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研究调查》课题研究体会

时间:2019-05-15 02:4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研究调查》课题研究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研究调查》课题研究体会》。

第一篇:《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研究调查》课题研究体会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研究调查》课题研究体会

二(8)班黄忠、李家亮等

每个人都拥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带给我们不一样深刻体会。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第一次做了一回探索者和发现者,从中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新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创新的精神,让我们在无形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中学生们在业余生活,到底是怎样度过的呢?据我们了解,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是阅读书刊。那么,他们到底阅读些什么呢?为什么阅读这些书刊?阅读这些书刊对他们有哪些影响呢?怀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这次活动也可称之为一次学习,一次研究性的学习。这次学习是一次机会,是快乐的。因为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获得我们想要的资料,体会到了遇到挫折时的感受,进行自我安慰,自我鼓励,后重新振作起来的壮志雄心。

我们了解了社会,初次体验到个人要服从集体的重要性。在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准确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学会了全神贯注地去倾听、去汲取、去辨析、去尊重他人的发言;学会了互相切磋,也学会了互相质疑;学会了取长补短,也学会了互相帮助。在合作中,不能封闭自己,也不能夸饰自己,只有适当地表现自己,才能不被大流抛弃。合作是一门在书本上不易学到的知识。

这次活动也为我们走上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锻炼,提高了综合素质。“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这一课题,涉及到的知识不局限于课程,它打破了课程的界限,课内的界限。在向中学生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最佳的方式与人交流的方法。资料、数据的统计、分类,又使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迅速、准确地筛选有用的信息。而这些,为我们将来踏上社会作了良好的铺垫石。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整个活动过程是听、说、读、写等诸内容的不同程度上的综合训练,也是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

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更多地接触了社会,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去了解社会,并运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观点,使我们受益匪浅。为此,我们建议多开展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改变课堂为中心、老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现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我们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参与这次活动,也希望有更多的学生来参与、锻炼自己。

第二篇:课题研究调查情况汇报

塘寨小学关于“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 研究”课题第二阶段研究调查情况汇报

随着全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地流入城市,农村一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应潮而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而且关系着社会的长久发展。留守儿童的数量连年递增,为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王庄小学高瞻远瞩,敢于在时代的大潮流中奋起搏击,成立了“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领导机构。应王庄小学的盛情邀请,我校作为子课题组学校,参与了“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根据《清镇市王庄小学“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王庄小学“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部署,现结合我校各课题研究教师具体研究情况,将我校第二阶段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研究教师及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一)教师情况

我校参加“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教师共有5人。其中40岁以下2人,40岁至50岁1人,50岁及以 1

上2人;女生1人,男生4人;均取得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各课题研究教师均按照《清镇市王庄小学“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及个人方案要求认真进行第二阶段的调查研究工作。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造册,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撰写书信等形式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需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因地制宜地进行研究。

(一)研究对象(学生)情况

我校5名课题研究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分别确定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10名,男女生各5名,基本覆盖全校各班各种类型的留守儿童。各研究对象个性鲜明,极具研究特色,能反应留守儿童的总体特征。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各研究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对象学习、生活实际,了解其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

2、在4月分,各课题研究教师认真开展《王庄小学贵阳市课题“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家长调查问卷》《王庄小学贵阳市课题“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学生调查问卷》活动,深入剖析调查结果,形成《王庄小学贵阳市课题〈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王庄小学贵阳市课题〈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家长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并上传至王庄小学课题组。

3、各课题研究教师加强家访力度,深入留守儿童学生的家

庭生活,了解学生现监护人的特征,强化与现监护人就孩子的生活、学习、品德、行为习惯的沟通交流。在家访过程中,与学生本人交流在家与现监护人的生活的感触,对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品行上有困难的进行辅导,促进研究教师与研究对象的零距离感。

4、各课题研究教师关注研究对象的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对其已经形成的行为习惯追根溯源,对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行习惯加勉鼓励;对不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行习惯,帮助学生改之,鼓励其向最好的看齐。全面促成研究与帮扶的合力。

5、参与留守儿童学生和在外父母的亲情连线,鼓励孩子用电话向父母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利用主题班会形式以“爸爸,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爸爸妈妈,你好吗”“其实我们就在一起”之类的话题要求留守儿童学生说心里话,诉真切情,了解留守儿童学生的思亲状况,鼓励孩子攻坚克难,脚踏实地地学习。

6、各课题教师认真组织召开留守儿童研究的相关主题班会,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鼓励留守儿童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踏实做人,管理好自己,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谨慎交友,让在外的务工的父母省心、放心、安心、开心。

7、派遣课题研究教师到相关的课题研究的兄弟学校积极参加留守儿童研究的相关主题班队会,加强与他校课题研究教师的合作交流,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增长见识,丰富我校课题研究教师的阅历,提高研究的能力水平。

三、研究工作的反思与续接

(一)研究工作的不足

1、各课题研究教师在本段时间内因工作的繁重,对课题研究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不足,与研究对象的交流谈话频率过低,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近况较少。

2、各课题研究教师团队意识观念淡薄,认为研究是各自的学术钻研,各课题研究教师之间的交流量不足,缺乏深入了解研究周边情况的意识,对彼此之间研究的程度了解肤浅,不能形成研究的合力,造就了收获少,体验淡的现象。

3、对研究对象的调研不全面,主要表现在对在外家长的工作情况,家长对留守儿童学生的关注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只知道家长务工的大体去向,对其从事的职业、收入及其对家庭、留守儿童学生的影响无法了解。

(二)研究工作的延续与展望

1、统筹各项工作和学习活动,把课题研究的工作纳入各课题教师的重要工作范畴,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确保在研究过程中务实,有效,致力于研究工作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具体、透彻付诸行动,付出智慧,付出汗水,收获喜悦。

2、强化各课题研究教师之间通力合作,深入交流,鼓励各

课题教师在交流活动中把自己的真知灼见与大家分享交流;各课题教师要反思自己和他人的研究经历,集思广益,促成研究的最大化,透彻化,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各课题教师要博采众长,推进研究方式方法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研究手段,力争得真知,出成果。

3、留守儿童学生在学校时,各课题教师要经常找学生交流、谈心,让学生感觉到除了父母还有很多人都很关心他们,通过交流谈心,了解导致学生不爱学习及偏科等问题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品德方面的问题。

4、进一步加强与留守儿童学生父母及现监护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了解留守儿童学生父母及现监护人的思想动态及其自身的工作、生活状况。

5、注重对比研究。留守儿童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如我校内的留守儿童学生的父母有的父母亲臵换外出务工,有的由单亲外出变成双亲外出,有的因外出父母的要求变换临时监护人,甚至有的外出务工的父母双双回归。留守儿童学生的父母务工的不确定性为各课题教师的研究带来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各课题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父母外出变换情况,针对性地研究,并对比起来,抓住这样的机遇,丰富我们的研究内容。

6、各课题教师要认真按照王庄小学“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组的部署和《清镇市王庄小学“留守儿童有效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及个人方案开展好第三阶段及第四阶段的研究工作,力争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研究带来的快乐,确保本课题研究取得实效,圆满完成。

清镇市王庄乡塘寨小学

2014年6月16日

第三篇:微型课题研究的体会

“微型课题”魅力无穷

——听“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讲座有感

漳州市东铺头中心小学

戴玉梅

2013年10月26日,市级骨干教师通识培训开班了,26日上午,我们在东铺头中心小学分会场,认真聆听了郑美玲老师的“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的精彩讲座。我 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微型课题研究”是当前教学上的热门话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较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教师从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去研究解决的办法。

以下就是我的几方面感受:

一、对什么是微型课题研究有了初浅的理解。

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较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微型课题是课题研究的一种类型。

微型课题研究产生于中小学,源自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微型课题研究的起点,首先始于教师对“不明”情况的探究。也就是教师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而进行的研究。比如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反常倾向、学生中比较固定的落后行为、课堂中的意外、教学的无效等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可以成为一项研究的起点。其次始于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也就是教师把对教育现象的追问作为支点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深度介入的态度把自己放到事件当中去。这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自己更为熟悉,因此就最有发言权,最容易把握。而且从感情上来说也更容易接近和投入。三是始于教学即研究。即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在解读研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研究就是一种教学方式。

但目前人们对微型课题研究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大家只是对微型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及其特征作了一些零星的概述,而对它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界定清楚。另外,人们对微型课题研究的提法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微型课题的提法不够恰当,不如用“小课题”或“个人课题”更能说明问题。还有的人认为,微型课题研究的切口小,过程简单,操作缺乏科学性,不是一种科学研究,最多是一种工作研究或经验总结。

二、对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有了肤浅的认识。

1、小,即研究的问题小。微型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疑难,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授课导人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小”还表现在研究的规模上,微型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小”是微型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

2、活,即灵活首先,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相对简便,没有省市规划课题研究那么复杂。其次,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单独研究,也可以合作研究。

3、微型课题可以重复研究,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课题组可以同时或先后研究同一个问题。我们在组织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课题申报时间也没有作统一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发现问题了,并且考虑成熟的,随时可以申报;正在思考的问题甚至可以先研究后申报。微型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

3、实,即实在首先是选题“务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实践中的问题还在实践中解决,微型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再次,研究成果“真实”,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也不同于省、市规划课题,注重在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从表达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论文。它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报告,沙龙材料。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图表、教具等实物。这些成果是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

4、短,即周期短微型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一年。

5、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第一,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一般不需要专业研究人员具备的有关研究设计和解释的高级技术,只要具有基本的研究知识;第二,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发展和检验理论而在于获得能够直接应用于眼前工作的知识,它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提高研究者本身的能力;第三,微型课题研究的问题都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与当前工作无关的问题一般不去研究;第四,微型课题研究,不需要广泛的文献研究和原始资料,不需要彻底地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教师只需要对相关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五,微型课题研究在设计的程序上不需要那么严格,往往在比较自由的行动中做出调整。第六,微型课题研究不强调其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以及对后继研究的可能启示,关注的是研究结果所具有的实践意义,以及对研究者本身和他们同事的教育教学会不会有一些应用价值。

6、快,即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人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也不苛求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关键是要让自己体味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

三、对微型课题研究做了尝试。

我总的感到,微型课题研究实际上是一种行动研究,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是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批判性思考,或者干脆叫反思。

通过对微型课题研究所做的尝试,我体会到,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可以归结为“改进”和“参与”。在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教师的声音。行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改进教育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教师“参与”研究是为了科学地“改进”自身的工作,“改进”不仅仅意味着教师通过内省、反思、探究教育教学行为,还意味着通过研究改变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使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扩展。由此,微型课题研究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微型课题研究行动,也是为撰写自己专业的教学论文提供可信有力的素材。

第四篇: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沅江市第三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来自沅江市第三中学,借今天这个宝贵的机会,向大家汇报我校申报的益阳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的研究中的一些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们的体会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选题——切合校本实际

从学校层面看:我校属农村中学。位于沅江市北部经济落后地区,远离市区,交通不便。

从教师现状看:农村高中生物教师呈现出大龄化、不专业化及教学理念陈旧的特点,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湖南,生物作为高考科目是在2000年才恢复实施的,所以,高中生物教师的培养一直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培养。

就我校来说,大部分生物教师的年龄在40岁以上,多数生物教师中从初中调入,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改教生物课,起始学历为全日制生物本科毕业的只有2人。所以,有的生物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滔滔不绝地讲,有的老师虽然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教学中又不自主地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有的教师教学起点把握不当,教学内容过难……。

从教学现状看:高中教师课业负担重,工作压力大,特别是农村高中教师,信息闭塞。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多样,但在多样化的背后,“对话”变成“问答”,合作有形式无实质,探究活动有探究之形,却无 探究之实。现代教育技术滥用,多媒体课件泛滥。有的课堂上教师播放一张张幻灯片,一放到底,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课堂气氛呆板、枯燥,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它以“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它是为了学生的“一阵子”,而不是为了学生的“一辈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更谈不上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在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形势和学校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有科研热情和科研能力的教师,申报了益阳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希望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对本校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探讨出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与教育教学实际脱节的问题。

二、研究——融于日常教学

根据上级科研主管部门的要求,课题组结合实际(高中课业负担重,在不增加参研教师的负担基楚上)制定了有关方案,把日常教学教研和课题研究融为一体。1.课题研究常态化

07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教育教学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工作常态化”的教科研工作思路,形成了以业务校长牵头,教务处实施管理,课题组和教研组、备课组联合落实的教科研网络。

为避免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距离感、神秘感,杜绝研究活动走过场,研究过程形式化,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在实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发展。课题组结合学校常规教研活动,以课题组 2 成员为对象,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组织教师观看录像课,课题组成员集中评议,取其所长,随后组织相关教师上研讨课。外派教师观摩比武课,聆听专家点评,回校后上汇报课。并切实做到听、评课有记录;观摩课有体会;汇报课课前有设想、课后有反思、活动有总结。课题研究活动的教研化提高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为教师不断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捷径,也为今后课题研究提供了示范。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每月一次的学科组集体教研课活动等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主题活动。做到每次教研课后开展教学反思、集体评课。这样增强了参研教师的团队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增强了年级组的凝聚力,拓宽了课题研究的视野,有效地减轻了课题参研教师的负担。以学科组集体教研为载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实现了科研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课题研究常态化。2.学习反思习惯化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进行批判地、有意识地分析与再认知,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研究之初,课题组制定了《关于教师学习反思的有关规定》,从制度上保证了参研教师的学习反思成为自发行为。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要求实验教师按照《关于教师学习反思的有关规定》,结合课题研究实际,每个学期至少自学三本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写好心得。每周至少写2篇教学反思。这一要求,使得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进行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起到了督促教师理性地捕捉教学实践中的灵感、感悟和体会的作用。

课题组对参研教师的学习反思进行定期(每月一次,和学校教学检查同步)检查,同时,通过写评语的方式与参研教师交流体会,引发无声互动。每个学期开展2次教师学习反思的展示和赏评活动,在展示中增强教师的科研信念,在赏评中提升理念、拓展科研视野,因而展示、赏评成为教师的一种期待。在我校学习反思现已成为课题参研教师的自觉行为。每学期开展一次学习反思经验交流活动。学期末,有选择地确定具代表性的参研教师的学习反思材料,给参研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成长的平台,同时发挥优秀课题参研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使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进而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3.资料整理经常化

课题研究过程是研究活动原始材料收集整理、总结分析、提练升华的过程。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做到课题资料收集整理经常化。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做到了课题材料按学期分门别类及时归档,注重了课题材料的累积。正是有了课题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条不紊,又有全体课题参研教师的密切配合,使课题材料收集整理做到了经常化。

对常规课题实验材料的管理。包括参研教师学期初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学期中的研究记实性材料,学期末的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还要求每学期末参研教师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一篇典型的科研案例。这些材料由参研教师按要求存入参研教师的专用档案盒。

对课题成果类材料的管理。一是课题参研教师材料:有参研教师成长文集(改以往教师成长记录袋为教师成长文集)。内容有教师情况简介,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教师撰写的经验论文、学习反思等文字材料,由教师自己整 4 理,设计目录,装订成册。教师成长文集是教师个人成长的记实,记载着教师的工作业绩。有参研教师课题实验经验类材料。主要有经验论文集、教学案例集、科研故事集,按学期装订成册归档。有参研教师各类获奖情况,按证书复印件装订成册。二是学生学业成绩类:有学生学习成绩册,有学生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情况,将成绩册、证书复印件装订成册。等等。三是学校科研网页的有效利用。学校科研网页不定期刊发参研教师优秀的科研经验文章、教育教学案例等,既能展示课题成果,又做到了资源共享。

三、管理——突出组长作用 1.沟通协调作用

作为课题组长,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沟通协调,使学校从制度建设、经费支持、专家引领等方面给予重视,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首先,争取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设立课题成果奖励基金,同时,把教师奖惩、职称评聘、业务进修、评先评优等方面向课题研究参研教师倾斜,促进教师不断进取,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高涨。争取学校加大对教育科研投入。学期初,学校都拨出专款做课题研究经费,为每位参研教师订阅《中学生物学》、《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教学》等报刊杂志,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

其次,做好课题研究和各处室的协调工作,邀请学校领导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典型,提出问题并帮助解决。加大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力度,召开教师座谈会、教学分析会和学生座谈会,反馈听课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

再次,邀请市(县)教研员和教育科研管理人员来我校听课指导,5 作专家讲座,为参研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诊断。组织参研教师举行“一人一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组织无课教师随堂听课,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施课题研究组内定期通报制度,让参研教师了解课题研究进展和阶段成果,提出问题,共商对策。2.整体把握作用

课题组长要具体负责科研课题目标的确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具体措施的设计,并负责实施。要求各课题组成员遵守课题组制度,按时参加课题研究、研讨活动。

研究过程中建立学科组、年级组、青年教师小组等组织,引导参研教师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组织。把教师个体发展目标整合为教研组的目标,而教研组的目标又通过教师个性化的行动来实现。即在多样化的连接中形成动态的组织结构,鼓励教师“做你所需要的”,“研究你所要研究的”,在开放的信息交流中激发活力。

抓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本校名优教师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带教”等形式,扶持青年教师站稳讲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3.专业引领作用

课题组长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者,不但要勤学且要肯干,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作为课题组长的我,是这样做的。

一是勤学习。平时,我养成了爱买书、爱看书的习惯。在研究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科研书籍,从中汲取理论精华,用新的教育科研理论武装头脑,还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

二是勤总结。教学科研中,养成了教育科研反思的习惯,及时反思、总结和交流教育教学问题,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实施探究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忆、6 学、练、导”教学模式与新课改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生物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是农村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是农村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分别在《中学生物教学》《科教导刊》《中小学实验与装备》《当代教育论坛》《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杂志发表。此外,还有十多篇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在省级以上评选中获奖。

2008年3月,在湖南省高中生物教学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把握二轮复习,提升应试能力》的专题发言。在2008年7月在沅江市初中教师新课程培训班上聘为主讲教师。

三是勤探索。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带头上公开课、说课,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课在益阳市教科所组织的说课大赛中获一等奖。指导宋卫明老师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课在2008年湖南省创新大赛现场赛课中获一等奖。

能够结合生物课教学的实际,通过课题研究带动课程改革和生物教学的创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近年来,辅导的学生有多位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在益阳市第二十五届大赛中,陈嘉林、周德、陈诗源完成的《洞庭湖湿地外来入侵动植物现状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荣获一等奖。湖南省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辅导解珍的作品《紫外线杀灭生物体表致病菌的研究与应用》获一等奖。

此外,能关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撰写的科研论文《“克氏原螯虾”生物入侵的是非功过》在《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1期发表。作为第一作者,和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国贤合作的科研论文《发展杨树生产对沅江市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湖南农业科学》2009第12期发表。

第五篇: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研究综述 2

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最近几年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和综述,认为对我国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方面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课外体育的直接参与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体育参与消费、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以及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法规政策等。同时指出在课外体育直接参与方面的不足,缺乏对课外体育间接参与的研究。

[关键词]体育参与 课外体育活动 综述

前言

1986年10月,原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明确规定: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国家教委要求在贯彻自愿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由学校确定出勤次数,除特殊情况外,早操每周不少于三次,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两次。从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任何学校不得挤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至2006年陈至立在《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中明确规定学校要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条件,学校要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提高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校长要做好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中小学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是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2007年4月29日李长春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上掀起了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工作一辈子” 日标的“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高潮。

一、体育参与的概念

体育参与是美国学者凯尼恩在最初论证体育角色时所使用的概念,它和体育参加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概念。“参与”比“参加”在行动上更具有广泛的意义,它除“参加”行动的层次以外,还存在认知层次和情感倾向层次的丰富内容。即它不仅包括直接参加体育活动,还包括与体育运动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事物。我国学者刘海燕等在《关于运动参与概念的研究》中把运动参与定义为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中身心两方面的表现形式和关系。学者刘俊千也认为体育参与包括了体育运动参与和体育理论学习两个方面。曾银莲在《班主任体育参与对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研究——以长沙市示范性高中为例》中指出体育参与包括体

育认知层次、情感倾向层次、直接参与层次、间接参与层次四个方面的内容。姜菁然把体育参与界定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指亲自参与不同的体育运动,间接参与指对体育运动非常喜爱,却不直接参与体育运动,只充当体育比赛的观众、读者,同时,把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归纳为体育参与行为。

多数学者所指的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包含了体育参与情感和认识层次的内容。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所指的体育参与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直接参与(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项目、地点、持续时间、参与形式等)和间接参与(体育消费、兴趣、动机、影响因素等)两个方面内容。

二、国外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研究的特点

在美国,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以学校之间的体育运动、俱乐部和校际间的竞技比赛等形式为主。在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锻炼内容不同,其中5~12年级的学生参加最多的项目为自行车、游泳、篮球、棒球和垒球。女生最流行的是健美操、自由体操等,且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性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俄罗斯的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分为: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的体育项目、以竞技项目为主的课外体育活动三种类型。日本以学校部的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不分性别和年龄,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各学生部的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由高年级的学生负责部管理。波兰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老师负责课余锻炼活动的组织,调动学生积极性,协调学生参与。其中,体育健身、旅游活动是学生最易接受的课外体育活动。

(二)国外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相关政策

在2004年12月,英国体育与技能部制定了《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要求增加少年儿童体育课活动时间和活动人数;2005年12月,德国体育联盟在《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重要作用》的文件中指出课外体育活动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并提出增加体育活动时间的建议;意大利体育青少年部指出体育与青少年部提出应提高体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保障体育课的开展。

三、国内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研究现状

(一)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概念

体育参与是美国学者凯尼恩在最初论证体育角色时所使用的概念,它和体育参加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概念。“参与”比“参加”在行动上更具有广泛的意义,它除“参加”行动的层次以外,还存在认知层次和情感倾向层次的丰富内容。即它不仅包括直接参加

体育活动,还包括与体育运动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事物。我国学者对体育参与概念的界定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剖析,从宏观上分为直接性体育参与和间接性体育参与两种。刘海燕等在《关于运动参与概念的研究》把运动参与定义为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中身心两方面的表现形式和关系。学者刘俊千也认为体育参与包括了体育运动参与和体育理论学习两个方面。曾银莲在《班主任体育参与对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研究—以长沙市示范性高中为例》中指出体育参与包括体育认知层次(对体育价值的认识程度)、情感倾向层次(对体育的喜好程度)、直接参与层次(直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间接参与层次(与体育活动相关的体育消费等、观看体育比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姜菁然的《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体育参与现状调查研究》一文把体育参与界定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指亲自参与不同的体育运动,间接参与指对体育运动非常喜爱,却不直接参与体育运动,只充当体育比赛的观众、读者,同时,把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归纳为体育参与行为。[5]由以上对体育参与的解释可知,体育参与主要包含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体育参与认识和体育情感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质上,大多数学者所指的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包含了体育参与情感和认识层次的内容。

(二)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意识

霍岩认为高中生体育参与的意识随年级的增高呈下降趋势,男女生体育参与意识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女生的各类体育参与的分值均低于男生,呈显著性差异。程小坡,黄杰分析了学生参与体育意识的现状,提出体育参与的意识与健身性、娱乐性和性别有关。闫连成对长春市中学生体育意识进行分析认为,学生的体育意识在增强,但总体水平不高,参与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达标,缺乏终身体育意识,在间接参与体育意识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间接参与体育意识要弱于男生。

(三)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消费

姜伯乐认为浙江沿海5城市中学生体育意向消费额高于实际消费水平,在参与性项目投资意向方面,城市中学生明显呈现出扩大化、现代化与社会化的倾向。郎越指出从中学生体育活动项目来看,男、女生的性别因素差异已明显表现出来,需要合理地引导中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李龙江指出在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中,实物型消费的比例远远高于欣赏型和参与型消费的比例。倪步料,薛林峰认为浙江省中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中以实物消费为主体,其中以体育服装所占比重最大;不同性别、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类型、不同收入地区中学生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储亚娟,宋丽娟认为城市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高,体育消费意识逐渐增强。

(四)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王志明,刘满金认为学业负担过重、场地器材短缺、缺乏练习伙伴以及缺乏教师指导等因素制约广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李忠认为学业负担过重、场地器材短缺、缺乏兴趣以及缺乏教师指导、体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消极的生活方式是阻碍和影响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范立仁、顾美蓉和王华倬等指出我国学生课外活动的强度和次数严重不足。邓桂敏把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归结为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压力大,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学生自身对课外体育活动认识不足,资金的投入少,场地不足。王国良认为影响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对该项目的爱好度、擅长度以及该项目的社会化程度。影响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学生普遍希望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甚至更长。绝大多数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倾向于集体组织自己选项或自己自由选项活动,男生随着年龄段的上升这种表现更为强烈。孙小强证明了不同的动机层次对参与行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随着体育参与频率的减少,无动机倾向在增加。体育参与频率越高,外在动机越强,外在动机与体育参与频率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

四、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问题

查阅对弱势群体课外体育参与情况的研究,文章相对较少,主要是对聋哑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肥胖学生的研究、低收入人群子女的课外体育参与的研究,而对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体育相关的研究还是空白。这类文章的研究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92-98.[2]刘海燕.关于运动参与概念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1-2.[3]刘俊千.四川省高校研究生体育参与调查与分析[D].四川:四川大学,2006.[4]曾银莲.班主任体育参与对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5]姜菁然.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体育参与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6]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王永盛.美国学校体育简介[J].中国学校体育.1997,5(3):1.刘峰(1984-),男,山东省菏泽市,温州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谢春丽(1987-),女,山东省菏泽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德育学。

下载《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研究调查》课题研究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研究调查》课题研究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校于2009年3月开展了“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

    课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课堂教学生机勃勃,情境互动,复杂多变,丰富多彩,蕴......

    课题研究

    新高考环境下如何借助趣味性活动促进学生勤于探究的生物学素养的应用 一、课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

    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是自治区专项科研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

    课题研究

    云镇小学“说写结合”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说写结合”作文教学模式提出的必要性。《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硕果累累 为了实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以教科研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我校围绕校本研究制度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不断强化学校科研组对教育科研的领导。主要抓三个......

    课题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 》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发布:马跃兵时间:2011-1-13 17:16:31来源:宁夏教研网点击:1795 讨论:1 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我校学生生源比较复杂,其中......

    课题研究

    《新课标视域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课题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