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苦旅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匆匆一读《文化苦旅》,不禁佩服作者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知识,与历史的见解。读完此书,你会发现:作者在揭示了中国文化的背后蕴涵的同时,也在书中隐隐约约展现了人身的真谛。
《腊梅》一文中,余秋雨先生写到——“是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划过的线,那末,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把那些枯萎的长线省略掉吧,只记着那几个点,实在也够富足的了。”
“这些小小的点,使飘飘乎乎的人生线络落下了几个针脚。”这些针脚,便是在人生旅途中若隐若现的启迪。
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走一走山水背后的苍凉历史;会一会充实生命的人生真理;品一品苦涩历史背后的回味„„
“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的越深,下滑的也越厉害。才踩几脚,已经喘气,浑身恼怒。”《沙原隐泉》一篇是我本书中最爱的一章,它用简单实际的例子,说明了一个真理。短短几秒,却浑身喘气,这正像我们努力追赶更高的目标时是的急切,为了急于达到目的而拼命追赶,可是再快,步子依然比别人小。这时,你只有放慢步伐,去适应更大的步子,与时间厮磨,再渐渐的随着自己的能力放宽步伐,努力追赶。但也不能不切实际的高瞻远,盲目追赶,“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在奋发努力的同时,看看自己曾经洒下的汗水,走过的坚辛,超越的目标。就会又有足够的信心与力量去迎接下面的挑战。“完全是大手笔,不禁佩服起自己来了。”
“人生真艰难,上不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月牙泉的出现,令作者有些兴奋,又有些无奈。“看来,人生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是啊,注定要不断牺牲,不断克服,不断努力,不断汲取经验的同时,既能超越目标,又超越了自我。但当再次你回头看看那些“败者”,你会发现自己飞跃的提高。
既然提到了《文化苦旅》一书,就不得不提一提闻名遐迩的《风雨天一阁》了。文章题目已经告诉我们,“风雨”天一阁,这不仅只是作者去时的天气,更代表了这伟大家族背负着坚守藏书阁的苦难命运,以及做出的牺牲。
范钦的抉择是成功的,一定要有牺牲,才能有成功。他为了一栋藏书阁而不惜一切代价,乃至谁都奈何不了他,刑罚不在话下。这才是古代藏书家所拥有的无畏的精神品质。大儿子选择为藏书阁服务,读到这儿,听起来实在有些荒诞,明明对自己没有一点儿好处,这么做的目的何在?我相信大儿子了解父亲,他也希望有父亲那份坚持与无畏,因而早就了他的毅力。现在想来,历史书中不少记载都借鉴与天一阁的藏书所告诉我们的历史,我们便不得不谢谢这一伟大的家族坚守岗位的惊人毅力,为了文化和历史,换去了心血与生命。
《信客》一篇也是同样,信客自己承受一切艰辛的同时,要承担起乡亲们的咒骂,默默无闻的完成一个个艰巨的任务,奉献着自己,不仅自己拥有成就感,也活在了所有人的心里。
坟地也是这一书的重点,《废墟》一篇令我深有体会。今年寒假去柬埔寨吴哥窟遗址,没经过一片废墟,我总会问:这里修建过吗?回
答多少令我有些失望,总以为古老的文明能够熠熠生辉的袒露在面前,而这不和谐的现代石块,令人感到了一丝虚伪的历史,一副不真实的画面。而往往是那些乱石成对,最原始最古老的非重建的遗迹,才能够真正打动人们的心,诉说着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文明。
这些历史文化的被后,正是有着哪些拥有良知与毅力的人,带领着华夏文明与精神传承于今,余秋雨先生的这一书,值得我们探知,值得我们领悟,值得我们回味。生活中无数的跋涉也正是为了寻求文化背后的人生真谛。
《文化苦旅》这一枝寒风中摇曳的腊梅,开在了历史之中,开在了文化之中,开在了真谛之中„„
第二篇: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的艺术特色赏析
一本书,写尽文化之苦旅,描述历史之盛衰。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但很多国人仍在那沾沾自喜,以五千年灿烂文化自居,这是天生的乐观还是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呢?其实,中国的历史真的走了太远了,中华的文化也沉积了太久了,面对一个新的世纪,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也该抖抖身上的尘土,盘点一下自己的包裹了,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开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于心,思于心。其人,其文,始终是心头情感的沉积;其思,其忧,更是我们精神所皈依的殿堂,字里行间皆体现了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这本书的成功,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作品独有的艺术特色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我们主要老探讨其中的艺术特色: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是文学创造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在《文化苦旅中》对比艺术起到了强有力的推波助澜、烘托渲染的作用。这里以《都江堰》的第一部分为例。在这一部分里,作家把长城和都江堰进行了美轮美奂地对比。对比之前,余秋雨匠心独运,不仅没有贬低长城,反而把长城歌颂到了一个至高至上的境地。‚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长城,已不能从地域上来界定了,它不只属于中国,它是世界文明的象征。说长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古老的长城,还是历史的见证。中华民族所有的屈辱与苦难、成就与辉煌,它都历历在目。没有了长城,到哪里去找这样公正刚直的巍巍证人。先褒后比,难度增加了,但惟有这样跌宕回环的文势,才越能显示作家机敏的才华,独特的感悟和非凡的技巧。你看他不慌不忙地来一个‚但是‛,引出下文气势非凡地对比。
首先从时间上对比。‚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这跟后文的‚一查履历,长城还是它的后辈‛遥相呼应。形象地印证了都江堰领先于长城。其次从规模上对比。‚长城宏大‛,都江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两者比较,不相上下。第三从社会功用上对比。长城因‚早已废弛‛应该自叹弗如,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又‚沉着地‛为‚有了重大灾难‛的我们民族提供庇护和涵养‛。惟其这样,‚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都江堰,实实在在地是‚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啊。功勋卓著、流芳千古的都江堰,岂是长城比得了的?最后从意义价值上对比。都江堰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是‚灵动的生活‛的文明,它‚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有乡间母亲般的胸襟。哪像半是排场半
是胆怯的长城摆出一副‚僵硬的雕塑‛的姿态,等着人们的修缮呢。都江堰,一个鲜活的流动的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精灵,长城,能比得了吗?
长城和都江堰都是我国两个著名的工程,本来毫无人气、灵气可言,但作家卓尔不群的文化感悟加上反复地对比,使得都江堰尽显了古老而又年轻的飒爽英姿、风流本色。
而在《道士塔》中,通过对比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更多的情感体验应该是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对祖国辉煌灿烂文化的被毁的切肤痛心。珍藏的宝物,精明的外国人趋之若鹜,而中国官员全然不当一回事,没能形成一张最最基本的保护网。于是,‚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车队出发了。‛‚……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更可恨的是那该死的‚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强烈地对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不仅是读者,只要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拍案而起,余秋雨先生写到这儿,当然愤慨了,激怒了,他痛心疾首、义愤填膺:‚诺大的中国,竞存不下几卷经文。‛但事实已经发生,作家只得无奈地悲怆:‚我好恨‛。‚我好恨‛,三个字单独成行,力透纸背。作家恨什么?恨王道士为了几块银元而拱手送宝,恨中国官员目光短浅,恨外国冒险家廉价掠夺我国珍藏,恨自己未能早生几百年……虽然恨的内容作家并没有直接写出,但作家鲜明的个体爱憎,读者是能透彻地体悟到的。这,就是对比艺术的效果。
总之,在《文化苦旅》这本书中,作家广泛而娴熟地运用着对比这一常见的表现手法,不管是小到一两句的对比,抑或是整段整段的对比,也不管是一篇文章中这一部分与那一部分的对比。作家都能将其挥洒得出神入化,其变化之多,运用之妙,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击节赞叹。通过对比,作家的感悟、见识、睿智、情思全都融化在字里行间。
二.忧郁、感伤的‚苦旅‛氛围的营造:
余秋雨在创造文化苦旅时,他一直重视文学的历史情境,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因此,他走上了踏访千年的历程。他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但他与一般人不同,不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余秋雨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旅游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作者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走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其间所见证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而数千年所积累下来的旅行包袱,变得如此沉重难荷,今后还走的下去吗?……这是何等艰苦的旅程啊!你看《文化苦旅》中第一篇《道士塔》中的开头一段: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到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列,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朔风凛冽下的莫高窟,孤独、悲凉,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不是一般的风物描写,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散记,而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这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他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种历史沧桑与悲剧效果,使得全文有了一股诗的意韵,也更能引起读者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三.典雅、抒情的文字描写
余秋雨的文字,总是充满灵性和智慧,给人一种精神的美感。《文化苦旅》中,他的文字是那样的古朴典雅,充满古诗的韵味,而且字里行间包含深情,极大地抒发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对它的衰落表现了极大的痛心,这也正是打动读者的地方。
他在《狼山脚下》一文中,如此写道: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画一个小小的句号。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己的名字喊得粗鲁非凡。
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段神来之笔,写得优雅、俊逸,写得轻快、迷人。那一个‚蹲‛字,又该是如何的形象、传神!而那一个‚句号‛,又该是多么得贴切、自然!
在《五城记》中,他如此描写广州:
广州历来远离京城,面对大海。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构成了逆反。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倦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
对于远处南疆的广州市来说,用‚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倦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般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来形容,真是既准确又极富想象力。如果没有阔大的胸襟,如果没有游历过祖国的大山大川、名城重镇,如何能写的出这样的奇句?
无需寻寻觅觅,我们在《文化苦旅》中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这类精雕细琢的文字。有特定的历史氛围作为烘托,那么配以这些形象、煽情的文字描写,并不会让读者有过于雕琢之感,反而会让文章增添一些诗意,增强一份艺术的魅力。
读《文化苦旅》,读它独特的艺术特色,更要体味其中沉重的历史沧桑感,然后静下心来想想我们中华文明该走向何处,何处才是它真正的精神家园?
第三篇:文化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
涡阳三中王芳
一本书,写尽文化之苦旅,描述历史之盛衰。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但很多国人仍在那沾沾自喜,以五千年灿烂文化自居,这是天生的乐观还是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呢?其实,中国的历史真的走了太远了,中华的文化也沉积了太久了,面对一个新的世纪,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也该抖抖身上的尘土,盘点一下自己的包裹了,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开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于事,思于心。其人,其文,始终是心头情感的沉积;其思,其忧,更是我们精神所皈依的殿堂,字里行间皆体现了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笔端饱含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现在我就本人的阅读情况作如下的赏析: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是文学创造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在《文化苦旅》中对比手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波助澜、烘托渲染的作用。这里以《都江堰》的第一部分为例。在这一部分里,作家把长城和都江堰进行了美轮美奂地对比。对比之前,余秋雨匠心独运,不仅没有贬低长城,反而把长城歌颂到了一个至高至上的境地。“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长城,已不能从地域上来界定了,它不只属于中国,它是世界文明的象征。说长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古老的长城,还是历史的见证。中华民族所有的屈辱与苦难、成就与辉煌,它都历历在目。没有了长城,到哪里去找这样公正刚直的巍巍证人。先抑后扬,难度增加了,但惟有这样跌宕回环的文势,才越能显示作家机敏的才华,独特的感悟和非凡的技巧。你看他不慌不忙地来一个“但是”,引出下文气势非凡地对比。首先从时间上对比。“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这跟后文的“一查履历,长城还是它的后辈”遥相呼应。形象地印证了都江堰领先于长城。其次从规模上对比。“长城宏大”,都江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两者比较,不相上下。第三从社会功用上对比。长城因“早已废弛”应该自叹弗如,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又“沉着地”为“有了重大灾难”的中华民族提供庇护和涵养”。惟其这样,“才有刘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都江堰,实实在在地是“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工程啊!功勋卓著、流芳千古的都江堰,岂是长城比得了的?最后从意义价值上对比。都江堰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是“灵动的生活”的文明,它“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有乡间母亲般的胸襟。都江堰,一个鲜活的流动的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精灵,长城,能比得了吗?
长城和都江堰都是我国两个著名的工程,本来毫无人气、灵气可言,但作家卓尔不群的文化感悟加上反复地对比,使得都江堰尽显了古老而又年轻的飒爽英姿、风流本色。
总之,在《文化苦旅》这本书中,作家广泛而娴熟地运用着对比这一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且作家将其挥洒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其变化之多,运用之妙,往往令人拍案叫绝。通过对比,作家的感悟、见识、睿智、情思全都融化在字里行间。
二.忧郁、感伤的“苦旅”氛围的营造:
余秋雨在创造文化苦旅时,他一直重视文学的历史情境,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在《文化苦旅》第一篇《道士塔》中有这样一段开头: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到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列,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朔风凛冽下的莫高窟,孤独、悲凉,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不是一般的景物描写,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散记,而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这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他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种历史沧桑与悲剧效果,使得全文有了一股诗的意韵,也更能引起读者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三.典雅、抒情的文字描写
余秋雨的文字,总是充满灵性和智慧,给人一种精神的美感。《文化苦旅》中,他的文字是那样的古朴典雅,充满古诗的韵味,而且字里行间包含深情,极大地抒发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对它的衰落表现了极大的痛心,这也正是打动读者的地方。
他在《狼山脚下》一文中,如此写道: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画一个小小的句号。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己的名字喊得粗鲁非凡。
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段神来之笔,写得优雅、俊逸,写得轻快、迷人。那一个“蹲”字,又该是如何的形象、传神!而那一个“句号”,又该是多么得贴切、自然!
在《五城记》中,他如此描写广州:
广州历来远离京城,面对大海。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构成了逆反。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倦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
对于远处南疆的广州市来说,用“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倦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般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来形容,真是既准确又极富想象力。如果没有阔大的胸襟,如果没有游历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名城重镇,又如何能写的出这样的佳句呢?
读《文化苦旅》,读它独特的艺术特色,更要体味其中沉重的历史沧桑感,然后静下心来想想我们中华文明该走向何处?何处才是她真正的精神家园?
第四篇: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读后感
《文化苦旅》是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余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个人是比较喜欢余秋雨的,近期又将他的《文化苦旅》重温了一遍,感触颇深。“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文学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自序》
余秋雨带着这样的困惑,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年前李冰的都江堰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和无可奈何。
开篇的《道士塔》就让我感慨不已。
“‘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无奈的口吻,无奈的呐喊,无奈的挣扎。当很多人无所谓地看着洞窟中的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的时候,他们淡然的表情抑或是满脸愚昧的笑容与余秋雨先生这样的挣扎,痛苦形成鲜明对比。大部分人只是涂个开心,很少有人会深层次想到中国灿烂的文明。“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这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凝视着“我好恨!”这三个字,也跟着心潮澎湃起来,是的,好恨。恨无知,愚昧的王道士;恨数不清的贪官污吏,把文物任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们尽情地把书卷,画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没有把密室建的更隐蔽些,牢固些。还恨那些无所谓的看客,你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态看这些被践踏的中国文明的。
更让我震撼的是《风雨天一阁》,天一阁,“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
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枪的文化奇迹。” 这样的天一阁,让有着——“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惊叹地创造了独特而美丽的象形文字,创造了简帛,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创造了纸和印刷术。这一切,本该迅速地催发出一个书籍的海洋,把壮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这样想法的余秋雨有了一丝欣慰。
“一座,只是一座!上天,可怜可怜中国和中国文化吧。”对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关切程度,余秋雨先生倍感失望。是的,一座,只有一座。开始,我感慨天一阁之壮大。我也和余秋雨先生一样满心欣慰,为中国文明感到欣慰。然而“只是一座”,果然,余秋雨先生是爱文化的,面对中国灿烂文明正在被磨灭的现状,有多少人能站出来,呼吁救救中国文化吧!发出“可怜可怜中国和中国文化吧”的感慨。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废墟》是对中国文明的另一个讨论。有些废墟保留完善,就是另一种中国文化,一段历史,一段情感。
“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中国人总是喜欢自欺的。往往中央,媒体都是报喜不报忧。是为了安定民心?还是,这是一个政策的失败。
“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逼视着古代。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我们不需要自欺,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呼喊。我们不止是需要在教科书上告诉我们的子孙,我们的屈辱历史抑或是我们灿烂的文明。我们要留存废墟,让他们亲眼看到。眼看到才能有震撼,这才是教育。
多么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的话——“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多么希望,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人们能够真正的关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文化苦旅》一书有很多值得我们读的地方,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纵观全书,余秋雨先生就中国文化这个话题给看我很大的启示。我领略到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会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艰辛。
本书,绝大部分文章都贯彻这样的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先生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
成。
未看《文化苦旅》之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的背后竟然会有如此厚重的含义。一处名胜,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番深思,余秋雨先生运用妙笔,以干净的文字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我们警醒的文章。
是的,大部分的我们,只是满足于名胜古迹给我们的浅层的愉悦。看到莫高窟,我们并不会在意那些褪色的壁画,我们并不会因这些暗淡了的文明而悲伤。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我们像一群迷失的孩子,来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迫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向前走去。终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旧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千锤万凿开启了千年后的壮丽,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钥匙却其拱手让给外人。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而有充满意义的洞窟却引来华夏儿女无数的惊叹,无数的惋惜。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文化的旅途,是苦,是涩的。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然而,随着改朝换代,文字狱,战争,外国掠夺,本国保护不当。现存的中国文化,我们本国的精髓还剩下什么呢?当我们需要高价在国外拍卖会上购回本国财物;当我们的文物古迹一件件因保管不当而黯然消损时;当属于我们中国的节日被他过抢走;当我们的孔子,中医全部全部要被抢走的时候,这是何等的苍凉。这是我们的文化,这是属于我们的财产。
文物古迹是文化;书籍是文化;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性、语言是文化。
余秋雨先生用朴实的言语,用亲身经历的所感所悟,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当下不容忽视的命题——救救中国文化。
是的,救救中国文化吧。我们普通人,文人,中央政府,我们需要更多的措施来拯救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第五篇: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
书中作者以踏过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为主线,表达了作者的喜与忧,用笔细腻,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文中感触最深有两处。
一、道士塔
初读,我还以为《道士塔》是为了纪念某位历史伟人而建的,读后却让我有一种和作者一样的恨之心情!
狠在何处?此塔是敦煌石窟罪人王圆箓的葬身之处。他本是到处都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为灿烂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还不止此,王道士对洞窟里的壁画不太满意,为了亮堂一点,他找了两个帮手,拎着石灰桶,拿着草刷子,开始了他的粉刷计划。第一编石灰刷的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他就又来了一遍。可悲可悲!中国人的可悲,世界人民的可悲!作者用文笔丑陋的批判了一个历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
二、沙原隐泉
沙原隐泉是作者踏过阳关雪后的又一行径,当作者被眼前几座巨大的沙山遮挡,又别无他途时,作者表现出了“心气平和,慢慢爬!”“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只管爬”的人生态度。
当作者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时,眼前有一弯清泉,横卧山底,此时此景作者用了一句“动用哪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看到此景的作者已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了,怎么下去呢?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的,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的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情之急。当你在沙漠中有一弯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时你会是什么心情?且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你又会是什么心情呢?看到此处,我好像听到了水鸭带动湖水时清脆的声音,自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一种愿为此景背上行囊,顶着烈日不远万里追寻它的奢望!
合上书本,大脑中有一种凌乱,心中有一种兴奋与失望。凌乱是因为书中有太多精彩之处,不知应该回忆那一幕。兴奋是因为大脑好像被注射了文化的兴奋剂,言语已无法表达。失望是因为凌乱,无头无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