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外出考察报告
教师外出考察报告
2012年12月15日至12月24日,我们名师考察团一行46人,在xx院长、xx老师和xx老师的带领下,在江苏、上海参观考察了七所小学并聆听了相关讲座。10天的学习考察,所见所闻颇多,感受良多,我将从以下三点谈谈这次考察带给我的启示。
一、观察与感受
感受一:专家引领,理论提升
我们有幸聆听了四位专家的专题讲座,这些讲座分别是:《回归普适与朴素:基础教育教学创新的品质》、《“办好学前教育”的实践解读》、《小学教学专业标准的制定与解读》和《平静中做教改》,每位专家的讲座内容都不同,内容丰富,理念超前,可以说是对我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一次洗礼与提升,使我受益匪浅。印象深刻的是杨启亮教授《回归普适与朴素:基础教育教学创新的品质》的报告。杨教授从“为什么要主张四个方面回归普适与朴素”、“教育的目的”、“课程的困惑”和“方法的思考”等四个方面对基础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剖析。
杨教授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朴素,他指出:“朴,就是未经雕琢的意思。素,原样,是什么就是什么,原汁原味。”“普适,是普遍合适。”基础教育创新的品质应当是普适与朴素。但是当前社会存在着浮躁、浮华的现象,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这势必对教育产生严重的影响。
接着杨教授讲到了教育的目的,即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他指出,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是培养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能负起社会责任的普通劳动者,基础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
在谈到课程的困惑这一问题,杨教授说,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考业负担非常严重,有句话影响深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恰恰这句话让孩子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很多学生自杀的现象。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产生如此多的因为压力无法承担学习压力而自杀的现象。这种教育甚至让学生连基本的体育课业也让步了,忽视了学生的健康,导致学生身体体能下降,一些高校连3000米、5000米长跑也取消了,这不得不说是个悲哀。
最后,杨教授谈到了回归普适和朴素的方法。一是要慎言创新。二教法是最朴素和普适的一种方法。三合适的方法,顺其自然就好!——教学自然、儿童自然、教师自然。
普普通通的实例、朴实无华的言语、独特的见解,让我们见识了一位与众不同的教育家。也留给我诸多的思考:
1、教育要均衡,要关注弱势群体;
2、切实减轻孩子的考业负担势在必行;
3、教育要回归自然。
然而,反观当前,基础教育的浮躁、浮华、形式主义,这一切的一切,是谁造成的?作为一线老师,很多事情的改变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例如,名校的打造,一考定终身的体制等问题。只要高考这根指挥棒还在,那么,各级部门势必会组织各种筛选的考试;一有考试,势必排名排序;为了名次,教师势必想尽一切办法。那么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很难落到实处了。
作为我,或许我能做的,就是让我的课堂自然、朴实、普适,让我的学生享受课堂的自然、乐趣、幸福,爱上学习。
感受二: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我们考察的7所学校历史悠久,有的属于百年老校。风风雨雨百年中,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一任又一任的校长,他们不断传承和提炼,走出了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南京夫子庙小学的“夫子”文化,学校的一切活动、课程都是基于孔子文化而形成的,而且挖掘的很深入、很全面、很细致。我最感兴趣的是“开笔礼”,一年级入学就到学校对面的大成殿举行“开笔礼”,穿上汉服、写人字、点朱砂、撞钟,隆重的仪式让孩子们一入学就浸润在夫子文化中。长江路小学倡导“和谐教育”,以著名特级教师王兰、刘军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以“爱职业、爱儿童”为职业精神,营造和谐校园、构建和谐课程、实施和谐管理、打造和谐文化,让师生在充满智慧的校园中和谐共生。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推行和合教育,传承与发扬以“和”为根基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学为乐、和为贵”为校训,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科研特色。上海日新实验小学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全面塑造有国际视野背景、身心健康活泼、有丰富创造力、有责任心的、有一定英语交流能力的、具有今日和未来幸福生活能力的儿童,成为一所社会广泛认同的好学校。
感受三:环境优美,育人有方。我们考察的学校都比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放大校园文化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着力打造优美和谐校园。走进夫子庙小学,整个校园呈明清建筑风格,雕梁花窗,飞檐出甍,闹中取静,古朴清幽。行走在校园之中,无处不感到一股浓郁的孔夫子文化氛围,进门处的小景观题名为“亦乐泉”;升旗台前刻着大大的八个字: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操场中央竖立着巨大的孔子对着学生授课的雕像;操场的围栏上雕着三个大字“仁”、“礼”、“信”;雪白的墙壁上排着一大块长竹简,上面雕着“星星论语”;每个教室门口的班牌上都会写有一句孔子的名言……就从校园文化来看,可以说处处皆有文化,处处皆有内涵。漫步在苏州金阊新城实验小学的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和合”的氛围。文化墙上是“踢好球、读好书、做好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标语。教学楼里,展示本地风土人情的文化标牌和师生各类活动画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教学楼醒目的墙壁上。与其相呼应的,是楼道内安全警示语、温馨提示语、教育引导语,细心和关爱无处不在。而教室内的“名人名言、古诗美文”标牌则催人奋进,发人深省。诗情画意的综合楼里,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绘画作品,一件件温馨、贴心的装饰品。校园两侧的花坛旁,像诗一般的提示语让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多了一份环保意识。而踏进日新的校园,我更感受了一个“新”字。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过道两边是学生的作品,有记忆画、油画、剪纸等等;拾阶而上,楼道也挂着一张张校园活动和教研活动相片。教室里也布置得精致有序,尽可能利用地方陈列孩子们的作品。每一间房、每一面墙、每一根柱、每一个景点都成为育人的场所,时时充盈雅致、处处陶冶情操,让学生耳闻目睹受教育、时时处处受激励。
感受四: 师资优化,课堂高效。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学校,提高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关键,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考察的学校都非常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夫子庙小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围绕“聚星轩”“思辩苑”“博学坊”,充分发挥名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努力培养具有“夫子气”的智慧型教师。这些学校更为关注的是课堂教学。苏州长江路小学的“和美课堂”、新苏附小的“自主学习”等等。这几天,学校也给我展示了一些课例,授课老师大多是年轻的教师,他们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自然大方,印象深刻的是上海日新实验小学的《the jounary of little water drop》,首先教师清新自然,就像个邻家小女孩,毫不做作,一口漂亮的英语,整节课思路清晰、过渡自然、一气呵成;其次,教法新颖,如导入时运用fly a paper plane游戏,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击破难点,扫清阅读障碍;在复述故事时,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还觉得一个“实”,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扎实,导入——故事整体输入——故事回顾——复述故事——重编故事,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非常注重小组合作,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探究。
感受五:素质教育,特色纷呈。上海日新小学各项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艺体教育方面:创意剪纸系列课程、剪纸、围棋课、长跑、游泳、合唱、电子琴、舞蹈等;民族节日系列活动;社会考察系列活动:野营、野宿,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阅读方面:每日自由阅读一刻、每周经典阅读、每年举办读书节,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惯,不愧为一所多元性、国际化的实验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基于上海大都市对人才的要求开展双语教学,他们的快乐reading、快乐morning,校本教材走遍地球村,英语节等等,双语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创出了双语教学机制。
二、思考与感悟:
思考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根基
思考二: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思考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培育人才的沃土
思考四:高效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保障
思考五:丰富的特色活动是学生发展的根本
三、启示与设想:
作为一线教师,我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理念的提升、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教育理论的提升
江苏、上海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前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江苏、上海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能依靠雄厚的当地高校资源,利用高校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研究,理论先行,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作为老师,特别是名教师培养对象,系统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之前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读书,其实是一种懒性在作祟。为提高理论水平,必须给自己压力、动力,应该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一读教育理论:精读导师组推荐的书籍和其他相关书籍,并做读书笔记;二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在这个喧嚣的的年代,只要坚守者内心的良知与理想,自觉拒绝世俗的诱惑与时尚的挑逗,一个有追求的教育者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甚至还可以走得足够远”。我相信,只要能以平和之心坚持下来,理论方面定能有所提升。
(二)、教学能力的提高
我目前正在主持《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初步形成的研究》、《小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在自主学习这一方面的理论有一点认识,我将继续这一理念的学习,并把这一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融入教学实践,研究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不断磨练,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自身素质的提升
此次考察学习,我感触最深的是上海的英语教育,无论是学校的重视,还是老师的素质、学生的水平无疑都走在全国前沿,特别是几位英语做课老师的素质,她们一口漂亮的口语,娓娓动听,使我感到还是有差距的。我将制定详细的计划,并落实到行动,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结束了,我会把自己的学习体会积极内化,实施于自己的工作之中。同时也感谢项目组各位领导、老师的辛勤工作,感谢一路有你们的陪伴!谢谢!
第二篇:教师外出考察报告
修文中学教师外参观学习报告
2014年10月28日,区教研室及我校外出学习一行19人,参观考察了灵石一中、灵石二中并聆听了相关座谈。所见所闻颇多,感受良多,从以下谈谈这次参观学习带给我校的启示。
一、特色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灵石一中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及“高能性”为目标,以“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 为特点的教育理念。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彭计平校长提出的“自主、合作、展示”三大模块的学生学习模式。形成了一中教学的最大特色。“学习方式的效率,影响成绩的因素”指明了学生学习的突破口及引领方向。
二、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
灵石二中学习小组的建立使学习主体细致化(每组4-6人,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分为A、B、C三个等级),既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更细致的了解掌握,也有利于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层次教学,同时学习小组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也能得到充分地展现。和我校推广的四人小组一致,有好多细节我们要进行双向交流。
三、集体化的备课模式
两所学校导学案中所涉及的探究问题能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知识点挖掘细致,我们一行人听了一节语文学科的《我的母亲》,一节班会课《责任》。都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性,很有实效性。课间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透漏出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班会活动也是别具一格,固定的时间集体备课,一人执教,众人观摩交流,尔后全校活动。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四、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一中、二中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灵石二中的“班级诚信协议”、“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决不拖延”,“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会感恩”。“激情与梦想录”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很实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
修文中学 20141030
第三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反思不足提升自信——坚定不移地走课改道路
湖南省边城高级中学蒲宏清
10月27—11月1日,学校组织我们一行十四人前往河北省鹿泉一中参加第三届全国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塈全国高中学校课程改革联盟成立大会。
我受学校委派,展示了一堂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历史示范课。在鹿泉一中的两天里,我旁听了两堂同课异构课和一堂鹿泉一中的优质课,聆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与六十多位教师进行了交流、研讨。他们的教学方式、理念和班级管理之道,让我受益非浅。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之纲
在这次研讨会上,很多地区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教学内容太多,教学课时太少,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教学工作。结合自己平日的教学,我深有感受。负责点评历史课的王雄老师和郭富斌老师从课程标准的制定、高考命题、历史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指出:高中阶段各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之纲,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改革,而不是面面俱到,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王雄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本次历史同课异构的标题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一课的课程标准规定为:“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那么教师的教学中就重点强 1
调这三个内容,其他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教学时间,从而有充足的时间来突破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反之,如果教师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过多地介绍、讲解,既浪费了时间,又做了无用功。
二、平时多读书,提升自己的思想和素质
在交流过程中,来自江苏锡山高级中学的刘老师介绍了他们学校关于读书的一系列措施与规定。江苏锡山高级中学的老师们通过学校和年级组的资金提供,平均每年每人都要通读二、三十本教学理论著作。郭富斌教授在讲座中高度概括了高中必修1的知识体系,并且把它提升到了一种理论高度。这些让我很是震撼。通过交流,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先进地区的老师相比,自己还有很多大差距。这也更我让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内总是忙于琐事,总把读书当做负担的做法感到后悔。
学校已经把阅览室搬到了教学楼,就在我们办公室的旁边。以前我没有认真领悟学校领导的用意,经常是“过阅览室门而不入”,忽视了自己的知识积累、思想提升。所以,我今后一定要多利用时间多读点书,提升自己的素质。
三、教学过程需要民主意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句诗表达了人们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直到现在,就算不呕心沥血,老师对学生的爱仍然高于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爱,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但很多时候孩子们都体会不到老师对他的爱。
直到听了郭老师的报告之后才明白:老师的爱是需要民主意识,决不能专制!现在的孩子已经是不同时代的孩子了,小小年纪的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维,你口口声声爱他们,为他们好,但是他们不能理解你的情况下,他们不会体会到你对他们的爱,而会造成一种误解,认为你很专制从而导致他们不喜欢你这位老师。
平时我们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情况,就是一节孩子们很喜欢的课如电脑、体育等,其他老师辛苦帮忙代课时,孩子们往往不能理解老师这么做是为了他们的学习,往往不能体会老师对他们的爱,若老师没有跟孩子说明白,他们会因为你霸占了他们喜欢的课而讨厌你。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何不跟孩子商量一下再做决定,将会有不同的效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其实,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的,在爱的过程中有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你的爱呢?这就需要一些技巧,需要一些民主的意识。
四、做一个自信的教师,培养一批自信的学生
郭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长安中学的一些做法,让我深受启示。长安中学的教师每天都对学生大声说:“你能行!”
只有教师积极地肯定学生,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火花的碰撞,学生才会对自己说:“我能行!”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差生”,他们之所以出现目前的这种现象,是由于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响。作为老师,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
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
五、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听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的交往状态,思维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的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的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应当创设情景,巧妙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知识冲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的到发展。
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华北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论是听课、评课,还是参观、听讲座,对我来说都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的感受并不能展现此
行参观考察的全貌,难免挂一漏万,如蜻蜓点水。然而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总之,这次的外出考察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增长了我的见识,在这里再次感谢组织这次培训的教师和领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地去实践学到的方法和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数学教学的水平,实现参加这次外出培训的目的,让自己的教学教艺更上一层楼。
2011年11月2日
第四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学习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大事,为学习先进课改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学校领导领导体贴下属,于2011年6月下旬组织学校中层正职10人,赴东三县六所小学参观考察。现将此次外出学习考察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总体印象
最吸引我的是它们的校园文化:一个个整体的规划,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勇于进取的文化氛围,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名人的塑像成了默默无言的教育者,每一块墙壁、楼梯、暖气包、甚至于每一块草坪、他们都合理地的有效地利用,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教育的激情。
二、收获与反思
几天行程,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有满足、有自豪,但认真反思,我们也确实存在众多的不足。
在为期3天的行程中,我们不仅参观了吉木萨一小、二小,奇台二小、四小和木垒县一小、三小,了解他们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还游览了当地独特景观。此次的外出参观学习首先是我们了解了兄弟县市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管理的模式和特色,开阔了视野,激活了思路。这对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推进学校的科学化管理,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其次,在游览当地奇特景观的过程中,山的清秀,水的阴柔、朴实厚道的东三县人,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沉重的压力在这里得以释放,疲惫的身心得以愉悦。有助于下一步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此次的参观学习中,感受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学校的管理要精细,二是“创新”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推进器,三是育人要讲究方法。
(一)学校的管理要精细
通过对鉴开中学的观察和听了几位校长和书记和工会主席的介绍,这几所学校有着一个共同点,不仅有着一流的环境和一流的设备,更有着一流的办学理念和一流的管理。学校分工很精细,从校长到教职员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职权、任务。虽有兼职,但每个人都有职、有权、有责,学校的管理与决策和责任分工却很明确,该谁干的事,谁来负责完成,避免了相互推脱、工作不能及时完成的现象的发生。所以每个人的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很强,学校的各项工作也都能优质高效的完成。
要在学校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有一只业务精良、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这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务主任有懂得学校发展的规律,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明确的思路,同时要加强对老师的培养和教育,提高老师的素质,并使全校上下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其次作为教务主任对学校教学工作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对老师大胆使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老师的创造力。
(二)学校的工作要不断创新,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才有特色。这是我在参观了东三县六所学校后的最大感受。作为地道的木垒人我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我离开木垒的那几年当中,木垒县一小和县
三小除了校园面积大,校舍齐备,再没有什么可以让我自豪的地方,就当时教师配备来说,大多数老师还是教过我们这一代的老教师,在上课时都还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虽然老师们都很尽业,但教学质量总是与其他县市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地处偏远,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到这里来工作,每年分配到县城的都进了中学。此次考察却使我耳目一新,两所学校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校园环境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各具特色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这两所年学校之所以能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我认为与这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善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当你走进这所学校,了解了这所学校,你就会发现在这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显现着创新的智慧。
走进这所学校的大门,你就会看到合理的教学布局。在这里,各种雕塑、各种人文建筑与草坪和鲜花和谐的交织在一起,既美化了校园,又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在实验室、音乐美术舞蹈等各功能室,到处能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了这样善于创新的领导和老师,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育人要讲究方法
1、我们到底怎样教育学生
在参观学校之外,我们还游览了一些木垒的鸣沙山、奇台的刀条岭,在感叹大自然的奇特美妙之余,我不得不佩服旅游区人的精明。他们会想着各种法子,让你心甘情愿的将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消费掉。这就使我想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各校都在积极探索育人环境
及功能,尽管学校和老师的出发点和动机都是好的,但由于采取的方法不一样,收到的效果却是大不一样。这就如同同样都是让游客往出掏钱,有些采用心里疏导,有些却采用哄骗,偷窃甚至抢夺等手段,虽然都是让游客掏出了钱,却引起了游客的反感和恐惧。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要多动脑子,多想法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高高兴兴地接受教育,这才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2、突破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师观念
“怎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这是此次外出考察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很显然,在现代教育中,只展示教师高素质的课堂是没有活力,而真正的好课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天下。因此,我们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思维模式都亟待改变,要从根本上树立全新的优秀教师的观念,真正将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当然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落到实处。
见多方能识广,这次外出考察给我的感触是令人欣慰的,我会将考察所得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一定能给我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有理由推论,只有给予教师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才能让教师了解新理论、新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
丁万军
第五篇:外出考察报告
外出考察报告
东平县教育局 袁秀芝
12月5日至9日,我们踏上了外出考察之旅。在五天的行程中,我们克服了风雨交加、风雪交加等恶劣天气带来的种种困难,不辞艰辛先后考察了青岛、威海、烟台、蓬莱等胶东半岛海滨城市。漫步青岛海滩,领略“五月风”的风采;阔步刘公岛,“甲午风云”激起我们的爱国情怀;穿行“牟氏庄园”,感叹牟二黑的聪明能干;徘徊蓬莱仙境,八仙遗迹依稀可辨„„通过一路考察,一路对比,一路思考,普遍感到触动很大,感受很深,收获很多,受益匪浅。
一、对海洋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经过对青岛、威海、蓬莱等地的扫描式参观,对海洋文化有了粗略的感受。具体而言,青岛给我们留下了以下美好的印象:
印象一:青岛的自然风光所孕育的城市容貌是美丽诱人的。
青岛旅游地图中的如下介绍,一点也不虚传: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接壤,面积10654平方千米。青岛三面大海环绕,碧海映着蓝天,绿树掩着红瓦,山峦秀丽叠嶂起伏。天孕而成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城市风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景观构成了一幅幅集“海光、山色、洋城、古郊”为一体的中欧风情的风景画卷。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印象二:青岛的百年沧桑所铸造的城市胸襟是宽厚大度的。
青岛百年间所经历的几件大事,让人感怀。尤其是“还我青岛”作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更是令全中国人民感怀系之。
由此而来的历史渊源,使青岛在道路的命名上,显得心胸极为开阔。全国每个省市区乃至大一点的城市都能在青岛找到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街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亲切。相互的包容之心,融通之情溢于言表。
印象三:青岛的工业崛起所打造的城市品牌是令人惊叹的。
没有品牌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没有实力的,也是没有形象可言的。青岛不仅有自己的品牌,而且有诸如海尔、海信、双星、青岛啤酒、澳柯玛等众多的品牌。这使得青岛不仅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而且有了鲜活的形象魅力,成了令世人瞩目的理想休闲城市。
威海、蓬莱的旅程,除享受了以海为主体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以市容为载体的人为亮点之外,还有以下关于文化方面的几点感悟:
其一,刘公文化
以刘公岛的历史传承为背景,以刘备的后人为主角,演绎了由逃难到创业到施救的动人故事,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勾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理想的向往与期待。
其二,甲午文化
甲午战争中,当时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居然被日本海军打得全军覆没。由此所引发的思考,何止是沉痛与沉重,简直心灵都在滴血。
师夷之长技能制夷吗?腐败的吏治能不误国误民吗?控制海权就真的等于控制了世界贸易?控制了世界贸易就真的等于控制了世界财富?也就真的等于控制了世界本身?
大海的哭泣可以惊涛骇浪,大海的翻滚可以惊心动魄;大海的笑声又何尝不能笑傲江湖,大海的惊醒又何尝不能昭示后人?
甲午海战是残酷而泣血的,但邓世昌、林永升、刘步蟾等民族先烈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又是振聋发聩的,警策后人的!
其三,英国租借文化
如果英国租借青岛、威海等地能算作一种文化的话,那这样的文化,也只能是演绎地、回忆地、反思地、借鉴地、勾画地,有时甚至是粉碎地,对某种独特环境条件下、独特时空里、独特地域内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所作出的一种片面的反射、积累和影像。这种片面的积累、反射和影像在解除租借以后,被后来的参观者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得以凝聚和升华。
由此可知,被迫的开放,不是真正的开放;被动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被逼的文化,不是真正的文化。
由此而来,但愿租借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租借的文化不再以为荣;更愿反思的文化更有力,威海的未来更有威!
其四,神仙文化
蓬莱是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地方,而二十多年前红透全国的《八仙过海》电视剧就是在这里拍摄。我们到达蓬莱的时候,虽然风雪交加,但这为充满玄妙气息的人间仙境平添了些神秘色彩。
蓬莱素有仙境之称,传说蓬莱、瀛州、方丈是海中的三座神仙,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
古便是秦皇汉武求仙访药之处。丹崖山上的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蓬莱阁矗立于丹崖山巅,云海簇拥浪山轻托,海山美景层出不穷,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阁内文人墨宝、楹联石刻,不胜枚举。
秦皇汉武为了追逐长生不老,先后多次驾临蓬莱,希望能够见到传说中的仙人,获得长生不老之药。然而,他们一次次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历史如滔滔江水,不舍昼夜的流过。今天,蓬莱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把这里建设成了人间仙境。正如《八仙过海》的主题歌唱的一样:“俗世比仙境,也不差一些。”
几点启示:
一、积极实施名牌战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企业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要注重泰安工业企业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创立品牌,打响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坚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设专业化、商品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基地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为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提高基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系列化生产。积极培育、扶持泰安特色农场产品龙头企业,发展蔬菜、果品、茶叶等农产品的冷藏加工、出口,使泰安市农产品的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化的生产方向发展。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
虽然泰安旅游很有前景,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奋斗目标,但离形成规模效应还有距离。
实现泰安的跨越式发展绝不是一日之功,建设经济文化强市要认真系统思考,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当务之急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抢抓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机遇期,吃透中央精神,敢于探索,领先一步,先行先试,争取发展的先机。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