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交际中语言的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

时间:2019-05-15 03:5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三交际中语言的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三交际中语言的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

第一篇:必修三交际中语言的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

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

对人尊敬,对己谦恭,这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礼仪。敬称,是用以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以表示敬重;谦称,是对人称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以表谦恭。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词语的最好概括,即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字,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在别人面前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字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在谦称中,除“家”“舍”二字外,还常用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愚、贱、敝等谦辞。

在敬称中,除“令”字外,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在使用谦敬语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对方,二是要注意分寸。

高考复习中有对“语言得体”的考查,而谦敬辞的用法是此项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常用谦辞

1、“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家姐”“家姊”(称哥、姐),家叔(称叔叔)、家累(称自己的眷属)等。

2、“舍”。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弟弟)、“舍妹”(妹妹)、“舍侄”(侄儿)、“舍亲”(亲戚)等。

3、“小”。称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自称)、“小儿”“小顽”“小犬”(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今已不用)、“小可”(自称)、“小店”“小肆”(称自己的店铺)、“小照”(称自己的照片)等。

4、“老”。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自称)、“老脸”(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自称)等。

5、“敢”。表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问对方问题)、“敢请”(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麻烦对方做某事)等。

6、“拙”。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称自己的文章)、“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称自己的妻子)等。

7、“敝”。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自称)、“敝姓”(称自己的姓)、“敝处”“敝舍”(称自己的房屋、住处)、“敝眷”(称自己的家眷)、“敝校”(称自己的所在学校)等。

8、“鄙”。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自称)、“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等。

9、“薄”。称自己的事物。如“薄技”(称自己的技艺)、“薄酒”(待客时的谦词)、“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等。

10、“贱”。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贱姓”(称自己的姓)、“贱内”“贱息”(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儿子,多见于早期白话)、“贱事”(称自己的私事)、“贱躯”(称自己的身体)、“贱恙”(称自己的疾病)等。

11、“忝”。表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如“忝列”(说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在”(说自己有愧处在其中)、“忝任”(说自己有愧地担任)等。

12、其他:寒舍(谦称自己的家)、“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子、女儿)、寒族(称自己的家族)、寒舍(称自己的房屋)、愚意(称自己的意见)等。

13、称呼:王侯——孤、寡人;大臣——臣;一般人——仆、不才、不佞、愚等;女子——妾、奴婢;晚辈——小子。

二、不同情景中的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年龄说“贵庚”称人疾病说“贵恙”

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 ”

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请人收礼说“笑纳”

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己的文章为“拙作”称己父亲说“家父”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哥为“家兄”

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送人书画称“雅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向别人祝贺说“恭喜”

宾客来到用“光临”让人笑话说“见笑”请人勿送用“留步”

归还原物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对方情意称“雅意”尊称别人说“阁下”对人称己说“在下”

面对老人称“前辈”称呼自己说“小辈”礼貌不周说“失礼”

三、成语中常用的谦敬词

(一)、敬辞

1、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2、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4、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6、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7、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8、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9、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臵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臵恭候他人。

(二)、谦辞

1、爱莫能助。本指可惜呀,没有谁能帮助你呀。后来转而表示虽然对他人十分同情,却由于能力或条件所限而无法帮助。如,您邀我合资经商,我理当从命,但我财力有限,实在爱莫能助。

2、百身莫赎。即使使用自己一百次生命,也无法抵消或赎回这一过错或遗憾。如,父母相继去世,儿女们心中的遗憾百身莫赎。

3、报乏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思为,想要报答却又缺少有价值的东西。如,您对我恩深似海,可我报乏琼瑶,深感愧疚。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4、敝帚自珍。本指自己的破扫帚当作宝贝一样爱惜,喻指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很珍爱。如,我所写的拙作多有粗疏,然敝帚自珍,还想再行修改,以求长进。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5、不材之木。本指不能成材的树木,常用作自谦之词,用来指自己才能平庸。如,对您的厚爱,我深表感谢,但我是不材之木,恐怕有负先生的厚望。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6、不足挂齿。“不足”即不值得,“挂齿”即放在嘴上讲。意思是不值得一提。如,这区区小事,实在不足挂齿。

7、才疏学浅。才识不够深广,学问实在浅薄。如,我实在是才疏学浅,自愧不如呀!

8、诚惶诚恐。原为敬辞,是封建时代奏章中的用语,表示对皇帝既忠诚虔敬,又惶恐不安。后用来谦称自己做事有诸多忧虑,非常谨慎。如,我自从任职以来,诚惶诚恐,生怕有愧于大家。

9、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10、、地主之谊。“地主”指当地的主人,“谊”是“义”的通家上。即“责任、义务”的意思。指招待客人,这是当地的主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如,欢迎高贵的客人来到我们这里,我一定尽地主之谊。

11、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12、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13、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14、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15、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16、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17、管窥蠡测。本意是指从竹管中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用来喻指眼界狭小,见识浅短,对事物了解片面,认识浅薄。如,我才疏学浅,在此妄发议论,难免管窥蠡测。

18、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

19、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20、硁硁之见。意为粗鄙浅薄的见解。用作自谦,形容粗鄙浅薄的意思。如,我的硁硁之见,恐见笑于大方之家。

21、滥竽齐门(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中滥竽充数的故事,后用作自谦之词。指本无才能却占据其位。如,我才疏学浅,与大家一起共事,真是滥竽齐门。

22、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23、命途多舛。“命”即命运,“途”指经历,“舛”为背离、不一致之意。指命运和经历常与自己的主观愿望背离、不一致。常用作叙述自己遭遇时的谦辞。如,我这些年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如,他近年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24、驽马铅刀。“驽马”指劣马,“铅刀”指用铅做的刀,铅的硬度很低,铅刀无法锋利。借以比喻能力微薄,才识平庸。如,我才微学浅,驽马铅刀,恐不能担此重任。

25、抛砖引玉。表面意是自己拿出来展示的只是一块砖,而引起对方拿出展示的却是一块美玉。借以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如,我先谈一下自己的拙见,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26、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27、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28、犬马之养。出自《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后人将“犬马之养”用为供养父母的谦辞,指自己供养父母做得不太好。如,我无能,犬马之养不能尽意,实在惭愧。

29、容膝之安。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本指可以立足的安身之地,常用来谦称自己的居处狭小。如,我退休之后在一小城,虽无豪华居处,但有容膝之安,因此感到满足。

30、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31、率尔操觚。“率尔”是不经意、随便的意思,“操”是持、拿的意思,“觚” 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版(木简)。本意是褒义的夸奖之词,指随手拿起一块木简就可以写出好文辞,形容作者文思敏捷。后来又演变为一个贬损之辞,常指轻率下笔、草率成文。多用此意为自谦。如,我的这篇拙作,率尔操觚,不成体统,望您不吝斧正。

32、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33、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34、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35、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36、心颜无措。“心颜”指心情与脸色,“无措”指无处放臵、不自然。意思是由于惭愧而感到心理上放不下,脸色上不自然。如,您过奖了,我理当尽力而为,您如此厚爱我,真让我心颜无措。

37、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38、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39、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40、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41、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也作“愚者一得”。

第二篇:高中语文《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传统的一些文化。教学重点:

1、了解说话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婉言”说话的场合、作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同义词,或用一句话、一段话表达委婉的语义 教学方法:交流学习,梳理探究 学生活动

1、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交际语言,为课堂活动做准备。

2、课堂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恰当运用交际语言。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话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儿。设想如果人不会说话,社会将变成一个无法沟通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语言,世界才变得生气勃勃。简单地讲,说话既是一件容易得不能再容易的事,又是一件比登天还难得的活儿。说容易,是因为除哑巴外大空都会说;说难,是因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有许多的讲究,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交际中说话时要注意的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

二、称谓语 什么是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2)社交称谓

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社交称谓又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而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

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衔头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3)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如称自己为“在用心

爱心

专心

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对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以上为谦称。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如要把这类汉语译成英语,一般多采用较为直接或较为婉转的说法。如:

您,您老人家 you

敝人 I , me 令尊,令兄 your father, your brother 家严,家慈 my father, my mother 师母,伯母,嫂子 you wife, Mrs.令郎,令爱 your son, your daughter 令侄,令亲 my nephew, my aunt 例如:年龄称谓趣谈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三、禁忌语 什么是禁忌语?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

1、生理上的缺陷。

诸如耳聋,眼瞎,脸麻,背驼,腿短,五官违常,肥瘦失宜。如果彼此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或对方不够开朗大度,说话时对上述种种都应当避开,不得已时只好采取间接表达方式。

2、家庭不幸。

像亲属死亡,父母离异,婆媳不和,父子关系紧张,子女品德不端,晚年膝下茺凉,身有难言这隐,患上不治之症,不是当事人主动提及,则不宜贸然询问。

3、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也都是不希望他人碰撞的敏感神经。

4、特定的风俗习惯。

回族人忌食猪肉,当然也不不喜欢人家说猪。西方人的一般不高兴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工

用心

爱心

专心

资收入。不少农村忌讳逢年过节时有人上门讨债,遇有喜庆怕人家说不吉利的话。不知道这些,就会在无意中惹人不高兴。

讲话要注意避讳,早已成为人们的注意问题了。再探讨一下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对跛子讲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走!”对聋子表示照顾,说就讲“你耳背,请往前坐!”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受伤流血是“挂了花”,为终老准备的棺木是“寿材”。

2、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如你爱人做错了事,关起门来怎么批评也不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她)数落了一通,这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

3、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一个谙熟外文人的人,在几个不通外文人面前,大谈掌握外文的重要性,甚至说什么当今时代,不掌握一门外语,简直是新型文盲。

4、入境问俗,入乡随俗。这样右以主动免去避讳。四川方言中“舌”与“折”、“蚀”同音,四川饭店肉铺做生意的人,这图吉利,便把猪舌、牛舌称为“猪招财”、“牛招财”,你到了四川就不要张口闭口买猪舌头、牛舌头。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同音,太不吉利。送不得当然也说不得。上海人看望病人忌带苹果,究其实,又是谐音作怪,原来在上海话里“苹果”和“病故”一个念法。为了免生不快,你只好从俗从众,管好自己的舌头。

四、委婉语

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事实上,委婉语是在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思考: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婉言语,应该怎么使用呢? 讨论并归纳:

1、有些事物或现现象,人们从来不原直说,必须用婉言。如人们避讳说“死”,可以用其他词来说,“逝世”、“见马克思”、“没了”„„

2、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要使用婉言。

3、交际中说到自己,常用表示谦虚的说法。如把自己的意见说成“不成熟的意见”,把自己突出的成绩说成“我做得还很不够”等。

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如向别人借笔,可以说:“请把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如别人请你去看电影,你不想去,可以说:“对不起,我今天很忙,改天去吧。”

6、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提问:如果你正在排队买东西,一个后面的人插到你前面,你应该怎么说好呢? A、“别插队!自觉点!” B、“按顺序排队,请到后面去!” C、“请不要乱插队!” D、“您如果有急事,请站在我这儿,我到后面边排队去。”

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才显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要?” 以上哪个用了婉言语?

五、小结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交际中,我们学会了准确的称呼、注意避讳,能娴熟地运用婉言语,世间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情,人事交往中自然也就多了一分和谐,多了一分文明。

六、布置作业:

1、P106中第一小题

2、P108“课外延伸”

板书:

(1).亲属称谓

一、称谓语(2)社交称谓(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

(3)敬语和谦语

二、禁忌语

1、生理上的缺陷。

2、家庭不幸。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

3、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

4、特定的风俗习惯。

三、委婉语

1、有些事物或现现象,人们从来不原直说,必须用婉言

2、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要使用婉言。

3、交际中说到自己,常用表示谦虚的说法。

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婉言语

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

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

6、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问题

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问题

总局

若 水

用词准确是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但是达到这个要求有时并不容易。究其原因,往往是对一些词语的词义及用法不甚了解。笔者根据工作实际,挑出公文中容易用错的一些词语试加辨析、讨论,或许有益于减少公文用词不当的硬伤。讨论主要依据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和《人民日报》等。

1.称谓问题

(1)介绍领导,有时职衔在前、姓名在后,如“局长××”;有时姓名在前、职衔在后,如“××局长”。两者在表达效果上有些区别:前者是客观性表述,后者则含有敬意(敬称)。公文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即客观性表述;当然,如果介绍上级领导,也可使用敬称。

介绍离职领导经常用到“原”字,“原”的位置也有讲究。例如,“原××局局长××”和“××局原局长××”,前者表示这个局已不存在,当然××也不是局长了;后者表示虽然局长换了,但这个局仍然存在。所以,“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的用法是正确的,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冶金工业部了;“海南文昌市委原书记××”的用法也是正确的(可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8月28日第10版),因为不存在的只是这个书记而已。

与此类似的还有“前”字,如“前苏联”、“××(国家)前总理”。但是“前”只用于国家、政党及其政要等,我们的“级别”不够,只能用“原”而不能用“前”。

(2)采用客观性表述时,很多人习惯在职务和姓名之后加上“同志”二字,如“局长××同志”。其实,这是口语的习惯说法,书面语中这个“同志”是多余的。我们看《人民日报》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和姓名之后也没有“同志”。“职务+姓名+同志”的用法,常见于讣告、悼词(可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8月28日第4版)。

公文使用“同志”一词还需注意两点。①这个词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参见《词典》第1368页)。干部任免文件中,如果是党委任免干部,被任免人姓名之后要加“同志”二字,这里的“同志”特指党内干部,是“党内互称同志”的体现;如果是行政任免,一般不加“同志”,因为行政干部不一定都是党员。以上是特指的例子;而领导讲话或工作报告里的“同志们”则是泛指。②主送本系统、本单位的公文,对于众所熟知的领导,可以仅用“同志”称谓而不必冠以职衔。例如印发局长在本单位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标题可拟为《关于印发×××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这样既节约用字,又淡化“官位”意识。

2.“班子成员”的外延

严格地讲,“班子成员”是一个外延不确定的概念。每个单位一般都有几套班子,党委一套,行政一套,纪委一套,还有工会、团委的班子等。那么,“班子成员”到底指哪一套的呢?实际工作中,是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界定其外延的。总局所属各局院的班子成员包括:行政班子全体成员,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控股公司的情况稍复杂一些,原则上总局委派的董事、监事也应进班子。这些人员,都是总局管理的干部。

还有两个相关问题。(1)总局管理的二级单位,总会计师进班子;三级单位(如各地勘院)的总工程师进班子。(2)局院的工会主席本身不进班子——这里面有体制的原因和历史的原因。但是目前各局院(包括控股公司)的工会主席都是党委副书记兼任的,他们以党委领导的身份进班子。

3.主管、分管

这两个词的意思很接近,但在词性上有区别。“分管”是动词,“主管”兼有动词、名词两种词性。常用词组如“财务主管”、“一级主管”,“主管”都是名词;作为动词,主管的意思是“负主要责任管理(某一方面)”,口语中用得较多。

起草班子成员分工的文件,应使用动词“分管”,如“××副局长分管地矿业”,“××副局长分管人事处”。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介绍国资委领导的分工,用的也是“分管”。

顺便再提两件事:(1)党委领导同志分管行政工作,如“党

· 2 · 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审计处”,前面最好加上一句“受局长委托”(党委领导兼任行政领导职务的除外)。(2)班子分工文件,如果不涉及党委领导同志,则以行政行文;如果涉及党委领导同志,则以党政联合发文为宜。

4.会议的出席、列席、参加

出席和列席都是参加,区别在于:法定成员参加本组织的会议叫做出席,其他人员(上级领导除外)参加叫做列席。例如召开局党委会议,局党委委员出席会议,非党委成员——哪怕是局领导——只能列席。原则上,列席人员没有表决权等。

上级领导参加会议也叫出席,不能“降格”为列席,尽管上级领导并不参与表决。这种“出席”,姑且算做特例。

5.制订、制定

前者强调过程,后者侧重结果(含有确定下来的意思)。两者在词义上难以区分,基本可以通用。

6.施行、实施

词义十分接近。对于法令、政策和规章制度,既可施行,也可实施。只不过在习惯上,“本条例(规定、办法等)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用“施行”;而条例“施行”之后,还可以制订“实施”细则。

同“制订”、“制定”一样,笔者认为“施行”、“实施”的使用只有习惯上的区别,而没有对错之分。语言中的“习惯势力”非常强大,有些用法单从语法上、逻辑上很难判定谁是谁非。例如,纪要是把会议、会谈的情况“记”下来,但习惯上写成“纪要”而不是“记要”;“年轻(人)”、“年青”和“青年”,分清他们之间的差别很伤脑筋;“大将”和“将军”、“教师”和“教书”,同一个字、同样的意思,用在不同的词里读音却不同。还有极难区分的“作”和“做”。“写作”、“作文”、“作报告”都用“作”,“做文章”却用“做”;“做人”用“做”,“作为„„的人”却用“作”;“当做”、“叫做”只用“做”,而“做客”和“作客”、“做成”和“作成”、“做法”和“作法”的用法都

· 3 · 是规范的„„如此等等,连语言学家也为之头疼。诸如此类解释不清的问题,只好归为“习惯用法”。掌握习惯用法,只有“不讲道理”地死记硬背,舍此似无更好的办法。

7.其他、其它

“其它”仅指事物,“其他”既可指物、指事也可指人(《词典》第1070页)。“他”用于指物并不鲜见,如:他乡、他日、他山之石。笔者意见,一律使用“其他”而不用“其它”,似乎更加保险。

“他”也不仅限于指代男性。古汉语没有“她”字,“她”是“五四”时期刘半农先生发明的,所以古典小说里无论男女一律都用“他”作代词;现代汉语中,“他”同样可以用做不分性别的泛指,例如指称有男有女的若干人时,用“他们”而不用“他(她)们”或“他们和她们”。

8.权利、权力

权力总与职务相关联,有职才能有权(力),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普通人享有的是“权利”,如公民的权利、党员的权利等,当然领导干部作为普通公民、党员的时候,这些权利同样享有。权利同义务相对应,具有法定性。公文中使用“权利”的场合比“权力”要多一些。

9.账、帐,像、象

“账”、“帐”过去通用,如过去常用的“帐户”、“帐号”等。后来不通用了,涉及财务方面的事情,一律使用“账”,如:账目、账号、账单、对账等;“帐”只用在帐篷、青纱帐等词语之中。

与此类似的,还有“像”、“象”。过去的“好象”、“象„„一样”,现在一律改为“好像”、“像„„一样”。

10.“隶属”之后不加“于”

有人习惯在“隶属”后面加上介词“于”,如“总局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隶属是“(区域、机构等)受管辖;从属”的· 4 · 意思,这个词本身就是带有被动含义的及物动词。所以,上句话应改为“总局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二字也删去。

顺带提一句:“从属”是不及物动词,后面要加“于”(见《词典》第228页该词条下的例句)。

11.“凯旋”不要“归来”

“凯旋归来”很常见,可惜用得不对。凯旋是“胜利”和“归来”的组合,“旋”的本意就是返回、归来。《词典》(第760页)“凯旋”词条的例句“欢迎凯旋的体育健儿”,初读起来可能不太顺口,但是明白这个词的含义后,就会慢慢习惯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悬殊”。悬殊形容“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如“贫富悬殊”、“双方力量悬殊”的用法都是正确的。在“悬殊”前面加上“相差”或者在后面加上“很大”,都是不规范的。

12.少用“进行”

公文中“进行”用得较滥,虽然不算错,但按简洁性的要求,多数“进行”都可删去。如“对××进行了检查”可改为“检查了××”,“在××工地进行施工工作”可改为“在××工地施工”等。这样一改,不伤文意,反而干净利索。

13.慎用“接见”

某单位公文中有句话,大意是某月某日局长接见了几名上访职工。显然,这里的“接见”应改为“接待”。“接见”一词“官味”较浓,说局长“接见”职工,难免招致“领导高高在上”的非议。领导亲自处理职工来访原本是件好事,然而用词不当却伤害了原意的表达。

14.简称问题

公文使用词语简称,应注意三点。(1)提倡使用简称,但这个简称应该是大家熟悉的、规范化的简称,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地质勘查”简称“地勘”。总局系统内部行文,各单位的名称多数情况下也以简称为好,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 5 · ××局”简称“××局”,既节省文字,又显得亲切。(2)如果简称是大家不熟悉的,或者不规范的、容易引起歧义或误解的,应该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紧跟其后加注“(以下简称×××)”。例如向国资委行文,使用“总局”的简称经常采用这种办法,因为我们在150多家央企中知名度并不太高,而且国资委管理的“总局”并非我们一家。(3)简称中必须使用全称的字眼。例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不再使用过去的简称“中国冶勘”,因为全称里面已经没有“勘”字了。

15.岩芯、岩心

《词典》(第1566页)对“岩心”的解释是:进行地质勘探时用管状的机件从地层中取得的柱状岩石标本。看来,我们过去常用的术语“岩芯”,似应改为“岩心”。事实上,《地质勘查导报》一直使用“岩心”。但“岩芯”也未废除,大概是指岩体的中心部分(参见《词典》第1544页“芯”字释义举例)。《词典》对“岩心”、“岩芯”的解释,笔者总是感到可疑:依照简称的原则,岩体的中心部分恰好简称“岩心”;而钻机取出的柱状标本,在形状和提取方式上又恰与“笔芯”、“灯芯”的“芯”相类似。这两个词条的释义如果对换一下,似乎才能让人接受。

《词典》(第761页)对“勘查”、“勘察”的解释同样不能令人满意: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两个词并不通用,如“地质勘查”、“工程勘察”中的“查”、“察”不能互换。也许,《词典》虽然权威,但毕竟不是工程技术类的工具书,我们似乎不应苛求于《词典》涉及的专业问题吧。

· 6 ·

第四篇:公文写作之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

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问题

用词准确是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但是达到这个要求有时并不容易。究其原因,往往是对一些词语的词义及用法不甚了解。笔者根据工作实际,挑出公文中容易用错的一些词语试加辨析、讨论,或许有益于减少公文用词不当的硬伤。讨论主要依据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和《人民日报》等。

1.称谓问题

(1)介绍领导,有时职衔在前、姓名在后,如“局长××”;有时姓名在前、职衔在后,如“××局长”。两者在表达效果上有些区别:前者是客观性表述,后者则含有敬意(敬称)。公文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即客观性表述;当然,如果介绍上级领导,也可使用敬称。

介绍离职领导经常用到“原”字,“原”的位置也有讲究。例如,“原××局局长××”和“××局原局长××”,前者表示这个局已不存在,当然××也不是局长了;后者表示虽然局长换了,但这个局仍然存在。所以,“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的用法是正确的,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冶金工业部了;“海南文昌市委原书记××”的用法也是正确的(可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8月28日第10版),因为不存在的只是这个书记而已。

与此类似的还有“前”字,如“前苏联”、“××(国家)前总理”。但是“前”只用于国家、政党及其政要等,我们的“级别”不够,只能用“原”而不能用“前”。

(2)采用客观性表述时,很多人习惯在职务和姓名之后加上“同志”二字,如“局长××同志”。其实,这是口语的习惯说法,书面语中这个“同志”是多余的。我们看《人民日报》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和姓名之后也没有“同志”。“职务+姓名+同志”的用法,常见于讣告、悼词(可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8月28日第4版)。

公文使用“同志”一词还需注意两点。①这个词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参见《词典》第1368页)。干部任免文件中,如果是党委任免干部,被任免人姓名之后要加“同志”二字,这里的“同志”特指党内干部,是“党内互称同志”的体现;如果是行政任免,一般不加“同志”,因为行政干部不一定都是党员。以上是特指的例子;而领导讲话或工作报告里的“同志们”则是泛指。②主送本系统、本单位的公文,对于众所熟知的领导,可以仅用“同志”称谓而不必冠以职衔。例如印发局长在本单位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标题可拟为《关于印发×××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这样既节约用字,又淡化“官位”意识。

2.“班子成员”的外延

严格地讲,“班子成员”是一个外延不确定的概念。每个单位一般都有几套班子,党委一套,行政一套,纪委一套,还有工会、团委的班子等。那么,“班子成员”到底指哪一套的呢?实际工作中,是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界定其外延的。总局所属各局院的班子成员包括:行政班子全体成员,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控股公司的情况稍复杂一些,原则上总局委派的董事、监事也应进班子。这些人员,都是总局管理的干部。

还有两个相关问题。(1)总局管理的二级单位,总会计师进班子;三级单位(如各地勘院)的总工程师进班子。(2)局院的工会主席本身不进班子——这里面有体制的原因和历史的原因。但是目前各局院(包括控股公司)的工会主席都是党委副书记兼任的,他们以党委领导的身份进班子。

3.主管、分管

这两个词的意思很接近,但在词性上有区别。“分管”是动词,“主管”兼有动词、名词两种词性。常用词组如“财务主管”、“一级主管”,“主管”都是名词;作为动词,主管的意思是“负主要责任管理(某一方面)”,口语中用得较多。

起草班子成员分工的文件,应使用动词“分管”,如“××副局长分管地矿业”,“××副局长分管人事处”。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介绍国资委领导的分工,用的也是“分管”。

顺便再提两件事:(1)党委领导同志分管行政工作,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审计处”,前面最好加上一句“受局长委托”(党委领导兼任行政领导职务的除外)。(2)班子分工文件,如果不涉及党委领导同志,则以行政行文;如果涉及党委领导同志,则以党政联合发文为宜。

4.会议的出席、列席、参加

出席和列席都是参加,区别在于:法定成员参加本组织的会议叫做出席,其他人员(上级领导除外)参加叫做列席。例如召开局党委会议,局党委委员出席会议,非党委成员——哪怕是局领导——只能列席。原则上,列席人员没有表决权等。

上级领导参加会议也叫出席,不能“降格”为列席,尽管上级领导并不参与表决。这种“出席”,姑且算做特例。

5.制订、制定

前者强调过程,后者侧重结果(含有确定下来的意思)。两者在词义上难以区分,基本可以通用。

6.施行、实施

词义十分接近。对于法令、政策和规章制度,既可施行,也可实施。只不过在习惯上,“本条例(规定、办法等)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用“施行”;而条例“施行”之后,还可以制订“实施”细则。

同“制订”、“制定”一样,笔者认为“施行”、“实施”的使用只有习惯上的区别,而没有对错之分。语言中的“习惯势力”非常强大,有些用法单从语法上、逻辑上很难判定谁是谁非。例如,纪要是把会议、会谈的情况“记”下来,但习惯上写成“纪要”而不是“记要”;“年轻(人)”、“年青”和“青年”,分清他们之间的差别很伤脑筋;“大将”和“将军”、“教师”和“教书”,同一个字、同样的意思,用在不同的词里读音却不同。还有极难区分的“作”和“做”。“写作”、“作文”、“作报告”都用“作”,“做文章”却用“做”;“做人”用“做”,“作为„„的人”却用“作”;“当做”、“叫做”只用“做”,而“做客”和“作客”、“做成”和“作成”、“做法”和“作法”的用法都是规范的„„如此等等,连语言学家也为之头疼。诸如此类解释不清的问题,只好归为“习惯用法”。掌握习惯用法,只有“不讲道理”地死记硬背,舍此似无更好的办法。

7.其他、其它

“其它”仅指事物,“其他”既可指物、指事也可指人(《词典》第1070页)。“他”用于指物并不鲜见,如:他乡、他日、他山之石。笔者意见,一律使用“其他”而不用“其它”,似乎更加保险。

“他”也不仅限于指代男性。古汉语没有“她”字,“她”是“五四”时期刘半农先生发明的,所以古典小说里无论男女一律都用“他”作代词;现代汉语中,“他”同样可以用做不分性别的泛指,例如指称有男有女的若干人时,用“他们”而不用“他(她)们”或“他们和她们”。

8.权利、权力

权力总与职务相关联,有职才能有权(力),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普通人享有的是“权利”,如公民的权利、党员的权利等,当然领导干部作为普通公民、党员的时候,这些权利同样享有。权利同义务相对应,具有法定性。公文中使用“权利”的场合比“权力”要多一些。

9.账、帐,像、象

“账”、“帐”过去通用,如过去常用的“帐户”、“帐号”等。后来不通用了,涉及财务方面的事情,一律使用“账”,如:账目、账号、账单、对账等;“帐”只用在帐篷、青纱帐等词语之中。

与此类似的,还有“像”、“象”。过去的“好象”、“象„„一样”,现在一律改为“好像”、“像„„一样”。

10.“隶属”之后不加“于”

有人习惯在“隶属”后面加上介词“于”,如“总局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隶属是“(区域、机构等)受管辖;从属”的意思,这个词本身就是带有被动含义的及物动词。所以,上句话应改为“总局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二字也删去。

顺带提一句:“从属”是不及物动词,后面要加“于”(见《词典》第228页该词条下的例句)。

11.“凯旋”不要“归来”

“凯旋归来”很常见,可惜用得不对。凯旋是“胜利”和“归来”的组合,“旋”的本意就是返回、归来。《词典》(第760页)“凯旋”词条的例句“欢迎凯旋的体育健儿”,初读起来可能不太顺口,但是明白这个词的含义后,就会慢慢习惯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悬殊”。悬殊形容“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如“贫富悬殊”、“双方力量悬殊”的用法都是正确的。在“悬殊”前面加上“相差”或者在后面加上“很大”,都是不规范的。

12.少用“进行”

公文中“进行”用得较滥,虽然不算错,但按简洁性的要求,多数“进行”都可删去。如“对××进行了检查”可改为“检查了××”,“在××工地进行施工工作”可改为“在××工地施工”等。这样一改,不伤文意,反而干净利索。

13.慎用“接见”

某单位公文中有句话,大意是某月某日局长接见了几名上访职工。显然,这里的“接见”应改为“接待”。“接见”一词“官味”较浓,说局长“接见”职工,难免招致“领导高高在上”的非议。领导亲自处理职工来访原本是件好事,然而用词不当却伤害了原意的表达。

14.简称问题

公文使用词语简称,应注意三点。(1)提倡使用简称,但这个简称应该是大家熟悉的、规范化的简称,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地质勘查”简称“地勘”。总局系统内部行文,各单位的名称多数情况下也以简称为好,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局”简称“××局”,既节省文字,又显得亲切。(2)如果简称是大家不熟悉的,或者不规范的、容易引起歧义或误解的,应该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紧跟其后加注“(以下简称×××)”。例如向国资委行文,使用“总局”的简称经常采用这种办法,因为我们在150多家央企中知名度并不太高,而且国资委管理的“总局”并非我们一家。(3)简称中必须使用全称的字眼。例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不再使用过去的简称“中国冶勘”,因为全称里面已经没有“勘”字了。

15.岩芯、岩心

《词典》(第1566页)对“岩心”的解释是:进行地质勘探时用管状的机件从地层中取得的柱状岩石标本。看来,我们过去常用的术语“岩芯”,似应改为“岩心”。事实上,《地质勘查导报》一直使用“岩心”。但“岩芯”也未废除,大概是指岩体的中心部分(参见《词典》第1544页“芯”字释义举例)。《词典》对“岩心”、“岩芯”的解释,笔者总是感到可疑:依照简称的原则,岩体的中心部分恰好简称“岩心”;而钻机取出的柱状标本,在形状和提取方式上又恰与“笔芯”、“灯芯”的“芯”相类似。这两个词条的释义如果对换一下,似乎才能让人接受。

《词典》(第761页)对“勘查”、“勘察”的解释同样不能令人满意: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两个词并不通用,如“地质勘查”、“工程勘察”中的“查”、“察”不能互换。也许,《词典》虽然权威,但毕竟不是工程技术类的工具书,我们似乎不应苛求于《词典》涉及的专业问题吧。

第五篇:小学语文第十册园地四日积月累中词语的分类及相对应词语

小学语文第十册园地四日积月累中词语的分类及相对应词语

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风雨无阻扶危济困

艰苦卓绝

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的精神:赴汤蹈火冲锋陷阵

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百折不挠坚贞不屈

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任劳任怨肝胆相照

赤胆忠心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含辛茹苦

关于磨砺意志的成语

百折不挠锲而不舍铁杵成针持之以恒心坚石穿百炼成钢绳锯木断

关于艰苦奋斗的成语

废寝忘食艰苦卓绝任劳任怨夜以继日披荆斩棘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关于不怕困难的成语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百折不挠风雨无阻一往无前 乘风破浪坚忍不拔

关于尽职尽责的成语

鞠躬尽瘁 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 克己奉公 事必恭亲 忠于职守 亲力亲为

关于尽职尽责、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词语

尽职尽责:

义不容辞 恪尽职守 鞠躬尽瘁尽职尽责 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 克己奉公 忠于职守

不怕困难:

一往无前 奋勇前进 不畏艰险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艰苦奋斗:

排除万难 披荆斩棘艰苦奋斗 艰苦朴素 艰苦卓绝 艰难竭蹶 艰难困苦

下载必修三交际中语言的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三交际中语言的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