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江县招商引资宣传片解说词
通江县招商引资宣传片解说词(一府三乡)
何瑞
川陕苏区首府
气味、声音、光线,稍纵即逝,被高山切割的战场构成了我们的回忆,而对于这座城,我们几乎没有回忆,他的记忆只属于战争,而鲜血的记忆不愿提及,别人也无从知道,知道的早已长眠在了泥土里,那些想象中已经褪色的历史,如今依然清晰的封存在这个时空散落的坟墓里,飘荡在这个“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四方面军军训里;一座城,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川陕苏区首府。
他是大地上长出的天空之城,战争在崇山峻岭间,也在历史和现实间。徜徉巴蜀古国,我们生活中那些被称为历史的东西可以被真实的触摸,走近这座城,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会留下与这座城彼此映照的影像,成为他记忆的一部分。诺水河是一面镜子,天空、高山、战场、未来,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时空,所有有情的生命都在这一刻的石刻标语中被唤醒。
红军之乡
石刻标语赞 汪小川
瑰丽巴山石,雄踞万谷边;
红标千百句,嵌绣众心间。
大书全赤化,非是一虚言;
鏨字宣传队,风高魏武篇。
墓碑 李茂林
王坪烈士墓碑上没有一个烈士的名字——
在镌刻烈士名字的地方,被镌刻的镰刀斧头占据;
在镌刻烈士事迹的地方,却镌刻着拉开枪栓的武器。
啊,大巴山的烈士,为什么不留下自己的名字?
这时候,我才明白:
你只想我们记住
那个烽火的世纪。
《华阳国志》:“周武王伐纣,巴师锐勇,舞歌以凌,殷人倒戈。武王既克殷,以其守姬封于巴,爵之以孑。”《元史.杨文安传》:“至元元年宋都统张实引兵攻蟠龙,大战,喜潜师霄遁,出得汉城。”抗御蒙古军南下,鄢蓝义军攻通江,张献忠义军克通江,白莲教义
军转战通江;一次次的战后重建,鲜血染红了土地,染红了战争中站起来的人民。
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空山坝大捷,罗顶寨、中岭梁战斗、激战药石坡,鹰龙山之战,分水岭反击战,红岩子狙击战……446位将军曾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入川1.4万人,出川8万多人,7823名红军英烈长眠在了全国唯一的红军自建烈士陵园——王坪。“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朱德总司令)
银耳之乡
通江白银耳歌刘叔模
莫吟哦,且吟哦!我闻白耳动悲歌。不是瑞珍,直是孽魔,清朝末季初发现,民国成立初渐多。县地纵横数百里,产出不过小江河,每岁销出难十万,上下讹传号银窝。重说搜寻无底止,匪徒涎视积兵戈。叫苍天,唤奈何,莫奈何!惨矣,通民万万千,无耳(也)要受折磨。
我是通江银耳,其他地区的银耳比有七大外部特征:
一、朵张大(鲜耳直径80-100毫米,大者可达130毫米),二、肉头厚(鲜耳耳片一般厚度为1-2毫米,厚着可达3毫米),三、胶质重(炖
化后耳羹成糊状流质),四、色泽纯(白中略陈米黄,无黑斑麻点),五、膨胀率高(吸足水分后,重量可增至16倍),六、耳基小(重量轻,纯营养成分比例大),七、易炖化(便于人体吸收营养成分,老幼咸宜)。
我的体内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仅蛋白质中所含的氨基酸就有19中,人体需要而又不能在体内合成的8中“必需氨基酸”中,我就拥有7中(亮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人体需要而可以在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中,亦拥有12中(酭氨酸、脯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门科氨酸、胱氨酸、组氨酸、色氨酸、蛋氨酸)《本草诗解药性注》谓:“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要品,为人参、鹿茸、燕窝所不及。”慈禧痢下,白药莫治,清宫太医唐容川投以银耳汤剂,服后立愈,慈禧自此常服之。1995年,通江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可加工为银耳酒、银耳糖,银耳茶、银耳冲剂、银耳护肤霜……这说的都是我。2009年,通江被名为“全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这里也有我。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风拂过三级梯状“三山夹两谷”的89693公顷的播种耕地面积,吹涨了20.22万千万的可开发水能源;吹高了77科308种植物乔灌木(13种果木类,8种竹类,14种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树种水杉、三尖杉、银杏、鹅掌揪、红豆树等);吹香了1437种中药材(名贵中药材10种、大宗中药材54种、稀
有中草药37种,总蕴含量2.4万吨,年可开发量8500吨);吹大了331种野生动物(21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金雕、云豹、金钱豹、猕猴等);吹醒了1034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2700万吨金属矿藏。
我只是风中一朵摇曳的白耳,倾听着风带来地表以下那个世界的故事。
溶洞之乡
我是大鲵,也叫娃娃鱼。我是来自远古的使者,也是优良生态环境的“指示剂”,我本是三亿五千万年的活体生命,化身为诺水守卫,看护溶洞之乡。游弋地下水中,只管保卫溶洞,身影并不孤单,伙伴就在沿岸。诺水河万千溶洞,洞洞相连,冰清玉洁,如林仙芫;地下奇城,延绵百里;千姿百态,趣味盎然。
我生性喜静、怕光、畏声,生性较活泼,昼伏夜出;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栖动物,我带着酷似婴儿的啼哭从水源洁净的地下溶洞中走来,赶着飞鸟的约会。
诺水一绝楼房洞、别有洞天龙湖洞、天下第一洞中锋洞里热热闹闹的准备着迎接飞鸟:“风铃荡佳音”,“宫帷挂五彩”,“宝塔变色彩”,“宝莲响七音”,“湖影摇翠水”,“海蜇戏水波”,“海藻闹漫
游”,“冰川流瀑布”,“金贵爬万载”,“蟾蜍吞天鹅”,“灵芝香千年”……热闹是我们的,和金童(山)(万山环拱拥金童,崛起高峰傲画工。想向石梁重采药,仙人掌上白云封。张永家)无关,此刻他仔细地检查着写给远方唱歌石林里那位下凡的仙女情书(国画屏),千万次温柔的低声呢喃。
一府三乡随着十一五规划,建设“三区一城”,随着大交通的形成,沉睡的绿色资源、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必将涌动无限财富。智者知机遇,慧者具胆识,能者抢先机;览遍世界意未尽,寻富请到通江来!
红军之乡盼您来,银耳之乡请您来,溶洞之乡想您来;通江欢迎您,等着您!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招商引资宣传片解说词
招商引资宣传片解说词
青山绿水拥抱着古老而年轻的土地;
红色圣地流淌着多彩而激情的音符。
这是一方钟灵毓秀,资源丰富的沃土。
这是一座被人文与山水浸润的城市,美玉、美景、美食、美汤,舒展着它的绝代风华。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朝气的热土,产业培育,争先进位,谱写着打造西安东部新城的时代华章。
这,就是陕西蓝田。
蓝田地处关中东部,距西安22公里,面积1969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享有“中国美玉之乡、厨师之乡”的美誉。良好的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积淀,秀美的自然风光,造就了蓝田的魅力,彰显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十一五”的五年,对蓝田来说,是孕育希望,跨越发展的五年,是梦想与现实、奋进与成就交融的五年。
这五年,全县上下抢抓机遇,创新理念,坚持“一四五五”发展思路,高扬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风帆,激情活力风生水起,阵阵春潮气象万千。
这五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翻了两翻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9%,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2730元。
这五年,核桃、肉鸡、苗木等一产规模迅速扩大,农业龙头企业落户蓝田,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家具工业等二产龙头基本形成,定格、优化了产业培育的结构和支柱。
(中共蓝田县委书记李毅:发展成就、未来的规划)
这是一个交通便捷,通达四方的蓝田。蓝田自古为秦楚大道,是关中通往东南诸省的要道之一。101省道、西合铁路、沪陕高速、关中旅游环线横贯全境,距西安火车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通达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网络,伸展着蓝田经济的触角,开阔着蓝田发展的视野。
这是一个如诗如画、风景独好的蓝田。这里地处秦岭北坡,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有景,山水锦绣。悠悠灞水,亲水显绿,给蓝田增添了许多飘逸和灵秀;“山水蓝田、绿色家园、天然氧吧”,已逐步成为西安东南生态旅游休闲的目的地。
这是一个矿产富集、亟待开发的蓝田。已探明矿种38种,优质石灰石储量1.2亿吨,花岗岩8亿立方米,石英矿1000万立方米。蓝田玉储量1000万立方米,列入国家第一个玉石类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探明矿泉水分布点17处,地下温泉分布点5处。
这是一个亲商富商、重商安商的蓝田。今天的蓝田,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现着蓝田人和谐发展、互惠共荣的美好愿望。进入蓝田工业园的企业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关中—— 天水经济发展区”及陕西关中“一线两带”的优惠政策,享受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引资政策及最优惠的费税奖励。
这是一个播种希望、实现梦想的蓝田。踏上这方热土,科技在这里化为财富,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希望在这里不断生长。中国500强雨润集团、伊利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及陕重汽、尧柏水泥、西北家具工业城等160多家知名企业,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企业代表:对投资环境的认可和评价)
用包容的态度,吸纳文明;用开阔的胸襟,筑巢引凤。人文山水蓝田,发出诚挚邀请,等待您家居休闲、诗意生活。西安东部新城,发出热切召唤,期待您投资兴业、创业致富。
(蓝田县人民政府县长苗志忠:政策支持、诚挚邀请)
人文山水蓝田,西安东部新城。一垄梦想的试验田,让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片创业的热土,给您一个充满商机的时代。63万蓝田人民以最美的城市、最好的生活、最深的情谊,张开热情的臂膀,至诚邀请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第三篇:135蚌埠市招商引资城市宣传片解说词
蚌埠市招商引资城市宣传片解说词
【解说词】这是一方文化古老,钟灵毓秀,资源丰富的热土;这是一座历史古城,远古的“双墩遗址”,涂山氏聚集地;这是一片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土地,演绎过血与火的革命传奇。安徽省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面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背靠祖国中西部,经济腹地十分宽广。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北京—上海)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
文化蚌埠
【解说词】千年文明,百年繁华。蜿蜒东流的淮河水, 孕育“大禹治水”的千古传奇,绽放“东方芭蕾”的灿烂芬芳;静静伫立的岁月荆涂,穿越“双墩文化”的时光隧道,折射“钟离古国”的文明曙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无不在书写着蚌埠厚重的底蕴。
【解说词】蚌埠下辖怀远、五河、固镇三个县以及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个区。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人口358万,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现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93万。
【解说词】这里依山傍水,风光秀美。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蚌埠这座城市,正好处于淮河流域的中心,她是中国南北景观的集中地。
【解说词】这里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山川明媚,物产丰饶,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怀远石榴、固镇花生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沱湖螃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并畅销海内外。
【解说词】蚌埠的龙子湖万亩水面如诗如画,同周围绵延的山峦构成国家4A级风景区。
【解说词】位于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的“淮河文化广场”占地15万平方米,广场建设有会展中心、大剧院、音乐喷泉,已成为城市的会客厅。
【解说词】今日蚌埠,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以其无穷的魅力搭设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经济开发的平台。
实力蚌埠
【解说词】蚌埠拥有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日编组能力3000辆,货物呑吐量400万吨。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除台湾、海南外的所有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和众多沿海城市。正在全面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在蚌埠设站,规划兴建的京福高速铁路在蚌埠与京沪高铁相交,蚌埠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高铁枢纽站,连接省会合肥的合蚌城际快速客运专线已开工建设,届时2小时可抵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半小时可达合肥。国家高
速公路京台高速(北京—台北)宁洛高速(南京—洛阳)两条骨干高速公路也在此交会,境内国省道纵横交错,公路四通八达。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联长江,通大海。蚌埠距合肥机场13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市内4C级新机场即将开通民航班机。优越的区位将促进蚌埠发展成为东南沿海的经济技术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等互补优势传接与融合的“接力站”。
【解说词】蚌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纸香墨飞,词赋满城,拥有中央、省属科研机构近百家,国家和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1个,其中不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所、第四十一所、中国建材集团蚌埠玻璃设计院、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第214所、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第一设计研究院等知名科研院所。同时还有高等院校10所和各类职业教育院校34所,每年输送毕业生2万多人、培养熟练技术工人2.3万人。为蚌埠的崛起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解说词】蚌埠是安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培育,已转变成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有上市公司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已经形成以光伏、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柠檬酸、燃料乙醇、乳酸、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滤清器、天然气压缩机、消防车、起重机、太阳能电池及设备、导电膜玻璃等龙头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技术和规模竞争优势。
【解说词】蚌埠被确定为享受中部崛起政策、国家老工业基地政策、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近年来,蚌埠开发区建设大幅提速,全市已经建成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6个省级开发区。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为蚌埠加速发展迎来了春天,为蚌埠的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
【解说词】蚌埠坚持实施大开放战略,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和协作,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积极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联系,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中粮集团、中集集团、华润集团、中建材集团、中石油集团、雨润集团等一批实力企业相继来蚌投资合作。
【解说词】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蚌埠人民,正诚邀八方宾朋,来蚌埠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投资兴业。家乐福、沃尔玛、乐购、瑞景百货、上海华联等知名商业企业纷纷抢滩登陆。光彩大市场、路桥日用品、通城国贸、红星美凯龙等大型专业市场已经陆续建成。
激情蚌埠
【解说词】“企业投资,城市发展”是蚌埠招商的基本准则。
【解说词】“加强交流、寻求合作、共谋发展”是蚌埠与外来投资者合作的基本方针。
【解说词】今日蚌埠,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稳定。千载机遇,百业宏开。这里的每一方土地都彰显着文化的光华、实力的底蕴、激情的风姿。文化、实力、激情汇聚蚌埠,造就了一方热土,世界的目光正向她聚集。
【解说词】蚌埠,一个日新月异、活力四射的开放胜地,一个海纳百川、客商心动的投资高地,正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激励蚌埠人奏响时代发展的强劲乐章,掀起历史澎湃的浪潮,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第四篇:宣传片解说词
宣传片解说词
在秀美的松花江畔,杏花掩映的杏林路中段,矗立着一座享誉省内外的完全中学——佳木斯市第七中学。学校先后获得省市各类荣誉一百余项,尤其以独特的办学特色荣获省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基点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如今,七中全体教师达成共识: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领域,比如有的人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才”,有的则表现出超常的“数学天才”,而每一个体不同优势智能领域的充分发展,才能使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个体适应并立足于当今这个极具个性化的时代,并走向成功。(字幕:七中——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七中立校52载,艺术办学也走进第19个年年头,成功的教育促进了个性发展,一颗颗丰硕的特色教育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注定载入第七中学的璀璨史册:
1993年,与佳木斯师专艺术系(现佳木斯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创办艺术班,开创省内中学联合办学之先河。
1998年,省级培养优秀艺术后备人才基点校,高考本科实现0的突破。
2002年10月,新建4500平方米艺术教学楼正式启用。
2003年,王传越、刘宇鹏考入国内最高音乐殿堂——中央音乐学院。
2004年,赵云考入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第一个跨出国门。
2005年,赵嘉为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指挥专业
2006年,宋伟建考入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2007年,郭小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美专业
2008年,肖尧考入天津美术学院
2009年,又传来捷报:王苗壮成为考入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第二人„„
2010年,徐安庆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舞美专业
2011年,张丹通过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课考试
这正是:引吭高歌跃进曲,挥笔泼墨画妖娆。(同时字幕:)
近十几年来,我校艺术高中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其中,艺术高中近千名毕业生先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南京师大、燕山大学等高等学府,敲开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众多国家重点院校的大门。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国人也开始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因而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但是现在发展文化产业当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的极其匮乏,可以预见的是,高校将紧跟着政策在艺术方面继续扩招。
我校,一方面,为了满足学生摆脱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学生一曲成名一画难求理想。我们学校提出了“为每个学生开辟成功之路,让每个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同时字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办学之路。
七中的艺术特色,有十几年的艺术实践,更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按照该理论,每个
人的智力和潜能是不同的,而我们选择了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通俗一点解释就是:一中要千方百计把学生送进清华和北大,七中要竭尽所能把学生送进中央院和鲁艺。
为此,学校结合多年时间,开发了一套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同时字幕:)早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就把《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我校的重点立项课题,其中我校的资源特色类校本课程包括口琴、竹笛、竖笛、舞蹈、声乐、音乐欣赏、国画、素描、书法、卡通、工艺、动漫画设计等,非常受学生欢迎。特别是我们通过整合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利用多功能厅设备连接各教室电视进行现场直播,也为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无论你的教育生涯是长是短,我们必须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博大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而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进器„„
在文化课方面,我们有从教数十载的老教师把关,他们德高望重,博学善教,用爱心作清泉,洗涤着学生的心灵;我们也有富于生气的青年教师跟进,他们执着追求,敢于创新,在三尺讲台上燃烧自己无悔的青春。
在专业课方面,我们有外聘的专家教授,他们德艺双馨,严谨勤奋,为迷茫的孩子奏响了进军的号角;我们也有自己培养的青年才俊,他们急起直追,后来赶上,为饥渴的双眼描绘了华美的图章。
2008年,在皮秀云校长的英明果敢的决断下,我校的美术专业课实现了平稳过度,由过去完全依赖别人到全部独立承担,初步实现了我们独立办学的夙愿。
这就是佳木斯第七中学,在艺术特色教育方面,一次次勇立潮头!
实践证明: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全校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不畏辛苦、无私奉献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是我们学校不断发展、超越困境的原动力。(同时字幕:立校之本: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
艺术教育也正在悄悄地对学生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艺术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个性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某一方面的智能特长,为将来的升学、就业、生活、做人等打好基础。学校拓宽艺术教育的辐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文化周、十佳书画、十佳演讲员、十佳写作能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以校管乐队、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长风文学社、《心语报》、校园广播站、篮、足球、田径队等组织,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精神层面的需要。在各类比赛中,许多同学脱颖而出,进一步发展了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七中学还坚持组织学生去儿童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等进行社区服务外,为市教育局老教师艺术团无偿提供活动场地,并且组织学生在老年节为离退休老教师进行慰问演出,这不仅受到了老前辈们的好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相声大师姜昆亲笔题词,称赞七中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今天,我们第七中学也给家长和学子郑重承诺:“给我一个机会,我将把您的孩子塑造成为美丽的白天鹅!(同时字幕)”
欢迎你,望子成龙的每一位家长!(同时字幕)”
欢迎你,渴望成功的每一位学子!(同时字幕)”
有你的加入,佳木斯七中的明天将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第五篇:宣传片解说词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烟波浩淼的骆马湖,蟹肥虾美;古韵流长的大运河,裹挟着洋河双沟美酒醇郁的芳香千年诗意流淌。革命老区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是一块英雄的热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创始人朱瑞将军的母校——宿城区龙河镇中心小学就坐落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全镇共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办学点3个,中心园1所,村级办园点3个,社区教育中心1个。中心小学占地80509㎡,其中,建筑面积17933㎡,运动场地8350㎡,校园环境如诗如画:朱瑞塑像挺拔英武,池塘水光潋滟、鱼翔浅底,四周垂柳轻舞、翠松挺拔,绿化率达61%。
现有在校生1543人,教职工114人,专任教师95人,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37%。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3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6人。1人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5人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为了让“炮兵之父”的伟大人格和非凡经历影响和教育家乡学子,我校坚持走红色德育的特色办学之路,灌输少年儿童对党、对祖国的朴素情感。学校在用朱瑞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引领学生志存高远的同时,把学习朱瑞精神与教育教学活动和规范管理相结合,让朱瑞精神体现在学习、生活、集体活动等诸多方面,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追求。
加强体验教育,强化活动育人是我校红色德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学校在学生中成功举办了 “唱、读、讲、观、诵、评、演”等红色德育活动。即举办唱红色经典歌曲、读红色经典书籍、讲朱瑞将军故事、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诵红色经典诗文、评比朱瑞中队和“朱瑞式好少年”、演红色经典话剧等活动,为学生打上了亮丽的精神底色。
我校的朱瑞文化、红色德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江苏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沙人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朱瑞将军侄女朱玲、朱莲,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益,宿城区委书记李健等领导都亲临我校参观指导。
我校的朱瑞文化建设文章入选江苏省少工委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彩红领巾》一书;《朱瑞:炮兵奠基人》入选国家关工委主编的德育读本《共 1
和国缔造者与建设者》一书。校本教材《炮兵之父朱瑞》文质兼美、图文并茂,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德育读本。
继2007年底朱瑞将军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后,今年,朱瑞中队被省少工委命名为“江苏省英雄中队”;五(4)班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朱瑞班”,朱瑞文化建设声名远播。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按照“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创建要求,我校投资260多万元,新建了一幢2180平方米的综合楼,先后建成高标准的体育室、实验室、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和心理咨询室;各功能室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科学、音、体、美等装备均达二类标准,现有图书31720册,生均21册。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拥有中心机房1个,电脑室3个,学生电脑170台,生机比9:1,教学用笔记本电脑60台,师机比1.9:1。充分满足了学生网络上课和教师自动化办公及学校管理平台无纸化办公的需求。学校拥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供各班级电化教学。一线教师全部使用电子备课,科学、美术、音乐、计算机等课程全部在专用教室上课。
后勤服务上,我校建有高标准餐厅和宿舍楼。餐厅可容纳800名学生同时就餐,有专业厨师和服务人员,三餐营养搭配科学,饭菜卫生、可口。宿舍楼有450个床铺,现有住宿生406人,均单人单铺,配备专职生活指导教师,学生宿舍整洁、温馨。为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建立了监控室,在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人防与技防结合,确保了安全管理无盲点。
办人民满意教育,创现代化精品学校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以“始于斯,忠于斯,成于斯”的校训,以“用经典照耀童年”的校风,以“让课堂涌动灵性”的教风,以“让智慧充盈指尖”的学风,努力更新办学理念,有力保障了创建扎实、有效推进。
今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中央彩票专项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首批学校,开办了合唱、泥塑、写作、竹笛、书法、儿童画、版画、科技、乒乓球、篮球等20多个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校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契机,扎实开展双语阅读活动,鼓励师生多进图书室、多借书、多读书、多交流、多写读书笔记、多展示读书成果。学校还为每位
师生发放一本精美的读书笔记,为各班建立了流动书吧,印发了推荐阅读书目,制订了读书方案,编辑印发了校报《红泥巴报》,让琅琅书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尝试导学案,“踩着杜郎口的肩膀摘星星”,让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全校师生的学习。学校利用研训室这个阵地,认真扎实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结合实际,在集体反思,个人反思,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老师走下三尺讲台、放下成堆作业试卷,为学生减负增效。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校园集体舞、武术操、太极拳、跑步、跳绳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
在管理上,我校注重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努力营造和谐、成功、幸福、发展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在校长室的倡导下,我校教师养成了课前候课的良好习惯,课前两分钟,任课教师会主动到教室门口候课。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龙河小学的现代化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2011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本,残疾儿童9名全部随班就读。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从业人员培训9140人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董王高跷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红火上演。
全镇幼儿园均建成省标准幼儿园,中心园顺利通过省优质园验收;社区教育中心创建成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并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春催桃李,雨润幼苗,沐浴着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春风,我校如同一簇馨香绚丽的映山红绽放在龙河畔。一年来,我校师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达300余人次,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手拉手” 活动优秀组织奖、宿迁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宿迁市交通文明示范学校、宿迁市规范管理样板学校等,连续五年在全区教育系统目标综合考评中荣获二三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龙小人将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新的起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共同谱写教育发展的豪迈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