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地战观后感
政法学院
10社工班
赵雪茹
10270167
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日本问题
——观《高地战》 我没有经历过战争,无法深切的产生与影片中主人公相同的感情,也无法从内心深处产生那样的共鸣——“其实我已经死了很久了。”但看完这部电影我还是觉得自己内心得到了极大的震撼,总觉得思想上有一定的启发。
我想我们大家一定从小就对中日战争不陌生,不管是长辈的讲诉还是书本的陈诉,那一定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无不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日本人对我们那么残忍,我们一定要记住国耻,要随时警惕日本,貌似还有一定的暗示,我们一定要找个机会一洗国耻,要对日本人保持一种敌视的态度,仿佛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其实我一直都对这个想法没啥感觉,只是觉得在看一些影视作品时觉得日本人当时在中国人身上做的一切相当残忍,非常的没有人性。但每当听到同学们那种义愤填膺的陈词,老师逻辑严密的教导,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不像中国人,太过不合格,从来都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找不到言辞来证明自己想法的合理性,只有不断的强化一个概念:日本人就是坏,我们就一定要记住国耻,永不能忘记!
我们知道,国人对中日问题是相当的敏感的,记得初中时赵薇因
为批了日本的国旗,被国人泼了一身洗脚水还被封杀好一段时间呢,还有杨丞琳因为说“南京大屠杀才死三十万”而被封杀这些都表明国人对此很是敏感。其实我个人觉得没啥感觉,没有愤怒也没有赞同,只是觉得这种做法不是很明智。记得原来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国人很是愤怒,到处游行示威,说要与日本断交的大有人在。后来又出了个老太太专门跑到日本去演讲,告诉日本人曾经他们对我们做了怎样惨绝人寰的事,据说当时有好多日本人跪倒在她的面前痛哭流涕,一个劲儿的对我们道歉,国人听了,觉得立马就长脸了,拿着到处炫耀。后来有一个华裔美国女作家因为不停地研究和撰写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无法忍受日本人的残忍,抑郁自杀而亡,更是给国人找到了我们应该恨日本人大好例证。前两天我看见同学转发了一条说说大意是说,中国拍的《金陵十三钗》在日本被禁播了,所以作为有血性的中国人,我们也应当抵制日本片,面对即将在大陆首映的3D版《贞子》我们就应当封杀。
这一堆的做法似乎都合乎情理,因为毕竟是日本人作恶在前,作为被欺负者我们就应该记住这个耻辱。但试想一下,这种做法真的合情合理吗?我们真的记住这个耻辱之后就可以免遭再次的被欺负吗?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冤冤相报何时了”,蕴含了多大的人生哲理呀。我们不断的抵制日货,不断地强调勿忘国耻,不断地进行游行示威,似乎把我们先人教我们的“骨气”表现的淋漓尽致,但这真的有用吗?真的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吗?我想稍微有点清醒的人都明白这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痛不仅仅是日本人本
身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受法西斯思想的盅惑,是日本那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家利用了他们,其实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也很痛苦。我想我们最明智的做法不是老对着日本人“开炮”,而是应该想办法来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也就是想想怎样才能使人类认清战争的本质,怎样让和平的思想传播到每个人的大脑中,不要再有战争这种残酷而无用的东西发生了。
我想我写的这个东西可能和《高地战》这部影片所讲的内容一点联系都没有,谈不上是观后感,但我觉得韩国人都已经学会抛开政治层面来思考他们和朝鲜的战争的意义了,说明别人的思想有了进步啊,思考的问题也上升了一个高度,为什么我们中国还是不开窍,老是出现头脑发热,胡乱抵制日货,砸烂大使馆的傻事呢?是不是我们国人也该开开窍,思考一下究竟谁才是真正给我们中国人带来巨大悲痛的罪魁祸首啊!
动物的权利
当那只美丽的鹿倒在偷猎者的枪声里,朱利安没有去挡住孩子的眼睛,他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偷猎者”。当朱利安爷爷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药物能致蝴蝶于死地的瓶中时,丽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猎者”三个字。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释,但在孩子的眼中,并没有实质的不同——电影《蝴蝶》
当我看到丽莎冷冷地说出“偷猎者”三个字时,我愣住了。其实我们人类一直都是一个矛盾体,不是吗?包括我们对待小动物也一直都是这样。记得自己曾经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因为烫死了一只母老鼠,后来在意外中发现原来那只母老鼠刚下崽,窝里还有一堆崽嗷嗷待哺,坐着看见凄惨的那一幕,良心上觉得很过不去。记得自己当时看完之后很是感动,还为此而掉了几滴泪。后来自己因为一只老鼠啃
我们家的木柜子,被我乱棍打死了。我记得当时看见那只老鼠瞪着一双眼睛颇有一种死不瞑目的味道,现在想想都还不经打寒颤。其实明知老鼠啃木头是迫不得已,因为它们要是不磨牙就会痛死,但看见自己的东西被老鼠毁坏了还是不爽还是想打死它以消自己的怨气。想想自己真的很搞笑啊,一会儿悲悯心泛滥,一会儿又铁石心肠。
那我们到底是该不该杀这些小动物呢?我们到底该以何种姿态来面对小动物呢?我记得自己曾经看过一篇很美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被农户养来提取肝的鹅,这只鹅爱上了农户的女儿,虽然明知每天喝一点酒会让自己的肝变得太大最后撑死,但它为了小女孩他甘愿忍受慢性自杀的痛苦。这个故事很凄美,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动物对我们的忠诚,就像《小王子》中,小狐狸说的那样当他被驯服之后就会眼里只有主人,主任让他干什么都是可以的。可是我们又如何舍得下手杀了我们做忠诚的伙伴呢?动物他到底是有没有感情的呢?我们人到底该怎么看待自己的行为呢?《武林外传》中曾经很讽刺的展现了当人一星期不吃荤之后就撑不住了,深刻的告诉我们吃荤是我们的生理必须。那意思是我们平时倡导的爱护生命,多吃素对我们有益,根本就是我们人类的噱头,是我们闲着没事儿搞的消遣?
曾经看一个时尚大王写的一篇微博,讲的是一次在国外碰上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看见作者吃牛排都会谴责对方没有爱心,而且还很环保,回收再利用的的观念可谓深入她的内心,虽然周身都是名牌,但那是她专门跑到名牌二手店去购得的,她还特别自豪的告诉作者自己绝对是一名合格的地球公民。但作者发现那么严格要求自己的她还是
经不起一双时尚皮凉鞋的诱惑,当作者拿她的皮鞋调侃她没爱心时,她选择嬉皮笑脸的带过。这越发让我觉得迷惑了,我们人类活的太讽刺了,这简直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啊!
其实我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只是我们打得一个幌子,我们给动物所谓的权利,赋予它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心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慰藉。只是觉得看见别人做出所谓的残忍时,我们有说辞,我们可以站在旁边嗤之以鼻,可以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指责别人,而这些只是为了满足我们小小的虚荣,让别人知道我们是多么神圣而伟大!
其实我们真正的悲悯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是我们不断用来反省自己行为的标尺,是我们应该倾尽毕生精力去追求的一种境界,不是自己闲着没事儿干成天挂在嘴边的说辞,也不是我们应该拿着满大街炫耀的光荣事儿!
所以请我们这些只知道掩耳盗铃的笨蛋们,不要一看见放生活动就觉得是良心发现,是表爱心的最佳方式,其实动物们需要我们做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看见它们的时候能给它们真正的自由,不要一味的对他们赶尽杀绝或者是觉得可爱占为己有,我们只要控制好自己的私欲,留一份属于它们的生存的空间就是赋予它们最大的权利。
第二篇:高地战观后感
政法学院 10社工班
赵雪茹
10270167
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日本问题
——观《高地战》 我没有经历过战争,无法深切的产生与影片中主人公相同的感情,也无法从内心深处产生那样的共鸣——“其实我已经死了很久了。”但看完这部电影我还是觉得自己内心得到了极大的震撼,总觉得思想上有一定的启发。
我想我们大家一定从小就对中日战争不陌生,不管是长辈的讲诉还是书本的陈诉,那一定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无不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日本人对我们那么残忍,我们一定要记住国耻,要随时警惕日本,貌似还有一定的暗示,我们一定要找个机会一洗国耻,要对日本人保持一种敌视的态度,仿佛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其实我一直都对这个想法没啥感觉,只是觉得在看一些影视作品时觉得日本人当时在中国人身上做的一切相当残忍,非常的没有人性。但每当听到同学们那种义愤填膺的陈词,老师逻辑严密的教导,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不像中国人,太过不合格,从来都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找不到言辞来证明自己想法的合理性,只有不断的强化一个概念:日本人就是坏,我们就一定要记住国耻,永不能忘记!
我们知道,国人对中日问题是相当的敏感的,记得初中时赵薇因为批了日本的国旗,被国人泼了一身洗脚水还被封杀好一段时间呢,还有杨丞琳因为说“南京大屠杀才死三十万”而被封杀这些都表明国人对此很是敏感。其实我个人觉得没啥感觉,没有愤怒也没有赞同,只是觉得这种做法不是很明智。记得原来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国人很是愤怒,到处游行示威,说要与日本断交的大有人在。后来又出了个老太太专门跑到日本去演讲,告诉日本人曾经他们对我们做了怎样惨绝人寰的事,据说当时有好多日本人跪倒在她的面前痛哭流涕,一个劲儿的对我们道歉,国人听了,觉得立马就长脸了,拿着到处炫耀。后来有一个华裔美国女作家因为不停地研究和撰写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无法忍受日本人的残忍,抑郁自杀而亡,更是给国人找到了我们应该恨日本人大好例证。前两天我看见同学转发了一条说说大意是说,中国拍的《金陵十三钗》在日本被禁播了,所以作为有血性的中国人,我们也应当抵制日本片,面对即将在大陆首映的3D版《贞子》我们就应当封杀。
这一堆的做法似乎都合乎情理,因为毕竟是日本人作恶在前,作为被欺负者我们就应该记住这个耻辱。但试想一下,这种做法真的合情合理吗?我们真的记住这个耻辱之后就可以免遭再次的被欺负吗?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冤冤相报何时了”,蕴含了多大的人生哲理呀。我们不断的抵制日货,不断地强调勿忘国耻,不断地进行游行示威,似乎把我们先人教我们的“骨气”表现的淋漓尽致,但这真的有用吗?真的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吗?我想稍微有点清醒的人都明白这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痛不仅仅是日本人本身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受法西斯思想的盅惑,是日本那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家利用了他们,其实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也很痛苦。我想我们最明智的做法不是老对着日本人“开炮”,而是应该想办法来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也就是想想怎样才能使人类认清战争的本质,怎样让和平的思想传播到每个人的大脑中,不要再有战争这种残酷而无用的东西发生了。
我想我写的这个东西可能和《高地战》这部影片所讲的内容一点联系都没有,谈不上是观后感,但我觉得韩国人都已经学会抛开政治层面来思考他们和朝鲜的战争的意义了,说明别人的思想有了进步啊,思考的问题也上升了一个高度,为什么我们中国还是不开窍,老是出现头脑发热,胡乱抵制日货,砸烂大使馆的傻事呢?是不是我们国人也该开开窍,思考一下究竟谁才是真正给我们中国人带来巨大悲痛的罪魁祸首啊!
动物的权利
当那只美丽的鹿倒在偷猎者的枪声里,朱利安没有去挡住孩子的眼睛,他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偷猎者”。当朱利安爷爷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药物能致蝴蝶于死地的瓶中时,丽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猎者”三个字。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释,但在孩子的眼中,并没有实质的不同——电影《蝴蝶》
当我看到丽莎冷冷地说出“偷猎者”三个字时,我愣住了。其实我们人类一直都是一个矛盾体,不是吗?包括我们对待小动物也一直都是这样。记得自己曾经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因为烫死了一只母老鼠,后来在意外中发现原来那只母老鼠刚下崽,窝里还有一堆崽嗷嗷待哺,坐着看见凄惨的那一幕,良心上觉得很过不去。记得自己当时看完之后很是感动,还为此而掉了几滴泪。后来自己因为一只老鼠啃我们家的木柜子,被我乱棍打死了。我记得当时看见那只老鼠瞪着一双眼睛颇有一种死不瞑目的味道,现在想想都还不经打寒颤。其实明知老鼠啃木头是迫不得已,因为它们要是不磨牙就会痛死,但看见自己的东西被老鼠毁坏了还是不爽还是想打死它以消自己的怨气。想想自己真的很搞笑啊,一会儿悲悯心泛滥,一会儿又铁石心肠。那我们到底是该不该杀这些小动物呢?我们到底该以何种姿态来面对小动物呢?我记得自己曾经看过一篇很美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被农户养来提取肝的鹅,这只鹅爱上了农户的女儿,虽然明知每天喝一点酒会让自己的肝变得太大最后撑死,但它为了小女孩他甘愿忍受慢性自杀的痛苦。这个故事很凄美,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动物对我们的忠诚,就像《小王子》中,小狐狸说的那样当他被驯服之后就会眼里只有主人,主任让他干什么都是可以的。可是我们又如何舍得下手杀了我们做忠诚的伙伴呢?动物他到底是有没有感情的呢?我们人到底该怎么看待自己的行为呢?《武林外传》中曾经很讽刺的展现了当人一星期不吃荤之后就撑不住了,深刻的告诉我们吃荤是我们的生理必须。那意思是我们平时倡导的爱护生命,多吃素对我们有益,根本就是我们人类的噱头,是我们闲着没事儿搞的消遣?
曾经看一个时尚大王写的一篇微博,讲的是一次在国外碰上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看见作者吃牛排都会谴责对方没有爱心,而且还很环保,回收再利用的的观念可谓深入她的内心,虽然周身都是名牌,但那是她专门跑到名牌二手店去购得的,她还特别自豪的告诉作者自己绝对是一名合格的地球公民。但作者发现那么严格要求自己的她还是经不起一双时尚皮凉鞋的诱惑,当作者拿她的皮鞋调侃她没爱心时,她选择嬉皮笑脸的带过。这越发让我觉得迷惑了,我们人类活的太讽刺了,这简直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啊!
其实我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只是我们打得一个幌子,我们给动物所谓的权利,赋予它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心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慰藉。只是觉得看见别人做出所谓的残忍时,我们有说辞,我们可以站在旁边嗤之以鼻,可以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指责别人,而这些只是为了满足我们小小的虚荣,让别人知道我们是多么神圣而伟大!
其实我们真正的悲悯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是我们不断用来反省自己行为的标尺,是我们应该倾尽毕生精力去追求的一种境界,不是自己闲着没事儿干成天挂在嘴边的说辞,也不是我们应该拿着满大街炫耀的光荣事儿!
所以请我们这些只知道掩耳盗铃的笨蛋们,不要一看见放生活动就觉得是良心发现,是表爱心的最佳方式,其实动物们需要我们做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看见它们的时候能给它们真正的自由,不要一味的对他们赶尽杀绝或者是觉得可爱占为己有,我们只要控制好自己的私欲,留一份属于它们的生存的空间就是赋予它们最大的权利。
第三篇:战长沙观后感
《夜深沉之战长沙》观后感
《战长沙》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展开的最为长久,投入兵力最多的拉锯战,以及在会战的历史背景下长沙城军民的生活与斗争。
还记得当湘湘无忧无虑地想着嫁人事情的时候,她遇到了从南京大屠杀中逃回来的金凤。金凤说,当父母兄弟的血浸过脸庞,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没有人出生便是英雄,大多数人就像长沙这一家子一样,害怕死亡,喜欢听着的几个小曲,炒着的小菜过着平安小日子,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整八年,书中每个人物都在变化着,但让人悲伤的是他们的变化总是伴随着一次次的死亡。
最地痞流氓坏事做尽的薛君山,打尽了生命的子弹,壮烈死在战场;最怕事懦弱的父亲,敢于在日本人面前唱着抗日的戏曲走向生命尽头;最刚烈坚强的奶奶,为了不连累子孙,自缢于屋中;最不懂事的小满,临死前挣扎着将最后一颗子弹送给了那位日本的高级军官……
我心疼这样的变化。因为这些人,跟我们都一样,不完美,有着各种小心思,但是在战争面前,他们都只能选择了同样的结局。这样个体的牺牲在历史长河上来说,不过是一个数字,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切。全书我唯一哭了的地方,是湘湘得知全家牺牲的真相时,崩溃地冲出去说要回家。但家已不在,战争使人再也回不到过去。顾清明说,什么是战争,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
第四篇:《目标战》观后感
《目标战》观后感
《目标战》是一部军事题材的影片,该片描述了我军传统步兵在转型特战步兵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塑造了新时期中国军人豪迈地走向世界的崭新形象。影片真实再现了他们实弹演习等超乎生理极限的各种训练。为祖国、为中国军人增添了荣誉,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爱军影片。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其实前期一直不断是在重复着两个字:革新。革新决定成败,比别人慢就要被淘汰,这也是现今社会的现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退缩,都应顽强的去克服、解决。
剧中的主人公——两位连长,一次又一次在极限压力面前,激活自身的斗志,加上两人相互的鼓励形成一股强烈的战斗力。在一个大家有共同信念和目标的时候,这个团队将没有什么不能完成的事情。
信念和压力并存,心态和战斗同步,没有压力和挑战的生活将平淡无味,因为有了这些才凝聚成我们独有的精神风貌和阳光的风采。
第五篇:密战观后感
《密战》观后感
上周三,在保密概论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两集间谍题材的电视剧《密战》,本剧由刘佳、王策、李幼斌主演,主要讲述了安全局侦破境外间谍组织窃取中国“星讯六号”卫星设计方案的故事,看过之后感触很深,也更加清楚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影片的开始是安全局侦察员刘志军跟踪境外间谍“猎豹”。发现他携带的秘密文件同我国正在研发的一颗同步轨道卫星——星讯六号相关。由于星讯六号极其重要,一旦信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之后,保密局接到中央指示,会同安全局、公安局成立专案检查组对卫星研发机构322所展开调查,与间谍组织展开了最后的较量„„
该剧充分反映当代窃密与反窃密的激烈斗争,其中汇集了各种基于电脑应用和网络技术的高科技,他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在现代高科技下的信息安全保密与窃密的斗争。我国公民的保密意识普遍较弱,在一般人的认识里,所谓“保密”那是安全局或者军工企业保密处(科)等专业人员的事情,与大众无关。可是这部电视剧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剧中的间谍恰恰就是利用了我们平日所不注重的信息安全漏洞而盗取机密信息的。
《密战》从另一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警示,那就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双刃性的日益突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信息的安全性更加的警惕,对国家的机密自然不用多言。
《密战》使我认识到当今社会,科技经济飞速发展,全世界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但是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境外敌对势力和情报机构对我实施的窃密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且窃密范围越来越广泛、窃密手段越来越隐蔽、窃密活动越来越猖獗的本质特征。为了维护我们的国家、个人安全,我们一定要从各个方面着手,提高保密意识、保密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自己:
首先,提高自己的保密意识。认真学习《保密概论》课程,多利用课外时间钻研《保密法》等相关内容,深刻领会新时期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体制上解放出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勇于探索,努力学习保密技术。如何检查和防范,管好涉密网络和涉密通信,都是我今后重点学习的方向。在学习保密技术手段现代化的相关课程是一定不能松懈,积极实验,提高自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