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中的责任,成长的动力---洪战辉五四发言(2005感动中国人物)
心中的责任成长的动力——在全省优秀青年成长成才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南大学商学院学生洪战辉
(2008年5月4日)
昨天团省委召开了一个会议,要求我在会议上做个发言,内容要求就自己的成长经历讲一下青年如何成长成才的问题,并对青少年提出几点希望。后来有几个记者问我要稿子,散会时也有人要我的发言稿,可是我手里只有个原来上交的提纲,也被我改的面目全非,所以我把昨天的发言整理了一下,放在这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志:
大家下午好!
我叫洪战辉,原怀化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现在中南大学商学院读书。关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成长成才,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的父母在研究,我们的老师在研究,我们的组织在研究,我们的国家也在研究。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有人说是苦难成就了我,但我不这么认为,我今天也不想讲苦难,因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要照顾生病的父亲、抚养年幼的弟弟妹妹还要读书求学,会有多么地艰难不用我讲大家也想象的到。不想过多讲苦难,还因为我认为苦难的经历不是我博得荣誉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想讲贫穷,因为贫穷不是我想经历的,改变贫穷、改变劣势才是我想做的和一直在做的!所以今天我就从自己的角度讲一下自己成长的感悟,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人们常说,我们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然也是父母的期望。我认为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我们青年人很重要;二是说我们青年人责任重大!
但是我们中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只是记住了自己很重要,却忘记了自己责任大!正是因为认为自己很重要,所以才一直只知索取而不知去回报;才认为一切都应该为他们服务;所以才认为这不好那不好,例如:埋怨家庭条件不好呀,父母没有别人的父母有本事呀,父母不够关心我们呀,老师不够在乎你呀,命运对你不公平啦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是因为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在对我们负责任,在家里有家长对我们负责,在学校有老师对我们负责,成长中有组织对我们负责,我们的社会也要对我们负责,而我们却很少对别人负责任。
其实,当我们需要去承担的时候我们就要负责任,我们要负责任的时候,就要学会坚强,就要有自信。我起初也和大多的孩子一样,只是认为自己很重要,从不关心别人。但是当父亲病了、母亲离开的时候,当我被迫担当起照顾父亲、养育妹妹和弟弟的责任的时候。本不属于我的责任和担当让我过早地开始接触残酷的生活和艰辛的日子,同时也让我过早地开始收获和懂得了责任。
为了这份责任,我步行40里的路,白天上课晚上下田干活。
为了这份责任,别人三年的高中,我断断续续读了六年。
也是为了这份责任,我买书、推销、做小生意,因为生意好,而被竞争对手打瞎一只眼睛。
其实我认为我不坚强。我想到过自杀,因为我曾觉得活着太苦太难没有意思;我也曾想到过杀人,杀了打瞎我眼睛的人;我也曾想到去抢劫,想抢点钱给我的父亲看病!
可是我最终没有做这些事情。因为我一直都想做一个好孩子,做个强者,做个成功的人。如果我自杀了、杀人了、抢劫了不能被认为是好孩子,不能被认为是强者,更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想一想如果我能够抢到钱,到底够我的父亲和妹妹用多久,他们用完了怎么办…… 想到这些我就放弃了这些念头,重新开始默默地承担,重新站起来默默地扛、默默地走、默默地哭泣、默默地努力!
生活过早地剥夺了我的幸福,却让我学会了坚强。
苦难夺去了我的一只眼睛,却让我学会了开阔心胸。
当我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只剩下责任。
当我谁不能依靠的时候,我就只好依靠自己。
当我依靠自己的时候也慢慢地有了自信。
尽管我很贫困,但我一点都不自卑。因为只要苦难不是因为我自己的懒惰造成的,它就不是我自卑的理由!只要我还能爬得起来,我就要坚强、骄傲地活着!
我们很多青年人现在什么都不缺,却忘掉了责任与自信。
我知道有些青少年不停地在和别人比:比谁的地位高;比谁吃的好;比谁穿的好;比谁过生日花的钱多;比谁有面子;比谁光荣;比谁有地位。
我们真的是在比地位高吗?我们是站在父母的肩头上比自己!
我们真的是在比自己吗?我们只不过是在比老爸比老妈。比的是他们,丢失的是自己!
我们真的是比面子吗? 说白了,我们比的是虚荣!我们都很讨厌虚伪,却与人比着虚荣!
我们真的是在比光荣吗!我们都知道劳动光荣,却天天想着不劳而获。
我们真的是在比地位吗!我们都知道: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负责任才会有发展。不负责任哪有发展!不发展哪有作为!不作为哪有地位!所以,如果这么比,我们应该感到惭愧!应该感到无地自容!那我们青年人应该比什么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比谁学的知识多;比谁多做的事情多;比哪个更努力!比我们能够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带来什么;比我们能够给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带来什么;比能够给我们的社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才是我们青年任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我们青年人要和别人比的东西!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价值!
我认为:责任源于付出与担当;自信源于自立与自强;毅力源于坚持与努力;成长在于平时不在于成绩!
小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是责任。可是看到生病的父亲,我就知道:只要自己活着就不能让父亲病死;看到年幼的妹妹,我就知道:只要我还有一口饭吃就不能让妹妹饿着。我不知道什么是宏伟壮志,只知道要活下去,要好好活着,为好好活着而努力!于是活着就成了目标,照顾家人就成了责任,好好活就成了动力!努力做事情挣钱,读书学习带妹妹就成了平常的事情。我被迫挑起本不应该属于我的担子,开始了自己独立生存的经历。我慢慢地变得坚强,默默地有了毅力,渐渐地知道了责任。可能后来我一直都没有好的成绩,但是我却开始了健康成长与慢慢收获。
其实读中学的时候,我的目标是考上北大,可是六年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一个专科通知书,我考到了怀化学院。当时我并不知道怀化学院有那么的好,是当时最适合我成长的地方。我把通知书扔到了地上,就开始一个人在树林里骂人!我骂命运的不公、骂老天不长眼睛、骂为何有这样的家庭、骂我所看到一切事物……我从早上一直骂到天黑,骂到我的嗓子再也发不出声音,再也没有力气站着!我孤独地倒在了地上,在那片被我唾弃的土地上,我隐隐约约看到被我扔掉的通知书,我突然间觉得自己好傻!傻傻地在这里骂人!我骂了一天的人,却什么都没有得到,没有改变一点点事实!更没有挣到一分钱!今天我如果去挣钱,明天我的妹妹就有饭吃、就有钱给父亲买药。而我选择了骂人,我什么都没有!我发现我不是在骂别人,而是在骂自己!当我指着别人的鼻子骂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指头指的都是我自己:自己的软弱、自己的无能、自己的失败、自己的心胸狭隘!
于是我决定以后不再骂人,我开始给自己定了另外一个目标:今天我不能到北大去读书,将来我一定要到北大去给他们讲一堂课!
没想到06年初我真的站在北大的百年讲堂,重温了这句天方夜谭的话。
其实当初我知道自己当时没有资格去北大读书,更没有资格去北大讲课。但是我知道,最起码我还有资格继续学习、继续努力、继续提高!所以我一直都想给青年朋友说:“不怕我们现在是什么样子,只要我们还有机会继续学习、继续努力、继续提高的话,我们的未来就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就是不可小看的!只要我们自己不小看自己,将来就没有人会小看我们!”
读大学,我没有想那么多。每天都是想着自己今天能挣多少钱、能学多少知识,要带好妹妹、照顾好父亲、成就自己的事业。没想到05年一不小心就感动了中国!其实当时我很想不通我为什么会感动中国!我认为我没有给国家做什么大贡献,更没有为社会创造多少财富,我怎么就感动中国了呢!论贫穷我肯定不是最贫穷的,论苦难我也绝不是最苦难的。有很多人比我还穷比我还苦,为什么没有让他们感动中国而要我感动中国呢!直到有一天我实在睡不着觉,就上网去看,看到数十万的网页与报道,看到数百万的人在留言、在评论、在感动、在流泪。我看着看着自己也感动了!我感动的不是自己做了什么。其实我没有做什么,只做了三个字“爱”与“责任”。
我爱自己,想对自己负责。所以我要努力拼搏、要永不放弃、要从苦难中走出来、要成就自我!我爱我的家庭,想对我的家庭负责。所以我要看好父亲的病、我要带好妹妹、要让我的母亲回来、家庭团圆幸福和谐!
我也爱这个社会,想对这个社会负责。所以我要努力成就更大的事业、能为这个社会贡献更多的东西、要为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做更多的事情!
可我回头一想:又有哪一个在感动的人不爱自己、不爱家人、不爱社会呢,又有哪一个人不想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呢!
其实大家不是被我洪战辉感动的,而是被自己心中的爱和责任感动的!只是因为我做了大家想做的、或者是大家正在做的、或者是大家比我做的更好而已!
所以我感到自己还是普通人,我也便心里踏实了!
关于以后的荣誉我没有去想,一是因为想不到,二是因为我感觉到自己的使命,想走好自己的路,我要更加努力!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人只有经历了苦难,才能成长、变得坚强;是不是长大了以后,才能学会感恩知道回报;是不是经历了贫困,才会爱惜财富、体谅父母;是不是失去了幸福,才懂得珍惜机会、不懈追求?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我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让大家都能够健康成长、学会感恩、懂得回报,都能够变得坚强、爱惜财富,都能够学会理解、懂得珍惜、不懈追求。
这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大家从今天起把你自己家里所有的钱都给我,你们去经历苦难就可以了!我相信大家都不愿意!因为这是骗人!
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苦难和贫穷并不一定就是成功与成长的根本!
美国人比我们有钱,我相信大家都不反对这个事实,但是美国人不重视给孩子多少钱,不会供养他们一辈子,却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甚至成年以后到父母家里吃饭都可能要付钱。但是他们很多的孩子确实要比我们成长的好。
其实父母们给我们多少钱不一定能让我们学会成长,让我们多做些事情,学会独立生存才能让我们终生受用,才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价值!
感动中国的时候,很多人给我捐款,我开始选择拒绝。不是因为我不喜欢钱,而是因为我喜欢自己挣的钱!用自己挣的钱我心里踏实,凭自己的努力创造的东西,才是自己价值的体现!我非常感谢那些愿意支持、帮助和关心我的人,也正式因为感恩,我才要更加努力!我认为感恩不是伸手拿了别人的东西说声谢谢,而是要学着创造自己的东西,不让支持我们的人失望!
经历了苦难我才明白:苦难不是好东西,更不是财富,也不是成长与成功的根本,但却是苦难逼着我从小就必须独立生存、就必须自立自强、就必须去拼搏奋斗、就必须去承担责任!无论我想不想承担、能不能够承担!所以我才真正明白:苦难不是什么财富,更不是什么资本!而我们青少年能够早一点学会独立生存、早一点学会自立自强、早一点学会拼搏奋斗、早一点学会承担责任,这才是真正的财富!这些才能让我们健康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还有人问我:如果再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一个是苦难的生活,一个是富裕的家庭。你会选择哪个!你认为自己还会不会有今天!
我说,听到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一个事情。读中学的时候,我们的一个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假设的题目:说当你的母亲和你的老婆同时掉进河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会选择先救谁!
我们很多同学都回答了这个问题,当然有的说的实话有的说的是假话。轮到我的时候,我就站起来认真地问老师:“请问这个题目是谁出的!我觉得出题的人太卑鄙了!我不是骂老师,我是问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呢,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如果真的发生的话我们需要选择吗,需要想好先救谁吗!我们马上跳下去救人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还在想先救谁,只能证明我们还没有去救人!”
讲完这个故事,我也就很简单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的人生是可悲的,因为我们不可以重来;我们的人生也是可喜的,因为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重来!
最后,我希望我们所有的青年都明白,我们有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要爱护自己、珍惜生命。我更希望我们所有的青年更要明白,我们肩上的责任,所以我们要有毅力、要不放弃、要拼搏奋斗、要勇敢地承担起我们的责任:让我们的家庭幸福和谐、让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洪战辉的事迹
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洪战辉——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仍然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负责任才能有发展”是他的真实写照。
他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常人无法承担的责任,付出了别人无法付出的代价也得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收获。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了苦难,用负责的态度看待着生命,用智慧的眼光搜寻着快乐,用感恩的红心回报着社会。短小身材不掩鸿鹄之志、担当之中方显男儿本色。承担责任,不懈拼搏让他成为今天的他。他就是商学院04级应届本科毕业生洪战辉。精彩回放:曾被评为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06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07年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自立自强大学生标兵、全国三好学生,担任宋庆龄基金会生命教育爱心大使,获得世界生命勇士奖章、国家级奖学金。应邀在全国各地机关单位及各大中学校做励志报告200多场次。成立教育助学责任基金,资助了390多名学生上学。参与多次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为和谐社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成为教育新闻人物、社会公益慈善人物、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们感动的人”(共青团中央)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贡献。用奥运火炬吸引慈善资金200万元拟成立基金会帮助灾区孤儿及贫困中学生,并获得某爱心人士10年捐赠协议,每年为基金会捐款200万元人民币连续10年不间断。
洪战辉是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从高中起,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妹,如今已是12年头了。洪战辉,震撼心灵的榜样!
第一,他心地善良。在他12岁那年,他父亲由于精神病发作摔死了年仅1岁的妹妹,之后离家出走。几个月后,当他父亲回家时,带回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这个“小不点”的到来,虽然给家里带来了久违的欢乐。但十分贫寒的家境,使他母亲不得不做出将“小不点”再次丢出去,让别人拣走的决定,当洪战辉看到“小不点”那依恋“哥哥”的可爱神情时,毅然决定留下了这个可爱的“妹妹”。可见他那善良的心地是多么的坚定和顽强!
第二,他热爱学习。留下妹妹以后,父亲依然病魔缠身,母亲不堪忍受家境的艰难弃家出走。从此,照顾家人的重担落在了年仅13岁的洪战辉的肩膀上。但他从未想过辍学。1997年,洪战辉考上了省重点高中。由于学校离家太远,洪战辉决定带着三岁的妹妹上高中。这是他最艰难的时期。每天打工挣钱成了他繁重学业之后最大的任务。这期间,洪战辉虽然曾因为父亲再次犯病一度辍学,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2003年,他考上了湖南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
第三,他意志坚强。记者在洪战辉的家里看到他十三岁亲手抄录的贴在墙壁上“超越自我”的座右铭,在那样艰苦的生活环境里,他不但要自己坚持学习,还要照顾好那个拣来的妹妹、重病在身的父亲的生活,还一点儿也没有耽搁那个拣来的妹妹的学习。上小学时,一天往返从学校到家来回奔波;尽管连自己都生活十分艰难,上高中上大学也把妹妹带在身边,找个学校让他读书,打工、做小卖,吃尽了多少苦头也从没有退缩过,从没有动摇过生活、上进和抚养那个与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妹妹成人。不难想象,洪战辉忍受了多少常人都无法想象的艰难痛苦,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也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
第四,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洪战辉在小小的年纪里,就历尽艰辛受尽磨难,但他从没有向别人道过苦,也没有向别人乞求过,更没有怨天尤人,始终表现出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的如此动人的故事从没有张扬过,只有要带着妹妹上大学这个特殊事例才惊动了学校惊动了老师和同学,学校破例同意他带妹妹上学的请求,并给他们单独安排了一间宿舍。广大师生还自发为他捐款,可都被婉言谢绝。他甚至还用打工挣来的钱资助了另外一名贫困生。
洪战辉,震撼心灵的榜样!尤其看到那些“揣在怀里怕捂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成天挂在心尖上,捧在手心里,被父母过分疼爱的“小太阳”、小祖宗们,谁的心灵不在震撼!今天,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管理,尽量为每一个像洪战辉兄妹那样家境的未成年人提供足够的帮助的时候,同样要大力宣传向洪战辉学习,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他们充分具备了心地善良和热爱学习的道德品质、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的明天才大有希望!
洪战辉携妹求学12载的故事,经全国多家媒体的报道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断有人表示愿意捐款,以帮助他抚养妹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2月8日,洪战辉在某媒体上发表公开信,洪战辉在向关心他与妹妹的人表示感谢的同时,明确提出他可以养活自己和妹妹,不需要任何社会捐款。
“我的态度是,我决不会在网上和媒体上公布自己的账号,也请大家务必注意,去年就有人冒充我的老师,以我的名义在网上公布捐款账号。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的人们!他们才是需要帮助的!”
洪战辉难道生活不比马加爵更困难吗?人家还要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呢,也没有像他这样啊。那些同学是不对,但是不至于要杀死他们!马没有权利剥夺人家的生命来成全自己的自尊心。他只觉得自己可怜,想想那些被他杀了的同学的父母家人。他通篇只强调自己的感受。既然反复强调自己很聪明,为什么不想想其他的办法呢?只会为了迎合他人的爱好,而去聪明的打游戏打牌吗?如果这样就能企望别人对你改观,我看是怪困难。还不如学学洪战辉,看人家是怎么努力奋斗的。
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第二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心得体会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心得体会
事迹简介: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责任大爱,永恒地感动中国
万应慧
2005年就要划上句号,一个叫洪战辉的人,一个贫苦青年的“责任大爱”感动了中国。目前,在央视“感动中国”的评选中,洪战辉的人气最旺。
12年前,年仅13岁的洪战辉父亲疯了,妹妹死了,母亲走了,而其疯父又捡来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他用稚嫩的肩膀毅然承担起养育捡来的小妹妹的重担,他把小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靠做些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家计与学业,还给父亲治病。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也曾“向天长啸,伏地呻吟”,但他后来明白了:“长啸无用,怨恨无能。”
现在,携妹求学的大学生洪战辉的爱心已经“感动中国”,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短短几天之内,河南籍青年、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的事迹在全国众多报章上传播,引起强烈反响。
一种责任大爱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感动了中国,让善良的人潸然泪下,草根百姓的心灵被击中。苦难以极为残酷的方式锻造了洪战辉的责任大爱。
责任大爱最能感动中国。在道德迷失的水渠,我们需要道德坚守者的堤坝。不需要遮掩,当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道德已经遗落在一些人等的迷走神经中。几年来,传媒在形容“可怕的群体”的“可怕的行径”之时,已经悄悄把“极少数”的“极”字去掉了。
洪战辉与妹妹和其他兄妹之间没有什么不同,每天和普通人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在内心中,他把照顾妹妹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有豪言,更没有壮语。真正感动我们的恰恰就是这种平常心,琐碎的平凡撞击着人心。
听闻过“愿嫁富婆”、“卖身救某”的求救,此时见识洪战辉的自强更有一番韵味。他拒绝了来自各方的帮助,因为靠个人努力已经能够养活妹妹和给爸爸买药了。他说:“比我困难的人有的是,更重要的是我已经知道了怎么去养活自己。”
在超女、韩剧已经成为上世纪80年后新生代精神生活和精神偶像的一个固定符号的时候,洪战辉在公众面前被逐渐推上一种榜样的位置显得有些突兀。这个年轻人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洪战辉这种人格和精神太弥足珍贵了。
有一种平凡叫做感动,有一种责任叫做不离不弃,说他不让人感动,除非你是草木。
洪战辉的故事刺痛了我们的心!
看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8日有关河南籍大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打工求学12年的故事,我很难过。
我首先是被洪战辉的事迹所感动。12岁那年,甚至更早,小小洪战辉就遭遇了家庭和人生的巨大不幸,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且还承担起抚养捡来的妹妹的责任,长期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这是一个正常的成人都难以想象和承担得起的,可洪战辉做到了。直到今年,他23岁,上了湖南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带着妹妹上小学,并希望把妹妹送进大学的校门时,他的故事才被媒体挖掘出来。
这一切的一切,有着太多的不易,带着太多的辛酸。
在被他的故事感动的同时,我心里堵得慌,感觉更多的还是难过。
这难过,不光是因为洪战辉。他确实太苦了,苦到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只要看看他的苦难命运,人的心总是收得紧紧的,轻松不起来。可是,一个幼小和瘦弱的肩膀,居然把那一切苦难都扛过来了:他为还在吃奶的妹妹讨吃,去工地打工,在校园“经商”,用微薄的收入负担整个家庭的生活,直到上了大学,一切依旧。
更让我难过的是,当他在童年面临那一系列打击和苦难的时候,本应得到正常的救助和应有的援手,但却没有得到。作为一个极度贫困家庭的学生,他的基本生活应该得到政府的保障,上学也应该享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资助和减免;虽然他能主动承担起自己和妹妹生活、读书的责任,但这些原本不应完全成为他个人的事。
是他没有主动去求助吗?从报道中不得而知。但是,即使他没去主动找当地政府和社会求助,他和他妹妹都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此活生生的两个孩子,如此活生生地被遗忘,不能不说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失职。
试想:假如故事的主角没有洪战辉那样坚忍不拔的超人毅力和勇气,结局会是个什么样子?更让人不忍面对也有些担心的还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洪战辉,会造就出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和心态?还需要问一问的是:像洪战辉和他妹妹那样生活着的人,在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我们的保障机制还存在不少漏洞,还需要完善。
无独有偶,在同一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头版头条说的正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家庭与社区支持”关爱儿童项目在中国实施的新闻。该项目官员张亚丽说:“这个项目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在更高的层次上产生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儿童权利公约》,使中国的每一个儿童,不管他是生活在哪个地方,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是啊,洪战辉和他妹妹的童年,太不美好。他们如小说般曲折的故事,刺痛了太多人心,让人无法不难过。真希望现实的世界,能如海外版这天头条新闻的大标题说的那样:“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我衷心地为他们祝福!
中国为何因洪战辉而感动
慕毅飞
时近岁末,媒体照例要盘点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与事。此时,一个叫洪战辉的青年走进人们的视野。(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他生长在河南周口的农村,就读于湖南怀化学院,23岁的年龄,却带大了一个12岁的妹妹。这些年来,他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供养着自己和妹妹,支撑着一个爸爸生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的家;这其间还因为影响了别人的生意,被人打伤了眼睛,落下严重的眼疾。他在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艰难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中学,用五年时间,带着妹妹读完高中,又带着妹妹走进了大学。12月1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以头条新闻刊播了洪战辉的事迹,焦点访谈则分两期做了洪战辉的节目,标题叫《震撼心灵的故事》,——洪战辉有足够的理由感动中国。
洪战辉的出现,让无数饱食终日的生命失去了份量。尤其是在那些貌似富足,动不动玩深沉、玩品味的同龄人面前,同样是大学生的洪战辉,以他特有的方式,显示出精神的富有与人格的伟岸。北京有位大一学生,每月一次把穿脏的衣服邮寄到兰州,让母亲洗干净后再寄回到北京;南开大学外语系发起了一个“阳光晨读”活动,仅为了让“晚上通宵玩,早上不起床”的学生能够早起……即使在这样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年轻人争说“郁闷”,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怨天尤人。脆弱成为时代病,同情与理解成为时尚的呻吟,洪战辉却使这一切变得矫情与苍白。不幸本身不是财富,战胜不幸的过程却可以创造财富。每个人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但战胜困难所需要的精神却是相同的。用洪战辉的话说:“只要你脊梁不弯,就没有你扛不起的山。”中国要有未来,民族要有未来,这未来只有靠洪战辉这样的肩膀才能担当得起来。
洪战辉也知道苦,也感觉到累,也咀嚼过无助与绝望的痛苦;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能抓住不放。妹妹是父亲抱回来的弃婴,但没有一个可靠的人能够收养,他就义无反顾地哺养起来;他以12岁的年龄,支撑起上有病父、下有幼妹、另有胞弟的一个家的时候,他出乎本能地被一个叫“责任”的东西支撑着。责任,在洪战辉这儿,是信念,是使命,更是行动。因为是“责任”,他就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不幸,却不惜以最艰辛的活法,谋求自己的活路;因为是自己的“责任”,当他尚有自救之力的时候,他就不假思索地拒绝这样那样的捐助,理由是还有更需要这种帮助的人。当他稍有宽裕的时候,他汇寄了600元钱,帮助一个和他当年一样不幸的学生。——这也是“责任”,是一种深知回报与感恩的更高境界的“责任”。同样具有洪战辉这样的学识与体魄,面对生活的艰辛,有的人甘于跪乞于路人,或动辄以卖身乞怜于世,甚至于不惜争当富翁的“小蜜”、富婆的“小白脸”——这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应该为洪战辉而感动。
因为有了洪战辉,父亲的病情稳定了,出走的母亲回来了,打工的弟弟找到了女朋友,还要寄钱回家盖房子了;而一个毫无血缘的妹妹,却亲如同胞地把自己的未来与洪战辉连在了一起:她长大要考大学,要赚钱治好哥哥的眼病……爱心,弥合了一
个破碎的家,重造了一个险遭遗弃的生命。人类最本能的善良,在有些人那里,几乎被铜臭剥蚀殆尽;冷漠与狡诈,反倒成了普遍认同的信条。最近的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在许多中学生眼里:诚实意味着吃亏。缺德见怪不怪,道德却成了奢侈品。洪战辉的出现,让人们见到了久违而亟需的东西。
为洪战辉而感动,其实就是对社会道德的吁求与拯救。只望这种拯救,不只停留在善良人的愿望中。要有切实的制度安排,不再让洪战辉孤立无援;要有执着的舆论支持,不再让社会道德的路标蒙尘生垢。中国为洪战辉而感动,这是莫大的好事;能将一时的感动转化为更多人长期的行动,那才是更大的好事。
洪战辉不仅仅让我们感动
陈家兴
这些天,洪战辉的事迹传遍了中国,感动了世人。人们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平凡的青年,甚至因他而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早早降临在十来岁的洪战辉身上:家贫如洗,父亲患病,母亲出走,一个捡来的女婴嗷嗷待哺。洪战辉小小的年纪,就要独立支撑起一个家……
洪战辉的遭遇,绝大多数人不曾有过。洪战辉的毅力,更让人们自愧弗如。12年来,他一直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并尽可能地替父亲治病。他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想尽了一切办法,使生活和学业得以正常延续。
这样的苦难,让人感喟;这样的抗争,令人感动。对于洪战辉来说,虽然他不希望遭遇苦难,虽然战胜苦难付出了艰巨的努力,但他勇敢地面对了苦难,并在战胜苦难中成长成熟起来。这样的经历,将是他今后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
洪战辉的命运,引起人们的怜惜。洪战辉的大爱,让人们充满敬意。同样触动人们心弦的,还有他勇对苦难的意志和战胜苦难的毅力。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意志和毅力是最可宝贵的素质。因为,生而在世,我们不可能总处在顺境中,不可能什么事都一帆风顺。能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丧气,勇于面对,攻克难关,甚至愈挫愈奋,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有没有这种素质。
洪战辉的经历让我们一些人感到汗颜:是我们生来就缺少他的这种素质,还是因为安逸的环境和条件使这种素质逐渐退化?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了一点点的困难,一点点的挫折,许多人就会埋怨,就会叫嚷,很少想到要去勇敢面对并战胜它。而在改革和建设各项任务面前,我们也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人们多一些这样的意志和毅力,困难是不是要比当初预想的小一些,工作是不是会开展得更顺利一些,步子是不是会迈得更快一些?
洪战辉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鉴见自己的缺失。有网友因此说,他为社会所做的道德和精神贡献,胜于百万、千万的捐款。但我们回馈给洪战辉的呢?在获知了洪战辉的故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施以援手。但洪战辉艰难跋涉的这12年,他以道德的力量支撑着许多不属于他的责任的12年,却映照出社会救助机制的缺失。洪战辉终究是幸运的,12年后终于为社会知晓,但还有那些人们无从知晓的有此类似遭遇的人呢?尽可能地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在与生活顽强抗争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这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功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解读洪战辉的“三大另类”
润无声
为洪战辉事迹而感动,已让我记不清是在上周的什么时间和什么网站上,看到一位大学生带着妹妹艰难求学的新闻,我以时评人那种特有的敏感,觉得它有嚼头,我不写肯定有人写。可这种感觉只是一掠而过,甚至只是看了一下标题,连内容都没有细看,就去找新近落马的贪官和动辄耍大牌的演艺大腕。事后想来,当时考虑到这样的新闻不时有一些,如背着病重的母亲上学校等,并不会有什么轰动效应。真的没想到,洪战辉,这样一名80后出生的其貌不扬的大学生能让全中国十几亿人为他而感动。
这两天,我已经不止一次看“洪战辉带妹求学记”的报道,越读越觉得他的形象非常突出,发现他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第一大另类是他顽强的生存能力。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大学生都有经商理念。大学生们利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节假日走街串巷当家教,有的能挣回生活费。而洪战辉的经商与他们根本不同,他从初中就开始打工,高中开始经商,不仅供养自己读书,还要保证捡来的小妹妹能顺利上学。洪战辉上高中时,在校园里利用课余时间卖起了圆珠笔、书籍、英语磁带,用微薄的收入来负担整个家庭生活。有一次,有位老师对他小小年纪一心赚钱的行为非常恼火,将他毫不留情地赶出教室:“你家庭再困难,这些赚钱的事情也该让父母去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在高中校园靠做文具小生意救济家用,谁能理解这样的经商?这样的生存理念?
第二大另类是他婉言谢绝了捐助。令公众意想不到的是,洪战辉在向关心他与妹妹的人表示感谢的同时,明确提出他可以养活自己和妹妹,不需要社会捐款。洪战辉在写给读者的信中说:“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而洪战辉还在资助着别人。这样的拒绝是一种美德,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质,一种坚毅。一位网友说:“同是80年代出生,你让我觉得自己好渺小!”
第三大另类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坚强。妈妈伤了,妹妹死了,弟弟懵了,父亲疯了。面对这样一个残缺的家庭氛围,12岁的洪战辉用他那特有的“奥斯特洛夫式”的坚强,承载起家庭的重担。在高中读书时,洪战辉为了生计,整日到校园中销售书籍,被学校门口的一书店老板所嫉恨,就把洪战辉打了一顿,就是在那次毒打中,洪战辉的一只眼睛落下了眼疾,几乎看不到东西。怀着不屈的信念,经过不懈的拼搏,洪战辉以收费最低廉为选择标准,最终考取湖南怀化学院。而时下有的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动辄要死要活,与洪战辉相比,真该汗颜!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感谢社会这个大课堂培养和锻造了洪战辉这样的好青年,我们生存并悲喜着的这个社会因此而感到荣耀,还是感到耻辱?正像洪战辉所说,不是他感动中国,而应该是所有人被自己感动,因为所有人都心存责任。洪战辉的出现绝不是社会的荣耀,我们需要这样的另类,然而,我们却更愿意看到一个健全救助体制,带给需要救助的人们永久的、真正家的温暖,不应该让一个自己都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大学生扛着残缺与苦难。洪战辉的事迹因爱而美好,为这样的爱,为这样的美好,我们不应该只有感动。
面对洪战辉,我们该做些什么?
旭莲
焦点访谈12月13日报道了湖南怀化学院大学生洪战辉的事迹,他的经历的确感动了许多人。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一副稚嫩的肩膀,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他却已经挑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妹。如今已是第12个年头了,他一直坚持着。那么,面对洪战辉,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该珍惜人间真情。洪战辉从13岁起,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抚养毫无血缘的妹妹10个年头,他们兄妹间的那份亲情,不能不让人感动。然而,现实生活中,不愿意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的父母大有人在,面对生活困境,他们不惜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不愿意对父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也大有人在,他们为了追求自己小家的所谓“幸福”,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诿,都不愿意对父母尽孝心,不惜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有的甚至让父母衣食无着落,流落街头,父母不得不与子女对簿公堂。对自己的亲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做什么了。面对洪战辉,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人间真情,为所有该付出真情的人付出真情。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学会自强自立。面对家庭困境,洪战辉这名年仅 12岁的少年没有被吓倒,而是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砥砺了乐观坚强的性格,他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把“拣来”的妹妹养大,送进学校读书。尽管生活过的相当艰难,但洪战辉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多次拒绝了好心人的捐助,在他看来,“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完全期待别人的帮助,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并且接受的心安理得。竞争,也出现了诸如“啃老族”、“傍大款”之类的人,最近还看到不少各种各样奇特的征婚者,为了走捷径,不惜卖身,征男、女有钱人做婚姻对象,自甘堕落。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路来,这样,生活应该会更加充实。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学会真实与乐观。可以说,面对那样沉重的担子,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感到压力的,12年来,洪战辉经历了多少苦难,的确难以想象,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经历,让许多人难以自控地流下了眼泪,但是,洪战辉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苦、多可怜,他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痛苦,自己也哭过,但是他的生活大多数都充满了很激昂的那种
要的。洪战辉的这种追求,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崇高的人生追求,对那些逆境厄运加身,总是觉得低人一等,自嗟自伤、怨天尤人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人生价值的多元化,不是单纯的成者为王。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总是互相充实,共同丰富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在全国上下都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工作的时代,财富精英们驰骋商海,创造财富,当然令人敬仰;知识精英们勇攀高峰,在科技领域不断为国争光,科技强国,理当得到敬重。受到群众喜欢的文体明星也是如此。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家境贫穷、身处逆境的人,是微不足道和暗淡无光的人。面对逆境,不绝望、不自弃、不自卑,慨然与惨淡的命运搏斗抗争,进而改变命运的人,同样是进入精神殿堂受人敬佩的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的奋斗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升华。
洪战辉的事迹对广大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价值。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我们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有一部分人要暂时处在贫困当中。党中央目前正采取措施,大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人还要在贫困和逆境中生存。面对这些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是选择消极逃避,还是奋起抗争,实际上是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洪战辉的事迹告诉我们,选择逃避,于事无补;奋起抗争,人生才有希望,生命才有价值。
对于逆境厄运,当代青年不应自嗟自伤,而应该像先贤教导我们的那样,学会对自己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坚持奋斗,生活总会好起来的。如果广大青年朋友们都能像洪战辉那样,无论如何艰辛,都能承担责任,永不言弃,自重自尊,战胜困难,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将越来越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会提前实现。
洪战辉的力量来自何处
23岁的洪战辉的人生经历和言行正在成为中国公众共有的财富。他不想感动别人却总有人被他感动,他拒绝捐款但老有人要给他帮助,他多次强调自己是普遍人却被视为道德英雄,他已注定要在公众关注之下,他的人生仍要面对一般人视为畏途的困难和考验。很多人已经沉静下来思考:他的力量来自何处?力量来自承担责任,坚守责任。
洪战辉的困难可以悲惨二字来描述,但他对待痛苦的态度却是无价之宝,那就是平静地接受个人的环境,冷静地面对落在自己肩上的责任。当你勇于承担责任时,这担子压在你的肩上,你的心被无穷的力量所充满。当你回避责任时,这担子压在你心上,你的肩膀就变得虚弱无力。这就是勇气和责任感的奇妙之处,只有勇于承担者才能拥有。
洪战辉勇敢地承担起超过常态的压力之后,他的能力、毅力才开始生长;当他的能力、毅力有了相当的体量时,他已不觉得这种压力的超常之处。这就是他为什么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普遍人该做的。勇于承担而且学会承担责任,这是他的高贵之处。力量来自自尊自重自强。洪战辉一再强调,他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生活很好。他的自尊和自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并非没有得到过帮助,现在他仍在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爱。但他乐于接受的是很照顾他自尊的帮助,不张扬、没有功利目的、真诚的帮助。他也并非没有帮助过别人,除了他对洪趁趁的抚养,他还帮助过很多人。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才能自信自立,才能生活在乐观之中,才能自强不息。力量来自不懈努力,永不放弃。网民一再表达感动之情,而洪战辉一再强调付诸行动。他对亲人和朋友的热爱,如熔岩在大地深处流动,有力地推动他采取行动。所以他大声疾呼,不要感动,而是要行动,立即行动。
这个声音从一个青年人心中发出,推动我们的脚向前走,拉动我们的手动起来。行动一定要坚持不懈,坚守正道,积少成多,才能达到目标。洪战辉不是没有软弱过,但他战胜了软弱;他也曾试图放弃,但他没有放弃;他多次失败,但不怕失败。他就这样默默坚持,日复一日,克服旧的困难,迎接新的困难。他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也不希望别人因他而感天动地。这正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用每天的不懈努力写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