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雷锋,却很少有人会记住或在意这位一直生活在他身后的人---乔安山。我也是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之后,才知道有这位人物的。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给人造成了巨大的悬念。
那天他在倒车,谁也不会料到那车轮会被一个沟卡住,并且出来时一震;也不会想到会打倒一个柱子,然后撞向雷锋的太阳穴,置他于死地。雷锋在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英雄,而这正代表着乔安山之后背负着多么重的包袱。他被人另眼相看、被人挖苦甚至侮辱。常人也许都会无法承受、悲痛欲绝,永远地生活在雷锋的阴影下。但乔安山,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用雷锋精神去感化一个又一个不信任他的人,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当了长途汽车司机。但班长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做事之前总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长(雷锋)会怎么做”。就这么 一句话,指引着他几十年的言行,影片讲述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售票员小吴,被乔安山的精神所感动,把原先想据为己有的一枚乘客遗失的金戒指,悄悄挂在方向盘上。
随后影片进入高潮,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梁老头,由于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反被梁家亲属无耻地冤枉为肇事者,此刻乔安山有口难辩。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乔安山在电台的真情流露唤醒了目击证人的良知,终于在挺身站出来为乔安山同志作证,与此同时,公安干警把肇事司机抓获归案,才真正还这位活雷锋一个清白.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影片结尾,是乔安山与儿子的载货大卡车在运输途中陷入了泥泞,不能自拔。几辆汽车相继擦身而过,但无一伸出救援之手。儿子很得意,因为这似乎证实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泥泞之中的大卡车是一种艺术隐喻。天亮了,远方传来阵阵自行车清脆的铃声。一群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员来到这里,同心协力把卡车拖出泥泞。乔安山从年轻人手中接过一顶作为青年志愿者标志的小红帽,脸上绽出会心的微笑:毕竟好人还是多数!无疑,这是一个光明的尾巴。但我以为,青年志愿者所代表的,既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又是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今天,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无数像孔繁森、李国安这样的一代新人正在茁壮成长。《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是乔安山的故事,也是每一个新时代开拓者的故事。我们欣赏《离开雷锋的日子》,不仅在于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更主要的在于,它充满向上精神,鼓舞人们奋进。或许,可以用一部老影片来概括我的观后感,它的名字叫:希望在人间。
我不得不感叹:“他与雷锋一样,是了不起的,是我们的模范!”他生命中有着一段坎坷的经历,乔安山受了许许多多的委屈。但是他没有就默认了他人对他的侮辱和诬陷。他为自己的尊严讨回了公道,为自己的人格作出了担保。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点!当别人对自己产生了误解时,不应该默默地接受,这样反而会使误解加深;当无理由被诬陷时,要光明正大地为自己辩护,为自己的尊严站起身。我们要直起腰板做人,不能让自以为强大的人欺负我们!
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其实我认为,并没有这样。每个人心中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还是愿意去帮助别人、去发扬雷锋精神的!只不过,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了我们,打乱了我们的思绪。瞧,当我们给汶川捐物,给云南捐水时,所有的人都积极地参与,踊跃地伸出援手!是的,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促使我们在别人需要时热心地帮助,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已离我们远去,他却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中。一个雷锋倒下去,千百万个乔安山站起来!
《离开雷锋的日子》比较尖锐地触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生活里,对于人们的道德状况的热切关注。———这是时代的话题,历史性的话题,可以唤起人们共鸣的话题。在艺术欣赏中,美感是复合体,是道德感、理智感(求知欲得到满足等引起的情感)和审美知觉的复合体。其中,道德感经常起主导作用。《离开雷锋的日子》由乔安山折射出来的雷锋精神,
第二篇:《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以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为原型,讲述了雷锋牺牲以后乔安山学习雷锋精神的故事。
这位开车的战士一开始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有一点不良习惯。但他身边却站有了一位在那时已家喻户晓的人物—雷锋。他是他的班长,不仅从生活上还从部队学习中帮助他。可不幸的是在一次雷锋帮他指导出车时,他不小心把旁边的衣杆撞倒,打死了雷锋。领导关他禁闭时,他得知雷锋曾经帮他家解决困难,十分感动,这些事为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促使他成为二代雷锋做了很多好事。在这其中他有时还遇到了很多麻烦,就连他儿子也觉得做好事不会有好报,反而会遭到不必要的麻烦。最后他们身陷困境时,一群青年志愿者帮助了他们,让他和儿子感到了世上的温暖,众多青年志愿者戴着小红帽推车的情景,成为了影片中最为感人的一幕。
在现在这种一切利益至上的时代中,我坚信除了青年志愿者之外还会有很多像那位战士的群众,会在一个不知名位置上默默为大家做事,努力的奉献着自已的爱心。
他们和影片中的战士以及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都是无私为大家奉献的伟人。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做
到学习雷锋做好事为别人送去一份温暖让世界充满爱的普照,能发现自己身边的“活雷锋”夸他们一句“好样的”,好人一生平安!
最后祝愿好人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美!
第三篇:《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雷锋,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雷锋离我们越来越远,为了让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为了雷锋精神能更好的传承下去,为了这个社会更加的美好,我们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来铭记雷锋,来学习雷锋,来让雷锋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同时也让这个美好的精神广泛的播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人人都是活雷锋,天天都有雷锋现。这个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本着这个原则,我们班在周二的晚上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影片。这让我们再一次的体会到额雷锋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没有雷锋的日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呢?伴随这个问题。就让我们通过影片展现它的一角吧。
《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乔安山是雷锋最亲密的战友,两人一同从鞍钢入伍,同在一个班,又同驾一辆车。1962年8月15日,雷锋与乔安山在一起执行任务时,乔安山开车,雷锋在一旁指挥。乔安山倒车时,无意中汽车撞倒了连队一根晒衣服用的柞木杆,正巧打在雷锋的太阳穴处。雷锋经抢救无效而牺牲。意外的车祸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乔安山一时精神失常,自己最敬爱的班长雷锋,竟然被撞死在自己的车轮旁。在太平间里,他抱着雷锋的尸体想与班长同死。在禁闭室里,他想起雷锋生前帮助他学文化,给他的妈妈寄钱治病,一桩桩雷锋播种在他心里的情谊,使他悔恨交加,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一个人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最亲密的战友,心里何等痛苦。从此,乔安山把与雷锋胜似手足的战友情变成比泪水更凝重的深切怀念。于是在乔安山身后留下了一串串不是雷锋又恰似雷锋的足迹。
电影看完了。人流在嘈杂的教学楼中蠕动——他们表情各异,但教室里弥漫着的兴奋、肃穆与激动,尚未从他们脸上褪去。——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撞击,在影片中是那么真切又剧烈;银幕上的人和事,仿佛就发生在人们身旁。在刚才那一个半小时里,教室仿佛变成了灵魂的法庭!让每个人都处于深深地思考之中。
《离开雷锋的日子》的主人公,是和雷锋同开一辆车,后又不幸地无意造成雷锋牺牲的乔安山数十年间,始终无法摆脱沉重的负疚感。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牢牢控制着他:别人可以不学雷锋,我不可以!编剧选取乔安山这个极为独特的人物切入,诚可谓独具慧眼。因为,题材本身为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这个题材也向电影创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如何描写乔安山在几十年漫长的日子里学雷锋的事迹。毫无疑问,可供选择的素材数不胜数。电影的编导们没有简单地公式化地展示乔安山所作的一件又一件好事,而是把主人公置于起伏跌宕、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
影片以现在时态的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影片开头仅数分钟,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一下子使人屏息揪心。然后,讲述离开雷锋之后的日子。乔安山成为长途汽车司机。影片未专注于他的扶老携幼,而是突出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售票员小吴,被乔安山的精神所感动,把原先想据为己有的一枚乘客遗失的金戒指,悄悄挂在方向盘上。继而,影片进入了整部作品的“戏核”: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卖豆腐梁老头,反被梁家亲属讹诈、冤枉为肇事者。真正的肇事者逃逸了。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无耻地诬陷乔安山为肇事者。此刻,老实巴交的乔安山有口难辩。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事情发生在1988年。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围绕这起事故,各色人等的灵魂,宛如初生儿一般,赤裸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救人反被诬为害人。被逼到了绝境的乔安山,“连死的心都有了!”矛盾激化到了这个地步,加上那几个财迷心窍、猪狗不如、天良丧尽的丑类,活灵活现,耳熟能详,岂能不深刻地唤起观众的道德义愤和对主人公的无
比同情!真相终于大白这场戏,安排在医院,主要人物都出了台。刘佩琦扮演的乔安山和宋春丽扮演的乔妻,在长长的整场戏中,完全沉浸于憎爱分明的规定情景,表演到位准确,激情澎湃,道白句句掷地有声,让人热血沸腾。正是这场在某种程度上看似舞台化的重头戏,赋予乔安山高尚磊落、顽强淳朴的人格力量以巨大的深度。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心段落,这个段落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心!
《离开雷锋的日子》比较尖锐地触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生活里,对于人们的道德状况的热切关注。——这是时代的话题,历史性的话题,可以唤起人们共鸣的话题。在艺术欣赏中,美感是复合体,是道德感、理智感(求知欲得到满足等引起的情感)和审美知觉的复合体。其中,道德感经常起主导作用。《离开雷锋的日子》由乔安山折射出来的雷锋精神,其巨大的道德力量,激起欣赏者强劲的道德感,使他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影片的特定情境,移情银幕,自我审视,在善与恶,无私与自私的较量中,内心世界波澜起伏,欲罢不能。与剧中人共同体验善终于战胜恶的观众,灵魂得到了升华,正面的道德感得到了满足,从而肯定了这部影片的艺术价值。须知,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正面的思想道德力量,或曰思想内涵,是作品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基础。缺乏思想道德力量的作品,或许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但是绝对无法引起他们的兴奋和共鸣。显然,《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创作者们自身早已被他们所描述的对象深深打动,才能以如此深厚的真诚和充沛的激情,挥毫泼墨。——艺术创作一旦丧失这种真诚和激情,精品便无从产生。
影片结尾,是乔安山与儿子的载货大卡车在运输途中陷入了泥泞,不能自拔。几辆汽车相继擦身而过,但无一伸出救援之手。儿子很得意,因为这似乎证实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泥泞之中的大卡车是一种艺术隐喻。天亮了,远方传来阵阵自行车清脆的铃声。一群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员来到这里,同心协力把卡车拖出泥泞。乔安山从年轻人手中接过一顶作为青年志愿者标志的小红帽,脸上绽出会心的微笑:毕竟好人还是多数!无疑,这是一个光明的尾巴。但我以为,青年志愿者所代表的,既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又是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今天,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无数像孔繁森、李国安这样的一代新人正在茁壮成长。《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是乔安山的故事,也是每一个新时代开拓者的故事。我们欣赏《离开雷锋的日子》,不仅在于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更主要的在于,它充满向上精神,鼓舞人们奋进。
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本质的问题→离开了雷锋,雷锋精神也就远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想找回它,可现实让我们却不敢那么做。想找却也无能为力。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该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抛开了雷锋,变得自私,变得丑陋,变得.......是我们没有勇气,是我们不会学习雷锋,是我们不需要雷锋还是.........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对于此,我们班的同学发表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有的同学认为是这个社会太现实了。为什么是这么说呢。因为想影片里的乔安山救人反被咬经常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上演着。所以很多人想做好事却不敢做。很多同学都听过这样的报道或者是直接轻眼见到过。是我们的社会变了吗?还是人心变了呢?答案是肯定的,社会虽然在颈部,但是人心确实也在不断改变的。人总有善恶,有这么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社会让我们看到的是善有恶报,而恶人却能够逍遥法外,享受快乐,你说这样的现实让我们还敢做好事吗?
有的同学认为:社会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没能及时的把雷锋精神传到每个人的心中,自私,怕麻烦总是每个人心中的弱点。所一人们选择了离开麻烦,那么麻烦的解决就只能靠遭受麻烦的主人公自己。在这样的一个没有帮助的社会里,自然而然的也就会形成这样的一个现象,人们会越来越怕麻烦,所以就一昧的躲避,视而不见。所以也有一些人因此而丧失了生命。相信大家也看到过很多类似的报道。生命诚可贵,但是为什么生命还是那么容易就消失在我们的身边呢?大家熟知的歌星———丛飞,他是一个活雷锋,他帮
主来了那么多的贫困孩子走出了大山,上了大学,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可是当丛飞病倒的时候,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孩子呢?他们都没来看一下他们的“救命”恩人,没有为他捐助过。最后丛飞病倒了,远离我们而去了。相信再天国的他,最美的愿望还是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让更多的孩子摆脱贫困,追寻到自己的幸福。丛飞也是一个活雷锋,但是为什么生命总是那么容易离我们而去呢?雷锋,其实他不孤单,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活雷锋也不少,但是单靠他们能行吗?答案是可以肯定的。不能,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学习雷锋,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更多的活雷锋,才会有更多的人做好事,才会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社会的美好,才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也有的同学认为:我们的社会太缺乏倡导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要倡导雷锋精神,最基本的还是要从学生做起。学生的力量是最大的,学生来自各五湖四海,特别是大学生,他们是国家的未来的接班人,从大学生做起,可以使它更快的传播开来。当然,小学生和初高中生的力量也不忽视。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要让一些优良的传统或者精神传承下去,最先下手的就是学生,学生的传播力也是巨大的。所以,定期的组织一些学习雷锋的活动对于雷锋精神的传扬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是: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伴随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一些政策,像3月份已经被定成是学习雷锋月,还有倡导一系列的学雷锋活动,同时下发了一些文件强调了发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性。这已经说明我们国家,我们的那个已经把这个精神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已经正在逐步被重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与传统美德的民族。我们要保护好那些优良的传统美德,就需要不断的去维护它,去学习它,发扬它。所以对于雷峰精神,我们很有必要保护好并发展它。相信它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联系我们正在进行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活动,我想我们可以从雷锋和乔安山同志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学习他们乐于助人,坚持原则不动摇,面对挫折不灰心的优秀品质。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不骄不馁,敢于面对挫折和挑战,时时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信念,时时准备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让雷锋精神永存。我想这也是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少雷锋生活在我们中间的。只要大家注意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存在。在现在这种一切利益至上的时代中,我坚信除了青年志愿者之外还会有很多像那位战士的群众,会在一个不知名位置上默默为大家做事,努力的奉献着自已的爱心,帮助每一个人解决困难。
这其中已有很多人出了名,例如,海地地震时的8位维和警察,他们为了拯救海地人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还有已有47年党员历史的76岁老党员,在退休后仍发挥着余热帮助战士们干一些利索能及的事成了战士们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亲人。还有一些没有出名的。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现在版的雷锋—1楼的老奶奶。今年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大家都躲在了屋里享受着暖气棉被送来的温暖。就在这时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在我们正不想出门时和老伴二个人把楼前小道上的雪都铲到了两旁,使大家不会被滑倒了。大家都很感谢这位为他人着想的老奶奶。
他们和影片中的战士以及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都是无私为大家奉献的伟人。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做到学习雷锋做好事为别人送去一份温暖让世界充满爱的普照,能发现自己身边的“活雷锋”夸他们一句“好样的”谢谢他们为大家付出的汗水回报他们的劳动成果。相信只凭借着这一小句话也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没?
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不断升华,它代表着先进的人生观:“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高尚的道德观:“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的更美好”;正确的价值观:“在平凡细小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它是一股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早已跨越了时代的界限,超越了自身所原有的历史局限,成为了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的名字已经超越了国界和疆域,全世界的人民在不同的国度用不同语言读着他的故事,在不同的岗
位怀着同样的真诚学着他的精神。美国人说:“雷锋属于世界。”巴西人说:“雷锋应是精神领袖。”日本人说:“要像雷锋那样生活。”美国专门成立了学习雷锋研究会,泰国政府专门翻印《雷锋》图书发给国民学习,美国西点军校的大厅里悬挂着五位“英雄像”,首位就是雷锋。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代,有什么理由能让这种伟大崇高、流传世界的精神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什么理由不去成为传播和学习雷锋精神的生力军;有什么理由不高挚着雷锋精神的火炬与时代共同迈步。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我们都需要雷锋,都需要雷锋精神,在时代车轮高速运转、人类压力与日聚增的今天,留一些时间给我们需要静化的心灵,细细品味和感受雷锋精神的实质。当别人困难时请伸出援助的双手,传播雷锋扶老携幼、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岗位上尽职尽责,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传播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面对人生之路的坎坷,勇敢的披荆斩棘走向成功,传播雷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传播雷锋克己奉公、顾全大局的精神。在强调精神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人民呼唤雷锋精神。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珍视这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让雷锋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更加清晰明亮!引领着人类健康成长,社会稳步发展。
有人说,当今时代已不再需要雷锋了。现在的中国是市场经济,在这个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谁要是不为自己着想,那他根本就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在很多人看来,挣钱是第一目的,我有钱了,管你下岗、失业,管你饿死、冻死!因此,学雷峰的日渐其少。
我们的时代真的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恰恰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需要雷锋精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没有减弱雷锋精神的光芒,反而为雷锋精神的弘扬创造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也是诚信经济,它的运行机制和运作理义同雷锋精神并不相悖。比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是一个必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需要艰苦奋斗携手合作的团队精神;再比如,商品生产经营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遵循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等原则。道德情操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社会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而且要在新的历史条件发挥更突出、更重要的作用。
其实我们没有经常的提及雷锋,并不等于雷锋就远离我们而去,在我们身边,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无数雷锋式的人在行动着。《感动中国》里的丛飞为了一句承诺,十几年来一直资助失学儿童,花了百万元,还欠下一身债;进城打工青年魏青刚不顾生命危险三次下海勇救落水者等等。
现实生活中,雷锋精神也无处不在:帮助人扶起倒下的自行车,帮别人捡起丢在地上的文具盒,帮别人找寻丢失的东西,帮别人提起沉重的行囊,帮别人拾起地上的垃圾,一件件小事,但是从中也可以体现出雷锋精神。
我们的人民怀念雷锋,我们的时代呼唤雷锋,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雷锋式的新人。今天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使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在谋生时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也会帮助别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一种可贵的雷锋精神。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也是一种可贵的雷锋精神,还有一切自己活得好,也让别人活得好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可贵的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创新。一句话,我们不仅需要,还应大力提倡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阶段,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表现为理想坚定,赤胆忠心的政治热诚。同时,雷锋精神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需要。科学发
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的伟大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所以,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是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让雷锋精神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光彩吧!
第四篇:《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是乔安山的“平凡”经历。他是雷锋生前战友,也是雷锋牺牲的直接“肇事者”,他带着终生的遗憾和沉重的包袱,默默走来。
雷锋,一个让人崇敬的军人,他以年轻的生命为社会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然而,他却走得如此匆促,在人们还痴痴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的时候,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忽然间嗄然而止,躲开了人们心底的思念和企盼,静静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终点。
而与之不同的乔安山却是平凡的,他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希望,在崎岖的历史路途上毫无怨言的行走着,他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静静地袒露着生命的俊美。他又是伟大的,他将雷锋留下的足迹延续了下去,他将一个悠远的时代与现实连成缆索,让人们从心灵深处由衷地去崇敬。
他没有叱咤风云的感召力,没有气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只是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完成雷锋未竟的事业,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执着。他昭示着一种生命的倔强,折射着一种生命的辉煌。
雷锋精神是一座丰碑,是万千民众的一个精神的皈依点。而瞻仰这座丰碑,你的生命就会多一个热源,你的人生也会增添一股烫人的力量。
第五篇:离开雷锋的日子的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的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的观后感1
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下午老师组织我们在教室里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启发。
影片讲述了雷锋生前的一位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雷锋牺牲了,年仅22岁。乔安山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有一位司机把一位年迈的老人撞到了,但司机却跑了。乔安山毫不犹豫地把老人扶起来,送到了医院,但老人偏说是乔安山把他撞倒的。乔安山有口难辩。最后逃跑的司机找到了,才还了乔安山一个清白。
看到这里,我和同学们都很同情乔安山,也很敬佩他,在如此棘手的艰难处境中,依然能坚持“雷锋精神”,他的行为使所有人心中都洋溢着温暖。
在生活中,我也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主动帮助别人,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主动捡垃圾,用自己的零花钱帮助贫困儿童……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更了解这一段辛酸而感人的历史,雷锋精神经受了几十年时间的考验,我们无可否认,它一直都在滋润我们干枯的心灵!
离开雷锋的日子的观后感2
雷锋是一位助人为乐的普通共产党员,因为一次意外而牺牲,他的战友——乔安山始终坚持雷锋精神,把雷锋班长作为心中的榜样。并默默传承着雷锋精神。
但乔安山因为救了被车撞伤的大爷,本来是一件好事,却被人误解是他撞伤了这位大爷,因为大爷的亲人付不起医药费,又找不到肇事者,所以逼大爷说是乔安山是肇事者乔安山的乐于助人到头来却成了肇事者,乔安山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好人有好报,在关键的时候,大爷终于说出了真话,乔安山终于不再别人误以为是肇事者了。
现在,雷锋已经离我们许多年了,现在人们越来越冷漠,生怕吃亏,小悦悦事件让一个无辜的生命离我们而去,人们忽略了雷锋的助人为乐,忽略了雷锋吃苦不怕的伟大精神,现在,让我们重新助人为乐,自己吃苦不怕,我们要传承雷锋的好品质,拒绝冷漠!
离开雷锋的日子的观后感3
看过《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后,我认识了乔安山,一个雷锋式的人。
乔安山是雷锋的战友,他亲眼目睹过雷锋所做的好人好事,雷锋精神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不畏强权,不怕得罪自己的领导,把空客车开出车站;
他乐于助人,坚持送难产的妇女去医院;
他热心热肠,把被撞的梁大爷送去医院抢救,可是被梁大爷的儿女们诬陷,还要自己陪四万元钱......
可是他仍然坚定地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做一个雷锋一样的人。”
他做的事连自己的儿子也不理解,他儿子说:“谁在还学雷锋?可不要多管闲事!”
可是乔安山说:“如果班长(雷锋)还活着,他也一定这么做!”
是的,雷锋还一直活在我们的中间。我的身边也有像乔安山一样的活雷锋,我们班的彭旎灵拾金不昧,自觉地把捡到的钱交到教务处。我的妈妈一直默默地帮助邻居老奶奶,帮她做饭、收拾房间、洗澡、买东西,从不求回报。就像电影结尾那样,有好多年轻的志愿者,他们头戴着有和平鸽的红色帽子,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活雷锋,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