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
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
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奥瑟罗》是一部创作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悲剧。在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不同世纪的人对这一悲剧有着许多不同的阐释和分析。有人把它叫做“嫉妒的悲剧”,奥瑟罗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嫉妒所引起的。但是在时代前进的过程中,也有人强调 “奥瑟罗不是因为嫉妒而杀死苔丝狄蒙娜的,而是由于伊阿古那种几乎超人力的奸计硬加在他身上的坚信促使他犯下一系列的错误,引发一系列的悲剧”。批评史上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奥瑟罗杀害自己的妻子是为了理想,为了正义,为了对邪恶的惩罚。
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充满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为了追求幸福的婚姻,他们冲破了封建家庭的阻拦。然而,在新旧交替的社会现实中,他们的单纯浪漫无疑要遭到强大的黑暗势力摧残,这是他们命运的必然归宿。
在《奥瑟罗》这部戏剧中,伊阿古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以为反派角色,他在整部剧本中充当着推动剧情向悲剧方向靠近的角色。他因奥瑟罗把副将之位委任给了凯西奥而对此怀恨在心,更可恶的是他轻信了谣言,认为自己的妻子和奥瑟罗、凯西奥都有一种见不得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正是因为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要报复所有人,可是反派最终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他最终损人利己,葬送了自己的所有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伊阿古这种人不管古往今来都是无法逃避存在的,现实中我们的周围同样有着不少这样的人,他们都是以纯洁、善良的假面示人,可内心却极具城府,可是这种人到头来把自己也给出卖了都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虽然伊阿古这种人可恨,是万人唾弃的卑鄙无耻之徒,但他可以能够得到他人的尊敬,别人能够以诚对待他们,他们做人的圆滑不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吗?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用心去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抓住别人的弱点,并以此为自己的筹码去为自己挣来利益。
伊阿古也是一位可怜的人啊,他的可怜之处便是整天活在谎言之中,以一谎来遮百谎,甚至是欺骗自己最亲的人,活在面具之下没有真实的自我,活在恐惧之中,甚至是不会睡个安稳觉,每时每刻都在算计着别人,可他们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把自己算计进去了。
在《奥瑟罗》这部巨作中,最没有主心骨和最无辜的人应该属罗德利哥这位威尼斯绅士了,他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得到失去的爱人只能任由伊阿古来摆弄,最终是钱财散尽还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激烈斗争残酷的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这种人,他们失去了自我,为了得到虚无渺茫的东西甘愿充当别人的傀儡,让自己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而他们却觉得自己活在别人的安排之下是一件轻松快乐之事,变成一个没有现实思想的个体和精神,就是这样,等待着罗德利哥的结局就是死亡。在现实中,我们要为自己而活,不能成为别人的傀儡,不然你就会是现实版的罗德利哥。
苔丝狄蒙娜这个女人是这部悲剧中的一个牺牲者,这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名誉与清白而死,她代表了女人的反抗,但是这种反抗在那个时代是不会被人们所记住的。她为了追寻自己的爱人忤逆了亲父,她能够为自己心中的那份爱而反抗家庭的压力,她的固执与刚强活出了真、善、美的自己。可是她临死时却是失望的,是心灰意冷的,因为她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片真心和忠贞不二的爱情,当初自己所爱的人,现在自己所忠爱的丈夫却对她不信任,死在不明不白的剑下,直到最后还在维护他的权益与荣誉。
结婚后的苔丝德蒙娜把丈夫放在首位,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主见,一昧地听从丈夫,在她看来,丈夫就是一切。甚至当奥赛罗因怀疑妻子而对她恶语相向时,她还丝毫没有觉察,反认为丈夫是烦于政事,而自责于自己的不理解。当仆人爱米利娅询问奥赛罗为何辱骂她时,她说道:“我不知道。小孩子做了错事,做父母的总是用温和的态度,轻微的责罚教训他们;他也可以这样责备我,因为我是一个该受管教的孩子。”正是由于她的逆来顺受使得谣言得不到揭穿,丈夫对她的误解也越来越深,如果她能够做出一些反抗,哪怕是询问一下丈夫态度骤变背后的原因,真相也就可以大白,伊阿古的奸计就无法得逞,也就不会发生这一系列的悲剧了。其次,苔丝德蒙娜太过单纯、善良,不曾料想自己对凯西奥的热心竟会招来非议,成为别人造谣、报复的材料。当奥赛罗发现手帕在凯西奥手上而质问苔丝德蒙娜时,她丝毫没有察觉丈夫的异常,相反,还在丈夫盛怒下极力为凯西奥求情,请求恢复其职位,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加深了丈夫对她的怀疑,最终使丈夫狠下杀机。在她临死前,爱米利娅问是谁杀害了她,她只说:“谁也没有,是我自己。永别了!请替我向我仁慈的夫君致意。啊,永别了!”这是这位无辜被害的善良女子的最后一句话。宁肯自己含冤负屈,饮恨而亡,也不忍说一句不利于自己丈夫的话。这样的结局无疑更增添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让人无限怜惜与叹惋。
奥瑟罗的形象所表现的虽不是多方面的,但是就一定方面而论,却也是巨人。这个人物形象在莎士比亚塑造的悲剧人物形象当中,应该算是形象最为丰满的一位。
在战场上,他是一位的英雄,他决不好斗成性,嗜血如命。恰好相反,他气性平和,胸襟博大,他知道自爱也知道爱人,他有自信也能信人,若不是受到压力,逼不得已,他几乎与世无争,他追求的是和谐大同的社会。他厌恶无谓的争吵,鄙弃乱动干戈的行径。他第一次登场时听到伊阿古假意讨好他,说他差一点把剑刺杀了污蔑奥瑟罗的罗德利哥,就说了他的第一句话:“还是随他说去吧。”他并不怕正面冲突。他接着听到伊阿古吓唬他说勃拉班修要怎样用权势和法律来对付他,就泰然说了他的第二句话:“随他怎样发泄他的愤恨吧。”就在这时候,听到伊阿古说勃拉班修一干人追来了,劝他进去避避风头,他就说:“不,我要
让他们看见我,我的地位和我的清白的人格可以替我表明一切。”等到他们真的赶来了,双方拔剑相向的时候,他却以惊人的镇静制止暴行,说出了这样的名句:原文是这样的Keep up your bright swords, for the dew will rust them.(收起你们明晃晃的剑,它们沾了露水会生锈的)
奥瑟罗在剧中性格极端,他经常用极端的字眼来阐述他自己的看法,这最足以说明他性格的基调。他爱苔丝狄蒙娜,可以为了她克服勃拉班旭的重重阻挠,凌驾海上的大风暴面赶去塞浦路斯和苔丝狄蒙娜团圆。那时在他的眼中苔丝狄蒙娜是一个“貌美多姿、爱好交际、口才敏慧、能歌善舞,又能弹一手好琴”的贤淑的妻子。但是他当落入伊阿古的陷阱怀疑苔丝狄蒙娜和凯西奥私通时,感觉理想被灭,信赖被出卖,他便只知道非爱即憎。
奥瑟罗这个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纷乱的情感在整个作品中都贯穿着,并一步步走向极端,最终将所有的情感投进悲伤的河流中。奥赛罗的悲剧可谓是伊阿古一手策划,但究其原因,是与两个悲剧主人公的性格弱点分不开的,一个性格暴躁,行为冲动的人遇上一个个性温和,思想单纯的人就注定了交流的受阻,矛盾的滋长与最终爆发,最终使人一步步走向毁灭,奥瑟罗那心中矛盾复杂的心理也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
《奥赛罗》从严格意义上说更是一部性格悲剧,是男女主人公性格缺陷的最终产物。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苔丝狄梦娜这样一位几乎是完美化身的代表,最终被自己深深爱着的丈夫所杀,而一代英雄人物奥赛罗最终他也将自身推向了自我毁灭。剧情已经落下了帷幕,可是人性的话题却是又拉开了序幕,由性格的悲剧引发出人性的讨论使得这不悲剧不仅仅只是一部悲剧,而是一部人类思想升华的伟大巨作。
第二篇:读《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与基础》有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吴大卫
机械10-3班
10101432
2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有感
论关于社会主义思想中对私有制的批判,消除阶级差异的可行性
我在通读全书的过程中发现,卢梭对人的不平等认识是比较唯心的。他的对私有制的仇视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文中的某些子句中可见一斑。但是,对于其不平等的来源以及其发展的逻辑性,我认为是很辨证的。社会主义思想里面反复提到了关于建立一个消除私有制,消除阶级差异的观点正好谋和了我在阅读此书的一些感受。于此,我想谈谈我对于这些事物的想法。
其一,我认为私有制是必须存在的,是社会文明前进的坚实不可动摇的一步,消除之必然是制度的倒退,文明的倒退。它的存在的必须性我会在下文做具体的论述。
其二,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制度、阶级剥削是客观存在的,至少在现有客观历史条件下,它的必然存在性不可否认。又由于阶级差异及其剥削是私有制的产物(我在下文重具体论述)因此为了认识这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存在性,在讨论阶级制度以及其剥削现状是不得不将其与私有制的产生的必须性和私有制存在必然性一起讨论的。
其三,我将把若干比较重要的字句在文中加了一遍注译,以便于加深理解。
辩证的平等:
假若说我们把消除现在有私有制引起的不平等当做艰巨的任务,那么在私有制产生之前的某个时间段,一定有些时间段是处于人人平等的美好状态。在比较早早的某个时代(这里允许我跳过卢梭篇幅里讨论最长的原始人成长阶段),地球上的人类种群非常稀少。人类的生活条件比较原始,并且人已经学
会了一些基本生活能力。例如制造石器,生火,建造可用于栖居的环境(不能叫做房屋的东西)。当然他们也得需要具备最初级的沟通功能(这时还不能说他们已具备了语言)。这个时候的人们是可以说过着相对平等的生活,在排除所有生理上的先天差异后,我们首先可以说在生理上已经处于了平等的状态,然后,我们关注到他们不会过于关心自己的存物,因为储存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件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卢梭在成长篇里论述证明他们还不具备考虑到第二天事情的能力),或者即使有存物,他们仍然只有到了要用到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不仅生理上人人平等了。由于在生活索取上的自给自足,我们毫不犹豫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处于某种条件平等的社会状态。假若,有一种特殊情况。在某地已经有若干个人长期生活着,而这时遇到了外来者的野蛮入侵,这些较为强势的外来者强行若要将他们驱逐出生活地。这时,如果在避免了一场杀戮的可能性之下,原来的这一些人只好前移到其他地方去。我们在考虑到这里时,或许会想起社会中的依仗强权、暴力剥削他人的形象。但是,只要稍微仔细推敲,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价值观放在他们身上(或说是放在这个时候的人类身上)是完全不合乎逻辑的。因为,很简单,他们在心理上仍然不会有被欺压被剥削的影响。因为首先,在没有私有这个意识的情况下,谁也不会把某物强调为财产,这种迁移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吃饭睡觉而已,这一点也不影响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换言之,无论他们被什么样的外来者驱逐走,无论之后又迁移到什么地方,人们都是自己为自己地生活着。再假设,若当这个外来者稍后离开这片区域,这个栖居地又将处于没有归属的状态。(何况在有人居住的时候,你也不能说其是有归属的)因此,说不上是谁抢占了谁的,只能说,这些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不停交换着自己的栖居地,自给自足的模式仍然继续。当然,前提是,非常少量的人、外部存在不可控制的大量的物质资源、没有私有的概念。所以,这个时候的人在生活的物质条件上有着不可置疑的平等性。
时间可以再往后推移一些,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尤其是指某地区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密集。不可避免地导致合作的产生。而这种比个人或者小型部落生产能力高得多的新型人口集合群体必然将前两者逐渐边缘化。这便形成了早期的社会。这时的社会当然只是初期一种简单的人口集合而已,不存在等级的分化。也是在刚刚开始不久,人逐渐体会到了合作的好处。捕食动物只需要这个
集合中一小部分较为精壮的人去就可以满足全部人的需求了(这也是在多次打猎过程中意识到的,在最最初的时候,更为精壮的人会比弱小的人捕食的东西多,这时候所剩下的食物,也许较为弱小的一方有其他资源作为交换,这也就促生了一种物品交换的早期形式。当然,也许也是源于精壮者的施舍,这都存在可能)。总之,适合捕猎的人发现他的任务就是(或者说是最好的是)捕猎,善于做其他事的人就该去做其他事。因此,每到一天末尾清算的时候(我们假设他们还是不能预想到第二天早上的事情)物品的交换就成为了社会的主要内容。我在这里要补充的是,关于这个社会的集合,并没有讨论到人的住宿问题。假若不加以解决,我认为之后的逻辑将毫无用处。所以,我的解读是,这种早期的人口集合最开始仍是不介意住宿的。我可以这么说,我认为,这个早期的集合还停留在概念上的集合。居住地是相对自由的(没有外人打扰的,没有土地纠纷的),这些人在合作劳作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水平不高的大脑多次加深影像后,发现居住在一起,劳作更方便,社会效率更高。所以,这个人口集合在初期也有从概念到实际的慢慢转变的过程,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外部物质上,人类之间互相更加紧密。于是人们会约定在某一块地方规划出一块适居地,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某种行为上的巧合为先导。这都存在可能性,重点是,这些人,很多的人,慢慢住在一起了。这时,我们可以继续设想,他们互相为己划分地域的场景。这时,当某人认识到某地盘,某物体可以是有归属的时候,这个就是最早的私有概念的产生。很自然的他们都极力地把他们见到想要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另外,我们也可以很简单地推想出来,由于脑力的发展限制,这些人还不知道贪婪,当然,他们也不会为别人考虑这些规划。因此,可以想象当时在规划时,人人都恰如其分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地盘、其他物质)。比如,当有人说,这棵树是我的了,很巧的是,其他人居然也就信了,因为这些人他们也在不停地对外宣称着自己的财产,由于人数相对于自然资源的少数,我们可以把这个事情的过程看作是相安无事的。最后,这一段我想说的就是,在这个社会形成(也可以说成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初期)的初期,没有人生气,没有人为某物而争执。这时候,而且在没有引起任何变化的短时间内,进行着物品的交易(交换),我们可以得出,这里的社会仍然是一个物质条件人人平等的社会。
因此,这个时候,我可以宣布,由此即将诞生的是,物品作为简单商品的交
换,以及早期的社会分工。社会的分工并不是结束。接着,社会分工带来的必然是生产力的提升(这里是指相对早期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生产力的提升会导致生产出的物质过剩。假如我们还停留在这些人不会预想第二天的事情的时候,这些人也是在无数次生产过剩中学会囤积物品的(一开始是食物)。由此,可以想象他们已经学会了为第二天,或者是后几天的生机做打算。因此,我这么说,他们开始为自己以后做打算也就是由物质眼前的私有性进步到物质的潜在价值(就是说永恒的私有性),换言之,他们会逐渐认为,这些东西一定会用上,或许明天,或许后几天。所以,私有财产的初期便是这样形成的。但是,问题在于,社会的平等性按理说仍然没有打破?当然不是,人们都拥有了自己的财产,并且有了商品交换的概念。因此,只要把人的品质稍加区分。我们可以看到,不爱劳作的懒人,把自己的原有财产交换干净之后就一贫如洗了。而勤于劳作的人,他的物质丰富很快,不久他就比别人富裕了几个档次。(在这里之后,我稍微省略一些篇幅)贫穷的人已经不会像最早的阶段一样选择迁移了,因为他发现人类个体是无法产生这些优质的物质条件的(丰富的劳作产品,包括衣食住行)即脱离这种社会是完全不理智的,不过我还不能排除类似这种个体案例发生的可能性。富裕的人在看到囤积的物资远远超出生活物资交换范围时,他逐渐(可以这么认为)想出了其他利用这些物质的渠道。例如,让贫穷的人替他劳作(这时穷人只有劳动力可以做交换了),而他利用已有的丰富物质逐渐地使自己摆脱了劳作的境地。而且,为了维持这种状况,他必须将替他劳作的人的大多数所得全部占为己有。而其实对于贫穷的人来说,这样的机会也是比较来之不易的。所以,这种模式就这样长存下来了。(对于初期必然会有的对财富不均引起的暴力斗争直到政府等官方监管部门的建立,我在这里就略掉了,当做既成事实)从此以后,平衡就打破了,我们看到的场景是一部分人富裕,一部分人贫穷,还有一大部分不能被归为以上两类的人士仍继续在分配给自己的社会分工里劳作着。
在这里,不是已经出现了不平等吗?不是已经出现了剥削吗?
但是纵观前后,难道我们看到了私有制产生的最开始就起源于财富的分配不均?难道在最初分配时就已经产生不快?所以,造成现在所有的这一切无不是由一个平衡的起点开始,在不断地发生着符合买卖双方意愿以及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交换原则为准则的事物后,逐渐形成的。难道从纵观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现
状不是辩证平等的吗?
我们现在退回前几段,假设私有制没有出现。代之以公有制,那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场景。所有人将生产产物交归公家,那么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谁是公家?由谁来操办?公家既不是个人,也不是代表少数人群利益的代表。当时人们之间是以共同居住的若干人组成的小型部落为单位凝聚起来的,假若要选出一个操持所有人物质的代表组织,这里不免有一场血战。而事实上,这时候的人的智商是没有到达这种地步的,在只为自己谋求更多物质的情况下,要他们想到要使每一个人所得平均是不现实的。人的眼光以及视野都是由自我到外物的,私有制就是最早为谋求自身利益,保全既得自身利益的规则,是一种基础的保护原则。而这对当初的每一个人都是适用的。我们刨除暴力夺取等非正常手段的获利。在统一制度框架下的每个人都在进行着符合历史条件的交换原则的交易。
我们排除外界所有创造平衡的条件,唯一看到的是人性的差异。人分勤劳和懒惰,造成不平等的原因其实就是在此。勤劳的人多劳作,而多劳作的直接后果就是物质上的丰富;然而懒惰的人少劳作或不劳作,物质少的或许养不起自身,以至于为了生存不得不被迫接受投入与产出比很低的替人劳作的境地。但是这种劳作岗位的存在在历史条件下也是一种符合当时条件交换原则的交易。因为由于社会的分工,个人无法完成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劳作,如果他不出卖劳动力,他将在这个有机构成的社会中逐渐死去。
所以,我这样看待,私有制的产生是保全个人所得,保全个人创造的准则。而在社会分工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人性的缺陷。在商品交换的平等原则下,懒惰的人在他还有物质基础的时候可以养活自己,但当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却就不能像在上文中被驱逐出栖居地的早期人类那样随意再找个地盘养活自己了。而这个时候,他只能出卖劳动力才能养活自己。
第三篇:读李镇西《民主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民主与教育》有感
英语教研室 刘昊
E-mail: 电话:7338872
很幸运参加了我校教科处组织的读书沙龙活动,在此期间研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收获颇多!大学毕业以后,很庆幸自己成了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真正让人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从教7年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也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在学校展开的读书活动中也通过阅读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以及收看了李镇西老师和魏书生老师的专家讲座录像并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和自豪。
教师的快乐感,源自学生。
从古到今的每位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在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地示范朗读,我的流利的英语口语,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的崇高和高大,源自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地为学生做一点小事来树立自己的示范榜样。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我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在我们班级里单亲家庭的学生比较多。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单方因为疾病早年去世,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或多或少地有一点点自卑或者是自闭,不愿意和人过多交往。同时,在他们心目中也没有很多值得去倾诉的对象。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作为班主任的我很难从别的同学那里获取他们内心世界的信息,更谈不上针对性地给他们关心和照顾了。给予这样的目的,我开始从侧面入手:先从生活中和学习上照顾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确实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和集体里,慢慢消除对外界的防范。时间久了我再和他们谈心交流的时候,他们开始信任我,有一些同学开始一点点倾诉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通过天天和学生谈心交流,我终于赢得了所有同学的信任。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
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
今年我又细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并结合李镇西老师和魏书生老师的师德和班主任工作讲座,感受和体会特别深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愿我们和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能够尽情地舞出人生的精彩!
第四篇: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幸福与心理过程》有感
昨天,你如果问我:“幸福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幸福是一种舒畅的感觉,一种愉悦的情感状态。”今天,你如果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会给出另一种答案:“幸福是潜能的发挥。”我的思想在顷刻间发生了转变,内心深深地被节选自《活出你的状态》一书中,许金声先生的《幸福与心理过程》一文震撼了。
令人惊叹,原来高深的心理学问题也可以用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答; 令人感动,《活出你的状态》就像和风细雨一般,让每一个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生命价值的普通人找到心灵的归宿,带你进入别样的人生境界。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实现”的好书。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先带领读者从“自我实现”的概念探源,说明“自我实现”与“最佳状态”、“高峰体验”、“潜能发挥”的关系,然后,作者抓住一些典型事件和人物,深入浅出地解说了“自我实现”。本文《幸福与心理全过程》是作者对马斯洛幸福观的进一步补充。他以心理活动的全过程来看待幸福,指出“人们习惯于只是从情感活动的角度来理解幸福,对于幸福的定义与理解倾向于享乐主义。其实,幸福问题应该从全部心理活动来理解,从知、情、意三方面理解”。
读罢此文,我茅塞顿开,感觉到自己的肤浅。认真品味,反复咀嚼,我捕捉了几点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地方,与大家分享。关键词一:焦虑与紧张
对一般人来说,焦虑与紧张是应尽量避免和排除的状态,对“自我实现”的人来说,焦虑和紧张则是可以追求的状态。它往往促使你鼓起勇气,去应对即将发生的状况。作为教师,当你面对台下陌生的学生和陌生的听课教师时,适度的紧张会让你精神集中,在三尺讲台尽情挥洒,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学生,当面临考试时,适度的焦虑和紧张会时时提醒自己“要考试了,不能跟以前一样了”、“认真答题,不可马虎”,考试时,他会调动所有的思维,正常或超常发挥,取得满意的成绩;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成长中出现状况时,适度的焦虑和紧张会使家长重视问题症结、采取合适方法,帮助孩子健康生活„„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得到领导的好评;用心学习,取得令老师、家长满意的成绩;细心观察,科学引导,将孩子安全摆渡„„这不就是幸福吗?
当然,这里说的焦虑和紧张是适度的,如果遇事过度紧张和焦虑的话,就应摆正心态,适当减压,排除过重心理压力。我们教师则更应该尽己所能,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高兴之余,也不由令人担心:十三岁的他为此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每次考试前他都会出现过度紧张与焦虑,如,夜不成眠,双腿打哆嗦,讲话不清„„当我了解这种情况后,主动找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或转移他的注意力。他积极接受了我的指导,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成绩也保持了稳中有升。对于他来说,考场上深深的呼吸、片刻的沉静便是一种享受,那圆满的成绩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关键词二:痛苦
“我们生于他人的痛苦中,死在自己的痛苦里”。从汤普逊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人生来是痛苦的,所谓幸福是痛苦与痛苦之间的间隙。当你回望来路的时候,你会发现:痛苦常常值得我们长久地回味。
在《幸福与心理过程》的字里行间,我找到了答案——“因为在痛苦里面,凝聚了我们全部的人格力量。我们在经历痛苦时,如果不愿意被痛苦所压倒,就会调动身上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超越这种痛苦。如果幸福是通过痛苦换来的,那么这种痛苦实际上也应理解为幸福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的人生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的人生从整体上来说是积极向上的,我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那么应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许金声不愧为博学的心理学家,他用通俗的语言诠释了痛苦与幸福的内涵,是那样自然,让人的理论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提升,思想也得到了升华。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米开朗琪罗这位伟大艺术家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对生命中苦难的承受,让我们看到了高大伟岸的身躯后所蕴藏的一切。他承受着生命中各种洗礼,遭受着超越常人的苦难,但依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和文化遗产。无法解脱的痛苦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命的幸福!如果说在深宵灯火下悬梁刺股是痛苦,那么满腹诗书便是他的幸福;
如果说因考试少了些许娱乐和睡眠是痛苦,那么试卷上完满的解答便是他的幸福; 如果说身处逆境,坚持真理、被人误解是痛苦,那么后人高度的评价便是他的幸福。我非常喜欢许金声先生的这句话“我们必须重新定义’美好生活与幸福’,使它们包括这些痛苦的特权”。所以,让我们敢于正视痛苦,尊重痛苦,让欢乐得到赞美,让痛苦得到赞美。关键词三:创造性的生活
马修·阿诺德曾说过“具有创造性活动的意识是巨大的幸福,也是人活着的证明”。其实,创造性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
对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来说,创造性生活就是采取灵活多样的适合学生发展和特定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生活。因为教学本身就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而且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生动活泼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教材、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而且还要求教师要针对生动活泼的对象选择灵活多样的适合其口味的方法,因材施教,使被教育者积极参与,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课堂导入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复习导入、设问导入、名言警句导入、故事导入等;课堂教学的过渡衔接可采用层递或归纳等不同形式;课堂提问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正问、反问、追问、连问等。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教师的创造性活动的要求那就是:细节与责任。
对一个成功的受教育者来说,创造性的生活就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这项事业应该也必须使每一个人快乐,否则他的人生将毫无幸福可言。而要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就要重视学习方法与策略。在这点上,我认为首先要有健康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理,我不认为一个被动的人坐在教室里会得到多少快乐。其次,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及时预习和复习。
学习,生活因为有了创造性而不再平淡,做为一个整体的人生也因创造而幸福。“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当我即将搁笔的时候,那种被称为生命冲动的东西渐渐平复,滋润心田,让我倍感充实。于是有了以下的内容: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工作,学习,快乐的生活; 从今天起,正视痛苦,学会创造;
我有一群孩子,笑容灿烂,充满童真„„
第五篇:读漫画《父与子》之《孩子吵架大人闹》有感 文档 (6)
孩子的世界孩子做主
——读漫画《父与子》之《孩子吵架大人闹》有感
儿子和朋友打架了!打得不可开交。
打完后,儿子便满脸泪珠地找他那挺着啤酒肚的光头爸爸诉苦。
爸爸见儿子满脸泪痕,可怜巴巴的样子,火冒三丈,拉着儿子的手去找对方的家长。
双方家长越吵越火,都握紧了拳头。
家长们已经打在一块儿了,两个儿子叉着双手在一旁观战。
家长们越打越厉害,两个儿子却已经和好如初,在一这弹小石子玩儿了。
原来这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不朽之作《父与子》其中的一篇《孩子吵架大人闹》的漫画。他想讽刺的是,一般的家长都特别宠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与班里的同学发生了争执或鸡毛蒜皮的小事,家长都要为此大动干戈。这类家长的做法,却对孩子日后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因为孩子之间的吵架是一二天便可以和好如初的,心中怒气,也可以一二天就化为乌有。但如果家长小题大作,投诉对方,索要赔偿,事情就会变复杂,而且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就不会自己处理事情,也不会懂得如何与周围的人处理好关系;如果大人不插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孩子便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与人沟通,解决矛盾,融入社会。
想想我们周围,是不是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呢?
我有过亲身经历:在二年级时,我与一位同学吵了了架,我回家便告诉爸爸,想让爸爸为我做主。但爸爸不像其他家长一样心急如火,不问青红皂白就投诉学校,而是先向我问清楚情况,再发短信告诉吴老师,请吴老师帮我们处理一下。在吴老师的调解下,我们和好如初了。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当时爸爸是不顾一切地投诉对方,事情局面便会很难堪,而且会一发不可收拾。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如此。五年级有一位同学犯了错误,被老师留堂罚抄课文。但这位同学的家长不乐意了,第一时间来到学校,当着大庭广众之下,把老师骂了一顿。这种方式不但无益于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因为这位父亲的一时冲动,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变得僵硬、陌生。其实,作为学生,不但要跟同学相处好,也要经常跟老师沟通。正确的做法是,这位父亲应该教育孩子,让孩子与老师沟通,相处好。
所以说,家长不应轻易干涉孩子的冲突,应该让孩子自立,学会自己解决、处理问题,让孩子在冲突、沟通、相处中成长。