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有一个梦想——观儿童福利院有感
我有一个梦想——观儿童福利院有感
那天,在妈妈的陪同下,我带着陪我度过美好时光的玩具来到了南京市儿童福利院,同样,又在福利院阿姨的陪同下,我们慢慢地走近了他们„„地点:宝宝部年龄:0-1岁
静悄悄的,比我预想得安静多了,宝宝们一个个都在各自玩耍――有的抱着脚丫啃,有的在小床上蹦,还有的在不停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脑袋„„他们的世界这样安静和美好。
那一双双舞动的小手仿佛伸向了我,让我的心弦一次又一次地被拨动着。地点:豆豆部年龄:1-3岁
又是一片静谧,但与宝宝部不同的是这里有几位阿姨抱着宝宝们。护士长说:“她们是为宝宝们做成长记录的工作人员。”
一位阿姨,抱来一个宝宝,护士长说是给她做成长记录。那个宝宝头发金灿灿的,白里透粉的皮肤显得她弱不禁风,那双水汪汪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睛透露出她的单纯。但是,她浑身上下都是金得发白,有些不正常。护士长又说到:“这是一种病,叫白化病;这些被家长遗弃的孩子99℅都是残疾的。”那一双双大眼睛,宛如一汪汪清澈得湖水在我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
出了院门,我又一次回首这座美丽的梦的城堡。这里,装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与欢乐„„
他们,有关爱,但不是来自于父母;他们,有家庭,但不是父母组成的家庭;他们,有天空,但不是父母支起的天穹。他们缺的不仅是父爱、母爱、物品、健康;他们缺的,是护士们给予不了的!那是家!一个亲生父母给的家!一个小小的,温暖的家呀„„
脑海中又浮现出前天在报纸上看到的几次弃婴事件,我的心不由得揪了一下,太不公平了!
为什么同样是孩子,却要被人丢弃?为什么同样有着生命,却没有一个自己的家?为什么同样生活在世上,却只能呆在福利院?
我,要为自己喝彩!因为我是一个健康幸福的女孩,但我又为孤儿们流泪,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完整的家„„
他们(孤儿们)在飞翔,寻找属于他们的梦想;他们努力拍着翅膀,只为建造自己的天堂;他们拼命歌唱,要谱写出他们的辉煌!
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绝非没有安慰和希望!既然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困难,那么,就让我们来勇敢的面对它!
即使是在残破的天空,也要振翅飞翔;哪怕翅羽沉重,也要头颅高昂;即使世界会淡忘一颗破碎的心,但只要有一丝阳光,就会有新的希望诞生,就会有新的梦想生生不息。我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南京29中初一:欧阳绮萱
第二篇:读我有一个梦想 有感
这学期在“英文视听经典汇编赏析”课上,我读到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稿可称的上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片演讲稿。我的老师告诉了我这篇演讲稿出现的背景。它曾经轰动美国,它的作者,一个伟大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也随它而被世人所熟知。课下我也找到了当时演讲的视频,我被他的演讲牢牢地吸引了。在看过视频后我也对这篇演讲有了更深的感悟。
他的演讲,揭露问题一针见血,毫不隐晦,明明白白。你看:“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他的演讲,提出斗争的目的要求十分的清楚和坚定。他说:“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
他的演讲,对前途充满激情和希望。他说:“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洛基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乔治亚州的石嶙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了望山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丁,路德,金带领着广大黑人们进行了各种运动,给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被白人当奴隶一样使唤、被无辜关进牢房的黑人指明了一条道路,一条通往光明、希望的羊肠小道。虽然他们明白走这条路的艰难和途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他们还是毅然地踏上了这条路的起点,并一个接着一个,义无返顾。为了自由和平等,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选择了反抗。
就是为了圆这个看似简单而实属不易的梦,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始终坚持正义和真理。有的人甚至为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马丁,路德,金就是在某场组织活动中被刺杀了的。
这位知识渊博、为正义而无限奋斗着的黑人啊,你的形象是多么的高大。你用你的话语去消融受尽侮辱的黑人们冻结的心,你用你的聪明才智带领着黑人们走出白人的阴霾,你用你对平等的迫切追求,赢得了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是命中注定„„
同在一片蓝天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样都是人,为什么还会有贵贱之分呢?就像伏尔泰提倡的“天赋人权”一样,每个人的权利都应该平等。
他的梦想不只是美国黑人的梦想,同样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梦想!
第三篇:观福利院有感
观福利院有感
好的天气往往会给人带来好的心情,但今天却是个例外。虽然外面阳光明媚,清风凉爽,可我们的心情却无比沉重,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前往的地方——朔州市福利院。
进入福利院,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地方很干净,环境也很好,也许这也是唯一值的我欣慰的一点了吧。当进到里面看见那些孤寡的老人,被遗弃的孩子时,我真的说不出自己心理是怎样的心情。忽然间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和他们相比,我们正常的人对生活还能有什么抱怨呢?
在这里的老人们都是社会上的“三无老人”,他们强忍孤独,面对着日出日落。也许在他们休息的晚上第二天不再会醒来,但是又会有谁为他们流泪,他们的家人又在那里呢?他们为了自己的家付出了那么的多,但在他们年迈的时候变得没用了的时候,他们却被他们所谓的亲人像垃圾一样丢弃一边不管不问。这个社会难道就这么残忍吗?还好我有一个感恩的家庭,我的爸爸叔叔永远的那么孝顺我的爷爷奶奶。但是又有多少老人一辈子辛苦的付出,而到最后换来的是什么呢?他们得到的只是被抛弃在那阴沉的福利院,又有谁在乎他们吃的好吗?睡的好吗?身体还好吗?风湿病又犯了吗?有时我在想,如果我老了我会不会像他一样坚强呢?是整天郁郁而终还是笑对生活呢?我不知道,我也不敢想,今天看到了老人的笑容还有体会到他的那份坚强,我懂得了哭着离开倒不如笑着面对来的更痛快些。在为老人们打扫完卫生出来时,一个画面给我了深深的印象。一
位护工领着一个小孩去水房打水,当打完水出来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最多也就是四岁的小孩拉着一个将近和他一样高的水瓶跟着护工往回走。当时我在想,我四岁的时候在干吗?我的父母会舍得让我拿那么重的东西吗?
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是幸福的,却少了自理自力能力。对于弃婴,能够被福利机构或家庭收养,无疑是幸运的,可终究缺乏家庭的温暖,是不完整的。比起他们,我们的子女,衣食无忧,想要什么有什么,天天被父母宠着爱着,每时每刻被爱包围着,才是真的幸福。可他们知道吗?不会的,正如我们天天用电用水,不会觉得它的珍贵,在去年冰灾大面积断电停水的岁月,才知道水和电的弥足珍贵。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的是生存能力锻炼和挫折教育,思维敏捷了,但动手能力也差了,试问现在有几个孩子还在自己动手做螺陀、手枪和弹弓等玩具?那些福利院的孩子,不可能受到家庭中几个人照顾一个孩子的幸运,但他们都得却从小学会照顾自己,遭遇给了他们不幸,同时也给了他们坚强!
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是优越的,但却少了一份恒心。我常常在想,我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没什么激情,待遇也不行。现在想想,有几个是在干自己热爱、兴趣相投的工作呢?可以猜测,福利院的那些员工,他们也不是生下来就一定要干这个工作,而且他们的待遇也不高,早几年连几百元的工资也发不齐,但他们坚持下来了,每天依然用宁静安然的笑脸面对行动不便的孤老和不谙世事的弃婴,都有人说,人这一生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事一辈子做好事,可他们是每天
每时每刻都在做好事,把慈善福利事业进行到底,从他们的笑容中,我读懂了平凡和伟大其实并不遥远,用一份恬静心情,用一份不凋谢的爱心,用一颗包容的慈心,笑对每一天,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对照自己,缺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其实每个人都有残疾,小时候不会走路、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这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老了,不能走了,不能动了,也需要别人的帮助。那么,那些残疾的被遗弃的老人,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帮助,但我想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
最后,当我们准备离去的时候,赶上了福利院的小孩子们下学了。当这些小孩看见我们时,没有害怕、没有陌生感,而是张开双手冲向我们,对着我们说:“抱抱!”在那一刻,我的心被触动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感情世界。只是与我们正常人的表达方式不同罢了。他们有的不会说话,有的听不见,有的智力有缺陷,有的孩子很可爱,才几个月大,但是他们的父母就把他们抛弃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段辛酸的经历。看见他们,我们的心里都很复杂,这些孩子这么单纯善良,却没有一个美好的家庭„„
这次到福利院对我的感触颇深。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接触如此一个年龄段的群体,想起小时候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帮助老弱病残,使我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源源长流。对我而言,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人们留恋昨天向往明天,没有今天的努力哪有快乐的明天!
第四篇: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揣摩重要词句,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1、抓住作者演讲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作者演讲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朗读法、讨论法综合运用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
一、导入课题: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巴马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因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黑人们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上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出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讲,这篇演讲辞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篇讲话稿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板题:我有一个梦想
二、解题:
这是一篇充满激情,在纪念《解放黑奴宣言》一百周年集会上的演讲辞。
作者:马丁·路德·金(见“注解”和“同步辅导”第50页“作者介绍”)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美国黑人民权领袖),出色的演说家、被誉为“黑人之音”、博士。他学识丰富。1964年获若贝尔和平奖。动口是他主要的斗争手段,因此他的演讲诉求目的十分明确,充满激情,有极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1968年4月被种族分子枪杀。为了纪念他,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全国纪念日。
三分析:
课文是作者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要求种族平等的演讲。
这篇演讲辞指出宣言签署一百年来美国在社会制度上存在着的弊端,黑人仍在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号召黑人同支持他们的白人一道,采取用精神斗争的方式,为争取本民族的自由,为了美国真正成为一个平等、自由的国家而战斗。
放课文录音,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字词。(详情见学法大视野第52页和同步辅导第51页)。课文是篇演讲辞,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文的结构则是: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集会的原因)——分析问题(分析集会的根源)——解决问题(我的梦想所指的具体内容)。依据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和作者演讲的思路,可以将此篇课文分为三大部分。
四、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其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1<1——4自然段>指出集会的原因。
2<5——16自然段>提出斗争的要求和设想。
3<17——32自然段>具体提出梦想的具体内容。
五、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演讲的时间、地点、场合各是什么?(时间:1963年8月28日;地点:
3、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的25万人的集会上)
4、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彻底消除种族隔离政策,让民主
平等、自由真正深入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每一个角落)
5、这次演讲作者想达到什么目的?(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
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第二教时
一、分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是作者指出集会的原因。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讨论弄清:
这一自然段是作者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一共三句,其中说到“伟大的美国人”指谁?(美国总统林肯)
什么是《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
这一段讲到一百多年以前的历史,它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见“学法大视野”第52页和“同步辅导”第51页。游行集会的目的很清楚,就是黑人要求自由、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
宣言》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还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是表示对政府的不满,一是昭示明众,我们并非无理处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面的路还很长。)
由此可见:作者的演讲不仅是讲给美国黑人听的,也是讲给美国政府听的。
二、分析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作者指出斗争的要求和设想。
学生快速阅读这一部分,弄清下列句子的含义:
书第43页第六自然段:“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见“同步辅导”第51页)这里作者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书第43页第六自然段:“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
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叛乱的旋风”指60年代一部分深受压迫的黑人揭竿而起,他们组织起来,在城市地区开展游击式的武装斗争。斗争形势犹如旋风席卷了美国许多城市。美国是以“人人生而平等”为立国之本。那么多黑人因为得不到平等权利奋而开展武装斗争,倘若不能从源头上加以遏止,将会形成燎原之势,当然就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书第43页第七自然段:“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精神力量”指用和平方式推动黑人民权运动。“物质力量”政府、议会、警察、法庭。反平等反自由的势力是靠政府、议会、警察、法庭这些“物质力量”的撑腰才能猖獗。“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就是要以和平方式争取黑人权利,反对采用暴力,反对武装斗争,民权运动应该以自己的精神力量和现实中的巨大的物质力量相对抗。他认为这项事业是崇高的,因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这一部分讲到斗争的策略,主要是在文章中的第七至第十六自然段。这几段可以分作三层(见“同步辅导”第51页)。
作者的主张是“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视之杯痛饮” 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不要用暴力,不要采用武装斗争,这是为什么?
(见“同步辅导”第51页)因为作者深受印度圣雄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主张用和平的方式争取正当的权利,反对“以暴制暴”,而应当用包容、忍耐和博爱的精神来对抗仇恨。
三、分析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作者具体提出梦想的内容。
学生快速阅读这一部分,弄清下列句子的含义:
书第44页第二十六自然段:“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见“同步辅导”第51页)“这个信念”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力量
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奏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包括哪些内容?简单地说可用六个字概括:民主、自由、平等。具体地说,即政治上,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力,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而不是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脸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判他们,有和白人一样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经济上,希望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困区,贫困潦倒。
这篇政治演讲辞作者之所以能够深深打动听众,不仅在于作者合理地安排思路,激情飞扬的演讲,还在于作者很讲究技巧,善于调动各种艺术手法,恰当地使用比喻、排比,把充沛的情感灌注到演讲中去。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比喻和排比句,并加以分析。
(见学法大视野第52页)
第一自然段:“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这一连串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黑人由于被排挤而在富裕的美国仍然贫穷。
第一自然段:“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这一连串的比喻进一步形象地揭示了黑人精神上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第二自然段:四次重复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一排比把黑人在美国社会中被排挤、受歧视因而贫困的境地描述得非常清楚,增强了演讲的气势,增添了语言的文采。
作业:
语文书第四十五页“研讨与练习”
一、三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800字左右,文体不限。
教学后记:
附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提出——原因:百年前的诺言未实现,黑人仍然贫穷受歧视不用暴力,和平忍耐
分析——根源包容博爱,团结白人
长期坚持,毫不退缩
政治上
解决——梦想民主、自由、平等文化上
经济
第五篇:我有一个梦想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我有一个梦想
【备课资料】
一、《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美国黑人牧师、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此文之所以能获得巨大成功,除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外,主要得力于它诗一般的语言。作者就像一位修辞大师,整篇演讲,新颖贴切的比喻、气势磅礴的排比、反差强烈的对比、动人心魄的反复、恰到好处的引用,俯拾即是,犹如“杂花生树”,大大地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与表达效果。
1.恰切的比喻
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的意义,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用“空头支票”形象地表现出政府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者利用丰富多彩的比喻,将一些抽象、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描述得活灵活现、绘声绘色,既富于无穷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令人难忘,回味久远。
2.多姿的排比
这篇著名的演讲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善于使用排比的修辞格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使表达的内容波澜起伏、气势雄伟,具有清晰的层次感,也显得优美和谐,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①短语排比。第27自然段:“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这一句中各分句之间的短语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念。通过短语排比的使用,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
②排比句。如第2自然段连用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来表达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况之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又如第5自然段一连使用了六个“现在„„的时候”,前三个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说明民权问题的急迫性和严重性。后三个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光明大道”,是把“流沙”变为“磐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
③排比段。如第10~13段四个排比段既简练生动,又全面周到地提出了黑人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应该获得的各种权利,表达了不达斗争目标、不让黑人获得自由、不让黑人争取到正当权利决不罢休的斩钉截铁的铿锵誓言。
再如第18~25段则连用六个“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段,以诗一般的语言和酣畅淋漓的句式,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畅快地、深情地从正面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和梦想一定能够成真的坚定信念,以深情的语调、饱满的情怀,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种族平等美好前景的憧憬,为最后将演讲推向高潮作好了充分准备。
排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文字情感充沛,气势磅礴,遒劲有力,文采斐然,犹如大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3.强烈的对比
本文多处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差强烈的对比,两相并举,爱憎分明,感情十分强烈,给听众(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如“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句,用“物质充裕的海洋”和“穷困的孤岛”相对比,充分表明黑人在美国社会生活于被遗忘的角落,反映了黑人地位低下、生活贫困的社会现实,抨击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又如“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这两句,分别将“对自由的渴望”和“敌对和仇恨之杯”、“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两两对比,表现了演讲者磊落的情怀、理性的态度和非暴力的斗争主张。
4.精妙的反复
此文在修辞格的运用上还有一个特点是反复。通过反复强调,表达强烈的情感,使得演讲激情飞扬。如第2自然段的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与前文的“一百年前”形成鲜明对比,反复强调《解放黑奴宣言》签署一百年后,黑人人权状况并未得到改善,相反每况愈下。再如第5自然段中运用六个“现在„„的时候”,既反映了斗争的迫切性,也是对当局的严正警告,指出必须立即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又如第10~13段用了四个“只要„„我们就„„”反复揭示了美国黑人生存状况,也表现了民权运动的目标及斗争的坚定性。
5.恰当的引用
这个演讲稿,作者以饱蘸深情之笔,除运用以上修辞格抒发情感、表达主张外,还把梦幻、心曲和圣歌联系起来,使演讲如交响乐一般在听众中回荡,使听众的情绪受到强烈感染并得以升华,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
除以上修辞手法运用外,文中还有呼告、对偶等修辞手法,均为演讲增色不少。
二、《我有一个梦想》疑难解析
1.“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马丁·路德·金主张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他的梦想?
文中的“梦想”是指人人生而平等,黑人拥有和白人同样的权利,要拥有民主,得到正义的保障。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在政治上,作者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判他们,有和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民区,贫困潦倒。马丁·路德·金主张以和平斗争的方式即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展开追求自由的斗争。课文的第7段,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
2.这篇演讲之所以能激动人心,与其严谨的结构、严密的思路不无关系,那么如何简析这篇结构严谨、思路严密的演讲辞?
这篇演讲辞的思路非常严密。作者由一百年前《解放黑奴宣言》签署的划时代意义写起,自然引出目前黑人生活的现状,从而揭示游行的原因,指出游行的目的。接着作者指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强调黑人行动的决心和力量。同时,作者也提醒黑人同胞要注意斗争的策略和方式。因为是组织游行的演讲,所以重在鼓舞士气,作者表达了黑人民权运动的目标,以及对黑人同胞的深切希望。最后作者抒发了他作为一个黑人的梦想与渴望,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
3.文章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但文章在第17自然段才提出“我”的梦想,那么,前16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删去?
从体裁上讲,本文是一篇演讲辞,演讲辞首先要有针对性。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文章首先从黑人所面临的现实谈起,体现了演讲的针对性和必要性,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现实,作者才产生了那样的梦想,同时也暗示人们,只有推翻这样的现实,才会使梦想变成现实,所以前一部分必不可少,不能删去,倘若删去,会使后面的梦想缺乏基础,使文章显得突兀,感召力和说服力大大下降。
4.这篇演讲辞饱含激情,文采斐然,其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这篇演讲辞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饱含激情。作者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演讲,到对黑人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诺言的义正词严,再到“我有一个梦想”的热烈憧憬,其间无不充满着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感情,也感染了读者。
作为一篇政治演讲辞,本文情文并茂,语言流畅、优雅而富有韵味。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富于形象性。运用大量的比喻是这篇演讲辞的一大特色,如“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里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形象地揭示了《解放黑奴宣言》的划时代意义;又如文中的第4段,作者围绕一个中心连续设喻,表现了政府许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文中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气势,如10~13段,18~25段,26~27段,29~32段等大量运用排比,气势磅礴,具有排山倒海之势,产生一种强大的震撼力。
5.作者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文中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和平主张?
作者在讲斗争方式时,说:
①“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②“坚持下去吧,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③“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④这次游行斗争是为了实现祖国的民主与和平,本身就体现着和平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