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小学体育教学

时间:2019-05-15 02:5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小学体育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小学体育教学》。

第一篇:2010年小学体育教学

2010年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王淑慧

一个学期过得很快,回顾自己在本学期里所做的工作,虽说能做到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中能充分发扬民主,但为了能进一步总结经验,以谋求更大的进步,有必要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反思,因此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本学期,我认真参加了党员民主生活,写好心得笔记。在学校党委的组织

下,支部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回头看活动。通过学习文件,参与活动,我深刻明白了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干好本职工作,做教师的表率,模范执行校纪校规,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真正保持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先进性。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写好了一篇名为《保持党员先进性,干好本职工作》的心得体会,真正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其次,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平时,我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查看了大量的《小学体育教师》、《德育教育》等教育类刊物,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对课改要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促使自己彻底改变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观念。

二、尽心尽职,干好本职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担任小学体育一到三年级教学工作,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前,我能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对教案进行认真的修改,课后布置的安全知识让学生牢记,努力做到既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快乐玩,又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如教会学生学习模

仿的方法,坚持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在课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上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再次,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做好分管工作。体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好坏。因此,要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必须努力提高学校的体育

教学工作。为此,开学初,我就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份详细的体育工作计划,合理做好体育课中的训练分工。认真仔细的学习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做好好训练计划。同时,组织学生愉快的和老师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校体育课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督促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做好每节课好好学习的工作,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为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努力。

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套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最后;在这学期里本人对工

作热情不高,上班也比较松散,对生活的态度也淡漠,这是个不良好的现象知道自己的问题我期望学校领导能够多关心,同时看清楚了自己的问题,也因此希望学校领导多指导批评,我想新的学期也很快来了,我也应该学会面对工作,好好认真对待,期望自己有个新的转变……

2011年1月5日

第二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从 体 育 课 中 寻 找 乐 趣

乌伊岭第一小学 孙敬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感,完成课的任务,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一、教材激发

1.科学性。即在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 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 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持续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为了不致 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 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2.趣味性。即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 险性。又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 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 作技术,陶冶情操。譬如小学四—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均有400米耐久跑,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可运用游戏、竞赛 形式进行全程跑,像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200米处的报时跑,400米全程计时跑以及50米 ×8往返跑等。

3、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诸如“躲闪比赛”、“跨越比赛”、“平衡比赛 ”、“攀爬比赛”和“负重比赛”等有趣味的练习和游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教法激发

1.阶段激发。教师应根据整节课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的教法,唤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休息的各种活动和操场环境中有趣的对象上。教师除运 用常规训练外,可采用“看谁记得牢”、“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等有趣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与 兴趣移到体育课上来。

课的准备部分,必须改变那种跑几圈,做一套徒手操的单调、枯燥的做法。提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准 备活动。除采用常用的口令法外,还可以采用击掌法、音伴法、模仿法、持物法、游戏法等。这些方法可因课 而定,有机结合。

课的基本部分,最关键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必须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讲解。还可 根据不同课时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灵活的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 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多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的结束部分,学生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教师应选择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 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动作等。课的小结与结束不要千篇一律,有时可以采用表扬式,即对学生在课堂上良好 及突出的表现予以肯定;有时可以采用游戏式,即让学生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有时可用悬念式,即揭示新矛盾,为今后教学埋下伏笔,诱发学生下一次 课的学习欲望。

2.语言激发

(1)采用引导性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长跑项 目时,不但要先讲清长跑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价值,还要讲解它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和艰苦 奋斗优良品质的意义,这样引导性的理性教育,能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2)采用表扬性语言。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 “这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这位同学真勇敢!”等等。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3)采用幽默性的语言。体育教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习错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消除疲劳以及提高学生对课的兴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行为激发

激励行为。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譬如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竖起大 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

4.意境激发

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在这样的意境中做起游戏来,学生的积极性甚高,课堂气氛极 其热烈,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下课,听课者与师生的余兴仍然未消。

总之,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 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 的情操。

第三篇:小学体育教学经验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经验总结

姓名:戴本山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乐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到,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们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

二、让音乐走进课堂,促进体育教学氛围

体育课是单调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的,这是很多人给体育课下的定义。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体育的锻炼可以不这样的。在体育课上我们仍然有美的享受。这就是让音乐走进课堂。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体育课的需要,也是未来体育课的需要。因此,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三、体育游戏化,增加体育教学兴趣感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四、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提高体育教学积极性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体育教学巩固性

一个好的体育老师不能只上一节好的体育课,要随时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第一次上课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会很感兴趣,第二次也许也很感兴趣,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若干年后呢。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在创新,依旧是原来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学久了会感到疲倦,厌烦。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才能使快乐体育真正快乐起来。

第四篇: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我担任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我觉得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学校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就因为争一个球,就准备打架了,我马上跟他们两个人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然就请先离场休息。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

左手与右手

今天看到《宁波日报》“媒体观点”中的《为什么一定要孩子举右手提问》(详情见A6版),颇有感触。作者的立场是非教育者,但不能不说他们讲的没有道理。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很

多是我们经常在做、却被认为是传统特点的问题。比如回答问题或者需要提问的时候究竟该举哪只手的时候,我想有很多老师会告诉学生“请举起你的右手”,究竟为什么要举起右手,从何时起有这样的要求,为什么不能举左手?

做广播体操是我国公民强身健体的一个主要运动手段。我不知道外国的孩子也要象我们一样做广播体操。就学生的天性来说是不愿意做广播体操的。孩子们很喜欢体育类的课程,却很讨厌在体育课中教他们做整齐划一的体操。他们喜欢体育课,无非是体育课中有机会可以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我们现在的体育场地设施以及教师的理念还是经常要做扼杀孩子天性的事情,不许这个也不许那个。自从“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我们教师头脑中扎根后,我们许多体育教师都不大敢碰器械类的课程了,如跳箱、山羊等技术性较强的项目。由于场地狭小,我们也不敢让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快地踢足球,生怕踢伤旁边上课班级的学生。

这一切现状的存在是我们做教师很无奈的,目前我们还是没有能去改变它,能做的也只有在有限的范围里进行微小的创新与突破。

不知诸位有同感否?

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原地侧向投掷轻物,是小学水平二(四年级)体育课学习的重要内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想体现“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玩起来”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创.下面就谈谈本人上完课后的反思: 一,玩中练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因

此,我在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玩开心纸棒”的小游戏,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上课角色,玩得十分开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上课的热身准备活动.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始终在贯彻执行这种教学思想,无论是学习投掷技能,还是知识延伸,或是放松身心,我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如:“甩纸炮”“打纸牌”“投弹练习”等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开展技能的练习,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习方式,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二,玩中学

新课改的体育课,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玩或者是做游戏.因此无论教师设计了怎样的课,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在玩中有所收获,即玩中学.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投掷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两个小游戏:一个是弹射纸火箭,一个是甩小球.通过组织让学生玩这两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掷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习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平时体育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轻意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如史一淳等同学这种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思想.我在课的结束部分设计了一个“合作创新,愉悦身心”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小队长的带领下自创“庆功舞蹈”,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我没有想到了.有跳交谊舞的,也有跳民族舞的,还有健身舞,搏击动作,小动物舞蹈等等

五花八门.这些即兴表演都是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的,真实的就是美好的.发挥孩子的创造力也是体育课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以上是这节体育课上完后的一个教学心得,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密度的掌控,学生掌握技术的反馈评价的及时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反思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

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反思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体育教学就是在这种心理气愤中形成的。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着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坑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一一操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体育教学毕竟是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假如我们片面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而忽视身体锻炼,那不仅使体育教学脱离“体育”属性,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心理教育也会因此失去载体而毫无意义。

反思

“课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体育教学长期以来也强调课后小结,课后小结虽是反思的一种形式,但是课后反思与课后小结相比,在外延上要丰富得多,从概念的逻辑关系上讲,课后反思与小结的关系应是一种“真包含关系”,小结局限于本课的回顾与总结,而课后反

思却是从课前—课中—课后,实施全过程的审视、分析与总结,它体现了认识的全过程。一是审视分析教学计划,课的设计,总结课前与课中的得与失,它们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态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态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标要求,以及适应学生等,这对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态度,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分析总结课前与课中的反思行为与后果,让这两个反思得到总结,达到较高的认识程度。因此,课后反思活动是一个再认识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认识的最高阶段”,即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个阶段的反思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我们的经验理论化的过程。总而言之,教学反思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究与发现,它为教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是教学创新的基础,教师成长的开始。从不同角度与方式回顾、分析和审视自己和教学行为,教师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然而教师只有把反思行为变成一种自觉与冲动,一种行为习惯,才能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减少“教学遗憾”。但是,要让我们所有的体育教师把教学反思行为变成一“自觉与冲动”的行动,可能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任重而道远

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体育教学历来重视反思,这种优良传统我们应发扬光大。新课程很强调理性思考,理性思考的一个方面来自于反思,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认识规律的尊重,特别是人本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反思是我们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我们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正确地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减小失误,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促进课改的发展

课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是教学的前瞻性行为,避免经验主义。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自己的经验和现成教

案,甚至有部分教师的教案与实际教学不相符,所谓“教案归教案,教学归教学”,其随意性之大得惊人,这种现象在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中居多,这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和关注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说明了万事万物的不断变化(微观上),我们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凭经验往往会忽视我们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正如教育学家罗杰斯说的,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人”,而不是“较大的白鼠”(行为主义观点)与“较慢的计算机”(认知心理学观点)。经验诚可贵,而反思价更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应积极关注“主体”的发展变化,过去有句行话叫做“备课要备学生”,这句话既是经验的总结,也说明了课前反思的一个道理。

课前反思包括我们在课前围绕教学工作的一系列行为,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考虑教学环境因素、教学对象等等。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教学经验往往被看成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不否认,教学经验很重要,是一个好的教师必备的条件。但经验对人又有很大的束缚作用,它让我们只看到过去,对未来缺乏展望,我们不但要借助于经验,还应把眼光更多地放在未来的课堂上。一是审视自己的教案设计思想是否与新的课程理念相适应,教学目标、内容与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如何,分析和把握该课堂的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这是我们反思的重点;二是现有的教学条件是否适应教学,在我国很多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严重不足,且教学班级与人数众多,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些资源分配上反思与协调;三是对于教学策略,其变化可能更大,在对现有的教学策略的反思过程中,要求对实际课堂教学的适应性更大,因为体育教师的授课班多,相同年级的不同班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应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四是教学主体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差异,这是我们反思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立足于在经验、教训和教学理念、策略、条件,以及学生、班级的基础之上反思。设计教学方案时,还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本课与上次课的联系多大?”“是否与学生的兴趣与运动技能相适应”,“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得到健康地发展”,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伤害事故及应急处理,对不同班的针对性、适用性如何等等,也有一种“应急预案”的性质,总之在课前进行全面审视与思考,我们的教学方案才能科学周密地实施。

小学体育反思

一、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培养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场班际拔河比赛中,因教师发现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某班的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决心书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教师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三、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

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评体育课《纸火箭》

听了王老师的课,收获很多。本课教师对所授内容能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层次清晰,教态自然亲切,师生精神饱满地参与活动,教学效果好。

本课教师根据学生生活经验,项目特点,发动学生开动脑筋,利用废物让学生自制纸火箭进行体育活动,既开阔了视野,对提高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师布臵的任务。

建议教学形式手段可多设计些,时间分配再合理一些。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时间过的太快了,不知不觉已经在小学体育教学有2年了,我觉得教学真的不简单,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但从中也学到一些东西和一些经验,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学校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就因为争一个球,就准备打架了,我马上跟他们两个人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然就请先离场休息。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培养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场校际拔河比赛中,因我发现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某班的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我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三、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四、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运动处方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处方,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各小组在完成运动处方的内容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

五、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体育课怎样改才有趣?

面对体育课没有受到学校和学生足够重视的现状,广州教育部门将对体育教材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增加体育竞技方面的内容,同时把每周2课时增加到3课时。许多体育老师认为,目前简单的小学一贯制的体育教学内容,丧失了体育应有的休闲、娱乐成分,而过分强调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有序性,结果导致学生们对体育课产生不了兴趣。

你愿意一周上几节体育课?体育课怎么上才能达到既锻炼身体又娱乐身心的目的?

不能一味强调娱乐

体育课原本就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教授基本的体育技能和知识,这是它作为一门正规课程应有的一副“面孔”。如果片面地一味地要求突出它的娱乐、休闲功能,反而会使体育课变得不伦不类。而体育课的次数,增加到一周三次也实在是到顶了。倒是专门的体锻课应该承担学以致用、娱乐身心的休闲功能。

体锻课的灵活性比较大,可以每天都设臵,更可以同时开设多种运动项目。学生可以在体锻课上随意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各种专长的体育老师也可以同时出动、分头作战,给学生们以必要的指导、把课堂教授的基本知识予以强化和深化。它的时间可以不长,每天或隔天下午安排一节课足矣。

如果真能保证体锻课的数量和质量,不怕学生们不爱运动、不了解运动,而他们在体锻课上的兴趣将引导他们更关注体育课上看似枯燥的理论和技巧训练。如此相互促进,相信学生会对大概念上的体育课充满无限热情。(六年3班叶剑雄)师生同乐

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就是体育课这可能与我们有个好老师有关吧。其它班级上体育课,很多女生就会找个阴凉的地方“谈山海经”,磨蹭着等下课。但我们班无论男女,所有的同学都会争先恐后地去“抢”活动器材,一直玩到下课铃响,还意犹未尽。因为我们的体育老师每次都会跟大家一起运动,而且不是充当裁判,是实实在在地成为某一边的队员,一边比赛,一边纠正我们在球类运动中的错误动作。

体育课不仅要改大纲,还得让老师改变教学方法,师生同乐,而不是“光说不练”,这样才能让喜欢体育课的同学更喜欢。(六年1班田家敏)

选自己喜欢的项目

体育课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体能;铆牢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苦练,就能成功。可现在大多数体育课是“广种薄收”,什么项目都接触一下,逼你达标。结果,上了十几年体育课的我们,什么技能也没学精,身体也未练壮。

倒是工作后参加的羽毛球训练班,让我收益匪浅。1星期学2次,每次2小时。虽然学的是基本动作,但因为喜欢就很有兴趣,随着教练的指令,马不停蹄。训练中,要绕着体育场跑步,这原本是我讨厌的项目,但一想到这是为打好球而练速度和力量,我就跑得很起劲,兜4圈居然还神清气爽。那时要能测一下,我准达标。除了上培训班,我每天还会抽点时间找找球感,等于羽毛球天天引着我上体育课。

中小学的体育课,为什么不能这样?学生根据兴趣及老师指导,选体育项目。打破班级和年级组的界限,以各训练班为单位上体育课。每周3课时够了,只要学生喜欢这项目,他们会在每天自由活动时间,练上一会儿的。(四年1班肖丽婷)多了课时还得严格实行

我们小学每周两节体育课,一节体锻课,还不能保证。复习迎考时,体育课、体锻课被主课老师讨去更是常有的事儿。如果再碰上这几天这样的鬼天气,那就惨了,只能留在教室里做作业。进学校一年了,我还从来没有“权利”进乒乓房;中午名义上可以借球活动,可实际上,篮球排球都不外借,足球又是校规上明令禁止的,剩下的就只有羽毛球了。

当学生的当然欢迎每个星期多上几节体育课,最好每天都有!但是,改革方案虽好,还得严格实行,让我们吃“空心汤团”,岂不是空欢喜?(六年3班黄昆)不要体罚般的长跑

体育老师最好不要叫学生为长跑而长跑。

在我的心目中,长跑是体罚的代名词。记得我开学第一天,早锻炼迟到,体育老师就罚我长跑5圈,那天我早饭吐了,中饭吃了还是吐。以后我一想到长跑心里就发抖。

我最讨厌的体育课,是老师手持秒表,站在树荫里,让我们一圈一圈地跑。我好像跑向世界尽头,天昏地暗,毫不快乐。我的一位表妹就在这样的长跑中痛得倒下,得了严重的胃下垂,治疗了一个月。

运动应该是快乐的,跌倒了,流汗了,也笑得出声。然而,当运动变成体罚的时候,我们会将这体育课恨一辈子。(四年2班江莹莹)偶尔来点“魔鬼训练”

我们体育老师喜欢偶尔在常规运动之外给我们加点“料”。冬天的时候,他让我们绕着篮球馆跑8圈超过600米,我们呵着手开始跑,直跑得满头大汗,都快瘫倒。这成了我们向别班同学夸耀的“纪录”,而且400米跑的成绩也果然上去很多。21个俯卧撑也是一个训练项目,对我这个一下也做不起来的人来说更是“魔鬼训练”,而在老师要求下,我居然也挺过来了。这种考试项目以外的东西很能激起我们的兴奋感,也更让我们体验到体力和意志力的“极限”感觉。(六年1班杨子奇)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一、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培养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场班际拔河比赛中,因教师发现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某班的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决心书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教师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三、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时间过得太快了,不知不觉从教语文改为教体育已有五年了.我觉得体育教学也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乐于合群的性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相当部分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遵纪守法和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游戏活动比赛中有部分学生个别性较强,常发生互相埋怨,发生互相争执,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忍让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抓住这一契机,耐心教育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失败,婉转批评有不良倾向的学生。同时还与学生一起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了五年级篮球比赛。在比赛中就因为争一个球险些打架。我马上对那些人说:比赛应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然就请先离场休息。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力量,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与情绪调节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比如,在一场五年级拔河比赛中,我发现五(2)班的地形要比五(1)班的地形有利,结果五(2)班以3:1胜出五(1)班,而五(1)班的学生提出自己班要先占有有利地形,心里很不服输,难以接受这种事实.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我主动地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五(1)班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我还例举了体育比赛中出师不利的事例,使学生了解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三、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性格孤僻学生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乐于合群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体育教学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常会发生个别学生不愿意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为什么个别学生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呢?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游戏活动,指导游戏活动的方法,并不停地鼓励、表扬不合群的学生,使他们增添信心。此外,还创设三人(老师、合群学生、不合群学生)合作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结月累,持之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四、让课堂中极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一个创新活动必须是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通过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正确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以通过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练习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反思

小学低年级队列队形一直是让体育教师颇感头痛的教学任务,可又不得不完成,因为只有完成队列队形的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队列队形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不好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老师若要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潜在的天分用来提高练习效果,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有一定的难度。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进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学中。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不是练习次数多了,学生厌烦。就是方法不适合学生,总感觉教学效果不理想。最近,我针对学生能初步分辨左右方向的状况,引导学生从左右脚的交替时开始数数。此方法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踏步走、立定的动作方法。

通过以上实践,我体会到: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乐学的“情境”非常重要。它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它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知识、技能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

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1.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2.课间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躁、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就是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4.内外联系。就是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

三、“教”与“玩”结合的原则要求

1.服务中心。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寓教于“玩”。“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即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要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虽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3.循序渐进。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4.活而不乱。“玩”是助“教”的一种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四、“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1.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2.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3.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4.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教”与“玩”的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

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普遍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通过课改,使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变化。

一、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者。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了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了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教学策略产生了变化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根据教学观念的变化,逐步改进了教学策略,使其与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们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体育教学反思

新一轮的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我也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摸索前进,在新大纲颁布以后,我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于培养人才及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课题为:抢险、2008奥运等。均以情境的形式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此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也是让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总之,良好的体育教学是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好技术,在活动中更充分地享受到乐趣和成功感,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地发展,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洋溢着快乐与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快乐的神奇!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我觉得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学校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就因为争一个球,就准备打架了,我马上跟他们两个人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然就请先离场休息。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

《“玩报纸球”——轻物掷远》教学反思 [作者:胡旭东 来源:斐斐课件园

本节课的主教场是轻物掷远,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掷远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有关投掷技巧的经验,所以在这一节课目标实现不算太难,除此之外,本节课还有另外一个主题,那就是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小器材,在运用这些小器材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去体验体育无处不在,让体育成为学生潜意识、习惯、生活的一部分。

课前,我布臵学生制作纸球,他们有些不明白:上体育课,老师干嘛让我们用报纸做球?这个用报纸做的球有什么用?他们带着许多疑问走进了这节体育课,这也正是我所希望达到的。开课时,他们发现自己亲手制作的报纸球摇身一变,成了体育课上的运动器材。学生恍然大悟,哦!怪不得老师要我们做纸球。原来报纸也可以做成球。我让学生自由地玩球,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怎么玩都行,想怎样玩就

怎样玩,看谁的玩法多,看谁的玩法新,越稀奇古怪越好。学生的运动欲望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这一环节,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创造性地玩,玩出花样。篮球运动等许多项目就是玩的过程中发现的,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才会有发明的灵感。在学生玩的基础上,老师再教大家玩一种——轻物掷远,就进入了本节课的主教材了。

在主教场的学习中,先用学生示范、图解、儿歌对轻物掷远的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和指导练习,再分组练习蹬地、转体、挥臂等技术动作。在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后,分两大组进行集中练习,等到学生能熟练运用轻物掷远技术以后,再让学生自我检测轻物掷远的能力。

接下来的游戏,通过搬、抬运纸球的游戏,纸球从体育器材又变成了游戏中的道具,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纸球在体育锻炼中的功能和作用。

旧报纸往往被扔进垃圾箱,但在这节课中却发挥了大作用。总结时,我加以点拨:除了报纸,生活中还有些什么东西可以作为运动器材?学生肯定想出了很多。最后,老师提出了希望:创造性地把生活中的体育资源运用于体育锻炼。

通过这节课,我也有一些疑惑:提出来大家商榷:

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动作要领到底要不要讲得那么细,课中的分解动作练习有没有必要?因为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了动作要领之后,动作相反不协调了,变形的动作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不利的。在课堂组织上,该充分地放手,还是要收?

教学反思

对体育课的量、密度的教学反思

胡旭东

[我对体育课的量、密度以及课堂的组织教学抓得较紧,但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只重视追求课堂组织的严密性,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心境和情绪的变化,造成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高。体育课上的气氛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它和课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当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教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时,学生学习情绪高,收效也大。反之,就会给体育课带来呆板的气氛,弱化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滞塞学生思路,根据体育课的结构和教学内容,一堂课的活跃气氛最好出现4——5次,基本部分为主课的高潮。为此,我还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示范时,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富有明显的节奏性。此外,还应注意两点: 首先,教师(我)的口令要富有感染力。教师(我)的口令是体育课上的组织手段,根据课

上的内容要求和目的的不同,教师(我)的口令声音大小、强弱可灵活变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控制课堂气氛。其次,教学要有启发性。教师在课上精炼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无疑地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在教原地侧向推铅球这一动作技术时,由于最后用力环节语言叙述比较多,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可以归纳为六个字:蹬、转、送、挺、推、拨,这不但形象地叙述了用力顺序,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记得牢,兴趣高。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还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意见。

谢谢

胡旭东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日

体育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 教育来源:不详

体育教学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主动地在教学过程实施中的反思,这种反思能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标达成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组织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灵活,巧妙调控,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1.学生在课中的参与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少参与,就算不上“主体”了。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还是被动的、应付的。2.学生在课中的交流

交流是培养学生友好往来,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课堂中,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教学中我常用“随机

式”的分组方法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但由于素质的差异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于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组合方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流的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的个性更能无拘无束的发挥。因为他们是朋友,从而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减少了个体的差异,因为他们为了这个合作体进行互助,使自己的这个合作小组能全面发展和提高。在变向运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学习,发现许多变向运球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3.学生的目标达成

在课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有无切实掌握动作技术,并将所学的技术纳入自己原有的技术中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关注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投入,是否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在致力于面向全体的同时,是否能让素质好的“吃得饱”,让慢生“吃得了”。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各得其所。本节课以“变向”为主线,让学生在相互“追逐”的游戏中获得身体变向的脚步动作。然后结合篮球运球追逐,让学生自定目标,在目标的统领下合作学习,分别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体育教学后反思

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学后的评价反思、反馈纠正中得以升华,反思取“好坏”,得“扬弃”,求“纠正”,促“提高”。是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捷径,是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过程。1.成功的经验

它可以是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灵机一动;也可以是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举;更可以是师生交流的精彩的对话……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值得以后的借鉴。本课最成功之处就是在运球中利用了“相互追逐”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身体的变向,体验脚步的移动,为延伸到本课的重点、难点伏下美好一笔。2.失败的教训

再好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节外生枝的,可怕的是没有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没有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上一层楼很困难,只有吸取教训,总结、反思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再接再厉。在变向运球的教学中,一味的讲究“变向”,而忽视了学生带球的变向,所以在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展示时,球是变向了,身体没有及时变向,发现自己没有深入到这一层次的学生中去。因而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目标达成是不理想的。3.教学的应变

课堂

新课标下的小学高段体育教学的几点反思

立山区前沙河小学胡旭东

时间:2007年1月9日11:52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小学高段的体育课最难上"。学生们都说要"自由活动",偶尔给他们一次机会,却总是事与愿违,男生不是足球,就是篮球挥汗如雨去了,这到还说得过去。女生呢?夏天,三五成群树阴下纳凉闲聊,冬天,又躲到阳光充足,风吹不到的墙角里享受日光浴去了。我们不免要问,这还是体育课吗?是啊,我们的体育课究竟怎么了?也难怪我们的学生一离开校园就与体育拜拜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体育教学的致命伤。

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行,让不是试点年级的五六年级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震撼。在教学中,我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发现,原来,小学高段的大孩子们原来也那么喜欢上体育课,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并不比低中段的学生差。这说明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而是我们的教学有问题。那么,如何"运用新理念,活教老教材",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体育,喜欢上体育课的呢?我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氛围。打篮球、踢足球的男生回来不说,连那群喜欢乘凉晒太阳的女孩子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课中去了,这样一来,还真让教师和学生都轻松了一回,自由了一回。

"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这不是"放羊课"吗?肯定有教师这样认为。我觉着,"放羊"有什么不可以,只要让学生喜欢体育,喜欢上体育课就行。何况,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去认识"放羊课",更应该用新标准、新理念来理解这种"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必修课程,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基本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而"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氛围,就是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器材,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找出他们自己进行体育游戏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练习、比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

 如何营造这种"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氛围呢?

一、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新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治学态度,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要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求名利的治学态度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学科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标而设臵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实施,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增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并促使形式将这些方法和习惯延伸到课外。所以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更新观念,树立 "教是为了不教"的新教学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为教书而教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首先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包括按时作息、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喜爱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起居、健身、生活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是使人成功的无穷力量。

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在当今这个"变化的旋风愈转愈快"的时代,"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得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习得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习得,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

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敢于和善于给学生必要的、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上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想像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有了充分的空闲时间,才能产生辽阔无边的奇思妙想,只有在独

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

三、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的影响,"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唯上、唯师、唯书",反对的是"唯师命是从,唯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辨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辄指责、训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是对学生的人格的无情摧残,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无情扼杀。所以,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努力创设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同时,要明白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引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有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学生才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大胆放手,让学生学自己的体育。

《新课程标准》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大力提倡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样,能大大丰富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容。我想,教师只有一个人,而一般的体育教师又要任教多个年级,这样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时,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与其照顾不周,还不如让学生自己来开发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学的是他们自己的体育,相信他们一定会喜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创编准备活动,教师只提出创编的要求,提供活动的器材。例如,在四上《前滚翻接抛来的球、快快跳起来》一课中,我在宣布课的内容后,让学生利用短绳根据教学内容自主创编准备活动。在创编中,出现了踩(游动的)绳、绳绞车、绳操、抛绳(学生取名为卫星上天)、各式各样的跳绳、连续跳过几根游动的绳等等,方法之多令人瞠目结舌,兴趣之高出乎我的意料,活动之充分远远超过教师的包办。再如在六上《过障碍》一课中,我让学生利用体操垫设计几种有关跑、跳、绕、爬相结合的游戏方法,结果令人十分吃惊,他们互相合作,互相商讨,创造出了搬运接力、跳过立垫、绕过立垫、钻过"地道(竖起两张垫子,再在上面铺上一张垫子)"等方法。练习、比赛中,学生们个个磨拳擦掌,奋勇争先,将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想,正是因为他们尝试着自己设计的游戏,进行着自己喜欢的体育

第五篇:小学体育教学随笔

小学体育教学随笔

扬中实验小学2010版·(2010-1-8 13:18:28)·学习资料

小学体育教学随笔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一年级小朋友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向,也有失利的组同学之间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倾向性的使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格和交际关系,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问什么原因时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或是因为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没有人愿意与他们一组。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上阵,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学生基本队列的练习,使他们了解并掌握正确的身体姿态以及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在“老鼠运粮”环节,正当学生们有些疲惫的时候,我说道:“同学们,让我们到外面去散散步吧!”孩子们散步的中途,音乐响起来,老猫出现,随着我的一声招呼:“同学们,快快钻回家里去。”于是,同学们都纷纷钻到洞内,游戏继续。

“老鼠运粮”这一环节是运动量最大的部分,当学生消耗较多的体能时,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教师的一句简单指令“去散散步”,很自然地完成了动静交替,且活动没有停顿的痕迹,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指令同步,符合活动的基调。接下来的音乐和老猫情境的出现,不留痕迹地将活动过渡到了第三环节——猫捉老鼠,令学生和教师都感受到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体育教学活动中,交代每个环节的规则是必要也是必须的。但观察发现,每个环节的过渡中,教师絮絮叨叨的说教,似乎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未等教师把要求提完便盲目行动的现象。可见,教师的说教并没让学生明白些什么,而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减少教师的说教时间,又能把要求提清楚呢?这需要借助于活动情境的创设。当学生沉浸在活动情境中时,他们内在的积极性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通过情境主线的创设,让每一个环节都蕴含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教师的说教就可以少一些,再少一些了。让教师的说教处于隐藏状态,让教师的说教气势处于隐藏状态,充分地让每一个情境细节来说话。

猫捉老鼠——大班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大胆尝试钻的方法,提高钻的技能。

2.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感受体育活动的挑战性和愉悦感。

活动准备

小铃铛,绳,椅子,积木;猫头饰4个,请4名幼儿扮演猫。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导入:同学们,我们的新家已经造好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钻一钻洞门,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师生做钻进钻出的动作)

2.探索钻的方法,明确钻的动作。

①请个别学生展示钻洞的方法,讨论怎样才能在钻门洞时不碰到铃铛。

②小结钻的要领:双脚下蹲,先伸一只脚,再钻头和背,最后挪动另一只脚。

③降低门洞,自由选择门洞,再次尝试钻洞。

④动静交替。

师:大家都有点累了,同学们,蹲下来,仰起头,让老师给你们喝点水吧(做洒水状)。

3.游戏:老鼠运粮。

①请小老鼠到旧房子运粮。

师:肚子饿吗?怎么办呢,粮食都在旧房子里呢。去旧房子会经过老猫的家,老猫的眼睛可亮了,看到谁碰响了铃铛,就会把你抓去。咱们分成红、黄两组,分头行动。

②过猫门时有小老鼠被抓,各组分别营救自己小组的弟兄。

师:不好了,有小老鼠被抓了,我们快去救救他们吧。

④欢庆:老师和小老鼠们相互拥抱、跳舞,庆贺一家团聚。(音乐起)

师:小老鼠们都救回来了,我们一家又团聚了,让老师和你们拥抱一下吧。

⑤合作运粮。

师:旧房子里还有更多的粮食呢,可是要两个学生合作才搬得动。快快找到你的好朋友吧。先请这两只小老鼠(课前训练过的两个学生)一起出洞去运,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运的(先钻出洞门,经过老猫家的时候不要碰响铃铛,拿到粮食后俩人各拉住绳子的一头往回运)。

⑥“营救”被猫抓走的弟兄。

4.游戏:猫捉老鼠。

①音乐起,鼠妈妈带小老鼠去散步;音乐轻,老猫出现,开始抓老鼠。

师:劳累了一天,该轻松一下了,老师带着你们去散散步吧。

②游戏若干遍。

5.活动结束。

师:老猫抓不到我们,只好灰溜溜地回家睡觉去了。我们钻出洞,到别的地方去走一走。教学片段

本节课中重点内容是立定跳远。刚开始上课时我采用了传统的集体练习模式,可还练不到3组,就有学生反映:“老师,太累了„„,很没劲的„„!”。还有的说:“„„太单调了„„!”听到这些话我立刻想到:对呀!这又不是运动队训练,应该改变一下方法。随即我就对学生说:“那么,我们改变一下方法好吗?”听到我的话,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赞成。之后,我就把学生分成了五组(不分水平高低),每组安排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而且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尝试性练习——讨论——练习,一定要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练习,效果确实不同,气氛很热烈,有许多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后都能有8—15cm不同层次的提高。而且,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课后,还有学生问我:“老师,下次课我们还可以这样上吗?„„!” 在体育教学中优势总结

1.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利用学生自己动脑、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采用“思考—尝试—结论—练习”的教学模式,注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想一想”“练一练”“问一问”“试一试”,寻求自己解决问题方法。

2.合作学习模式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展现了教师能围绕学生的“学”而教,并较好地发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比教师单纯讲解、示范、反复练习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地提高。

3.合作学习改进了以往传统教学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协作学习提供切实可行的条件。

4.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个人所追求的结果不仅有益于他自己,而且也有益于小组的其他成员。合作的努力,使得学生们都投入了一种追求互利的活动过程中,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命运。在合作学习情境中,通过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协作互补,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从而达到整体优势,况且在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必须通过合作配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学生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就必须具有协作意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5.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争取小组的胜利或荣誉,就需小组每个成员都要进步,而这就是在小组成员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并肯定在进步中小组每个成员的价值,致使差生受到了其他组员的尊重,提高了差生的自尊心,有助于学生,特别是差生尊重需要的满足。

节体育课教学片段----教学反思(2009-01-05 15:43:09)转载标签: 教育教学反思体育课片段激发学生杂谈 分类: 教学纪实

教学片段

上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做完准备活动后出了一个猜谜游戏。

拿出四个方形的纸盒,纸盒的里面放有图片,背面贴着积分表。

请同学们根据教师提示猜一猜,盒子里的图片是哪项运动。

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做动作想象,几分钟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谜底被揭晓了,兴奋不已。

接下来教师放手让学生玩游戏(教师准备三种器材)。

请学生们动手将器材摆一摆,运用猜到的运动项目和知道的运动项目设计游戏方案,简述目的,然后请队友按照方案完成任务,并记录结果,学生们开动脑筋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的设计与活动中,依然忘记了这是在上体育课。

讨论阶段,教师、学生们针对记录结果展开讨论,交流心得,总结经验与不足。

改进游戏方案。、、、、、、教学反思

此教学片段使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注重学生再创造思维的提高和师生互动的纯朴的教风。也使得这节体育课有如下特点:

1、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利用猜谜引趣,利用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编排游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排游戏方案,这样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这节课上学生在没有任何渗透的情况下就把问题解决了。对此,我发出了由衷地感叹: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而这样的教学策略,要比教师设计方案让学生去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师为学生提高器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看实物想象体育运动技法,这无疑为抽象的体育运动提高了充分的表象支持,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平等、信任、双向情感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探索。

4、展现体育的魅力,让学生在猜谜、游戏中学习体育、享受体育,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很好玩。如果你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投入兴趣,那你所付出的努力就是徒劳的;如果这节课没有让学生投入你创设的情景中去,那你的教学就是失败的。

5、把创造作为体育教学的一条新思路,把传统的“听中学”、“看中学”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做中学”、“学中创”、“创而新”。为学生设置创造的环境,这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呈现案的又一个新亮点。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我们的理解总是有一点形式化、表象化、片面化,还有些呆板、生硬的做法。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提高运动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纽带,是体育学科的灵魂。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6、需讨论之处,探究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不适合探究学习的方法,他们以个人为中心,不愿接纳他人的意见,理论知识缺乏,语言表达的不完整,没有探究学习的基础,如果教师参与其中,效果会好些。

下载2010年小学体育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小学体育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体育片段教学

    小学体育片段教学 ----篮球原地运球 我的教学片断都是由以下这几个片断组成的1.出示图片2.讲解示范3.跟老师一起做 4.分组练习,教师下去纠错 5.教师让几个优生出来示范,差......

    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班的体育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紧......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动作要领到底要不要讲得那么细,课中的分解动作练习有没有必要?因为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了动作要领之后,动作相反不协调了,变形的动作对......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思(一) 赖丹 小学体育,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跑、跳、基本球类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就会一见上体育课就头痛,甚至在体育课无聊地打发......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不同方式的跳跃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 运动技能:在游戏找了个进行各种移动,跳......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说明 l 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 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教学目标: 1、 乐于学习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方法,并对练习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挑战精神 2、 能积极主动......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合集15篇)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1 《障碍跑》这节课以情景教学为主线,以“新、活”为总体思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和内容。1、采用游戏开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