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干部、干事会议圆满落幕
我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干部、干事会议圆满落幕
11月1日下午6:20分,我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在学院东区主教楼503教室举行了本学期干部会议及新干事工作动员大会。会议就目前我院学生社团现状作了总结报告,在肯定各部门工作的同时,也提出了其中的不足。我们紧紧围绕我院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与干部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与各部学生干部进行了交流讨论,并在落实制度、工作时效、会议记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强化社联内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要狠抓制度落实,做好干部考核和社团活动的考核;其次,也动员大一新生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学院各项学生活动。
会议强调社联各级部长要带头做好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为大一新生做好榜样。我们要经得起考验,顶住一切压力;正确定位,提高服务意识,本着“服务第一”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做事细心严谨,善于发现、解决问题。此外,还要求大一的学生干部要多参加活动,为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创造平台。
本次会议使社联学生干部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一致表示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以便更好地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
(撰稿:张彦亮摄影:张利军)
第二篇:社团周圆满落幕
“轰炸式“的社团活动,你围观了没?——记易斯戴社团首届社团文化节圆满落幕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各社团之间的交流,并配合我校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首届举办的 “社团文化节”在火热的五月初圆满落幕。
“社团文化节”以“演绎青春、激情飞扬”为主题,目的在于以“社团文化节”为依托,营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不断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情;既然进入了易斯戴,就该展现自我。
活动周中,举办活动的社团层出不穷,从最初的活动策划,到期间的活动布置彩排,以及等到最后的活动评比社团部成员们奔波忙碌着。据负责人介绍,为举办好首届社团文化,在各个方面都要将计划安排得无懈可击。
本次社团活动有:日语社发起的“穿合服”社团活动,邀请每位在校大学生去试穿合服,了解日本的民族风情,宣扬本社团的社团特色,在校园中穿合服四处游走的学生更给学院大学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动漫社的“电影时刻” 社团活动,在一种极其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知识,了解动漫社和深厚的日本文化,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从而繁荣校园文化。舞蹈社“ 敲响心灵的舞步”的舞蹈现场教学,在艰苦的舞蹈训练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毅力,是舞蹈社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而越剧社的“传诵经典,品味越韵”的越剧专场活动,则是为弘扬中国艺术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兴趣特别举办的。其中还有个别的户外社团活动例如轮滑、街舞show等。
本次社团文化节结束后,还向学院学生发起“你最喜欢的社团活动”的投票活动,选出自己最爱的社团活动,以及为什么喜欢,并提出对社团的建议和意见,意见被采取者还将荣得奖品一份。
大学校园中,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组织,是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基地,学生社团活动是引领校园主流文化的重要力量。通过本次社团文化活动,不仅仅舒缓了学院学生忙碌的大学生活,同时还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大学生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并锻炼了培养了学生自主组织社团活动的能力。
应仲琼
11投资与理财1
第三篇:社团联合会干部干事培训策划书
社团联合会干部干事培训
策划书
【培训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活动,增强全体社团联合会干部干事的成员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各个成员其自身的基本工作能力、礼貌礼仪、交际技巧以及合作能力。通过此次培训,务求使每一位干部、干事成为富有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富有挑战精神,富有高雅知趣的优秀学生。
【培训形式】
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户外活动等形式进行。
【培训对象】
各校级、院级社联干部、干事。
【培训时间】
10月23日(周日)开始-11月13日(周日)
【培训地点】
详见各课时策划
【培训要求】
1、参加培训的干部干事必须按时上课,不得缺席。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参加,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凡未事先请假者,作无故缺席处理),请假理由必须合理、正当、具体。无故缺席或请假超过两次(不含两次)者,个人无法获取培训班培训证明,所在组织单位团体总分减去5分/人。
2、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培训工作安排】
(一)准备工作
1、联络:通知社联各级相关干部干事;联系相关培训主讲人。
2、申请:培训场地、麦克风、凳子、活动经费、记录器材。
3、宣传:横幅、宣传海报、新闻稿等。
4、制作座位安排表(电子版和纸质版),老师邀请函及发文,培训材料等。
(二)培训说明及内容
【成果展示分组办法】
各部部长抽签,随机分成 A,B,C,D 4个小组,从部长中选出一名小组负责人,带领全组人员参与比赛。
【活动评分及奖励办法】
1、总共进行4项活动,每项活动中成绩最优秀的小组得25分,成绩排第二的小组得15分,成绩排第三的小组得10分,成绩最低的小组得5分,未完成的小组不得分。
2、根据出勤率,有缺席迟到,早退情况的小组,特殊情况除外,根据人数扣除相应分数(5分/人)。
3、活动最后根据总分排名,分别颁发 我最给力奖 我最精彩奖 我很不错奖 我要给力奖
江苏大学校级社团联合会
2011年10月17日
第四篇:我院2014年元旦文艺晚会圆满落幕
我院2014年元旦文艺晚会圆满落幕(本报讯 记者 梁林茵 吴诗琴 摄影)2013年12月26日晚上19时,围绕“青春志,中国梦”为主题的2014年元旦文艺晚会在学院大舞台隆重举行。出席本次晚会的领导嘉宾有学院党委书记韦华腾教授,学院行政工作主持人谢林平副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辉陆老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小威老师,纪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允钰老师。此外,还有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到场观看晚会。
武术协会的一段醒狮表演《龙舞青春》首先为现场暖身,霸气外露的醒狮队用精彩的表演博得了现场的阵阵鼓掌声。而艺术团舞蹈组带来的舞蹈《Bad Boy》的活力更是感染了现场的人群,观众目不转睛的望着舞台上舞动的表演者。随后,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小威老师上台为晚会致开幕词。他表示,今晚的晚会不仅会有学院优秀的表演团队位大家表演,更有刘辉陆老师的倾情演出。他指出,2013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他祝贺所有的领导,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都能在新的一年取得优异的成绩。最后,他祝愿今晚的元旦文艺晚会取得圆满成功。
晚会正式开始,经济管理系的同学们带来一段空灵优美的孔雀舞表演《碧波孔雀》,曼妙的身姿伴着悦耳的音乐,惟妙惟肖的表演让人仿佛进入了孔雀王国。学院艺术团的歌舞表演《站起来》不仅让观众看到舞蹈的优雅,还听见歌曲的神采飞扬;DEC街舞协会的面具Show《the show of December》动感十足,热烈激情的氛围发散全场;而法律系的舞蹈《茉莉花》温柔细腻,整体风格就像温婉的江
南;值得一提的就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辉陆老师特意上台倾情演绎一首《小白杨》,激昂嘹亮的声音响彻整个操场,为寒冷的夜晚增添温暖,观众更是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为刘辉陆老师加油呐喊。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最后,艺术团带来的一段《剪纸姑娘》让观众大饱眼福,了解到传统艺术的魅力;电子信息系的舞蹈表演《映梦》同样令人难以忘怀,表达出一份对艺术的喜爱和欣赏;公共管理系、中文系的朗诵《红色青春》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对国家的热爱;而学院芭蕾队的芭蕾舞和武协的武术更是精彩,一静一动,一柔一刚,充分表现了大学生的青春活力;紧接着艺术团和经济贸易系的舞蹈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一种爱国情怀;晚会结尾,艺术团的歌曲串烧《贺岁串烧》祝福新年,财神更是在现场大派新年礼物,现场满是和乐融融的氛围。
在贺岁串烧的歌声中,我院2014年元旦文艺晚会圆满落幕。本次晚会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予了同学们一个难忘的回忆。不仅让同学们的精神方面受到鼓舞,继续朝着梦想前进,而且使同学们拥有一个回味无穷的圆满2013。同时,晚会的举办为学院的“二次建设”提供了更扎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晚会为学院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浓郁的文化氛围,提高我院整体文化水平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五篇: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圆满落幕
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圆满落幕
本报讯 5月20日上午,我院于双理楼进行2012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最后一轮决赛,刘皖青、王金根等多位青年教师积极应赛。党委委员副校长黄加文,院长刘俊,党委书记岳忠宪,副院长许红缨,副书记赖经洪等领导到场聆听教师们的讲课。
校领导及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此次教学竞赛,各系(部)、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观课、评课和议课活动。青年课堂教学竞赛已经历时一个半月,从4月初开始,5月底结束。5月9日,竞赛进入决赛阶段,5月20日,最后一轮决赛在双理楼精彩上演。整个竞赛分成文科组、理科组、外语组三个小组进行。
讲课中,青年教师们巧妙地运用各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来传授课本知识,并在讲课过程中不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评委们听课仔细,不时在关键之处做好笔记。课后,评委老师们一方面就教师上课形式及内容等方面将自己的独特感受及建设性意见与授课老师进行分享、讨论;一方面即时指出了教师们在备课及授课时的不足之处。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教学竞赛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质量、学习到其他教师的教学特点,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他们会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反思自身的不足,克服自己的教学缺陷,努力提高授课质量,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授课环境。
据悉,此次教师竞赛为我院教师搭建技能展示、相互学习、共同研讨的广阔平台。旨在提高我院教学质量水平教师教学能力,以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建设出更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
(文/院报实习记者 宋楚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