也不过是他所描述的人中的一分子而已。他发现了所谓的媚俗。正如王小波也曾说过:“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然而发现不等于解决,而只是陷入更深层次的痛苦而已。所以米兰昆德拉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向着生命发出疑问:“非如此不可。” 的确一切事情总结起来也不过就是:“非如此不可”。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疑问,深刻到只能用行动默默地回答。
而生命中看似复杂严肃,实际只要翻开过去的扉页,我们可以发现,让我们无比沉重不是多么重大的事情,而恰恰是那些轻轻的事情,那些宛若鸿毛一般轻,却又压得我们难以承受,这便是我们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而”轻“的另外一个意思又意味着遗忘。文中女主人公说:“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生命的本来就是由一些碎片构成,只有记忆把这些碎片构成的统一的存在。我们的所有感情,不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是在回忆中展开的。假如一个人没有记忆,那么世界对于他来说无所谓好坏。纵使他也会流泪或者微笑,但是这不过是一个动物体本能的反应而已,谈不上情感,更是与快乐无关。而遗忘则代表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即对于生命的背叛。这种背叛是建立在世界对于存在者的背叛之下的。没有哪一个人不想追求幸福,但是我们总是在过去与未来之中追求,似乎在我们看来幸福不会存在于当下。
许多哲学家都劝人们要活在当下,但是这不过是一个理想状态罢了。换言之人永远也不可能活在当下。柏格森曾经说过:”时间的不重复、不间断性保证了生命的存在,生命一场自我的绵延。”所谓绵延,必定是向前的,就如意识流的水一样在流淌。“向前”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
而当不断地向前时,我们发现生命似乎成了无数的碎片,为了保证完整性,我们只能用记忆将其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东西。这不经意间我们得到了一种体验,是在回忆之中的快乐感。当然回忆也会有痛苦,但是整体来说快乐大于痛苦,而痛苦也不过是必要的痛苦。因此遗忘便意味着对于一切的背叛,这种背叛绝不亚于结束生命。
至于无非背叛的记忆之中,最轻的便是人类的爱。的确“爱”是一切最轻中的轻,但是却又恰恰是它,让我们生命变得沉重。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一句总领全文的话:“这世间没有比爱更难的事了。”小说中费尔明娜与阿里萨、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的爱情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阿里萨一生也似乎记住了那句“我唯一对于死亡的恐惧便是不能为爱而死。”虽然他与无数女人在一起,但是最终一生保持着对于唯一深爱的她灵魂深处的爱意。马尔克斯曾经说过这是他写过最好的书甚至超过了《百年孤独》。的确孤独仅仅“百年”而已,但是“爱”似乎不能给予一个时间的长度。这是爱与其他东西相比他所具有的“不可承受的重”
然而爱也是轻,无限的轻,轻到我们活在爱与被爱之间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爱是什么 ?”马尔克斯同样问道:“爱究竟是灵还是肉?”
若只是肉体便是无限的轻,若是灵魂便是无限的重。若是生便是无限的重,若是死便是无限的轻。
中国所有的爱情故事是世界上最唯美的,也是最轻的,但是这份轻缺让人感到无比的重。不论是传说的白蛇许仙,还是现实中的唐婉与陆游都以悲剧结束。人们常说中国人喜欢大团圆,但是在爱情方面中国人似乎最喜欢悲剧化生的空明美。用凄惨成就同情,用同情让世人感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们总习惯拿生命与爱作比较,似乎在比较中才能得到对于爱的重要性的诠释。中国人更是喜欢用轮回演绎爱情,所以今生今世变成了三生三世,此岸变成了彼岸。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死生。”人们喜欢彼岸花的超脱于唯美,常用它代表美好之物。佛经中曾说彼岸花是一个叫彼的与叫岸的相爱触犯天条后,玉帝为了惩罚他们,故意让彼此变为花叶,永世不得相见。佛陀路过此地,看到后虽然深有同情,但是也无可奈何,便将其带到彼岸,此后便称为彼岸花。
传说本不可信,可是突然发现时间很唯美的东西往往都与悲剧相连。彼岸花自然也未能例外。如果是两情相悦又无规则相阻,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它只能成为大多数流入庸俗,不单是彼岸花,像中国的许多传说,如《白蛇传》《梁祝》他们所演绎的主题都是在悲剧中体现至死不渝。人们往往被这些故事所倾倒,
第三篇: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初看书名就油然而生一种肃穆的感觉,不由得端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它来翻阅。此书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散文化地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别让我感触良多: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
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觉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被迫呆在第九个男人的身边——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过两次离婚的男人。后来,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会让某一个人拥有一切旁人所羡慕的东
西,作者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然而她谁都想要,同时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作者要传达的爱情观。然而,我不懂爱情。我以为,爱
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你所喜欢的一切特质。你必须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作者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一直在思索着生命为什么要存在,为了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思维的一种无理
取闹,但却让我为此困惑了很久,我尝试着做改变,但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被当在了“深入探索”的门外,一直没真正的弄明白,所以还若以前,一样的困惑,一样的生活。自然,有了一些感悟,从中感觉到,茫然的状态多了,生命变得会更加的沧桑和脆弱,如果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多了些犹豫,那么坚强的人也会懦弱,而从未没有成就感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从不会体会到坚强毅力的重要性,而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没有了那种胜利喜悦的领悟,让我倍感压力中,觉得对生活的空
寂。于是,去积极的寻求一种信仰,去弥补心灵随时出现的道德弱化,或者思想的挣扎,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以填充空余时间带给的凌乱,但生活还要生活,所以一直改变生活让之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正目的,生活着,探索着,这就是人生最终经历的过程。继续行进,不管是怆然,还是平坦,都是一种阅历,而阅历中感悟到的,会增补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而在强调这意义时,人更应该多尝试寂寞带给人生的享受,而不只是充满“色彩”的部分才是向往之所在。曲折会让人柔韧,这才能让人曲伸自如。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不仅是对生
命状态的提示,更是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生活,让身上的重量把我们压得更低,更贴近大地,即使这样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让我们感到辛苦。但是,在这个旅程中,我们我们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学会了从容面对责任。在一个接一个的窘境面前,我们渐渐成熟。也许不应该在“轻与重”当中选择什么,但是在人生态度以及原则面前,我们就要在“轻与重”当中作出选择。
英语学院教育1001
侯静
第四篇:作文 做生命中的“强者”——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匆匆几十载,有的人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看可以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没有随着时间而流逝,作文 做生命中的“强者”——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多个挑灯夜读的晚上,我捧着《鲁滨逊漂流记》,历经了一段生活的辛酸与坚韧,品味着鲜活人生的起伏与坎坷,我更加深刻地感悟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本书曾激励着几代人走过了平凡而又无悔的一生,也将深深地鼓舞着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奋发前进。
合上书本,回想着《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段落,它是那样跌宕曲折,感人肺腑,使人经久不忘。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整本书中,记叙了一个名叫鲁滨逊、克鲁索一生的离奇遭遇:鲁滨逊是一个热爱航海的人,他曾经为了航海探险,出逃去赫尔,成为过萨利战船的奴隶,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喜欢的航海探险。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他流浪孤岛的一次航海生涯。在这次航海中,主人公乘坐的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都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沙滩,他才幸免于难。就这样,他在孤岛上生存了下来,凭借自己顽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他与野兽斗智,与野人斗勇,开荒种地,在孤岛上整整生活了二十八年。
看到这儿,我不禁赞叹起主人公那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战斗精神,同时也为自己胆小懦弱、依赖他人的个性感到羞愧,读后感《作文 做生命中的“强者”——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如果让我在孤岛上生活,别说是二十八年,就算是二十八天都无法想象。因为在那里,没有人陪我说话,没有人陪我玩耍,没有人给我做饭,更没有人来照顾我。就算在那里是吃香的喝辣的,我也绝对不敢在那里生活,而鲁滨逊却那么乐观地对待生活,实在是令人钦佩啊!
不,不对,从现在起,我不再会是个胆小懦弱、依赖他人的人了!
对,一定是这样的!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现在我百分百地相信这句话。这270页文字,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鼓舞着我奋发向前,让我摆脱了以前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坏习惯,与此同时,我也会渐渐养成了像鲁滨逊那样自信、自强、自立、自尊、诚实、善良、不甘平庸、永不满足的精神。我也希望《鲁滨逊漂流记》能让那一些平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从中得到教训并能及时改正这些缺点。
我想,无论我的将来会是怎样,我都会永远生活在鲁滨逊的精神里,不管在什么逆境中,什么风浪里,我都不会轻易地向困难低头,要坚强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挑战,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成为自己生命中的“强者”!
江苏苏州常熟市石梅小学四年级:孙梓阳
第五篇:读《生命中的贵人》有感:奔走在追梦的路上
读《生命中的贵人》有感:奔走在追梦的路上
呼红艳
前言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忽然哑然失笑,想起了一个学生刚刚问过的一道题目:
——Are you the only child in your family?(你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吗?)
——Yes, I am, but another baby is on the way.(是的,但是另一个孩子快要出生了。)
为什么我会写下这样的一个题目呢?大概是我觉得我就像是那个没出生的婴儿一样,正在全力以赴的奔走在朝向目的地的路上吧。
1坎坷+励志
在韦志中老师成为一名心理学者之前,他的命运是非常坎坷的。在这一篇篇感恩的文章中,我看到了他走过了无数坎坷不平的道路。
从洗碗工,到炸油条的伙计,到豆腐小哥,到工厂小工;从开始的学武术,到后来的学厨师,大饭店的帮厨、大厨,种种勾心斗角;小饭馆的厨师,从生意红火到债台高筑……
在一个不能依赖父母,全靠自己打拼的环境下,为了混一口饭吃,韦老师吃了很多的苦。包括他后来所谓的“在野派”和“学院派”的融合,看他说的云淡风轻,可以想象到其中的艰难和曲折。
无论主观意识是主动或者被迫,无论环境条件是恶劣或者优越,在韦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顽强生存意念的人。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努力争取或是无奈离开,生活就像是一个魔法师,领着我们不断向前。就像我有一次和一个遭遇了婚姻不顺的朋友聊到的那样——正是为了要邂逅的美好,命运才安排错误一次次走开。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手扣胸口轻问自己,从前的路曲折吗?今后的路迷茫吗?生活教会了我什么?我有没有努力去追求?
2积极心理学
在所有的文章里,我最喜欢的是“彭凯平——小道消息创始人”这一篇。
在我们教师的生活中,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碰到学生打小报告的情况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我们在处理工作中也是烦不胜烦。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韦老师发明了“小道消息积极心理技术”.我恍然大悟,原来小道消息还可以这样用,我们不仅可以说某某某的缺点,还可以说他的优点。三人可以成虎,也可以成就一名具有正能量的人。
我建议我们的老师们都可以试试这样的一种方法,你安排三到五个人去跟同一个人不经意地说,“某某某说你怎样怎样好来着”,过了不多久,我们就能惊奇的发现,原来这名同学在某项品质上果然越来越好。
——这,就是小道消息积极心理学。我觉得,在处理学生矛盾、克服学生坏习惯方面,运用小道消息积极心理学,尤为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3分享心动的句子
我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说不上来是好还是坏的习惯,经常在书上随心所欲的勾画和涂写,借过我的书的老师们都知道我的这一个习惯。
有时候,情之所至,思如泉涌,我最喜欢的方式是用一两句古诗来寄情。请允许我写下一些让我动情的句子——
P4:教育要有爱、要体验、要全身心地投入。
P6:只有善心是不够的,你还要行动。
(我的批注——It’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P16:只有我内心真正强大了,我表面才不会装得那么强大。
P17:人格的成长让我知道自己的软肋,懂得做事做人应该有规则,有原则,应该符合伦理,符合科学发展。
P24:在别人需要温暖的时候,你伸出了手,那就能给别人一些温暖。
P28:他让我深深地认识了一点,有学问也可以没脾气。
P53:任何一个人在走向大路的时候,之前都应该有一段小路。
P64:他用武术作为载体,教了我做人的道理。
(我的批注:德为万事首。)
P80: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个班未来绝对能有所成长,为什么?因为男人们都担当起来了。
(我的批注: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
P90:人生到底能不能设限?到底有没有上限?我觉得没有上限,精彩无处不在。
P107:只因一时仗义,就把话说了出来。
(我的批注: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P112:不忘来时的路,不忘当初的心。
(我的批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P151:我们的学生,未来不一定全是国家的栋梁,但至少可以做一个快乐的人。
4写给我生命中的贵人
有一段时间,我忍不住自己的冲动,很想写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做《生命中的贵人》。可是我还是迟迟没有落笔,为什么呢?读了韦老师的书,我知道了,我没有资格写这样的一篇文章。
有一次在和一位帮助过我的朋友闲聊时说;“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取得一点点小小的成就的话,我一定要写一本书,名字就叫做《生命中的贵人》,我一定要把你写进去。”接下来说不出口的话是,现在的我,落魄江湖载酒行,我怕说出来你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会令你蒙羞……
细数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个一个如暖流流过寒冬。可是我依然选择把感谢放在心底,我知道,哭的再久,也必须有擦干眼泪的时候,追梦的路再远,它也一定会有尽头。我只希望,早日到达梦的终点,大声对那些我生命中的贵人说出一句“Thank you”.而现在的我,只是风雨兼程、无怨无悔的奔走,奔走在追梦的路上。
后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卫风 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