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浪北京观后感
野百合总会有春天
——观《流浪北京》有感
“你可知道我爱你怨你想你念你深情永不变,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昨日的誓言。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寂寞山谷里角落野百合也有春天...”张夏平坐在床边,在柔和的灯光,怀里拥着一只雪白的兔子,失声痛哭。这是纪录片《流浪北京》中给我印象 最为深刻的一个镜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国是一个浮躁的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纷纷背井离乡来到北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这群人后来被称为“北漂一族”,特立独行的一群人。热爱戏剧的牟森、热爱文字的张慈、热爱作画的张大力、热爱摄影的高波,他们穿着廉价的衣服,租着廉价的房子,只能靠蹭朋友的饭过活,梦想是那么遥不可及,但他们却一直在坚持,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义无反顾。虽然物质拮据,但做他们热爱的事情让他们有了无比强大的内心。
不管结局怎样,他们年轻时的梦想终有所归属。实现也好,放弃也罢,毕竟他们曾经拥有过。不是每一个梦想都会开花结果,但每一个梦想都是熠熠灿烂的。张慈、张大力、张夏平都通过婚姻的方式出了国,放弃了自己北漂的梦想,但他们不应该为自己最初的梦想后悔,在年轻时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奋斗。我想这就是轰轰烈烈的青春,是人生中无比珍贵的财富。
在二十年后梦想缺失的今天,他们依靠自己的梦想所迸发出的忍耐力和坚韧性深深打动了我。扪心自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无从知道。试问今天还能够有几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稳定安逸的生活去追求自己心中的自由?没有户口,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住处,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安全感。流浪所面对的孤单、对未知生活的恐惧并不是所有人可以承受的。有的人说现在的年代不同了,中国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北漂潮”。是的,我们已经永远的错过了那个自由的年代。如今的社会有几个人做的是自己衷心热爱的工作?大部分人都在行尸走肉地生活、工作,为家庭、为自己谋口饭吃,以工作成果和工作所得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梦想?梦想值几个钱?能当饭吃吗?也许,确实是时代变了吧。
五个年轻人中,乐观的高波和孤独的张夏平给我的印象最深。
爱笑的高波总是很开朗,很豁达。摄影是他心中一份秘密而崇高的向往,但他并未表现出为了这个理想而甘愿受苦的“理想者”姿态,只是觉得自己天性散漫,不愿意受束缚,“没计划当盲流,不知不觉就当上了。”,还笑咪咪“煽动”道:“人多少应该有点„盲流性‟,干嘛把自己固定在一个位置,高不上来低不下去的。”也只有他,谈话中很务实地提到跟房东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对大家都方便些。” 还在镜头前调侃去朋友家蹭饭的技巧。我觉得高波有一种傻傻的孩子气,恰恰这种气质让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摄影梦想放弃一切来北京苦中作乐。
当他谈及自己的理想时,高波说“我是想轰轰烈烈的干一场。我喜欢冒险,很羡慕也很钦佩那些死在一些世界动荡地区的摄影家。我希望我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摄影家。我愿意用我这条小命去换取一些有价值的照片。”最终,高波接受了法国“观察”图片社邀请,去法国访问,在巴黎定居,结束了自己的北漂生活。
张夏平给我的感觉的是孤单的,理想主义的,甚至有些偏执。“我心绪不宁。我渴望着遥远的事物。”“婚姻对我来说是一种愿望,我觉得我应该结婚,应该有一个孩子。”张夏平虽然是“北漂一族”,为了自己的绘画梦想来到北京,过着毫无保障潦倒的生活,但其内心还是一位二三十岁的女孩子,认为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生活毫无瑕疵。“我有两大箱子的日记本,我写过诗也写过小说,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东西。但是一旦拿出去就不是我自己的东西
了。”言下之意,张夏平所写的东西即使有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价值,她也不会这么做,因为那是她圣洁理想的禁区。
在张慈嫁到美国后,张夏平讲到“我不太舒服,我不会这么走,把我的婚姻这么卖了。我觉得婚姻是人生一个很严肃的事。出国怎么说呢,我觉得不是想出国和不想出国,反正我这人很自信,我觉得我是肯定能出国的,但不是因为我想出国才出的,因为我的生命进程就必然有这么一天。”其实张夏平想出国,去一个相对更宽松的土壤。可是自己的家乡在这,自己的梦想在这,播下梦想的种子注定还是要在这片土地结出果实。张夏平苦兮兮的外表下藏着压抑的心灵,她想跟人说话,但又无人可诉。终于在她画展的前夜,张夏平疯了。在孤独终极的边缘,她幻想着自己成为了布道者,说着一些通天的话,对上帝倾诉自己的苦闷,祈求解脱。
最终,在药物的帮助下,张夏平还原到了去做一个普通的女人。1990年8月她与奥地利人谢塞尔结婚,去维也纳定居。四海为家里的张夏平生活平静如水,做了孩子的妈妈,每周末去教堂作礼拜,不再画画。也许,张夏平早些想开,早些对自己心中所谓的理想做哪怕一点点的妥协,也不会弄得如此伤痕累累。诚然,张慈是主动向现实妥协,嫁作人妇。张夏平是被迫向生活低下了自己高昂的头,放弃了自己的绘画,但终究结局一样,又何必在自己心中的死胡同里打转呢?
其实,人只要有心,就算上天封死了你通往实现梦想的道理,一定会为你开一扇观望另一种世界美丽的窗。出国的张慈在国外仍然坚持写作,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美丽的家乡。张大力在1995年回国后继续从事着自己的绘画事业。正如他所说“我这辈子就和画画分不开了,我不可能把自己的生命支柱丢掉。”牟森更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中国独立戏剧的著名制作人和导演,经常带着自己的戏剧团去国外演出。定居维也纳的张夏平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虽然不再画画,但这样一种如水的生活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的成功。野百合总会有春天的。
作为中国新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流浪北京》在拍摄手法上并不算十分成熟,甚至有些呆板和僵硬,对光线和背景坏境的运用也算不上高超。就是这样一部简陋的纪录片,让二十年后的我们穿过历史与“北漂族”直接对话。
影片中没有一句人物旁白,完全堆满了人物在镜头前的独白,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实感。让观者觉得人物就在身边,可以近距离的了解他。
影片中昏暗的光线和乱七八糟的背景坏境让人产生巨大的压抑感。正是这种感觉能够使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当时北漂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将心比心,与人物产生强大的心理共鸣。
影片分为六段:1.为什么到北京;2.住在北京;3.出国之路;4.1989年10月;5张夏平疯了;6.《大神布朗》上演。这六部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将人物的心路历程一步步展现在观者面前。
五、六两部分作为影片的高潮部分寓意极深,尤其是以《大神布朗》作为穿插,揭示了北漂族或实现或破灭的梦想。“而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的双手沾满了颜料,努力想见到上帝。”“什么也没有了,就剩下人的最后的这点姿态。凭着这点姿态,他赢了!”这正是北漂族的真实写照。除了梦想,他们一无所有。为了自己心中的上帝,他们过着艰难的生活,但照相机、钢笔、画布还在手上,一切都是骄傲的姿态。
让我们忠于理想;
让我们面对现实。
第二篇:流浪北京观后感
《流浪北京》观后感
看完《流浪北京》这部影片,如此真实地看到那么一群特殊的、独特的人的生活,我其实从心底里是敬佩的、羡慕的他们的。看着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努力抓住自己真正想要的,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我突然就想起了一部影片的台词:玫瑰花蕊。我已经不记得那部影片的名字了,只是依稀记得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记者在听到一位功成名就的老人离世前吐露出“玫瑰花蕊”这四个字时的叹息、失落和哀伤后,决定亲自去探究解答这个临终话语的含义。
记者经过各方探寻,最后得出的最为可靠的结论是:老人虽然拥有了世人渴望的一切,事业、家庭、爱情,但到了生命的尽头却只留深深的叹息。那玫瑰花蕊所指的就是老人的心里最初的未能实现的梦想和人生,珍贵的犹如玫瑰花蕊。再看几位北漂艺术家,他们在自己最年轻的最灿烂的岁月里,敢于直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这种勇敢在芸芸众生之中其实是没有多少人敢于去尝试的,甚至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说到这些六零后,就不得不谈到那个时代的特殊背景。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他们,在青春期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在东方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经历了几度创伤,知识被忽视,艺术被泯灭的灾难后,它终于迎来了文明的再度复苏。当这个古老国度抬起双眼张望世界时,那些异彩纷呈的异域文化便跃入眼帘。而出生在这个时代的青年在接受着古老文化氛围熏陶的同时又接触到那些开放、张扬、多元的异域文化。那些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文明,闪耀着人性、知性和光彩新颖的思想火花的浪潮来袭,造就了这么一批勇敢而执着于梦想的青年,他们是那个时代里一个人群的缩影,代表了一种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状态......心灵的自由和看似遥不可及的艺术梦想和信仰是他们前往北京的动力。而北京之所能吸引到这么一批为了梦想冲破桎梏的青年,一方面是因为北京作为几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文化中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北京是各种思想和文化的汇集地域和改革开放的中心。这种优越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符号的象征,满足了艺术家们的想象和冲动,使得他们不辞劳苦不顾路途的艰难集聚到了北京。
谈到第一个问题,这些北漂的艺术家们为什么会成群结队?我第一个想法是,追逐梦想的旅途总是艰辛的,充满坎坷的,如果能结伴而行、相互扶持会使他们一步一步坚持下去。就像我们现在考研一样,找到自己的同伴甚至群体。有共同的目标,相互鼓励和支持让我们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艺术家们是特殊的一群人,虽然特殊但也是社会的一员,就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他人而生存。人是社会的产物,艺术家们也不例外。必要的物质生活,社会活动让艺术家们接触到其他人,也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那个时代的这些艺术家们,之所以成群结队的另一个原因,个人认为是知己之间的吸引、共鸣。他们的艺术需要有人来欣赏,来认同,来品味,而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人群往往是拥有共同梦想的艺术家。自然而然这些人就会聚集到一起,这就如同那些希腊的哲学家们会聚集在一起探讨哲学话题,交流哲学思想一样。这些艺术家们也会被同类吸引,希望获得赏识,希望与知己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因此他们成群结队地行走在梦想的道路上,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青年艺术家总是处在社会的边缘?
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艺术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人们之中很少有人拥有艺术的细胞,能去用心灵感触它的存在,更不用说去能为艺术的发展而做出奉献。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们少之又少的原因。世俗世界与艺术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是艺术很难被人们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些青年艺术家所选择的道路与世俗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背道而驰,所以他们在未能做出一番成就之前总是处在社会的边缘,不被人们所认可和理解。而青年艺术家们往往更是处于社会边缘,因为他们在激情年轻的岁月里没有去踏上大多数人所认为正确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不被人们理解的艺术作为奋斗目标,这样的他们很难被社会认同,也就一直会处在社会的边缘。
在中国这种青年艺术家社会边缘化的现象更为突出,因为那个中国开始正式对外敞开怀抱的时期,虽然有大量的西方多远文化涌入,但国内的文化氛围还是以传统文化背景为主导,而青年艺术家所追求的西方的、先进的思想一时之间还不能得到很多人认同。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女画家一度疯了?
在纪录片的五个人中,张夏平是最为极端的一个。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度会疯了的原因之一。从性格的角度分析,张夏平是个极度完美主义者也是个极端主义者,她的内心一直很矛盾很挣扎。张夏平一直说自己朋友很多很好又说自己一直很孤独,她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艺术被人了解,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看到,因为她认为一旦被人们看到,那些东西就不再属于自己了。这种性格的人很容易在一点刺激下就丧失理智,陷入某种痴狂。张夏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画室里她谩骂这个世界,谩骂所有人,质问上帝。其实能看得出来,这个单薄瘦弱的女性身体里蕴含着一团火,一团希望烧尽一切不如意,一切不合理的火焰。从那些发疯的语言中,我们能看到出那是一种将蒙昧的世界燃烧殆尽的愿望,一种浴火重生的希望。
张夏平这种在普通人看来疯了的举动,在牟森他们看来则是进入了一种艺术的纯粹状态。这是艺术家放空思想,沉浸在自己艺术世界的行为。所以,女画家一度疯了,是为了艺术而疯,那是一种完全沉浸在自己艺术空间的状态。就如同张夏平所说的:“我别无选择,只能这样选择。”人在面临选择时会受到理想、信仰、情感等诸多因素影响,被现实压抑的这些最终在艺术上得以宣泄和表现。张夏平的疯也是这种表现之一吧。
还有一种个人认为的猜想,就是艺术家们的作品就像他们所说的是反应人类的心灵和灵魂的。所以他们必定在自己的作品中倾注自己的感情,拥有感情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而那些生活中的感情不可能都是美好的,艺术家们那些忧伤、纠葛、和他们的作品纠缠在一起,才造就了那些灵动的作品。就如同海子,梵高一样,用生命来艺术人生,他们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而痛苦,希望改变却又无可奈何。我认为张夏平也是一样的,虽然不知道这位女画家在现实中的感情与作品的关系,但是从她的作品、举动不难看出这两者存在着很大关系。我想这也是她一度疯了的原因之一吧。
至于最后为什么只有牟森留在了北京?
那就得从出国热潮谈起,五个人中四个人都选择了出国,那是他们为了艺术梦想或是梦想已经初步显现雏形的证明。除了牟森,其他四个人或是画家或是摄影或是作家。虽然都是自由职业者,但是出国的四个人的艺术发展空间明显在国外会有更广阔的领域和机会。而牟森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戏剧团,而在北京漂泊的日子里,他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考虑到戏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戏剧不是一个人的艺术,而是一群人的艺术。在有了一些基础后选择留在北京,会拥有更好的发展。毕竟出国必然面临陌生的环境,异域的文化,自己戏剧文化理念的传播是个很大的问题。就像北方人在看南戏时,很难理解其中的场景和地方语言特色。戏剧虽然是源自国外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而牟森在北京已经将戏剧同周围志同道合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戏剧就具有了地域性。当时牟森在北京进行自己的戏剧梦想,有那么一群同样热爱戏剧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牟森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这也是让牟森选择留在北京的原因之一吧。
青年艺术家们从那些小镇、乡村的舒适、慵懒、无所事事的生活中逃离出来,带着他们未被消磨殆尽的热情和才华奔赴京城。然而他们游离在体制之外,艰辛地去找生活和艺术的平衡点,他们既是梦想的集合体又无法脱离世俗。他们看起来既像是西西弗斯般徒劳无功地一遍又一遍推动巨石到山顶,品尝着注定的失败;又像是走在一条看似捷径却布满荆棘的路上。这些青年艺术家挣扎在艺术的亢奋和市场机制的诱惑中,妥协中反抗,抗拒中迎合。就如影片中靠卖画赚取微薄收入支持基本生活的张大力;认为艺术至高无上,无论如何也不会卖画的张夏平;为了获得写作物质基础支持而嫁给了美国老头的张慈。这些漂泊者一方面把艺术当成生命的价值所在,一方面又要为了生存而挣扎;他们向往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方面又被现实所束缚。他们看似聚集在一起却又在寒夜里独自品味着寂寞和孤独。
青年艺术家所选择的道路崎岖而漫长,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无论是向现实妥协,还是在艺术的道路上探险,都是一种选择。在没有房子、车子、存款的条件下,他们看似是无根漂泊着,但是他们一旦确定了选择,那其实就是更深程度的一种稳定。
最后借助一段形容北漂者的话作为结尾:有人说世俗的成功往往意味着艺术的失败,而狼狈不堪的世俗生活却不一定能换来艺术上的成功。所以,漂泊的文化人的选择带着几分悲壮和荒诞。流浪本身不能说明什么,北漂艺术家的生存状态,生存体验比他们的作品更值得我们深思。他们以艺术之名完成对传统生活的批判,为了生存他们又不得不放下对时代的拷问。这样一群人在我们时代的进步发展中到底在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第三篇:《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1
新年期间,我和姑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流浪地球》。这是一部国产科幻电影,非常精彩,让我至今难忘。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人们带着地球搬家的故事。因为太阳出现问题,人们决定把地球从太阳系推到别的星系中去,却在途经木星时出了问题,最后,勇敢的人类解决了问题,地球继续它两千多年的航行。
电影的主人公叫刘启。他的父亲是“领航员”空间站里的一名宇航员。在地球被木星引力吸引,将要撞向木星的时刻,刘启提出了用助推器火焰点燃木星的想法。然而由于火焰高度不够,这个尝试失败了。他的爸爸用推进器点燃了空间站,并引爆了木星,救了地球。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有好几次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为了工作,刘启的爸爸十几年没有见到刘启。为了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好多人牺牲自己,献出了生命。他们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深感倾佩。
不过,主人公刘启让我觉得有点小争议。刘启的记忆力非常好,十几年前的事情,他依然能记得清清楚楚。但是我感觉,他有时候是一个自作聪明的人。他总是说:“我可是个天才。”在他和妹妹偷偷开走运载车时,他自吹自擂说:“这车老难开了,我能让它动起来已经不错了。”可是他开起车来却横冲直撞,像个螃蟹一样横行霸道。而像他姥爷那样的,才能平平稳稳地开车。可是他姥爷却从来没吹嘘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
听说因为《流浪地球》,大家把20xx年称为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可见这部电影有多精彩,还没看的小朋友们,赶快去看啊!
《流浪地球》观后感2
开学不久后,我们学校收视课时统一观看了生态环保主题影片《流浪地球》。看完后让我无比震撼。
《流浪地球》中的主要人物有刘培强、刘启韩朵朵,韩子昂、李一王磊、莫斯,马卡洛夫等
《流浪地球》主要讲了太阳在不断不断地膨胀,预计几百年后太阳系将不复存在,人们和用木星和先进的科学机器推动地球到4。2万光年外,成功离开太阳采。
“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值得让我们去体会,告诉我们从小就要有希望,哪怕有多困难,我们不去试试,怎么会有成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梦想就有希望,你去试试,去拼搏,去努力,就有机会成功;如果你不去试试,怎么也不会成功。向着我们的梦想去努力奋斗吧,为我们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趣。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想必大家对这向话并不陌生,这句话在电影里多次出现,具有一定的幽默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道路有千万万条,但是安全才是第一条,我们要注意安全,开车时要遵守规矩,要小心翼翼,否则万一出了事故,不止你痛,你的亲人也会心痛,请大家要注意安全,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你没有了生命,什么都将会没有,珍爱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美好的话下去,让自己有一个快乐的天地,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让自己有一个安全的保障。
我们的地球在不断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最终地球被毁灭。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地球,让地球变得美好起来,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等等。二氧化碳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可以多种树,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
让我们来保护地球,让地球变得美好,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流浪地球》观后感3
这个新年,我的父母带我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看完之后,我有不少的感悟。
电影的开头讲的是科学家预测太阳马上发生氦闪,不久的以后就会成为一颗红巨星,地球将被膨胀的太阳包裹,进而地球上的人类会遭受灭顶之灾,人类为了存活,组建了联合政府,打造万新型推进器,借助火星的氢气燃烧。推进地球脱离太阳系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电影中的主人公刘启小时候,他的父亲就用天文望远镜让刘启察看木星,对他说:“你知不知道?木星上百分之九十都是氢气,要让木星爆炸,仅需一根火柴已经足够。”
之后,父亲离开刘启,去实行政府的天空任务了,一走就是十七年,中间的情节——刘启对父亲的思念,让我感动地都留下了眼泪。再后来,刘启也参加了地球救援行动,经过千辛万苦还是没能成功,当人类筹备放弃拯救地球的时候,刘启和几个队友凭借坚强的毅力,凭借刘启妹妹韩朵朵面向全世界播音:“以前,老师问我,啥是期望?我说不知晓,直到目前我才了解,期望就是他们那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要好好活着。”这个时候,所有离开后的救援职员听到播音,又重新返回救援基地,齐心协力,经过千辛万苦的拼搏,每人伤痕累累,最后点燃木星,推进地球脱离了太阳系的轨道。泪,就是如此不由自主地流下……
最让我感动的是,刘启的父亲为了拯救他的儿子,为了拯救全世界,为了拯救大家的地球,牺牲我们的生命。那生命最后的“3——2——1——”,飞船爆炸的那瞬间,我的嗓子哽咽了。
这部电影饱含了亲情的伟大,融合了友情的珍贵,同时,大家还要愈加热爱大家的地球。
《流浪地球》观后感4
在“15亿票房”的吸引下,我满怀激情与好奇心来观看了这部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
我之前看过刘慈欣写的《三体》,让我颇为震撼。而这部根据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所拍摄的同名科幻电影,同样没有让我失望。
在看电影时,我好几次热血沸腾,我不舍得眨眼,不希望错过每一帧的画面。我震撼,震撼电影丰富的情节与壮观的画面;我自豪,自豪国产科幻电影品质的一大突破;我感动,感动刘培强的舍生取义,感动全世界人民的万众一心,和刘启等人与家人的浓浓亲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刘培强在空间站的窗户上每天根据木星的位置画圈,像日历一样计算自己快要回家的时间,和亲人分别十几年,其中的辛苦和思念溢于言表,电影没有太多煽情的台词,这个画圆圈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另外有一个小细节是,窗户旁边挂了《盗梦空间》里的陀螺,电影里最终主人公回了家,这也表达了刘培强对回家的渴望。
《流浪地球》尽量让每一个角色都丰富起来,作为配角的老何也不例外,他摘下头盔去机房检查线缆,点燃了“珍藏”的香烟,其实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当他打开烟盒的时候,给了一个字条的特写,字条是妈妈留给他的,让他注意身体,天冷记得穿秋裤。这里也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一个泪点,每一个为地球能活下来而拼搏的人,其实都有自己牵挂的家人,但他们不得不为了任务和信念做出牺牲。
其实,这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承才要如此拼命的保护地球。他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完全不亚于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英雄,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不是吗?
电影中提到过一句话:希望是什么?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虽然珍贵,虽然稀少,但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我也是地球上的一份子,我也想大声的喊出:奔跑吧,地球!
《流浪地球》观后感5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流浪地球》,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本书作者为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这本书创作于20xx年,之后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在今年寒假期间上映了,我也和爸爸妈妈去电影院观看了改变过后的电影。
《流浪地球》这本书主要讲了太阳即将毁灭,20多年后,地球将不复存在。为防止这一情况发生,地球上的众多科学家在地球上安置了1座行星发动机和12000座地下城,发动机可以产生150亿吨的推力,把地球推离太阳系,行驶到半人马星座的比邻星并作为它的卫星。整个过程将要花费25,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旅程。
在这本书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太阳不再是那个给我们带来光亮和温暖的恒星了,而是一个危机四伏,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每当地球行驶到太阳附近时,地球上的人们就开始焦虑不安,远离太阳时,他们才能暂时平静下来。这就像在玩俄罗斯转盘,只不过赌注是73亿人的性命。就这样经过了几次短暂的安逸,人们觉得太阳没有变化,于是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看太阳,发现它和之前的样子没有变化,于是人们认为航天局是在骗人类,所以地球上的大多数人开始背叛航天局。不久,航天局的人全被抓了起来,人们把他们冻死了。正当人们沾沾自喜的时候,太阳爆炸了,这时人类才意识到航天局没有骗他们。电影中做了一些改编也非常精彩!
《流浪地球》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从书中我了解到不少有关我们生存的地球、宇宙的相关知识,激发了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作者刘慈欣用他那丰富的想象力,过人的知识面为我们展现了未来的世界,同时也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文学奇迹。而这个能力绝不是他天生就有的,一定是经过了后天的不断积累。我也要每天不断多读书多实践,努力成为和他具有渊博知识、丰富想象力的人。
《流浪地球》观后感6
纵观《流浪地球》全片没有发现一个美国人。
疑似美国人是那个人工智能慕斯,而且还是一个疑似反面的角色设定,当然“他”是在执行控制中心的指令,但依然不能摆脱设定的反面角色,最后的下场当然也不好。
以往的美国科幻大片,比如《独立日》当然是美国以一国之力,带上盟友,其他小伙伴吊打外星入侵者,用计算机病毒让外星舰队瘫痪,用核弹轰击外星航母,最后取得胜利,现在来看硬伤无数,硬是把能跨越河系航行的文明拉到和地球一个水平,这个不提也罢。还有很多科幻片,外星科技起码是能星际航行的文明,居然被热武器或者人类的最大杀手锏核弹命中,而美国人每次都无一例外的是主角,其他小伙伴能做做下手已经是给足面子,但这一次《流浪地球》里没有明显的美国人。
有中国人,俄国人,泰国人,以色列人,日本,韩国等等,不细数了,这一次中国人是主角,不论是领航号空间站,还是杭州中心等名称都让人熟悉而亲切,这一次靠的不是个人英雄式的里外狂澜,也不是傻傻的设定,更不是用白痴的外星文明设定来获胜,而是靠全体的智慧和力量,这一次没有美国人。
全片都是协商,协作,集体,集群,共同体,人类到26世纪本就应该是一个共同体,联合国应该升级或者已经消失,而由共同体联合管理,人类的智慧第一次得到全面的释放和集成,合力效果远大于某个国家一家领导。也有幸才能让人类度过这天地巨变的浩劫,这一次没有美国人。
这是一次开始,是第一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我相信,从此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幻片中出现没有美国人的情况,世界是全世界的,少了美式的孤胆英雄还有东方市的集体主义,还会有很多有趣的组合和尝试,这世界少了谁都会照常运转,只是这一次美国人缺席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7
过年期间,有很多贺年电影上映。其中,流浪地球在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评分、票房都很高的片子。电影真实的走进了我的内心,并且给了我一些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也流浪在这个世界上。唯独我们人类可以改变发生的一切,因为我们人类是可以学习的,思想更丰富的。所以我们可以不断的假设,预判未来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我们需要不断地要去预防。
在这部影片中也在讲一个男人的责任、力量。他的决策与方向也直接传播授给了下一代,所以说男人的稳定性决定家的稳定性。
在整部影片中,家是非常重要的地带,牵拉地带,归属地带,安全地带,也是保卫地带。只有家人才能让一个人奋不顾身去战胜一切,因为家人是一个人感情链最深厚的对象。
在整部影片中也有很多的搞笑部分,这个搞笑部分是我们成长阶段的搞笑部分,因为我们的成长真的很好笑,我们就这样一步步的搞笑着长大,在经历更多的更多的情感交织与生离死别的痛苦中慢慢成长起来,成熟起来,认真起来。
从整部影片核心来看,这是全世界人类对未来的担忧。所以这也是全世界人类需要预防的事情,但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人不服输、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但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其他国家的人战斗思维中缺少情感,纽带连构,但是中国人就不一样了,中国人在传承,情感这些方面就比较细腻、丰富、深厚。这是中国文化及传统思想一直流淌在我们世世代代人们的思维里。所以说中国人的情感比较深厚,所以家对中国人来说就会形成情感纽带。
这部影片它不仅呈现了科幻的一面,也呈现了我们科学家及想象家他们所预测与想象未来灾难的一面,更间接的呈现了教育的一面,但这些是我们人类需要警惕和预防的,所以影片中间接性的告诉我们人类真的需要学习,研究,探索,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认识到更多,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有可能改变一切。
《流浪地球》观后感8
在这个让我们可以缓解自我的寒假里,电影院推出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的电影。
在这一部部电影中,我最欣赏《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让我倍感交集,有感动、有震撼、有敬佩,有......它让我感到了希望的力量。希望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它可以让整个地球的命运为之改变。
这一部电影讲诉了太阳即将毁灭,地球被一片冰雪覆盖了,但人们采取了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创造了地下城,航天飞船和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地球发动机,一对兄妹做了二张仿照出入牌,经过一层层考验,坐电梯来到了地面,二人开了一辆大型的运输车,犯罪进入了监狱,他们的爷爷为救出兄妹,也不慎入监狱,哥哥在监狱中让大部分地球发动机毁坏,地下城马上支援,兄妹和一个救援团去救援,兄妹的爷爷为了火石,英勇牺牲,正当他们小队的队员一个个倒下时,哥哥发出求救信号时,没人理睬,妹妹第二次发出求救信号时,大家都感动了,在妹妹求救完毕后,整个救援组织都调转车头,救援小队发现地球发动机燃料的还不够引爆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兄妹的宇航员爸爸不顾一切,用飞船上的燃料引爆了木星。
当我看到兄妹的父亲和孩子说完最后一句话,牺牲自己,引爆木星。兄妹只能在地上,看着爸爸和飞船一起爆炸。顿时,观看电影的人没有一个不落泪的,我的眼睛湿润了,两行热泪从我的眼中落了下来。在妹妹求救完毕后,整个救援组织都调转车头,一辆辆运输车、装甲车不谋而合的向地球发动机出发,这个场面让我震撼不已,全部救援组织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终于改变了整一个世界,整一个地球,整整三点五亿人民群众得救了,支撑着人们的活下去的力量,就是——希望。
这一部电影让我感动至极,又震撼不已,还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在困境中,不可以放弃,只要你有着希望,并不断地向着那一个方向前进,你就可以成功。
《流浪地球》观后感9
什么是希望?
是一种信念?还是人在绝望之中自欺欺人的一种表现?我不明白,但直到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才彻底明白什么是希望!
电影讲述的是在几千年以后,太阳发生急速衰老膨胀,即将烧毁地球。为了拯救地球,人们将地球表面装上万座发动机,让它离开太阳系。人类并没有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带着生存许久的家园、带着地球去流浪。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电影主角刘培强为了保护地球,放弃了给妻子治疗绝症的机会,踏上了太空空间站工作之旅。十七年后,刘培强终于回地球和家人团聚了,可更大的危险来临了,木星即将于地球相撞。在危难来临之际,机器人莫斯为了任务,实行火种计划,放弃地球,放弃活生生的35亿人!系统的决定正确吗?正确,但人类不需要这样的“正确”!所以,任务系统被刘培强销毁前,说了一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种奢望。”是啊!因为人类是有情感的,他们无法眼睁睁看着35亿人类同胞生命牺牲!哪怕希望很渺茫,他们也绝不放弃这仅有的一丝希望!
最让我感动的一幕就是在危机关头,刘培强带着空间站30万吨燃料冲向燃烧动力舱,身后是多年未见的亲人,前方是却是万丈深渊!而他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的冲向死亡!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深深地被他那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牺牲自己,换取35亿人的生存,这是多么伟大啊!
这一刻,我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希望!希望是绝境中所寄托的对象;希望是黑暗中的唯一的一丝光亮;希望是海上的灯塔,为迷路的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希望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只有有了希望才是也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希望是这个时代象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依然选择希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10
年前看预告的时候就感觉这部电影很酷,与朋友约好了提早去看,结果还是到上映第三天才买到票去看。这部电影也是在第三天开始逆袭,口碑出来了,看的人也更多了,甚至有些人去二刷,三刷,看完确实让人兴奋。
我们看的是晚上十点的场次,天还下着小雪,冷的伸不出手,但是电影院确是很热闹,大家都在兴奋的等待着,讨论着。在小县城里,这个本该睡觉的点,在过年时却格外的热闹。
电影开始了,因为没有看过原著,所以刚开始的代入感并不是很强,只是觉得场景做的很好,也是一步步地根据剧情走的,慢慢地,人物也多了,剧情线也清晰了,感情线也有了。由于太阳的快速成长,为了保护地球及人类的繁衍,人类决定把地球推走,途中经历了各种困难,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地球环境也变得很恶劣了,但是人间的温暖还在,人们还是充满着希望,姥爷死的时候,杭州地下城毁灭的时候,绝望的时候又满怀一丝希望去努力的时候,也是让泪点异常低的我泪流满面。
当然,剧中也有让人感动的一幕幕,春节的各种小细节,北京第三区交通委的安全提醒,地面采伐石头的山区贴着的“安全生产,预防先行”的标语……使这个故事更加的饱满。
对于我这种只会看看的人,我真是觉得要给这部电影打满分,或许在专业者的眼里,这部电影还有许多瑕疵,还有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地方,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部电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网上说的也很不错,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先河了,虽然有不完美,但是我们走出了第一步,往后一定会比开始更精彩。
在此,也祝已经大卖的票房更上一层楼,中国电影,未来可期!
《流浪地球》观后感11
寒假期间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电影在众多电影中脱颖而出,这部电影真实地钻进了我们的内心,并给予了我深刻的道理与感想。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流浪在这个地球上,只有靠我们自己才可以改变这一切的发生;同时这部影片也在讲述一位男人所担负的责任,他的决定与方向也给了下一代;家,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只有家人才能给我们温暖让我们奋不顾身的去战胜一切,家人才是一个人感情链接最深厚的对象。
一部好的科幻电影,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外,最基本的就是逼真的特效了,《流浪地球》可不会只有那些“五毛钱”特效,无论是地球上那一万座壮观的发动机,还是外太空高级的领航员空间站,都让我感受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让我历历在目。
大家还记得电影中的两幕话吗?一句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另一句则是男主角说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骗人的,因为在北京是看不到星星的……”。通过这两段话,可想而知,我们都可以联系到现如今的生活:安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不过,大家还记得一直在默默付出的一些人物吗?如果没有他们,我们面临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能否达到改变为美好;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结局又会如何?想必大家都清清楚楚吧!所以,世界上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是不易,如果你觉得容易,那肯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属于你的那份责任。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还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让我们的地球再受到伤害,不要让我们最后落得像影片一样的下场,没有了亲人和美好的家园。
《流浪地球》观后感12
20xx年国产贺岁科幻片, 脑洞大开,特效也很棒,有点像看好莱坞大片的即视感! 以这部为开端,希望后续我国的科幻片越拍越好,给观众更多优秀的作品!
除了高中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它时间我都没有关心过宇宙的问题,但看着这部影片时,震撼之余更多是感慨,对于宇宙洪荒来说,我们人类真的很渺小!
对于一生来说,一分一秒也很短!但每一个却都不容小觑、不可忽略,因为质变都是一系列量变日积月累的结果!
今天下午音乐课,老师带我们看了一部今年很火的电影,名叫《流浪地球》。
电影中讲述了许多年以后,太阳急速膨胀,地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拯救地球,人类要把地球推出银河系,寻找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系。在推动地球的过程中,地球被木星的吸引力吸过去,这时候突然所有的推动器因为引力的吸引几乎全部出现了故障。为了不让地球坠入木星,刘启一行人和救援队一起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把火石送达,重新点燃了发动机,拯救了地球。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是韩朵朵这一角色。她是刘启的妹妹,一个有些不太懂事,又有些胆小的女孩子。随着剧情的发展,她也越来越坚强。她不但帮助救援队运送火石,而且还和救援队一起把火石送进了苏拉威西发动机,点燃了木星,让地球回归正常运行的轨道。危机关头,她虽然很是害怕,却坚强地拿起对讲机,呼吁人们相信希望,一起战斗,救回家园。电影的最后,她不再是一个天真不懂事的女孩,变得坚强懂事。
永远没有什么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选择了希望,不懈努力,就能成功。
《流浪地球》观后感13
前几天我看了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被称为国产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片,所以票房非常高。
由于太阳内核的急剧膨胀,很快太阳将演变成红巨星,吞没地球。于是人类决定倾尽所有能源,建造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帮助地球脱离太阳系。这,史称流浪地球计划。但是,在地球接近木星时被木星引力所吸引,即将与木星碰撞。同时,由于达到了洛希极限,地球接近一半的行星发动机停止运作,人类危在旦夕。虽然派出了所有救援队前去支援,可仍然不能逃离与木星相撞的命运。而此时刘启与妹妹韩朵朵所参加的N171-11救援队却想出了新的办法由于木星90%都是氢气,所以可以点燃木星,借助木星爆炸的冲击使地球脱离太阳系。他们决定利用行星发动机来完成。但是,他们发现行星发动机的光波无法到达木星,也就引爆不了。但此时,刘启的父亲刘培强,一个航天员,因为执行任务,使得刘启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导致父子关系疏远。得知了这个计划,所以自己驾驶空间站,引爆了木星。也正如大家所预料的,木星引爆的冲击波使地球脱离了太阳系,地球又活过来了。
看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西方的神话中,神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有什么妖魔,只有神或半神才能打败他们;但是在东方神话中,体现的却是人胜天,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些体现的都是人胜天。流浪地球也是这样。当天注定地球要被毁灭的命运时,刘启他们却一定要战胜天,最后,他们也成功了。也就是说,即使以后天注定你要失败,你也要反抗,万一真的战胜天了呢!
《流浪地球》观后感14
前几天我看了《流浪地球》这个电影,我很有感悟。
电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太阳系中的太阳不断的在膨胀,它随时有可能把地球吞了,并发生大爆炸,所以人类准备团结一心,把地球推至遥远的恒星系。人类建造了100万个地下避难所,和50万台加速器。还有50万个地球转弯器在太空站。其他人一直在观察情况,当地球要撞上撞上木星时,太空站撤离了,这就是联合政府签的“火种计划”,当地球快要毁灭的时候,太空站上带有人类的文明、人类当时的种类,以及人类当时所需要的一些物品都保留在太空站之中。
在行进的过程中,需要燃料,这个时候,一个叫刘琪的人,想到他小时候他的爸爸告诉过他,木星是可以利用的,所以他就想办法用。就是让地球来冲击木星,还有五公里就能到达了,但加速器失败了,因为没有燃料。一个这个人发现了太空站有30万吨的燃料。所以他就行驶到太空站,找到喷火点,把太空站引爆,木星推动着地球绕跑得更远,不让太阳毁灭掉地球。人类得救了。
通过电影,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要动脑子想一想。想完之后才能去做决定,要有信心。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现实中。我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遇到难题,要想办法去看看书,或问问老师,问问同学,问家长等等,只要肯坚持,就可以成功,我也可以在电脑上搜查资料,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你做了一半儿就放弃了,那就是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这样才能成功。比如有时候在做作业的时候,有人叫你去玩耍。但是你一定不能答应,应该先把作业做好。可以给他说我马上就要做完作业啦,等我做完作业再找你玩儿吧。完成作业之后再去找这个人去玩儿。
这就是我看了这个电影的感想。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吗,快分享给我吧。
《流浪地球》观后感15
今天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令人震撼的场景和催人泪下的剧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部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片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即将毁灭,地球逐渐变得极寒,为了生存下去,人们不得不进入地球的内部生活。就算这样,地球还是摆脱不了毁灭的厄运。为了拯救地球,找回失散的家园,科学家们在地球的很多角落安装了总共一万座“行星推动器”,它们产生的动力能够推动地球逐渐逃离太阳系,去寻找一个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系。而正当地球缓慢而平稳地离开时,木星却要在很短的时间里以极快的速度撞向地球,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主人公“刘启”和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所有行星推动器的能量转换成热能,再将热能输送到木星上,点燃木星表面的氢气,推使地球反弹出去。可是,他们却预算错了。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刘启的爸爸驾驶自己的飞行器点燃了剩余的燃点,地球得以安全,但他自己却牺牲了。
看完了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里面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给逗笑了,同时,也被电影中的父子情,朋友情给感动的哭了。就是在那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人类在浩大的宇宙中还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与渺小。而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却没有害怕,大家团结一心,发挥聪明才智,携手共渡难关。每一个人的加入,就像江河汇入湖海,凝聚的人越多,就越有力量!
《流浪地球》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大气又温情。我想,不管是大人,还是像我这样的小孩,看了这部电影后都会被它深深地感动。
第四篇: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1
太阳内核急速老化,那时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人们该如何应对?出于这个好奇心,我走进了电影院,去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当电影画面跳转出来,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太阳内核老化时的世界竟是千里冰封,极其寒冷的。人们再也不能住在地面上,只能居住在空间狭小的地下城。为了拯救地球,人们齐心协力建造了成千上万台以岩石为燃料的行星发动机,来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到达另外一个更适宜生存的恒星带。从此,地球开始了预计长达25的宇宙流浪之旅。
途中,发生了许多令人伤心的事情。杭州等地的发动机因为木星的引力陆续停转,上海等地下城毁灭等等,让我揪心不已。而这些事情中体现的中国精神让我感动不已。
是谁在发动机停转时,争分夺秒,不顾生命危险得运送火石?是我们中国人!是谁在地球木星即将相撞时挺身而出?是我们中国人!是谁牺牲了自己拯救了整个地球?是我们中国人!是谁在联合国都放弃的时候,还在坚持?还是我们中国人!我为我们中国人的这份精神而自豪。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流浪地球观后感2
今日我们一家人去电影院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了寻找新的家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这个举动,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
整部电影让人十分感动,不禁让人们伤感,其中我最感动的一段是:国际空间站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地球能够成功脱离木星的引力,不惜用自我的生命驾驶国际空间站,使空间站中的30万吨燃料引爆木星。在最终只能进行“火种”计划时。刘培强没有放弃地面上所有人,英勇选择了牺牲!
这部电影中从始至终都在讲述只要团结才能自救,深刻的诠释了人类团结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人类拯救自我是一个巨大而又漫长的过程,要想让地球到达“新家园”,人们需要建造一万多座巨型推进器和一座“领航员”超级空间站;在遇到推进器关掉的时候,几万个救援队同时出动任务重启推进器;空间站和地球上的人通力合作并作出巨大牺牲斥离木星;最终人们还要经历漫长的两万五千年才能结束“流浪地球”计划,这既是伟大而又漫长的路途呀!
如果当地球灭亡是,真的会有“流浪地球”计划吗?
流浪地球观后感3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牺牲的故事。
时间长了,太阳会不断衰老,吞噬地球,甚至毁灭银河系。我们使用流浪地球计划来推动地球远离太阳系。出乎意料的是,机芯偏移了9.3度,结果地球被木星影响,造成无数伤亡。最后,有些人采取了一种伟大的牺牲方式,这是一个感人、悲伤、催人泪下的故事。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类似DIA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路。是的,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也是千千亿万人民的家园。如果我们不保护好地球,我们将面临一场灾难。有多少人写作?相信希望。很多很多。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希望激励我们前进。
最感人的是刘叔叔为地球而死。他为地球而死。世界上总有做出巨大牺牲的人。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生为杰出的人,死为鬼男,死为结果。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我听过一句很棒的话:生命的美好大于责任,生命的美好在于奉献。
还有一个让我感动。老何的救援队死了,他们透露了妈妈的消息:儿子,天冷了,记得穿长裤,让我有了爱的感觉。
我想对人说一句话:不要为小事失去重要的生命,活下去。
流浪地球观后感4
我听说《流浪地球》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今天我父母也带我去看了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地球毁灭的故事。人类需要发动机来保持地球运转。人们被迫建造地下城市并住在这里。陈奇和他的姐姐和爷爷也在这里生活了,而他的父亲作为宇航员在空间站生活了很长时间,以保护地球。怀着对地球上世界的好奇,有一天陈奇把他的妹妹带到了地上。结果,他因偷爷爷的驾照和非法驾驶而被警方逮捕,他来救他们的爷爷也卷入了事故。这时,因为地球被木星的引力撕裂,他们逃离了危险。在去避难所的路上,他们的车被救援队征用了,救援队将把燃料燧石运送到引擎。于是他们开始运送弗林特。爷爷在危险的旅途中去世了。当陈奇和他的妹妹心碎的时候,更糟糕的消息传来,地球即将与木星相撞,地球将被毁灭。就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陈启发动员所有人用发动机发射导弹摧毁木星。尽管尽了一切努力,还是没有成功。这是陈奇的父亲,为了拯救地球和打开空间站,他炸毁了木星。尽管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正是他们的牺牲带来了更多的生命。
通过看这部电影,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此,我呼吁每个人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希望电影中的事情永远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同时,我也学会了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只有坚持才能走向成功。
流浪地球观后感5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流浪地球》。
电影讲述了太阳急速衰老,地球将会面临灭顶之灾。人类在地球上修建了一万多座行星发动机和转向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在寻找新家园的路上,发生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地球。
影片当中最能感动我的就是刘培强和儿子刘启的对话。刘培强去太空执行任务十七年,他在对话中向刘启说出了自己的无奈,并对刘启说:“当你抬头看到天空中的星星时那就是我。”然后驾驶着国际空间站撞向木星,引燃了木星上的氢气,强大的冲击波把地球冲向了安全的区域,自己也光荣牺牲了!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我也流下了泪水,我觉得刘培强是天下最“帅”的父亲!
我们现在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象过我们的地球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有一天我们也面临这样危害的时候,我们能像刘培强、刘启父子那样去拯救我们的地球吗?所以,我们现在要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不要面临那样的灾害,一起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通过这部影片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在生活中要低碳出行,多植树。哪怕当真正的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放弃希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6
今天老爸带我去电影院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了寻找新的家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这个举动,被称 为“流浪地球”。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际空间站的中?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地球能够成功脱离木星的引 力,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驾驶?际空间站,使空间站中的30万吨燃料引爆木星。刘培强常常对自己的 儿子刘启说过一句话:“当你想你爸爸的时候,便遥望木星,倒数三秒就能看见我。我就在那 儿。”可当刘启长大后知道了父亲是在骗他,并对父亲的离开不理解,甚至记恨父亲。
刘培强的离开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他为了地球文明的延续而不惜牺牲自己。在刘启的心中,他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偏偏是他的父亲要离开他,别人却享受看父亲最终成功的 果实。
我觉得,人要有正义感。当全世界的人都觉得地球将会毁灭,人类再无挽回的机会时,必须 要有人站出来,他不是在逞能,他是在为了大局的利益上而不惜牺牲家庭,他具有顾大局,舍小家 的精神。这才算是一个有看正义感的英雄。
流浪地球观后感7
大年初七我也去凑凑热闹,看了一场名为《流浪地球》的电影、起初没多想,就想看看电影而已、看过以后用一句话简单的话形容,那就是:中国的科幻电影真的起航了!太棒了!太神奇了!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丞救人类免于灭亡奋斗一搏的故事。讲述了职责的伟大,讲述了希望的力量,讲述了催人泪下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我看到的是一个男人作为父亲没见到儿子,作为丈夫,女婿时的抉择,理性的是他给家人的保护与温柔、另外当众人托起小朵朵,爷爷将其养大,那种非亲非故爱护生命的精神世界无以伦比,以及人类情感上无血脉关系的美好追求、也表示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家的依恋、
影片带着观众看了一次,地球开展充满心惊肉跳和浪漫诗意的.流浪冒险之旅、带着3D眼镜就好像银幕上的道具在眼皮底下来回撞击,太紧张了!太刺激了!
我看到地球承载着人类心中关于家,情感与乡愁的重要意义。这部电影制作精良,场面宏大,脑洞大开,思维丰富,逻辑性极强的宇宙科幻大片,非常值得观看!
流浪地球观后感8
大家好,愉快的寒假已过去了,想必大家都已看过《流浪地球》了吧?这是我目前看过的最好看最震惊的一部电影了,唯一让我倍感遗憾的就是刘培强最后牺牲了,好了,我们话不多说,赶紧开始吧!
在今日,太阳不断膨胀,将来地球将会被吞没类想尽一切办法存活。于是,人们在地球上制造了千千万万个地球推进器,准备将地球脱离太阳系,飞到银河系。在韩子昂送他孙子孙女回家时被王磊临时命令为杭州一号发动机CN171—11救援队协助执行任务,运送火石重启杭州发电机。因为木星引力强,所以地球推进器坏了。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后,在最后地球要撞到木星时,全世界人们齐心协力,将地球推进器达到最高点,可惜还不足以点燃木星,就在这关键时刻,刘培强挺身而出,运用空间站飞向木星,通过撞击引爆,点燃木星,救回了地球。
看了这部影片,我有了非常多的体会,也被影片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住。地球只有一个,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保护地球,珍爱生命!
流浪地球观后感9
轻松快乐的寒假即将过去了,在寒假,我看了一部新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近些年,科学家们发现由于太阳的急速衰老,不断膨胀,地球面临着毁灭的危险。为了生存,人们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以帮助地球逃离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一个栖息之地。
中国宇航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的时候和国家的宇航员一起前往国际空间站。全球人民将以抽签的方式居住“地下城”,以抵御地表的严寒天气。
转眼间十七年过去了,刘启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来到地表,偷开了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被抓了起来,出去后还遭到了发动机停摆事件。为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与木星发生碰撞,他们加入到了救援队里。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成功了,可是刘启的爸爸刘培强也因此牺牲了。这一生,刘培强只陪了刘启四年。
在电影里,我看到由于人类在科学上的不断发展,当宇宙中出现了巨大的灾难,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时,才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自救。虽然我们现实中所生活的宇宙环境还相对稳定,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使人们在灾难发生前有能力改变不利的状况。
在电影中,刘启的爸爸为了避免地球与木星相撞,选择了牺牲自己,挽救了地球和人类,这一段让我特别难过也特别感动。在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一致,相互帮助,在关键时刻还不惜牺牲自己,真是伟大。
流浪地球观后感10
太棒了!刘慈欣的小说终于拍成电影啦!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国产第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心情十分激动。
《流浪地球》讲了一个脑洞十分大的故事。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人类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哦,也就是三体人的故乡)于是,人类建造了1万个行星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这样就能把地球推离太阳系。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很繁琐,总体需要五个步骤,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完成这个计划需要经过25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人类为了生存,艰难前行。但危险马上来临了……我们是否有勇气,带着地球去流浪?影片的最后这句话让我感动流泪:不论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看完影片后会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谁的一腔热血和激情就可以办得到。在《流浪地球》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理念,一种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我们也看到一种一直期待的场景,全球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地球和人类活下去”,团结在一起。
流浪地球观后感11
《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要让人类学会理性,真的很难!
而我觉得,整个人类急需学会的,是教养和尊重。
徐峥认为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吴克群则感叹:“原来我们华人电影,真的可以冲出地球。”
然而,正当电影获得巨大影响力的同时,网上出现了对电影主演吴京的极端谩骂,甚至为此狂打一分。
有人认为,打4星5星的,都是冯小刚口中的垃圾观众。
很多人评论里,打低分根本不是因为他们讨厌电影,纯粹是对吴京发泄他们的脏话。
随着《流浪地球》票房的大卖,对吴京的网络暴力和个人侮辱也达到了极致。
战狼也从一个褒义词,被恶搞成了一个贬义词。
记得郭德纲说过一句有关网络语言暴力的话,如果网络实行实名制,每个人都要公开自己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那么网上绝对就是一片祥和。
有的你看他在网上骂的那么欢,你去翻翻他的生活状态,你就会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了。在现实中过的是太不如意了,所以才会在网上发泄。
感觉郭老师分析的很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并且尽量给周围的人一些温暖和正能量。那些愿意躺在明坑里躲在黑暗中并且沾沾自喜的人,就尽量不去在意吧。
流浪地球观后感12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影片。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因太阳膨胀而迫使地球做出逃逸太阳系的“流浪之旅”,到数光年外的新家园。
在其中主要描绘了在通过木星附近时,因木星引力过大而使地球趋于分解而毁灭,影片中的几个人物在CN171-11救援队中用他们的勇气、毅力、意志、智慧以及鲜血诠释了希望的意义。这也是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
在那样的环境中,可以体会得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安全的,随时都会成为埋葬亿万人口的钢铁坟墓。无论是地下城、旷野、冰山,还是其他都不是安全的。而他们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他在这处处危险的地方四处运载着“火石”点火器,与驾驶空间站的父亲则用空间站点燃了木星,使地球最终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免于遭难,也使他们自己免于毁灭。在这其中,这支救援队中牺牲了一个又一个英勇的战士,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践行了人可以在做不到的情况下“力挽狂澜”,这也是这部影片中最催人泪下的一点了。
影片中太空舱中的管家机器人曾经在最后说过一句话“让人类保持理智是一种奢侈的要求!”也正是我们有着挑战困难不懈努力的激情,才使得我们人类这个种族得以在动物的竞争中崛起、发展、壮大,乃至我们可以做到更多更多之前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永远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只是自己。
流浪地球观后感13
今天我们一家人去电影院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了寻找新的家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这个举动,被称为“流浪地球”。
整部电影让人十分感动,不禁让人们伤感,其中我最感动的一段是:国际空间站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地球能够成功脱离木星的引力,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驾驶国际空间站,使空间站中的30万吨燃料引爆木星。刘培强常常对自己的儿子刘启说过一句话:“当你想你爸爸的时候,便遥望木星,倒数三秒就能看见我。我就在那儿。”可当刘启长大后知道了父亲是在骗他,并对父亲的离开不理解,甚至记恨父亲。
刘培强的离开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他为了地球文明的延续而不惜牺牲自己。在刘启的心中,他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偏偏是他的父亲要离开他,别人却享受着父亲最终成功的果实。我觉得,人要有正义感。当全世界的人都觉得地球将会毁灭,人类再无挽回的机会时,必须要有人站出来,他不是在逞能,他是在为了大局的利益上而不惜牺牲家庭,他具有顾大局,舍小家的精神。这才算是一个有着正义感的英雄。
流浪地球观后感14
今天下午,我们一家人去电影院看了电影《流浪地球》。
影片主要讲了因太阳会逐渐变大,大到吞掉整个地球,刘培强(吴京饰)让他的孩子搬到地下城去住。而刘培强要去外太空观察地球上的火箭推进器运行得怎样,并且他临走前对他的儿子说孩子,等你可以不用望远镜能看到木星的时候,你就可以看见我了。”
影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培强的儿子刘启为了救他的妹妹果果从高达100米的火箭推进器上跳了下来,导致头盔破碎,差点身亡。这就说明了刘启对妹妹的关爱和那无私的呵护。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件令人后悔的事。这件事也说明我是不能跟《流浪地球》里的主人公相比的。
那是一年暑假,我跟爸爸到宁波叔叔家去玩。我刚进他们家,我的妹妹就像一条发疯的猎狗一样,向我介绍他们家的娃娃和玩具。说什么我们娄底的家不如这里!终于等爸爸妈妈晚上出去的时候,我把她骂了一顿,可等爸爸回来我又被教育了一顿。那时我才明白亲情的可贵。我发誓:从今往后绝不让我的妹妹受到一点伤害,像流浪地球里的主人公一样无私地保护我的妹妹。”
电影《流浪地球》不仅给了我美好的视觉感受,还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流浪地球观后感15
寒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起看了流浪地球这一部电影,它主要讲述了:太阳真在迅速衰老膨胀,在五百年内整个银河系包括地球都统统会被它给吞没。但是,为了拯救地球,人类提出了一项名叫“流浪地球”的宏伟计划,即倾全球人民的力量,在地球的表面上造出了数万座推进发动机以及转向发动机,把地球推动出银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刘启四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乘着火箭前往国际太空站,一眨眼的功夫,刘启长大成人了,他带着他的妹妹韩朵朵偷偷跑到地面上,去开他们姥爷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不仅仅遭到了逮捕,而且还遭遇了地球被木星的引力脱离轨道,向木星驶去,为了阻止木星与地球相撞,他们不得不加入拯救地球行动。
这一部电影十分感人,当我看到刘培强和儿子刘启告别的那一段时,我的泪忍不住就哗哗的流了出来,在这部电影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一个词语叫希望,并且令我有影响最深刻的人—韩朵朵,她是在地球停转的第十七天被姥爷韩子昂收养的,最终成为了刘启的妹妹,在于哥哥刘启高空救援体现出了一种兄妹之间的情感,她说她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可是,我认为她,她在这个电影里面的作用起的最大,是她用语言打动了人们,让人们打起了精神,使她拯救了世界。
这部电影令人感动不已,但也同时告诉我们要守护者我们的星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地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第五篇:《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1
这个周末,我们全家一起去了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在未来地球会变成怎么样。
在未来地球真的会因为太阳不断爆炸、膨胀而毁灭吗?这篇电影的回答应该是是的吧。因为为了不让太阳破坏地球,人们不得不让地球远离太阳,他们运用了许多转向机的巨大动能,让地球脱离运行的轨道,但是移动一点,地面上全部被冰所覆盖,所以人们建造了地下层,那里可以让人们生活。主人公是两个初中生,他们想来到地球表面看看,偷偷地跟着部队溜了出来,来到了一个“冰雪世界”他们非常稀奇,偷了一辆卡车,结果还进了监狱。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他们逃脱了。最终才发现原来是被巨大是木星拉走了,他们跟着一个部队,跟着他们的爸爸,一个伟大航天员,想办法脱离木星的`引力。为了引爆木星,让它以巨大的力量推走我们,这样我们的地球就得救了。为了引爆木星,他们的爸爸牺牲了,但让整个地球又重新有了生命,有了新的希望!
电影里的内容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未来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家园,不要毁坏地球的生态,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家园。首先是不能破坏环境,不能乱丢垃圾;其次是要保护好动物、植物,它们是我们的好伙伴;最后我要好好学习各种本领,将来做一个保护地球的卫士!
《流浪地球》观后感2
终于,我在电影院看到了好评如潮的《流浪地球》。看完之后,非常震撼和感动。宏大的叙事格局,炫目的特效制作。在一瞬间我以为这是一好莱坞大片。因为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真的'是我看过的国产电影中最好的。
但是和别的爆米花电影又有所不同。《流浪地球》不只是简单的爆米花电影。在宏大的特效场面之下,还有很多东西值得让人深思。其实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刘启这个角色,感觉他冲动,蛮横,只会怪别人,尤其在大楼里运输“火石”时,他坚持先运人,让人觉得他是个自私的人。后来大楼崩塌,他把姥爷的死怪罪到了救援队长王磊的身上,却没有考虑到那个在临死之前还努力帮他姥爷生存的战士赵志刚,他也死了。队长也很伤心,而他却只会一味地抱怨。
但仔细想来,刘启也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从小失去母亲,憎恨父亲,姥爷带他长大。他的人生在地下城度过。姥爷和妹妹就是他的全部。在末世来临的时候,又有谁能做到大义凛然,舍己为人呢?他其实已经很棒了。他其实有机会开车回到地下城。在地下城中与地球一起灰飞烟灭,但是他没有,他很勇敢。他敢想,敢做。
不止他一个人想到了点燃木星(剧中后来也交代了其他专家也有这种想法,但被否决了),但只有他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细细想来,刘启其实就是末世人类的镜子,习惯了恐惧,但又不恐惧。就像影片最后说的,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我们还在害怕什么呢。
《流浪地球》观后感3
“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这是最近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一句台词,下面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一些感受。
电影主要讲的是:太阳即将毁灭,人们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多个巨大的推进器,想要推动地球偏离公转轨道,飞出太阳系,寻找新家园,地球开始了流浪之旅。这个过程无比的漫长,并且推进器的推力有限,所以人们只能借用木星的引力来推动地球,电影里的危机焦点就是来自于木星的膨胀可能会导致木地相撞,最终木星也许会将地球吞噬或撞碎。电影刚开始,地下城的学校课堂上说的那段话:“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到电影结尾韩朵朵在广播里向所有人呼吁着抓住最后的希望,这些镜头都折射出电影的`主题——希望。
《流浪地球》中的希望,也不仅仅只是主角或者主角团队每个人的希望,而是全人类的希望——如何保存人类以及人类文明。如果没有这一点点的希望,或许也不会有人赴汤蹈火的为拯救地球而奋斗。在宇宙前,人类太渺小了。纵使花费全世界的人力和物力,制造无数的推进器,在行星引力潮汐的面前,人类依旧脆弱的如同蝼蚁,在极端的气候面前,人的生命,也同样是脆弱无比的。一次小小的抽签,就得让不知多少人要留在地上等死;一次普通的岩浆流入,就使杭州地下城35万人灰飞烟灭。
灾难是冰冷的,而希望是温暖的。我们可以失去所有,但不能失去希望,没有了希望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没有希望我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流浪地球》观后感4
正月初四从老家开车回来已经晚上6点了。因为对《流浪地球》早就期望一睹为快,一家三口没回家就直奔电影院了。
《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电影大体情节是: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屈楚萧饰)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赵今麦饰)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作文子昂(吴孟达饰)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电影比预期要更惊险,场面更壮观,晨昏线过后的永夜、火种计划、让地球流浪、木星推动地球…,没想到中国也能拍这么大架构、大格局的科幻片,让人震撼!
12月21日被亚麻日历推算为世界末日。那几年我看过几部关于世界末日题材的电影,但是不包括中国人写的剧本,更不包括中国人拍摄的电影。
很高兴看到我们中国这么好的电影作品。
《流浪地球》观后感5
作为一个重度的电影爱好者,科幻电影一直是我的最爱。偏偏中国的科幻电影一直没有啥存在感,以至于在观看《流浪地球》之前,我都无法充分说服自己——即便这是一部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的电影。观看《流浪地球》的过程,其实也并未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但我也突然意识到,没有特别的感觉,恰恰才是《流浪地球》最特别的地方:在经过好莱坞科幻大片绚丽的特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无数次狂轰滥炸后,中国观众面对任何一部稍微有些失格的科幻电影作品,可能脱口而出的是“烂”“假”“俗””这样简单的评价。但《流浪地球》,却让最容易暴躁的中国电影观众们,在面对“中国本土科幻电影”这么一个相对新鲜事物的时候,难得地安静了下来。
在记者所在的观影场次中,大多数人都像记者一样,安安静静地看完了整部电影。影片结尾处,还有不少观众掏出纸巾,偷偷擦拭眼泪。也许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他们早已习惯,超级英雄的面具摘下后是一张洋人脸,拯救地球的人物全长着金发碧眼。好莱坞科幻大片长期不断的入侵,让中国观众有一种先天的.不信服,认为只有好莱坞才能做出这种东西。《流浪地球》能够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同,不仅是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日渐完整的体现,也是中国国家强大的印证——只有国家强大了,中国人拯救世界才更具信服力,搭配上这么一个属于中国文化背景的科幻故事,才能让日渐挑剔的中国观众去信服。赶长路,总得看得远些,多点夸父追日的浪漫,就能多点愚公移山的可能。
都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工作者面对的将是荒芜一片、百废待兴的局面。
今天《流浪地球》已经出发,而它的决心和勇气,赢得的将不仅仅是尊重而已。
《流浪地球》观后感6
我本不是个爱看科幻电影的人,但这次例外。刚开始看到这个题材我也是直接略过,可在朋友圈里,太多同学都极力推荐这部电影,且评分很高。于是,我便抱着好奇心去看看这部电影。的确如此,《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片燃爆了各大影院。这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的影片,讲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太阳急剧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对一个泪点很低的人来说,我几乎是在电影后半段拿着纸巾看完的。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很感人——不仅仅是父子之间有分离与理解,还有整个人类为了自己家园的存亡而协作而牺牲的精神。我从来没有想过假如地球将要流浪这个问题,因为总觉得这个问题离我们特别遥远。
每个人看完电影都有不同的理解,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为了地球家园的存在,一些人展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地球危机的年代,活下去便是人们的追求。电影中韩朵朵说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昨天老师还在问我们:“希望是什么?”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这种东西。但现在我相信,我相信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回来吧,加入我们一起战斗!点燃木星,救回我们的地球!……这段话看得我热泪盈眶。听到这段话之后,电影里所有的救援队都去支援他们了。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所有人类为自己的家园在奋斗,也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这部电影虽然也有些争议,但我认为总的来说是一部非常值得去看的电影。至少,从没危机意识的人看完之后也该引起一番深思吧。
《流浪地球》观后感7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欣赏完电影,我不禁赞叹于这部电影的震撼性。
电影讲述了太阳即将灭亡,人们为了不让地球在太阳灭亡时被摧毁,所以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发射器,要去寻找另一个“太阳”。但是地球在靠近木星的时候,却被木星吸捕过来,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为了保护地球,主人公刘启,妹妹韩朵朵和救援队一起,经过李一一的指导,最终使地球逃离了木星的魔爪。
经过这次灾难,牺牲的人数不胜数:韩子昂为了刘启和朵朵在零下80多度的温度下被冻死;马卡洛夫为了帮助刘培强,自己坠入宇宙;王磊为了让地球逃离木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最让我感动的`是刘培强,因为地球向木星发射炮弹距离不够,在这最紧要的关头,他驾驶着国际空间站的飞船直接撞向木星。这些人为什么要牺牲自己?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着爱,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生存的地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们都愿意。
电影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情节是韩朵朵在紧急情况下发的情报,其中有一句是“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难道不是吗?就算是再危险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有希望,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芒,带给人温暖、力量,同时也给人活下去的动力。如果有一天,世间不再存在希望,那么,所有人都将失去动力,失去那束光芒。
最让我佩服的是刘慈欣的想象力,他想象出太阳灭亡,地球逃亡,其实这可能就是几十亿年后的地球,没有人能否定以后这样的事不会发生。现在恒星模型已经说明了这在几十亿年后会发生,但也许那时人类已经有了逃离的方法。未来的地球是会灭亡,还是能逃出,这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流浪地球》观后感8
寒假期间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电影在众多电影中脱颖而出,这部电影真实地钻进了我们的内心,并给予了我深刻的道理与感想。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流浪在这个地球上,只有靠我们自己才可以改变这一切的发生;同时这部影片也在讲述一位男人所担负的责任,他的决定与方向也给了下一代;家,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只有家人才能给我们温暖让我们奋不顾身的去战胜一切,家人才是一个人感情链接最深厚的对象。
一部好的'科幻电影,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外,最基本的就是逼真的特效了,《流浪地球》可不会只有那些“五毛钱”特效,无论是地球上那一万座壮观的发动机,还是外太空高级的领航员空间站,都让我感受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让我历历在目。
大家还记得电影中的两幕话吗?一句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另一句则是男主角说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骗人的,因为在北京是看不到星星的……”。通过这两段话,可想而知,我们都可以联系到现如今的生活:安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不过,大家还记得一直在默默付出的一些人物吗?如果没有他们,我们面临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能否达到改变为美好;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结局又会如何?想必大家都清清楚楚吧!所以,世界上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是不易,如果你觉得容易,那肯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属于你的那份责任。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还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让我们的地球再受到伤害,不要让我们最后落得像影片一样的下场,没有了亲人和美好的家园。
《流浪地球》观后感9
正月时,爸爸妈妈带着我看了一部新春贺岁影片《流浪地球》,这是一部科幻片。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看完影片,引起了我的'深思,假如太阳真的老化、膨胀?假如地球真的再也不适合居住,那我们迎来的又将是什么?因为我们从来没意识到这个世界将来会有怎样的变化,很多时候都是只关心我们自己。包括,在电视节目和各种新闻也看过类似一样的报道:全球变暖,冰雪海洋慢慢在融化,动物也濒临灭绝,垃圾漂泘在海洋,那些塑料分子也在被人体慢慢吸收,工业污染,乱砍树木,采石开矿,这个世界的自然生存环境,正在被我们人类破坏。那些自然灾害,其实是无形中警示人类,如果人类再不对环境重视,也许流浪地球影片中的生存环境,真的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也许,当我们失去了,才会真正明白最渴求的是什么吧!就如影片中刘启的爷爷韩子昂所说“以前的世界,人们从来不会在乎这个地球将有什么变化,都在乎一种叫钱的东西。
最后看到刘培强不顾个人生死,开着装满燃量的太空仓,一起发射向木星,瞬间地球被震开,脱离了木星引力,得到了安全。我落泪了,那一刻我决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保护地球的倡导者,为我们美丽的家园做贡献。
《流浪地球》观后感10
轻松快乐的寒假即将过去了,在寒假,我看了一部新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近些年,科学家们发现由于太阳的急速衰老,不断膨胀,地球面临着毁灭的危险。为了生存,人们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以帮助地球逃离太阳系,用两千五百年的时间奔往另一个栖息之地。中国宇航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的时候和国家的宇航员一起前往国际空间站。全球人民将以抽签的方式居住“地下城”,以抵御地表的严寒天气。
转眼间十七年过去了,刘启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来到地表,偷开了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被抓了起来,出去后还遭到了发动机停摆事件。为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与木星发生碰撞,他们加入到了救援队里。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成功了,可是刘启的爸爸刘培强也因此牺牲了。这一生,刘培强只陪了刘启四年。
在电影里,我看到由于人类在科学上的不断发展,当宇宙中出现了巨大的灾难,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时,才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自救。虽然我们现实中所生活的宇宙环境还相对稳定,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使人们在灾难发生前有能力改变不利的状况。
在电影中,刘启的爸爸为了避免地球与木星相撞,选择了牺牲自己,挽救了地球和人类,这一段让我特别难过也特别感动。在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一致,相互帮助,在关键时刻还不惜牺牲自己,真是伟大。
《流浪地球》观后感11
《流浪地球》改编于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故事主要围绕地球经过木星时产生的危机和救援而展开,传达了一个主题:回家的希望。
影片开始,地下城课室里,老师问学生:“希望是什么?”班长用得意略显做作的声音回答说:“希望就是像钻石一样的东西。”一旁的主人公韩朵朵对此呲之以鼻,不以为然。她不明白希望是什么,也不想明白,因为不相信,对一切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于是,在春节前夕偷偷跟着哥哥刘启,私自驾驶姥爷的运载车,离开北京城,看看地表零下八十四度的冰雪荒原。
两人很快被发现并扣押。当姥爷前来接两人时,正是木星引力开始对地球造成破坏。三人的希望就是回到北京地下城家。但是,中途车辆及人员被征用于紧急救援任务,离家的路越来越远了。
救援队伍一路向南,历尽艰辛险阻和生离死别,回家的希望越来越小。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似乎不可逆转时,每个人纷纷赶往家中,只为了和家人一起渡过最后时刻。只剩救援队廖廖几人选择在苏拉威西发动机站做最后的拼搏。地球上的坚持不懈感动了联合政府,并为他们开通全球广播。韩朵朵在救助增援广播中,声泪俱下,此时的她终于明白和相信“希望就是像钻石一样的东西。”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即使山穷水尽之时,我们依然选择坚守它。
广播之后,世界各地的救援队伍纷纷掉头回到苏拉威西。尽管结果未卜,但每个人都一致地选择希望。大家没了,何以有小家。而每个小家的付出,才撑起了大家的生存。与此同时,太空领航员空间站中,刘启的父亲刘培强带着三十万吨的燃料,冲向木星,天上人间,共同点燃了地球人回家的希望。
假如真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得不流浪于宇宙中,那么,在那天到来之前,最实际的力所能及的还是先维护好这个家园。
《流浪地球》观后感12
今天,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带给我很大触动。
《流浪地球》讲述了在未来人类面对太阳老化和木星撞击时所展现出的团结与努力。在那个时代,地面温度可达到零下80℃。人类只能居住在地下城。为了寻找新的家园,人类在地球一侧安装了几万个大型推进器。在宇宙中,人类还建设了太空监察站,随时观察地球的动向。
电影开头就说,“在此之前,人类不在乎火山的爆发,不在乎一种动物的灭绝,不在乎一场海啸,也不在乎一所城市的'消失。只在乎一个东西——钱。为了钱,人们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生命。直到木星即将碰撞地球,人类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我心里想:为什么只有在灾难降临才会团结呢?钱真的那么重要吗,真的值得把生命都抛在脑后吗?俗话说,钱没了可以再赚,但命只有一条呀!这也让我想起电影《美人鱼》中的一句话:“如果地球没有了氧气,你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世界真的是这样吗?只有失去,才会知道珍惜吗?人类真的全是贪婪、欲望和自私的吗?不,不是的。
蚂蚁就算无比渺小,但所有蚂蚁聚集起来,也能啃食掉一头巨狮。花儿就算再弱小,但所有花儿同时绽放,也可以组成一幅美丽的春景。世界就算再寒冷,但只要所有人抱成一团,总会有那么一丝暖流!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宇宙中的一粒星辰,所有星辰汇聚在一起,就可以组成无比璀璨的星河海洋!只有所有人团结在一起,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团结合作,明天的中国更需要团结合作,让我们携手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流浪地球》观后感13
上个寒假过后,同学们一开学就纷纷讨论《流浪地球》,当初我还以为这是一部片名叫《流浪地球》的日本动漫呢!
电影中讲的是太阳逐浙变大。到时候地球即将毁灭。所以在地球中心区附近的位置建了几万个大得像山一般的推进器。由于离太阳越来越远,地球表面被冰雪覆盖达到了零下七十多度!所以在推进器下建起了地下城。
但宇宙很危险,离开了太阳又得撞上木星。所以刘启、朵朵、王磊等人开始了救援措施。其中敢做敢当的户口,由于中途程序卡壳了,所以他就亲自去启动机器,当他成功启动时白发哥哥便拉他出来,可却卡住了。但一向胆小如鼠且没用的'他冒着生命危险跳下横杠以自身的重量拉出了户口。但人一救出来又露出真面目鬼叫着:“救命啊,救救我,我还不想死。”在这次措施中一个个英雄牺性了。但最终他们成功把火力集中,喷向木星让木星爆炸发出气波,把地球再次推移开了。
人命保贵,每个人都想活。但为了后代必须做出牺牲,就像刘培强所说:“我们死了没关系,反正我们还有孩子,孩子的孩子还有孩于。”就算牲牺也没关系,孩子会以你为傲,世世代代以你为傲。从中我感悟了另一码事。
人生有生死离别、有吵架、有悲伤、有成功……不管地球生死,这还是有点值的。
《流浪地球》观后感14
几天前,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是《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太阳开始膨胀,太阳系即将消失。人类决定用25时间分5个阶段到达4、2光年外的新家园。经过木星时,被木星吸引,地球面临着巨大危机。主人公及其身边的人临时被救援队征入。救援队面临众多危机过后,地球离木星只剩下很短的一段。在千钧一发之际,人类做出了大量牺牲,成功在离木星只有几千米之时点燃木星,逃离了木星。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今天地球上正在发生着的灾难。离电影里那个时代还要过上千万年,太阳现在还很年轻,等那时恐怕都殖民河外星系了,虽然这不太可能。但,现在地球面临着一个问题—————全球变暖。就拿迁安来说,近几年冬天的雪越来越少。而全世界,海平面在不断上升,威胁着海边的城市和居民。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太阳系边缘有很多危险,人类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把人类带出去,而21世纪似乎不太可能研究出来。如果人类不控制住环境污染问题的'话,几十年后,上海、纽约、迈阿密、新加坡,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将毁灭于洪水之中。据一份资料显示,海平面上升10米就会淹没美国的大量土地,其中不乏大城市。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话,也许青藏高原会入选最安全地区,将变得拥挤不堪。最后,要么像金星那么炎热,要么像火星那么荒凉。
人类必须保护好地球。鸟还会保护后代,狗还会看家护院,人既然是高等动物,就要像高等动物一样,保护子孙后代不断生存下去。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地球吧!
《流浪地球》观后感15
今天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令人震撼的场景和催人泪下的剧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部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片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即将毁灭,地球逐渐变得极寒,为了生存下去,人们不得不进入地球的内部生活。就算这样,地球还是摆脱不了毁灭的`厄运。为了拯救地球,找回失散的家园,科学家们在地球的很多角落安装了总共一万座“行星推动器”,它们产生的动力能够推动地球逐渐逃离太阳系,去寻找一个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系。
而正当地球缓慢而平稳地离开时,木星却要在很短的时间里以极快的速度撞向地球,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主人公“刘启”和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所有行星推动器的能量转换成热能,再将热能输送到木星上,点燃木星表面的氢气,推使地球反弹出去。可是,他们却预算错了。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刘启的爸爸驾驶自己的飞行器点燃了剩余的燃点,地球得以安全,但他自己却牺牲了。
看完了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里面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给逗笑了,同时,也被电影中的父子情,朋友情给感动的哭了。就是在那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人类在浩大的宇宙中还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与渺小。而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却没有害怕,大家团结一心,发挥聪明才智,携手共渡难关。每一个人的加入,就像江河汇入湖海,凝聚的人越多,就越有力量!
《流浪地球》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大气又温情。我想,不管是大人,还是像我这样的小孩,看了这部电影后都会被它深深地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