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知学园】庆应大学理工学部 魏典慧
逻辑清晰的一路前行
——魏典慧
很多时候学习的方法是相通的,但是有时候学科不同,侧重点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就如不同于文科的涉猎面广泛,厚积薄发,理科生更重视的是知识的熟练程度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而魏典慧就是因为抓住了这两点理科学习的诀窍,终于迈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同样是毕业于东北育才中学,早在来日本前,她就想好了自己的志望学校:首先一定要去东京,因为既然来到了日本,就要去它的首都,见识这个国家科技,经济,文化最集中的城市。同时东京也能够提供更高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其次,她就在东工等国公立和早庆等私立学校之间权衡。思索再三,考虑到自己的性格,她更希望走一条理工科气氛并不是很浓的道路。而庆应因为教学氛围的自由,同时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可以全面接触各个专业的知识,使得她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魏典慧已经牢牢的打好了基础。在所有的学科中,她最擅长的是物理,不过其实在留考中成绩最好的反而是数学。在她看来,理科的学习就是熟练度和技巧。对于熟练度,就是不断的做题和整理笔记。在学校期间,她就把老师提供的真题,每道仔仔细细的做了两遍以上,同时把常考的知识点都整理下来。九月赴日到留考之前的时间,她就把从平成十四年到二十三年期间的留考题目全部重新做了几遍,认真研究,总结。
同时对于各个科目的学习技巧,她也非常的有心得。化学的知识点比较多,比较杂,最好就是整理好之后背下来。而物理其实常出的题型只有几种,每种都是有解题套路的。所以面对物理的时候,就是弄明白它考的是哪个知识点,哪种套路。对她来说,最困难的日语。日语听力是她到了日本之后,不断的听写,练习才慢慢提升上来的。“考试的时候,心态最重要,专心听,不必所有的话都听明白,抓关键点就行。”阅读也同理,先看题,然后再根据题目找答案,不必看完整个文章。
尽管明确了目标是庆应,但是魏典慧还是报考了庆应,东工,名古屋,东大,京都这五所学校。面试阶段印象最深的就是庆应和东工。名古屋,京都等都是针对于志望理由的提问。东工则是笔试,同时数理的题目难度都比较大。而庆应则是最轻松的一个。她回忆说,基本就是像闲聊一样,她在之前完全没有准备,后来也发现没有准备的必要。面试在非常顺利和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在结束的时候,她几乎都可以预感到这所学校的大门慢慢的向她敞开。
谈论起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她显得非常的期待。像她一早决定了来庆应一样,她也早早计划好了自己未来学习的方向:学习管理工方面的知识,将来从事偏文职的工作。这个思路清晰的姑娘,一路慢慢,却也异常坚定的规划着自己的人生。
第二篇:【行知学园】 2012-2013届上智大学新闻学科 张溶麟
上智大学新闻学科经验谈——张溶麟专访
张溶麟,合格上智大学新闻学科,是今年上智新闻学科合格的两个中国留学中的一个。对于今年的上智新闻学科入试,张溶麟为我们分享了她的个人看法和经验:
上智大学录取学生,首先是要参考留考成绩,主要看重校内考。今年的校内考张溶麟准备了很多,甚至把往年两三年的过去问要点都背下来了,但是几乎都没有考到。反而考了更加基础的知识点和一些时事要点。面试的教授也比较严格,但是对于文科来说,本来入学之前对于专业就是没有任何基础的,所以个人化的问题较多,会根据校内考答题的试卷或小论文来提出问题。表现上来说,自信和微笑最重要。
对于这种比较难把握重点的考试,张溶麟说,主要得益于平时对于文综的复习。当时语言学校请来了行知学园的高原老师,来为学生们补习文综和进学指导课程。高原老师上课的内容很充实,一节课的知识点讲解十分密集,几乎没有什么闲话,讲课的脉络框架明确,思路清晰,容易理解,对考试帮助很大。进学指导上也得到了很多帮助,包括面试的技巧和上智大学考试的风格,也因为行知学园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才能问到很多可靠又热心的前辈。
张溶麟说,对留学生活的选择和把握,除了考试还有很多内容,选择专业和参加考试,都是为了最初的初衷而服务的。张溶麟的理想是做一个漫画家,所以来到了日本,一开始把目标定在了动漫专业比较出色的大学,但是她为了更加充实自己的社会知识面,还是选择了上智大学的新闻学科。学习这个专业,也得到了家人的一些支持,选择新闻专业可以提高自己对社会事件的把握能力,培养个人对新闻时事的敏感度,无论从将来的就业还是完成自己的梦想来看,都是不错的选择。踏出国门,独自留学在外的学生,思考问题总会更加的成熟和远见,张溶麟说,能够细致的筹划将来是一个优秀留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所接触的行知老师和前辈当中,有不少很好的榜样,可以有事相商,或者得到启发。
第三篇:[名校志向塾]庆应大学商学部留学生——孙梦頔
庆应大学商学部留学生孙梦頔——
与其拘泥历史不如关注未来
黄文炜
人物简介:孙梦頔,2008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2009年4月来日。在2009年11月的留考中取得了总分787分(日语383、综合197、数学197)的好成绩,是当年的“文科状元”。2010年4月进入庆应大学商学部学习。名校志向塾日语讲师。
庆应是一个宽阔的平台
孙梦頔是庆应大学商学部国际金融专业三年生,对孙梦頔的外貌,完全可以用明眸皓齿来形容,都说庆应大学美女很多,不用说,在外人眼里,孙梦頔是十足的美女。但是她很谦逊地说:“我不擅长化妆,所以算不上美女,日本的女孩很注重穿着打扮。”
孙梦頔对庆应大学情有独钟,她说:“庆应大学的学生,家庭经济富裕的比较多,庆应大学有从小学直升大学的体系,学生不需要花太多的力气去学习,他们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社团活动上,所以,庆应的学生口才好,交流的能力强。在庆应遇到的人和我以前接触过的不大一样,我遇到很多非常积极向上,把目光投向全世界的人,庆应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听孙梦頔说话,你就会觉得她属于十足的知性美女。
2012年2月,孙梦頔通过大学的项目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交流一个月。当时她看到大学里贴出的海报,便去报名了,申请的人很多,经过面试,她被选上了。组织这一活动的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学生团体,他们每年邀请日本的庆应大学、京都大学、同志社大学这三所大学的学生去体验美国大学的生活,每所大学派四到八人,到斯坦福大学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我们住在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和各国学生一起生活和上课。庆应的国际化做得很好,每年寒暑假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暑假学生有机会去世界顶级的大学如剑桥大学等交流一个月。大学为学生铺好了通道,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走到更宽阔的地方,庆应让我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给了我积极的影响。在庆应,学生不是光学习,而是有很多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大学里,孙梦頔对所学的专业里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等内容特别感兴趣。虽然她是个文学爱好者,但她又理性地觉得,兴趣爱好和谋生的专业应是分开的。
名校塾给学生各种资源
在国内孙梦頔上的是知名的北京101中学,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她说没想到
自己在留考中考出了全国第一的高分。当初准备留考时,复习数学就是不停地练习做题,学文综科目就是强化记忆,经历过国内高考强度的文科学习后,已经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复习留考似乎不在话下了。
孙梦頔不仅用功,而且用心,她在准备留考时还做了这样一件事:把历年留考真题的考点一道道地在参考书上标出来,只要在题目中出现的知识点,她就把关键词在书上划出来。知识点每出现一次,就加强记忆一次,通过这样的循环,牢固掌握了文综知识。
当时孙梦頔在学的日语学校规模很小,当时她在学校里看庆应、一桥等名牌大学的出愿资料,被周围的人嘲笑,说她好高骛远,痴人说梦,没有人相信她能考上东京的名校。连老师都对她说:“你不要看那些资料了,好好学习吧。”后来孙梦頔的留考分数公布后,大家都惊呆了,小小日语学校因为出了个全国第一而沸腾了。
考入庆应大学后,2010年3月,孙梦頔来到名校志向塾工作,不过她和塾的缘分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她在关西的语言学校学习,在网站上看到名校志向塾的名字,便联系邮购了塾的练习题。此外塾的关西校的老师给过她进学指导。来到东京考大学的时候,她便来到塾里串门。她考出了全国第一的留考分数后,与塾一拍即合,就来当日语讲师了。
谈到塾给学生的帮助,孙梦頔说:“塾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来塾当然想把投入最大化,塾满足了学生的愿望。塾给学生各种资源,如人际上的资源,老师都是东大、庆应、早大等名牌大学的在学生或者毕业生,他们对学生会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另外,周围的同学都抱着很高的目标,都是很有上进心的。考大学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搜集信息,你和周围同学形成战友的关系,大家一起收集情报、交换信息和交流学习方法。我在语言学校上学时,大部分同学都想着多打工,给家里寄钱。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说追求不同。而塾里都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塾除了提供知识,还提供人脉资源,这里的学生像一起参加高考的同学,找到了高考的气氛。”
看着背单词和听着背单词
现在孙梦頔在名校志向塾里教日语听力课程,学生怎样提高听力水平?孙梦頔的建议是:“我在上课时强调,提高听力最快的一个途径是听写,通过放音频,把原文写下来,训练自己的听辩能力、辨音能力,在听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听力词汇。通常阅读词汇比听力词汇量大,阅读日语时哪怕读不出来也可能知道其意,因为有汉字,但是听力就不同了,很可能听到读音,不知道写法,听力词汇不够的话,就无法理解语义。学生要在听辨的过程中,把听力词汇扩大。看着背单词和听着背单词是两回事。同时建议在作文听写后做跟读,听力和口语能够得到同时提高,在跟读的时候,不仅练了听力,而且练了发音。塾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是解题的技巧,实力和技巧都拥有,才能拿到更高的分数,课后学生需要做的是实力的锤炼,听力要每天重温。”
对学生来说,学习上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文综、日语、数学等科目都要准备,孙梦頔认为,合理分配时间很重要,学生应当知道自己长短处在哪儿,包括对自己进步的空间有一个预计,制定学习计划。比如刚来日本的同学,要尽快地把英语拿下,用三个月时间准备托福,托福拿下后,就再也不管它了,专心准备留考,而后再准备校内考„„如果一下子抓得太多,可能反而什么都抓不住了。
新年到神社当巫女
因为父亲在日本工作的关系,孙梦頔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是在日本的熊本县度过,那儿的风土人情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学要路过一片稻田,风景特别美丽。有次她和父亲一起回家,在路上遇到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很可爱地向他们打招呼“こんにちは”,孙梦頔好奇地问父亲:她怎么会认识你啊。父亲说:日本人都是这样,陌生人也打招呼的。
日本乡下淳朴的民风给孙梦頔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后来到了大都市东京,发现人们并没有那么频繁地打招呼。孙梦頔说很喜欢小地方。
孙梦頔眼里的日本是精细而富有个性的。她说很喜欢日本的食物,随便进哪家店都会觉得很好吃。日本的物品很精致,如杂货店里的一把雨伞,一枚小镜子等等,生活中的任何小东西都做得很漂亮,总之日本好看的东西特别多。孙梦頔还喜欢日本的公共交通,喜欢日本的电影,喜欢日本人的礼仪以及到位的服务精神„„ 孙梦頔有过一个难得的体验——新年时到神社当巫女。那是2010年12月31日到2011年1月1日,年末年初神社很忙,在网上募集巫女,孙梦頔给横滨的伊势山皇大神宫寄去简历,然后经过面试、培训,就上岗当巫女了。从12月31日夜里,一直站到第二天下午6点。孙梦頔说当巫女的初衷就是喜欢巫女的服装。巫女属于神职人员,基本工作是卖护身符之类,“从来都没有听到那么多的‘新年快乐’,也没有说过那么多的‘新年快乐’”。孙梦頔说起来还很兴奋,每个来到神社参拜的人都对巫女很友好。
除了喜欢巫女的服装,孙梦頔还很喜欢和服。去过日本的一些地方,她最钟爱京都,因为京都古香古色的,人文气息浓厚。
孙梦頔学的是商学,但浪漫气息浓厚。她对翻译很感兴趣,对翻译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翻译是再创作,很多人都能读懂日语,但是你要把读懂的东西表达出来,遣词造句很重要,在中国读村上春树作品的中文译本,与在日本读原汁原味的《挪威的森林》,感觉是不一样的。读原文更能够体会到那种细腻的感情。”
孙梦頔还给国内的“参差计划”网站做志愿者翻译,这个网站罗列世界各国对同一个事件的各样看法,孙梦頔通过翻译日本的消息,把日本的声音传到中国。
与其拘泥历史,不如关注未来
孙梦頔谈到日本留学的好处:日本离家很近,北京到上海,与北京到东京差不多,来日本留学,不觉得在国外读书,而像是在外地读书的感觉。来日本,发现亚洲的文化还是有共鸣之处,走在日本的街头,不会被当成老外。另外,在日本,人与人之间保持很好的距离。日本人可能没有那么热情,但是不会加害给你,不会坑你。而且日本治安很好,晚上从塾里下班回家,都半夜了,一点儿都不害怕。留学生在日本可以打工,而且日本的大学有奖学金制度,学费可减免,生活上没有问题,完全可以自力更生。
一段时间以来,中日关系出现重大波折,孙梦頔认为,政治问题不是民众可以讨论出来的,打着爱国旗号的盲目骚乱,对人对己都没有任何好处。中国人的“反日情绪”是根深蒂固的,其实“反日”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历史就是历史,它就在那儿,永远不会被改变了。与其拘泥历史,不如关注未来。大家应该更多地关注今后,关注怎样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得更好。
对于正在塾学习的学生,孙梦頔说要送给学生一句话——好事多磨。“我的感觉是任何好的事情的实现都是需要时间的,学习一门外语、一种乐器、一门技能,和一个人建立友情,建造一座城市,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摧毁好的东西,就是瞬间,一场地震,一场战争,练习8年的钢琴,三个月不碰,技巧立马就生疏了„„ 任何好的事情都需要长时间去做的,同学们觉得考试很艰辛很漫长,正因为是漫长的过程,所以才有好的结果。未来有不确定性,你只有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未来才有无限美好的可能。” 孙梦頔的话是值得琢磨的。(名校志向塾供稿)
第四篇:[名校志向塾]庆应大学商学部留学生——史昊
庆应大学商学部留学生史昊—— 塾是品学兼优者的聚集地
黄文炜
人物简介:史昊,出身上海,2008年考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专业,2011年7月退学,留学日本。仅半年时间就考取庆应大学商学部、上智大学经济学部。现为庆应大学留学生,名校志向塾进学指导老师。
大地震后更坚定了留日的决心
2008年6月,史昊在上海参加高考,没有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进了二本大学,中国的高考制度造成这么一种结果:什么样的分数就落到哪个档次的大学和专业,学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史昊原想学商科或者法律,进了大学,面对不感兴趣的专业,他有些茫然。不过,在大学里他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学日语,考出了日语能力一级。他还考了托福,成绩是80分。
史昊有亲戚在东京大学学习,他连续多年在春节时来日本旅游,亲戚带他去参观东大,去旁听,史昊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差距。虽然日语一级考出来了,但在日本还是不敢开口说话,进超市,就连店员问有没有积分卡这样普通的话都听不懂。史昊当时就深切感受到,如果不来日本真正经历留学,是没法提高日语能力的。在国内,他就研究了日本的大学,当时的目标是上智大学,考虑编入考试。在日本留学的同学帮他拿到往年编入考试的题目,觉得非常难。他发现自己更没有实力直接去读大学院„„
史昊虽然一时有些消沉,他还是联系了日本的一所语言学校,就在这当口,日本发生大地震了,一时与语言学校失去联系。他说,地震后更坚定了留学日本的决心,东京的房屋没有一栋倒塌的,而且日本人在灾难后依然那么有秩序,这是国人最缺的东西。“大地震后,很多学生离开日本,我这时候去就更有机会考上名牌大学了。” 史昊的想法很乐观。
后来日语学校联系史昊了,他顺利地办了留学日本的手续。本来史昊只能申请10月来日本,因为大地震入管审查留学资料推迟两周,他就赶上了7月来日,成为大地震后第一批申请来日的留学生之一。
找到塾,学习突飞猛进
来日本,史昊发现考大学并不是简单的事。他离开高中三年了,原先又是学理科的,上海的高考实行三加一制度,理科生只要选一科,史昊选了化学,物理、生物就荒废了。史昊原本就喜欢经济和商学,他决意从理科转文科。买了两本留学考试的书来看,却发现很多知识点都遗忘了。来日本之前,史昊就托在日本的同学报名了11月留考,只有三个月时间准备留考,时间紧迫,史昊在国内时从小春网知道了名校志向塾。他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来塾咨询,进学指导老师拿留学考试教材给他们看,他说当时几乎绝望了,没想到留考的内容这么复杂。
史昊立即报名了塾的文科留考、日语、政经特训、私立大学校内考等课程。塾的老师把一大摞的教材给史昊他们,让他们先学起来。史昊在一个星期之内把日语和文综的教材和练习题做完,然后来塾把答案对了一遍。
在塾里学习的最初两个月里,史昊的文综知识水平突飞猛进,塾里的小测验比留考难度还要大,50分满分,史昊的成绩没有低过40分。当年10月,史昊参加丁瑞老师主讲的政经特训班,他说印象很深的是最后一堂课,丁老师跟学生说:“德国统一前西德的首都是波恩”,后来在留考时就恰恰遇到了这道题。这让史昊觉得很神奇。丁老师知识渊博,上课往往能触类旁通。最后一堂课时,丁老师还给每位同学发了一支印有早稻田大学标志的红色的笔。丁老师对学生说:“这支笔放在书包里,希望会给你们带来好运。”塾里的老师就是这样总是给学生打气,史昊和同学们都受到了鼓舞。
两张牌朝上,合格庆应
在11月留考中,史昊取得了日语321+
45、数学165、文科综合197的好成绩。留考之后,史昊马不停蹄地准备校内考,先报考的是上智大学经济学部。这个学部的考试比较繁琐,要写小论文,需要检验很多专业知识,如数学微积分等。连续两个周六晚上,塾的吴天逸老师为史昊单独补数学,过去8年的数学题目吴老师一道一道帮他解析直到深夜。为史昊训练小论文的是陈芨老师,陈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史昊笑称:“一开始我准备的小论文被陈老师‘贬’得一钱不值,说是逻辑性欠缺,空话太多,他帮我改写小论文,帮我补充必要的经济知识,最后还一对一进行了好几次模拟面试,这也是后来我在面试时总是很有自信,面试成了我的强项的原因。”
上智大学的考试一路下来都很顺利,七道数学题他都解答出来了。在面试结束时老师很亲切地告诉史昊“今年考生很多,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史昊很高兴,知道自己被录取了。
最终史昊把目标放到庆应大学。刚来塾时,他觉得庆应高不可攀。后来老师告诉他,手中有托福和留考成绩,为何不大胆尝试庆应呢。
在庆应大学商学部的面试之前史昊就听到个有趣的细节,两位面试老师桌前有两张卡片,上面写着学生的准考证号码、姓名等信息,面试结束时假如两张卡片都是正面朝上,学生就是合格了,一张朝上一张朝下,学生就要参加二次面试,两张同时朝下,就是落第了。史昊在面试结束时,看到两张卡片都是正面朝上,他心中暗喜。
在面试时老师问史昊:“为什么不去早大而选择庆应,早大不是在中国更有名吗?” 史昊先开了个轻松的玩笑:“看1万日币上是谁的头像,我就选哪个大学了(1万日元纸币上有庆应大学的创办人福泽谕吉的头像)。” 接着他谈到自己对庆应大学的认识:“庆应的教学方式偏向于传统,是很有实力的,庆应的学部设置和国立大学一样,保持自己的一贯的传统,不像有些私立大学为了多招学生,赶时髦似的开设应景的学科。所以我选择庆应。”
今年1月20日,正是农历的大年初一,史昊在庆应大学网页的合格榜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他说,首先想到的是感谢名校志向塾的帮助,塾的老师总是让他准备得万无一失后去考试。
留学日本仍然有优势
对中国学生来说,如今留学日本有哪些优势呢?史昊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留学日本仍然有优势,中国沿海地区日企占外企的50%以上,在上海,日本商店的招牌随处可见,在上海长驻的日本人有15万人。今后就算在中国企业工作,也免不了与日方打交道。留学生来日本后学了日语,其实并没有放弃英语,在日本的大学里,使用英语的场合很多,比如,在庆应大学的入学仪式上,校长用英语致辞,学部长在开会时也用英语。日本是信息大国,生活节奏快,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电车上,都看不到像日本人那样看书的景象。我在日本养成了看书、每天浏览一些经济报刊的习惯。在日本留学过的人还有个特点,面试的能力比较强,日本人喜欢面试,只有当面交流才能很好地沟通。日本的大学生大三就开始了就职活动,奔波找工作,留学生也受此影响,在日本留学可能成熟得更快些。”
史昊认为,与欧美相比,实际上日本的留学产业还是有潜力的。比如英国有大学联盟,很多大学有成熟的招生体制,他们能够直接到中国招生。日本的大学教学质量高,但是在海外宣传的品牌力不够强。中国有著名的东北育才高中,每年那里有很多优秀学生来日留学,中国学生留学日本的市场还是很大的,如果在华东、华南等地都有相应的高中,把希望留学日本的学生聚集起来,那可以大大推动留学日本事业。
中日两国大学的比较
史昊在中国的大学里学习三年后才来日留学,他并不觉得那三年时间白费了,反而觉得自己有中日大学的“双重经历”也是一种幸运。在国内大学结识了一群朋友,如今在日本的大学里又结识了新朋友。“中国的大学也给我一些温馨的回忆,同学们都住在大学的宿舍里,大家几年下来感情很深,很容易交心。” 史昊如是说。
比较两地的大学,史昊认为,国内大学生缺少像日本大学生那样的危机感,日本的大学生一年级时就要开始准备考各种资格,如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公认会计师考试等,对将来有各种规划,在大学里就要定一生的目标。而国内的学生日子过得很平淡,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优势,英语说不好,甚至中文也不过关,表达能力不够。史昊说:“日本的大学里有小组活动(Circle),欧美的大学里没有这种概念。在一个圈子里,你可以感受到日本人的凝聚力,就算你是留学生,勿论你的日语水平如何,只要你加入这个圈子,你就是他们的一份子,这种纽带意识是非常强的。日本的大学里,大家有一致行动的习惯,只要领头的说,今天有个活动,大家都会参加的,在这种联系中大家形成了纽带,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就形成了信任感。就职以后成为会社员,下班后在一起喝一杯酒也是一个道理,是为了增进相互理解和凝聚力。”
塾是品学兼优者的聚集地
史昊今年加入了名校志向塾进学指导老师的行列,他思维敏锐,很有责任感。作为塾的一员他有很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总是在考虑如何让塾更加完善,让留学生进学指导机构成为日本华人界的一股气势强大的力量。史昊诚挚地说:“名校不光把我送进了名牌大学,还给了我踏上社会的实践机会。塾除了给学生补充知识,还给学生很多精神方面的支持,名校像个大家庭,同学、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我能够和塾一起成长,是很幸运的。塾是华人圈品学兼优者的聚集地。”
史昊对日本的会计制度很感兴趣,考上庆应后,他就开始准备公认会计师的考试,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史昊到日本的私塾里学习公认会计师的课程,通过观察日本的塾,他想到了名校志向塾可以借鉴日本其他塾的做法,比如,每堂课要录像,可以给错过课程的同学学习,并给新老师的培训积累宝贵的资料。日本规模大的塾常勤老师多,咨询和教学的老师是一体化的。面向留学生的塾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同时树立讲师品牌,培养明星讲师。史昊最后给留学生后辈打气:“无论你来日本时成绩怎样,只要有上进心,你就能取得进步。名校志向塾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考上东大,但是完全可以让学生在原本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档次,就因为上了这个更高的档次,你的一生可能都改变了。”(名校志向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