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当我们大学毕业后,有人工作,有人继续上学,而这就是拉开差距的正真原因。
其实,当我们走出大学的那一刻,我们在社会上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雄厚的社会关系,但是这些其实都并不可怕,因为钱,我们可以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经验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去总结,阅历可以一步一步的去累积,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的去编织,最可怕的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
说句实话,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除非是把自己的科目学的非常的精通,如茹不是,那你就不要幻想 会得到什么好的工作,当然除了有社会的人之外,因此,在我认为,大学生毕业之后有这样两个原则:
一:自力更生,自己创业。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当老板的梦,这是人人都有不同否认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里创业,大部分人都因为自己没有钱,没有权,没有人脉等,都对创业忘步止叹。
大学生毕业后最保守的就业方式是按照自己所学的技能与知识,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安稳工作。但是,如今社会的就业率减少,想要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时很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动用自己的脑子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仕途。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的好的工作不是等来的,你必须要选择一份工作,作为历练的基础。踏入社会这座大学的新起点,无疑是你的第一份工作,也许你找到了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的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吸取到好的营养,极少成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航行,就有希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可以这样说,人的命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梦就会真,爱拼才会赢。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常常流露出很多的畏难情绪。抱怨之言不断,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没有什么适合自己做的事情,自我设限,把困难 1
放大,把失败放在前面。其实,每个人的未来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它,它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回馈你。好的心态是一切行动的力量和根源,也是一个人产生使命和责任的根源。
面对困难甚至是灾难时,乐观的人永远想到的事自己拥有的,而不是只想着自己失去的东西,而消极悲观。
如果因为害怕危险也不去做事情,那么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时,你将一下子被打败。大胆冒险,哪怕失败都是你成功经验的积累,这种经验越多,你未来的路越走就越顺利。
付出与收获总是会在一定程度上等值,付出爱的人会收获更多的关怀。富有爱心的人,能让别人和自己同时享受快乐。双方互惠,施以双赢。
有时候,事情在你手里出了差错,你怪不得别人,记住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要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
心态积极的,你就不怕困难,就会努力找方法,不找理由,这样你成功的机会就大大增加。消极的心态若不及时转换积极的心态,那么它将会是你随波逐流,日复一日的消沉下去,你不得不与之抗争。在你这样消沉/挣扎的过程中,你已耗掉了大部分的精力,而无暇做事。记住,消极态度会耗掉你90%的精力。
一个人不能随意的控制外界环境,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再来看待外在环境,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积极的心态会帮助我们成功,如果你是消极的你看到的只是悲观失望、黑暗的一面。这样的心态会让你成为思维定势,恐提退缩,最终丧失的机会,长此以往,再无成功的希望。
改变别人很难,我只能改变自己,影响他人,内在世界控制外在世界,每个人的心态只能由自己来决定,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乐观的心态来影响周围的人。
人生85%的快乐由人际关系决定的,反15%的快乐来自个人的成就。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你要学会微笑,你对别人微笑,表明你喜欢和接纳对方,而对方也会同样对待你。
遭遇挫折时,不要悲观绝望,轻换心态,换个角度看待挫折。把挫折当作是考验,当作积累人生经验的资本,乐观面对它,你会发现,你面前的路更宽敞了。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为你打开一扇窗。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事。失败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所以不要因为失败而否定自己。
找工作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大学花了不菲的学费。父母多年辛苦盼着你自立,而毕业后找工作应有这样的心态。
做好就业准备。
大学一、二年级是准备阶段,把自己从高中的紧张还原轻松状态,广泛学习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正真的就业准备从大三开始,要做好一下几件事情:
第一、搞清楚毕业后找工作的主要方向。
第二、增加通用技能,如英语水平、电脑操作。
第三、积极实践经验。
比如你到新东方来,即使管理一个月的教室也算是工作经验,至少你知道了工作是怎么回事,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干的好。我会给你一封推荐信,对将来找工作一定有好处。
中国是一个整体上缺少准信的社会,诚信系统的维持靠人与人之间熟悉之后的相互信赖,企业老板之间的相互推荐将变成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有了推荐信,未来的工作大门自然向你打开,大学三、四年的寒暑假,一定要实习,准备好与人打交道的心态。
所谓的职业与就业的区别是,就业是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临时工作,它不一定和你的未来发展方向相关,而职业是你选择干一辈子的行业,就业为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职业再次基础上更加强大。
第二篇: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 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 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有人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蒙蒙 懂懂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 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 的。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 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的大学毕业 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 现实问题是:一方面,“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另一方面,“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 面人才大量积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人才资源浪费严重。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 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是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改革和 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其中增加教育投入、改革 管理体制、扩大招生规模这三项重大举措,使得整个高等教育战线出现了生机勃 勃的新气象。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认真研究 的新问题。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1.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 2.从 80 年代 中期开始“共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过度。3.从 90 年代初开始推广“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这是人力资源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使人才分布集中在具有优势的地域和行业。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已逐渐发展成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 养高级技术实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社会 的承认和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 年全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 1091 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 427 万人。这些数字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 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毕
业生就业总体形势:1.经济转型期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下岗再 就业人员多,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高校扩招使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增大,
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校毕 业生需求仍然短缺。3.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类型特征鲜明、整体走势明 朗、社会认可又认证、难度初见缓解、产学途径渐趋畅通、人才市场趋理性、观 念得以改变。4.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大学生难在传统的就业领域或岗位就 业。<2>就业体制存在障碍。(3)就业率统计和评估方法有待完善。(4)促进 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协调发展。(5)加强大中小学就业与创业教育。(6)大 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 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 2006 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 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 2000 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 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 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 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7)用人单位表 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 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 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 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0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 338 万人,截至 9 月 1 日,全国高校毕 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 91.9%,本科生为 81.7%,高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有待进一步改善。职高专为 62.1%。
第三篇: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有人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懵懵懂懂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
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方面,“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另一方面,“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大量积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是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其中增加教育投入、改革管理体制、扩大招生规模这三项重大举措,使得整个高等教育战线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认真研究的新问题。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1.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2.从80年代 中期开始“共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过度。3.从90年代初开始推广“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这是人力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使人才分布集中在具有优势的地域和行业。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已逐渐发展成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级技术实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1091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427万人。这些数字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1.经济转型期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下岗再就业人员多,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高校扩招使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增大,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需求仍然短缺。3.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类型特征鲜明、整体走势明朗、社会认可又认证、难度初见缓解、产学途径渐趋畅通、人才市场趋理性、观念得以改变。4.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大学生难在传统的就业领域或岗位就业。<2>就业体制存在障碍。(3)就业率统计和评估方法有待完善。(4)促进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协调发展。(5)加强大中小学就业与创业教育。(6)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7)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38万人,截至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为81.7%,高职高专为62.1%。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有待进一步改善。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知识、人才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2.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主成。3.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教育目标的明确导向、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办学体制的灵活性、教学考评的技术技能。4.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落后于经济发展;转变观念,改变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旺盛。
|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希望占您几分钟填写问卷,谢谢!
1.您的性别()
A 女B 男
2.你所在的学校是()
A 211或985学校B普通一本院校
C二本院校D三本院校E民办院校
3你所读的专业是()
A金融管理B法律C营销
D文学E机械F计算机
G电子电信H自动控制I其他
4你希望以后从事的工作与你现在所学专业是否对口()
A是B否
5.作为大学生请问您认为现在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就业难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就业容易D.不了解您找工作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A工作轻松B工作待遇好C工作稳定D适合自己专长,能体现个人价值E单位发展前景好
F工作生活环境好G 其它
7.请问您最希望就业的单位性质是()
A、民营企业B、国营企业C、外资企业D、合资企业E、自主创业
F、无所谓,能就业就行
8、请问如果进入这样的企业,您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多选题]
A、企业的从业经验B、良好的专业技术
C、先进的管理模式
D、良好的薪酬福利E、到海外工作的机会F、自我价值的实现
G、稳定的工作岗位H、其它——
9你认为求职过程中影响最大因素是()
A.专业成绩B.专业技能C.综合能力D.学校名气
E.社会经验F.发展潜力G.思想品德H.其他
10.你认为求职过程中影响最大因素是()
A.专业成绩B.专业技能C.综合能力D.学校名气
E.社会经验F.发展潜力G.思想品德H.其他
11.你认为你具有的优势是()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F、其他
12你希望在那个地方就业()
A国外B京、津、沪、渝直辖市C沿海开放城市
D 内地的省会城市E中小城市F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
13.您对求职薪酬的考虑():
A.800-1000元B.1001-1500元C.1501-2000元
D.2001-2500元E.2501-3000元F.3001-4000元
J.4001-5000元H.5000元以上
14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
B.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C.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D.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
E.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
F.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谢谢您的合作!
第五篇: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
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仍为全社会关注并焦虑的问题。然而,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情况是劳动力市场并没有过去饱和,很多企业存在招工难的现象。社会真的不需要高层次劳动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学生本应该是人力资源市场最受欢迎的高层次人才,却多年被就业难困扰。造成这种失衡的原因是什么?理顺失衡关系的难点在哪里?“90后”正式登陆职场,他们的就业诉求是什么?会给人力资源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
青年劳动力供给下降,大学生就业难在“质量低”
记者: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多年成为全社会关注并焦虑的问题。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各高校和各地政府均千方百计提供各种服务。但是就业情况关键要看用人市场的总体需求状况。那么,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对的整个劳动力市场具有怎样的特点?
曾湘泉:大学生就业难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当前的问题则要表现的更为复杂和突出。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岗位需求不断增长,由于24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的供给下降,劳动力市场出现普遍的招工难,即招收青年工人难的现象。这说明整个就业市场找工作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问题在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看起来则有不同。由于大学扩招,其供给总量很大,而相应的符合大学生期望的岗位需求则没有太大增长。大学生找一个一般性的工作应当说并非难事,问题在于这个岗位工资低、工作不稳定,甚至没有社会保障等。这即我们提出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突出的表现为就业质量低。
提高中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一方面要关注需求方,比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关注就业岗位开发等,另外一方面,则要更多的关注大学生供给方面的问题,也即大学和大学生都要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大学要加大改革力度,调整办学方向,加强实际技能训练,真正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则应该转变观念,从最基本的工作能力锻炼做起。就业质量低与企业有关系,但也与大学生个人价值创造能力低有关。这包括硬技能和软技能。比如,工作态度、责任心、吃苦耐劳等都较为缺乏。大学扩招导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预期人力资本回报下降已经成为事实,但即使如此,从长远来看,大学生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其终生收入回报仍然会较之非大学生高。
丁大建: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大致从2003年开始,同期,也出现了“民工荒”。这种并存的状况基本上持续到目前。这和劳动力的总供给有关系。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几十年,劳动力的总供给增速在下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比较来看,10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加约一个亿,而同期,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口增加了7000多万。这说明新增劳动力大部分是高学历者。
教育发展迅速是好事,但短期的高速增长,会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产生过大影响,市场反应慢,劳动力市场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市场本身有个自然生态,用人单位什么岗位用大学生什么岗位不需要用大学生是有定势的。具有高等学历的劳动力突然大量供给,市场的供需双方都反应不过来,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时期,很多单位在招录大学生时条件变得非常苛刻,只招一两个人要在全国的高校“广撒网”,招录过程要“一面”“二面”“三面”……各种测试一轮接一轮,既浪费了众多学生的精力,也大大提升了企业招聘成本。这是市场需求方的不恰当反应,加大了市场就业的摩擦性,放大了就业难。
90后登陆职场 大学生就业难在“满意度”
目前来看,对大学生就业不利的因素仍然存在,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传统的以来料加工制造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吸纳不了太多大学生;同时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剧烈。也有有利的方面,劳动力总供给在下降,经济发展稳定,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稳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也在逐步调整自己的预期。总体来看,大学生就业状况必然逐步缓解。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是总的趋势。
“逃离北上广”,大学生就业追求性价比
记者:根据调查所显示的,多数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在环比下降,是不是意味着2012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会较以往有所缓解?去年曾经出现了“逃离北上广”的风潮,许多年轻人将就业和发展的目标转到中西部城市和二线城市,但是2011年第四季度一线城市的CIER(反映劳动市场供求匹配紧张程度的指标)指数下降幅度大于其他城市,东部地区的CIER指数下降幅度大于西部地区。怎么看这个现象?
曾湘泉:从调查显示来看,确实2011年第四季度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下降幅度大于其他城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大城市工作更好找。首先,产业转移是一个趋势,产业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虽然一线城市还有很多公司在招人,但就业质量,比如工资待遇等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与二三线城市工作差距不大。这导致他在招人,但是很难招得到人,其用工需求无法实现。现在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已经很高,对于求职者来讲,这并不是性价比高的工作。
第二,从去年到今年,一线城市的户籍管理在加强,北京、上海应届毕业时户籍指标都在压缩。学生留在大城市没有户口,进一步加剧了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所以未来大部分大学生会继续往二三线城市去就业。
丁大建:前几天媒体报道,韩国也有类似情况,其首都圈人口40年来首次出现净流出。我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也开始在家门口就业,不再将涌入大城市作为首选。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也在变化。
市场化就业选择总是追求综合利益最大化的,如果选择中小城市工作的性价比越来越高,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放弃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求职。这几年,在我们学校确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离开北京去外地就业。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