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2:2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国大业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国大业观后感》。

第一篇: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郑家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郑文祥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爸爸告诉我:《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强大,百名巨星齐上阵,共同来为祖国成立60周年献礼,几乎囊括了中国电影界的所有明星和知名导演,可视为对中国电影演艺队伍的一次大阅兵。毫不夸张地说:一不留神一个大明星出现了,一眨眼功夫几个大明星就出场了。要是想在这部片子里面去看大明星,那你一定会看的眼花缭乱。据说这些赫赫有名的大明星们都是不计报酬自愿来演这部戏的,因为大家都想为自己母亲的60岁华诞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爸爸特别强调:“全世界只有中国才能汇集如此多的明星,才能拍出如此震撼、如此生动、如此精美、如此优秀的电影!”并且一边儿看,一边儿给我解释我看不懂地方。

我们看得都很认真,最终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喜悦和欢呼声中,我们开始建设我们的新中国。我想:新中国成立真不容易啊,看看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喝酒,把头紧紧地碰在一起,可见他们的兴奋之情,对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尤其看过《建国大业》之后,对毛主席更加敬佩和崇拜了,还有周总理、朱老总、任弼时等革命老前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代价,当演到开国大典那一时刻,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了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指导老师:张华

第二篇:建国大业观后感

不忘“历史性格“

——《建国大业》观后感

中文摘要:

2009年2月2日,影片《建国大业》上映。《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通过观看该片,对那段历史的重温引发了对于“历史性格“的思考。

关键词:历史性格建国大业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正文: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娱乐项目、五彩斑斓的休闲生活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一代人对于历史的研读兴趣。曾经的辉煌时光乘着时间飞速转动的车轮在离我们远去,又有多少历史正在被人们淡忘呢?

初闻《建国大业》这部影片是2009年2月2日影片开拍之际,不得不承认,的确是所谓的明星效应为这部纯历史题材的影片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经过了7个月的漫长等待,9月17日,《建国大业》上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第一时间观赏了这部影片的我一直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整部影片讲述了重庆谈判前后的一段史实。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中共毛泽东主席应国民党蒋介石之邀毅然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举行和平谈判。毛主席在重庆与民盟主席张澜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密切协商配合,共同努力推动谈判进程,使国共双方终于签订了以避免内战、在政治协商的基础上组建多党派联合政府为主要内容《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蒋介石无法放弃一党专制的独裁迷思,一方面发动了对共产党的内战,一方面炮制召开首届国民大会的独角戏,并对民主党派大肆迫害镇压,实际撕毁了《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针锋相对、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方针,开始坚决的武装反击。众多民主党派领导人纷纷采取了与中共站在一起的立场,坚决反对和抵制蒋介石独裁行径,以实际行动与国民党决裂了。1948年五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五一宣言》,发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个

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此后,在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同时,一个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民主统一战线也不断发展壮大,大批民主人士在共产党的诚恳邀请和精心安排下,历经艰险,从蒋管区,从香港、从国外纷纷奔赴解放区。1949年9月21日,群英荟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此后九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

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无疑是漫长的,虽然短短的几百分钟能描绘的场景是有限的,但它勾起了我对于那段历史的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那段谈判时光变得立体了起来!下面主要谈论几个要点:

一、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共产党领导一行人宁愿身陷陷阱也要远赴重庆呢?我认为不只是出于共产党对于和平的渴望,更是迫于国际多方的压力。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长宋子文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两小时后,蒋介石致电毛泽东,请他“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就在头一天,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讲话,告诫说,“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我们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蒋介石则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他要拿刀,我们也拿刀;他要磨刀,我们也磨刀。„„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同时,中共中央通告党内,蒋介石“请毛往渝,完全是欺骗”。既然知道是欺骗有一定要去的道理在哪里呢。重庆朝野所造公开舆论,固然对延安形成前所未有压力,但真正促使毛泽东动身赴渝的力量,却来自遥远的莫斯科。据史料记载,斯大林曾化名“菲利波夫”直接电告延安中共中央,“你党应维持国内和平,中国不能再打内战了,若再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数小时后,斯大林径直致电毛泽东,称“世界要和平,中国也要和平。蒋介石已再三邀请你去重庆协商国是,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各方面就不能理解了。如果打起内战,战争的责任由谁承担?”斯大林最后要求毛泽东“立即到重庆同蒋会谈,你的安全由美、苏两家负责”。时任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也指出:“毛氏出人意料地接受邀请而到重庆,可能部分地由于1945年8月14日由中苏条约的宣告所促成,该条约保证苏联援助作为中国唯一的政府的国民政府。” 于是,8月24日,毛泽

东复电蒋介石,表示与其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实力不够强大,各方面政治体制不够完善的国家来说,要想获得完全的自主权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谈判双方即两党派之间的对比。可以说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的,简单地说,此二人大部分时间里可以说是敌人。然而纵观历史,远的不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曾并肩作战,也曾同床异梦,互为根本对立的世界体系和民族国家的代表。但三人之间多少维持着现代人类和文明民族之间的基本关系。在多次谈判中他们唇枪舌战,为各自的国家谋取最大利益,同时彼此也不乏真诚的谅解和敬意,且基本遵守了彼此达成的协议,直到死后,都曾流露出让世人感触不已的人之常情。丘吉尔听到罗斯福逝世的消息,好像“被人猛击一拳”,斯大林则“神情黯然”,紧握住美国大使的手“足有30秒之久”,一向与罗斯福作对的《纽约时报》发表了“讣告式”的社论,以真正忧伤的口吻盛赞死者,连铃木首相也对日本的最大死敌“深表敬意”,东京电台则“为这位伟大人物的逝世”播放哀乐。然而重庆谈判中两位主角却没有表现出让时人和后代可以感动的大政治家不可或缺的真诚、坦荡、胸怀和登高望远的气象,他们之间,如此冷漠,充满敌意。相较而言,毛代表的中共因为在野身份,对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不乏真诚和希冀;而蒋挟抗战胜利之功及执政党地位,与毛周旋与推诿。影片中点到国民党为什么失去了政权,特别是蒋介石感叹:不反腐败亡党,反腐败,亡国。最后,蒋选择了不反腐败。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私自利,国民党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下。而共产党赢得天下是因为反对一党专制,反对党天下,家天下,反对独裁,积极主张民主、自由,反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为民生而战,分田地,重民生,重民权。一句话,共产党带表广大人民利益,用生命和鲜血推翻最腐朽、反动的政权,那是一种了不起的英雄主义精神。然而在这种英雄主义的对比之下,国民党显得更加渺小了,这对于那些也曾为保卫中国二抛头颅、洒热血的国民党勇士又公平吗?对于两党人士之间的对比所引发的一些想法仍然使我困惑。

三、重庆谈判本身的意义影响。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么令人炫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么巨大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时代启示。历经六十年苍黄翻覆的今代国人蓦然发

现,那场遥远的谈判,那些早已作古的主角们并未如烟而去,那些挥手、微笑、合影、握别,那些信誓旦旦、白纸黑字,那些智慧的交锋、意志的较量、权力的争夺、主义的坚守,那些对中国道路和中国命运的承诺和领受,都如在昨日,如在目前,活脱脱一场从未闭幕的东方历史悲喜剧。“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最使中国叫嚣隳突、天地翻覆的是近世两大世界性潮流在中国的激荡冲撞。1922年1月,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同时应邀派员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抱病接见国民党代表张秋白和中共代表张国焘,发出他那先知般的“东方之问”: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合作?重庆谈判也许是传统中国最后一次以战争解决政治争端的替代方式,是现代中国第一次具有显赫的国际背景和公众舆情参予的试图以民意制衡党争、以理性驾驭武力的历史性尝试。这次漫长的谈判充满了斗争,蒋介石对这次谈判的基本方针是准备在政治上作一些关于开放民主自由的空头许诺,但一定要在“军令政令之统一”的名义下取消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存在。因而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是谈判中双方争执的焦点和中心问题,为了使谈判获得进展,中共方面先后多次重大让步,比如愿意让出华中华南8个省的根据地,将人民军队缩编为24—20个师,只占全国军队七分之一等,但由于国民党方面不作任何松动,这两个问题未能达成协议,作为悬而未决的问题,留等后面继续商谈,也就有了政协会议上的斗争。这幕风云际会、扑朔迷离的悲喜剧不仅汇聚了国共两党漫长而复杂的恩怨是非,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狂喜、感慨、疲惫,国共内战的阴云,而且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甫定而“冷战”铁幕正在降下之间阴郁不祥的氛围。当然不得不提的是谈判的背景,重庆谈判正是在日本投降之际,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第一次需要得到申张和保障,却因为苏美两国对中国难以抵御的干预而云诡波谲。无论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在抗战甫胜之日就公开电邀毛泽东来渝“共商国家大计”,出自谁的主意,事实上,敦促蒋介石“联合”共产党抗日,避免国共冲突酿成内战从而削弱中国抵抗日本的力量,始终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从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开始,美国战时重要人士罗斯福、华莱士、威尔基、马歇尔、赫尔利、史迪威、拉铁摩尔、魏德迈、高思等人就一直公开斡旋和调解国共之争。与美国一样,苏联也不希望在击败德国和日本之前,在苏美国盟关系没有破裂之前,国共过早走向内战。中国的无奈在于,美苏全球战略这种对中国而言

纯属“偶然性”的因素,却比中国自身的“必然性”强大得多,以致后者在相当一段历史期限内只能作为前者的附庸。历史曾将挽救民族危亡的大任降于重庆,重庆以其巨大的牺牲和卓绝的奋斗报效了这一最高垂顾。历史又给予重庆惟一的契机,希望这座有大功于国家民族的城市,能继续导引国家走出君主专制、极权独裁“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循环,开出自由、民主、宪政国家的康庄大道。然而,重庆错失、辜负了历史的第二次偏爱,在严酷复杂的国内国际政治面前,重庆交出的是一份令人扼腕长叹的答卷。

除了这部电影引发的思考,可以说电影本身也有很多闪光点。有一些情节如今仍然历历在目。如有一场戏,开国大典当日,台湾空军已制定好派飞机轰炸天安门破坏阅兵的执行计划,共派二十多架飞机直奔北京上空投弹,如果实施了,也就没有以后的开国大典历史了。万千军民云集天安门,一二个小时后重要人物将登天安门城楼,新政权登基万众欢腾之前夕,空军司令周至柔总统府侍卫长俞济时向蒋汇报:一切已准备好,就等您下令了。蒋神情严肃,眺望海峡对岸,伫立良久,最后长叹一声,下令取消轰炸行动。在座的听了,多“啊”了一声。有人说:新政权没防空军力,一旦被炸,无还手之功。有人说:历史一定重写。还有人说:蒋公宅心仁厚,不忍见故宫被夷为平地。有人猜测:如果换转是毛,会炸么?席上所有人异口同声:一定炸!必炸!炸烂!当时的蒋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下达如此的命令的呢,的却引人深思。

纵观我们的2010,上海世博、广州亚运、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我们的中国正昂首阔步的走在全面发展的大道上。希望每一个人在为今天的成绩骄傲自豪的同时能够不忘历史: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然我们一起来培养一种“历史性格“!

第三篇:《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营销1103班 崔丽娜 110220143

“万岁!万岁!毛主席万岁!万岁······”电影《建国大业》中一色军装的战士,一群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的人民,一个个在此刻都难以克制自己的激动情绪,声嘶力竭地呐喊高呼,万人喜迎毛泽东的热烈场面让人不由热泪盈眶。回想建国前的重重困难,回想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我深深体会到今日生活来之不易,更被那些军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折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短短两个多小时,让我对1945到1949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

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抗战胜利到建国前夕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全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但国民党单方面发动内战彻底粉碎了人民的梦想,那时的中国,战火纷飞、硝烟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这中;那时的中国,经济萧条、破败不堪。但在如此黑暗的条件下,有股新生的力量一直支持着人民,它使全国的民主党派人士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它为人民着想,为和平忍让,因进攻而反击。国民党使尽一切手段迫害那些有重大影响力的民主党派人士,但这都无法阻止他们北上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脚步,因为他们此时的心跟共产党的紧紧相连。

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每个人都忍受着煎熬,但谁也无法动摇解放军解放全国的决心。淮海战役的胜利、北平的和平解放、南京的占领,解放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渴望: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人民政府。这句话在他们心里被呐喊了数百遍,给予了他们横渡长江,穿越一切艰难的力量。

在那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中,中国人民军队至始至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地位不动摇,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影片中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率部围剿延安的时候,毛泽东讲了一句至今都让人叫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这正是当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死守延安,无疑会伤亡惨重,代价太大,这不仅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也辜负了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对共产党的热切期望.作为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人,毛泽东选择了对人民的关爱而不是对地的关爱,他的决策无疑是

正确的。淮海战役结束后,当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时,毛泽东激动地说:“长江以北,再无战役。”当晚,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于是,四个改变中国历史,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男人在那晚,对酒当歌,他们围着篝火,跳着,笑着,意气风发,回想一起经历的重重苦难,他们歌唱着将埋藏在心里的感情迸发,为人们终于获得解放,将要过上美好生活而热泪盈眶。而国民党恰是与此相反,在中共妥协的情况下一而再违背诺言,暗杀爱国人士。民主党派人士张澜最后也站在共产党的一方,他给出这样的评价:“中共顺应了民意才有今天的成就。”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军队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才迎来新中国的成立,难以忘记那些刚从战场胜利归来的士兵排列整齐地躺在大街上熟睡的模样,他们实在是太累了,但就是再累,他们也没有惊动老百姓,更别说私闯民宅!难以忘记,毛泽东到达北平时作出的承诺:不要为我开门,要为大家打开新中国的大门。更难以忘记的是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我们所钦佩的的军队精神,这就是我们所敬仰的革命宗旨!

在整个电影的进行过程中,人们一次次随着此起彼伏的剧情发出一声声感叹。当我们看到国家战乱、国民党残忍迫害人们,活生生的烧死老百姓时,我们不禁群情激奋;当看到毛主席、周总理与众多战士们手挽手组成一道人墙坚定的在滚滚急流中前行时,我们不禁热血沸腾;当看到内战终于成功,国家领导人举杯痛饮,豪迈唱歌时,我们不禁热泪盈眶;当看到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之时,我们不禁起立鼓掌。

通过这部电影,我深刻的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和蒋介石领导的一意孤行、坚持***的国民政府相比,我们共产党更注重的是民主,重视各民主党派的力量。纵观我们共产党取得内战的全面胜利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胜利在于取得了民心,得到了各党派和百姓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我们党最终取得了军事和政治上的双胜利,进而建立了我们光荣而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都已成了过去。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龙腾虎跃!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才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要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想这还远远不够。

革命需要坚持。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

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一定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广泛发动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确实为我党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影中,解放军占领上海,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当宋庆龄走到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个军人能始终为人民着想,这样的军队怎么会不得人心?有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么会不胜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毛主席自不必说,他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军事才能。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以亲和与儒雅出名的周总理,周总理一向兢兢业业,刻苦工作,帮主席分担工作,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使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祖国宠儿们经历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与灵魂上的震撼,深刻的教育了我们党是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美好,使它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四篇:《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最近,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没有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火,所以对我们现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习以为常了。我觉得我们多应该看一看那个革命年代的电影和书籍,才不会让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迷失,才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很多精神。那个年代,有很多人以天下事为己任,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给这个国家开创美好的未来,可以倾其所有,甚至包括生命。

最让我难忘的一个的镜头是,影片中,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在革命年代是这样,在现在又何尝不是呢?每次发生大灾大难的时候,冲到最前线救灾的总是我们可爱的解放军战士。还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从此,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看完电影,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现在的中国,虽然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有像影片中的那些革命战士一样,有着崇高的信念和一个勇敢的心,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国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第五篇:《建国大业》观后感

旗 帜 与 警 钟

---观《建国大业》有感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看完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正在进步,中国正在前进!印象最深的,是片中两位角色的两次落泪。第一个落泪镜头出现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刘烨饰演的塔山英雄团的老兵在部队准备接受检阅的时候,突然冲到了主席面前,啪地一个军礼,激动地吼着:“我代表活着的和死去的战友向毛委员敬礼。”由于激动而有些变调的声音,黝黑的脸庞上迸出的泪水,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已。是啊,从红船到井冈山,从延安到北京城,这条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新中国走得异常艰辛。这个过程中,有那么一群人,永远地留在了路上。他们,也曾是那么青春光彩的脸庞,也曾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也曾有彩旗招展的理想……但是,他们留在了路上,而没有机会听到天安门城楼上“人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洪亮声音,无法看到金水桥畔挥舞的红旗。然而也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后来人踏得更稳,走得更远。老兵的泪,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鲜血与生命的先驱,提醒我们面对注视我们的先烈,继续为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而努力,写出应该属于我们的辉煌青春。

第二个落泪镜头出现在蒋家王朝覆灭的前夕,陈坤饰演的蒋经国怀着一腔热情到上海清除腐败,整顿金融秩序,最终被迫屈服。他悲愤地对着蒋介石喊出:“父亲,党、国都已经在危难的边缘了!”两行泪水滑下脸庞。这喊声象警钟在猛敲击。国民党成立之初,民族、民权、民生的理念引领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但来自政党内部的腐败、争斗、涣散最终把自己蛀空,并最终失败而蜗居海岛一隅。而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这其中,虽然也曾迷茫、彷徨,也曾犯过错误,走过歪路,但却总能很快地清醒起来,并作出正确的决定:从井冈山时期明确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到党的七大第一次阐明加强党的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再到前不久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的党在与自身和外界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昂扬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带领着11亿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走向全面小康的幸福明天。

两个角色的落泪,两次同样撞击心扉的呐喊。前一个背景是艳阳高照的绚丽朝霞,象旗帜,鼓舞我们年轻后辈在前人的感召下大步前行;后一个背景是山雨欲来的沉沉阴霾,似警钟,一遍遍地在我们耳边敲响,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事业,是光荣而神圣的事业。让旗帜与警钟昭示着我们永远前行。

光辉的足迹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的祖国。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的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都已成了过去。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龙腾虎跃!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才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面对让人措手不及大地震。中华儿女没有气馁,我们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踩在脚下。

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卫星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的奔月梦现实了!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铸造辉煌!我们的体育健儿一举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取得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

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60年的风雨无阻,60年的沧桑巨变,我们的祖国必将继续书写不朽的传奇。

回首这60年。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屈的民族!

回首这60年。这就是我们,一个腾飞的民族!

《建国大业》影片叙述了1946到1949年之间的中国历史,开篇即是国共重庆和谈,继而爆发内战。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的“几十万条破枪”,在人民的支持下,硬是在三年时间里打垮了全部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国民党的派系斗争、一党独裁、腐败透顶展现无余,而共产党则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了民主派的支持和加盟,成功的在中国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面。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当即断言“长江以北从此再无大战”,国民党的王牌主力全部覆灭。最让我难忘的是,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在听

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那一刻,这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和命运的军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国际歌的那一番情景。而此时的毛泽东醉意朦胧,斜靠在墙上若有所思,共产党军队几十年革命生涯所经历的苦难,通过毛泽东的回想一幕幕的回映出来:五次反“围剿”,突破封锁线,艰难长征,翻雪山,过草地……无数烈士的生命,换来了这历史性的转折,此刻历经百战的铮铮硬汉们再也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唱着,哭着,笑着,跳着……慷慨激昂的“英特纳兄奈尔就一定会实现”的歌声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获得了“最可爱的人”的称号,这,一直都是共产党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建国大业》中,我们看到,解放军解放上海,为了尽量不打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军没有使用重武器,宁愿血洒苏州河,解放上海后没有进入民居,而是露宿街头。这种一切为了人民的精神是应当代代相传的,成为不灭的时代精神。

《建国大业》观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

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情,用内心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庆龄,宋美龄两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当不错,**淡定自若,荣辱不惊的造型深入我心,宋美龄为党国四处奔波,可谓呕心沥血,王学圻事业的大爆发真是谁都挡不住!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没有给自己丢脸,再说唐国强自从开发出来演毛主席之后,我觉得就基本是那个样子,《长征》首次见他着实感到惊叹,但是后来的所有影视剧包括《建国大业》,我感觉没有什么进步,也许这就是极致?也许毛主席真的就是这个样子?也许是审美疲劳?咱也不知道,刘劲等特性演员的演出在剧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进,民主党派领导人的扮演者给人新奇,赞叹的印象,民盟,民革这些主要领导人个人性格魅力的展示无疑是这部电影的特点之一,甄子丹,赵薇,冯巩,章子怡,苗圃,郭德纲等人的客串都起到自己的作用,可以说他们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爱国电影观后感:观《建国大业》有感 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

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

我向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

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要国民党的资助,不要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个可以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终于,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一定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有先进的后备军,高素质的军人,雄厚的兵力,这场战争怎么会输?因为国民党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电影中,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继续,而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企图发一批国难财。在这样一个地方,人民没法治,失去了人民,还谈什么革命?反观共产党,我党和人民的融洽,早在“军民鱼水情”这句话中可以体现的出,广泛发动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确实为我党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影中,解放军占领上海,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当宋庆龄走到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个军 人能始终为人民着想,这样的军队怎么会不得人心?有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么会不胜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毛主席自不必说,他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游击战则是他战略的精髓,四次反围剿胜利,渡赤水。三大战役已经是他的成名作。在电影中,导演并未侧重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而着重描写细节,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主席把蜡烛吹灭了。摸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看完后,很震撼,以小见非凡,秒啊。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以亲和与儒雅出名的周总理,周总理一向兢兢业业,刻苦工作而在电影中,总理和主席在一起,帮主席分担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党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治会议的冯玉祥将军,总理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种细腻生动的描写,吧周总理刻画活了,正是这样一个非凡的总理,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下载建国大业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国大业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国大业观后感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 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在举国上下迎庆祖国60华诞之际,公司组织我们去电影院集体观看了《建国大业》,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进影院之前,我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尽管这部影片以其豪华的演......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一直很想去看建国大业,终于在前段时间和同学一起奔向电影院满足归来。看完之后很震撼,本以为会是一个严肃的电影,献礼60周年,又涉及政治,但是电影中有很多诙......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班级:09工商企业管理 学号:2009023135013 姓名:侯志强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小时的时间内,一是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背......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高中的时候,就对历史很感兴趣,对历史上的人物和重大事件也是特别关注。平时也比较喜欢历史题材的,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影片或电视剧。每当看完......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影片以抗......

    《建国大业》观后感

    咱们的中国 ——观《建国大业》有感 唐国强、张国立、刘劲、陈坤、李连杰、陈道明……若论阵容之强大,恐怕没有哪部影片可以媲美《建国大业》,是什么因由让百余位知名演员甘于......

    建国大业观后感

    电影《建国大业》是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60周年的献礼作品。《建国大业》以抗战胜利为背景,主要讲述毛泽东与蒋介石举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