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遇见未知的自己》2012.02
《遇见未知的自己》
____读后感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白领李若凌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又通过神秘的老人来解答这些困惑。而这些困惑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遇见,由此让我们跟着主角的步伐,一步步的解开隐藏在潜意识的真我的面目。什么才是自己,我的思想、我的灵魂、我的身体和我的经历不就构成了现在的自己吗,但是这个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吗?我真的如自己所认定的了解我,知道我,清楚我吗?我产生的种种行为,种种追求,真的是我真正在内心中所要的吗?我是不因为世间的种种而产生的外壳,而我真正的自己反而隐藏了,不出现了吗?这样对吗?为了那些不能代表自己,不能使自己产生内心感觉的东西,把真实的不随时光改变的自己给失去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属于你的,即使有就是你自己和你真实的自我的产物。所以我们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是把自己读透,通过“遇见未知的自己”找到真我——找到自己内心真实存在的爱、喜悦与和平。
我们的思想还是思想,我们的灵魂还是灵魂,我们的身体依然是身体,我们的经历还是经历。但我不是我,我的内心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一个是一个被环境、背景、其他人、一切外在因素影响的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在我慢慢长大的时候,却没有发现我越来不是真的我,我被改变了,被自己无意识的改变了,有时候觉得的自己是如此莫名其妙的做一个动作、一件事、行为,却发现找不到任何理由,那
是因为自己所有的准则,价值观、追求都是因为外部的潜移默化产生出的。似乎我成为了我记忆的产物,而非自己主宰自己的记忆。这是因为我的真我正在越长越深,深到我亦不知底。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你处在生命的那个时段,无论你在彷惶、还是在兴奋,只要你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你便不会迷茫,太阳始终在你头上,一切都不会再影响到你。首先要做到这一点,你就不要被小我影响,就像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鼠,那么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成为猫的食物。首先你了解你自己是什么,是一只狗、一只猫、一只鸡,不管你是什么,你要知道自己并不是永远都不会进步,你不会永远都是一个形态。你要去寻找可以给自己带来爱、喜悦与和平的事情。认定的走下去,那么你会进步的更快,更能与真实的自己认同,而且在这过程不要用自己的任何想法,与别人传播负面能量。
其实写着读后感,写着写着,我就再次陷入迷茫,所以越到后面越难已去表达,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而自己的想法也在不断的改变。所以希望我看完第二遍的时候能有更加透彻的理解。我们应该把生活中所有的事都当做一个礼物,区别在于有的礼物的包装好看,有的不好看,但是如果我们以恐惧怨愤的心看待,这个礼物可能是恶作剧,如果我们一直积极向上,那么有点耐心,风雨之后便是彩虹!
第二篇:遇见未知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自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母亲课堂——“做母亲的幸福”以后,我感觉当今孩子的成长需求在不断提高,而作为孩子家长的我们也应该不断地充电学习来提高自己。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像孩子一样有老师教导,有机会学习,我们只有自己去寻找我们的“老师”——书籍。
好书是人类永远的良师益友。我虽然还有“书中乾坤大”的觉悟,却少了许多“笔下天地宽“的才华。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本都市身心灵修行课的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张德芬,曾是台湾知名女主播,美国加州大学MBA。后来受到 启发和指引辞去高薪工作,专心研修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课程以及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于2007年6月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完这本书就像做了一场心灵之旅。
我和大家分享书中的一部分——能量的力量。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细微的粒子。粒子的出现像音符波动一样形成振动的频率,简单的说这就是能量。而能量在我们身上会转变成个人强大的磁场。当我们身体层面或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就马上会组装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胜肽”。它会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被细胞周边的上千个感受器所接受,久而久之,感受器对某种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而产生饥饿感。例如: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需求去发脾气等等。所以你某种胜肽的需求会改变你的能量和磁场。而能量的力量是奇妙和强大的。据说日本一位叫江本胜的博士,让水分别听音乐,读文字,接受电磁波,看图片,给它不同的意念,然后在冷藏室冷冻两个小时,通过显微镜观察结晶的冰,结果竟然发现,水的结晶会因为听到看到受到的信息和意念而起了莫大的变化。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动物,植物因为人们对它们的能量影响(比如每天冲着植物说,你越来越茁壮了,我越来越喜欢你)而有不同的表现。
大家去想一下,我们在做母亲的第一天起对着孩子襁褓中的婴儿会说很多话,有很多的表现,从那刻起我们就在用自己的能量磁场去指导孩子成长。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为小学生,我们每天告诉孩子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你应该怎样怎样,每次看着孩子的成绩总不自觉的问班里的最高分,最低分,看孩子的名次,看孩子的成长中有这样那样我们认为的错误。久而久之我们的胜肽形成的固有模式在不知不觉中束缚了孩子的自身成长,让他们按着我们的所谓“成长模式”中去学习,成长。一部分孩子听从了,但也有一部分孩子的反逆思想强烈,他们会强烈的抵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变成我们眼中那些学业无成,性格品行极端的孩子。孩子最终的品行与我们的能量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我们静下心来想想,作为家长的我们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的,如果我们能放下“小我”(我是你妈,你必须听我的)从各个方面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充分运用和掌握好自己的胜肽能量,让孩子的优点无限放大,茁壮成长,这样长大的孩子也许在学业上造数不大,但他们一定会是一个有特点的优秀人才!
其实这本书是以故事的形式引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实际的问题。最终让读者悟到我们要经常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有这样一句话“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只要把心情变一变,世界就完全不一样”当我们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时,我们还是先在自己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因为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内在的投射,象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第三篇:遇见未知的自己
来一场心灵的旅行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最近看了张德芬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很受启发。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我们每天都可能遭遇的各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继而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糕的是我们是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幸运的机会下她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他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女主人公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茧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我们所在的城市中许多人一直在追求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势,在不断的追求中满足欲望中,成为一种习惯,如上瘾一般,戒除不了。于是,人就陷入到贪婪和占有的漩涡之中,以至于渐渐累到失去自我,以至于连“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起清楚的地步。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需要以外的东西,所以,占有得越多,迷失的越严重,内心就更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常常困惑——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书中由不快乐这个话题引申提出了小我的存在,什么是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
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也就是说有时候有些事情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去争。而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即使是快乐,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快乐的源头不在了,自己就会很痛苦的。其实在我看来,自己对于外在一切的认知,观念都是自己内心、身体、细胞中的记忆的投影,也是我们潜意识的投影,我们会选择性的接收我们熟悉的事物,看见的是我们潜意识里面想让我们看见的东西,其他东西大脑会自动排除掉。
我们认识到小我的存在后,我们会想办法去改变,去追求真正需要的爱、喜悦,和平。然而外界的一切不能给予我们这些,即使追求也得不到,所以我们会转而向内心向自身寻找爱,喜悦,和平。也就是书中所强调的寻找真我,确实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思想职位代号上,很少去认识真我是怎样的,事实上每当我们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是茫然的,就连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你会发现认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像书中所说那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外在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我们容易失落真实的自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书中的老人教会我们要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记住老人的教导:“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要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我们常常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基础,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它自然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他们这样的或那样的发生。就像书中所说的,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正如书中说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方面又被刺激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我们要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快乐不快乐的决定权在于自己,事情的最后结果也是自己的选择,和别人无关。我们要经常自省,正视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快乐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别人给不了,也无法给予,不要找错了方向。想要快乐,首先要平静的接受生活中的不快乐,正视我们的不幸,学会“臣服”于自己不完美的人生事实,甘心的去接受,慢慢找
到一条可以使自己喜悦的路,不要活在以前,只活在当下。
虽然这本书我只读了两遍,还没完全融会贯通,也没进行什么具体的实践,但我通过它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安抚了我内心浮躁、悲观和欲望,它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简单叙述,将修行理念置于其中,比起禅宗佛学等等思想显得有些粗浅,却让人更容易感悟理解。它教会我,当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时,常保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
当我独处,静静的享受自己的世界,不再不安,不再焦虑。因为,外面没有别人。
第四篇:遇见未知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景德镇陶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系统 09信管一班单小红)摘要: 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讯息。基本上,任何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联结,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时的心态和状况。
关键词:身心灵爱喜悦和平第一次读灵修类书籍心里既欢喜又害怕,好在真的全情投入以后,我很快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遇见未知的自己》,从始至终都在讲述这个道理: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何为外面?就是包裹住真我、让你感到沮丧、灰心、失望、痛苦甚至焦虑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负面情绪?
因为“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用悲伤易怒的情绪模式生活,即使快乐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也会视而不见,因为潜意识里你需要的是“痛苦”,就象吸毒者毒瘾发作需要毒品来补给一样。检测自己潜意识里的人生模式的公式:人生模式= 性格倾向 X 外在环境 X 各种教育 X 生活事件 X 前世业力(如果你相信的话)
我是谁?!
你是谁?你问过自己吗?
有人说:我出生在XX家庭...有人说:我天资聪明,美丽可爱...有人说:我毕业于XX大学...有人说:我丈夫是XXX...有人说:我供职于XX名下,月薪...有人说:我资产过X,我住在...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你!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那个意识在我们小时候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着,陪着我们上学、读书、结婚、工作。所以,有一个东西在我们里面是一直没有变的,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仍然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的感觉。这个内在真我不会随着你的身体而生,也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它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而每个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爱、喜悦、和平!1
如何找回真正的自己 自出生后为了保持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小我,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因为小我是如此的虚幻、脆弱,所以它需要更多的抓取、获得,才能延续它软弱的生命。于是身体就这样让我们与真我分开了,于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里多少都有些晦暗的颜色。我们能做的不是驱除这些黑暗,因为它已经客观存在了,我们能做的是用我们的觉知之光去照亮它们、用我们的智慧之火去点燃它们,而我们首先要做的也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自己身体的讯息!具体来说:“任何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自己的身体重新联结,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时的心态和状况。所以无论跑步、快走、游泳、太极拳、气功、瑜珈,只要你能够专心地关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冥想”。我们的脑袋不是惦记着过去就是憧憬着未来,可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呼吸永远都活在当下!不论你有多忙,请记得抽时间关照一下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呼吸,“若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日积月累而产生啦!”
如何对付负面情绪 我们要知道,天底下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我们管不了、他人的事我们不该干涉,所以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要知道所有的情绪都有能量,负面情绪也一样,我们不该把不好的负面能量给身边的人!比如生活中的我们:你要按时吃饭啊,不然....小孩子不能走太远啊,不然....你赶紧穿衣服啊,不然....为亲人担心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我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我们自己无法承担可能会失去他们的危险,于是我们把自己的恐惧投射到他们身上!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对方做某事的出发点其实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自己。所以对身边的人我们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是为自己而且还自以为有权力管对方,认为我们可以介入他人的领域、促使别人改变,这种做法不但白费力气,还会造成彼此关系紧张!对付负面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它!认同它!然后用灿烂的阳光照亮它!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痛苦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自己对事情的解释。一个非常有用的公式: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其中A永远是中立的,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比如男朋友看见我时脸色不太好(A),如果我认为他是对我发脾气(B1),我会很生气(C1);如果我认为他是心情不好(B2),我会很心疼(C2);如果我认为他是身体出了问题(B3),我会想立刻带他去医院(C3)。同样的A,因为我们自己的判断不一样,所以得出不同的B和C,也影响着我们和当事人的关系。
活在当下的力量——关于臣服: “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时,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很多强迫性的念头盘旋在我们的脑海里无从消减,脑袋里的思想我们无从控制,我们只能把自己注意力及时地拉回当下。“看到我们思想的同时,你就切断了与它的认同,如果你进而检视它的真实性,你会发现,我们90%的思想几乎都是不正确的。当你不再盲目地听从脑袋里的声音时就是它可以止息的时候了”。
当然,要立刻做到发现真我、让我与真我相脱离、让真我迎风飞扬似乎有些难。但千万别望而却步,好的习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当你洗碗的时候,你就认真感受水的温度,感受皮肤和碗接触时的变化,碗从油腻变到干净,你的手指触摸体会它的变化,这些可以阻止你胡思乱想;当你坐车或等待的时候,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体里,去体验当时你身体的各个部分的感受,或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因为你知道吗,我们的思想总在过去和未来,可我们的身体和呼吸永远都活在当下!
心想事成的秘密: 记住,所有的事情都是能量的振动,两个相同振动频率的东西会互相吸引。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能量的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东西。宇宙并不知道你正在散发的振动频率是因为你观察到的或是实际经历的事物,还是你记得或者是想象的事物。它只是接收到了你振动的频率,然后用和它相配的事物做出响应。所以最大的秘诀就是:我们用视觉的观想和自己的感受所发出的振动频率是最强的!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们吸引过来。同样的,要是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常有倒霉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了!当然,外在的努力也非常重要!只是知道了心想事成的秘密之后我们采取行动的过程该是毫不费力而又充满喜悦的,这样不但效果好,而且我们也乐得轻松呢!
最后: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其实都出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只要我们勇敢地改变自己,最重要的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心境,所有外在,包括人和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让我们一起记住: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第五篇:《遇见未知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最近我看完了《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看完之后触动很大。我们应该都在心里问问自己“我是谁?”
我们的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我们的工作、职位也只是暂时的,如果换了工作,“我是谁”的内容还是会改变;我们不幸或是幸运的命运也只是一个身份的认同,也不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为什么常常会不快乐,因为我们迷失了真实的自己。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一旦那个令我们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我们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
所以我们经常和朋友在一起聊天、逛街的时候很开心,看到笑话或者喜剧会笑一下,可是那些东西一没有了,我们又变回冷漠的自己。佛学也说过“相由心生”,如果我们内心充满喜悦的话,我们的脸上应该是时常带着微笑的。
我虽然看完了这本书,但是要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找到自己内心的爱,喜悦,和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我们想要更接近自己内心话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的进行。书中教的方法首先要和我们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讯息。瑜伽就是一个跟身体联结的好方法,还要多注意饮食问题,多注意身体的感受的话,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问题的困扰了。
我们通常认为,空间是空的,而物质是实在的。可是事实上,任何物质本质上都是空的。很多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即使看
起来像固态的物质,包括你的身体在内,他们的内部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空间——原子和原子之间的距离,远超过它自身的尺寸。在所有的原子和分子内部空间里,粒子其实占据了很小的空间,其余全部是空的。而且事实上,这些粒子是不停的消失和出现的,像音符的波动一样,是振动的频率,也就是能量。
我们因为与自己生命的源头失去了联结,失去了能量的来源,所以不断的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比如:控制他人,用权利驾龄他人,获得别人的关注、认可、喜爱,或者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高人一等的。
知道了能量这个概念的后,我就它带到了生活中。我发现其实我们常见的公司会议也是一场小小的能量争夺战,一些人就会为了让别人认同自己,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在争夺能量,试图让自己的能量影响别人,改变别人的观点看法。正能量和负能量都能对身边的事物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又时候我们常发现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倒霉的事一样。
作者还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从自身上切实能做到的小习惯开始,比如日常的饮食习惯和每天检视自己产生的负面情绪的事物和深层原因。好习惯要持续21天才可能转化为潜意识中的习惯,我希望自己也可以从小的改变开始,使心灵得到一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