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焰新2013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王校长早上的讲话,接地气,说实话,不忘自嘲,确实如傅安洲书记所评价的那样——情真意切。我想起四年前我在本科的毕业典礼上听到的前校长的讲话,觉得今年的讲话甩当时好几条街。不管这篇稿子是校长亲自执笔还是秘书草拟校长敲定,可以肯定的是,这篇稿子有用过心。
我记得当校长说出四年也没修好的图书馆时,操场上自发响起了一次较长时间的掌声。其实,学生就是这么容易被讨好,你甚至不需要真的解决问题,你只需要不避讳,不装腔作势,正面地承认问题,大家就会觉得挺好。第一遍听这篇演讲时,感觉运用到了三个技巧。首先就是把大的事件放到个人的故事里来说,以小见大,例如填志愿的故事,找工作的故事,写校庆的志愿者时,抓住了没吃的早点这个细节,在描述时代的进步时,也是用校长自己年轻时的所见所想。这样的写法让人觉得真实、贴近每一个人,比空泛的喊口号念中央精神,要聪明得多。第二个就是用主题词梦想贯穿整个讲话,提升了整体感和文学性。其实在这个方面登峰造极的是华科的根叔,今年的毕业讲话里他用“告别”这一个词,代表了各种各样的含义,有祝贺、有劝诫、有回顾、有期望、有嘱托、有祝福,堪称经典。第三个就是再典型不过的奥巴马式的技巧了,奥巴马第一任期竞选获胜时,用一个黑人老太太的一生回顾了美国几代人的社会变迁和成就,顺势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将会创造一个怎样的未来的美好畅想。王校长用20年为期限,回首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也做了类似的畅想,这样的写法,很接地气,代入感很强。
总之,对于这篇演讲我个人的评价是,给好评,没白早起!
2013年6月24日8:00,西区大操场
亲爱的2013届毕业生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首先,为同学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梦想之旅送上最美好的祝愿!在南望山下求学的这几年,我们一起见证过很多梦想花开的时刻。去年5月19日,我校登山健儿成功登顶珠峰,实现了地大独立组队登顶世界最高峰的梦想,把地大人的梦想绽放在了世界之巅。今年4月,我校筹建了12年的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终于获准立项建设,实现了学校国家级工科平台的历史性突破,把地大人的梦想绽放在了科技前沿。就在3天前,武汉市与我校签署了共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协议书,实现了学校在更高起点上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愿望,把地大人的梦想绽放在了社会服务一线。在学校追寻、实现 “地大梦”的征途上,我们也听到了你们梦想花开的声音,也见证了你们梦想成真的欣喜。
几年前,你们和现在的高中生、大学毕业生一样,经历过等待的煎熬、收获的喜悦、选择的烦恼,带着最初的梦想走进了地大。有一位从小就酷爱地质的同学,不顾亲人的误解与质疑,两次高考后的第一志愿坚持填报了地大;有一位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用母亲卖鸡蛋换来的路费,买了人生的第一张火车票来武汉。三年前或者四年前,正是你们成长的梦想,帮助我们、帮助地大实现了“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梦想,留给我们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回忆:
我记得,去年秋天,还是在这个地方,为了筹备好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你们冒着炎热、带着对学校的祝愿,在志愿者岗位上一次次彩排,为来校各界嘉宾和海内外校友奉献了一场场精彩演出,留给了我们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动人场面。我记得那天突然出现的灿烂阳光,也记得同学们脸上流淌的汗水,记得同学们为了保持会场秩序带在手边但是一直不好意思拿出来吃的早餐,记得同学们离开会场时相互礼让的秩序。那一刻,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地大梦不仅仅是我们的梦,也是你们的梦,有了你们的付出和努力,地大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有了我们共同的奋斗,有了你们的参与和期盼,地大梦和地大的今天、明天才更加精彩!
今天,为了梦想,你们将走出地大。这一个月来,我们天天都看到有同学在“四重门”、化石林前拍照留念,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多留下一些青春记忆。我们能感受到你们对母校的热爱和眷恋,也对你们笑脸背后的辛酸、憧憬、难舍、别离感同身受。但我更能体会你们为了追逐梦想,对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期待;挤着公交,奔赴各个考场的劳累;能体会你们早出晚归赶招聘会、参加各种面试的忐忑。前几天,一个有望在知名企业拿高薪的毕业生,最后把自己的工作地点选定了雅安。他在QQ上给老师说,他老家距离汶川不远,他原以为自己永远也走不出“512”汶川地震的噩梦,不会再回到家乡。可是,当雅安地震发生,他觉得自己应该回去,因为他的选择,不仅是一个工作,而是一个舞台,一个实现自己的梦、中国梦的大舞台。对这位同学的明智选择,我们深表赞同。今天,我们并不知道你们今后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知道,你们去往的地方,就是你实现自己的梦、地大梦、中国梦的地方,你们的岗位、你们的世界,一定会因你们的出现而有所不同!
今天,你们即将背上行囊,走进社会,融入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未来,我们不仅会记得总书记对陈晨同学的夸奖和勉励,不仅会记得孙亚东同学在Science发表文章的光荣,也会记得你们在校领导接待日上对学校的期望和建议,会记得你们在邮件里写给我们的牢骚和憧憬,会记得你们丢了单车的埋怨,会记得你们大清早去自习室占座位的无助和愤懑。就像令人汗颜的4年都没有建好的图书馆一样,我们也共同经历了一些噩梦。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是我们共同的成长动力,也将是同学们的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在这里,作为老师、学长和校友,我也还是要给大家一些叮嘱和希望。希望你们时刻牢记地大人的本色,放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1952年,我校在北京建校的时候,新中国第一任地质部长李四光把这比喻为“惊天动地”的大事。60年来,温家宝、欧阳自远、马永生等一届届杰出校友,已经在不同的岗位上诠释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用业绩拓宽了地大人的梦想空间。在学校,我们也一起见证了“大地之光”从弘毅堂一路走上首都北京的舞台,见证了学校在新时期取得的“大营铀矿”等一个个找矿突破。未来,在你们去往的地方,你们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而不是再从学校拿到学分,你们需要在祖国和人民那里而不是再从学校通过考试,希望你们继承地大人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务实的作风、求真的品质,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新一代地大人不平凡的人生业绩。希望你们勇敢的面对现实,学会坚持自己的梦想。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你可能会发现,上司或同事学历没你高、能力没你强,却拿着比你高得多的薪水。当然那是你自己认为的(这句话是校长自己临时加的)。你也可能会发现,真正做成一件事情,远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遭遇失败、挫折的时候你们要记住:如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是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我们的坚持还不够,微笑逆袭在于心,重于行。接下来的几个月,你们也将面临角色的转变、社会的浸染,这将不断考验你们的智慧、胆识与胸襟。当你们准备干一番大事
业的时候,可能也要从学会打酱油开始。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伟大是熬出来的。我们没有办法预判明天会发生的所有事情,但我们可以提前为这些事情做好一些准备。走出校园以后的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长跑,跑到中途,激情逐渐消退,困难、挫折会接踵而来,当理想被一些不尽合理的社会现象、思潮反复冲击,我们必须不断组装起更加强大的自己,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多想一想究竟是世界变了,还是我们的世界观变了,我们就可以从青春校园的记忆中不断吸收起新的力量,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奋力前行。
希望你们将梦想根植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中国梦因你而不同。20多年前,我在这里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中文激光照排系统刚刚出现,王选和他的团队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学,让中国的印刷排版告别了几千年的“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那时候,我们还无法想象互联网会把整个世界连在一起,无法想象中国人会坐着自己的飞船登上太空。但是,这一切在20年间被创造出来,真实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此时此刻,你们是否想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你们要建设的是什么样的国家、你们要创造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你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卞之琳先生的一首诗说得好:“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是的,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我们的梦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同学们,我坚信,在你们去往的地方,你们怎么做,未来就会怎样,你们付出什么,祖国就会拥有什么,你们向往光明,世界就会有更多光明。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将来还会走向哪里,有你的地方就有母校关注的眼光,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依靠,母校永远是你们温馨的家园!此时此刻,看着同学们洋溢着青春朝气的脸庞,我更加坚信,你们将来的拼搏和奋斗,一定会让地大梦盛开得更加自信与美丽,一定会让中国梦绽放地更加灿烂而辉煌。地大梦,中国梦,一定会因你而不同!
谢谢大家!
第二篇:王焰新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王焰新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人: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4-6-25 10:29:29 点击 1659 次
改变与坚守
——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王焰新
2014年6月25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首先,我提议,让我们共同用掌声为自己的大学喝彩!向帮助我们成长的老师、同学、家人表示感谢!
在场的大多数同学,都于2010年到地大来求学,我也在你们入校后4个月上任。这几年,你们在学习,我也在学习,你们在为自己怀揣的人生梦想而拼搏,我也在为自己珍惜的工作机会而奋斗。可就在不经意间,我开始在校园里看见你们潸然泪下,话离别、诉不舍。此时此刻,我们不禁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就在前几天,我还专门翻开了曾经的工作笔记,满满的都是回忆,也许有一天,你们再打开今天的相册,就会发现,其实时间,无不在改变与坚守中“逝者如斯夫”。
为了大家的成长,学校一直在改变。四年前,你们当中一位同学的家长,扛着大包大包的行李,来送孩子入学报到,他那挂满汗珠、写满人生沧桑却依然淳朴、灿烂的笑脸,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我知道:他是把他和全家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了孩子,也把孩子的成长托付给了学校。此后我总在想:我们该怎样办学,才能不辜负他们对学校的这份信赖与希望?我和老师们也不断提醒自己: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为国育才。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享用学校优质资源,我们启动了高徒计划和科教协同育人计划、设立了实验室开放基金;为了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坚持教授上讲台,积极推进MOOC课程建设;为了改善大家的学习与生活条件,我们加大基础建设力度,为所有宿舍和教室安装了空调„„当然,我们尽管在改变,但速度和水准离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和海内外校友们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不断努力但图书馆建设周期仍然异乎寻常的漫长;我们年年修缮但依然让一些同学住在了漏雨的宿舍;我们半数以上的学科还处于低位徘徊,我们的文科基地依然没有实现国家级平台的突破;我们的出国留学人数同国内一流高校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依然可以听到同学们关于课堂教学、食堂饭菜、隧道拥挤的吐槽„„
为了大家的成长,学校一直在坚守。这些年,我们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涌现出了一批批乐于实践、敢于质疑、勇于求真的专家学者,培养了一批批“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地大人;这些年,我们坚守地大人“勇攀高峰、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克服了一个个发展中的困境,也一次次登上几大洲之巅;这些年,我们一直恪守“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不断深化在地质、资源、环境、信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用科学认识指导并修复实践。当然,也因为思维的局限、不良习气或惯性的损伤,我们有时错把保守当成了坚守,痛失了一些改革发展的机遇。至今,我们的机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的视野仍然需要不断拓展„„
这些年,你们也在不断改变,在改变中成长,也在改变中迷失。还记得你们刚入学时的自己吗?那时的你们,可能会因为没有当选学生干部而懊恼,也可能“后悔”当初的专业选择,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可如今,再看一看你们自己,或被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或走进了知名企业,或毅然选择了服务西部„„这些年,你们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走向了理智与成熟。是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在地大的华丽转身。可你们当中,也有少数,在大学走了弯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里放纵了自己,面对各种诱惑,变得浮躁、功利,在最该创新的年纪选择了保守,在最该奋斗的岁月选择了安逸。但这都不要紧,只要你们愿意改变,一切都为时不晚。这些年,你们也一直在坚守,在坚守中奋斗,也在坚守中彷徨。还记得你们入学时的梦想吗?你们当中的张熙同学,在大学四年通过勤奋创业赚取了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毕业了,依然选择了在创业梦想的道路上坚守前行!当你们为患病同学爱心募捐,当你们为学弟学妹解疑答惑,当你们在献血车前排起长队,当你们挂出了 “萌意十足”、“富有正能量”的寻人还伞启事,我看到了你们坚守与人为善、恪守道德的优秀品质!
同学们,“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让稚嫩的青年人无所适从。是的,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飞速变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络、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等正在逐渐改变甚至颠覆我们的未来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的教育,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变革,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然而,正是在这个时代,恶性攀比与无序竞争不断激发诱惑,让一些人陷入欲望的深渊而难以自拔,在贪污腐败、环境污染、道德缺失、信仰危机、学术不端、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等等问题蔓延的这个时代,如何不断用正能量增强人们对社会制度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坚守。
同学们,有时候,改变也是一种坚守;有时候,坚守却会带来改变。历史演进的本质,就是在永恒的选择中扬弃,以达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革新之目的。
我爱读史书。翻开每一部历史人物传记,我们读到的其实都是改变与坚守的人生故事,其中都隐藏着一条“铁律”:无论改变,还是坚守,都取决于自己。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从你们离开地大校园的那一刻起,你们将要改变什么,又要坚守什么?作为你们的长辈和朋友,我想在离别之前,对你们再叮嘱几句:
一、希望同学们坚守梦想,勇于改变和突破自我。毕业后,你们所面临的环境,你们的身份与角色,都将发生改变,你们要尽快去适应和转变,但你们也要记住,千万不要在改变中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因为,拥有并努力捍卫梦想,是人生无比幸福的事。我已经记不清学校在争取新校区用地的过程中,论证了多少回、吃了多少苦,每当我们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们都告诉自己:换一条思路,再尝试一下,也许就会成功!我当时还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激励自己:“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梦想之所以难以坚持,就是因为在滚烫、耀眼、光鲜的梦想背后,往往是冰冷、暗淡、粗糙的现实,只有那些能够忍受孤寂,在一次次迷茫中坚守,在一次次失败中改变和突破自我的人,才能最终捍卫梦想!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选择,需要割舍,需要定力。
二、希望同学们坚守良知,从细微处改变我们的社会。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是法律的底线,然而,这条底线正在被金钱和欲望不断冲击,少数人的贪心、妄念助长了人性中的丑陋,导致了人们对“摔倒老人扶还是不扶”的争论,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医患关系的信任危机„„作为即将走进社会的你们,要坚守道德与良知,做高尚品德的维护者和美好公德的践行者,养成良好习惯,于一言一行中、一点一滴处塑造自己的品格修养,在工作、学习中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在为人处事中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并努力影响身边的人。你们要相信,每一个个体的力量诚然渺小,但却弥足珍贵,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从现在起,勇敢地站出来,一点一滴地去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三、希望同学们坚守地大人本色,将地大人的足迹、精神和品格镌刻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地大人有个特点,总是说的少,做的多;地大人有种品格,总是不怕苦,敢担当;地大人有种精神,总是敢质疑、善求真。而这些,正是当今中国社会最最需要的。前不久,总书记对你们的同龄人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你们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是啊,你们赶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时代!只要你们坚守地大人本色,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就一定能在这个变革的社会中成为国家栋梁!
亲爱的同学们,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里总有需要你们去改变的地方,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里也总有需要你们去坚守的地方。请牢记我离别前最后的一句叮咛:无论将来你们走到哪里,也无论你们怎么改变,母校都会坚守着对你们的爱,我们永远在这里,守望着你们的远足、期盼着你们的归来!谢谢大家!
王焰新校长在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13-6-24 18:18:23 点击 4924 次
让中国梦因你而不同
——在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王焰新
2013年6月24日8:00,西区大操场
亲爱的2013届毕业生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首先,为同学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梦想之旅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在南望山下求学的这几年,我们一起见证过很多梦想花开的时刻。去年5月19日,我校登山健儿成功登顶珠峰,实现了地大独立组队登顶世界最高峰的梦想,把地大人的梦想绽放在了世界之巅。今年4月,我校筹建了12年的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终于获准立项建设,实现了学校国家级工科平台的历史性突破,把地大人的梦想绽放在了科技前沿。就在3天前,武汉市与我校签署了共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协议书,实现了学校在更高起点上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愿望,把地大人的梦想绽放在了社会服务一线。在学校追寻、实现 “地大梦”的征途上,我们也听到了你们梦想花开的声音,也见证了你们梦想成真的欣喜。
几年前,你们和现在的高中生、大学毕业生一样,经历过等待的煎熬、收获的喜悦、选择的烦恼,带着最初的梦想走进了地大。有一位从小就酷爱地质的同学,不顾亲人的误解与质疑,两次高考后的第一志愿坚持填报了地大;有一位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用母亲卖鸡蛋换来的路费,买了人生的第一张火车票来武汉。三年前或者四年前,正是你们成长的梦想,帮助我们、帮助地大实现了“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梦想,留给我们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回忆:
我记得,去年秋天,还是在这个地方,为了筹备好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你们冒着炎热、带着对学校的祝愿,在志愿者岗位上一次次彩排,为来校各界嘉宾和海内外校友奉献了一场场精彩演出,留给了我们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动人场面。我记得那天突然出现的灿烂阳光,也记得同学们脸上流淌的汗水,记得同学们为了保持会场秩序带在手边但是一直不好意思拿出来吃的早餐,记得同学们离开会场时相互礼让的秩序。那一刻,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地大梦不仅仅是我们的梦,也是你们的梦,有了你们的付出和努力,地大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有了我们共同的奋斗,有了你们的参与和期盼,地大梦和地大的今天、明天才更加精彩!
今天,为了梦想,你们将走出地大。
这一个月来,我们天天都看到有同学在“四重门”、化石林前拍照留念,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多留下一些青春记忆。我们能感受到你们对母校的热爱和眷恋,也对你们笑脸背后的辛酸、憧憬、难舍、别离感同身受。但我更能体会你们为了追逐梦想,对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期待;挤着公交,奔赴各个考场的劳累;能体会你们早出晚归赶招聘会、参加各种面试的忐忑。前几天,一个有望在知名企业拿高薪的毕业生,最后把自己的工作地点选定了雅安。他在QQ上给老师说,他老家距离汶川不远,他原以为自己永远也走不出“5·12”汶川地震的噩梦,不会再回到家乡。可是,当雅安地震发生,他觉得自己应该回去,因为他的选择,不仅是一个工作,而是一个舞台,一个实现自己的梦、中国梦的大舞台。对这位同学的明智选择,我们深表赞同。今天,我们并不知道你们今后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知道,你们去往的地方,就是你实现自己的梦、地大梦、中国梦的地方,你们的岗位、你们的世界,一定会因你们的出现而有所不同!今天,你们即将背上行囊,走进社会,融入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未来,我们不仅会记得总书记对陈晨同学的夸奖和勉励,不仅会记得孙亚东同学在Science发表文章的光荣,也会记得你们在校领导接待日上对学校的期望和建议,会记得你们在邮件里写给我们的牢骚和憧憬,会记得你们丢了单车的埋怨,会记得你们大清早去自习室占座位的无助和愤懑。就像令人汗颜的4年都没有建好的图书馆一样,我们也共同经历了一些噩梦。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是我们共同的成长动力,也将是同学们的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在这里,作为老师、学长和校友,我也还是要给大家一些叮嘱和希望。
希望你们时刻牢记地大人的本色,放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1952年,我校在北京建校的时候,新中国第一任地质部长李四光把这比喻为“惊天动地”的大事。60年来,温家宝、欧阳自远、马永生等一届届杰出校友,已经在不同的岗位上诠释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用业绩拓宽了地大人的梦想空间。在学校,我们也一起见证了“大地之光”从弘毅堂一路走上首都北京的舞台,见证了学校在新时期取得的“大营铀矿”等一个个找矿突破。未来,在你们去往的地方,你们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而不是再从学校拿到学分,你们需要在祖国和人民那里而不是再从学校通过考试,希望你们继承地大人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务实的作风、求真的品质,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新一代地大人不平凡的人生业绩。
希望你们勇敢的面对现实,学会坚持自己的梦想。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你可能会发现,上司或同事学历没你高、能力没你强,却拿着比你高得多的薪水。你也可能会发现,真正做成一件事情,远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遭遇失败、挫折的时候你们要记住:如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是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我们的坚持还不够,微笑逆袭在于心,重于行。接下来的几个月,你们也将面临角色的转变、社会的浸染,这将不断考验你们的智慧、胆识与胸襟。当你们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可能也要从学会打酱油开始。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伟大是熬出来的。我们没有办法预判明天会发生的所有事情,但我们可以提前为这些事情做好一些准备。走出校园以后的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长跑,跑到中途,激情逐渐消退,困难、挫折会接踵而来,当理想被一些不尽合理的社会现象、思潮反复冲击,我们必须不断组装起更加强大的自己,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多想一想究竟是世界变了,还是我们的世界观变了,我们就可以从青春校园的记忆中不断吸收起新的力量,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奋力前行。
希望你们将梦想根植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中国梦因你而不同。20多年前,我在这里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中文激光照排系统刚刚出现,王选和他的团队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学,让中国的印刷排版告别了几千年的“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那时候,我们还无法想象互联网会把整个世界连在一起,无法想象中国人会坐着自己的飞船登上太空。但是,这一切在20年间被创造出来,真实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此时此刻,你们是否想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你们要建设的是什么样的国家、你们要创造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你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卞之琳先生的一首诗说得好:“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是的,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我们的梦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同学们,我坚信,在你们去往的地方,你们怎么做,未来就会怎样,你们付出什么,祖国就会拥有什么,你们向往光明,世界就会有更多光明。
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将来还会走向哪里,有你的地方就有母校关注的眼光,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依靠,母校永远是你们温馨的家园!此时此刻,看着同学们洋溢着青春朝气的脸庞,我更加坚信,你们将来的拼搏和奋斗,一定会让地大梦盛开得更加自信与美丽,一定会让中国梦绽放地更加灿烂而辉煌。地大梦,中国梦,一定会因你而不同!
谢谢大家!
持家国情怀,担时代重任
----在2012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王焰新
2012年6月25日
亲爱的2012届毕业生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首先,向顺利完成学业的2012届毕业生同学,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这是一个收获的时节、憧憬的时节,也是互道珍重、依依惜别的时节。无论你是否已经术业有专攻,是否已经为参加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否已经规划好未来几年的成长蓝图,也无论你对大学生活是否满意,是否曾经幸运地与总理握过手,现在,你已经再一次站在大学的门槛上。从此,你就要扬帆远航,去肩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去经历生活的沟坎与起伏,去实现人生的信念与理想。
你们可能记得,5月19日晚上,温家宝校友曾经在教一楼211教室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勉励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今天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练就本领,将来为人民更好地工作”。但你们可能不知道,3年前,在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2009年,他还曾经勉励大学生记住6个字:此时、此地、此身。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即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此地,就是从你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别人。
你们可能知道,温家宝校友毕业后,去的单位是甘肃地质队的一个分队,最初从事的工作是野外地质调查。但是你们可能不知道,他在本科毕业时,曾经写过两份血书,志愿到西藏从事地质工作。研究生毕业以后,他又主动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选择了奔赴西北。因为这些选择,他曾经用《论语》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来勉励大学生:“同学们作为天下的人,应该想着天下的事,要为天下人着想,以天下为己任,勇敢地承担起来。”“‘天下有道’,就是说生产发展、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改善,需要我们来努力。条件不足畏,命运不足信,得失不足计。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
你们可能知道,很多地大人已经在祖国建设事业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有的勇立潮头引领了时代发展,有的找到大矿兴起了一座座新城市,也有的潜心治学发展了一个个新兴学科,有的甘为人梯培育了一代代英才。但是你们可能不知道,心中持有家国情怀,敢于担当时代重任,“甘愿自己吃点苦、也要为祖国和人民谋幸福”,这正是地大人之光荣传统,这正是地大文化之精髓所在。
在这里,我还想和大家回顾一位老地大人的故事。他,就是我校前身??原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著名的矿床学家袁见齐院士。新中国成立初期,钾盐十分短缺,但农业生产、工业建设都需要大量钾盐。当时,袁先生已经是功成名就的著名地质学家,却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为国家寻找钾盐的重要使命,全身心参与制定国家寻找钾盐资源的工作部署,不顾严重的高原反应,三度进入柴达木盆地实地踏勘,建立了“陆相成钾理论”和“高山深盆成盐模式”,主编了我国第一幅全国盐类矿床预测图,提出了找油气工作中兼探盐类矿床的方法,为国家钾盐资源找矿突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在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几年里,从你们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地大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更看到了新一代地大人的风骨和气概:
我们知道,每年元旦零点升国旗仪式时,你们都对未来生活许下愿景,这些愿景中,都有祝愿父母和朋友身体健康、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的家国情怀。
我们知道,很多同学都曾经在北区图书馆的自习室前排过长队,围绕新图书馆什么时候建好发过很多牢骚,有的同学还曾经在校领导接待日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反映过一些同样的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到现在都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但在各种场合介绍起母校时,你们却仍然对母校的未来发展满怀期盼和信心。就在今年的毕业生同学中,还有刚刚代表学校成功登顶珠峰的德庆欧珠同学和次仁旦达同学。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克服了缺氧、干燥、暴晒、寒冷、孤独、失眠等一系列困难,攀上了世界最高峰,和其他登山队员一起,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勇攀高峰的浩气、敢为人先的勇气、攻坚克难的朝气和勇于担当、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了“只要不畏艰苦和挫折,就一定能够达到光辉的顶点”。他们的英雄壮举还给我们诸多启迪。登山是一项无法人为设置竞赛规则、没有必要人为设立金牌、功利化较少而理想化较多的最“纯净”的体育项目之一。如果非要说这项运动有什么目的,那就是通过登峰,实践科学登山之道,体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自然之美,感悟人类和自然之间是和谐与共生之关系;那就是通过登峰,磨砺攀登者在终极探求中能否坚守理想,检验攀登者在面临极度困苦和危难时能否无私互助。这种伟大的登山精神,与我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是多么的血脉相通、相得益彰。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师生就有望人人成为英勇、无畏的攀登者,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就是那一定能够达到的光辉顶点!
今天,回顾起过去跟你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新一代地大人的成长和进步,看到你们传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的信念,看到你们“勇攀高峰、敢于担当”的决心。你们是90后的新一代,是淘宝、火星文的一代,你们更是大有作为的一代,是可堪大用的一代!
今天,你们酬躇满志,意气风发,将扬帆远航,无论一路上是平淡,还是显贵;是坎坷,还是顺利,母校将永远牵挂着你们,母校将时刻祝福着你们!母校是你们人生永远的港湾!
今天,在学校60周年校庆前夕,我们特意邀请了几位离开母校20年、30年的校友参加毕业典礼,他们也是学校的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当年,他们也都是带着青涩从这里出发,从菜鸟起步,在磨砺中成长,后来因为勇挑重担脱颖而出。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政,无论是从事科研攻关,还是在一线负责日常生产,他们不跟别人“拼爹”、“斗富”,而是比谁的业务能力更棒、大局观念更强、谁能挽救团队于困境、谁更能领导和促进团队的进步,他们向其他人学习的,不是投机、造假,不是偷懒、耍滑,而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无怨无悔地服务祖国和人民,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尽兴国富民之责,成就人生、完善自我。
希望同学们向优秀校友学习,走好人生关键的起步,不要计较工作负重与待遇,学会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把自己负责的每件小事做到最好,勇敢地把自己能挑的担子挑起来,怀一颗感恩的心,开始人生新的旅程。
希望同学们向优秀校友学习,在日常工作和待人接物中,学会少一些短视、卑琐与私利,多一些胆略、豁达和大气;学会推功揽过,避免好大喜功甚至贪天功为己有;永远不要忘却甚至丢失自己的理想和热情,只要心里有梦,困难、挫折、委屈再多,你都不用担心“伤不起”。
最后,用一句大家应该铭刻在心的话,与同学们共勉:“我要用自己的工作成绩来报答母校,绝不辜负母校对我的期望,让母校永远记得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谢谢大家!
2011届地大校长讲话
校长王焰新在2011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人: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1-6-25 19:25:04 点击 3884 次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春意尚浓的初夏,我们离别,我们收获。在校园里,看到处处飘舞的学位袍,听到同学们留影时的欢声笑语,感受着同学们散发的青春活力,我和你们的老师、家长一样,兴奋、激动、满心欢喜。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你们即将投身民族复兴的伟业,大展宏图。几年前,同学们来到东湖之滨、南望山下,在这里刻苦学习、展露才华、追求梦想,在这里留给了学校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片段。
我们知道,读书期间,你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北一楼、教三楼、图书馆、机房、实验室、弘毅堂之间奔波,以至于很少有时间去爬爬郁郁葱葱的南望山,去看看美丽迷人的东湖。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提升了你们的能力和修养,丰富了你们的思想,也增强了你们战胜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知道,每年元旦零点升国旗仪式时,你们都对未来生活许下愿景,期盼来年考试取得好成绩,一同抒发祝愿父母和朋友身体健康、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的家国情怀。
我们还知道,相较于“侏罗纪公园”,你们更愿意在南望山贴吧、人人网交流自己的想法,有些同学还曾经在校领导接待日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反映过一些同样的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到现在都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但在你们的微博和帖子中,你们仍然对母校的未来发展满怀期盼和信心。
串起这一个个记忆片段,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新一代地大人的成长和进步,看到你们传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的信念和决心。你们是奋发进取、大有作为的一代!我们为拥有你们这样优秀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回忆过去的生活,迎接挑战、化解矛盾、战胜困难的过程,总能给我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走出校园,你可能会感到新朋友与老同学有不少差异,工作环境不如想象中那样美好,甚至在日常生活之中,也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难题。理想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事业发展愿景与机遇不均之间的矛盾,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持久挑战你的价值观、你的毅力和你的勇气。面对这种种挑战,需要同学们继续保持地大人求真、务实的真金本色,在社会砺炼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面对未来挑战,希望你们保持地大人的求真品质,成为志向远大、目光高远的有为青年。今天,站在这里,你们是否还记得当年入学时的理想和志向?如果大学生活能够重新来过,你们会怎样度过?反思一下过去的生活,你们会不会发现,如果不专注于目标,就有可能在琐事中忘记出发时的方向?走出校园,你们将面对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发展,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要有乐观的心态、自律的智慧、宽阔的胸襟,更要有远大的理想。做一个志向远大、目光高远的年轻人很难、很难,难在当大家都沉溺甚至淹没于日复一日的平凡甚至平庸时,你能不能拨云见日,持续不断地思考工作团队的未来,不断为社会贡献新的思想和智慧;难在当大多数人都陶醉于现有成绩的时候,你能不能见微知著,坚持不懈地为工作团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未雨绸缪。未来的社会将使你们面临更加纷繁复杂的价值判断和抉择,但我们相信,只要能坚守信念,你们就一定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面对未来挑战,希望你们保持地大人的务实精神,靠真才实学、优良品质赢得世人尊重,靠攻坚克难、创先争优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德才兼备的地大人。在这里,我还想和大家一起回顾两位地大人的故事。
其中的一位,1978年从研究0.5克月球岩石起步,克服了缺少研究样品、缺少实验设备等等各种困难,30多年来执着专注于天体化学领域,经过不懈的奋斗,成为了我国“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开创了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的新纪元。你们可能已经猜到了,他就是我校1952级校友、现在被誉为我国“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院士。
同学们大多是“80后”,我再稍微详细地讲一个“80后”地大人的故事。他就是马永生,我校迁汉办学后培养出的第一位院士。他1984年毕业于我校地质学专业,所以我说他是“80后”地大人。马永生毕业20余年来,一直奋战在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的第一线。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他从来不迷信权威和已有结论或“理论”,率领其团队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终于发现了普光气田,为川气东送工程和油气勘探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要知道,“普光”一直被国内外专家列为海相油气勘探的“禁区”。在停滞了10年之久的“禁区”重新打井,谈何容易。面对其他人的嘲笑、质疑、冷眼,马永生和他的团队从不轻言放弃。他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迷信前人,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坚持做下去,就肯定会有所收获。”朴素的话语,折射出地大人特有的辩证思维、去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和顶天立地、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念。
今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些校友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当年,他们没有今天这样好的工作条件,没有今天这样宽松的工作环境,但他们依靠在地大掌握的扎实基础知识,依靠地大人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30年之后,你们会是什么样子,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现在,你们和他们当年一样,出发了,从地大出发了!
今天,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来没有如此紧迫;国家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从来没有如此旺盛;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从来没有如此巨大;全球变化和环境污染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在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面前,人民群众对新一代地大人的要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具体。面对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传承、创新地大人的精神,从基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成长、在磨炼中进步,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尽情展露个人才华。
同学们:
再过一年,中国地质大学就将迎来建校60周年。反思历史,面向未来,学校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实现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基本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宏大目标。我们深知,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充满艰辛。为实现地大人的这一共同理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靠特色和质量办高水平大学,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和国际化战略,必须坚定不移地改善办学条件、改进学校管理。为实现地大人的这一共同理想,我们必须坚守办学理念、提升大学精神,必须形成有利于鼓励冒尖、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营造有利于知识创造和知识交换的开放而包容的学术环境。为实现地大人的这一共同理想,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在校师生员工,持之以恒地团结、奋斗,必须紧紧依靠社会各界、特别是校友们,持之以恒地关心、支持。希望各位同学从接过毕业证书、成为校友这一刻起,能够永远心系母校,给力母校的振兴与腾飞!
同学们:
你们马上就要离开母校了。你们知道,我和老师们心中是多么的依依不舍。我也深深地知道,同学们同样难舍老师,难舍母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同学们即将融入社会,要记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更要记住:不管你们走多远,你们的母校都在看着你们、在祝福你们。母校愿意分担你们的困惑与忧愁,愿意为你们搭建团结互助、互利共嬴的校友平台。母校更渴望分享你们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爱情甜蜜的喜悦。地大永远是你们的家!
最后,我用一句赠言结束今天的讲演:勇敢迎接未来挑战,做德才兼备的地大人!
谢谢大家!
第三篇: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毕业典礼讲话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毕业典礼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六月未央,便到离别时。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2017年毕业典礼,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诉说离别的衷肠。首先,祝贺你们,你们毕业了!
前不久,你们在毕业晚会上说,“经过13、14,便是一生一起”。今天我们再次聚在一起,让我百感交集,我想起了你们入校时的青涩和纯真,想起了这几年学校的点点滴滴。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一年的开学典礼,我也站在这里,告诉你们,要学会认识自己、自强自立,要学会苦心研修、好学善问,要学会坚守理想、知行合一。这一幕,恍如昨日!无论你们有没有做到,也无论你们此刻是喜悦或是遗憾,岁月都已成为过往,入学、军训、早操、上课、实习,还有停水、停电、断网……那些在校园里最熟悉不过的字眼,也都将离你们远去,甚至可能连外卖都会变了味道。
然而,往事并不如烟。几年里,我看到了你们的成长,你们穿梭于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专心致志学习、废寝忘食钻研,涌现出了本科毕业直博剑桥的王瑞雪同学,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的廖鹏同学;几年里,你们在全国“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活动赛场上,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打造出了创新创业的“地大样本”;几年里,你们活跃于文体赛场,敢为人先,超越自我,作为全球首支独立组队的大学登山队,完成了征服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极点的壮举,频频在全国和世界级体育赛事上斩获佳绩,《大地之光》和学生原创文艺作品连续多年登上央视舞台,让地大声音远播海内外,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是你们所有人,用理想斗志践行了青春誓言,用行为担当续写了地大精神。我提议,让我们用掌声为自己的大学告别!向精心培育你们成长成才的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你们的亲人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看到你们的成长,我们无比的欣慰,是你们不断超越自我,给了我们争创世界一流的新动力,让我们在“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扬帆远航。作为校长,我时常告诫自己:一所优秀的大学,一定是一所目标清晰、独具特色的学府,一定是一个大师云集、办学资源齐备的地方,一定是一个人人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殿堂。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不断拓宽自己的格局和视野,着力推进以“学术卓越计划”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竭力争取各类办学资源,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为了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难题,我们常常日不能息、夜不能寐,但我们,无怨无悔!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新校区建设和主校区环境日新月异,我们梦寐以求的“中国最美大学校园”靓影初现,高水平人才不断聚集,办学声誉越来越好、国内外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学校跻身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500强,5个学科领域在ESI 的排名尤其是地球科学在全球ESI 前千分之一的排名中持续前移。5位学者连续多年入选汤森路透“高被引学者”,入选人数稳居全国高校前三。成功研制全球首台常温常压储氢·氢能汽车工程样车“泰歌号”,拉响了我国氢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汽笛”……
在追求卓越的远航中,学校也时常驻足守望,静思教育本真。近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在思索,大学的根本使命到底是什么?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远航的风浪中静默沉思,以回归初心、整装再发?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方案和学科专业布局,推行教师评教,实现全体教授上讲台,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努力为同学们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我们所做的这些,或许在同学们看来,还有许多不足,甚至还没来得及有“获得感”,但我相信,只要不停地努力,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好!
同学们,这两天,我看到你们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合影留恋,和每一位朋友送行话别,我知道,这里的一花一木,一路一景,都记载了你们的青春和回忆,离别前,你们一定还想在学校的路上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这里即使曾经千般不好,离别时也总是万般不舍。你们也知道,无论多么不舍,时机到了,也要扬帆远航。我们每个人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在不停地远航。从脱离母体开始,我们几乎就开始了远航的行为过程。然而,远航的路上,往往充满着无数的诱惑和陷阱,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和取舍,需要我们在大胆假设、严密求证中反复推敲,勇敢做出选择。只有时常驻足守望,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偏离梦想和初心。人生路上,远航与驻望相伴相生,他们源于我们的梦想、统一于我们的初心。
同学们,最是离别难言休,从今天起,你们将从这里重新远航,作为你们的师长和朋友,只能将这份不舍融入惜别前的希望与祝福。
希望你们在远航的路上驻望梦想。孟子曰:“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今天的你们,可能选择继续深造,致力于学术科研;可能选择服务西部,奉献基层;也可能投身创业,成为时代创客……你们的每一种选择,都源于你们的梦想,我都为你们点赞,但我想提醒的是,每一种选择,都必然伴随各自的曲折、苦难、辛酸甚至血泪,当你们想要放弃的时候,希望你们能静一静,驻望来时路,回到梦想的最深处,回到生命中最柔软的地方,考问自己的内心。梅花因为寒冻而芬芳,梦想因为坚持而美丽。不要因为遇到一时的困难,就轻言放弃甚至自暴自弃;也不要因为一路的平坦,就得意忘形甚至迷失自己。我始终认为,拥有并努力捍卫梦想,在远航的途中淡定从容、保持定力,是人生最要紧、最幸福的事!希望你们在远航的路上驻望理性。这是一个快速发展与变革的时代,人容易变得浮躁、不安,“拼搏不如拼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错误观念正在侵蚀着思想仍很脆弱、信念尚不坚定的年轻人。希望你们记住,无论社会如何变革,靠他人都不如靠自己,靠关系都不如靠能力,要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奋斗的力量,要相信公平、正义和团结的力量。希望你们今后无论有多忙,有多累,都不要忘了学习,不要忘了读书,在日积月累的勤奋坚持中积攒智慧;希望你们在人情冷暖中学会认清自我,不卑微、不狂傲,学会在浮躁的环境中,修练出最好的自己;希望你们学会淡定、辩证地看世界、明是非,三思而后行,不做心胸狭隘、孤家寡人的单干户,不做头脑发热、口无遮拦的草莽夫,更不做唯利是图、人云亦云的墙头草,你们要记住,做学问要钻研,做工作同样需要钻研,探其究竟、问其根本,才能获真知、做益事。
希望你们在远航的路上驻望本真。同学们,毕业后,你们不少同学将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成为其中平凡的一员,也许你们会遭遇一些不愿遭遇的欺骗,看到一些不愿看到的苟且,但我想告诉你们,天地自在有人心,良知、正直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希望你们永远都不要抛却良知、正直,时刻上紧思想的弦、擦亮心灵的窗,在工作、学习中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在为人处事中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在远航中走正路、行大道。希望你们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在人生的远航中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让美丽的中国梦因你而更加绚烂多彩!亲爱的同学们,几年前,你们从全国各地怀揣梦想远航而来,书生意气,勤奋求学;今日,你们从这里驰骋梦想、扬帆远航。变化的只是时节和场景,不变的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多年以后,愿远航归来的你们,仍如少年般理想远大、朝气蓬勃。请你们记住:母校永远关爱着你们,母校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
祝同学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第四篇: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改变与坚守
——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王焰新
2014年6月25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首先,我提议,让我们共同用掌声为自己的大学喝彩!向帮助我们成长的老师、同学、家人表示感谢!
在场的大多数同学,都于2010年到地大来求学,我也在你们入校后4个月上任。这几年,你们在学习,我也在学习,你们在为自己怀揣的人生梦想而拼搏,我也在为自己珍惜的工作机会而奋斗。可就在不经意间,我开始在校园里看见你们潸然泪下,话离别、诉不舍。此时此刻,我们不禁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就在前几天,我还专门翻开了曾经的工作笔记,满满的都是回忆,也许有一天,你们再打开今天的相册,就会发现,其实时间,无不在改变与坚守中“逝者如斯夫”。为了大家的成长,学校一直在改变。四年前,你们当中一位同学的家长,扛着大包大包的行李,来送孩子入学报到,他那挂满汗珠、写满人生沧桑却依然淳朴、灿烂的笑脸,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我知道:他是把他和全家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了孩子,也把孩子的成长托付给了学校。此后我总在想:我们该怎样办学,才能不辜负他们对学校的这份信赖与希望?我和老师们也不断提醒自己: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为国育才。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享用学校优质资源,我们启动了高徒计划和科教协同育人计划、设立了实验室开放基金;为了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坚持教授上讲台,积极推进MOOC课程建设;为了改善大家的学习与生活条件,我们加大基础建设力度,为所有宿舍和教室安装了空调„„当然,我们尽管在改变,但速度和水准离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和海内外校友们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不断努力但图书馆建设周期仍然异乎寻常的漫长;我们年年修缮但依然让一些同学住在了漏雨的宿舍;我们半数以上的学科还处于低位徘徊,我们的文科基地依然没有实现国家级平台的突破;我们的出国留学人数同国内一流高校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依然可以听到同学们关于课堂教学、食堂饭菜、隧道拥挤的吐槽„„
为了大家的成长,学校一直在坚守。这些年,我们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涌现出了一批批乐于实践、敢于质疑、勇于求真的专家学者,培养了一批批“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地大人;这些年,我们坚守地大人“勇攀高峰、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克服了一个个发展中的困境,也一次次登上几大洲之巅;这些年,我们一直恪守“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不断深化在地质、资源、环境、信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用科学认识指导并修复实践。当然,也因为思维的局限、不良习气或惯性的损伤,我们有时错把保守当成了坚守,痛失了一些改革发展的机遇。至今,我们的机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的视野仍然需要不断拓展„„
这些年,你们也在不断改变,在改变中成长,也在改变中迷失。还记得你们刚入学时的自己吗?那时的你们,可能会因为没有当选学生干部而懊恼,也可能“后悔”当初的专业选择,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可如今,再看一看你们自己,或被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或走进了知名企业,或毅然选择了服务西部„„这些年,你们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走向了理智与成熟。是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在地大的华丽转身。可你们当中,也有少数,在大学走了弯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里放纵了自己,面对各种诱惑,变得浮躁、功利,在最该创新的年纪选择了保守,在最该奋斗的岁月选择了安逸。但这都不要紧,只要你们愿意改变,一切都为时不晚。
这些年,你们也一直在坚守,在坚守中奋斗,也在坚守中彷徨。还记得你们入学时的梦想吗?你们当中的张熙同学,在大学四年通过勤奋创业赚取了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毕业了,依然选择了在创业梦想的道路上坚守前行!当你们为患病同学爱心募捐,当你们为学弟学妹解疑答惑,当你们在献血车前排起长队,当你们挂出了 “萌意十足”、“富有正能量”的寻人还伞启事,我看到了你们坚守与人为善、恪守道德的优秀品质!
同学们,“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让稚嫩的青年人无所适从。是的,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飞速变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络、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等正在逐渐改变甚至颠覆我们的未来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的教育,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变革,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然而,正是在这个时代,恶性攀比与无序竞争不断激发诱惑,让一些人陷入欲望的深渊而难以自拔,在贪污腐败、环境污染、道德缺失、信仰危机、学术不端、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等等问题蔓延的这个时代,如何不断用正能量增强人们对社会制度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坚守。
同学们,有时候,改变也是一种坚守;有时候,坚守却会带来改变。历史演进的本质,就是在永恒的选择中扬弃,以达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革新之目的。
我爱读史书。翻开每一部历史人物传记,我们读到的其实都是改变与坚守的人生故事,其中都隐藏着一条“铁律”:无论改变,还是坚守,都取决于自己。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从你们离开地大校园的那一刻起,你们将要改变什么,又要坚守什么?作为你们的长辈和朋友,我想在离别之前,对你们再叮嘱几句:
一、希望同学们坚守梦想,勇于改变和突破自我。毕业后,你们所面临的环境,你们的身份与角色,都将发生改变,你们要尽快去适应和转变,但你们也要记住,千万不要在改变中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因为,拥有并努力捍卫梦想,是人生无比幸福的事。我已经记不清学校在争取新校区用地的过程中,论证了多少回、吃了多少苦,每当我们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们都告诉自己:换一条思路,再尝试一下,也许就会成功!我当时还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激励自己:“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梦想之所以难以坚持,就是因为在滚烫、耀眼、光鲜的梦想背后,往往是冰冷、暗淡、粗糙的现实,只有那些能够忍受孤寂,在一次次迷茫中坚守,在一次次失败中改变和突破自我的人,才能最终捍卫梦想!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选择,需要割舍,需要定力。
二、希望同学们坚守良知,从细微处改变我们的社会。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是法律的底线,然而,这条底线正在被金钱和欲望不断冲击,少数人的贪心、妄念助长了人性中的丑陋,导致了人们对“摔倒老人扶还是不扶”的争论,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医患关系的信任危机„„作为即将走进社会的你们,要坚守道德与良知,做高尚品德的维护者和美好公德的践行者,养成良好习惯,于一言一行中、一点一滴处塑造自己的品格修养,在工作、学习中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在为人处事中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并努力影响身边的人。你们要相信,每一个个体的力量诚然渺小,但却弥足珍贵,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从现在起,勇敢地站出来,一点一滴地去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三、希望同学们坚守地大人本色,将地大人的足迹、精神和品格镌刻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地大人有个特点,总是说的少,做的多;地大人有种品格,总是不怕苦,敢担当;地大人有种精神,总是敢质疑、善求真。而这些,正是当今中国社会最最需要的。前不久,总书记对你们的同龄人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你们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是啊,你们赶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时代!只要你们坚守地大人本色,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就一定能在这个变革的社会中成为国家栋梁!
亲爱的同学们,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里总有需要你们去改变的地方,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里也总有需要你们去坚守的地方。请牢记我离别前最后的一句叮咛:无论将来你们走到哪里,也无论你们怎么改变,母校都会坚守着对你们的爱,我们永远在这里,守望着你们的远足、期盼着你们的归来!
谢谢大家!
第五篇:中国地质大学王焰新校长在2017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中国地质大学王焰新校长在2017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心存大道 宁静致远
亲爱的2017级新同学、各位嘉宾、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转眼间,同学们告别家乡,来到学校,已有了20多天的时间,在这20多天里,你们成为了新的地大人,参加了入学教育,开始明白什么是大学,开始了解地大;你们经历了军训的历练,体验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学会了执着与刚强。今天,你们接受的不仅仅是军训的检阅,也是地大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洗礼。你们的点滴成长,都承载着老师、校友和家人的期许与幸福。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为你们严格承训的教官、辛勤付出的老师、殷殷关切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今天起,你们将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我代表全校学校师生,欢迎你们!感谢你们选择地大,将最绚丽的青春涂抹在南望山下、东湖之滨的四季里!
恭喜你们,选择了一所仰望星空的大学,学校自建校以来,传承了清华大学“求实创新”、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的优秀文化基因,在65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鼓励师生敢于做梦、勇于追梦,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你们知道吗?在浩瀚的星空,已经有两颗行星以地大人的名字命名,在祖国的南海,地大人作为主要参与者成功试采了海域可燃冰;在我们所在的武汉,地大人制造出了全球首台常温常压氢能汽车„„一代又一代地大人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根植在了神州大地。恭喜你们,选择了一所脚踏实地的大学,这里是祖国红色地质工程师的摇篮,“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是我们身上永不磨灭的烙印,地大人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披星戴月,在高山大海上抒写豪情壮志,在日月星辰下,不断抒展漫步太古、上天入地、潜海登极的浪漫情怀。恭喜你们,选择了一所追求卓越的大学,在这里,我们追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鼓励大家追求卓越、敢质疑、善求真,涌现出了一批批的科学大家,建校以来,学校平均每两年就产生1名两院院士,平均每1000位地学类毕业生就有1名两院院士。我有理由相信,你们当中,将来也一定会涌现出优秀的科学家!
近年来,学校着力推进以“学术卓越计划”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在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向前。就在两天前,国家公布了“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理所当然地名列其中!
走在校园里,我看到了有同学在军训之余踏进图书馆遨游知识的殿堂,也有同学流连于院士长廊思考人生的航向。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一代地大人,你们如何在校园里修养心性、求得真知、习得本领,如何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后适应急剧的社会变革?作为师长,我今天将“心存大道,宁静致远”这八字赠予你们,为你们求知成才瞻望一条芬芳大道。
心存大道,就是希望你们志存高远。《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同学们,你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自盛唐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崛起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求人才和创新。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伟大领袖数十年前的呐喊声穿越时空,至今振聋发聩。可揆度现实,不免令人忧心忡忡:一些人缺失了仰望星空的精神,缺失了与祖国共命运的情怀,缺失了与时代共奋进的信念,日渐短视、日趋物化。希望你们的奋斗目标万不可止步于眼前的学习成绩,万不可苟且于物化的荣华富贵;希望你们树立与这个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学会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胸怀世界,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树立天下为公的大志。
心存大道,就是希望你们科学求真。大道的本意即是路,是普遍真理与自然规律,是我们探究世界的方法论。今年7月,家宝学长参加我校周口店太平山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时,深刻阐释了“求真”的内涵:就是要坚定追求真理的信念,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努力探索和实践,揭示自然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只有当求真务实的本色融入我们的血液,才能真正唤起我们对自然的敬畏,才能真正激励我们对真理的追求。“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时有波清”,希望你们“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摆脱从众心理、冲破世俗困扰,在求真的道路上大胆前行。
心存大道,就是希望你们坚守正念。“人皆可以为舜尧”,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心存大道,就是要养育内心的正念。你们要始终牢记,良知、正直才是能给我们带来终生幸福的财富,希望你们永远都不要抛却它们,在点滴的生活和学习中,时刻上紧思想的弦、擦亮心灵的窗,永远保持知识分子的那份高贵与定力,不断涵养浩然正气,不因力量渺小而放弃,不因人微言轻而彷徨。希望你们不与作弊、造假、损人利己者为伍,而是靠独立人格、端正品行、真才实学安身立命,走稳、迈好人生的每一步。
同学们,心存大道,就是心系家事国事天下事,就是与时代同向、与科学携行、与正念为伴。而要真正做到这些,离不开平静的心态、沉着的智慧和坚毅的品格。
宁静致远,就是希望你们学会思考。身处信息爆炸、泛娱乐化的世界,你们最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也最可能沦落为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牺牲品。碎片化阅读正在取代系统的参透,资讯的喧哗正在取代深度的思考。你们要知道,互联网、大数据可以让我们轻松获得知识,却未必能让我们增长智慧。翻开历史长卷,人类伟大的思想无一不来自于孤独中的沉思,人类伟大的创新无一不来自于寂寞中的坚守。只有让自己沉静下来、心素如简,每日三省吾身,才能全身心地思考和学习,才能始终不忘来时路。也只有学会思考,才能习得智慧。希望你们不要满足于机械式的学习、模仿和跟踪,处处多问一个为什么,不断追求卓越,厚学识于身,努力成为学习的王者,收获智慧带来的荣耀。
宁静致远,就是希望你们学会选择。大学是你们的成人礼。在这里,你们会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更大施展才华的空间,你们大学的学习、交往方式将是全新的改变。你们要学会适应,为自己的大学做规划,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大学的选择何其之多!大学的光阴又何其短暂!所以我希望你们学会管理时间,在确保专业学习、创新创业活动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团、积极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积极强身健体。希望你们少些喧嚣,多些静思;少些手机病,多些经典热;少些跟风偏激,多些辩证理性。
宁静致远,就是希望你们学会修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学已毕业30余载的我,就从未间断过学习,我最羡慕你们的便是:能在博闻强记、朝气蓬勃的年龄,这般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学习!同时我要告诫你们的是:在求学这场青灯孤寂的修行中,韧性和定力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只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刻苦钻研、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在“灯火阑珊处”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此刻的你,或许心潮澎湃、求知若渴,有着“望尽天涯路”那样的万丈豪情。那么,一年之后,三年之后,你还能否执着坚守这份豪情与初心?当你在图书馆捧起书本、阅读文献时,微信里刷屏的朋友圈,QQ里弹出的聊天窗都在抢夺你的兴奋点,这个时候,你是否仍然能保持定力,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决心?你能否做到周五晚上拒绝电影的精彩,在学术论坛中与大师对话?能否在酷暑中走出舒适的空调房,在野外专心、工整记录地质笔记?能否抵挡网络游戏的诱惑,泡在实验室里燃烧青春的时光?我,相信你们!
同学们,你向未来奔去,责任伴以担当。我祝愿,正值青春的你们:步大道催青春奋进,静修行带青春远航!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